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的创新之处

合集下载

《我是歌手》的传播特征与创新营销

《我是歌手》的传播特征与创新营销

自2 0 1 2年浙江卫 视 《中国好声 音 》

的金延 宇也 是在 随后 的演唱会 中破天荒
作 ”。 据 了解 , 现场 的全套 音 响设 备 费用
战成名之后 , 2 0 1 3 年 伊始 , 湖南 卫视 实
卖 出了 6 0 0 0张门票 ,获得 了人气和认知 度。 ① 因此 , 将 这个成功 的范本 引进 中国 , 本身就站在一个 较高的起点 , 无 疑增 加了 节 目的成功率。 另外 , 湖南卫 视在 引进版权 后 , 节目 制作 的高规格也 为节 目加 了分 。据悉 , 制
力歌手巅 峰对决节 目《 我是歌手 》 掀起 了

股风风 火火 的真唱 运动 。 《 我 是歌 手 》
是 中国首 档歌手音乐对决 电视节 目, 此 档 节 目引进 自韩 国 M B C电视台顶级歌手 竞
赛 真人 秀节 目《 我是 歌手 》 。 作 为湖南 卫
视 “ 领 S HO W2 0 1 3 ”的开 篇 之 作 , 喊 出: “ 非实 力唱将 , 此地危 险 ; 非天籁之 音 , 无 立 锥之 地 ”的 口号 , 集 结乐 坛资 深 唱将 , 打造 出顶 级豪华音乐盛 宴 , 给广大 粉丝 不
《 我 是 歌手 的传 播特 征 与创 新 营每 冒 目 当 I 白 " J
。张 莉
【 摘
要】 在我 国电视综 艺节 目泛滥且 同质化 的困境 中, 2 O l 3年新 年伊 始, 湖南卫视 实力歌手巅峰对 决节 目《 我是歌手 让 电视
观众耳 目一新 。 这档 引进 自韩 国版权的节 目, 以其 大手笔 制作 、 新颖的节 目形式和真诚的立意打动 了观众 , 获得 巨大成功。 本 文试从该 节 目的传 播特征和创新 营销方面来探讨 ( 《 我是歌 手》成功的原 因。 【 关键 词 】 我是歌手 》 传播 创新

我是歌手点评

我是歌手点评

我是歌手点评(原创)一次春运的值班让我了解了《我是歌手》这个节目,之后我就从第1期开始就就看到了12期,外加一场复活赛,下面就我个人感觉对以下歌手逐一点评(个人观点,仅供娱乐):1、林志炫:9分在我眼里林志炫就是一个专业“杀手”,一个可以控制一切的歌手,无论是唱功、情感表达、心理素质都是高手之中的高手,简直无可挑剔,但是我感觉习惯了他的“高”,再提升的空间不大,只能在选择歌曲上的创新了,在总决赛让我拭目以待吧。

2、羽泉:8.8分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组合之一,全面,是我对他们的印象,能刚能柔,能快能慢,对音乐的创作和改编比较独到,羽凡和海泉的声音又各具特色,我眼里是前三的热门。

3、周晓欧:8.6对于他我认识不深,但他的摇滚风格我真喜欢,听他的歌就使我想起我最喜欢的摇滚歌手崔健,豪放、表面粗狂但内在细腻,类似崔健但比崔健更细腻。

4、陈明:8.4分我小时候听过很多陈明的歌,在广东或者国内流行音乐是个时代的代表,尤其是复活赛中的那首《寂寞让我如此美丽》带给我的是视觉与音乐震撼和属于那个刚开放的时代回忆。

5、彭佳慧:8.2分彭佳慧我只听过她一两首歌曲,在《我是歌手》的节目里我才真正的认识她,果然铁肺,而且声音控制得非常好,感觉上她和张惠妹非常相似,但气场方面略显不足,6、杨宗纬:8分毫无疑问杨宗纬是颗“催泪弹”,他的歌对于情感表达上,我个人感觉是满分的,唱伤感的情歌唱的撕心裂肺的,但有时他选的歌曲我觉得节奏上有点怪异,依我个人角度来说,听太多催泪的歌曲是不太健康的。

