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因与工效学的ICU护理工作系统研究进展_蒲学梅

合集下载

人本管理在ICU 管理中的运用

人本管理在ICU 管理中的运用

人本管理在ICU 管理中的运用苏嫦娥贺海霞朱林程海燕刘礼燕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03月第30卷第03期医疗管理医疗管理No.30 Vol.03March 2011CHINA HEALTH MONTHLY【中图分类号】R4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272-02随着重症监护专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重症护理服务的质量期望值也日渐提高,面对这样的职业背景,提升重症监护质量是摆在每一个ICU护士长眼前新的课题。

如何才能满足高质量护理服务的要求,满足新护理模式的需要,关键在于解决好人的要素,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好,管理的客观效益就越高。

表现在工作中就是高效率、高质量。

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拓展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使ICU的护理管理工作具有现代意识。

1完善的制度配合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是提高监护质量的工作基础1.1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及护理工作规范,保持ICU护理工作的正规化和连续性:①完善制度和流程。

制定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专人管理制度;②实行质量目标管理。

根据护理质量的要求,实行目标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

③监督管理。

通过护士长、责任主管护士检查监督、组内护士相互监督、两组间交接班监督、自我检查等方式实施。

它提高了科室管理的有效性,对护理人员可以产生一种鞭策心理从而使其自觉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工作。

④激励机制。

建立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制度,以保护各项制度的真正落实。

1.2贯彻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充分调动ICU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管理诸要素中人的管理是第一位的,制度的要素也要人去掌握和推动。

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围可以促进制度的更好落实。

护士在精神上感到安慰,这种满足感会激发她们的工作热情,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我院ICU中全部是年轻人,而且相当比例的人员是从学校刚刚毕业不长时间的年轻人,护士长要从一个领导者的地位,更要从一个长辈,一个朋友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人因与工效学的ICU护理工作系统研究进展

基于人因与工效学的ICU护理工作系统研究进展

基于人因与工效学的ICU护理工作系统研究进展DOI:10.16659/ki.1672-5654.2016.22.153如今对于ICU这个集中先进医疗仪器和危重病人的特殊医疗场所注入了很多关注,其在各个地方医院都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ICU特殊的工作属性决定了ICU护理人员的高压力。

基于人因与工效学的ICU护理工作系统形式,由于我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无法注入外国的最新研究,这就是我国ICU护理工作目前处于停滞期间的一部分原因。

该文将通过对HFE及SEIPS模型的简单介绍,分析基于人因与工效学的ICU护理工作系统研究的国内目前进展。

标签:基于人因与工效学;ICU护理;进展所谓工效学就是研究人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根据心理学、生理学等多方面因素对人、环境、机器相互影响下对舒适最优化的问题。

工效学,可以充分研究人和机器相互适应的问题,也可以探求人在各种环境中工作效率问题,还可通过大量数据为人创造出最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工效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我国这门学科依旧处于初创阶段。

工效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使人工作更为舒适;第二,使人工作更加安全。

如今我国对基于人因与工效学的ICU护理工作系统的研究正在发展。

1 HFE及SEIPS模型概述1.1 HFE模型20世纪50年代HFE这门新兴交叉学科开始迅速崛起并飞速发展起来,在传统上被分为两大流派,“Ergonomics”和“Human factors”。

Ergonomics关注的是工作怎样将人影响,旨在降低人们在工作中的疲劳感。

Human factors传统上对人机界面比较关注,旨在将人与环境及设备相互作用时的行为研究通透,以舒适工作系统和设计安全为重点。

广泛应用于制造、航空、军事行业的模型是SEIPS 模型。

是医疗系统设计的一个工具,对其指导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应该设计更为优秀的系统流程,将HFE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医疗临床服务的相关行业中,这样做也不单是为了避免职业伤害,更大程度上也是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完整的医疗服务。

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作用评价

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作用评价
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作用评价
【摘要】目的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作用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是2017年3月-2018年6月,将患者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强制约束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强制约束发生率进行对比,试验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强制约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6%)、强制约束发生率(20%)。对照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6%)、强制约束发生率(30%),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性化护理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基础上,不仅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纠纷,还对患者强制约束的概率有效地进行了降低。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医院护理中新型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本质是以“人”为中心,对患者的尊严进行维护,对患者的需求进行满足,做到尊重患者,使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均得到满足,属于一种整体化、个性化、有效性的一种护理服务[4]。这项服务对于ICU重症病患来说十分实用,关于ICU重症患者来说,疾病与身心的折磨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传统护理过于模式化,对于ICU重症重症患者来说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营造舒适环境气氛非常关键[5]。这点人性化护理可以弥补这一点,人性化护理会从患者的病情、病状作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对于患者情感需求、情感表达及时回应,面对患者急躁、恐惧的心情,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其真实感受,便于在治疗过程中及时为患者缓解身心压力,减轻内心痛苦,提高患者配合的依从性。而随着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不仅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纠纷,还有效降低了对患者强行约束的几率。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强用SPSS23.0系统处理数据,用t检验定量资料(x±s),用X2检验定性资料(%,n),P小于0.05象征有差异。

