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一节 首都北京》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1)PPT课件
首都北京--同步精品课件--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

三 北京的城市职能
The city function of Beijing
2 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②国家体育场(鸟巢)
三 北京的城市职能
The city function of Beijing
2 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③国家图书馆
三 北京的城市职能
The city function of Beijing
2 城市建设:⑦产业结构
1
北京市第二产业以高新 技术产业为主。
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 2 术产业密集区,汇集有
众多的高科技企业。
3 被称为:中国硅谷
四 北京的建设成就与未来发展
Th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丘陵
平原
4 东南部是平原
5 北京市有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地形,山区面积较大
一 自然地理特点
Natural geographical features
3 地势:
地形:
1
以 山地 和 平原 为主
2 地势: 西北 高 东南 低
一 自然地理特点
Natural geographical features
1 概况: 1 面积:1.64万平方千米
2 人口:2170万(2015年)
3 分区:全市划分为16个区
四 北京的建设成就与未来发展
Th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2 城市建设:①卫星城
在北京城市中心外围 形成了一批卫星城
北京现已成为中国乃 至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运 输枢纽。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教学设计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主要介绍了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各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系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各区域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和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区域划分和区域特征方面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我国的地理区域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掌握各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会分析、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各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
2.教学难点:区域特征的分析和归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各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区域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课件,准备好教学道具。
3.安排好课堂活动,准备好相关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几个地理区域吗?它们分别是哪些地方?2.呈现(15分钟)分别展示各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各区域的差异。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各区域的特征。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所展示的区域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书面回答。
教师及时批改,反馈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1《首都北京》ppt课件

以高科技为主的产业结构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点击地图可放大)
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现代化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的复兴门外大街
2010的复兴门外大街
辽、金、元、明清北京城址的变迁
明朝北京城的营建 永乐帝登基后,深感北平之重 辽朝陪都——南京城 金中都的建立 要,经与谋臣计议,遂决心迁都, 大一统的政治中心——元大都 公元 938年,辽太宗诏以皇都 金中都城在辽南京城的基础 改北平府为应天府。于永乐十九年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元年 为上京,改原南京 (今辽宁辽阳) 上向东、西、南三面扩展,并参 (1421) 正月初一,正式迁都北京, (1264) 八月,改燕京为中都, 为东京,升幽州为南京 (也称燕 照了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建筑, 南京则降为陪都。 以为陪都。至元九年(1272)二 京 )。此后,北京从中原王朝的边 动用了 120万人,至1153年完工。 月,改中都为大都,从此,大 疆重镇而一变成为北方游牧民族 满清的北京城 都城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王朝的陪都,拉开了北京成为全 崇祯十七年(1644) 清军进入 政治、文化中心而闻名于世。 国政治中心的序幕。 北京城,多尔衮与诸王贝勒大臣商 议决定,建都于燕京。同年九月, 顺治帝从盛京迁都至北京,开始了 清王朝以北京为都城的长达二百多 年的统治。
根据专家对化石资料的研究分析以及考古学家对地层新的科学测定, 周口店龙骨山遗址的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50万年至24万年。
北京建城之始——燕蓟遗迹
窦店古城遗址
长沟古城遗址
燕国以蓟城为都。在国内修筑了大量城堡,用于防御和对 外扩张。仅在北京市境内,就发现了北京城西南窦店、长沟、 蔡家庄等数处古城。它们均在燕下都(今河北省易县)到蓟(今 北京城西南)一线上,一直向东北方向延伸,它们之间的距离 大致相等。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7.1首都北京 课件 (共30张PPT)

C.40ºN,116ºW
D.40ºS,116ºE
2.图中甲海域和乙省级行政区
域单位分别是
(D)
A.渤海、天津
B.渤海、山东
C.黄海、河北
D.渤海、河北
3.流经北京的河流属于 ( A )
A.海河水系 B.滦河水系
C.黄河水系 D.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系
4、北京最突出的气候特点是( B )
A、冬暖夏凉
B、雨热同期
C、炎热干燥
找出北京五大水系——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 拒马河、泃河,说一说它们的大致流向,想一想, 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北京的地势有何关系?
(三)河流特征
1、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属海河水系。 2、河流方向:自西北流向东南, 3、河流特点:水量不大,水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
3.北京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有什么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小组讨论)为什么多个朝代在北京建都?
①三面环山,军事上易守难攻; ②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 地; ③南面是物产丰富的华北平原; ④交通枢纽:联系内 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西北和南方的重要通道;⑤气候宜人: 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1、北京有 3000 多年历史,辽、金、元、明、清等 朝代先后在此建都。
第一节首都北京
天水中鸟安立南巢门方海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离渤海150千米。 2、经纬度位置: 40°N,116°E 3、相对位置: 东南与天津相邻,其它方位与河北省相邻。
读图,归纳说出北京的地形特征。
(二)地形特征 1、地形:平原与山地 东南部属于华北平原,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 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 2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首都北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首都北京》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北京作为我国首都的城市特色和优势,以及北京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城市和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北京作为首都的全面认识还不够,对于北京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了解也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和了解北京。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历史文化。
2.难点: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北京。
2.案例分析法:以北京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北京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教学用品:准备地图、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北京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首都北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知识,让学生对北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地理期末复习后两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一节:首都北京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北面是燕山,西面是西山,东南端是华北平原。
2.北京的气候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北京发展历史:北京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为辽、金、元、明、清等朝代在此建都。
4.故宫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5.北京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
6.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7.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工业部门变化:表现:化学、钢铁、电力等工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电子、汽车等科技含量高、污染和能耗少的工业蓬勃发展。
●原因:北京具有人才、信息、科技等优势,但能源和资源比较缺乏,其职能对环境保护有很高要求。
●存在问题:北京发展的问题:北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古建筑保护问题和水资源问题8.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第二节:台湾1.地理位置: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山地占2/3,玉山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和沿海)。
台湾以山地为主,占全岛面积的2/3,岛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
是著名的植物王国。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等许多小岛2.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四面临海;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3.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大部分人的祖籍是福建和广东,高山族是台湾的少数民族。
4.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上,台北,基隆,高雄是重要的工业城市5.昔日台湾靠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实现经济起飞,如今高兴技术领域发展迅猛。
新竹科学园区被称为“台湾的硅谷”第三节四川省1.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第一节 北京

