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诗三首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相关课外阅读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相关课外阅读 苏教版

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作者泰戈尔,R,(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王湾唐代诗人。

泰戈尔诗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1. 月夜啊,那优美的月夜!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芬芳,它如此安详,如此无辜,似乎在向我诉说着某种奇迹。

月光照亮着大地,如同一片银色的湖泊,照亮了寂静的山谷,也照亮了我沉静的内心。

当我沉浸在这美丽的夜晚,我感到一种无比的宁静,就像拥抱一位亲密的朋友,可以让我忘记种种烦恼。

我仰望着天空,凝视着那圆满的月亮,我想到了远方的朋友,是否也在此刻感受到同样的温暖?月夜,你是多么令人陶醉!你带给我宁静和希望,让我相信每个瞬间都是美好的,无论是黎明还是黑夜。

2. 风之歌我听见风在低语,它传递着大地的声音,滚过山川,拂过树叶,带来了生命的气息。

风啊,你是那样自由,你随处乱舞,无所畏惧,你不受桎梏,不受束缚,你是大自然的使者。

你吹过我的面庞,我感受到了你的轻柔,仿佛一双无形的手,慢慢抚摸着我的心灵。

你带来了天空的消息,告诉我大海的浩渺无边,告诉我高山的雄伟壮丽,告诉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风啊,你是那样多情,你给予我们生命的喜悦,你带来了大自然的韵律,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3. 晨曦当晨曦洒满大地,我感觉到一种新的开始,鸟儿鸣唱,花儿绽放,我仿佛看到春天的希望。

晨曦柔和的光线,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它抚摸着大地的脸庞,唤醒了沉睡的生命。

我放飞自己的思绪,仿佛与晨光融为一体,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感受到美好的未来。

晨曦的魔力是如此强大,它带来了希望和勇气,让我们在新的一天里,迎接挑战,追求梦想。

晨曦啊,你是如此美丽,你展示了生命的奇迹,你提醒我珍惜每一个瞬间,感恩生活,感恩存在。

以上是我为您呈现的泰戈尔诗三首,希望您能够喜欢。

这些诗歌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人类情感的表达。

每一首诗都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愿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像这些诗歌一样,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并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苏教版七年级上《泰戈尔诗三首》ppt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泰戈尔诗三首》ppt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泰戈尔诗三 首》ppt课件

CONTENCT

• 泰戈尔简介 • 《泰戈尔诗三首》简介 • 《泰戈尔诗三首》赏析 • 泰戈尔诗歌的影响 • 课堂互动与思考
01
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的生平
95% 85% 75% 50% 45%
0 10 20 30 40 5
1861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市一个富裕家庭。
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
讨论诗歌的语言美
03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如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写
等,让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魅力。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01
02
03
主题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每首诗的主 题,如生命、爱、自然等, 让学生理解泰戈尔对生命 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意义解析
通过对诗歌中关键词汇和 句子的解释,帮助学生深 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义, 启发学生的思考。
诗歌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泰戈尔的诗歌语言优美、清新、自然,富有音乐性 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表现手法
他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思 想感情。
风格特点
泰戈尔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奔放 ,又有现实主义的深沉凝重,表现出一种融合东西 方文化的特点。
03
《泰戈尔诗三首》赏析
诗歌的语言美
创新与传承
泰戈尔的诗歌在传承印度文学传 统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启示后辈 诗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勇于创新, 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05
课堂互动与思考
让学生朗读并感受诗歌的美
朗读诗歌
01
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泰戈尔诗三首》,感受诗歌的韵律和