7、沙宝亮:7.8分其实我个人也挺喜欢沙宝的,尤其是在复活赛唱的一首我很喜欢的英文歌-阿黛尔的《someone like you》唯一收录到我的手机MP3里面的《我是歌手》里面的歌曲,可能他的音乐风格比较随性,所以就差那么一点。

8、黄贯中:7.6分黄贯中是我最喜欢的摇滚组合Beyond成员,按道理应该爱屋及乌,但是我觉得Beyond是Beyond,黄贯中是黄贯中,虽然他的摇滚充满激情,也许Beyond是他无法跳出的墙。

《我是歌手》:胜负背后的秘密

《我是歌手》:胜负背后的秘密

《我是歌手》:胜负背后的秘密2013-03-15 10:20:54 |阅读原文要说近来最火的电视节目,莫过于《我是歌手》。

习惯了众明星评委点评选手时的犀利和毒舌,一旦明星以选手身份站上PK台,还要面对现场500位观众评委,他们备赛时的紧张、互相间的争斗、害怕被淘汰的尴尬在银屏前无限放大,着实令人大呼过瘾!在跌宕起伏的节目过程中,小编与各位读者一样也有不少疑问。

疑问一:这些成名已久的歌手在台上还会紧张?不少该节目的粉丝发现,对这些大牌歌手而言,舞台并不陌生,但他们竟然也和其他选秀比赛的选手一样:异常紧张,状况百出!在首期节目中,陈明上场前还在打点滴,看到前面歌手发挥不错时,神情颇为紧张;平时喜欢调侃的沙宝亮,登台前不停地靠深呼吸来释放压力;同时兼任现场主持的海泉则紧张到把“两个字”读成“两个zhi”,成为了该场比赛最大的笑点。

这些成名歌手到底怎么了?他们的心理素质怎么也这么差?问题的根源在于“我是歌手”这个紧箍咒。

一旦戴上了这个紧箍咒,这些歌手对自己的认同便是:既然我是名专业歌手,就必须唱的完美!我发挥不能失常!因此,一旦在比赛中表现失常或是被淘汰都是“不专业”的体现。

每每想到这个,就好像孙悟空被念起了紧箍咒,选手们在后台的紧张就可以理解了。

在一次采访中,面对观众对于选手紧张可能是故意表演出来的质疑,歌手海泉直言,选手的紧张绝对不是装出来的,“完全是节目的流程和对手的强大实力,导致每个人都不得不紧张,这里面没有任何表演成分。

”心理学分析:莎士比亚说:“一个人一生中会扮演许多角色。

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舞台上的演员。

”歌手、教师、学生、家长、医生、病人、丈夫、妻子,我们每一天,无外乎就是对于自己的不同的角色的认同和实践的过程。

而这份认同也影响到了我们的态度和行为。

早在1985年,罗纳德·汉弗莱就设计了一个模拟的商业办公室来证实这一心理现象。

实验中,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些人扮演经历,而另一些人扮演雇员。

浅赏《我是歌手》邓紫棋演唱风格

浅赏《我是歌手》邓紫棋演唱风格

浅赏《我是歌手》邓紫棋演唱风格在很久之前我其实是不认识邓紫棋的,连她的名字都不认识。

但是在去年,她参加中国内地湖南卫视歌唱类综艺节目《我是歌手第二季》,并且荣获总决赛亚军。

2014年1月3日第一期节目播出后,邓紫棋以个人作品《泡沫》一夜成名。

邓紫棋有很多歌曲,《泡沫》、《存在》、《你把我灌醉》、《喜欢你》、《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等……邓紫棋是舞台上风格最多变的歌手之一,她已经尝试过各种不同曲风,抒情,摇滚,华语R&B,美式R&B/Soul,Jazz&Blues,RAP,甚至还有类似百老汇风格的,有原创作品,有劲歌热舞,有中文歌,有英文歌,有粤语歌,还弹的一手好琴,邓紫棋的歌唱风格本身就是带着快乐和充满正能量的。