绘图
以高科技为主的产业结构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点击地图可放大)
讨论:北京发展中的问题有哪些?
北京的水资源问题:
北京的古建筑保护问题:
1.密云水库是北京最主要的水源,多年来其水位 在不断下降。 2.北京的地下水水位在不断下降。 3.北京人均水资源约为全国的1/10。
1.北京有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 2.在城市规划和城市改造过程中,许多古建筑都 面临或拆或留的两难选择。
米,常住人口 2152万(2014 年),全市划分为16个区。
阅读
美国某国际咨询公司发布2017年全球城市综合实 力指数排行榜,北京排名第9位。在2016年发布 的榜单中,北京入选全球创新领先城市。
北京市经济结构的变化(1980-2010)
北京的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
目前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全部产业的五分之四。
自然地理特点
1160E 1170E ②纬度位置: 400N,1160E 暖温带、半湿 润区、中纬度 400N
自然地理特点
③海陆位置: 距离海洋约150
千米,可以通
过天津出渤海。
自然地理特点
地形地势: 地形: 平原山地兼备。 地势: 西北高,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四季分明。
人民大会堂
外
交
部
中央电视台
新
华
社
以上这些图片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 政治 中心。
中国大剧院
国家体育馆(鸟巢)
国 家 图 书 馆
清
华
大
学
以上这些图片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 文化 中心。
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
图片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 国际交往
中心。
飞速发展的北京
城区范围不断扩大,成倍增加。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首都北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首都北京》介绍了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市职能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北京作为我国首都的地位和特点,掌握北京的基本地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北京这一课题,可能存在地域差异,对北京的认知程度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市职能等基本地理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市职能。
2.难点:北京的城市职能及首都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北京的特色。
2.案例分析法:以北京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市职能等方面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地图、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如天安门、鸟巢等,引导学生关注北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资料,让学生对北京有初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掌握北京的基本地理信息。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所学内容,加深对北京的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和作用,讨论北京的城市职能。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市职能等方面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
11
•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 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 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 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12
三、飞速发展的北京(P60—64)
讨论北京地理位置重要性; 北京古城城址如何变化?
9
自主学习:
1、北京是著名的古都:辽( )、金
( )、元( )、明、清( )等朝代源自先后在此建都。2、(
)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
是世界显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
)是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
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园林。(京味文
化):北京烤鸭;琉璃厂
10
二、城市职能(P58---60)
7
(一)自 然 环 境
经纬度位置:40ºN 116°E 1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华北平原的西北, 燕 山以南,太
行山以东。 2 地形与地势: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3 河流特征: 从西北流向东南
4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暖温带 半湿润区
8
(二)、古都的形成和发展(p56—58)
课前检测
1、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集天下 奇景于一体”闻名的是_________。
2、人间仙境”、翠湖、叠瀑、秋林、雪峰、藏 情、“童话世界”的是_______。
3、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自古便被视为社稷稳 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是 我国第一个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景观的是 _______。 3、“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 的是______。
1
第六章 认识区域特征 第一节 北京
2
教学目标
• 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和 城市职能。
• 2、了解北京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保 护措施
• 3、通过本节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 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3
谈一谈我心目中的北京
4
一、古都的发展
(一)自然环境
河北省 河北省
1、经纬位置:
40ºN 116ºE
2、海陆位置: 河北省 位于 华北 平原的北
部边缘,面临 渤 海。
3、相对位置:
东南临_天__津_市,其 余三面被_河__北__省包围。
5
潮白河
河流多流向东南 方向,注入渤海
地势特征:
西北高东南低
6
_半__湿__润__区____(干湿地区) __暖_温__带______(温度带)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1.经济结构有哪些变化?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哪? 中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是哪?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遇到哪些问题?
13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4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