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能量及其形式

合集下载

浙江版科学九年级第一册能量及其形式(24张ppt)

浙江版科学九年级第一册能量及其形式(24张ppt)

电能、电磁能等。 小球在ABC处能量相同。
描述小球初末状态可以用位置(高度)来表示。
你能说出哪些形式的能量?
6、原子弹爆炸时具有____能。
(1)青蛙捕食时,消耗了
能?这些能量哪里去了?
有一种手摇手电筒,使用时只要将它来回摇 电能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能量。
除了可见光外,红外线、紫外线、微波和X 射线等都是电磁能的表现形式。
三、能量的形式
自然现象的发生与变化都离不开能量。
声音具有能量,称为声能。
1、机械能 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 3、正在发光的电灯具有_______能。
小球在ABC处能量相同。
人耳能听到声音,超过一
现代交通如汽车行驶,需要消耗燃料中的化学能。
雷电交加的场面非常壮观,那么,雷电具有哪些形式的能量?
5、输电线里的电流具有__电__能。 小球从甲斜面A处滚下,如果不考虑摩擦力,
跟物体的运动一样,能量也有多种形式。 储存在食物、燃料中的能量是化学能。 来回摇晃手电筒时,手电筒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6、原子弹爆炸时具有___核_能。 除了可见光外,红外线、紫外线、微波和X 射线等都是电磁能的表现形式。
7、超声波具有__声__能。
3.1 能量及其形式
炭火的热使食物烤熟
台风能量吹到树木房屋
行驶的汽车撞坏隔离栏 高空坠物具有能量砸碎玻璃
能量是客观存在的,能量无处不在。 自然现象的发生与变化都离不开能量。 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也离不开能量。
滴水穿石现象 水结冰现象 打篮球需要能量
二、认识能量 伽利略理想实验
A 甲
B 乙
C 丙
小球从甲斜面A处滚下,如果不考虑摩擦力, 都会滚到与A处相同的高度(B、C)。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3.1能量及其形式 含思维导图+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3.1能量及其形式 含思维导图+答案

能量及其形式培优训练知识点:案例:(1)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2)人类的行走属于机械运动,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3)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4)燃料储存着化学能;(5)声音具有的能量叫声能;(6)电具有的能量叫电能;(7)电磁辐射具有电磁能。

一、选择题1.一架正在飞行的飞机具有的能量叫( D )A. 飞能B.生命能 C.冲击能 D.机械能2.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人在沉睡时不消耗能量 B.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C.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 D.声音也具有能量3.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主要来自( B )A. 流水和风 B.太阳辐射能C.绿色植物的能量 D.深埋在地下的煤和石油4.有三个物体,甲是一个被拉伸了0.5米的弹簧,乙是一个从地面被举高0.5米的小球,丙是一个正在以0.5米/秒的速度运动的小球。

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判断上述三个物体具有的共性是( A )A.都具有能量 B.都受到拉力的作用C.所受的作用力相等 D.除数字相同外,没有其他共性5.关于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正在发声的物体具有声能 B.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C.可见光具有能,不可见光不具有能 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太阳能6.人和动物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属于( C )A. 热能 B.贮存能C.化学能 D.机械能7.利用化学反应获取能量是人类研究化学的基本目的之一。

下列事实说明通过化学反应,能量以热能释放的是( B )A.蜡烛照明 B.烧煤取暖 C.蓄电池发电 D.电解水得到氢气8.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

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

电池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C )A. 太阳能B.电能 C.化学能D.机械能9.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

3.1 能量及其形式教案----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3.1 能量及其形式教案----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课题:能量及其形式授课教师:宋佳娜授课时间:课时:1学习内容与要求教学重点1.理解什么是能量。

2.认识能的多种形式。

教学难点1.抽象概念理解:能量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需要超越日常经验,需要一些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2.将能量的概念与实际生活和日常经验联系起来可能需要一些思辨和应用能力,学生需要理解如何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生能够清晰地定义能量,理解能量是物体发生变化的能力。

