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潜注意事项
浮潜知识

浮潜snorkeling 或是snorkelling(Snorkel dive 或skin dive)浮潜的定义不仅是漂浮在水面的活动,它包含了漂浮、下潜、上升、排水、换气、呼吸、自救与器材选择使用等等的技巧串连,除了个人的运动神经的协调外,更需要一个教练和一系列课程的教育和练习,并且许多技巧的练习都先要考量到危险的状况。
主要装备★潜水面镜:让你方便看清水底的动植物。
当你尝试在水中睁开眼睛,能看见的只是一片模糊的景象,这是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光线到了水中会有折射。
而眼睛的焦距是根据空气中的光线来调节的,因此,面镜使你的眼前保留了空腔,让你有清晰的视线。
面镜与游泳眼镜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不仅罩着眼睛还罩着鼻子,这是因为潜水时为了防止挤压,需要平衡鼻腔内的压力,所以游泳眼镜不能用于潜水。
一般的面镜由强化的安全玻璃镜片、贴合脸型的橡胶或硅胶群边及可固定位置的调整头带组成。
强化的安全玻璃镜片可以防止破碎成有高度危险的细长玻璃碎片。
群边的材质硅胶要强于橡胶,这是因为硅胶比橡胶耐用3-4 倍,不容易使皮肤过敏,更为柔软和舒适。
有些面镜设有排水阀,是个单向活门用来排除面镜内的积水。
选择面镜的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合适和舒适与否,其他器材也是如此。
一个不合适的面镜可能会漏水还可能引起过敏,减少很多潜水的乐趣。
测试面镜合适与否,只要将面镜轻轻放在脸上,(不必带上头带)然后用鼻子吸气,合适的面镜会紧贴在脸上直到你呼气。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要确定你能轻易地在面镜外捏住鼻子。
面镜的样式多种多样,有单片镜片,两片镜片和多片镜片很多种,通常只有两片镜片的款式配有可矫正视力的镜片。
★呼吸管:当你的水面休息或浮游时,你的脸在水中向下看或找东西时,你可以通过呼吸管呼吸。
其次,当水面有风浪时,可以利用呼吸管的管口高度通常高于波浪高度而避免让水涌进嘴里。
在浮潜时,呼吸管更是必需的装备,你可以不用将头抬出水面在水面浮上整整一天。
一般的呼吸管设计是一端开口,另一端是有咬嘴的弯管。
悉尼浮潜须知

悉尼浮潜须知悉尼位于澳大利亚东海岸,以其壮丽的海滩和惊人的海洋生物而闻名。
浮潜是在悉尼旅行中不可错过的活动之一,它为游客提供了一次近距离观察大堡礁的机会。
然而,在参与浮潜之前,游客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须知,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选择适合自己的浮潜点悉尼周围有许多浮潜点可供选择,包括大堡礁以及悉尼北部海岸的一些区域。
在选择浮潜点时,要确保它符合你的技能水平和体力需求。
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建议选择浅水区域,水下能见度高,有丰富的海洋生物。
2.穿戴适当的装备参与浮潜活动需要穿戴适当的装备,包括潜水面罩、潜水呼吸管、浮潜蛙鞋等。
在选择面罩时,要确保它能完全覆盖住嘴和鼻子,并且密封良好,以防止水进入。
潜水呼吸管应易于呼吸,舒适适中使用,并且可以随时清除水进入呼吸道。
此外,配备一双合适的浮潜蛙鞋可以提供足够的保护,防止脚部受伤。
3.了解水下环境在浮潜之前,务必了解水下环境以及可能会遇到的海洋生物。
悉尼海域有大量的鱼类、珊瑚和海龟等迷人的生物。
然而,有些鱼类可能会具有攻击性,尤其是在它们感到受到威胁时。