泰戈尔诗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
1. 流逝的时光
在时光的长河中
我们行进着
看不见前方
只能回望过去
岁月的碎片
散落在心间
青春的花朵
已成了温暖的回忆
流逝的时光
带走了太多
我们无法执拗
只能接受它的安排
但愿岁月慢一些
让我们感受生命的美好
不去畏惧失去
停下脚步,珍惜当下
2. 自然的呼唤
大自然呼唤着我
那山川湖海
那蓝天白云
像诗般展现在我面前
我听见花开的声音
芬芳的气息弥漫在空中彩色的花瓣轻轻飘落伴着微风翩然而来
我看见树木的召唤
参天的枝叶拥抱着阳光绿意盎然的世界
让我心旷神怡
大自然是最好的诗人她以风云为笔
以鸟鸣为声
用春夏秋冬为章节
当我在大自然中沉醉我感到与宇宙共舞
心灵与自然合一
在这美丽的世界里驻留
3. 悲伤的天空
天空是蓝色的
但我的心却是灰色的
悲伤的阴云笼罩着
雨水滴落在我的眼眸里
将我的快乐一点点冲刷
我尽力让自己微笑
但内心的伤痛无法掩盖
它像刺一样扎进我心中
悲伤的天空,你何时会放晴?我期待着阳光的回归
让我的心重新充满温暖
时间会疗伤,我知道
但此刻的伤痛仍然存在
只希望自己能坚强地面对
悲伤的天空是暂时的
阳光总会再次出现
让我重新振作,重新勇敢面对
以上是我为你写的三首泰戈尔风格的诗歌,希望你会喜欢。

泰戈尔诗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

《金色花》
•初步赏析: 这首诗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的天 真而有稍带顽皮地•请同学概括概括这首诗所描写的四幅画面。
•朗诵:活泼、俏皮、得意的口吻
《告别》
• 初步赏析: 这首诗写了离别时孩子对妈妈的眷念之情,作者 把孩子的依恋之情幻化成种种奇特而鲜明的形象, 用美妙而深刻的手法和语言表达出来。
泰戈尔诗三首
• 《金色花》 • 《告别》 • 《榕树》
这三首诗选自《泰戈尔诗选·新 月集》(郑振铎 译)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近 代著名诗人、作家、社会活动 家。
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 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和长篇小说《沉船》等 。
《吉檀迦利》 《园丁集》于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请同学找出你喜欢的几个形象,说出喜欢的理由。
• 朗诵:注意深情的口吻
《榕树》
• 初步赏析: 在这首诗中,榕树成了那孩子的朋友,诗人运用第二 人称,生动描写了孩子对一棵高大的榕树的沉思和 幻想。接着描写了三个日常生活画面:妇人汲水, 日光跳舞,鸭子游来游去。这些生活画面都勾起了 “榕树”对孩子的回忆。
• 思考:这里的“榕树”又是什么呢?
• 诵读:深情而淳厚

《泰戈尔诗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

解疑
作者把儿童的心理感受写得那么真实可爱,
他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想像
诗人用儿童无邪的眼睛和心灵来观察
自然、感受生活,运用丰富的想像,把 儿童的心理感受写得那么真实可爱。
拓展延伸
积累关于童年的诗文。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nì 匿 笑 诧 异 chà
mù yù 沐 浴 栖 息 qī
xī lì 淅 沥 瞳 仁 tónɡ
检查预习
3、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窃笑,暗笑。 涟漪:细小的波纹。
熠熠:形容闪光发亮。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走近作者
本文选自《泰戈尔诗选•新月集》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社 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飞鸟集》、 《新月集》等 。《吉檀迦利》 《新月集》于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许多批评家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 ”。因为他们都是天真的,善良的。 在现代的许多诗人中,泰戈尔更是一 个“孩子的天使”。他的诗正如这个 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 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就感到和 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相和爱。
背 景
• 20世纪的最初几年,是泰戈尔个人生活 最不幸的时期,1902年妻子去世。1903 年,他的一对儿女又相继夭亡。正是在 这悲痛日子里,他怀着对孩子深厚的慈 爱,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对“理想世界 ”的追求,写出了这部充分体现出诗人 对儿童心理深刻的理解,充满童趣的想 象和纯真感情的优美动人的诗集。