2.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能量形式,如动能、势能、热能等,并理解它们在不同物体和系统中的存在。

3.能够运用能量概念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物体的运动、温度变化等。

科学思维1.学生能够提出有关能量及其形式的问题,并构建基于科学理论的假设。

2.学生能够思考和探讨与能量利用、环境影响等相关的伦理问题,培养对科学实践的伦理意识。

实践探究1.学生能够与同学协作进行实验,有效分工,分享观察和数据,促进团队合作。

2.学生能够讨论实验的局限性,思考实验结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态度责任1.学生能够培养对能量及其形式科学主题的浓厚兴趣,激发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2.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解决与能源和环境相关的问题,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斜面实验模型学生课本、导学案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思想: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应始终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通过创设极具张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迫切想知道有什么好的方法的心理情绪,然后引导学生将好奇心化为探究的欲望;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以问题激发思维:通过三个探究性小实验,不断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展示概念车的模型和图片。

思考问题:有什么好的方法让概念车动起来。

1.。

2.实验演示:把条形磁铁放在封闭盒子里,让它靠近小磁针,观察小磁针指向的变化。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3.1《能量及其形式》课件(1)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3.1《能量及其形式》课件(1)
第十八页,共十八页。
度量
3.能量是_______物质运动的一种物理量。能量是物理学中描写一个系统 或一个过程的一个量。相应于不同形式的运动,能量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机__、械_能______、_分__子__内__能_____、_电__能_______等。化学能
原子能
第二页,共十八页。
知识点
第十七页,共十八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3.1 能量及其形式。能量是物理学中描写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一个量。D.为了得 到更多的能源,应大力开采化石能源。11.(1分)电力机车通电后行驶,空调通电后运转都是 由于。6.(4分)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D.铝锑合金的熔点 (róngdiǎn)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器。7.(12分)铁、铝、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 广泛的金属。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
______;钙目前产量最大的金属是_______;为紫色铁的金属是______;干电池外
壳的铜金属是______;最耐腐蚀的金属是锌_____。

1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分析(fēnxī)并回答下列问题。
第十五页,共十八页。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比较
熔点/℃ 3410
钨 铁
导电性(以银为100)
5.(4分)金属材料在人类(rénlèi)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
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B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6.(4分)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1 能量及其形式ppt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1 能量及其形式ppt课件
浙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A 2A 3B 4B 5B
6A 7B
答案显示
8
(1)光能(或太阳能)、 电能 (2)东
9A
夯实基础·逐点练
1.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人在沉睡时不消耗能量 B.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 C.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 D.声音也具有能量
夯实基础·逐点练
2.有三个物体,甲是一个被拉伸了0.5 m的弹簧,乙是 一个从地面被举高0.5 m的小球,丙是一个正在以 0.5 m/s的速度运动的小球。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判 断上述三个物体具有的共性是( A ) A.都具有能量 B.都受到拉力的作用 C.所受的作用力相等 D.除数字相同外,没有其他共性
据此可判断“可燃冰”( B )
A.具有较高的内能
B.具有较高的化学能
C.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没有点燃时没有化学能
夯实基础·逐点练
8.如图甲为浙江省首个单位大容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义乌 市国际商贸城四区并网发电,如图乙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工作示意图。 (1)该系统涉及的能量类型有__光__能__(_或__太__阳__能__)、__电__能____。 (2)为最大限度让太阳能电池板接收阳光,根据浙江的地理 位置,应将它的正面朝____东____(填“东”“西”或“北”)。
娥三号”内必须有的设备是( A )
A.性能良好的蓄电池
B.性能好的发电机
C.性能好的电动机
D.性能好的热机
【点拨】用性能良好的蓄电池,可以在没有太阳光时
较长时间地提供电能。
夯实基础·逐点练
7.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中国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

3.1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含解析)

3.1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含解析)

能量及其形式一、单选题1.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这些电磁波就是人们常说的是“手机辐射”。

