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 写作同步序列导学案 第四讲 学习写得新颖 苏教版必修5
苏教浙江新高考语文必修五文档专题四专题写作导学案Word含答案

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训练目标思维目标:掌握议论文写作中让议论更加深刻的方法技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国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2018年全国卷Ⅰ满分作文)生逢新时代,奋进正当时亲爱的18岁的朋友们:①见字如面。
当你们看到这篇文章时,时间坐标已经定位在2035年了。
17年前,我曾和你们一样,经历着18岁的酸甜苦辣,感受着新时代的日新月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
”诚哉斯言,而我想为你们讲述21世纪造就的第一批青年人经历着感受着的新时代的故事。
②这是一个拼搏的时代。
正如习主席所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斯言不谬,这是一个英雄不问出处,人人都有梦想的时代。
且看:无数草根英雄实现人生价值,无数海外学子归国创业,大国工匠精益求精,青年一代砥砺前行。
那是武大靖吧,他在饱受争议的平昌冬奥会上以绝对优势豪夺金牌,万千国人酣畅淋漓;那是宋玺吧,明明加持着北大女学霸、合唱队队长带领团队取得国际金奖等光环,却偏偏投笔从戎,加入海军陆战队,并赴亚丁湾执行任务平安归来;那是秦玥飞吧,在殿堂与田垄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毕业于耶鲁,服务于村民,堪称时代楷模。
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只争朝夕的行动者,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以拼搏书写人生华章,以奋斗激扬时代鼓点。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序列写作4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单元序列写作4注重创新,是对文章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的总要求,具体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等。
创新不等于猎奇,也不等于只写新事物。
写议论文,观点要新,例证要新;写记叙文,故事要新,立意要新。
同样的题材,因构思之巧,就会各领风骚。
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和描述,就是一种独到之处。
推理,也只有抛弃人云亦云,才会有独到之处。
同时,写作还是一种生命运动,是最富有个性色彩的劳动。
承认个性、张扬个性,是一种人本的回归,因此,文章有个性色彩也是创新的重要要求。
[名师支招]古人云:“文章切忌随人后。
”又道是:“文若春华贵出新。
”作文的本质就是创新。
只有创新,才有生气,才有活力,才能动人,才能怡人耳目。
作文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立意新对同一事件或事物,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与看法,要能发掘其中最新、最有特色的内涵;要能挖掘出问题中隐含的更新、更有现实意义的观点。
1.逆向思维,体现思想行文时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思考,勇敢地打破认识常规,得出全新的见解。
比如,人们常常讥笑“班门弄斧”,不自量力,我偏提倡“弄斧就要到班门”,只有敢于在高手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获得更多的教益;人们常以“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作为借口,我偏说“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洁身自好,拒绝诱惑;一株牵牛花,别人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发向上,我偏批评它只要见到谁位置高就去攀附,为他吹喇叭,唱赞歌。
2.发散思维,变换角度对于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认识,得出不同的结果。
比如,以“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立意作文,除了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的恶劣作风外,还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更加富有新意:(1)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政策,联系现实谈改革平均主义的必要性。
(2)批评南郭先生的同事互相包庇,抨击现实社会中官官相护的腐败现象。
(3)肯定南郭先生的自知之明,批评现实生活中不学无术却空占位置的无赖作风。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四单元 同步写作序列学案四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事物是纷繁芜杂的,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不能简单化。
说理论证要辩证,就是要看到事物的各个侧面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地分析事物的矛盾,从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合乎事理的评价。
做辩证分析,就是要从事物的两方面进行辩证思考,或一分为二地认识事物,或比较和其他事物的异同,或从侧面与正面、个别与整体的关系思考,都有助于全面认识事物,从现象到本质地揭示事物特征,提出准确全面的观点或理由。
写作议论文时,我们提出的论点应避免片面化、绝对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认识更全面,论证更周密,见解更独特,立论更深刻。