我最喜欢邓紫棋在《我是歌手》第二季中的《泡沫》这首歌,《泡沫》这首歌的歌曲本身歌唱难度很大,但是能够在舞台上表现她自身的live实力,惊讶观众。

还有就是词曲全部是原创,能够顺利推出原创歌手的身份,并且容易被观众接受,而且歌曲本身有故事,能够更好地唱出自己的情感。

《泡沫》这首词曲都由G.E.M.自己填写,是直到目前为止她的创作中最内心、最坦承的表达,灵感来自她去年独自在纽约旅行时,看到街上的泡沫一碰就破,于是联想到谎言也犹如泡沫一样,很美丽却很脆弱,而破裂的一刻更让人心碎。

歌词的精髓就是爱情的脆弱,就如泡沫一样,虽然一霎花火,你所有寂寞,全都太脆弱。

这首歌唱出了她自己内心的情感,得到了听众们的一致认可,这才是流行音乐的精髓。

《泡沫》这首歌自从邓紫棋唱了之后,我几乎每次上街、唱K都能听到有人放有人唱,这就说明了流行音乐就是一种能让人广泛接受的音乐。

而她的那首改自beyond的《喜欢你》,又以另一种不一样的演唱风格唱出了一种不一样的味道。

她唱出了这首歌另一张风格,迥异于beyond的经典唱法,如果说beyond的演唱风格是大部分中老年人的喜爱,那邓紫棋的《喜欢你》就是更接近现代流行歌曲的曲风和唱风。

