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使用知识及注意事项
《防晒系列课程》课件

关注防晒行业动态
建议定期关注防晒行业的 新闻、研究报告和市场动 态,以了解最新的产品和 技术。
学习专业防晒知识
建议阅读专业的防晒书籍 、参加防晒课程或咨询专 业人士,以获取更深入的 防晒知识。
参与防晒社区
加入防晒相关的社交媒体 群组或论坛,与其他对防 晒感兴趣的人交流心得和 经验。
感谢观看
THANKS
01
02
03
防晒霜的保存
应将防晒霜放置在阴凉干 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 温环境。
防晒霜的使用方法
涂抹防晒霜时要注意均匀 ,不要遗漏任何部位,特 别是容易被忽视的部位, 如耳朵、脚背等。
防晒霜的补涂
在户外活动时,需要定时 补涂防晒霜,以保证其持 续发挥效果。
05
防晒产品的推荐与评测
热门防晒霜推荐
总结词
除了使用防晒霜等护肤品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穿戴衣物、戴 帽子、打遮阳伞等方式来遮挡阳光,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 害。
02
防晒产品分类与选择
防晒霜
防晒霜是最常见的防晒产品,它能够有 效地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是夏季
必备的护肤品之一。
防晒霜的质地通常比较厚重,需要一定 的时间才能被皮肤吸收,因此最好在出
门前20分钟左右涂抹。
防晒霜的防晒指数(SPF)越高,其阻 挡紫外线的能力越强,但SPF值并不是 越高越好,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
的SPF值。
防晒喷雾
防晒喷雾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防晒 产品,它能够快速地喷洒在皮肤 上,非常适合在户外活动时使用
。
防晒喷雾的质地比较轻盈,容易 吸收,而且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04
防晒产品的使用误区与注意
事项
防晒霜不是万能的
紫光照射注意事项

紫光照射注意事项紫光照射是指使用紫外线照射人体或物体的一种方法。
紫光照射有很多应用,例如杀菌消毒、荧光显微镜观察等。
然而,紫光照射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紫光照射的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作用。
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引起皮肤灼伤、皮肤干燥、皮肤癌等。
因此,在进行紫光照射前应保持皮肤干燥,并涂抹防晒霜或使用其他防护措施,如穿长袖衣物、戴遮阳帽等。
另外,儿童和孕妇对紫外线更为敏感,需要更加小心使用。
其次,紫外线对眼睛也有一定的损害。
眼睛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下会引起角膜炎、结膜炎等眼部疾病。
因此,在进行紫光照射时应佩戴专业的紫外线护目镜,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的侵害。
同时,避免直接注视紫光源,以免损伤视网膜。
此外,紫光照射设备本身也需要严格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使用。
使用紫光照射设备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注意事项和安全规定。
同时,设备操作人员应明确各种操作步骤,并经过正规培训和资质认证。
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进行维护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另外,还应考虑到使用紫光照射的环境和周围的安全因素。
在进行紫光照射时,应确保照射环境通风良好,以避免紫外线引起的有害气体积聚。
同时,应确保照射区域的安全性,防止紫光照射设备被误碰或跌落,引发意外伤害。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分心或操劳过度,以免导致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
最后,紫光照射的时间、频率和剂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控制。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需求,确定紫光照射的时间和频率,避免过度照射引起的损伤。
同时,监测和记录照射剂量,以便于掌握和控制紫光照射的安全性。
总之,紫光照射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在使用紫光照射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紫光照射设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紫光照射的优势,保护人体健康和设备安全。
关于紫外线的知识

(一)紫外线的由来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耳在三棱镜光谱的红光端外发现了不可见的热射线——红外线。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Ritte)对这一发现极感兴趣,他坚信物理学事物具有两极对称性,认为既然可见光谱红端之外有不可见的辐射,那么在可见光谱的紫端之外也一定可以发现不可见的辐射。
终于在1801年的一天,当时他手头恰好有一瓶氯化银溶液。
人们当时已知道,氯化银在加热或受到光照时会分解而析出银,析出的银由于颗粒很小而呈黑色。
里特(Ritte)就想通过氯化银来确定太七色光以外的成份,他用一纸片醮了少许氯化银溶液,并把纸片放在白光经棱镜色散后七色光的紫光的外侧。
片刻后,他果然在纸片上观察到醮有氯化银部分的纸片变黑了,这说明纸片的这一部分受到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照射。
里特把紫光外附近的不可见光叫做“去氧射线”以强调是化学反应。
不久之后,这个名词被简化为“化学光”,并且成为当时广为人知的名词。
直到1802年,化学光最终更名为“紫外线”,目前这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二)紫外线的分类太线分为X线、X光、紫外线、可视光线、红外线等五种,其中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线为紫外线A,B,可视光线及红外线,但对人体最有影响、最有害的是紫外线,紫外线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它的简称为UV。
依据紫外线自身波长的不同,可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
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280nm的紫外光线。
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
不能达到地球表面,对人体产生重要作用。
因此,对短波紫外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波紫外线:简称UVB,是波长280-320nm的紫外线。
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
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再渗入皮肤部。
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
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
紫外线老化箱使用知识