【技法点拨】 一、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出来的,因此事物的存在对于产生它的历史条件来说是有理由的、必然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原来存在的理由可能会丧失,由合理的变为不合理的,由积极的变为消极的,最后经过否定,实现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没有否定就没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也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
如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中,人们说曹操有相人之术,袁绍当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曹操却说,“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袁绍不会成就大事业。
相反他评价当时人单势孤、寄人篱下的刘备“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是真英雄也。
结果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开创了蜀汉基业,三分天下有其一,而袁绍在官渡一战中被打得仓皇逃窜,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他们的结局真如曹操所料。
曹操就是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人不是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
曹操用发展的观点相人,对我们的生活同样有启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处于运动、发展、变化之中。
我们在论证一个问题时,如果把它看成是绝对不变的,就不可能揭示出它的内在的客观规律,也就必然违背事理。
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防止变“近视眼”。
必修五模块学习学案:第四单元 单元序列写作(四)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①已经是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
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
暮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
②穿越千年历史,这一天我和心中的英雄司马迁生活在一起,我是一个卑微的小吏。
我再次走到司马迁近旁悄声心痛地说:“太史公大人,我可以帮您逃离天牢,从此隐姓埋名,便可躲过此劫,日出之前,您要做好选择,否则就没机会了。
”昏暗的灯光下,司马迁猛然站起:“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白;活,忍辱偷生,完成未竟事业,使文采表于后世。
岂可隐姓埋名,湮没于世?”③司马迁拖动着脚镣,走回几块砖堆成的床。
金属的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魅。
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
④我一定要想办法营救我心中的英雄司马迁。
“太史公大人,还有一条路,以您的才华和文笔,给皇帝写一封认错信,一定能让他改变主意,怎么样?时间不多了,您赶快写,小人拼了命,一定在天亮前,把信送到皇帝手中。
”⑤太史公一动不动,然而借助昏暗的灯光,我能感受到,无法遏制的愤怒在他心中升腾。
昨日朝堂的场景历历在目,当汉武帝在歇斯底里地咆哮时,当满朝文武双股战战时,当李陵一下子从英雄被定性为叛徒时,司马迁觉得胸中有什么东西压着。
司马迁与李陵并无交好,然而他不能容忍,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将士遭人污蔑。
为此他奋起抗争,替李陵辩护,为此他不惜触怒龙颜。
①开篇巧妙地设置场景,引出“心中的英雄”,开启下文,新颖独特。
②穿越千年历史与司马迁相遇,而且打算救出英雄,构思新颖。
把耳熟能详的“陈旧”历史写得形象逼真,化腐朽为神奇,创新意识极强。
③进一步渲染压抑沉闷的氛我凝神屏气,等待我的太史公做出决断,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四周寒气在凝结。
终于太史公打破沉寂坚定地说:“谢谢你,但是,著成信史是我的使命!”⑥也许,他想到过屈原的投江;想到过孤竹君的儿子们在首阳山的遗骸;他想到过抛弃这个世界,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便是死,他也应该是个大丈夫。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导学案: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15、兰亭集序 教师版

东台创新学校高中导学案(教师版)学科:语文年级:高二课题:《兰亭集序》1课时主备人:施雪宏审核:高二语文备课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1)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自主学习:知识链接1.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他的《兰亭集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 文章背景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
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家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 序的体裁特点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
一是赠序,一是书序。
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
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4.文化常识(1)纪年法:A干支纪年(岁在癸丑)B帝王年号(宣德间)C王公纪年(赵惠文王16年) D年号干支并用(顺治二年乙酉四月)(2)暮春(孟春、仲春、季春)(3)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暮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
语文高中语文必修五文档第四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Word含答案

