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最新地理教案-八年级上册海洋资源 精品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海陆分布、地理位置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对其认识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理解海洋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种类及开发利用现状,学会分析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2.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我国实际情况为例,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3.准备海洋资源的相关资料,以便于学生查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让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方法。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3.4海洋资源教案(新版)粤教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3.4海洋资源教案(新版)粤教版
(3)海洋能源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
(4)海洋水资源:包括海水淡化得到的淡水资源。
(5)海洋旅游资源:如海滨浴场、海上运动、海底观光等。
2.海洋资源的分布
(1)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不同海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如珊瑚礁海域生物种类繁多。
(2)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同海域的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有所差异,如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特定的海域。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海洋资源相关的拓展资源(如学术文章、研究报告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2)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需要了解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现状和主要领域,如渔业、海洋能源、海洋运输等。同时,要掌握海洋资源开发的技术和方法,如海洋捕捞、海底油气开采等。
(3)海洋资源的保护:学生需要认识到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了解海洋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如休渔期制度、海洋保护区建设等。
(4)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学生需要理解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协调,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海洋能源资源的分布:潮汐能、波浪能等受海域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
4.海洋水资源的分布:海水淡化工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5.海洋旅游资源的分布:海滨浴场、海上运动等主要集中在气候适宜、风景优美的地区
③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1.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捕捞、养殖等
2.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石油的开采和提炼、天然气的开发等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说课稿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说课稿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以及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掌握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海洋资源作为一个特定的领域,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拓展到海洋资源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实际问题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家海洋权益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2.难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直观地展示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的展开:(1)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丰富性。

(2)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3)探讨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3.案例分析:以我国某海域的资源开发为例,让学生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
1.海洋资源种类:请列举五种我国常见的海洋资源,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2.海洋资源分布:请绘制一幅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标出主要的经济鱼类区和油气区。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请举例说明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4.海洋资源保护:请列举五种海洋资源保护的措施,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2.辅助材料:收集海洋资源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直观展示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3.实验器材:准备模拟海洋资源的实验器材,如模型、样品等,以便进行实验教学。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操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3.4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我国海洋资源的实际情况,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课本内容,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基本情况,了解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我将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简要介绍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如渔业养殖、海上油气开采等。
4.海洋资源保护:列出海洋资源保护的措施,如休渔期、海洋保护区等。
5.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通过图示或文字,展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策略。
6.学生互动部分:设计一些与海洋资源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八年级地理教案 海洋资源9篇

八年级地理教案 海洋资源9篇

八年级地理教案海洋资源9篇海洋资源 1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教学建议关于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

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

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

最后,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关于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

在讲解渔场形成原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渔场。

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渔业国。

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

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吃的生鱼片、寿司等。

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建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

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

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

接下来,对海水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进行讲述。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洋资源》教学设计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洋资源》教学设计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材,主要介绍了海洋资源的定义、分类、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海洋资源的基础知识的讲解,旨在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海洋资源这一部分内容较为陌生。

学生对于海洋资源的概念、分类和保护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资源的定义、分类,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学会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洋资源的定义、分类,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法。

2.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方法,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的实际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海洋资源保护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实例、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我国美丽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海洋资源的定义、分类,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

通过PPT或板书,呈现关键知识点,引导学生认真听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选取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其属于哪种海洋资源,以及如何进行开发和保护。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洋资源》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洋资源》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材从海洋资源的种类、开发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海洋资源知识体系的构建,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资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海洋资源的认识相对较浅。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海洋的基本知识,如海洋的分布、海洋的生态环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海洋资源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2.使学生掌握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增强学生的海洋资源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开发利用。

2.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海域资源为例,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洋资源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海洋资源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准备海洋资源保护的相关资料,用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程度,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

2.呈现(10分钟)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如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3.操练(15分钟)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分享各自的观点。

5.拓展(10分钟)介绍国际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情况,让学生了解全球海洋资源的问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海洋资源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于海洋资源这一块,可能还处于较为陌生的状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海洋资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海洋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

3.课堂讲授: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5.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非生物资源,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并进一步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充分认识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了解我国主要渔场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使学生了解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的开发利用和分布状况。