在水下时,保持与海洋生物的安全距离,不要触摸或捕捉它们,以免引起冲突。
4.注意水下能见度悉尼的水下能见度通常很好,但可能会受到天气状况和潮汐的影响。
在选择浮潜点时,要尽量选择水下能见度好的地方,并且密切观察当天的潮汐和天气情况。
如果下潜时水下能见度较低,应注意保持与同伴的视线接触,避免迷失方向。
5.遵循浮潜指导在参与浮潜之前,你可能需要接受一些浮潜指导,以了解正确的浮潜姿势和安全注意事项。
请确保听从教练的指示,遵守规定的浮潜线路。
在潜水过程中,始终与同伴保持视线接触,探测周围环境并享受水下美景。
6.保护环境尊重和保护悉尼海域的生态环境是每位浮潜者的责任。
不要触摸或破坏珊瑚,不要追逐、触摸或捕捉海洋生物。
遵循专业潜水员的建议,不要向水中排放任何污染物。
我们的行为对于保护这些美丽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7.安全第一无论何时,安全都是最重要的。
潜水注意事项

潜水注意事项哪些人不适合从事潜水运动?潜水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运动,但为了保障潜水者的安全,有如下情况的人不要从事潜水运动。
一是饮酒后的人,尤其是酒醉者。
二是一些疾病的患者,如心脏病、羊癫疯、感冒、神经过敏症、气喘、糖尿病、高(低)血压和有关耳鼻疾病。
一:潜水都需要什么装备休闲潜水装备:面镜、呼吸管、潜水服、潜水靴、蛙鞋呼吸调节器、浮力调整器、仪表系统、配重系统面镜在水下营造一个空气腔室,可以帮助光线对焦,从而让潜水员看清物体,同时,面镜有个鼻袋包住鼻子,用来做耳压平衡。
呼吸管是在浮潜时用的,用于水面的平趴呼吸。
潜水服用力保温和保护。
潜水靴同样。
蛙鞋提供水下推进力。
呼吸调节器,从气瓶提供经减压的压缩空气供潜水员呼吸,是潜水最重要最基本的装备。
浮力调整器,也叫浮力背心,提供潜水员水面上的浮力支持,不必费力打水,同时,在水下用它来控制潜水员的中性浮力。
仪表系统,包括压力表,读取气瓶剩余压力;指北针,深度针,潜水表。
现在这些仪表都可用潜水电脑进行替代,从而加倍提高潜水的安全指数。
配重系统,除呼吸调节器,其他装备在水下都会产生浮力,所以,要用配重系统:铅和铅带绑在腰上,来提供适当的重力,使潜水员下沉。
但有些好的浮力调整器本身会有配重系统。
二、潜水的三大条件:潜水首先要保证安全,必须掌握一些最低限度的技能和常识,我们把这归纳为潜水的三大条件:有潜水装备——识别,装配,拆卸,用法会潜游技能——保障自己在水下自由活动的能力,以及排除常见意外情况的能力懂潜水安全常识——保证自己的潜水不要超过安全的极限,避免在水中的潜在风险。
三、潜水基本原则:1、身体及精神均需在最好的状态。
2、检查装备情况,调整潜水衣的浮力,把面罩内的水除尽;待一切状况良好后方可使用。
3、遵守潜伴制,避免单独潜水。
4、水肺潜水过程中不要屏气。
5、上升过程中的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18 米。
6、勿使用耳塞,在耳内感到疼痛前,须使耳压平衡。
7、遵守潜水深度限制,尽量避免深度超过30米(100 英尺),绝不可超过39 米。
不会游泳的人可以浮潜吗

不会游泳的人可以浮潜吗潜水是一种能给人带来刺激和新奇的水下运动,浮潜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不是所有想浮潜人都会游泳的。
那么,不会游泳可以浮潜吗?由小编来为你解答吧!不会游泳能不能浮潜不会游泳可以浮潜,但是要谨慎,不要独自一人。
一定要接受浮潜培训并在淡水区试过再去浮潜,同时救生衣一定要穿,浮潜事故频出,很多都是因为不会熟练地使用浮潜设备,在呼吸管进水后不懂得排水,同时过于慌张而导致呛水,然后致人晕迷无法从海水中直立身体,或者把头露出水面呼吸而致死。
