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主题班会 (共31张ppt)
合集下载
《端午节》主题班会ppt课件(图文)

端午节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传承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弘扬爱国精神: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凝聚民心:传统节日,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心的重要方式 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食品等
端午节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和贡献
传承传统文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弘扬,有助于了 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参加庆祝活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赛龙舟:团结协 作,感受传统文 化的魅力
包粽子:学习传 统手艺,体验端 午节特色美食
赏花灯:欣赏精 美的花灯,感受 浓厚的节日氛围
传统习俗:了解端 午节的历史和文化 背景,传承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
向身边的老人请教,了解更多传统习俗和礼仪
端午节起源和传说 传统习俗:挂艾叶、菖蒲,吃粽子,赛龙舟等 端午节的意义和价值 向身边的老人请教,了解更多传统习俗和礼仪的好处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诗词歌赋
屈原:楚辞 唐代:杜甫、韩愈等 宋代:陆游、辛弃疾等 明代:高启、李东阳等
端午节的传统艺术
龙舟竞渡
悬挂艾叶和菖蒲
编制五彩丝线 喝雄黄酒和吃粽子
端午节的饮食文化
吃粽子:用糯米、芦苇叶等制作而成,寓意“驱邪避害” 吃艾草粽:用艾草汁液浸泡糯米制作而成,具有特殊香气,寓意“驱邪保平安” 吃五色饭:用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的米粒制作而成,寓意“吉祥如意” 吃五毒饼:以面粉、糖、油等制作而成,上面印有五毒图案,寓意“驱邪避害”
端午节主题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讲 解端午节的起源、 传统习俗和重要 性。
端午文化体验活 动:设置包粽子、 做香囊、画龙舟 等体验环节,让 学生亲身感受端 午节的文化氛围。
端午节主题班会爱国主义教育端午节传统节日PPT

端午节习俗
8
习俗八:铸铜镜
以镜辟邪的习俗,在南方沿海一带有着广泛 的运用和遗传,常能见到诞生不久的小孩子, 身上佩带着银制的镜子等饰物,这类银饰小 镜子等,就是用于孩子们辟邪。
10
习俗十: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端午 节佩饰主要有:健人/豆娘、艾虎、画额、长 命缕、挂荷包、拴五色丝线,都有着驱邪避 凶、保平安的意思。
傣族
傣族过端午也吃粽子,还要过“粽 子节”。在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 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与姑娘们相 会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
毛南族
民间称为“药节”。过药节时,习 惯采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熬水 饮汁,或用这些草药作馅包粽食用。 民间认为端午吃这种包馅粽粑可以 解毒去病。
端午节饮食
雄
黄
酒
特点饮食二: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 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样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 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端午节所承载的这种对祖国、对 民族赤忱的爱,足以凝聚起我们 连续拼搏和奋斗的磅礴气力。
习俗十八: 打马球
击鞠亦即打马球,也是北方端午节的主要经济娱乐 活动之一。相传,唐玄宗李隆基便是这项运动的爱 好者。 马球,是骑在立刻,持棍打球,古称击鞠。清朝天 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 消逝了。
端午节饮食
特点饮食一: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各地的粽子,一样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 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 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 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 等。
端午节节日介绍·爱国主义教育
端午安康
目录
《端午节》风俗ppt课件(完整版)

端午节主题班会
端午节主题班会传统文化介绍
01
端午节起源
02
端午节风俗
03
端午节食俗
04
粽子的包法
目录/CONTENTS
端午节起源
-01-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大中华地区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叁
端午节食俗
吃五黄
汉族民间风时风俗。流行于杭州等地。农历五月,杭州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端午那天,杭州人必须吃雄黄酒(以雄黄和烧酒调和,削菖蒲根加入,饮少许)、黄鱼、黄瓜、咸甲鸭蛋黄以及用黄豆饭裹的粽子,称为“吃五黄”。
叁
端午节食俗
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贰
端午节习俗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壹
端午节起源
壹
端午节来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主题班会传统文化介绍
01
端午节起源
02
端午节风俗
03
端午节食俗
04
粽子的包法
目录/CONTENTS
端午节起源
-01-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大中华地区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叁
端午节食俗
吃五黄
汉族民间风时风俗。流行于杭州等地。农历五月,杭州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端午那天,杭州人必须吃雄黄酒(以雄黄和烧酒调和,削菖蒲根加入,饮少许)、黄鱼、黄瓜、咸甲鸭蛋黄以及用黄豆饭裹的粽子,称为“吃五黄”。
叁
端午节食俗
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贰
端午节习俗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壹
端午节起源
壹
端午节来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香飘万粽,端午传情-端午节PPT

