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和第二节地球仪

合集下载

【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学设计备课人课型新授课审核人授课日期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学习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思维)3.通过地球仪的学习,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球整体及局部区域的空间认知能力。

(区域认知)4.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地理实践力)思政目标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受到科学史的教育,激发学生探究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难点: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教法合作交流、实物展示教学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集备共案个案设计新课导入展示地球卫星照片。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

欣赏图片。

新课讲授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 图1.5,看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天圆地方→太阳和月亮→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影像。

教师: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也就是“天圆地方”学说。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

但这都是人们的直觉和猜测。

一直到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才用实践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船队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呢?学生回答: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2.地球形状的生活实例教师:生活中有哪些例子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①海边看帆船:当我们站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新课讲授驶来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帆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桅杆。

②月食: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的中间时,一部分太阳光正好被地球遮蔽,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面上。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4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4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A__7_0_°__N_,___3_0_°__E__ B__4_0_°__N_,___3_0_°__W__ C__1_0_°__N_,___3_0_°__E__
利用经纬网定位
4.A、B、C三地位于东半 球的是:
__A_、__C___________
位于北半球的是
__A_、__B_、__C________
纬度: 北纬在北,南纬在南; 同纬度区,度数越大越靠北 (南)。
A、20°N
B、30°N
C、20°S D、60°S
利用经纬网辨别方向 A、20°S,120°E
学会利用经纬网判断两地的
方向关系。
不在同一经纬网内:
(1)A点在B点的__西___南___方向 (2)C点在A点的__西___北___方向 (3)B点在C点的__西___北___方向
在同一经纬网内:
(1)A点在B点的__东___北___方向 (2)C点在A点的__正___南___方向 (3)B点在C点的__西___北___方向
问第一个点在第二个点 的什么方向,在第二个点上 画一个方向“十字架”。
利用经纬网辨别方向
学会利用经纬网判断两地的 方向关系。
不在同一经纬网内:
(1)A点在B点的___南_____方向 (2)C点在A点的___南_____方向 (3)B点在C点的___北_____方向 (4)D点在A点的___南_____方向
甲__2_0_°__N_,__4__0_°__E__ 乙_4_0__°__N_,__2_0_°___W__ 丙_4_0__°__S_,__4_0_°___W__ 丁_2_0__°__S_,__2_0_°___E__
利用经纬网定位
练习题 经线经度: 写出甲、乙两图中A、B地 的经纬度: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章节知识点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章节知识点

地球和地图知识点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经过人们的长期探索,发现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

三、纬线和纬度1.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形状是一个圆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2.赤道的纬度是0°,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

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

四、经线和经度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形状是一个半圆,长度相等。

2.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经纬网是地球仪或者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利用它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

3.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4.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随着地球的自转产生时间的差异。

同纬度地区,东面的时间总是比西面的时间早。

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3.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第二章节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第二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古代人由于受活动范围的限制,有“天 圆如方盖 ,地 方如棋局 ”的说法。

(2)人们根据 太阳、月亮的 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有了(“地球”) 概念。

(3)航海家 麦哲伦 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球一周的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 。

(4)人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 球体 。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 形状,并按照一定的 比例 把它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

2.作用: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三、纬线和纬度1、最大的纬线圈赤道,赤道的纬度是0°。

2、由赤道起,到南北极各分作90°,纬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

赤道以北是北 纬,赤道以北是 南纬。

北纬:N 南纬: S3、人们规定,全球0°-30°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小小为东:小于20°的西经,小于160°的东经在东半球。

大大为西:大于20°的西经,大于160°的东经在西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平面展开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地球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24小时。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轨迹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2、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地球公转。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约365天。

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始终指向北极附近。

3、昼夜产生条件:①太阳光照射,②地球不透明。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条件:①太阳光的照射,②地球不透明,③地球自转。

4、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一、地图的“语言”(基本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1-2--地球仪(经度)