泰戈尔诗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

在这里语带双关,含有“寻根不忘本”
的意思。 接着描写了三个日常生活画面:妇人汲 水,日光跳舞,鸭子游涞游去。这些生 活画面都能勾起“榕树”对孩子的回忆。 最后,诗人把孩子想象成“风”“影 子”“鸭”与榕树须臾不离。 榕树是故乡的化身,是妈妈的化身。那 引领
孩子面对榕树的沉思与幻想,是思念故
节日的笛声里在母亲的心头震荡……那
么,他到底在哪里呢?作者最后通过母 亲道出了他的所在:“他呀,他现在是 在我的瞳人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 在我的灵魂里。”全诗通过作者的描绘, 一个顽皮、可爱的儿童形象活泼地呈现 在我们面前,给人以感染。 这首诗是写离别时孩子对妈妈的眷恋之 情,这种眷恋之情是用奇特、美妙而又 深刻的手法和语言表达出来。
诵读欣赏
泰戈尔诗三首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美 好、纯洁的童真世界. 2、学习运用想像展现世间挚爱 真情的手法. 3、培养阅读优美诗文的兴趣.
自学提纲: (10分钟左右)
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二、思考:课文写的是一个怎样的 孩子,你能用几个词概括吗? 三、画出你认为较精彩的词语、句 子,说一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 四、思考:一个成年人(作者)怎么 会把儿童的心理感受写得那么真实 可爱呢?他运用的是什么手 法?
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幅慈母生活图,
展示母亲迷人的风采。诗人想像自己 “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母亲工作。 这时诗人精选几个特写镜头:母亲沐浴 后,长发披肩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的楚 楚动人的芳容;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 诗,酷爱学习的英姿;黄昏时拿灯到牛 棚去辛苦写作的倩影――极力渲染和歌 颂了母亲美丽动人、外秀内美、朴实勤 劳的形象和美德。最后,诗人用母子对 话来结束全诗,更是别具匠心。

【现代诗】泰戈尔诗三首

【现代诗】泰戈尔诗三首

【现代诗】泰戈尔诗三首《系一根心弦》――泰戈尔你七弦琴流泻的乐声跌宕,变幻。

琴弦向我悄悄地系上一根心弦。

从此我的心一年四季与你弹奏的乐曲一起铮铮作响,我的魂与你的旋律一起袅袅荡漾。

你的眸子里闪耀着我的希望之灯,你的花香中交融着我的憧憬。

从此白天黑夜,在你绝世的娇颜之间我的心放光,开花,怡然轻晃,我魂灵的影子隐现在你的脸上。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印度]泰戈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是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是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泰戈尔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就让我永远感到恨不相逢――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日子在世界的闹市中度过,我的双手捧着每日的赢利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是一无所获――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坐在路边,疲乏喘息,当我在尘土中铺设卧具,让我永远记着前面还有悠悠的长路――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屋子装饰好了,箫笛吹起,欢笑声喧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还没有请你光临――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诵读《金色花》?
• 要读出孩子的天真可爱、活泼顽皮以及对
母亲的依恋之情。
• 要读出母亲的慈爱宽容以及寻找孩子时的
焦急之情。
配乐朗读《金色花》
欣赏《云与波》

找出《金色花》与《云 与波》的共同点。
• • • • • • • • • • • • •
妈妈,住在云端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醒的时候游戏到白日终止。 “我们与黄金色的曙光游戏,我们与银白色的月亮游戏。”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够上你那里去呢?” 他们答道:“你到地球的边上来,举手向天,就可以被接到云端里 来了。” “我妈妈在家里等我呢,”我说,“我怎么能离开她而来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浮游而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妈妈。 我做云,你做月亮。 我用两只手遮盖你,我们的屋顶就是青碧的天空。 住在波浪上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早晨唱歌到晚上;我们前进又前进地旅行,也不知我们所 经过的是什么地方。”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加入你们队伍里去呢?” 他们告诉我说:“来到岸旁,站在那里,紧闭你的两眼,你就被带 到波浪上来了。” 我说:“傍晚的时候,我妈妈常要我在家里——我怎么能离开她而 去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跳舞着奔流过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 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 我奔流前进,前进,前进,笑哈哈地撞碎在你的膝上。 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我们俩在什么地方。
作业:

从《新月集》选择自己 喜欢的诗,有感情地朗读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配上 适合的音乐)。


一次又一次地捧读泰戈尔的诗集—— 《新月集》。从来没有哪一本诗集让我如 此迷恋,如此百读不厌——在无数个喧嚣 的白天,在无数个宁静的夜晚;在雨天的 晦暗里,在暮色的苍茫中;在偶尔小憩的 旅途上,在音乐流淌的小屋里;在很多浸 满忧伤和寂寞的日子,在很多渴望温暖和 快乐的时刻……一次又一次地捧读泰戈尔 的诗集——《新月集》。(来源:《中国 教育报》)