浮潜的注意事项准备好面镜和呼吸管第一次使用前,请先在浅水区或者酒店泳池里找找感觉。
不要直接到较深海域实现你的第一次!大多数童鞋一开始都因为掌握不好而呛水,呛海水的感觉十分糟糕。
所以最好先在淡水里适应下。
面镜要戴好,注意不要让头发卡着,发丝虽然很细但也会让面镜进水。
呼吸管最好自己买了带过去,海岛租给你大多不是干式的,又不卫生。
观察缓解暗流随时可以让你不断远离海岸线,甚至将你卷入海底!因此浮潜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环境,多研究海岛地图,看什么地方适合浮潜,最好选择人稍微多点的地方浮潜。
珊瑚最容易让人受伤。
不要试图去摸岩石,因为石壁上有一层锋利的贝类海生物,在水浅的地方不要用力游泳或试图站起,这样脚很容易被珊瑚划伤。
注意船和螺旋桨在浮潜点,从船上跳下时,不要只顾埋头看鱼!请不时抬头看看周围有没有船,不要突然一头撞上船。
已经有童鞋腿被船的螺旋桨划伤的案例,请重视。
出海浮潜一定要穿脚蹼脚蹼是双刃剑,如果水浅,尝试站起来走路,脚蹼会非常费力,很容易崴脚,也很容易丢。
如果下水的地方比较深,或海浪较大,请一定穿脚蹼,因为脚蹼可以增大推动力,有助于你很快游回船上。
放轻松浮潜为什么容易比深潜容易出事故呢?第一就是人们太过轻视浮潜的安全问题,第二就是浮潜不像深潜需要考证,从而没有接受过高强度的培训,遇到进水或者其它事故时,不知道如果解除警报,第三就是紧张,遇到事故一时脑袋空白,只剩下了身体本能反应,这是不行的,一定要冷静下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慌的话一个脚就迈进鬼门关了。
潜水注意事项 第一次潜水要做好这些准备

第一次潜水要做好哪些准备?下文为大家介绍了潜水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帮到您哦!潜水注意事项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潜水潜水虽然刺激,但依然是一个大部分人都可以参加的活动。
但如果是深潜(水肺潜水)则对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有以下身体状况的人并不适合潜水运动:1. 耳鼻疾病患者2. 心肺疾病患者3. 心血管疾病患者4. 有精神类疾病或长期酗酒的人第一次潜水前的准备1. 初次体验,找个耐心的教练初次下水难免紧张,更别提其他的动作要领了。
一个耐心的教练不仅能温柔带你入水,也让你在水下有了心理的安慰。
2. 选择适合自己的潜水种类简单来说,潜水分为浮潜、水肺潜水、和自由潜水。
浮潜难度较低,靠气管伸出水面呼吸。
水肺潜水则是背上压缩空气,进入更深的水域。
自由潜则是穿好潜水服直接进入水中。
3. 必要的准备一身专业的装备、学习必要的潜水知识、最好先学会游泳。
潜水时的注意事项1.检查潜水器材:潜水前十分重要的环节马虎不得。
自己确认好器材交给同行伙伴在检查一遍,为确保安全,潜水运动规定必须两人一组进行。
2.入水:背上器材,同潜水伙伴一起走入海水(那种后翻后跳的初学者不要学)当水深及腰时,先戴上潜水面罩,扶着同伴穿好脚蹼。
作完这一切,将调压器衔于口中,从第二减压部开始呼吸。
身子后转,双脚擦地继续后退走向海中,防止因脚蹼的不便而绊倒。
3.下潜:行至预定的潜水地点后,跟随教练沿海底的自然坡度逐渐潜入海中,第一次体验潜水者,下潜深度不可超过六米。
下潜途中应随时观察水压计,把握自己所处的深度。
4.水中移动:潜到一定位置时看教练手势,即可四处移动(两人一起)游水时身体保持水中姿势。
为减少体力消耗,要有规律地摆动脚蹼,不必紧张(小伙伴就在身边)平稳地呼吸,同时正确调整浮力,以避免同海底相碰。
若身子开始感到沉重,调解姿势在浮力调节器也能输入少许空气。
观察身边环境和潜水伙伴交换信息。
5.浮起:潜水结束如果要上浮,首先以手势告诉伙伴准备上浮,两人要缓缓上浮。
