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想象中的太阳 冀教版(2014秋)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 想象中的太阳|冀美版(2014秋)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 想象中的太阳|冀美版(2014秋)

《想象中的太阳》教学设计想象中的太阳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冀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想像力是人类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

因此培养儿童的想像力不仅有助于儿童绘画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大有益处。

教材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为线索,设置了“想象中太阳”的课题,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可以大胆想象,自由表现的练习空间。

通常我们人们的眼里,每天见到的太阳通常都是一个圆圈,四周有直线光芒,显得简单,模式化,画笔下的太阳千篇一律。

本节课通过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启发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太阳新形象。

二、学生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并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绘画,并且他们对每件事物都感到新奇,这其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这疑问中就包含他们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正是我们教学中的切入点,因此,美术课在这一阶段应以美术活动为载体,给学生广阔的自由想象空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感受美术的学习乐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抓住太阳的基本结构并对太阳进行大胆想象创作,用各自喜爱的方法创造出太阳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启发、引导达成对太阳的大胆想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创作绘画太阳活动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太阳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

难点:采用夸张手法和拟人化处理,创作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动有趣的太阳形象。

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纸、彩色笔或油画棒。

六、教学过程:(15分钟)一、导入:(2分钟)猜谜激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小伙伴,你们听听老师说的他是谁?谜语有个老公公,面孔红通通,他来天就亮,他走黑洞洞。

这是什么?这个谜语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来,说明你们对太阳一定非常了解,那谁来说说你对太阳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举手发言)大家对太阳如此喜爱,那这节课请大家带着你丰富的想象力,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揭示本课课题。

冀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7课《想象中的太阳》》教案

冀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7课《想象中的太阳》》教案

冀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7课(想象中的太阳))教案7(想象中的太阳)教学设计齐义军一、教学目标:1、运用线、色描绘太阳,激发幼儿大胆表现太阳的美。

2、学习想象画,培养想象力和制造力。

3、感知太阳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联想画出想象中的太阳。

三、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来具体表现太阳,开拓幼儿的形象思维。

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

1、猜谜:有个老公公,面儿红彤彤,他来天就亮,他走黑洞洞。

2、分析:你说说是怎么想到太阳的?师:你能说出那么多理由,说明小朋友们平常是很注意观察的。

3、观赏:〔1〕观赏故事:后羿射日。

〔2〕观赏图片:出示各种图片,观赏太阳给大自然带来的美。

4、小结:太阳是我们的好朋友,他每天陪伴着我们,给我们温暖和阳光,不要以为阴天和雨天就没有太阳了,那是太阳被云层挡住了。

〔二〕、评议、商量、探究、想象1、请6-8个幼儿在黑板上画太阳。

〔学生画的太阳以鼓舞为主,谁的有趣,谁的最美〕2、观察:太阳的样子是什么形状的?〔圆形+光辉〕3、商量:〔1〕怎么样让太阳变得美,变得有趣?〔可以画漂亮的颜色,各种各样的花纹。

〕〔2〕分析:小朋友画太阳的光辉用了哪几种花纹?〔3〕出示范画,启发想象。

师:太阳的色彩可以那么鲜艳。

看看我的光辉用了哪些花纹?你还能想出更多的花纹吗?〔教师依据学生答复,板画各种太阳的光辉,同样的几何图形也可以有大小的变化〕〔4〕进一步启发幼儿可以把太阳当作人来画,太阳的光辉也可以用我们身边的事物来画。