给作文增添一抹个性色彩训练目标写出自己的个性色彩。
高考《考试说明》写作“发展等级”中有“有个性色彩”的要求。
“有个性色彩”,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要写自己的感悟和独特的见解,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就是鼓励学生对生活产生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写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来。
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愤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
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文本借鉴名师评语本文的特点大致如下:其一,论证新颖。
本次作文中,使用破立结合方式论述的并不多,如果使用得好,将令人耳目一新。
文章举泰戈尔、艾丽丝技法总结要写出具有个性色彩的作文,必须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1)感情真实。
写作是生活的反映,是主观情感的抒写,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
高考作文要写那些最熟悉的东西,要写那些最能打动我们心灵的东西,以期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
(2)自我求新。
立意要新颖,不能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更不能按图索骥,依葫芦画瓢。
要跳出常态思维,向深层挖掘,写别人没有想到的内容。
构思要求新,不能总是三大段或几大段的叙述、议论,可以采用分节、小标题、前言、题记等形式。
高考作文既要讲究内容美,也要讲究形式美,二者巧妙结合,方可文质兼美,成就佳作。
(3)文体求变。
传统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类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和作文个性的发展要求。
童话、寓言、杂文、短篇小说甚至文言文也都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高考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4)语言求活。
带有个性色彩的语言可以使文章活泼、生动,或优美流畅,如行云流水;或通俗易懂,朴实自然。
方言、流行语、外来词、俚语、俗语、谚语都可以入文,以求鲜活、真实。
语文导学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四单元 单元写作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

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训练目标掌握作文创新的技巧,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
作文题呈现:(2016·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生佳作一点进步,一种人生广东一考生暮色暗淡,残阳如血。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用萧瑟的景物衬托出女孩模考后失落的心情。
北方的风凛冽地刮着,刮得人生疼。
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坐在河边,手里拿着最后一次的模考卷,上面的分数令她心寒。
她考差了,离自己梦想的学校还差了好多,然而更令她伤心的是,她的父母非但没有安慰她,反而将她痛骂了一顿。
女孩于残阳中站了起来,她撕碎了手里的试卷,回到了家。
没有人知道那个夜晚女孩想了什么、想了多久。
只是看见,从那以后,女孩仿佛在书桌旁生了根。
“生了根”形象地写出了女孩刻苦拼搏的形象。
几个月后,女孩坐在高考考场上,答完了人生最重要的几份试卷。
也许是好事多磨,女孩的高考成绩虽然比最后一次模考分数多出了很多,但依然未能考上梦想的院校,只因几分。
女孩流着泪在田野上使劲地奔跑,最后累得躺倒在地。
盛夏,农村的夜空被点点繁星照亮,女孩睁着流着泪的眼睛,看着热闹的夜空,仿佛自己的梦想跟那星星一样离她如此遥远。
这时,女孩的父亲躺在了她的身边。
“对不起,我还是没考上,你骂我吧。
”“不,孩子,最后一次模考骂你是因为你的心根本不在学习上,然而后来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和你的进步。
有进步就是好的,虽然你的进步并未帮你达成目标,但那又怎样?只要能进步,在哪都能成就精彩。
”“点点繁星”暗示了下文父亲对女孩的开导。
构思巧妙、新颖。
父亲的话好似一点灯火,点亮了女孩心里哪怕只有一平方厘米的地方。
几个月后,女孩听了父亲的话,背上行囊,去了一个二本的院校,继续着自己的人生。
那后来女孩大富大贵了吗?没有。
毕业后,女孩搭上南下的火车,找了份工作,平平淡淡地生活着。
只不过,不管有多平淡,她都会把生活过好,努力让自己进步。
高中语文苏教必修五学案写作同步序列导学案第二讲学习写得充实Word含答案

第二讲学习写得充实1.了解“抓住个性,创造丰满形象”“写好细节,表现思想感情”等使文章充实的一些方法。
2.体会文章运用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表现真挚的感情,学习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
3.在“实战演练”中选择题目,进行写作练习,尽量写得充实。
“写得充实”的前提是脑子里有丰富的材料。
这就要多观察,多读书。
读书,是积累材料的主要途径。
把头脑中现有的材料充分发掘出来,恰当地运用到文章中去,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
具体方法如下:一、抓住个性,创造丰满形象形象丰满,是针对叙事类文章的人物形象塑造提出的。
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反映其性格特征,展示其内心世界,可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1.综合笔法现丰满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鉴于字数的限制,肖像描写应当简略传神,“个子不高”“长相一般”“头发浓密”之类不妨舍去。
如高考作文《箭锋上的友情》: 周瑜在军营帐篷里来回踱着步。
一只只飞蛾在案台上的火烛旁飞来飞去。
帐篷里忽暗忽明,帐篷门口站岗的士兵叹了口气。