PADI OW知识点(1-5单元)

PADI OW知识点(1-5单元)第一单元1.正浮力:排水量>物体本身重量中性浮力:=物体本身重量负浮力:排水量<物体本身重量2.为什么无论在水面或是水底,浮力控制是一个潜水员必须熟练的技巧?这样才能维持在水中的位置,在水面节省体力或休息3.两种用来控制浮力的器材是什么?配重带和浮力调整装置(BCD)4.一个物体在海水和淡水中的浮力有何不同?海水中浮力更大5.肺部体积对浮力有何影响?肺体积变小,受到浮力变小,反之6.为什么在人体内只有空腔才会感觉到压力的改变?人体大部分由不可压缩的液体组成,而空气是可压缩,并且会随压力改变体积7.等距升降时为何在水中的压力改变比在空气中的大?因为水的密度和重量比空气大得多,所以压力改变也大8.深度的改变对水压有怎样的影响?水压增加9.计算在以下深度时的绝对压力,以大气压或巴为计算单位10公尺/33英尺2大气压20公尺/66英尺3大气压30公尺/99英尺4大气压40公尺/132英尺5大气压10.空气体积和密度成反比,压力和密度成正比,压力大密度大,体积小11.有那三种主要被压力影响的空腔?面镜空腔、鼻窦空腔、耳朵空腔12.何谓“挤压”?压力会将身体组织向体内空腔挤压,持续下潜将会感觉不适甚至疼痛13.何谓“平衡空腔”?必须不断增加空腔内的空气以免不适14.在下潜时,你有哪三种平衡空腔的技巧?a.捏鼻子闭嘴,做擤鼻涕动作鼓气,将空气输送到耳朵和鼻腔b.做吞咽动作或左右活动下巴c.a+b15.下潜时,你应该多久做一次平衡空腔的动作?每下潜一公尺,就做一次压力平衡16.当体内空腔因下潜而感到不适时,你应该才去哪三个步骤?上升直到不适消失,增加做压力平衡的频率,再继续缓慢下潜17.水肺潜水时,最重要的原则为何?保持正常呼吸,不要憋气18.水肺潜水时,违反最重要的原则会产生什么后果?肺部过度扩张、肺破裂19.何谓“逆向阻塞”?上升时,耳朵和鼻腔感觉疼痛,膨胀的空气无法从体内排出,体内空气压大于水压,是不常见现象,鼻粘膜充血或消肿药导致。
浮潜注意事项

浮潜注意事项出国旅游玩浮潜,很多人都没有浮潜的经验。
如果贸然的去浮潜,在没有教练带的情况下其实是很危险的。
1. 浮潜时尽量穿至膝盖的短裤和长袖的衣服。
一是防晒,浮潜的时候十分容易被晒伤,所以脖子及其他露出来的部分一定要在下水前半小时提前擦好防晒霜。
我第一次浮潜的时候没有穿上衣,在6小时的浮潜后,已经很红很红了,潜后第三天晚上有了我死也忘不了的痛苦经历。
二是防刮伤,在浮潜中如果碰到礁石之类的,就很容易被上面的贝类等划伤。
2. 没有浮潜经验的朋友一定要穿救生衣。
千万不要仗着自己会游泳就胆子大了。
海里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让你措手不及。
3. 浮潜的时候最好自备手套,一是方便抓东西,二是在靠近礁石需要扶住或稳定身体的时候不会被礁石上的锋利物刮伤(因为总是有浪把你推来推去,所以很容易就撞上礁石)。
一般的工作手套即可。
4. 千万不要在礁石的迎浪区活动,选择侧面或者后部。
如果浪大的话,你非常容易被浪打向礁石,轻则撞伤刮伤,重则直接昏迷。
5. 下潜或者浮在水面呼吸的时候,都一定要在身体里留一点气,不要全部吐掉,千万不要在下潜的时候憋到自己已经完全受不了了才上来。
下面会说到作用。
6. 现在大多数租用的呼吸管都是湿管,在管的上部没有防进水设计(有防浪设计的那种,如果进入水中还是会倒灌进来)。
所以在你漂浮在水中看水下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做埋头的动作。
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你向前游动中突然看到有什么吸引你的东西,但是又有些游过了,所以人下意识的就会埋头去看。