紫外线老化箱使用知识
紫外线老化箱主要用模仿阳光雨露等人工光源的老化
试验。
采用能最佳模拟阳光中UV段光谱的荧光紫外灯,并结合控温、供湿等装置来模拟对材料造成变色、亮度、强度下降;开裂、剥落、粉化、氧化等损害的阳光(UV段)高温、高湿、凝露、黑暗周期等因素,同时通过紫外光与湿气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材料单一耐光能力或单一耐湿能力减弱或
失效,从而广泛用于对材料耐气候性能的评价,设备具有提供最好的阳光UV模拟,使用维护成本低廉,易于使用,设备采用程控器自动运行试验周期,自动化程度高,灯光稳定性好,试验结果重现率高等特点。
特点:
1.箱体采用数控设备制作、工艺先进、线条流畅,美观大方。
2.箱内风道采用单循环系统,有壹只进口轴流风机,提高了空气流量和加热的能力,大幅改善了试验箱的温度均匀性。
3.水源及耗量:洁净水或蒸馏水8升/天。
4.排水系统使用回涡型及U型积沉装置排水,方便用户清洁。
5.加热方式为内胆水槽式加热,升温快,温度分布均匀。
使用条件:
1.环境温度:5℃~+28℃(24小时内平均温度≤28℃);
2.环境湿度:≤85%;
试验箱放置前后左右各80公分不可放置东西;。
医院紫外线照射消毒合理使用知识汇总

XXXX 医院紫外线照射消毒合理使用知识汇总一、紫外线消毒原理1、紫外线消毒起源2、紫外线消毒原理二、紫外线消毒灯与日光灯/节能灯的区别三、紫外线灯管分型及技术要求1、紫外线灯管分型2、紫外线灯技术要求四、紫外线消毒适用范围及消毒时间1、适用范围2、消毒时间五、紫外线消毒的影响因素1、流动人群的影响2、温湿度影响3、空气流速影响4、镇流器影响5、联合化学消毒的影响6、臭氧要求六、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七、消毒效果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监测)1、采样方法2、监测结果八、维护保养及其登记九、紫外线使用监测与个人防护1、紫外线消毒使用监测2、紫外线消毒个人防护紫外线照射作为一种传统的消毒方法,在基层医院诊室、治疗室、处置室等普遍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基层医院没有对紫外线辐射强度进行监测等,在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时,造成眼睛、面部和颈部等灼伤不良事例也有发生,本文对合理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的知识进行汇总。
一、紫外线消毒原理1、紫外线消毒起源早期研究始于1920年代。
1936年开始在医院手术室中采用,1937年首次在学校中采用控制风麻疹传播。
紫外线的波长。
波长范围在400-100nm之间,分为A、B、C三个波段。
其中,UV-C波段(290T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能力,称为消毒紫外线。
紫外线杀菌灯直接利用紫外线(中心波长为253.7nm)到达消毒目的的特种电光源。
2、紫外线消毒原理紫外线消毒灯是一种低压汞灯,是利用较低压(<10-2Pa)汞蒸汽被激化而发出的紫外线进行照射消毒的灯。
紫外线消毒灯的主要发光谱线有两条:253.7nm波长和185nni波长,峰值波长为253.7nm。
这两种波长的紫外线都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其中前者能直接作用于生物细胞遗传物质即DNA,使DNA 遭到破坏而导致细菌死亡,并具有分解臭氧功能;后者那么能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产生有强氧化作用的臭氧,从而杀灭细菌。
普通日光灯、节能灯的灯管采用的是普通玻璃,紫外线不能透出来,被荧光粉吸收后发出可见光;而紫外线消毒灯的灯管那么采用透紫外线玻璃或石英玻璃生产,紫外线能够穿过玻管壁透射出来。
紫外线消毒知识试题