人文关怀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人文关怀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人文关怀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张春月梁齐超李可欢【摘要】目的:探讨在ICU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月~2021年6月于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ICU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ICU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睡眠质量,加强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人文关怀;重症监护室;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1)08-0132-02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众多科室中特殊的一个,主要工作任务是为重症患者加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缓解病情[1]。

本研究旨在将人文关怀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中,期望提高护理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月~2021年6月于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

观察组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19例,患者年龄为27~71岁,平均年龄为(55.23±4.76)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5例,心血管疾病4例,恶性肿瘤患者2例,其他疾病患者2例。

对照组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患者年龄为28~72岁,平均年龄为(55.58±4.56)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8例,机型脑血管疾病患者1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2例,恶性肿瘤患者1例,其他疾病患者2例。

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基于人因与工效学的ICU护理工作系统研究进展

基于人因与工效学的ICU护理工作系统研究进展

着 最为 重要 的地位 , I C U特殊 的工作 属性 决定 了 I C U护 理人 员 的高 压力 。基于人 因与工 效 学 的 I C U护理 工作 系统 形
式, 由于 我 国不 同的文化 背景 , 使得无 法 注入外 国的最 新研 究 , 这 就是 我 国 I C U护 理工 作 目前处 于停 滞期 间 的一 部分 原 因。该 文将 通 过对 H F E及 S E I P S模 型 的简 单 介 绍 , 分 析基 于 人 因 与工 效学 的 I C U护理 工 作 系统 研 究 的 国内 E t 前
[ A b s t r a c t ]C u r r e n t l y , I C U , a s a s p e c i a l me d i c a l p l a c e o f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a d v a n c e d me d i c a l i n s t r u m e n t s a n d c r i t i c a l l y s e v e r e
p a t i e n t s ,a r o u s e s ma n y p e o p l e ’ S c o n c e r n s ,a n d i t p l a y s a n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h o s p i t a l s i n v a r i o u s p l a c e s , t h e s p e c i a l wo r k p r o p e r t y o f I CU d e t e r mi n e s t h e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o f I C U n u r s i n g s t a f f ,t h e l a t e s t r e s e a r c h a b r o a d o f I CU n u r s i n g wo r k s y s t e m

基于人因与工效学的ICU护理工作系统研究进展

基于人因与工效学的ICU护理工作系统研究进展

observational study[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9,49(1):108-111.[35]Miller M,Burjonrappa S.A review of enteral strategiesin infant short bowel syndrome:evidence-based or NICUculture?[J].J Pediatr Surg,2013,48(5):1099-1112.[36]Sigalet D,Lam V,Boctor D,et al.Nutritional support ofinfants with intestinal failure:something more than fishyis going on here![J].Pediatr Surg Int,2013,29(10):975-981.[37]Utter S,Duggan C.Short bowel syndrome[M]//Hen-dricks K M,Duggan C,Walker W A.Manual of Pediat-ric Nutrition.4th ed.Mitchigan:BC Decker,2005:718-735.[38]Luft V C,Beghetto M G,de Mello E D,et al.Role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diarrhea among hospi-talized adult patients[J].Nutrition,2008,24(6):528-535.[39]李玲娜,李建华,蔺辉,等.输液恒温器在肠内营养输注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6):116,118.[40]Braegger C,Decsi T,Dias J A,et al.Practical approach topaediatric enteral nutrition:a comment by the espghancommittee on nutrition[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10,51(1):110-122.[41]Grant J P.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the luminal gut:enteral access implications[J].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06,30(Suppl 1):S41-S46.(本文编辑 赵梅珍)基于人因与工效学的ICU护理工作系统研究进展蒲学梅1,魏建新1,冯庆敏1,刘胜林2Research advances of the ICU nursing work system based on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Pu Xuemei,Wei Jianxin,Feng Qing-min,Liu Shenglin摘要:以面向患者安全的系统工程(SEIPS)模型为指导,阐述ICU护理工作系统及其人因与工效学(HFE)改进措施的相关研究状况。

人文关怀护理在ICU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人文关怀护理在ICU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的评分。

ABC 和FMA的总分均为100分,患者的ABC评分越高表示其语言功能越佳,其FMA评分越高表示其运动功能越佳[2]。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20.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BC评分及FMA评分相比,P>0.05。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ABC评分和FMA评分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

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ABC评分及FMA评分(分,sx±)组别ABC评分FMA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比组(n=36)56.7±4.870.8±5.251.5±5.064.2±5.1试验组(n=36)55.0±4.984.1±6.5*50.4±5.175.9±6.0*注:*与对比组护理后相比,P<0.05。