从《我是歌手》看电视娱乐节目模式的创新

从《我是歌手》看电视娱乐节目模式的创新
究 电视 娱 乐节 目模 式 的创 新 。
4 0 1 5 2 0 )
关键词 : 《 我是歌手》 ; 节 目模 式; 创新
湖南卫视的《 我是 歌手》 是 我 国首 档歌手 音乐对 决真人 秀 娱乐节 目, 节 目模式 引 自韩 国 M B C电视 台的《 我是歌手》 综艺节 目。《 我是歌手》 从今年 1 月开播 以来 , 节 目不仅 得到众多 观众 的关注 , 更是在全 国范 围内掀起收视 狂潮 , 收视 率一路 飙升 , 屡 屡创下奇迹 。在娱乐大行其道 的今天 , 要在众 多 的电视娱乐节 目中脱颖而 出, 保持一枝独秀并不容易 , 特别是前有 同属音乐真 人秀节 目《 中国好声音 》 的大获成功 。《 我是歌 手》 推 出之际就 备受好评 , 究其成功 的原因 , 主要在于其节 目模式 的创新。 ’ 1 首开顶尖歌手音乐对决模式 自 从2 0 0 4 年《 超级女声》 掀起大众歌手选 秀赛 开始 , 针对普 通人 的音乐选秀节 目以其草根 成就梦 想 的特点获 得大众 的认 可、 喜爱 、 参与。《 超级女声 》 的成 功 吸引 了各 家 电视 台纷 纷制 作类似节 目, 一时间音乐选 秀节 目层 出不穷 , 但在节 目形式上基 本都沿用《 超级 女声》 的套路 , 节 目都大 同小异 。正 是 因此 , 音 乐选秀节 目也在反复 咀嚼草根音乐这根稻草 中走 向凋零 。直到 2 0 1 2 年《 中国好声音》 的 出现 , 以其独具特点 的导师制 和以声音 选声音的真实性重 获受众 的青睐 。但是 , 从《 超 级女声 》 到《中 国好声音》 , 都是针对普通人 的音乐选 秀节 目, 此类节 目主要以 “ 灰姑娘变公 主” 的励 志情节打 动观众 。因此 , 可 以说 , 从 2 0 0 4 年到 2 0 1 2 年, 在参赛对象上 , 音乐选秀节 目并没有 突破 。《 我是 歌手》 跳 出草根成就梦 想 的俗 套 , 首开顶 尖歌手 的音乐 对决模 式, 从普通人的音乐选 秀节 目转变 到 了名人 的音乐对决赛 。以 《 我是歌手》 第一期 为例 , 七名参 赛歌 手分别 是 : 齐秦、 黄绮珊 、 羽泉 、 陈明 、 尚雯婕 、 沙宝亮 、 黄贯中。这些歌手 中虽然没有 时下 最当红 、 最流行 的歌星 , 但 是他们都 是专业 歌手 , 并且都 曾经红 极一时 , 具有一定 的影响力 , 算 的上流行乐坛 中的顶尖 歌手 。他 们的出道时 间长 的诸如齐秦 已经有 3 2年 , 短 的如 尚雯婕也有 7 年, 都是流行乐坛 的实力唱将 。由于他们 已经是歌手 , 而 专业歌 手所拥有 的专业的音乐素养是 草根所无法 比拟的 , 他们 的对决 必定为受众带来一场音乐盛 宴。比起 普通人 , 他们更容 易受到 关注, 同时 , 他们 本来拥有 的粉丝 也必然会 成为 《 我是 歌手》的 受众 。从参赛歌手的年龄构成上来说 , 参赛歌 手的选择 照顾到 各个年龄层的需求 , 既 由资深 唱将构成 , 也有诸如 尚雯婕 、 杨 宗 纬这样 的新生代歌手 。另外 , 参赛对象不仅 有大 陆的歌手 , 还有 不少 台湾的歌手 , 因此 , 节 目开播 以来 , 《 我是 歌手》 在 台湾也收 获 了不少的人气 , 受到两岸观众 的关注 。 2 真 人秀展示真性情 《 我是歌手》 是一档名人真人秀音乐节 目。“ 真人 秀节 目是 种新型综 合性 的电视 娱乐节 目, 是假 定情 境 中的真实 展现 。 这里的所谓 ‘ 假定情境 ’ 是指 真人 秀节 目大 的框架是 事先设 定 的, 包括奖金的设定 、 环境 的选择 、 参赛者 的选 取和 游戏规则 的 制定等 , ‘ 真 实 展现 ’ , 指 的是 节 目的具体 进 程 和 细节 是 真 实 的。 ” 真人 秀节 目融纪录片的纪实性 、 电视剧 的戏剧 性 、 竞赛 节 目的残酷性 为一身 , 为观众 带来不 同于一 般娱乐节 目的综合体 验。《 我是歌手》 细腻地捕 捉 了歌手抵 达赛场 、 歌 手彩排 、 歌手 o 6 ) : 6 6 . 休息区的等待与聊天 、 揭 晓成绩时歌手 的反应等 画面。名人在 ( ②陆飞. 七大提问 : 三大 猜想 与《 我 是歌 手》 过招 [ N] . 北京 光环之外与普通人一样 的认真 、 紧张 、 感 动等真 实状态 , 都极大 青年报 , 2 0 1 3 . 3 . 1 1 . 地调动起受众观看的兴趣 。

从《我是歌手》看电视音乐秀节目的创新

从《我是歌手》看电视音乐秀节目的创新
经历“ 七年 之痒 ” 的沉 默之 后 , 重新 点燃 了 P K烽火 。“ 节 目真 实 、 选 手 真挚、 知音 听 审团真诚 ” , 这“ 三味真 火” 激活 与优 化 了观众 的体验 , 进 其叙 事策 略 的运 用恰 到好 处地 吻合好 莱坞 著 名 编 剧麦基 的“ 鸿沟 与反 差” 论 。“ 宣 布评委 结果 ” 是 一个举 足轻 重的叙 事符 号 .已是 明星 的歌手 们 在看 到其他 竞争 对手 时的不 同反应 、工作 人
数 评委 投票 决定选 手 去留 的选秀模 式 ,规避 了江 湖传 闻 中的选票 黑 幕 。评委 不再 居高临 下乱 点鸳鸯谱 , 而是 用耳尖投 票 , 1 0 0 0只 耳朵 的 聆 听与辨 音 , 使歌手 与评 审 的关系变得更 为平等 , 互动性 更强 。 二是 悬念与反 差的创新 。 悬念设 置是音 乐秀节 目最 重要 的叙 事元 素, 《 我是歌手》 的赛制本 身就充满 了悬念 与反 差 。节 目较 好地 把握 了 观 众 的心 理期待 , 利 用和放大这 种悬念 与反差 去提 升节 目效 果 。选 手
文 艺 直 通 车
1 视 听 艺 苑
的形象 、身份 与声音 及其 所演绎 歌 曲之 间存在 着强烈反差 , 这 种反差让观 众激动不 已 。而现场
从《 我是歌手》 看 电视 音乐 秀 节 目的
创 新
口 冯 资 荣
多机 位 的镜 头记 录 下 了歌 手 比赛前 后 的忐 忑 、
则与 P K台 浑然 一体 . 不可 分 割 . 为节 目增加 了 不少桥 段和看 点。
与以往 的音 乐秀节 目不同 , 《 我是歌 手》 节 目中的专家顾 问只对 竞
演歌 手的 表现 作 出点评 , 不参 与评 分和淘 汰的流程 。“ 知音听 审团” 的

