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二课堂作业:第1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1】(含答案)
-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讲解与例题:专题1 最后的常春藤叶366

最后的常春藤叶1.能够理解并说出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深刻内涵,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学习贝尔曼“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奉献精神,并能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3.体会欧·亨利突转的艺术构思的巧妙,并能运用这一手法进行习作训练。
1.连线作者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一生创作了300多篇小说。
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
名篇有《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等。
2.探寻背景欧·亨利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混迹于小客栈、公寓、公园、小酒馆、贫民窟及下等剧院等地,贫困的生活使他对社会底层人寄予无限的同情和关心。
他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描写,爱憎分明,对失意落魄的小人物深表同情,用含泪的微笑嘲讽资本主义社会。
1907年,欧·亨利创作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以那些贫困的、并不出名甚至是郁郁不得志的艺术家为描写对象的。
透过故事情节,读者体味到的不仅是对生命和人性的礼赞,还有对贫困和注定一生不能真正艺术起来的“艺术工作者”们的怜悯和鼓励。
1.识字注音(1)重点字锡镴.( ) 矮墩.墩( )气吁.吁( ) 一幢.( )牛仔.( ) 昵.称( )蹑.手蹑脚( ) 瞥.着窗外( )(2)多音字2.字形辨认3.词语释义(1)蹑手蹑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昂首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唠唠叨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凄风苦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速之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转弯抹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古色古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词义辨析(1)依附·攀附辨析:同:二者都有“附着、依赖”之意。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学案:专题一 文本3 最后的常春藤叶 Word版含答案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昵.称( ) ②苔藓.( ) ③出殡.( ) ④馋.嘴( ) ⑤咆哮.( ) ⑥瞥.着 ( ) ⑦矮墩.墩( ) ⑧蹑.手蹑脚( ) ⑨一筹.莫展( ) (2)多音字①艾⎩⎪⎨⎪⎧ 方兴未艾.( )自怨自艾.( ) ②巷⎩⎪⎨⎪⎧巷.道( )巷.子( ) ③抹⎩⎪⎨⎪⎧ 抹.布( )转弯抹.角( )抹.杀(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缅( )腼( )湎( )(2)⎩⎪⎨⎪⎧ 账( )帐( )伥( ) (3)⎩⎪⎨⎪⎧ 倦( )绻( )蜷( )(4)⎩⎪⎨⎪⎧ 辑( )揖( )缉( )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1)转弯抹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速之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凄风苦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扶弱济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大家磕磕撞撞,转弯抹角....,走了半天,才找到了要采访的那户人家。
()(2)冬季凄风苦雨....,却是磨砺我们勤奋苦学的好时机。
()(3)纯朴善良的人们用美酒佳肴热情款待这位不速之客....,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
江苏省2018版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1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课时作业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语言基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胡同(tòng) 口哨(shào)苔藓(xiǎn)扶弱济困(jì)B.掺酒(chān)散落(sǎn)狭窄(zhǎi)蹑手蹑脚(shè)C.扯淡(ché)唠叨(láo)昵称(nì) 气喘吁吁(xū)D.闲逛(guàng)瞅见(chǒu)着想(zháo)转弯抹角(mò)解析:A B项,“蹑”读niè;C项,“扯”读chě;D项,“着”读zhu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根茎 艰苦倍尝 一筹莫展 草菅人命B.耐烦各司其职流言蜚语有条不紊C.惊讶错宗复杂远离人寰怙恶不悛D.陷井恍然大悟同仇敌忾莫名其妙解析:B A项,“倍”应为“备”;C项,“宗”应为“综”;D项,“井”应为“阱”。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明盈香生态乐园种植了西瓜、荔枝等不同品种的瓜果和果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他们在瓜田李下拍照留影,享受着夏日的一丝清凉。
②顺应天时地利,中国人传承出一整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依二十四节气安排日常生活及农业活动,这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奉为圭臬。
③毋庸置疑,诗词大会上武亦姝的走红,说明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人们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④作为金融业较发达的地区,佛山金融人才缺口依然存在,市金融办正着手推进金融人才招揽工作,“佛山版”金融引才方案已是呼之欲出。
⑤近年来,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了奇特的现象:市政设施完善、住宅群落整齐,却万人空巷,这是当地政府违背市场规律大搞房产开发的后遗症。
⑥江苏卫视2017年春晚亲民之至,不仅请来了炙手可热的网红少女傅园慧登台演绎洪荒之力,还开放热线允许观众在直播时来电发表意见。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专题一 最后的常春藤叶 第1课时 .doc