3 讨论失语、偏瘫是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也是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大量的研究证实,及早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能促进其神经轴突的再生,重塑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2]。

吴男男等[3]对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对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其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ABC评分和FMA评分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

这说明,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其语言功能及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1] 吴美燕.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5):141-143.[2] 刘菁菁.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7):108-110.[3] 吴男男,王畅,张小兰.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250.人文关怀护理在ICU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李 爱,何秀英(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云南 蒙自 661100)[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对重症监护室(ICU)的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

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研究

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研究

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研究发表时间:2016-05-25T16:21:27.257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作者:阿依奴尔·肉孜买提蒲雪梅[导读] 重症监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颅内、肠胃道以及其他部位。

结论:加强基础护理以及环境管理,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素质,可有效的减少感染率的发生。

阿依奴尔·肉孜买提蒲雪梅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西院区 848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时发生感染的重症监护患者40例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感染原因,并研究护理对策。

结果:重症监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颅内、肠胃道以及其他部位。

结论:加强基础护理以及环境管理,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素质,可有效的减少感染率的发生。

【关键词】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51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01-01 重症监护室是专门收治危重病症并给予精心监测和精确治疗的单位,其室内收治的均属于高危性患者,由于该病室中的患者均属于无自理能力的重创患者,故住院及卧床时间长,且长时间处于隔离状态,抵抗力低下,且由于侵入性操作导致其院内感染率的增加,严重者将导致患者的最终治疗以失败告终,其医疗成本也随之增加,因此,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感染率的发生[1]。

本文针对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做了以下研究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在本院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治疗时发生感染的重症监护患者40例作为本次回顾性研究分析对象,并分析其感染原因,研究预防的护理对策。

本次选取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8-64)岁,平均年龄为(36.54±12.31)岁;住院天数为(3-86)天,平均天数为(21.21±11.43)天;其中颅脑伤患者16例;晚期肿瘤伴化疗患者18例;肺部疾病患者8例;其他患者8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bservational study[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9,49(1):108-111.[35]Miller M,Burjonrappa S.A review of enteral strategiesin infant short bowel syndrome:evidence-based or NICUculture?[J].J Pediatr Surg,2013,48(5):1099-1112.[36]Sigalet D,Lam V,Boctor D,et al.Nutritional support ofinfants with intestinal failure:something more than fishyis going on here![J].Pediatr Surg Int,2013,29(10):975-981.[37]Utter S,Duggan C.Short bowel syndrome[M]//Hen-dricks K M,Duggan C,Walker W A.Manual of Pediat-ric Nutrition.4th ed.Mitchigan:BC Decker,2005:718-735.[38]Luft V C,Beghetto M G,de Mello E D,et al.Role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diarrhea among hospi-talized adult patients[J].Nutrition,2008,24(6):528-535.[39]李玲娜,李建华,蔺辉,等.输液恒温器在肠内营养输注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6):116,118.[40]Braegger C,Decsi T,Dias J A,et al.Practical approach topaediatric enteral nutrition:a comment by the espghancommittee on nutrition[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10,51(1):110-122.[41]Grant J P.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the luminal gut:enteral access implications[J].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06,30(Suppl 1):S41-S46.(本文编辑 赵梅珍)基于人因与工效学的ICU护理工作系统研究进展蒲学梅1,魏建新1,冯庆敏1,刘胜林2Research advances of the ICU nursing work system based on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Pu Xuemei,Wei Jianxin,Feng Qing-min,Liu Shenglin摘要:以面向患者安全的系统工程(SEIPS)模型为指导,阐述ICU护理工作系统及其人因与工效学(HFE)改进措施的相关研究状况。

从物理环境、组织、技术工具、任务、人员5个方面探讨ICU护理工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护理过程和输出结果的影响,总结多维的HFE干预措施,认为HFE方法可在ICU护理工作系统设计中广泛应用。

SEIPS模型是系统理解ICU护理工作系统的有效指导框架。

以SEIPS模型为指导,运用HFE方法进行ICU护理工作系统分析及设计是发现和改进护理工作系统薄弱环节、提高工作系统效率、促进患者安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人因与工效学; 面向患者安全的系统工程模型; ICU护理工作系统; 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52(2014)12-0084-04 DOI:10.3870/hlxzz.2014.12.084作者单位: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高压氧科(新疆石河子,832008);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蒲学梅: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通信作者:魏建新,shzdxyfy@sina.cn收稿:2014-01-07;修回:2014-03-26 医疗护理服务涉及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包括复杂的医院人群、医疗技术与工具、医护任务、物理环境、组织影响等。

在如此复杂的医疗环境中,医患双方生理、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给高效、安全地实施护理活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研究表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s,ICU)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d,每天接受的医护活动平均有178项,其中约1%医护行为会出现失误,20%的ICU患者住院期间可能遭受一次严重的不良事件[1]。