• • • •
《金色花》与《云与波》的共 同点。
1.充满童稚的想象。 2.饱含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 感情。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告别》和《榕 树》,找出诗中童稚的想象,并分析其表达 了怎样的纯真感情?
• 《告别》中童稚的想象 • 清风 抚摩妈妈 • 涟漪 亲吻妈妈 • 微语 笑声 唱歌 • 坐上月光 躺在胸上 • 变成梦儿 钻进睡眠 • 融入笛声 心头震荡 • 孩子在妈妈的瞳仁里、身体里、灵魂里 • 纯真感情——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第一单元诵读欣赏
泰戈尔诗三首
靖江外国语学校 瓶子
认识作者

一位世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 他远方的朋友写道:“在去年秋风萧瑟、 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将你介绍 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 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 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 的思想,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
老师第一次读《新月集》时的感受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捧起了泰 戈尔的《新月集》 ,便舍不得放下。 诗中流淌的爱的溪水漫过我的心房。 有时候觉得满眼满口满心全溢出花草 的芳菲,有时候又仿佛用栀子花熏了 我的心一样。找了一个笔记本,工整 地抄写下来,仿佛只有抄写下来才能 融进自己的血液之中。
《新月集》创作背景
Hale Waihona Puke •泰戈尔是“孩子的天使”, 当我们为泰戈尔营造的风花雪 月感叹时,诗人却以此为线, 怀着初探世界的神秘和期待, 以纯粹的儿童眼光,为我们串 起了一个更为浪漫、理想的诗 之世界——秀嫩天真的儿童的 新月之国。(来源:网上博客)
老师赠言

孩子们,虽然你们就要告别 童年了,但是你们可以永远拥有 童心。 • 孩子们,有时间就读读《新 月集》吧,翻开它,就会回到秀 嫩天真的新月之国。
《榕树》中童稚的想象
• 回忆:妇人汲水 • 日光跳舞 • 鸭子游来游去 • 幻想:做风 吹过枝杈 • 做影子 随日光俱长 • 做鸟儿 栖息枝头 • 做两只鸭 在阴影中游来游去 • 榕树是故乡的化身,是妈妈的化身。
《榕树》中纯真感情
思念故乡、思念妈妈,与妈妈须臾不离
如何诵读这两首诗?
人们对《新月集》的评议
欣赏《金色花》的配乐朗读
• 思考: • 这首诗中有哪些童稚的想象?
•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纯真感情?
赏析《金色花》
童稚的想象 变为金色花 摇摆 跳舞 妈妈寻找 匿笑 开放花瓣 看妈妈工作 发出香气 妈妈嗅到 妈妈读书 投下影子 又成孩子 要妈妈讲故事 哪里去了 不告诉你 纯真感情 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泰戈尔对冰心的深远影响

冰心早期的创作受到了泰 戈尔的明显影响,特别是诗集 《繁星》和《春水》。她说: “我自己写《繁星》和《春水》 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 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 响,把许多‘零碎的思想’, 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
《新月集》译者郑振铎自序:
我喜欢《新月集》。它把我们从怀疑贪 望的成人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 之国里去。我们忙着费时间在计算数字,它 却能使我们重又回到坐在泥土里以枯枝断梗 为戏的时代;我们忙着入海采珠,掘山寻金, 它却能使我们在心中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 餐具,以落叶为舟,以露点为珍珠的儿童的 梦。总之,我们只要一翻开它来,便立刻能 得到两只翼膀,可以使自己从现实的苦闷里 飞翔到美静天真的儿童王国里去。
冰心
泰戈尔
•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著名诗人、作家、
认识作者
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 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 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9世纪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 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 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 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 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 说, 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他的 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 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 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 20世纪的最初几年,是泰戈尔个人生活最不幸的
时期,1902年妻子去世。1903年,他的一对儿 女又相继夭亡。正是在这悼亡伤逝的悲痛日子里, 他怀着对孩子深厚的慈爱,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 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写出了这部充分体现出 诗人对儿童心理深刻的理解和善于用儿童无邪的 眼睛和心灵来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特点,充满 童稚的想象和纯真感情的优美动人的诗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