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施工测量原理与方法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地的勘测、基坑工程测量、建筑结构测量、建筑施工过程管控测量、建筑设备安装测量等方面。
其中,勘测是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建筑工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方面的调查和测量,为建筑施工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基坑工程测量是针对建筑基坑工程进行的测量,主要包括基坑的平面布置、深度和坡度等方面的测量,为基坑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控制。
建筑结构测量是对建筑结构的布置、尺寸、形状等方面进行测量,以确保建筑结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建筑施工过程管控测量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测量,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设备安装测量是对建筑设备的位置、方位、高程等参数进行测量,确保建筑设备安装正确并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测量方法两种。
传统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和角度测量等,通过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对建筑工地进行测量。
现代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GPS定位测量、激光测量和卫星遥感测量等,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对建筑工地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也适用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建筑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施工控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
在土木工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必要的测量支持。
在水利工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水利工程的灌溉、排水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测量支持。
在交通工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交通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测量支持。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它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推动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第9章-道路工程测量

由公式可得:T=68.72 L=135.10 E=7.77 D=2.34
1)放点
常用的方法有支距法和极坐标法两种。
如图所示,欲将图纸上定出的两段直线JD2~JD3和 JD3~JD4测设于实地,只需定出直线上1、2、3、4、5、 6等临时点即可,这些临时点可以选择支距也可选择极坐 标法测设。本图中采用支距法测设的为1、2、6三点。
即在图上以导线点D6、D7、D11为垂足,作导线边的垂线, 交路线中线点1、2、6为临时点,根据比例尺量出相应的 距离L1、L2、L6,在实地用经纬仪或方向架定出垂线方向, 再用皮尺量出支距,测设出各点。
本章主要介绍线路定测中的中线测量、纵横断面 测量和线路施工测量等内容。
第二节 道路中线测量
线路的中线测量就是通过直线和曲线测设,将 路中心线具体放样到地面上去。中线测量包括线路 的交点(JD)和转点(ZD)的测设,线路转角(α)的 测定,中线里程桩的测设,线路圆曲线测设等。道 路的平面线型如图:
一、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根据曲线测设的要求,在右角测定后,要求在不变动水
平度盘位置的情况下,定出角的分角线方向并钉桩标志 ,以
便将来测设曲线中点。设左盘测角时,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
读数为a,前视方向的读数为b,分角线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
c。因 a b 则c的读数为
cb 或 c ab
2
2
此外,在角度观测后,还须用测距仪测定相邻交点间的 距离,以供中桩量距人员检核之用。
这种方法工作效率高,是用于测量控制点较少线路,缺点是 放线误差容易积累,因此一般连续放出若干个点后应与初测导线 点闭合,以检查误差是否过大,然后重新有初测导线点开始放出 以后的交点。方位角闭合差≤±40″,长度闭合差≤1/5000。
施工方案中的工程测量技术

施工方案中的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是施工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土地测量、地形测量、建筑测量、水文测量等多个方面,旨在为施工方案的实施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和技术支持。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工程测量技术。
首先是土地测量技术。
土地测量是制定施工方案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它主要包括了地形测量和地貌测量。
地形测量是指对地表的形状、高程和坡度等进行测量,以了解地形特征和地貌分布,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地貌测量则是对特定地区的地貌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以了解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貌变化等情况,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其次是建筑测量技术。
建筑测量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主要测量工作之一、它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和立面测量等。
平面测量主要是通过测量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尺寸和形状等参数,以绘制建筑物的平面图和构造图。
高程测量则是用来确定建筑物各个部位的高度,以确保建筑物的竣工符合设计要求。
立面测量则是对建筑物外墙的结构、窗户、门等进行测量,以绘制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外部景观图。
此外,还有水文测量技术。
水文测量主要是对水域的水位、流量和水质等进行测量和监测。
水位测量通常采用水位计或液位计等工具,通过测量水位的变化,以了解水位的波动情况和水文特征。
流量测量则是通过流速测量仪、流速计等工具,对水流的速度进行测量,从而计算出水的流量。
水质测量主要是对水中的溶解氧、PH值、浊度等指标进行测量,以判断水质的好坏,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最后,还有地下工程测量技术。
地下工程测量主要是用来对地下管线、地下隧道和地下洞室等进行测量。
地下测量通常采用全站仪、地下雷达、激光测距仪等工具,通过对地下的测量和勘探,确定地下工程的位置、尺寸和结构等参数,以保证地下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工程测量技术是施工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可以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还可以为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恢复。
施工测量原理与方法

3、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
已知A点高程、AB方向和坡度i,则: B 点的高程: HB H A i D
i
高差=坡度×平距 I
I
I
A
1
I
I
2
3
B
D
放样方法:
1、按坡度设计高程将HB放样与实地。 2、仪器安置在A点,在B点立尺,使中丝读数为仪器高l,.