1-2--地球仪(经度)
20 °<度数<160°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2021/4/8
14
课堂练习
1.本初子午线是( B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南北半球分界线
0°纬线(赤道)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21/4/8
15
课后练习
练习册4页选择题:1、2、3、5、6
90 °E
60 °W
60 °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经:越往 西度数越大
东经:越往 东度数越大
练习1:每隔30 °写出以下经线的度数:
90 °E
150 °E 1801°50 °W
90 °W
120 °E
120 °W
2021/4/8
9
练习3:
10 ° 5 °
练习4:
0 ° 5 ° 10 °
10 ° 20 ° 30 °
练习5:
哪条经线作 为0°经线?
2021/4/8
4
英国首都伦敦东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有一座 子午宫,那里有一条宽10多厘米的铜制子午线地面标 志镶嵌在大理石地面上,笔直地从宫中伸出,这就是 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国际科学界把它确定为 计算地理经度和世界时区的起点。
本初子午线
2021/4/8
5
0°经线又叫 _本__初__子__午__线__
2021/4/8
12
自主学习:读图1.13,在地球仪上找出东西半球分 布的大洲。
2021/4/8
13
180 ° 160 °W
20 °W 0 ° 20 °E
160 °E 180 °
……
……
西半球

六上地理知识点

六上地理知识点

六上地理知识点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确定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经过精确地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纬线,连接南北极的线是经线。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纬线的形状是圆圈,长度不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经线的形状是半圆,长度相等。

6、零度纬线是赤道,纬度的范围是00-900。

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经度的范围是00-1800。

7、度数向北增加的是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加的是南纬,用“S”表示。

度数向东增加的是东经,用“E”表示;度数自西增加的是西经,用“W”表示;8、纬度的划分:00-300 属于低纬度;300-600 属于中纬度;600-900 属于高纬度。

9、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10、根据经纬度判断半球:所有的北纬都在北半球,所有的南纬都在南半球。

经度与半球不一致:小于200W的西经度在东半球,大于1600E的东经度在西半球。

经度与半球一致:200W-180°的西经度在西半球;0°-1600E的东经度在东半球。

11、判断(300W,400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100E,100S):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100W,700N):东半球、北半球、高纬度(1700E,500S):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2、地球自转:中心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出现时间差异、昼夜交替现象。

13、地球公转:中心是太阳;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出现四季、五带等现象。

14、地球公转过程中的四个节气:①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相等。

②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出现极昼。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2)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除此之外,月食、海边看行船和“站的看,看得远”都可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但是最准确也是最科学的是地球卫星照片。

(3)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km (地心到北极的距离(极半径)为6357km ,赤道半径为6378km ),亿km 2。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 地球仪上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是没有的。

(4)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

(3)、(4)也是地球与地球仪的区别。

(5)认识地球仪上的一些点和线,由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纬线、经线 三、 纬线、纬度a 、赤道、纬线的定义;赤道与纬线的关系。

b 、纬线的特点:形状:圆圈;指示方向:东西方向;长度变化: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在南、北两极分别缩短成点;纬线条数:无数条。

c 、纬度:①纬度的划分:赤道的纬度定义为0°,作为纬度的起始线。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 ”和“S ”表示。

那么,北极为90°N (读法:北纬90°);南极为90°S (读法:南纬90°)。

②纬度变化规律:纬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北极增大到90°N 。

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南极增大到90°S 。

【课件】第一章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课件】第一章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C.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圆圈 D.所有经线相互平行
A
(20°N,40°W)
巴黎奥运会正如火如荼的 举行,你能不能在图上标 出巴黎(约北纬48°东经2°) 所在的大体位置?
60°
B
地球 地球仪
形状 证据
大小
经线和经度


纬线和纬度

26.(10分)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图11为部分区域经纬网图。结合图文 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界线是否合适?为什么?
西半球
东半球
180°

