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堰河 我的保姆》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现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通过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对文学的热爱之情,同时增强对情感的领悟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现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诗歌的能力;通过朗诵练习,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大堰河”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2.学习新课:(1)呈现:教师播放《大堰河──我的保姆》的音频文件,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从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3)讲解:教师讲解诗中的难点和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现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意象和表达方式等。

(4)练习:学生进行朗诵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朗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5)作业:学生选择诗歌中的一段或几段进行背诵,并进行朗诵录音;教师安排拓展作业,要求学生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3.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阅读技巧的理解。

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2.教学手段:PPT演示、音频播放、板书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诵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学生进行小组互评,互相学习。

2.作业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朗诵录音进行评价,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学生对小组内成员的朗诵进行评价和打分。

高中语文必修说课稿《大堰河—我的保姆》3篇

高中语文必修说课稿《大堰河—我的保姆》3篇

高中语文必修说课稿《大堰河—我的保姆》高中语文必修说课稿《大堰河—我的保姆》精选3篇(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大堰河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尊重。

在这篇说课稿中,我将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展开,结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一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

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由郁达夫创作的散文,通过复杂鲜明的描写,展示了中国古代农村的水利建设和守望的艰辛和智慧。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作者对大堰河的特殊情感;理解大堰河与作者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对自然的描写,理解作者对大堰河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三、教学方法1. 情景再现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大堰河的雄伟景象,进一步理解作者与大堰河之间的情感关系。

2.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大堰河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课堂讲授法:通过分析课文,讲解一些重要的文学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创设情境(1)通过播放宣传片或展示图片,给学生展示大堰河的雄伟景象。

(2)导入问题:你们对大堰河了解多少?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2. 导入课文(1)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片段),全班讨论并记录问题。

(2)扩大讨论:你认为大堰河是如何帮助作者的?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3.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大堰河对个人的意义”或“大堰河对社会的意义”。

(2)小组展示并进行讨论,班级总结并展示。

4. 深入理解(1)讲解作者用于描写大堰河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大堰河的情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1.3大堰河——我的保姆新(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1.3大堰河——我的保姆新(1)

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

中国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7月因为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颠覆政府”罪判处艾青有期徒刑六年。

被捕之后,狱中生活使他由绘画转向了新诗写作。

正如诗人所说:“我过的是囚徒的生活,我和绘画几乎断了关系,我自然而然地接近诗。

”他开始大量写诗,托人带出发表。

《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这样诞生的。

1933年1月的一天早晨,牢房阴冷,铁窗临风,窗外晓雪飞舞,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这位只有二十三岁的诗人,不禁想起了用乳汁把他养大的保姆,思念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

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

它在《春光》杂志一卷三期上发表之后,立即轰动了全国,并受到了茅盾、胡风等文学前辈的好评。

二、整体感知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

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

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朗读全诗,把握诗人感情的律动,给课文分层次。

(提示:如果把诗分为三部分,如何划分?参考课后思考第二题。

如果把追忆部分再分,从那儿分?参考课后思考第三题)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第一层次(1——3段):怀念第二层次(4——8段):眷恋第三层次(9——11段):控诉第四层次(12、13段):赞美三、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朗诵2、看前两节诗,一共十行倒有三行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发表看法。

(反复,突出诗人永难忘怀大堰河的养育之恩,浓浓托出深深怀念之情。

2021高中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2021高中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目的】通过度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进展的脉络,培育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诗人情感进展的脉络【教学方式】朗诵——鉴赏——分析一、导入: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

他禁不住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一般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

这位诗人确实是艾青,今天咱们就一路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二、分析全诗诗人情感的转变:诗歌是靠形象来表达情感的,因此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实是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反复朗诵,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问:阅读全诗,试探,作者在这首诗表达了那样的一些情感?此刻咱们就来读诗,看一看这些同窗的回答是不是专门好的把握了诗人情感进展的脉络。

(一)第一咱们来看诗歌的第一层,请一名同窗帮咱们把这一节的内容朗诵一下。

问:诗人是如何想起大堰河的?什么缘故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答: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犹如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重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吊唁。

正因为这许多缘故,艾青想起了那个给过他无穷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确实是生她的村落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身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咱们的心中组成了如何的一种意境呢?(凄凉、衰败、荒寂)如此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悼念和怀念之情。

因此,咱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如何的语气去朗诵呢?(低沉、舒缓)好,大伙儿一路把第三节读一下。