他明白帐篷里的人一定正被什么事烦恼着。
但同时他也明白像他这样的小人物又怎能替得了一个东吴大将思考?此时,帘幡被掀开了,周瑜从里面走了出来,一身的银甲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他的脸上没有表情,看上去像是在犹豫,又好像是下定了决心。
周瑜就这样站了很久。
旁边的士兵也只好就这样陪他站着。
一时间,天地显得无限宽广,星星满布在黑色的夜空中,就好似一颗颗珍珠撒落在了黑色的绸缎上。
本段文字运用了心理、行动、神态等描写手法,展示了人物心灵深处的矛盾,也暗示了话题。
2.立体展示塑丰满在表现人物特点时,不是概念化、脸谱化地写其高、大、全或假、恶、丑,而是写出人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写出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
何家庆同志是享誉全国的优秀知识分子典型,在介绍他的先进事迹的通讯《情到深处品自高》一文中,作者写何家庆携带全家的积蓄2.7万元去西南考察芋种时,有这样一段话:可是鬼使神差,先后三次,他分别到了绩溪、安庆、浙江,又转回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学习写得新颖1.掌握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的一些作文创新的技巧。
2.阅读“范文鉴赏”,体会富有时代感、构思个性化的写作特点,从中感受作文创新的魅力。
3.在“实战演练”中选择一题,从新颖的角度入手,写一篇创新作文。
高考写作中要求“有创新”。
“有创新”是就文章总体而言的,它既是对文章的要求,更是对创新精神的一种倡导。
“有创新”,具体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一、见解新颖1.变换角度,发散思维对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会有不同的见解。
如以“愚公移山”为话题,除了批评智叟的愚,赞美愚公的恒心外,还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①愚公从这个地方搬走;②愚公和他人合作,共同搬山;③愚公先做生意赚钱,等有钱后再雇人搬山。
这种变换角度的思维方法会令人耳目一新。
2.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就是从相反的角度进行思维,也就是对人们司空见惯已形成定论的观点,从相反的角度思考,打破认识常规,得出全新的见解。
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话题,从正面讲,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和方法固然是好的。
但从反面讲,这种费时的读书方法,确无可取之处。
如果确实难以读懂,就要通过问别人、查资料(包括上网查询)等多种渠道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逆向思维法,在人们已有的普遍认识上通过逆向思维产生新的认识,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引申拓展引申拓展,即在原来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向前引申一步。
有两种方式:一是更深入地想,纵向发展;一是扩展地想,横向发展。
这样就可能提出别人未曾提出过的观点。
如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有一篇文章,题为“讲真话不是美德”,乍看起来让人怀疑是不是写错或印错了。
读罢全文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认为:讲真话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讲真话是一个基本的做人态度;一旦讲真话成为美德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扭曲。
作者见解新颖,文章立意深刻,发人深省。
由此可知,只要认真思考,深入理解,拓展思维,就完全有可能获得新颖的见解。
二、材料新鲜1.选择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材料如江苏考生《青春从40岁开始》:“上楼的时候,我听见老妈在唱歌,而且是一首我会唱的歌,我跟着唱了起来,妈妈很惊讶,问我怎么也会唱,我笑道:‘这不是应该我问你的话吗?’”作者选取家庭琐事,叙写平实人生,情趣盎然,意味无穷。
2.选择富有时代特色的材料河南一考生《创新+合作=成功》文中所选店商、京东、习总书记讲话等材料富有时代气息,极具时代特色,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精神,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亲切自然。
3.对“旧材料”加工创造对于人家已经用过的材料,只要我们对它加以适当的加工改造,还是可以达到借人之物抒己之情的目的的。
如《“以德治国”不容忽视》片段:走入历史的长河,纵观历朝历代的兴衰功过,“以德治国”带来的实惠在史册上清晰可见,违背它所酿成的恶果也比比皆是。
你看汉朝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之后的“文景之治”,不都渗透着“以德治国”的思想吗?这些政策不都使汉初经济恢复,政治清明,到武帝时出现了大一统的繁荣局面吗?唐太宗李世民,提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观点,他的仁政措施,不也使唐王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可喜局面吗?而秦王朝,冒天下之大不韪,于民无德残暴成性,其结果不是命短得很吗?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切勿忽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刘邦、李世民、嬴政等的施政史实,不知有多少人在写作中已用过,这里作者对它加以适当的加工改造,达到了借人之物写己之旨的目的。
三、构思新巧1.注重细节,生动描摹成长中,我们或多或少积累了有关人、事、物、情、理的经验,单就其中某一细节进行生动描写,就可以成为一篇好文章。
如高考话题“心灵的抉择”,有位考生就回忆起高考前一天所见到的材料,并快速进入话题氛围,展开激情迸发的描写,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在生死的抉择面前,舍生忘死、舍己救人是人类共同的美德: 那个13岁的女孩,看到自己9岁的同伴在深水中挣扎时,竟忘记了自己不会游泳,毅然而又急切地跳进仍有些冰凉的水中,用自己软弱无力的双臂,硬是将自己的同伴推上岸。