3、保持视线不变,分别在各点立尺,上下移动尺子使尺子
X
)2
A
(YP
YA)2
其中: AB
arctg
YB YA XBXA
AP
arctg
YP YA XPXA
2、测设步骤:
β D AP A
①在A点安置经纬仪,以B点定向,测设角度β 标定出AP 方向;
点。②以A点为起始点吾,生也从有●A涯点▂,而●知沿欢也迎A无收P涯藏方持向续更量新 取水平距离DAP即得20 P
读数为l,尺面底部各点的连线就是AB坡度线。
在坡度线中间的各点可用经纬仪的倾斜视线进行标定。
若坡度不大用水准仪。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持续更新
17
●▂●欢迎收藏
四、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 角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
(一)直角坐标法
1、在O点安置仪器,给定A方向,
放样步骤: 1、在A点设站,放样角度β,在实地标出AP方向线12; 2、以B点为圆心,以S为半径画弧线34; 3、取直线12与弧线34的交点P,则P点即为欲放样的点。
A
β
4
P 1
2
3 S
B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持续更新
23
●▂●欢迎收藏
土木工程施工测量

土木工程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的重要性1. 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测量可以确保工程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避免出现偏差和差错,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通过测量,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施工工艺及标准符合土木工程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2. 确定工程位置和尺寸施工测量可以准确确定工程的位置和尺寸,确保各个构件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使构件之间的连接紧密、符合要求,既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又确保了施工工艺和质量。
3. 控制工程进度施工测量可以帮助施工队伍及时了解工程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方法,保证工程按照设计时间节点进行。
通过测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确保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 保障工程安全施工测量可以帮助施工队伍准确把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形、地貌以及各构件之间的距离,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的施工安全。
二、施工测量的内容1. 确定坐标系和基准面施工测量首先要确定坐标系和基准面,确定工程建设所在的地理位置,确定工程的基准点和基准高程,作为测量的基础和依据。
2. 测量地形和地貌施工测量需要测量工程建设地的地形和地貌,包括坡度、高程、形态等,以了解施工环境,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
3. 确定建筑位置和尺寸通过测量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尺寸,包括建筑物的长、宽、高、位置等,保证建筑物与设计一致,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定位地下管线和设施施工测量需要测量和确定地下管线和设施的位置和走向,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损坏地下设施,同时保证施工设备和管线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5. 检测工程质量施工测量不仅要确保建筑物的位置和尺寸正确,还要检测工程质量,包括测量建筑物材料的强度、密度、厚度等,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6. 监测工程变形和沉降施工测量还需要监测工程的变形和沉降情况,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
三、施工测量的方法1. 传统测量方法传统的施工测量方法包括钢尺测量、水准测量、经纬仪测量等,这些方法需要依靠人工操作,准确性和效率相对较低,但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建设还是可以胜任。
《土木工程测量》第九章形考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第九章形考题及答案注意:选项(abcd)后面数字是一道题对这题的的评分,也就是答案,如果是0,是回答错误的,就不要选择;如果选项后面是100,就是回答正确,就是答案。
绿色为:单选题紫色为:判断题蓝色为:多选题第9章、施工测量单项选择用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一般是以,以()为y轴。
A. 切线方向0B. 垂直于切线方向的半径方向100C. 交点与圆心连线方向0D. 任意方向0单项选择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一般是以,以()为x轴。
A. 切线方向100B. 垂直于切线方向的半径方向0C. 交点与圆心连线方向0D. 任意方向0单项选择用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一般是以()为坐标原点。
A. 曲线的起点0B. 曲线的起点或终点100C. 曲线的中点0D. 任意点0单项选择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用在( )放样中。