比方:慈爱的太阳公公,张着白眉毛,白胡子。

深沉的太阳爸爸,瞧,他一道道光辉变成了一只只漂亮的手表。

爸爸挺有学问,还带着一副眼镜。

漂亮的太阳妈妈,烫了一头流行的卷发,还请来了花姑姑,把她带在头上,多漂亮啊!可爱的太阳宝宝,可淘气了,他把自己的光辉扎成了一条条小辫子。

师:你能想象出其他的太阳人物吗?他们的光辉是什么样的?〔柳枝、火焰、爱心、火柴、拼音字母、数字……,学生答复,教师示范〕〔三〕、安排作业。

最新最全冀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最全冀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最全冀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案1:认识色彩教学目标- 了解基本的色彩分类和色彩搭配原则- 能够辨认和描述不同颜色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颜色:红、黄、蓝、绿、橙、紫2. 呈现不同颜色的图片和物品,引导学生辨别颜色3. 利用颜色卡片进行游戏,锻炼学生的辨色能力4.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实践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彩色图片引起学生对色彩的兴趣2. 讲解:介绍基本颜色,并通过图片和物品来展示各种颜色3. 游戏:使用颜色卡片进行游戏,让学生猜测卡片上的颜色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绘画活动5. 总结:回顾所学的颜色和色彩搭配原则教案2:研究画笔的正确握持方式教学目标- 掌握正确的画笔握持姿势- 能够运用正确的握持方式进行简单的画笔绘画教学内容1. 示范正确的画笔握持方式:三点握持法2. 练握持画笔的动作:拇指、指尖、中指的协作3. 运用正确的握持方式进行简单的画笔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正确的画笔握持方式,引发学生对正确方式的思考2. 示范:详细演示正确的画笔握持方式,并让学生进行模仿3. 练:利用纸和画笔,让学生进行握持画笔的练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画笔绘画活动,运用正确的握持方式5. 总结:回顾正确的画笔握持方式,强调其重要性教案3:创作折纸手工教学目标- 研究基本的折纸方法- 能够利用折纸方法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的折纸方法:山折、谷折、三角折等2. 示范如何利用折纸方法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3. 引导学生进行折纸的实践活动4. 展示和分享学生创作的手工作品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折纸作品引发学生对折纸的兴趣2. 讲解:介绍基本的折纸方法,并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折纸作品3. 实践:让学生按照示范进行折纸制作,引导他们发挥创意4. 分享:让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手工作品,鼓励互相欣赏和交流5. 总结:总结所学的折纸方法,并鼓励学生继续创作和探索以上是冀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冀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9课《天边的彩虹》教案

冀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9课《天边的彩虹》教案

冀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9课(天边的彩虹)教案9天边的彩虹教材分析:彩虹是大自然的一种漂亮奇观,它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彩笔是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它们也是色彩各异。

在美术课上,我们要渐渐地教会学生用色彩言语去表现生活,表达感受。

因此,在引领学生踏进色彩世界的大门时,我们借助“彩虹〞这个奇妙而漂亮的自然现象来展开学习,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用色彩进行表现的能力,让儿童借助观察、观赏漂亮奇妙的彩虹,提高对色彩的认识和感受,进而借助色彩表现彩虹或自己关于彩虹的想像。

本课的教学可以分为两局部,一是对色彩的认识和感受,二是运用色彩表现漂亮的彩虹。

其中,前者是后者的根底,在第2课(涂涂画画真好看)的教学中,我们已经进行过认识色彩的教学,因此,本课中对色彩知识学习不要拘泥细节,要从整体认识和感受色彩的角度进行学习,教学的重点可以放在用色彩去表现彩虹的漂亮上。

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教材中提供了彩虹的图片。

课本中的学生作品无论从构思还是作品的表现形式上都具有多样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赏分析,启发学生的创作。

教学目标:1、感受色彩美。

2、运用丰富的色彩表现出彩虹的漂亮或自己关于彩虹的想象。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彩虹的图片、资料,生备8开大纸、彩笔。

教学方案:一、谈话:教学欲设:1、师生交谈有关彩虹的科学知识或故事传闻。

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大气中的一种光的反射现象,是天空中的小水珠反射用形成的彩带,他有七种好看的颜色,(问学生)2、展示彩虹的图片,学生观赏,师引导学生体验彩虹的整体色彩美。

说一说:彩虹由哪些颜色组成?彩虹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喜欢彩虹吗?为什么?二、小游戏教学欲设:“课桌上的彩虹〞,用彩笔按照彩虹的排列拼摆。

三、创作教学欲设:1、引导学生观赏教材中的作品。

说一说:他们是怎样表现彩虹的?2、想象:在你眼中,彩虹像什么?彩虹上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3、自由创作:把自己想象的画出来。

冀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工具材料,了解它们的特点,并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教学内容涵盖了小学一、二年级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并配以相应的学生作品,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到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和表现形式的多种多样,为他们今后的美术创作提示出更多的表现手段。

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美术工具和材料,了解其主要特点。

2.知道美术创作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

3.激发学生研究美术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图片、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带来的小助手。

老师询问学生是否带来了自己的美术用具,以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二、学生欣赏小助手,认识各种颜色。

1.播放《色彩世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色彩。

2.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美术用具,了解不同颜色的特点,并相互交流。

3.让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如蒙德里安、蒙克等,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三、用自己的小助手在纸上划汗冰。

让学生将自己的画纸当作冰场,将画笔当作朋友,在纸上画线涂色,锻炼学生的画线涂色能力,并让他们享受美术的游戏过程。

四、展示学生的作品,让他们欣赏自己的成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常用的美术工具和材料,了解它们的特点,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美术世界的多样性和表现形式的丰富性,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研究兴趣。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美丽多彩的世界里,每一种颜色都有着自己的魅力,带给孩子们无数美好的憧憬和记忆。