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
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
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端午节由来
Xuan ai ye
悬端午艾节又叶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
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 五民就谚成说为:了“纪清明念插屈柳原,的端传午统插节艾日”。。在端午节, 人们把以插艾后和,菖在蒲每作年为的重五要月内容初之五一,。就家有家了都龙洒舟扫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 庭除俗,;。并用菖
端端午午节节又活名端动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
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 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 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适用于端午节主题班会 教学课件 传统文化介绍
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 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 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节由来
Chi wu huang
吃端午五节又黄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
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 汉五族民就间成风为时了风纪俗念。屈流原行于的杭传州统等节地日。。农历五月, 杭州人以称后五,黄月在,每因年有的五五种月带初“五黄”,音就的有食了物龙上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
敦祟俗《;燕以京此岁来时纪记念》:爱“国每诗至人端屈阳原,。自初一日起,
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 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 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 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
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端午节由来
Xuan ai ye
悬端午艾节又叶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
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 五民就谚成说为:了“纪清明念插屈柳原,的端传午统插节艾日”。。在端午节, 人们把以插艾后和,菖在蒲每作年为的重五要月内容初之五一,。就家有家了都龙洒舟扫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 庭除俗,;。并用菖
端端午午节节又活名端动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
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 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 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适用于端午节主题班会 教学课件 传统文化介绍
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 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 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节由来
Chi wu huang
吃端午五节又黄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
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 汉五族民就间成风为时了风纪俗念。屈流原行于的杭传州统等节地日。。农历五月, 杭州人以称后五,黄月在,每因年有的五五种月带初“五黄”,音就的有食了物龙上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
敦祟俗《;燕以京此岁来时纪记念》:爱“国每诗至人端屈阳原,。自初一日起,
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 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 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 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最新端午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

四、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l、发现被歹徒盯上,不能惊慌,要保持头脑清 醒、镇定。同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心理状态、周围 情况、歹徒的动机来决定对策。 2、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 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求得 帮助。 3、如果被歹徒纠缠,应高声喝令其走开,并以 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就地拣到的木棍、砖块等作防御, 同时迅速跑向人多的地方。 4、应切记,不到迫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与歹徒发 生正面冲突,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智慧,随机应变。
一、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常会出现大暴雨、冰雹、台风、飑风、龙卷风 等灾害性天气,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
二、要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握灾情预测预 报,做好防洪自护。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 力
三、不到易发生山洪(溪河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 四、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 五、不到溪、河、圳、渠、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为了我个人和他人的安全,无论在校期间 还是假期在家或外出期间,我保证做到如下内 容: 一、我绝对不私自下水游泳; 二、绝对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三、绝对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四、绝对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 游泳; 五、绝对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五、发现小偷怎么办? 1、对小偷小摸的盗窃者,在人多的场合,可以悄悄地 告诉周围的成年人,提醒他们去制止其盗窃。 2、对正在室内作案的盗窃分子,不应径直入室制止, 而应迅速到外面喊人或报告巡逻民警及其他治安管理人员。 3、如果发现已经得逞离开作案现场的盗窃分子,应当 认真记住他们的特征和逃离方向;对有交通工具的作案者可 以记下他们车辆的型号、颜色、车牌号码,以便向公安部门 报告,及时破案。 4、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与盗窃分子正面接触, 以免受到伤害;应机智灵活地与盗窃分子做斗争。
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端午节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培养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常常阅读、早睡早起、帮长辈做家务;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学会自我调节;在能力范围内帮助有需要的人。
学会感恩
02
端午节放假安排
幼儿园中小学端午节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端午节放假安排
根据国家法定假期规定,2023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6月22日、23日、24日休息,共3天。6月25日(周日)补班/补课。6月26日周一,也是正常上课。
注意车子的盲区:
乘坐公共交通时,不能在行驶的车上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尽量不在行驶的车上吃东西,防止急刹车时卡到。
乘车时不吃东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超载的车子不安全不能坐
12周岁以上才能坐副驾驶
快乐成长,安全过节
他因为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却无能为力。在五月五日这天,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人们怕鱼虾会伤害他的躯体,于是往河里丢饭团、粽子。后来就演变成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和吃粽子习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赛龙舟、吃粽子、做香包、挂艾草、放紫鸢、躲端午、避五毒、射柳、打马球等等。其中广为流传的是前两项。
预防野外溺水
游泳戏水季节到,偷偷下水不得了。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陪护不能少。没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盲目施救不可取,安全六不别忘掉。让我们一起做到以下六点:
不到河边嬉戏玩耍,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下水游泳;
不在无家长监护的情况下下水游泳;
不到不熟悉水情的水域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救援人员的地方游泳;
2023端午节放假及补课安排:
星期一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学会自我调节;在能力范围内帮助有需要的人。
学会感恩
02
端午节放假安排
幼儿园中小学端午节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端午节放假安排
根据国家法定假期规定,2023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6月22日、23日、24日休息,共3天。6月25日(周日)补班/补课。6月26日周一,也是正常上课。
注意车子的盲区:
乘坐公共交通时,不能在行驶的车上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尽量不在行驶的车上吃东西,防止急刹车时卡到。
乘车时不吃东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超载的车子不安全不能坐
12周岁以上才能坐副驾驶
快乐成长,安全过节
他因为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却无能为力。在五月五日这天,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人们怕鱼虾会伤害他的躯体,于是往河里丢饭团、粽子。后来就演变成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和吃粽子习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赛龙舟、吃粽子、做香包、挂艾草、放紫鸢、躲端午、避五毒、射柳、打马球等等。其中广为流传的是前两项。
预防野外溺水
游泳戏水季节到,偷偷下水不得了。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陪护不能少。没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盲目施救不可取,安全六不别忘掉。让我们一起做到以下六点:
不到河边嬉戏玩耍,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下水游泳;
不在无家长监护的情况下下水游泳;
不到不熟悉水情的水域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救援人员的地方游泳;
2023端午节放假及补课安排:
星期一
传统教育之端午节PPT模板