A. 水平距离0B. 水平角100C. 高程0D. 高差0单项选择采用极坐标法放样时,需要计算的放样数据有( )。
A. 水平距离0B. 水平角0C. 高程和水平距离0D. 水平距离和水平角100单项选择控制点较远,量距有困难,采用( )放样。
A. 距离交会0B. 极坐标法0C. 偏角法0D. 角度交会100单项选择前方交会法放样时,交会角宜在( )之间A. 30°~150°100B. 30°~120°0C. 40°~170°0D. 40°~150°0单项选择施工放样是将设计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 )和高程测设到实地上。
A. 平面位置100B. 距离0C. 角度0D. 方位0单项选择施工放样必须遵循从( )的原则进行。
A. 局部到整体0B. 整体到局部100C. 低级到高级0D. 细部到主体0单项选择已知水平距离的放样一般有钢尺量距放样和( )放样两种方法。
A. 皮尺量距0B. 视距测量0C. 目估距离0D. 测距仪测距放样100单项选择知两控制点A、B,放样点为P,现有放样数据DAP和DBP,可采用( )放样P点。
工程测量-第9章建筑施工测设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宋建学
23
9.4.2、轴线投测
高层建筑轴线投测,就是确保各层相应的轴线位于同一 竖直面内。在施工中,一般规定竖向偏差不得超过4mm。因 此,确保投测精度是高层建筑施工测设的核心问题。 1、经纬仪延长轴线投测法
当场地四周宽阔,已将四廓轴线和主轴线向外延伸并钉 设引桩时,则在引桩上安置经纬仪,瞄准首层相应的轴线后, 用盘左盘右分中法将轴线直接投测到施工层面上。由于城市用 地紧张,这种简便的方法通常难以实施。
第九章 建筑施工测量
• 宋建学
•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施工教研室 •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量实验室
• 2011-1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宋建学
1
第9章 建筑施工测量(2学时)
内容: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建筑方格网布设,建筑场地的 高程控制,工业与民用建筑测设精度,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 设,高层民用建筑施工测设,单层工业厂房施工测设。
7
横向调整后,精密量取OA和OB距离,若实量值与设计 值之差不超过对应精度等级规定的限值(见表),则接受既定 位置;否则,应以O点为准,按设计值纵向调整A和B点位 置,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一般情况下,城市规划部门在项目施工前已将项目的 建筑红线测设于实际地面,并且大多数是正交的直线。于是, 基线测设可以以建筑红线的地界桩为基础,按平面点位测设 的一般方法进行。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宋建学
27
9.5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测设
9.5.1 厂房施工控制网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测设的关键问题是排架 柱的平面定位及柱安装过程中平面位置、高程、 竖直度的控制。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宋建学
第九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一.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已知方向; 已知方向; 已知距离; 已知距离; 确定已知距离的点位
1.钢尺测设法—— 1.钢尺测设法—— 一般方法 钢尺测设法 AC方向放样 方向放样B 例: 沿AC方向放样B点,DAB=20m B´ A DAB a.沿AC方向量20m得B ´点; a.沿AC方向量20m得 方向量20m b.往返丈量AB´ b.往返丈量AB´; 往返丈量AB
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水平角和一段水平距离, 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水平角和一段水平距离 ,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极坐标法适用于量距方便, 且待测设点距控 极坐标法适用于量距方便 , 什么样的建筑施工场地 制点较近的建筑施工场地。 制点较近的建筑施工场地。 适宜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 面位置?
2.精确测设法
方法: 方法:直接法放样角值 测回法实测角值, → 测回法实测角值,量距离 →计算改正值并修正
(∆β )′′ ε = D⋅ 206265′′
后视A 后视A
例:已知OP’=100.00米,设计值β=40Λ, 已知OP’=100.00米 设计值β=40Λ OP 设测得β =39Λ59′20Ν 设测得β’=39Λ59′20Ν,计算 修正值PP PP’ 修正值PP’。 β’ β ∆β= =40Ν 解:∆β=β-β′=40Ν D PP′ 40Ν 206265Ν 测站O PP′﹦100×40Ν/206265Ν 测站O ∆β ≈ 0.0194m ≈19mm 点位修正值为19mm(向外) PP′⊥OP′ 19mm(向外 得:点位修正值为19mm(向外), PP′⊥OP′
B
C
=19.998m, =20.000m, 如DAB ´ =19.998m,DB ´ A=20.000m,D平均=19.999m c.△D=D向外改正1mm 1mm得 c.△D=D-D平均 ,向外改正1mm得B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设已知高程(1)
方法如图所示:
b a
B A
假设在设计图纸上查得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为HB,附近有一已 知水准点为HA,要求把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测设到木桩B上.