只要做了这个动作90%以上的几率呼吸管都会进水,而你会遇到的情况就是:想吸气,但是发现嘴里吸进来的全是海水。
这时你千万千万不要慌张。
你只需要做的是,准备好一口气,快而猛的吐出去。
这样做会把绝大部分的海水吹出呼吸管(一般呼吸管都有这样的设计)。
然后你再呼吸时,基本已经会没有海水。
如果你已经做了上面的动作,再呼吸时发现海水还是很多,并且没办法呼吸时。
赶紧转为把头露出水面呼吸,人成直立状,腿用自由泳的方式慢速打水,保持姿态。
如何使用潜水面罩和浮潜管

如何使用潜水面罩和浮潜管潜水是一种令人兴奋和令人放松的水下活动,而潜水面罩和浮潜管是潜水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装备,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呼吸和观察水下世界。
下面将为您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潜水面罩和浮潜管。
潜水面罩的使用方法1.佩戴面罩:首先,选择合适尺寸的潜水面罩,确保能够完全贴合脸部皮肤,避免水进入。
将面罩放在脸上,用手指轻轻按压面罩边缘,确保没有空隙。
2.调整面罩带:拉紧面罩带,但不要过紧,否则可能会不舒适。
同时,确保面罩带不会缠绕在头发或其他物体上。
3.测试呼吸:在水中之前,进行呼吸测试,深呼吸检查面罩是否贴合紧密,是否有漏气现象。
如有漏气,重新调整面罩带或更换合适尺寸的面罩。
浮潜管的使用方法1.握住浮潜管:将浮潜管握在口腔前方,用嘴唇夹住管口,确保稳固贴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落现象。
2.呼吸方法:在水面漂浮时,慢慢呼吸深吸,利用浮潜管呼吸新鲜空气。
避免呼吸过急或过慢,保持呼吸平稳,以免造成不适。
3.水下使用:在水下使用浮潜管时,要注意将浮潜管朝上推出水面,确保管口畅通,避免水进入管道。
注意事项1.使用前检查装备:在潜水之前,务必检查潜水面罩和浮潜管是否有破损或漏气现象,确保装备完好,以免因为问题导致潜水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2.学习正确使用技巧:参加潜水培训课程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掌握潜水面罩和浮潜管的正确使用技巧,提高潜水安全系数。
3.熟悉水域环境:在潜水之前,了解潜水区域的水域环境情况,包括水流、水温等,以及潜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做好心理准备。
综上所述,正确使用潜水面罩和浮潜管对于潜水者的安全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享受潜水带来的乐趣,感受水下世界的奇妙之美。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潜水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潜注意事项
一、浮潜装备采购与相关准备:
部分岛上也可以租浮潜设备,少数岛免费,最好从国内买好面罩和呼吸管等浮潜用具,大约200块钱搞定。
需不需要在国内置办潜水装备,一定要了解你自己要住的那个岛屿是不是有免费的或可以租的浮潜设备。
若是在国内采购,选购时要注意:
一个都不能少:浮潜三宝(面镜、呼吸管及蛙鞋)皆不可少,一般人可能忽略蛙鞋的重要性,实际上蛙鞋可提供强大推力,可轻易产生上浮力,并可节省体力。
更专业的比较完整的装备:面镜、呼吸管、蛙鞋、专业潜水衣、手套、防水手表
浮潜三宝选购标准:
1、呼吸管:建议买干式。
除非你是游泳健将,否则呼吸管进水会大大影响心情。
一定要符合人体工学的咬嘴设计原则(只要轻咬就可以达到稳固的感觉)。