文本3 最后的常春藤叶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字音(1)给加点字注音①昵.称( ) ②苔藓.( ) ③气吁吁.( ) ④出殡.( ) ⑤窗槛.( ) ⑥瞥.着窗外( ) ⑦掺.假( ) ⑧咆.哮( ) ⑨对瞅.( ) (2)给多音字注音①抹⎩⎪⎨⎪⎧ 拐弯抹角( )一抹( )抹布( ) ②巷⎩⎪⎨⎪⎧ 小巷( )巷道( ) ③济⎩⎪⎨⎪⎧ 人才济济( )无济于事( ) ④幢⎩⎪⎨⎪⎧一幢楼( )灯影幢幢( ) ⑤艾⎩⎪⎨⎪⎧ 方兴未艾( )自怨自艾( ) ⑥颤⎩⎪⎨⎪⎧ 颤抖( )颤栗( ) 2.辨形组词(1)⎩⎪⎨⎪⎧ 躁 噪燥(2)⎩⎪⎨⎪⎧ 帐 账 怅 (3)⎩⎪⎨⎪⎧ 筹 畴 踌 (4)⎩⎪⎨⎪⎧ 腼 湎缅 (5)⎩⎪⎨⎪⎧ 珊 栅 姗 (6)⎩⎪⎨⎪⎧ 墩 礅 蹾3.词语释义(1)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目张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错综复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不速之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昂首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义词辨析(1)暗淡·黯淡“暗淡”形容词,昏暗不光明。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1+最后的常春藤叶+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语言基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胡同.(tòng) 口哨.(shào)苔藓.(xiǎn) 扶弱济.困(jì)B.掺.酒(chān) 散.落(sǎn)狭窄.(zhǎi) 蹑.手蹑脚(shè)C.扯.淡(ché) 唠.叨(láo)昵.称(nì) 气喘吁.吁(xū)D.闲逛.(guàng) 瞅.见(chǒu)着.想(zháo) 转弯抹.角(mò)解析:A B项,“蹑”读niè;C项,“扯”读chě;D项,“着”读zhu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根茎艰苦倍尝一筹莫展草菅人命B.耐烦各司其职流言蜚语有条不紊C.惊讶错宗复杂远离人寰怙恶不悛D.陷井恍然大悟同仇敌忾莫名其妙解析:B A项,“倍”应为“备”;C项,“宗”应为“综”;D项,“井”应为“阱”。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明盈香生态乐园种植了西瓜、荔枝等不同品种的瓜果和果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他们在瓜田李下....拍照留影,享受着夏日的一丝清凉。
②顺应天时地利,中国人传承出一整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依二十四节气安排日常生活及农业活动,这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奉.为圭臬...。
③毋庸置疑....,诗词大会上武亦姝的走红,说明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人们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④作为金融业较发达的地区,佛山金融人才缺口依然存在,市金融办正着手推进金融人才招揽工作,“佛山版”金融引才方案已是呼之..欲出..。
⑤近年来,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了奇特的现象:市政设施完善、住宅群落整齐,却万人空巷....,这是当地政府违背市场规律大搞房产开发的后遗症。
⑥江苏卫视2017年春晚亲民之至,不仅请来了炙手可热....的网红少女傅园慧登台演绎洪荒之力,还开放热线允许观众在直播时来电发表意见。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 第1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作业1 苏教版必修2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第1专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作业1 苏教版必修2一、基础验收1. 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 数.落(shǔ)挪.动(nuó)蔓菁.(jīng)气喘吁吁..(xū)B. 砖砌.(qì)咆哮.(xiào)怒号.(háo)散.落(sǎn)C. 昵.称(nì)窗槛.(kǎn)颤.抖(zhàn)瞥.见(piē)D. 瞅.见(chǒu)唠.叨(láo)殡.仪馆(bìn)闲逛.(guò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安祥稍纵即逝责无旁贷幸灾乐祸B. 凛冽莫衷一是远离人寰同仇敌忾C. 惊讶辉皇灿烂惶然大悟有条不稳D. 陷井备感骄傲各司其职目不转睛3.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A. “男人?”苏艾像吹小口琴似的哼了声说,“难道男人值得——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
”B. “十二,”她说,过了一会又说“十一”,接着是“十”、“九”,再接着是几乎连在—起的“八”和“七”。
C. “我要呆在这儿,和你在一起。
”苏艾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藤叶。
”D. 大夫今天早晨告诉我,你很快康复的机会是——让我想想,他是怎么说的——他说你好的希望是十比一!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______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2)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_______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3)女人的手指_______了一下,想是叫苇眉了划破了手。
A.启示傲然震动B.启事傲然振动C.启示毅然振动D.启事毅然震动5. 选出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 苏艾正在画插图,忽然听到一个虚弱..的声音重复了好几遍。
B. 苏艾在楼下那间灯火黯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校本作业:第1专题 最后的常春藤叶(含答案)

高一语文校本作业《最后的常春藤叶》班级学号姓名1.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前面有哪些伏笔?2.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试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3.“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对琼珊和贝尔曼各有什么含义?4.经过一天一夜的风吹雨打,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竟然奇迹般抵挡住了“秋风扫落叶”的命运。
琼珊竟然会相信,这是为什么?假如这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会死吗?5.“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
”这句话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6.“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
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与“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
”这两个句子分别表明了什么?阅读课本第16页倒数第二段到第17页第六段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7.联系下文情节,说说这几段文字起了什么作用?8.“不,我没有心思替你当那无聊的隐士模特儿”,贝尔曼真的不愿意吗?请你简要分析其当时的心理。
阅读课本第18页到文章结尾相关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9.第18页第3段“那个玄想似乎更有力地掌握了她”中“那个玄想”具体指的什么?10.“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旧依附在茎上。
随夜晚同来的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低屋檐上倾泻下来。
