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合中医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疗效评价

合集下载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临床研究・0 引言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发生率高,是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以生育期女性多见,主要指子宫内膜于子宫被覆面之外的组织生长。

我院就腹腔镜手术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

详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取15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患者均于2013年6月-2016年6月入院治疗。

结合手术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共79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共79例。

咨询和记录患者的信息资料,比较患者的年龄、病程等,确定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且可公平对比。

1.2 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患者予以全麻,对其实施气管插管,选择头低足高平卧体位,对患者常规消毒铺单。

采用标准三孔法实施手术操作,取脐下缘作为第一孔,注入二氧化碳,取直径为10毫米的套管针穿刺至腹腔,取内窥镜置入腹腔内部对盆腔进行探查。

于下腹两侧麦氏点周围做2孔穿刺点以及3孔穿刺点,取套管鞘、手术器械置入,结合患者病变情况选择合适操作,包括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异位病灶电凝术、卵异位病灶活检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口术、粘连分离术。

术后对患者实施止血,并对盆腔进行冲洗,必要情况置入引流管。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切除方法与实验组相同,术后取孕三烯酮进行治疗,每次1粒,每周2次,持续治疗3个月。

两组患者常规实施抗感染,予以支持治疗以及相应护理,术后指导患者早期下床进行活动。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予以随访,记录和比较随访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妊娠率、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整理和收集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4.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仲林(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山东 龙口)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

使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使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使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4月在我院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症患者进行回访并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42例患者术后缓解28例,缓解率66.7%;改善13例,改善率31%;复发1例,复发率2.3%。

42例患者成功受孕34例,受孕率81%。

结论:宫腹腔镜技术在临床有效地提高了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提高了患者的受孕率,在诊治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宫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疗效【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135-02当前,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很多,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也是最为多见诱发因素,临床调查显示其不孕症的发病率最高可达50%,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中青年妇女的健康与生活质量[1]。

我院2011年10月起,使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症,经过治疗并回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2年4月,在我院使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症患者共42例,年龄26~35岁,体重42kg—66kg,不孕时间3-8年。

其中曾经确诊为原发不孕23例,继发不孕19例;所有患者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所有患者丈夫精液常规检查均无异常。

1.2 治疗方法经患者与家属同意,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

①所有患者均选择月经干净后3~7d内进行手术,术前3d进行肠道、阴道准备。

②选取膀胱截石位,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标准的三孔操作方法。

③术中,置入腹腔镜依次检查子宫、输卵管、卵巢与盆腔,全面探查盆腔并进行临床分期,对盆腔粘连者进行粘连松解术,使盆腔粘连分离,恢复盆腔解剖结构;对输卵管粘连、输卵管远端积水闭锁、伞端闭锁者行输卵管整形术及造口术;对合并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者行囊肿剥除并重建卵巢或行异位病灶电凝术;对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者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

腹腔镜诊断和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诊断和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诊断和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和了解腹腔镜诊疗技术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经由腹腔镜检测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37例患者为I期,88例Ⅱ期,36例Ⅲ期,9例Ⅳ期。

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通过腹腔镜切除内膜病变,分离粘连,清除腹腔积液以及采用内凝固术等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

手术完成后进行为期36周的随访,对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以及随访期间的妊娠率进行详细的观察与记录。

结果:参与本研究的139例在随访期间成功妊娠,包括I期患者32例(86.49%),Ⅱ期患者73例(82.95%),Ⅲ期患者27例(75.00%),IV期患者7例(77.78%)。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分期的患者随访期间妊娠率的统计分析发现,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9例患者在随访24周内即妊娠,占92.81%,显著高于25周后患者的妊娠率(P<0.05)。

8例患者妊娠后发生流产,包括妊娠12周内患者6例,12周后2例。

对妊娠12周前后患者出现流产概率的分析发现,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腹腔镜技术,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致使的不孕症有较好的诊治效果,患者的生育功能恢复状况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113-02育龄期妇女的子宫内膜细胞若在不正常的位置种植和生长,即为子宫内膜异位,并最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孕症。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此种微创技术逐渐在临床中得以推广和应用,并有取代传统开腹治疗的趋势[1]。