180°
1、在地球仪上描出最长的纬线,再任意描出2根其他的纬线
2、纬线的定义是什么? 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3、一共有多少根纬线? 4、完成下列表格
纬线 形 状 圆圈 长 度 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为一个点 指示方向 指示东西
1、找到起始纬线 0°经线并描画出来,看看它的名称?
(1)在图中描绘并标注:本初子午线、赤道、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分)
(2)依据经纬度变化规律,由0°纬线向南度数
增大为 90° ,由0°经线向西度数增大为180° 。 可以判读出B地的经纬度为(20°S,40°W。)ABC 三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B___。(5分)
(3)图12为胡夫金字塔景观,它的经纬度位置
பைடு நூலகம்
低纬度

有没有一条纬线可以将地球平均一分为二? 赤道
北半球
南半球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图2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
完成3~5题。
D 3.地球仪上
A.无法辨别方向
B.有360条经线和180条纬线
C.无法判定点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一.)、地球的形状:
1.认识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
2.形状: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
平均半径________(极半径______,赤道半径_______,差______),赤道周长___________
(三)、地球仪
1、经线和纬线
2、经度和纬度
二、选择题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A、4万千米
B、8万千米 D、4万米 D、8万米
3.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A.60°W B、60°E C、120°W D、120°E
4.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 B、0° C、160°E D、20°W
5.赤道是()
A.划分经度的起点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90°纬线
6.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40°E和20°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
A.他们不会相遇
B.他们可在南极相会
C.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D.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
7.在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A.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8.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9.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N未必位于北半球
B.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10.关于经度、纬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度越大离本初子午线越远
B.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
C.最大的经度是360°
D.180°经线以东经度越来越大的为东经
11.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12.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 )
A.0°和30°纬线
B.30°和60°纬线
C.0°和60°纬线
D.60°和30°纬线
13、与西经120゜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A.西经160º
B.东经120º
C.东经60º
D.0º经线
14.下列各地点中,位于100N、100W交点东北方向的是()
A 100N、500E
B 300N、200E
C 300S、100W
D 700N、100W
15.关于经度、纬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度越大离本初子午线越远
B、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
C、最大的经度是360º
D、180º经线以东经度越来越大的为东经
16.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
A.19°W 60°S
B.0° 26°N
C.25°W 30°N
D.140°W 35°S
17.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说法的是()
A 站在海边看轮船迎面驶来,先看到桅杆或烟囱,后见到船身。

B 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

C 飞机越飞越高,最后看不见而消失。

D 日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形。

18.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地球是正圆形的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9.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能证实()
A.“天圆地方”
B.“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0、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56千米
B.6378千米
C.6500千米
D.6371千米
21、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A.960万平方千米
B.5100平方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960亿平方千米
21、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
A.4万千米
B.8万千米
C.2万千米
D.10万千米
22.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A.0°纬线上 B.0°经线上
C.北纬80° D.南极点
23.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
A. 正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正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24、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25、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26、甲乙两人计划徒步旅行世界,甲计划沿赤道旅行一圈,乙计划从北极出发沿0º经线到南极,在理想情况下()
A 甲、乙两人行程相同
B 甲的行程是乙的两倍
C 乙的行程是甲的两倍
D 甲乙两人的行程无法确定
27、在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的度数是:()
A. 0O
B. 30O
C. 60O
D. 90O
28、读右图1—1,A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
A.经度20°,纬度20º
B.20ºE,20ºN
C.20ºW,20ºN
D.20ºE,20ºS
29、站在北极点上的人,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A东 B 西 C 南 D北
30、“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上任一点 D地球上任一点
3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 200W,1600E
三、综合题
1、读甲、乙经纬网示意图后,填写下表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C两地的地理位置:
A、 C、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地,位于东半球的是地,位于西半球的是地。

(3) A地位于C地的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B 在纬度;C在纬度。

(5)A在B的____________方
3. 写出下面图中各点的方位.
(1)B在D的____________方
(2) C在A的___________方
(3)A在B的____________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