出现护理失误或不良事件时,人们往往倾向于指责个体行为,而未深究事故发生的系统原因。

根据人因与工效学(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HFE)的观点,护理不良事件或失误是个人因素和工作系统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2]。

运用HFE方法能够分析和找出护理失误或不良事件发生的多方面、深层次的系统因素,而不是仅追究表面上的个人原因,并根据系统存在的弱点进行护理工作系统的设计与再设计。

本文将以“面向患者安全的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 Initiative to Patient Safety,SEIPS)”模型为指导,探讨ICU护理工作系统的运作及其存在的HFE问题,通过文献分析,归纳SEIPS模型下ICU护理工作系统中的主要因子对护理工作和患者安全的影响,并总结相应的改进ICU护理工作系统的建议与措施。

1 HFE及SEIPS模型概述1.1 HFE HFE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传统上被分为“Human factors(Enginee-ring)”和“Ergonomics”两大流派,前者传统上更关注人机界面,研究人与设备及环境相互作用时的行为,关注人与系统相交互时的需求、能力与局限性,以此设计安全、舒适的工作系统;后者传统上关注工作是如何影响人的,重点是通过设计工作任务降低疲劳,以符合人的工作能力范围[3]。

在我国HFE通常被译为“人因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体工程学”等。

随着“Human factors(Engineering)”和“Ergo-nomics”的融合与发展,两者的意义与研究范畴已基本统一,本文借鉴美国Carayon P所著“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in Health Care and Patient Safety”一书[4],统称为人因与工效学(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IEA)将HFE定义为: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生活和休息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达到最优化问题的学科[5]。

HFE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制造、核电和军事等行业,以改善系统和服务。

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IOM)认为,HFE是医疗系统设计的一套重要指导理论与实践工具[4],可对医疗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如运用HFE原理,提高团队合作的有效性,或设计有用、可用的医疗信息技术(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HIT),设计更优的系统和流程,改善人机接口等。

将HFE相关知识应用于各项临·48·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Jun.2014 Vol.29 No.12床医疗服务,不仅可以保护相关从业人员(如医生、护理人员、治疗师和临床工程师等)避免职业伤害(如肌肉骨骼伤害等)的发生,更能为患者提供完整、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因此,HFE可以为研究护理工作系统提供全面可行的理论方法,对增进患者安全和医护人员职业健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2 SEIPS模型 SEIPS模型是由Carayon等[6]基于工作系统模型[7]和医疗质量的结构-过程-结果(Structure-Process-Outcome,SPO)模型[8]所提出来的一种通用框架模型,可以用来描述个人或团队等任意类型的医疗工作,是理解复杂医护工作系统的有效工具。

SEIPS模型将工作系统模型融合进SPO模型,丰富了SPO模型对结构和过程的描述,其专注于系统设计及其对“过程”和“输出”的影响,对“过程”的研究较为广泛,对于理解工作中的多种不同要素以及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SEIPS模型基于2个假设[9]:①假设患者安全是由工作系统和很多过程(如患者护理过程)的设计、运行方式所决定的;②假设组织和个人的输出结果(如工作满意度和组织绩效)受到工作系统设计的影响,并且组织和个人的输出结果与患者安全结果相关。

将SEIPS模型应用在ICU护理工作系统中的2个主要目的:①为评估护理工作系统、过程和结果作指导,以便提出形成系统再设计的干预措施;②为评估护理系统再设计的干预措施作指导。

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静脉注射过程、门诊患者手术流程、ICU护理工作流程,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等问题。

2 基于SEIPS模型的ICU护理工作系统根据SEIPS模型,ICU护理工作系统包括以下部分。

①人员:位于模型的中心,包括护士、护工、呼吸治疗师和患者及其家属,他们拥有直接影响个体表现的不同特征,如生理特征、心理特征、教育背景、技术水平和动机等;②任务:人员要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这些任务对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时间都有不同的要求,如中央静脉插管、给药、气道处理等;③工具和技术:人员需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来完成任务,如输液泵、医嘱录入系统、纸质检查表等;④物理环境:所有任务都是在ICU物理环境下执行,包括空间布局、微气候环境、噪声水平等;⑤组织环境:所有任务均在特定组织环境的影响下被执行,包括安全文化、团队合作、领导支持等。

ICU工作系统的五个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影响过程表现(如循证指南的遵从度,供应链管理过程的效率),并最终影响患者(医疗失误、病死率)、员工(压力、工作满意度)和组织(临床医护员工的离职率、盈利状况)的输出结果。

基于SEIPS模型的ICU护理工作系统见图1。

笔者将重点讨论SEIPS模型中对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影响较大的部分因素,而非完全囊括ICU系统中方方面面的影响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