“手机辐射”具有()A. 机械能B. 电磁能C. 声能D. 化学能2.下列灾害①严寒、②泥石流、③台风、④洪水、⑤酷暑、⑥干旱所造成的破坏中,与机械能有关的是( ) 。

A. ①③④B. ①⑤⑥C. ②③④D. ③④3.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下面对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B. 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动能C. 声能是一种听得到的能量D.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4.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铁路出行成为了人们日常的最佳选择。

高速列车安全性好、速度快、能耗低,利用电力牵引,不消耗宝贵的石油等液体燃料。

目前最快高铁已达到605km/h,高铁运行时能量的转化是()A. 水能转化成电能B.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 电能转化为核能D. 电能转化为内能5.有一种声控玩具,只要拍一下手,就会动起来。

那么启动这种玩具是靠( )A. 化学能B. 声能C. 动能D. 电能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没有做功的物体不具有能B. 静止的物体不具有能C. 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在做功D. 能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7.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状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到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米3“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米3天然气相当,据此可判断“可燃冰”()A. 具有较高的内能B. 具有较高的化学能C. 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D. 没有点燃时没有化学能8.关于常见的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河水流淌时具有机械能B. 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C. 雷达天线能接收、发射电磁能D. 煤炭等燃料储存的能量属于光能9.利用储存的化学能获得机械能的是()A. 天然气燃烧B. 电热壶烧水C. 人类说话D. 人类行走10.能源有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自然界以现成形式形成的能源为一级能源。

3.1能量及其形式-2024-2025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浙教版)

3.1能量及其形式-2024-2025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浙教版)

【答案】 弹性势 动 重力势
【例22】下列事例中,能量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电灯发光:消耗了____能,获得了_______能。 (2)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_______能,获得了_______能。 (3)煤的燃烧:消耗了_______能,获得了____能。 (4)火箭发射升空:消耗了_______能,获得了_______能。 【答案】 电 光能和内 太阳 化学 化学 内 化学 内能和机械 【例23】填写下列物体或现象中所具有的能量。 (1)流动的河水具有_______。 (2)站在跳台上的跳水运动员具有_______。 (3)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_______。 【答案】 动能##机械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A.燃烧的木条 B.烧热的开水 C.拉长的弹簧 D.3】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蓄电池放电
B.水力发电
C.内燃机做功冲程
D.火箭点火升空
【答案】B
【例14】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这些电磁波就是人们常说的是“手机辐射”。“手机辐射”具有( )
A.光能
B.热能 C.电能
D.声能
【答案】C
【例20】一块飞着的石头具有的能量叫( )
A.飞能
B.生命能
C.冲击能
D.机械能
【答案】D
【例21】人们常常利用物体具有各种形式的机械能来做功,如:机械手表里拧紧的发条具有___能, 可以带动小齿轮和指针转动;行驶的卡车具有___能,可以运输重物;打桩机举高的重锤具有___能, 可以完成打桩工作。
A.电饭锅 B.电风扇 C.电视机 D.电热水壶
【答案】B
【例2】关于常见的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水流淌时具有机械能
B.雷达天线能接收、发射电磁能