紫外线消毒知识试题单选1 紫外线灯照射后通风换气()分钟以上(臭氧产生)。
[单选题]A 5B 10(正确答案)C 15C 20答案解析:紫外线灯照射后通风换气10分钟以上(臭氧产生)。
单选2、紫外线灯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为(),相对湿度低于80%。
[单选题]A 10℃-20℃B 10℃-30℃C 20℃-40℃(正确答案)D 30℃-50℃答案解析:紫外线灯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低于20℃-40℃,相对湿度低于80%。
单选3、紫外线灯对物品表面消毒时应距离()米。
[单选题]A 0.5B 1(正确答案)C 1.5D 2答案解析:紫外线物表面消毒时应距离1米。
单选4、紫外线灯对物品表面消毒时,开灯()分钟稳定后开始计算消毒时间。
[单选题]A 1B 3C 5(正确答案)D 10答案解析:紫外线灯对物品表面消毒时,开灯5分钟稳定后开始计算消毒时间。
单选5、在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紫外线灯悬吊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灯管吊装高度距离()米。
[单选题]A 1-1.5米B 1.5-2米C 1.8-2.2米(正确答案)D 2.2-3米答案解析:在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紫外线灯悬吊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灯管吊装高度距离1.8-2.2米。
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均≥1.5W/m³,垂直照射30分钟,终末消毒2小时。
单选6、采用紫外线杀灭对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及空气中悬浮粒子多时,应()。
[单选题]A 降低照射距离B 增加空气湿度C 增加照射距离D 加大照射剂量(正确答案)答案解析:采用紫外线杀灭对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及空气中悬浮粒子多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单选7、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均≥()W/m³。
[单选题]A 1B 1.5(正确答案)C 2D 2.5答案解析: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均≥1.5W/m³。
8、紫外线灯消毒时,照射时间在()范围? [单选题] *A≥25minB ≥30min(正确答案)C ≥45minD ≥1h9、紫外线灯的清洁方式()? [单选题] *A 酒精棉布擦拭(正确答案)B 酒精喷洒C 干抹布擦拭即可单选10 、采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应适当(),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紫外线知识及眼睛防护

紫外线知识及眼睛防护随着臭氧层的不断破坏、户外活动的普及、人类寿命延长以及科技发展而导致紫外线应用的增加,紫外线辐射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而对紫外线的防护也受到广泛的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及各方研究,紫外线可损伤人眼组织〔结膜、角膜、晶体、视网膜〕,所以可引起日光性角膜炎、白内障、老年性黄斑退化等疾病。
一、紫外线的说明光可分为可视光及看不到的光〔不可视光〕。
比可视光短的称紫外线,比可视光长的称为红外线。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100—400nm的电磁波,主要来源于日光照射。
根据眼组织对不同电波的吸收特性所产生的生物效应不同,UV分为A、B、C三种。
UV-A波长320-300nm,UV-B 波长28-320nm,UV-C波长100-280nm以下〔1nm=10-10m〕。
大部分UV-C在通过大气层时既被吸收,地球表面的紫外线中UV-A占97%,UV-B占3%,因而UV-A及UV-B成为人眼组织重要损伤因素。
二、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1)紫外线对结膜的损伤翳状胬肉是眼表的血管增生,发生同日光照射相关,其发生率随辐射水平而升高,多发生于近赤道的国家,与UV-B引起的角膜缘细胞病变有关。
2)紫外线对角膜的损伤角膜组织吸收紫外线后发生化学反应,使蛋白质、脂质等发生氧化而受破坏。
日光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紫外线所致急性损伤。
这种角膜外层的损伤将引起剧烈疼痛、角膜混浊而致视力下降。
日光性结膜炎又称雪盲,因而只有在大雪强烈反射的外界下由日光照射引起而得名,多出现于照射后数小时,其症状可于1-2天内逐渐消失。
3)紫外线对晶体的损伤经研究表明,白内障特别是皮质白内障的发生与接触紫外线有关。
全世界白内障发病率随纬度的降低而增高,与UV辐射强弱的地理分布一致。
晶体下侧是皮质白内障常见发生部位。
UV-B是导致动物及人类晶体混浊的主要部分,晶体可吸收从290-375nm的大部分紫外线而引起白内障,而紫外线的波长恰好在300nm的范围内。
4)紫外线对视网膜的损伤紫外线对眼底的损伤主要是老年性黄斑变性。
2021年5月份院感知识应知应会考核--消毒隔离+新冠疫情防控试题及答案