本研究采用腹腔镜检测技术,确诊1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进行了腹腔镜下的粘连分离、盆腔腹膜异位内膜病灶部位内凝固、卵巢异位内膜病变切除以及腹腔积液清除等相应的治疗方式。

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1. 中药治疗的主要作用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气滞血瘀、肝郁痰湿等多种病机导致的,因此中药治疗的主要作用是调理气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化痰散结等。

在腹腔镜手术后,适当的中药治疗可以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减轻疼痛,恢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卵巢功能,避免瘢痕组织形成,减少复发的风险。

2. 临床疗效观察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疼痛,调节月经,提高生育率。

一项对2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显示,联合中药治疗的组与单纯手术治疗的组相比,症状得到缓解的时间明显缩短,疗效更为持久。

长期随访发现,联合中药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治疗组。

3. 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分子靶点。

某些中药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

一些中药还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血管新生,减少病灶的营养供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 提高自然受孕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育率,还可以显著提高自然受孕率。

一项对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联合中药治疗后的患者自然受孕率明显提高,而且妊娠结果良好。

2. 促进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对于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由于病变的严重程度或伴随的不孕症状,需要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技术。

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不孕因素,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

多项研究表明,联合中药治疗后进行试管婴儿技术的患者,妊娠率和优生率明显提高。

3. 降低孕期并发症和流产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妊娠期间往往伴有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而且流产率也较高。

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引言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腰酸背痛、盆腔疼痛等,严重者还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目前,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方法之一。

手术治疗之后的联合中药治疗对于预防病情复发和提高妊娠结局是否具有积极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

本文旨在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1 腹腔镜术后治疗效果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方法。

该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灶,清除盆腔粘连和囊肿,达到消除病灶和改善盆腔环境的效果。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可显著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症状,提高生育率,因此被推荐为一线治疗方法。

1.2 联合中药治疗效果与单纯的腹腔镜手术相比,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在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提高生育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中药治疗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液循环等,对于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盆腔环境和提高生育率具有重要作用。

2.1 影响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的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盆腔环境的改善和子宫内膜的修复对于妊娠非常重要。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可以改善子宫内膜的光滑度和血液灌注,增加子宫内膜对受精卵的容纳能力,从而提高妊娠率和减少流产率。

2.3 综合效果分析综合上述观点,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可以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率和妊娠结局,减少病情复发的可能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综合治疗方法。

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而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降低病情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育率和妊娠结局。

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推广并应用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妊娠结局的成功率。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患者进行 治疗 , 疗效显著 , 现报道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2 . 2患者术后受孕情况
两组 患 者 半年 受 孕率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2 . 5 9 4 , P 1 . 1一般资料 >0 . 0 5 ) , ; 试 验组 术 后 1 年 受 孕率 ( 6 1 . 7 %)显著 高 于 对 照组 选取 2 0 1 4年 1 月~ 2 0 1 5年 2月期 间 我院 收治 的 9 4例 子 ( 4 2 . 6 %) ,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x = 6 . 3 5 6 , P< 0 .0 5 ) 。见表 宫 内膜 异位症合并 不孕患 者作为研究 对象 , 随机 划分为试验 组 2。
位置粘 连, 可行输 卵管 造 口术。术后 , 所有患者 均以足量生理盐
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 [ 例( %) ] 手术 , 切 除子宫 内膜异位部位 的病灶 , 并采取卵 巢内膜样囊肿剥 表 3:
水洗 冲腹 腔与盆腔 。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术 方法进行盆腔粘连 的 分离 , 并对散在盆腔内肉眼可辨 的< 0 . 5 c m病灶行 电灼术 。试验 3讨 论 在育龄妇女 中, 子宫 内膜异位症 的发病率为 5 %~ 1 0 %, 而 组则采 取腹腔镜手术 , 在患者全麻下行腹 腔镜 下探 查术, 用三孔 不孕 症患者 中, 其发病率 高达 3 5 %; 与此 同时 , 患子宫 内膜异 位 操作方法 , 切 口3个 , 分别为脐下 1 c m、 下腹 0 . 5 c m与 1 c r n 。
不孕症 [ 2 1 。过 去临床多采取 开腹手术 , 治 疗时患者痛苦 较大 、 后 期恢复缓慢 的弊端 。近年来 , 腹腔镜手术 以其创伤 小、 恢复快等
特点 , 得到临床重视 , 并逐渐成 为子 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 的主 要治疗 方法 。笔者采用腹腔镜 手术 对子宫 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