”这几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11.“天色刚明的时候,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
”这句话中“狠心”一词反映了琼珊怎样的心理?12.“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这句话反映了琼珊怎样的心理?13.医生离去时,苏艾为什么“找了个借口,跑到过道上”?14.“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户巾。
”既然毫无用处,为什么还要心满意足地织呢?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15.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但小说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16.分别品味“湿透”、“还燃着”这两个词语对刻画贝尔曼形象的具体作用。
17.作者为什么安排由贝尔曼来画这最后一片叶子,如果由苏艾来画,在主题表现上有什么不同?18.分析小说结尾一句话“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2)习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有误的注音。
数.落(shǔ)挪.动(nuó)蔓菁.(qīnɡ) 一幢.(zhuànɡ)堆砌.(qì) 咆哮.(xiào)怒号.(háo) 散.落(sàn)昵.称(nì) 门槛.(kǎn)颤.抖(zhàn) 瞥.见(pi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菁”读jīnɡ,“颤”读chàn。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肺炎盘算昂手阔步满不在乎荒唐塑像撒手而去希奇古怪编缉耐烦扶弱济困不速之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手—首,希—稀,缉—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16702015】①因此,搞艺术的人不久都到这个国色天香....的格林尼治村来了。
②在广场的东面,这个坏家伙明目张胆....地走动,每闯一次祸,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
③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
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然....,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④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
⑤有些人在不断的追逐中寻找快乐,有的人却在平凡的生活中安之若素....,品味着平淡的幸福。
⑥毕业时,虽然我们班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但是我们在心里一直把彼此当作一辈子的朋友!A.①⑤⑥ B.①③④C.①②③D.④⑤⑥【解析】①“国色天香”原是赞美牡丹的话,后常用来称美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验收
1. 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数.落(shǔ)挪.动(nuó)蔓菁.(jīng)气喘吁吁
..(xū)
B. 砖砌.(qì)咆哮.(xiào)怒号.(háo)散.落(sǎn)
C. 昵.称(nì)窗槛.(kǎn)颤.抖(zhàn)瞥.见(piē)
D. 瞅.见(chǒu)唠.叨(láo)殡.仪馆(bìn)闲逛.(guò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安祥稍纵即逝责无旁贷幸灾乐祸
B. 凛冽莫衷一是远离人寰同仇敌忾
C. 惊讶辉皇灿烂惶然大悟有条不稳
D. 陷井备感骄傲各司其职目不转睛
3.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 “男人?”苏艾像吹小口琴似的哼了声说,“难道男人值得——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
”
B. “十二,”她说,过了一会又说“十一”,接着是“十”、“九”,再接着是几乎连在—起的“八”和“七”。
C. “我要呆在这儿,和你在一起。
”苏艾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藤叶。
”
D. 大夫今天早晨告诉我,你很快康复的机会是——让我想想,他是怎么说的——他说你好的希望是十比一!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______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2)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_______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3)女人的手指_______了一下,想是叫苇眉了划破了手。
A.启示傲然震动 B.启事傲然振动
C.启示毅然振动 D.启事毅然震动
5. 选出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 苏艾正在画插图,忽然听到一个虚弱
..的声音重复了好几遍。
B. 苏艾在楼下那间灯火黯淡
..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
C. “她会把死和藤叶联系在一起?笑话。
”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
....,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D. 她非常担心,惟恐那个虚弱得像是枯叶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
..联系,真会撒手去世中。
6.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下来,不能翻云覆雨
....,叫人难以琢磨。
当然也不是说一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B. 3年前那个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如今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我国第一大学府,真是不堪设想
....。
C. 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坐享其成
....,就让我们勤勉奋斗。
D. 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的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的苦衷。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B. 光速降一倍或四分之一时,时间变化率并没有分别降一倍或四分之一。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络游戏带有暴力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
8. 下面的文段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饭后在椰林中散步。
椰林一眼望不到边,林中遍生青草。
__________ 映在水中,连水也是浓绿色。
①一条莹洁的小河,在林的另一端流淌。
②在林的另一端,有一条莹洁的小河。
③水平如镜,水上有独木舟静静地横着。
④如镜的水面,静静地横着一只独木舟。
⑤绿得很浓的树木的两岸郁郁葱葱。
⑥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绿得很浓。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作业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