《我是歌手》如何引爆观众的情绪

《我是歌手》如何引爆观众的情绪

《我是歌手》如何引爆观众的情绪2012年《中国好声音》掀起的“夏日热浪”方兴未艾,2013年伊始,芒果台献上的重磅炸弹《我是歌手》就又刮起了一阵“冬季旋风”。

都是熟悉的面孔,都是熟悉的味道,《我是歌手》到底引爆了什么,让一群早就“红过一遍”的歌手再度成为了前台最耀眼的歌者?引爆点一:关键人物法则美国著名的媒体人,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曾经写过一本名为《引爆点》的书用以分析流行背后的潜在法则。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引爆流行的关键人物。

这些关键人物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类:联络员:这些人有着极大的个人魅力与社会网络,并且精力旺盛,热衷于分享信息,在关键时刻能够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这一点在网络传播上更为凸显,经常玩微博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某一条微博的转发和关注度突然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这条微博被某个“名人”转发了。

这些人就像是一个社区里面的小广播,把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出去。

在《我是歌手》的节目中,从参赛选手到他们的“明星经济人”,都不乏人们所熟知“公众人物”。

所谓“娱乐是个圈”,他们每个人也有诸多明星好友,这个庞大的传播网络只要一被点燃,就注定要威力无限。

内行:我们身边总有这么一群人,平常不显山不漏水,但是真正涉足到他们专攻的领域,他们总是乐于提供自己掌握的信息,并为人们提供建议,而他们的建议也对我们的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说周五晚上看什么娱乐节目的问题还不用麻烦到请他们出场的话,当你面对买电脑、购车或者选择基金的问题时,他们就变得举足轻重了。

《我是歌手》节目也调动了不少内行,例如他们请来的现场评审,参加比赛的选手的忠实粉丝,还有芒果台娱乐节目的忠实观众,这是一个对于音乐、对于娱乐节目有自己的独特口味和品鉴力的人群,他们平常就生活在你我的周围,当他们发现了一个心目中的好节目并且开始向我们推荐时,我们毫无疑问的会认真的去考虑他们的建议。

我是歌手分析

我是歌手分析

《我是歌手》的成功由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由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较低层级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得到满足,人们主观上追求更高层次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愈发强烈,自我意识逐渐被唤醒,激发追求这些需求的动机,进而影响其行为。

反映到电视节目的收视行为中,就是受众对尊重自我、认可自我的追求,《我是歌手》中观众至上的理念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需求,继而引发收视热潮就是必然的了。

第二,目前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充斥各大荧屏,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媒体的普及,使得节目类型和收看渠道迅速扩展,受众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挑选收看电视节目。

通过节目模式+内容进行分析模式上创新比赛规则,受众兼评审,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我是歌手》的比赛规则为每场有七位歌手参赛,每位歌手演唱一首歌曲,由现场观众投票,两场比赛中获票最低的选手出局。

这不同于此前的歌唱比赛真人秀节目的评比规则,相比于之前的歌手对于草根的评选,《我是歌手》通过受众决定歌手的去留,把决定权交给受众,这使得受众的参与度得到提高,增强受众对于节目的粘性。