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疗效评价

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疗效评价

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疗效评价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症(FI)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EMT合并FI手术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30例及开腹组30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

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腹腔组术后半年妊娠率为40.0%,明显高于开腹组26.7%(P<0.05)。

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EMT合并FI近期及远期疗效更佳。

标签: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属女性多发病、常见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该病主要表现为盆腔痛、性交痛及痛经等,其中,40-60%左右的EMT 患者合并不孕症(Female infertility,FI),严重损害女性生育能力、影响女性生活质量[1]。

本研究中,选择我院60例EMT合并FI手术患者,对比开腹与腹腔镜手术的疗效,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EMT合并FI手术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30例及开腹组30例。

入选标准:经输卵管检查、B超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EMT合并FI[2];具有生育要求;认知功能正常;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肺、心、脑、肾、肝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等其他原因所致不孕者;男方不孕者。

腹腔镜组,年龄22-36岁,平均(28.7±4.3)岁;不孕病程2-8年,平均(4.6±1.1)年;其中,17例原发性不孕,13例继发性不孕。

开腹组,年龄21-37岁,平均(29.1±4.4)岁;不孕病程2-8年,平均(4.5±1.2)年;其中,20例原发性不孕,10例继发性不孕。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药物)和对照组(腹腔镜),各2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CAl25水平、月经恢复时间和复发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痛经、性交疼痛、尿急、血尿等。

其中,50%~60%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其可清除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但单纯治疗复发率较高,妊娠率较低,因此往往需要联合药物治疗。