4.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并且强调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资源”的教材分析
本节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联系旧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自然基础,即我国有四个近海,并且南北跨了三个温度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然后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最后还提醒学生我国海洋资源还远没有开发出来,使学生意识到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的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

教材在选学材料中介绍了我国之所以在近海发展渔场的原因,应当说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

紧接着教材又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发展的海水养殖业。

如果说,海洋捕捞是人类纯粹地利用自然条件的话,那么海水养殖是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间接利用,因为这其中加入了人类在技术、设备、人力和时间等的投入。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方式,教材专门给了几幅图片,扫清了理解的障碍。

第三部分海洋非生物资源的开发,其中着重介绍的是海盐生产及盐场的分布。

教材介绍了海盐生产的过去和现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利用海洋资源的历史非常久远,随着科技的进步,海盐开发的种类也日益增多。

第四部分提醒学生要注意借鉴人类开发陆地资源的教训,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海洋,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环境观。

其中的“想一想”活动为学生设置了两个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推测将来的结果。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关于“海洋资源”的教法建议
1.在讲渔场的时候,要结合初一学过的世界几大渔场形成的条件,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舟山渔场的位置。

然后结合鱼汛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舟山渔场成为全国最大渔场的原因。

2.在讲最后一个框题时,要注意结合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和海洋污染的事例,强调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资源环境要相统一。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反映海洋污染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海洋污染的污染源,加深学生认识对海洋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还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总结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关于“海洋资源”的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陆地上的各种资源,我们知道,我国的国土辽阔,海陆兼备,今天再来看看我国海洋里的资源有哪些。

[活动]读教材中“丰富的海洋资源”自然段,课文中的这几句话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海洋里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石油资源、海洋资源和海洋能源。

[补充]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空间已不堪重负,地球生物资源的80%分布在海洋里,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海洋在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每年可以向人类提供30亿吨的水产品。

所以说,海洋资源的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承转]同学们平时吃什么海产品?你们知道它们产自哪里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主要的渔场
[活动]读我国近海主要渔场和海流分布示意图,找一找我国主要的渔场。

并且结合选学内容分析一下我国发展海洋水产的有利条件。

(宽浅的大陆架、陆地江河汇入带来饵料、暖流和寒流交汇)
[补充]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转承过渡]除了捕捞外,我国还利用沿海的滩涂发展大规模的养殖业。

[学生读图]解释海产养殖的方法。

[转折]除了海洋的生物资源之外,还有什么资源?
[学生回答]海盐资源、石油资源。

[活动]读我国沿海盐场和近海石油沉积盆地分布图,看看北方海域和南方海域哪个产的海盐较多?为什么?
[学生回答]北方海域产盐多。

这与气候有关(降水少,雨季短)。

[提问]我国最大的盐场在哪里?(长芦)
[转折]大家看我国近海的石油沉积盆地,我国海底石油资源相当丰富,我国已经在渤海、东海、南海等海域开采了石油。

[转折]对于海洋资源,应该说我们开采得还很不够,但是鉴于人类对陆地资源开采的教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开采方式呢?请大家讨论“想一想”中的题目,哪一种捕鱼方式可取?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第一种方式只顾眼前利益,长期下去,鱼的产量会越来越少。

第二种方式可以保证人类的持续利用。

[进一步解释]然而,我们现在有很多地区的渔民确实在采用第一种捕鱼方式。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讨论回答]捕养结合,控制近海捕捞的强度,大力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

[转折]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人们又不知不觉地污染了海洋。

污染源包括石油开采带来的石油污染,大江大河排入海洋的废水、废液和固体废弃物等。

针对海洋污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补充]加强立法管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宣传,增强全民的海洋意识。

'
探究活动
1、活动名称:海产品调查
活动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海产品在丰富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同时了解我国海产品的现状。

活动步骤:
(1)寻找10种日常用品,条件是原料必须有海产品。

(2)了解近来这几种产品的销售变化情况和原因。

(3)开一个主题为“人类与海洋”的班会,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2、活动名称:海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吗?
活动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并意识到海洋资源尽管是可再生的,但这是在合理利用和开发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证看待问题的意识。

活动方案:安排学生查找人们破坏或不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资料,并提出问题“海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吗?请你用你的资料来说明你的观点”,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