民端 间午 习节 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 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 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 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 令鲜果等等。"
划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
闻 一 多 先 生 在 《 端 午 考 》 与 《 端 午 的 历 史 教 育 》
端 午 节 发 展 历 史
乐舟;而舟相护为论
。,其且。关权表文
。。
端午节发展历史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 恶日驱避说”等等。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人宗懔在《荆 楚岁时记》中方记载了端午节纪念屈原说,梁人吴均 《续齐谐记》也有类似记载。
端午节民间习俗
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 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 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 对健康也有好处。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 云可驱避毒虫。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 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
肆
端午节传承发展
端午节民间习俗
先秦时期
先秦时,南北风俗各异,但 是五月五日作为一个“节日” 已各有所侧重。 战国时代, 人们已把五月五日视为“恶 月”“恶日”。《大戴礼》 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 浴。”
因初端 端
此五字 端。有 五而初
午 节
也按始
就照的
渐历意
渐法思
演五,
变月因
成正此
了是端
端午五
午月就
。,是
小学班会 端午节 课件 (34张PPT)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 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 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 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 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恶日
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4.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 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 ) (A)避邪驱瘟(B)一种装饰(C)治病防身(D)吉祥如意
5.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B )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6.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
三、端午节的诗词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今人的端午怎么过
今天的端午节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 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 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
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
端午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20
7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 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 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 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 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 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lěi)辞颂扬。
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
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2020/5/20
4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 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 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 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向介绍 以下四种吧:
2020/5/20
5
源于纪念屈原
•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 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yuán)、湘流域。他 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 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 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 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 乐章。
2020/5/20
9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端 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 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 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 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
2020/5/20
1
端午
(唐) 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2020/5/20
2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 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
2020/5/20
3
端午节,我国传统节日,为每年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
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
•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 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 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 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 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 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 2010年,6月14日,6月15日,6月16日为法定放假 日子。2010年6月16日为端午节。
2020/5/20
10
2020/5/20
2020/5/20
13
龙舟赛
2020/5/20
14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 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 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 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 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 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 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2020/5/20
8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 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 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 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 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 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 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 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 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 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liàn)树叶包饭,外 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
的风202俗0/5/2;0 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6
源于纪念伍子胥(xū)
•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 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 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 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 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 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 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 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 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 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11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 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 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 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
2020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 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迹, 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 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 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 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