注意把握诗人的情感。

(二)若是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

艾青因为生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育了5年。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是高一必修1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

本文是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作带有自传性质。

这首叙事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大堰河的悲惨命运,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以及劳苦大众的热情赞美和深切同情,对黑暗旧社会的诅咒和揭露。

教学时可从鉴赏重点“情感与意象”入手,既品人,又品文。

2、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诗歌的起始单元,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简短的诗歌,对诗歌有一定了解,但停留在感知阶段。

作为传统篇目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堪称经典,但是写作时代距离学生较为久远,需要教师创设阅读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缩小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减少阅读障碍,从而理解大堰河这个形象的当代意义,学会感恩。

3、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技术准备教学方式与手段:诵读、启发法、问题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全诗共13节,篇幅较长,需要学生课前熟悉文本。

为保证预习质量,我布置了两次预习作业:(1)第一次预习作业:大堰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以“为大堰河写传记”的形式写了一篇阅读感受,文体不限。

(2)第二次预习作业: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

5、教学内容:作者介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高中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

2.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诵读——鉴赏——讨论分析——合作探究四、学情分析:这首诗是作者艾青的成名之作,也是他走向世界诗坛的起点,本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

学生学习的难点是没有体验作者感情的生活积累,他们所学的历史常识相关的也不丰富,对作品的人物就难准确把握。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教学过程】(一)、导入的赞歌》、《我爱这土地》、《给乌兰诺娃》、《礁石》等。

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7月因为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颠覆政府”罪判处艾青有期徒刑六年。

被捕之后,狱中生活使他由绘画转向了新诗写作。

《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这样诞生的。

1933年1月的一天早晨,牢房阴冷,铁窗临风,窗外晓雪飞舞,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这位只有二十三岁的诗人,不禁想起了用乳汁把他养大的保姆,思念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

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

它在《春光》杂志一卷三期上发表之后,立即轰动了全国,并受到了茅盾、胡风等文学前辈的好评。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播放本诗朗读录音带,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高一语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一】[学习目标]一、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二、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情感目标: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学习重点]对大堰河形象的认识。

[学习难点]作品写作时代、背景离现实时代较远,学生热情较难调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播放MTV作品《懂你》,用画面、歌曲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用这首作品引出“母爱”这一话题。

播放片段后,教师以“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一篇赞美特殊母爱的诗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入新课。

2.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

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

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作者介绍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

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

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

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

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

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教案:第一单元 1.3《大堰河 我的保姆》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教案:第一单元 1.3《大堰河 我的保姆》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 1.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

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突破】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

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导入课文 1.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2.字词练习 2.完成字词练习3.范读并引导学生感受文意 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4.指导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一、了解创作背景(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师: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 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 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 我们要欣赏的是当代诗人——艾青 的名作。

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 者艾青的资料?抽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

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突破】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

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导入课文 1.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2.字词练习 2.完成字词练习3.范读并引导学生感受文意 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4.指导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一、了解创作背景(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师: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 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 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 我们要欣赏的是当代诗人——艾青 的名作。

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 者艾青的资料?抽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

2.师:大家回答得不错,艾青的主要作品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海岬上》等。

他的诗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刻画艺术形象,语言朴素清新,韵律和谐,具 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积极回答问题,就所了解的知识对 艾青其人做基本简介。

生: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 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

他是我 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9年赴法国勤 工俭学,专修绘画。

1932年回国,参 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 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

1935年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 诗集《大堰河》,受到文坛重视。

2.倾听,作好相应记录。

3.师:1933年,艾青因参加进步爱国活动被捕入狱。

在阴冷的牢房中,诗人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睹物思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大堰河——我的3.听取老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原由,以便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保姆》。

板书课题。

二、字词练习(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师:大家在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必须要先掌握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意。

导人随堂练习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随堂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文意(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范读诗歌。

注意朗读时要讲究节 奏,强调按意义单位划分这首诗的 句子节奏,并有感情的朗读。

2.抽取同学就所读讲讲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印象,并进行归纳。

师: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对乳母真挚的怀念和深切 赞美的感情,进而表达了对广大劳 动妇女乃至劳动人民的挚爱,表达 了对“不公道世界”的诅咒、控诉之情。

1.听教师范读,体会诗歌韵律节奏,初 步探悉作者感情。

2.畅谈对这首诗的印象。

生: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诗人的乳 母,她是一位平凡、低微到连自己的 姓名都没有的劳动妇女,她勤劳、纯 朴、善良,但生活一直很贫困、艰难。