制造悬念,引爆话题《我是歌手》在制作过程中,全程都安排各种悬念。

新老明星的面对面比拼,当红歌星和不为大众熟悉的专业歌手的碰撞让节目充满悬念,充分抓住了受众猎奇、待证的心理;在节目开播前,栏目组为每位明星量身打造各具特色的宣传片,为歌手出场造势。

第一期开场设置了各个歌手不知道对手情况的悬念,中途对于后面歌手表现的期待,结尾时不知道谁被淘汰。

两期节目后会淘汰一位歌手,淘汰后会替补一位歌手上场,补充进来的明星是谁只有等到下期节目开播才揭晓身份,替补歌手是谁又成为悬念,吸引受众下期继续收看节目。

诸多的悬念在节目中或者结束后会引起受众的讨论,关于《我是歌手》的话题开始扩散,如预测下期淘汰的歌手是谁,下期第一名是谁等。

另外,在《我是歌手》的播出后,除了关于歌手的讨论,还引起了对于观众的讨论,比如观众的表情是否真实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歌手》的创新之处
作者:黎海燕
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2期
摘要:《我是歌手》从2013年开播以来就受到观众的好评以及广大歌手的广泛参与。

本文通过《我是歌手》开拓明星真人秀形式的创新、节目流程的创新、评分形式的创新、内涵的创新、角色上的创新、对话机制的创新这6个方面,探讨了《我是歌手》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我是歌手》;创新;节目形式;名嘴
0 前言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和数字时代的到来,电视节目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观众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

随着电视行业“限广令”和“限娱令”的提出,就要求选秀节目的内容应更丰富,更富有思想意义。

受到国外选秀节目的影响,我国选秀节目也朝着真人秀方向发展。

《我是歌手》是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节目以原版为基础,运用明星PK模式,大众评委决定歌手去留,更加注重音乐的专业性,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1 《我是歌手》开拓明星真人秀形式的创新
(1)明星选秀形式。

经过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平民选秀节目之后,怎样开发出更新颖的选秀模式,成为音乐选秀节目的热点问题。

即使是颇受好评的《中国好声音》,也未能突破平民选秀节目在模式和内容上的框架。

《我是歌手》采用了明星选秀的方法,这种方式在我国从未出现,从一开始播出,就吸引了观众关注的目标,知名歌手的参加,保证了节目质量,也增加了节目效果。

(2)真人秀全景记录形式。

《我是歌手》另一个创新之处,在于真人秀全景记录形式。

这种记录形式,包括歌手刚刚到长沙、在去湖南电视台的路上、进入湖南广播电视大厦、入房休息、试装、彩排、抽取序号、参加演出、等待排名。

在剪辑的过程中,根据时间的推进,把所有环节一一展现出来,突出记录的真实性。

另外,真人秀形式,会出现不确定的因素,提高突发事件的概率。

观众能看到歌手的真实性和多面性,节目组设置了多个机位,通过不同视角为观众呈现出歌手参赛前的准备、参演后的情绪以及排名前后的紧张等真实画面,将整个选秀过程展现在观众面前,加上现场的音乐和灯光,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了观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兴趣。

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组还特意注重节目的保密性,以增加悬念。

2 《我是歌手》节目流程的创新
一般的音乐选秀节目只是简单的歌手介绍、歌手演唱、评委点评、最终结果等,而《我是歌手》是全景纪实类节目,它不仅记录歌手的比赛情况,更把歌手们的幕后生活展现个观众,
满足观众的好奇心。

《我是歌手》的节目流程一般是这样的:七名歌手分室而坐,分别进行彩排,歌手按照抽取的序号先后登场,观众由5个不同年龄段的500人组成,邀请明星进行观战,由观众选出3位歌手,在专业评委的监督下进行票数统计,与此同时,名嘴们争取自己心仪的歌手,最后,歌手们与湖南卫视签订合约。

在后几期的节目中,新增了经纪人接送歌手这个环节,并为歌手们出谋划策。

这种节目流程,开辟了选秀节目的先河,通过纪实性的手法,真实地展现出所有歌手的参赛状态和参赛水平,这也是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新之一。