• 方法是:安置水准仪与A、B两点之间,先在A点上立标尺的
后视读数为a,然后按 b H A a HB 计算出前视读数b。
• 升高或降低标尺,使前视读数等于b,紧靠尺底在木桩一侧 划一道红线,此线就是室内地坪±0.00标高的位置。
加量距改正(温度改正、高差改正、尺长改正)。
放样水平距离
精密方法放样水平距离步骤:
(1)精确丈量时,要测定量Fra bibliotek时,温度、尺长改正,温度改
正,及倾斜改正后求出丈量的结果。
(2)根据丈量结果于已知长度的差值,在终点桩上修正初步
标定的刻线。若差值较大,点位落在桩外时则需移桩。
如图所示:
s
'
A
D
60.000
A
A
β o
B′ B″
β o
B′ B B″
2、 精密法
如图所示
B
β1 β A
Δβ
C1 C
在A点安置经纬仪,先用一般方法测设出β角,在地面上定出
C1;再用多次测回法较精确的测出∠BAC1=β1,设β1角比需要测
设的β角值小了△β,即可根据长度和小角计算出垂直距离C1C
为:
C1C
AC1
tan
AC1
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 角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
放样高程(2)
欲测得已知高程点B 在较深的基坑内时,可利 用水准仪观测,a、b、c、 d读数,根据地面的水准点
A的高程,测设出B点高程HB,
然后B点上下移动标尺, 使中丝读数等于d, 在尺底划线即是B点高程位 置。当需要向建筑物上部 传递高程时,一般可沿柱子 墙边或从楼梯口用钢尺垂直向
上量取高度,将高程传递上 去。
第九章 施工测量原理与方法
学习本章节目的与要求: 应用地形图,进行各种工程设计,将工程设计
的数据测设于实地,作为施工的依据,从而掌握施 工放样的方法。 本章节的重点:
角度、距离、高程及点位的放样。
§9-1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施工测量也称施工放样,放样也叫测设。测设工作 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筑物的轴线位 置、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待建的建构筑物各特征点(或轴 线交点)与控制点(或已建成建筑物的特征点)之间的 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然后以地面控制点为依据 将待建的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以便施工。
Lh
h2 2D
(1.2) 2 2 60
0.012m
因此得到在地面上应测设的距离
D D Ll Lt Lh 60.000 0.006 0.012 0.012 60.018m
测设该长度时,再AC方向上从A点沿地面量 60.018m
即可放样出B点,使AB的水平长度为60米。
用红外测距仪测设水平距离
B 1.20h
设给定地面上的两点的水平距距 离为60m,所用钢尺的名义长 l0=20℃时的实际长度l为 30.003m,膨胀系数 α=12.5×10-6,测设时温度t=4℃, 线段两端点AB间高差h=1.2m, 求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 为D′多少,才使AB两点的水平长 度等于60m.
放样过程:
不论测设的对象是建筑物还是构筑物,测设的基本 工作是测设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高程。
§9-2 放样水平距离
目的:将图上设计距离的起点终点按设计要求放样到实地。 放样方法:
1、一般方法 ⑴根据设计图纸,将经纬仪安置在实地的已知直线起点 上,标定直线方向。 ⑵根据给定距离值,从起点用钢尺丈量该线段至另一端 点。(往返丈量,在限差之内取平均值)。 2、精密方法 精密方法与一般方法的区别:
§9-3 放样水平角度
放样已知水平角就是根据水平角的已知数据和一个已知方向 把该角的另一个方向测设在地面上。测设方法:
1、直接法:如图所示: (1)在O点安置仪器,正镜照准A,配置度盘为0°00′00″。 (2)转动照准部,使度盘读数为 ,在视线方向上定 B′点。
(3)倒镜,同法定B″点。
(4)取B′、B″的中点B即得 角。
3、保持视线不变,分别在各点立尺,上下移动尺子使尺子
读数为l,尺面底部各点的连线就是AB坡度线。
在坡度线中间的各点可用经纬仪的倾斜视线进行标定。
若坡度不大用水准仪。
4、测设水平面
a A
HA
视线高:Hi=HA+a 各木桩顶尺上的读数均为:b=Hi-H设
§9-5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测量时:正确的水平距离 测设时:实地应量的距离 各项改正计算如下:
D D Ll Lt Lh D D Ll Lt Lh
尺长改正 温度改正
Ll
D l l0 l0
60 30.003 30.000 30
0.006m
高差改正
Lt D (t t0 ) 60 12.5106 (4 20) 0.012m
式中ρ″=206265″
§9-4 测设已知高程
测设由设计所给定的高程是根据施工现场已有的 水准点引测的。它与水准测量不同之处在于:不是 测定两固定点之间的高差,而是根据一个已知高程 的水准点测设所给定点的高程。在建筑设计和施工 的过程中,为了计算的方便,一般把建筑物的室内 地坪用±0.00标高表示,基础门窗等的标高都是以 ±0.00为依据相对于±0.00测设的。
a
b
A
dc B
HB H A a (b c) d
d HA HB a (b c)
测设已知坡度直线(高程放样3)
已知A点高程、AB方向和坡度i,则: B 点的高程: HB H A i D
i
高差=坡度×平距 I
I
I
A
1
I
I
2
3
B
D
放样方法:
1、按坡度设计高程将HB放样与实地。 2、仪器安置在A点,在B点立尺,使中丝读数为仪器高l,.
① 仪器立于A点,
S
瞄准已知方向。
α
②沿此方向移动反光棱 A 镜位置,使仪器显示值
CB △D
D′
D
略大于测设的距离D定出C点。
③在C安置反光棱镜,测出反光棱镜的数值角α及
斜距S(加气象改正)。
④计算AC水平距离:D S co及s与AB之差: D D D
⑤ 根据 的D 符号在实地用小钢尺沿已知方向改正 至B 点。并用木桩标定其点位,为了检核,应将反光棱镜 安置于B点,实测AB的距离,若不符合应用应进行改 正,直到测设的距离符合限差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