四、划分层次。

归纳层意(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归纳诗歌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师:这首诗分为几个部分? 3.师: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是诗歌的前四段,它主要讲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呢? 点拨:诗歌第4段,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运用想像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1.按老师要求反复朗读课文,就自己的理解划分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意。

2.生:分为四个部分。

3.生: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

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在教师点拨下细细体会作者在该部 分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生:第二部分是从第5段到第8段,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

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引出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

4.师:第二部分又讲述了些什么呢? 5.师:回答得很正确,诗歌的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实则控诉了社会现实的黑暗,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 6.师:诗歌的第四分部讲了什么?将上述内容梗概板书。

(见课末板书)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眷恋与尊敬。

5.生:第10段写大堰河的殡葬。

用生前“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与死后“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相对比,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

6.生:第四部分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地怀念和由衷地赞美之情。

五、本课小结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作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

六、课末板书设计参考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第一层(1~4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怀念与痛悼第二层(5。

8段):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眷恋与感激第三层(9。

1l 段):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同情与控诉第四层(12.13):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讴歌与赞美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探讨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手法 1.细读诗歌,分析探讨写作手法2.深入理解 2.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3.指导品析《给乌兰诺娃》 3.品析名篇,提升诗歌鉴赏水平一、分析探讨写作手法(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师:诗歌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其形式不仅具有特殊性,更会采用多种写作手法来表现内容,抒发情感。

本文除了多处运用联想、想像和对比以外,还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另外,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

这种手法有何作用?1.生:本诗通过反复吟咏表现对大堰河的深情,许多节用了首尾诗句的反复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2.请学生找出并朗读诗歌中采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句段,并分析其作用。

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

3.师:从构思看,全诗前4个诗段从 “今天”写起,“睹雪思人”;最后两个诗段又回到“今天”,来赞美大堰河。

第4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2.仔细阅读诗歌,找出采用各种修辞手法的段落语句,并就自己的理解分析其作用。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

3.第4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联想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起对乳母的怀念,进而追忆她辛劳苦难,默默奉献的一生。

第12段“大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的“今天”与第4段中的“今天”相呼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更加清晰。

二、研读重点段落。

深入理解(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师:前边我们对整首诗进行了阅读分析,现在我们选取几个重点章节来研读,有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第7、8段? 2.师:第7段中用诗人自家优越的条件,与大堰河的贫困条件相对比,但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中,我的心情却是忸怩不安的。

“忸怩不安”一词表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惯了,进而说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

请在诗句中找出一句相同的话来证明,并分析它们表达了什么?1.深情地朗读诗歌第7、8段。

2.跟随教师讲解理解重点段落,试着分析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生:“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明明自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却说成是“新客”,表明了对大堰河的深厚的感情,以及对自己亲生父母的陌生。

3.生: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师:诗歌第8段写道“大堰河为了生活……就开始用抱过我的手臂劳动了”。

这节诗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像第5段那样为自家干活,而是到地主家(“我”的家)干活,从而取得报酬养活自己一家。

劳动是繁重而多样的,然而她却总是“含着笑”,这表明了她的什么品质? 4.师:联系第6段所写“我”离开大堰河家时,她居然“哭”了,那么在第8段中反复写她“笑”,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请问是什么含义?4.生:表明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深的爱,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

这是真正的母爱!是超越了一切功利关系的爱。

四、本课小结本节课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手法及该诗的艺术特色。

五、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诗人倾吐对大堰河的爱,这种爱是同对黑暗社会(“这不公道的世界’’)的恨联系在一起的。

请找出表现诗人憎恨黑暗社会的诗段,说说有什么作用。

【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给下列词注音释义,并用它们造句。

典押 忸怩 冰屑 悉索 凌侮 叱骂 漂泊2.阅读诗歌《给乌兰诺娃》,并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芭蕾舞姿的比喻句。

(2)说说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和好处。

(3)诗的语言是形象的,试分析头两句把演员翩翩的舞姿用自然界的云、风比喻的艺术效果。

(4)诗中“不是……却是”是什么关系?诗人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个性练习设计】试着用简短的一段话或几行诗来赞美你身边劳动者的形象。

【教学探讨与反思】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但并不排斥叙事,甚至是细节描写,因此一定要学生反复阅读,充分体会诗人满怀的激情。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此诗一大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并学习这些修辞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