咬嘴使用矽胶等材料,柔软舒适。
选择有大容积的贮水槽的,可轻易的排水积水。
2、面罩:建议去实体店买,可以试,选择跟面部贴合密封最好的(网购的可能不太合适)。
3、脚蹼:一定要买。
在海中尤其是逆流时,脚蹼的推水能力会为你省很大力气。
浮潜三宝使用小贴士:
(a) 即使是干式呼吸管也不会完全不进水,听到管里有呼噜声就是进水了,此时应该深吸口气,大力把水吐出去。
(b) 面罩有雾会妨碍观赏水下世界,可以带一小瓶防雾液,另外还有两个办法,一是在镜片内面涂牙膏,下水前用海水冲干净,二是涂口水。
但效果都麻麻得;面罩进水也很烦,可以用鼻子喷气,把水排出去,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反复进水,反复排。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买贴合面部的面罩,佩戴时深吸气,使之紧紧吸附在脸上。
(c) 注意脚蹼鞋部要选择大小合适的,紧了难受,松了会掉。
(d)呼吸管与面罩扎装,将咬嘴放在嘴唇与牙齿之间,闭紧嘴唇,将管身靠在耳朵前,避免咬嘴会擦伤嘴部式造成下巴疲劳。
(e)戴潜水镜方法:戴潜水镜前喷少许水涂在镜片内,戴上潜水镜时面罩不能压到头发,不能压到鼻子,用力吸气潜水镜不会掉下来才锁紧头带,将头带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才算正确配戴好。
(f)不能戴水镜跳水,不能用鼻子呼吸。
二、浮潜培训:
马尔代夫多数酒店的潜水中心都可以提供PADI执照的培训和考试,教练几乎都是从德国与瑞士来的DIVEMASTER。
一般来讲,通过3天的课程培训就可以考取PADI的潜水执照(这种执照只允许18米之内的深度,如多加2天的培训便可以取得30米深的潜水执照)。
上飞机前24小时是不能潜水的。
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注意如下事项:
1、赴马前务必办妥相关人身、医疗保险。
2、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和溺水自救方法,提高自救能力。
3、马小岛周围浅滩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危险很大。
下水前须先向旅游岛救生员、潜水教练等专业人员了解水域情况及注意事项,切勿急于下水。
(a) 身上有较大的伤口并出血时不要浮潜,会引起鲨鱼和海鳗的凶性!
(b)除非你遇到急流,浮潜时尽量不要触摸珊瑚,更不要去抓鱼,防止受伤。
有些鱼的分水,带有神经性毒素,被刺到会产生剧痛,严重的时候会有生命危险。
死鱼没有毒。
(c)注意马尔代夫的鲨鱼!马尔代夫的鲨鱼不会主动攻击人,除非鲨鱼嗅到血腥味道,才会有攻击行为。
偶尔会在离你十几米的深处绕圈子观察你,但是一会就溜掉了。
即便个别的时候它离你很近,你也一定要镇定!千万不要慌,越慌越容易出事。
只要你镇定自如,鱼会很快的离开你。
(d)一定要听从专业潜水教练的指导。
4、严格遵守岛上的相关规定,切勿在非游泳区游泳,并以结伴下水为宜,注意相互照应。
5、如参加潜水等旅游项目,须熟知水性,并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掌握呼吸器、脚蹼等的正确使用方法,水性不好者,建议不要参加。
6、马法律严禁游客捕捉、采摘海洋生物,或携带出境。
请遵守当地法律,避免不必要的伤
害和麻烦。
三、浮潜之前的注意事项:
1. 注意天气状况,阴天、雨天或风较大的天气都不适合浮潜。
因为海浪主要来自风力,通常阴、雨天的风都会较强且气温较低。
风强浪大时,不仅浮潜非常不适,也会影响体能。
此外,气温低也会造成身体不适。
2. 浮潜前请先到Diving Center了解该酒店周围的海况及海流,通常应该问涨、退潮时间、适合浮潜的区域、附近海流状况。