在美术课上,孩子们拿起五颜六色的画笔,想要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受,但有时会感到胆怯和迟疑,这时候,他们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

因此,我们设置了《涂涂画画真好看》这节课,帮助孩子们认识色彩、研究绘画,并且让他们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颜色,感受色彩世界的美丽;第二部分是用色彩和线条大胆地涂画出美丽的画面,表达自己对色彩世界的感受。

这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教学难度较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术工具进行涂画。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精品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精品

【关键字】化学、活动、历史、教案、设计、教案、方案、意见、情况、主意、设想、思路、方法、环节、条件、动力、成就、空间、领域、增长、传统、地方、认识、问题、难点、系统、有效、密切、自主、主动、继续、充分、整体、现代、均衡、合理、良好、和谐、公正、持续、开拓、合作、保持、提升、统一、发展、制定、提出、发现、掌握、了解、研究、规律、特点、位置、突出、本领、安全、稳定、情绪、意识、信心、理想、思想、精神、基础、需要1《我的小助手》教材分析:喜欢涂画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入学之前一般都曾有过借助蜡笔、彩色水笔、剪刀、彩纸等工具材料进行美术活动的经历,但在感知、了解不同工具材料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创作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工具材料方面还有较大的局限性。

本课内容涉及了小学一、二年级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并配以相应的学生作品。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小助手”——美术活动常用的工具材料,了解其主要特点,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和表现形式的多种多样,为他们今后的美术创作提示出更多的表现手段。

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美术工具和材料,了解其主要特点。

2.知道美术创作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

3.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图片、各种绘画工具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小助手。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课前准备:老师:水彩笔、蜡笔、彩色铅笔、水粉、各种常用的美术工具材料。

学生:提前告诉学生,我们要上美术课了把常用的美术用具带来。

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带来的小助手.师:同学们,你们上节课认识小助手,这节课有没有带来他们?学生都兴奋的说带了。

二、学生欣赏小助手,认识各种颜色.1.小助手带着小朋友去色彩的世界,播放《色彩世界》,初步感知色彩。

2.学生认识颜色.观察小助手都有什么样的颜色,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看看你们都有什么颜色呀!学生观察自己带的颜色。

学生的颜色很多,从黄到蓝有18色的,也有三十多种色的。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3. 《多变的大自然》-冀教版( 2014秋 )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3. 《多变的大自然》-冀教版( 2014秋 )
本课教材的主体课文语言生动,图片典型,可以很好地提示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和经验,教师应该充分的加以利用。学生作品从创作的内容、表现形式和工具运用的角度上,给了学生提示。例如,《愤怒的火山》是用油画棒和水粉相结合,以浓重的色彩,表现出火山喷发时,强烈奔放的感受。《湖光秋色》用水粉以轻快明丽的色调表现出深秋季节树叶的黄橙色在蓝色的湖水远山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靓丽。《沙尘暴来了》表现的是生活事件,利用了喷洒颜料的方法,很好地表现出沙尘暴来时那种黄沙漫天的情景。《龙卷风》用油画棒大胆表现出了龙卷风旋转的动态。《美丽的大海》用水粉色把大海与浪花,天空与海鸥做了颜色和动态的对比,整幅画面清新而美丽。总之,这些作品较为生动,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基本信息
课题
冀教版美术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13课《多变的大自然》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充分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更是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不论是旭日和风还是狂风暴雨,不论是浩渺的太空,还是微生物世界,孩子们总会睁大自己的双眼,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感受、去探寻。黑夜、地震、暴风、雷电等自然现象,对于知识储备还很有限的孩子们来说,又显得那么紧张和恐惧。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课题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灵活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选取“多变的大自然”这样的创作题材,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欲望。
1、一提到多变两个字,我就想到了我的俩妈,俩亲妈。有的同学有疑问了,她咋有俩亲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俩亲妈。一个是生养我们的妈妈,一个是地球妈妈。
2、生养我的妈妈有许多多变的表情,你们的妈妈是不是也有许多多变的表情。想想看,咱们的妈妈都有哪些表情?