3 《我是歌手》评分形式的创新
《我是歌手》的赛制是每两期为一个轮次,具体的方法是,节目开场时根据观众的累计投票进行排位,最后一名直接淘汰,空缺位置由新歌手补上。

前五轮比赛结束后,从淘汰的5名歌手中以同样的方式选出一名复活歌手,重新组成7位歌手,分别进行半决赛和决赛,将两次比赛的方式累计叠加,票数最高者胜出。

观众评委由不同年龄层次的500名普通观众组成,经过严格的身份核实。

这种方式,在《超级女声》中也有使用,但是区别在于《我是歌手》中观众票数决定歌手去留,专家评委只对歌手的演唱水平进行点评,不充当评委角色。

而《超级女声》则由专家担任评委,观众评委只是在最后PK的过程中使用,专家评审比观众评委占有的比例更大。

《我是歌手》这种评分方式,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凭借人脉和权势影响比赛的情况发生,使比赛公正公平,体现出全景纪实节目的意义,增加观众对节目的信任感,另外,这种新颖的评分方式,也更加激起群众的参与欲望,引起观众的共鸣。

4 《我是歌手》内涵的创新:体现出音乐的专业性
与其他选秀节目相比,《我是歌手》节目没有经过过分的包装、没有过度的煽情,也没有过分的夸张,从开办节目开始,节目组立志打造成专业歌手综艺节目。

不管是从音乐设备上来说,还是从歌手演唱的水平来说,节目组都十分注意,并且歌手都是专业歌手,能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体现出节目的专业性。

而且,在比赛开始之前,音响都调节到最理想的状态,整场声音效果都十分精彩,在整场比赛中,歌手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中,没有假唱行为。

另外,节目组还深入挖掘与音乐本质相关的方面,体现出音乐的专业性。

而在其他选秀节目中,多少存在着音乐只是其中的一个元素,更多的目的在于吸引观众,制造噱头,提高收视率。

5 《我是歌手》在角色上的创新
《我是歌手》在制作上不断完善,增加了新的角色——经纪人。

顾名思义,就是开发艺人的潜质,帮助艺人寻找机会。

在昔日的选秀节目中,都是以主持人、评委、选手、观众组成的“选秀模式”。

《我是歌手》则独具创新,湖南台名嘴通过抽签顺序,竞选歌手经纪人。

当名嘴与歌手签约,成为歌手经纪人之后,就负责为歌手出谋划策,分担压力,确保歌手以良好的状态参加比赛。

新增的这一角色,主要体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能够营造出更加现实的环境,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明星都有自己的经纪人和制作团队,使节目更加具有新颖性和真实感。

第二,经纪人为选手出谋划策,能够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并且经纪人可以打理歌
手的生活细节和一些紧急事件,能够让歌手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当中。

所以,增加经纪人这个角色,可以为节目制作更多的悬念和吸引力。

6 《我是歌手》开拓新的对话机制
以往的电视选秀节目,都是专家评委进行点评,主持人掌握场上局面,控制话语权,选手们除了比赛之外,其他的互动对话很少。

当然,为了体现选秀节目的公正公平,也出现过观众进行点评,但是观众只是少数专家或者是媒体评审团,场上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而《我是歌手》不仅有500名观众评委,并且名嘴都在观战间观战,无投票权的专家点评和观众采访,并且歌手和歌手之间也进行互相点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平等的对话机制,每一个参与对话的个体都具有独立的发言权,同时,现场、观战间都是讨论与对话的公共空间。

7 结语
《我是歌手》在追求还原音乐本质、注重节目本质的基本原则下,开拓创新,将节目尽量做到完美。

选择有实力的歌手,专注于歌手对音乐的表现,通过电视荧幕将音乐展现给观众,带给观众听觉享受。

参考文献:
[1] 雷盛廷.《我是歌手》的创新理念与实现路径[J].当代电视,2013(7):6061.
[2] 于红.真实·生动·更加贴近——对体验类电视节目的“体验”[J].当代电视,2006(05):7071.
[3] 方茜.明星真人秀的兴起与面临的挑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09):169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