3. 倘若酒店提供浮潜教学课程,请务必参加。
游泳跟浮潜的呼吸法不同(游泳是水中鼻喷气,出水嘴吸气;浮潜是全程在水中以呼吸管用嘴吸气与吐气),千万不可因为本身泳技极佳而对浮潜掉以轻心。
4. 除非已经学会浮潜、潜水的技术,否则应该全程穿着救生衣以策安全。
5. 注意海流方向,下水时最好是逆流,回来时变顺流,可节省体力;由于回来时通常体力已较差,若又遇到逆流势必加速耗尽体力,徒增危险。
6. 请预先思考,万一遇上紧急状况(如溺水、漂流)该如何处理,并衡量本身是否具备救援能力。
7. 选择浮潜地点要考虑附近是否有其他人或是常有人经过,当发生紧急状况时较容易得到救助。
8. 无论是否会游泳,请为自己准备具有浮力的辅助器具,如救生衣、浮筏或防寒衣等。
9. 浮潜三宝(面镜、呼吸管及蛙鞋)皆不可少,一般人可能忽略蛙鞋的重要性,实际上蛙鞋可提供强大推力,可轻易产生上浮力,并可节省体力。
10. 浮潜一定要结伴,当发生状况时,可互相有照应。
11. 请于水深较浅处先行检查面镜松紧度(不可过松或过紧)、面镜是否容易进水(面镜与脸间不能有任何东西,即使是头发亦会导致面罩进水;脸部涂抹防晒油也会导致面镜吸附力变差而进水)、呼吸管是否容易进水、蛙鞋是否舒适,调整所有装备至最佳状态。
四、浮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随时抬头注意周边状况,包括与岸边距离、天气状况、附近是否有水面载具及浮潜者。
2. 当不自觉进入流区,无论顺流或逆流,请尽速离开,以免因逆流消耗体力或因顺流被带离岸边。
为节省体力,以顺流斜角游离为宜。
3. 简易的镜面排水:浮潜中面镜进水时,双手用力按住面镜上部镜缘,由鼻子喷气,水便会由面镜下部排出,请先于浅滩处练习。
4. 简易的呼吸管排水:呼吸管进水时,请用力且快速吹气将水排出。
另外有些设计较好的呼吸管有排水阀和逆止阀,可有效降低海水进入呼吸管的量。
5. 浮潜时间建议以一小时为限,以免体力透支。
尽量戴防水手表,可以掌握时间。
6. 万一发生体力不支、漂流或溺水的状况,请务必保持冷静,唯有冷静才得以自救并求援。
海水浮力大,双腿若能以垂直踩脚踏车的动作持续移动,应不会无故下沉。
7. 当伙伴发生紧急状况,请即刻就近救援,并评估自身是否具备救援能力,前往救援时,尽量携带浮具。
若两人皆已在深水区域,请务必先行评估自身救援能力,切勿贸然救援。
在本身无救援能力的情况下,请以向他人求救为先,并将浮具传给溺水者。
8.浮潜时可以带面包喂鱼。
浮潜时你可以多带点面包、饭团方便面之类的食物,捏碎了喂鱼,这时会在你身边聚集大量的鱼。
但不会聚集鲨鱼,鲨鱼对这种食物不感兴趣。
但是你不要试图用手摸鱼,一是你肯定摸不到鱼,到有可能会刺激鱼做自我保护性的攻击你。
要知
道,即便是一、二斤重的鱼,也会轻易的将你的手指咬断!
9.注意隐私礼貌。
如果你浮潜的时候路过别人的水上房,千万不要好奇的上去看看,那是侵犯私人领地!
10.浮潜时注意潮水的涨落,涨落潮的水位差在半米左右。
马尔代夫一般是在早上开始落潮,九点以后开始涨潮,到下午三点后又开始落潮(季节不同涨落潮的时间不同,请注意)。
当你长时间的在大片的珊瑚中浮潜的时候,避免因落潮而将你困在珊瑚区。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不要着急,先抬头观看岛屿的方向,然后在水中找到最深的位置,尽量将身体展平,用脚腕带动脚蹼打水,慢慢的从珊瑚上面游出珊瑚区。
不要有空就钻,有可能会离岛越来越远而进入深水区。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站立在珊瑚中,不光是踩坏珊瑚,更重要的是会划伤你的身体。
在大片的珊瑚中站立或行走,划伤、扎伤身体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