3.1能量及其形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

3.1能量及其形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让学生结合课后阅读材料,进一步深入了解能量及其形式的原理和应用。
-鼓励学生进行能量实验设计,如制作一个简易的水力发电装置,观察和记录能量转化过程。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如太阳能电池、风能利用等。
-组织学生进行能源主题的社会调查或实践活动,如参观新能源发电站、采访能源行业专家等。
4.综合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整体表现,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导入环节,我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的方式,引起了学生对能量及其形式的兴趣。在基础知识讲解环节,我详细介绍了能量的定义、种类和转化原理,并通过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在案例分析环节,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能量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能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能量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在课堂小结环节,我简要回顾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能量及其形式的重要性和意义。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科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物质、变化、力、热等概念有所了解。然而,他们在能量及其形式的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知识层面:学生对能量的概念和能量守恒定律有一定的认识,但对能量的多种形式及其转化过程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2.能力层面: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但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流水线生产,它将会继续滚 上另一个斜面。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富有启发性的事实: 如果没有摩擦力,不管斜面乙、丙比斜面甲陡些还是缓些, 小球总是会滚到斜面乙上的B处或斜面丙上的C处,而B 处或C处离桌面的高度与小球出发点A处的高度相同。这 样看起来,小球好像“记住”了其起始高度。事实上小球 “记住”的是与起始高度相联系的能量。当我们把小球提 高到A处时,就给予了小球一种与升高高度相联系的能量。 能量也简称为能。
电力机车
雷达天线能接收、发射电磁能
思考与讨论:雷电交加的场面 非常壮观,那么,雷电具有哪 些形式的能量 ? 雷电具有光能、电能、声能 等。 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涉及能 量,人类的生命活动每时每刻 都离不开能量。流动的水具有 机械能,现代生活离不开电能, 现代交通离不开汽油燃烧释放 出的化学能,原子核发生变化 时释放出核能,各种植物的生 长都要依赖太阳能……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闪电
人耳能听到声音,超过一定强度 的声音会使人耳产生痛感,使听力受 到损伤。强度很大的声音(如爆炸声) 还能将玻璃震碎。可见,声音具有能 量,这种能量称为声能,如图所示。
声能——冲击钻 发出刺耳的声音 木材燃烧
家用电器通电后才能工作,电力机车通电后才能行驶 (如图),机器人通电后才能执行指令,这表明电具有能 量,即电能。各种发电站能够提供大量的电能,各种电池 也能提供方便使用的电能。电能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能量。 用遥控器遥控机器时,遥控器将发出电磁辐射,电磁 辐射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电磁能。我们每天看到的光 就是一种电磁能。除了可见光外,红外线、紫外线、微波 和 X 射线等都是电磁能的表现形式。电磁能以波的形式 传播。
练习:写出下列现象中的能量转化: ①植物生长需要阳光: 光能→化学能 ②蜡烛燃烧: 化学能→热能和光能 ③水电站工作: 机械能→电能 ④热水器工作: 电能→热能 ⑤电风扇工作: 电能能→机械能 。 ; ; ; ;
上新课时注意:
1. 人体内的器官可以把吃进去的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人体运动时 具有的机械能(不是动能)。
斜面实验
思考与讨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都与能量有关 吗?请举例说明。 有关。如学习时要消耗化学能。 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跟物体的运动一样, 能量也有多种形式。 天体的运行、河水的流淌、候鸟的飞翔、人类的行走、 蒲公英种子的飞行等,都属于机械运动。这些做机械运动 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
我们需要能量来保证日常生活 和工作,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需要 消耗能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能量无所不在,能量的形式多种多 样。 读图 没有能量,图中的各个情景能 够实现吗? 不能
间歇泉 运动员的奔跑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能量
人的学习
植物的生长
瀑布飞流直下
汽车行驶
尽管能量对我们的生活影响 巨大,但要用一句话说清楚什么 是能量却并不容易。为此,我们 先来分析伽利略的一个理想实验。 如图所示,伽利略曾经用这个理 想实验论证了物体的惯性,为牛 顿提出惯性定律奠定了基础。从 这个简单的实验出发,我们来认 识能量的概念。
2.电风扇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动能或风能)。
4.1 能量與日常生活
化学能
很多(化学)物质都拥有化学能。
根据下列各图所呈现的现象,说说能量形式发生的转化。
能量转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物质 运动形式的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相互转化。
风能
机械能
电能
奔跑的豹
跳水的运动员 做机械运动的物体
人和动物的运动要消耗能量,人 和动物消耗的能量可以从食物中得到 补充。可见,食物中储存着能量。储 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
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人的食物
牛吃草
汽车加油 食物和燃料中储存化学能
汽车行驶时需要消耗燃料(如汽油)。燃料燃烧时, 将储存在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汽车运动。汽油、木 材、天然气、沼气、煤炭等燃料都储存着能量,这种能量 也属于化学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