为此,本研究将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

其中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1.48±2.73)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5.58±3.08)年;对照组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31.62±2.85)岁,病程3~13年,平均病程(5.64±3.12)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基础上给予孕三烯酮(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20,2.5mg),2.5mg/次,每周2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临床 资 料
眠, 性欲减退 , 舌淡黯、 体胖 , 或边有瘀斑 , 苔薄 , 脉沉
细 。气 滞血 瘀 证 : 前 下 腹胀 痛 , 行 痛 剧 , 引腰 经 经 痛
骶, 痛甚 昏厥 , 腹痛拒按 , 经行不畅 , 夹有血块 , 块下 痛减 , 肛门坠胀 , 经前乳房胀 痛 , 闷不舒 , 胸 性交疼 痛, 舌紫黯 、 边尖有瘀斑 , 苔薄 白, 脉弦。 113 腹腔镜检查 及病理检查标 准 : .. 腹腔 镜检 查诊断: 子宫直肠 窝、 后腹 膜见 多个紫蓝色小点 , 伴
卢如玲 , 叶敦敏 , 陶莉莉 , 李 莉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 广东 广州 50 0 ) 145
摘要 : 目的 : 察 腹 腔 镜 结合 中 医周 期 疗 法 治 疗子 宫 内膜异 位 症 合 并 不孕 症 的 临床 疗效 。 方 观
法: 5 将 0例 患者 随机 分 为 A、 B两组 , 组 各 2 每 5例 。A 组 采 用腹 腔 镜 手 术加 中 医周 期 疗 法治 疗 , B
12 纳人 、 . 排除标 准 ① 纳人标 准 : 凡符合本病诊 断标准者 , 均可纳人试验 。②排除标准 : 合并有子宫
肌瘤 , 心脑血管 、 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 , 肝、 精神
病者 ; 对该药过敏者 ; 未按规定 用药或 同时合 并用
1 9
维普资讯
有妊娠 史 者为继 发 不孕 症 。
作者简介 : 卢如玲 (94一 , , 17 )女 主治医师
节, 伴有疏松粘连 , 输卵管多数通畅; 卵巢包膜增厚 、 表面不平 、 粘连 , 常见 表面有褐 色陈 旧性 出血斑 并 块, 卵巢穿刺可见巧克力样陈旧血液 ; 卵巢有粘连 ,
输 卵管多 数通 畅 。
组采 用腹 腔镜 手 术加 内关通 治疗 。主要 观 察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临床 症状 、 征 疗 效及 妊 娠 情 况。 结 体 果: 经腹腔 镜手 术结合不 同药物 治疗 6个 月经周 期 并 随访 1年后 , 、 A组 B组 总 有效 率分 别为 8.% 80
和8 .% , 4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00 ) 随访 1 .5 ; 年后 , A组妊娠 率为 6 .% , 40 B组妊娠率为 3 .% , 20 两组妊娠率比较 , 差异具有显著性 ( <0 0 ) A组治疗方法安全 , 明显 P .5 ; 无 毒性和不 良反应 。结论 : 腹腔镜手术结合 中医周期 疗法对改善子宫 内膜异位症合 并不孕症患者的
部 空 坠感 , 便 稀 , 经量 少 , 大 月 色黯 淡 , 伴 头晕 、 或 失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 。内异症虽然是一种 良性
疾病 , 但其表现的细胞增生、 浸润和复发性都是一种 恶性生 物 学 行 为 … 。 内异 症 患 者 中不 孕 症 的 发 病 率为 3 % ~ 0 , % ~ 8 0 5% 4 0 6 %的不孕症患者合并 内 异症 -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 已成为处理 内异症合 3 并不孕症的首选治疗 方法 , 可提高 内异症患者的妊 娠率 , 但术后复发率高成 为临床上 的棘手 问题 。 近年来 , 笔者以腹腔镜手术结合 中医周期疗法治疗 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 2 5例 , 并与腹腔镜手术结合 内 美通治疗进行对 比观察 。结果报道如下。
生殖健 康状 态有一 定 的优 势 。 关 键词 : 宫 内膜 异住 症 ; 孕症 ; 子 不 腹腔 镜 ; 工 中药 月经周期 人 中图分 类号 : 7 16 R l .1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0 0—2 1 (0 7 0 0 1 0 R l . ; 7 17 A 10 29 2 0 )4— 0 9— 4 子宫 内膜 异 位 症 ( 内异 症 ) 妇 科 常见 的疑 难 是
病之一 , 可引起痛经 、 月经改变或性交痛 , 甚至不孕 ,
112 中医辨证标准 : .. 符合《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 中药新药治疗 盆腔子宫 内膜异位症 的 之《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的肾虚血瘀证或气滞血瘀证 标准 。肾虚血瘀证 : 经行腰腹 疼痛 , 后期加重 , 阴
腹 腔液增 多 ( 为 血 性 ) 骶 骨 韧 带 增 粗 、 白色 结 常 ; 灰
11 诊 断标 准 .
111 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 : .. 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
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 3 届学术会议修订 的子宫 内膜异 位 症 及 女 性 不 孕 症 的 中 西 医 结 合 诊 疗 标 准 [ 。① 内异 症 中 医 诊 断 标 准 : 经 紊 乱 , 期 前 5 ] 月 经 后少腹、 腰骶部不适或疼痛 , 逐渐加剧 ; 盆腔病理性 包块 , 结节 ; 舌质紫或舌体瘀斑 、 瘀点 ; 脉涩或结代 ; 固定性刺痛并拒按 ; 血管异常 ; 皮下瘀斑 。②不孕症 标准 : 夫妇 同居 , 性生活正常, 男方生殖功能正常 , 未 避孕 1年 而未 受 孕 。从 未 妊 娠 者 为 原 发不 孕 症 , 曾
114 内异症病变程度划分标准 : .. 采用美国生育协 会( F )95年修订的评分标准 , A S 18 J根据腹腔镜检 查确定病灶的大小 、 深度 , 盆腔粘连的范围和后陷凹
的封 闭程 度 分 为 I ~Ⅳ 期 。 1— 5分 为 I , 期 6一l 5 分为 Ⅱ期 ,6~ 0分为 Ⅲ期 , 于 4 l 4 大 0分为 Ⅳ期 。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4期 20 07年 8月



医J RNAL 0F ANHUIT OU CM OL E C L GE
Vo . 6 No 4 12 . Au . 00 g2 7
腹腔镜结 合 中医周 期疗 法 治疗 子宫 内膜异位 症 合并不孕症疗效 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