2021年5月份院感知识应知应会考核--消毒隔离+新冠疫情防控试题及答案2021年5月份院感知识应知应会考核中,涉及到医疗诊治活动中高度危险性物品的处理方法。
在此类情况下,必须使用灭菌法,而不是其他选项如消毒法、一般消毒或清洗处置。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器材和用品的危险性分类。
进入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械,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被归类为高度危险性物品。
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存放时间为7天,这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在日常换药、护理操作及其它诊疗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如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敷料、棉球、棉枝、绷带等治疗废物应投入黄色医疗废物袋中。
这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正确实施呼吸卫生和咳嗽礼仪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均应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可佩戴有呼气阀的口罩。
患者接受诊疗时非必要不摘除口罩。
在不影响正常诊疗工作前提下,应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
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窝遮掩口鼻,手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即刻实施手卫生。
接诊、收治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使用的可重复使用器械,用后的处置措施必须正确。
立即使用有消毒杀菌作用的医用清洗剂或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再规范清洗消毒或灭菌。
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不可选择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灭菌。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包括:无菌操作前20分钟清扫地面,无菌包潮湿待干后使用,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立即放回原处,治疗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次,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佩戴口罩时要让口罩紧贴面部和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进行无菌操作时,无菌手套被污染时首先应立即更换。
使用无菌包时,应确保近期灭菌包先用,被水浸湿时,立即烤干后使用或晾干后使用,盛放无菌包处应清洁干燥。
未用完的包内用物应按原折包扎好。
打开无菌包时,需要检查的项目包括包装是否有破损、失效期、消毒指示带是否变色、是否潮湿以及无菌包内物品的数量。
其中,无菌包内物品的数量是不需要重点检查的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线使用知识及注意事项使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他液体的消毒。
使用方法:
1. 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 ,环境相对湿度为60% ,温度20 C时,辐射为253.7nm 紫外线强度不低于70uw/cm
2.
2. 空气消毒每次照射1 小时,每日2 次:终末床单位消毒每次照射30 分钟。
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1000 小时。
使用中的灯管达到1000小时时每月监测一次紫外线强度。
注意事项:
1. 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清洁,每周用75%的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 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3. 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吸痰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1 .连接管路 2.接通电源 3.旋紧负压调节阀 4.开吸痰器开关 5.试负压 6.接吸痰管(F6吸痰管负压值应在0.06Mpa , F8吸痰管负压值应在0.04Mpa ,F12 吸痰管负压值应在0.03Mpa )7.操作
注意事项:
1. 严格无菌操作,一根吸引管使用一次,一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0-15S 连续吸引总时
间不超过3min 。
吸引负压不可过大,一般成人为300-400mmHg 小儿小于
300mmHg 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
2. 贮液瓶痰液及时倾倒,液体不超过瓶体的2/3,以免将液体吸入气泵损坏机体。
3. 吸痰过程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及面色改变情况。
4. 插管过程中不可有负压,动作轻柔敏捷,以免损伤呼吸道。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流
程:
1. 查对解释;
2. 开机预热;
3.选择部位,皮肤处理;
4.连接各导联(RA :贴于右锁骨中点下缘RL :贴于右侧第五肋骨下缘中点LA :左侧锁骨中点下缘LL:右侧肋骨第五肋间下缘中点V:贴于心前区);
5.连接(血压袖带夹血氧饱
和度夹子); 6.进入心电监护仪项目;7.调节心率高低;8.进入血压项目—调节高低限数据(140-60 )9.观察病情并记录。
停机流程:
1 .撤离各类外部装置;2.先撤去身上所有的导联及电极片袖带; 3.关电源4.安置病人,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1. 电极片脱落或固定松动时及时更换电极片。
2. 病人和医护人员不能碰撞及拉扯探头和导线,以防损坏和使用。
3. 血氧饱和度探头放置位置应与测血压的手臂分开,因为测血压时阻断血流,此时测不出血氧的数值或不准。
4. 袖带宽窄适宜,袖带缠绕在病人肘关节1-2cm 处松紧度应以插入1-2 横指为宜。
过松可导致血压偏高;过紧可能会导致血压偏低,袖带的导管应放置在肱动脉处,且导管应在中指的延长线上。
5. 手臂和人的心脏保持平齐,血压袖带充气时应嘱病人不要讲话和乱动。
6. 测血压的手臂腋窝下不宜测量体温,会影响体温数值的准确。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