(教案)我心中的太阳

(教案)我心中的太阳

(教案)我心中的太阳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绘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太阳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对自然界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 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太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教学
- 讲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包括太阳的大小、温度、光芒等。

- 让学生观察太阳的图片或视频,并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太阳的印象和感受。

- 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构图、线条、色彩等。

-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自己心中的太阳。

3. 课堂练习
- 学生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 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和欣赏。

4. 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太阳的重要性和绘画的技巧。

5.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太阳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想象中的太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想象是人类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任何科学成就都是由人类的想象开始的,因此培养儿童的想像力不仅有助于儿童绘画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儿童的全面发展也大有益处。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太阳只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但是自古以来,太阳一直是人类崇拜的对象,关于太阳流传的故事、神话、传说数不胜数,其中无不凝聚着世界上各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今天的教学提供了丰沃的人文土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好多方面的素材,不断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引导他们大胆地表现出自己心目中的一个或几个与众不同的太阳形象。

学生分析
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爱动、爱说、爱唱、爱跳,他们对每件事物都感到新奇,这其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这疑问中就包含他们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正是我们教学中的切入点,因此,美术课在这一阶段应以美术活动和游戏为载体,给学生广阔的自由想象空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感受美术的学习乐趣。

设计思想:
1、体现“以美术切入的综合”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设计的教学活动,设计综合性学习。

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了以美术为主的综合。

在美术教学中,围绕“种太阳”这一主线,自然的融入、自然科学、音乐等学科的内容。

2、体现“以人为本”的教改理念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程内容,采取活泼多样的游戏活动和新型的学习方式,游戏在课堂中反复出现,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还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是他们遇到困难时的援助者,也是他们的积极的赞赏者、激励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抓住基本形状特征对太阳进行大胆想象,用各自喜爱的方法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谈话的方法丰富学生关于太阳的知识,了解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肯定和表扬儿童独特的想法,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获得成功感。

教学难点
1、怎样用线和色来丰富太阳的形象;
2、采用夸张手法和拟人化处理,创作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动有趣的太阳形象。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互评用“笑脸”;
3、彩色水笔、油画棒、绘画纸;
教学设计
一、稳定情绪,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嘉宾,在哪儿呢?在前面的大屏幕上。

(课件出示太阳图片)为什么说它神秘呢?因为关于太阳的身份一直是个迷:它是男人?是女人?是宝宝?是兔子精灵?是春天姑娘?是夏天叔叔?还是……同学们想知道吗?
(2)揭示任务
请大家带着你丰富的想象力,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3)揭示课题
让学生大声读课题——我想象的太阳
三、讲授新课
1、了解太阳的科学知识。

(1)提问:想象的太阳和生活中的太阳相同吗?那生活中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天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太阳的形状、光芒和颜色。

总结:太阳的形状是圆形的,太阳发光,所以太阳的四周有光芒。

(2)提问:我让大家在课下查找有关太阳的资料,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资料多。

小组进行汇报。

总结:太阳的年龄约50亿年,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多万倍。

它的光与热维系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我们的生活能离开太阳吗?
2、讲故事,激发兴趣,感受传统文化。

不仅生活中离不开太阳,就连故事里也有着太阳的传说。

(播放课件,播放《后羿射日》的故
事)
(古时候天上一齐出现十个太阳。

十个太阳长的各不相同,一人一个样。

当黎明预示晨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的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

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穿越天空,给大地万物带去光明和热量。

那时候,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

人们按时作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美满。

那时候,人们感恩于太阳给他们带来了时辰、光明和欢乐。

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想到要是他们一起周游天空,肯定很有趣。

于是,当黎明来临时,十个太阳一起爬上车,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

这一下,大地上的人们和万物就遭殃了。

十个太阳像十个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

森林着火啦,烧成了灰烬,烧死了许多动物,河流干枯了,大海也干涸了。

许多人和动物渴死了,人们在火海里挣扎着生存。

这时,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做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

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

于是,后羿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

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

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射掉了九个太阳,最后只剩下一个太阳的光。

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挂在天上,温暖着人间,禾苗得生长,万物得生存。


3、启发思考
提问:我们应该向这位英雄学习什么精神呢?
总结:学他勇敢,有本领,造福人类。

4、欣赏同龄人作品,学习绘画方法。

(1)不过这十个太阳长什么样呢?有的同学通过自己的想象把他们画了下来。

(课件出示十个太阳作品)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个?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个性方面观察作品回答问题。

(2)怎样才能把太阳画的有特色呢?让他们每一个都不一样呢?
总结:
太阳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图形,有的像花朵,有的像椭圆形的树叶…太阳的光线可以是各种不同的线条和图形,比如可以画像棒棒糖那样的光线,也可以画女孩子扎的小辫子那样的光线……
还可以给你的太阳画上表情和五官;
颜色也可以五彩续纷。

(3)这些画想象非常丰富,我们在画的时候要大胆想象。

如果让你画一个太阳,你会画成什
么样子的?引导学生有创意、与众不同。

四、学生创作:
1、提出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