那一刻,她将自己的生命力量全部传递给了落水的同伴,自己却力竭而亡。
慢慢地,慢慢地,她带着纯真而满足的微笑沉入幽暗的水底……2.联系生活,再现生活世界上万事万物本来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但不经过思考就不易发现。
很多学生,文思闭塞的主要原因是:把所写的事物孤立起来,看不到与其他事物的联系。
学生如果善于运用联想,发现了这种联系,则思路自然宽阔。
浙江高考优秀作文《石碑上的历史》,就将思维的触角探到当今现实生活。
文章采用古今对比“双轨式”结构,以古代县官和当今村民黄四娘的选择来扣题,分合恰当,起结新颖,立意深远。
在“以情代理”根基深厚的中国农村里,一个村妇说出“你得照电视上说的做啊”,难道不是对情感社会的反思、对理性社会的呼唤吗?这给人一种历史使命的凝重感。
四、想象独特1.想象力是想象独特的前提爱因斯坦说:“丰富的想象力比丰富的知识还重要。
”艺术创作也是这样。
“艺术的创作过程只能是通过想象才能得到完成。
”如有一篇以“墙”为话题的作文,文中既有“相对联想”,想到以色列的哭墙、柏林墙和神话中的叹息墙;也有“相似联想”,想到金子雕成的墙、水晶砌成的墙、单薄的纸墙和普通的砖瓦墙;还有“相关联想”,想到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在墙壁上的创作,想到凡尔赛宫,想到卢浮宫……正是这多种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才使文章有如此大的承载力,抒发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寄寓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2.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想象独特的关键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成的名篇。
一样的咏梅,两者迥然不同。
陆游笔下的梅花,处境偏僻,心情寂寞,饱受风吹雨打,极度消极孤苦,即便这样,它们也互相争权夺利,钩心斗角,目空一切,孤芳自赏;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不怕狂风暴雨飞雪,敢于傲雪开放,并且昂然向上,向百花报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想象要以“新”取胜,以“特”见长。
当然,过于离谱,不切实际的想象是毫无价值的,歪曲事物本质的看法和错误的观点是不能算新颖的。
五、富有个性1.独特的创造性的发现“独特的创造性的发现”就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别人见过的平凡的事物,从而得到深刻的感悟、真切的体验、新奇的想象、创造性的见解等。
如河南一考生《换个角度,天地一新》:……谈到宋词,人们的评价众口不一。
有人欣赏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雄奇,而贬抑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丽;有人赞叹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纤巧,却排斥辛弃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壮。
答案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倘若你问我,你喜欢宋词的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两派都喜欢。
因为正是这两种不同风格的美,才构成了绝妙的宋词。
宋词有抵御外侮,忧国忧民之情;也有山水风月,伤春怀人之意。
前者振奋人心,慷慨激昂;后者朦胧浪漫,缠绵萦绕。
……宋词,两种不同风格的词作,是我永恒的热爱。
针对历来人们对宋词两种风格褒贬不一的事实,抒写自己全新的感受和认识:两派都喜欢。
因为正是这两种不同风格的美,才构成了绝妙的宋词。
见解独到,富有个性。
2.独特的创造性的表现“独特的创造性的表现”是指将发现“独辟蹊径”地表现出来,不模仿别人,不因袭某种模式,收到别开生面,面目一新的效果。
这就要求大家注意材料的个性化、构思的个性化、语言的个性化。
因此,“富有个性”要恰到好处,张扬力度不够则个性不显,张扬过度又失之偏颇。
可采用故事翻新、古今组合、中西合璧、童话写作、小品创作、虚拟访谈等形式。
如江苏考生的《四幕剧》,称得上是创造性表现的范例。
作者大胆采用剧本的形式,写得新鲜活泼。
生动的艺术画面,辅以情感饱满的议论性语句,表明了作者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
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
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
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①但行善举,莫问前程山东一考生②迪金森曾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是令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着。
这句话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行善举,暖人心”,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
“24小时书店”里,是爱、善、尊重、包容……的栖息地。
店员一句句“欢迎光临”的问候,亲切的目光,瞬间将爱的世界点亮。
柔和的灯光下,拾荒者得到了尊重,流浪者得到了包容。
店员用小小的善举,温暖了他人的人生,也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③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
”小的善事可以低到尘埃里,但我们可以从中窥到行善者海纳百川般广阔的胸襟和兼爱的情怀。
你可知弘一法师圆寂时曾再三叮嘱弟子要在自己身旁放上一碗清水,只怕焚烧尸体时蝼蚁闻味而上葬身火海。
他的心会为一只蝼蚁而颤动,因为在他眼中,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是该被尊重的。
在他那如一泓清泉般澄明清澈的心中,早已没有了“他”与“我”之分,他用小小的善举去温暖每一个生灵。
④当行善成为习惯,我们的世界会更加温暖;当善举不再是偶然,我们的灵魂将会更伟岸。
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就会让行驶了五千年的中国之舟更坚固,因为,大爱无言存希望,善举无痕爱意长。
⑤“天下皆白,唯我独黑。
非攻墨门,兼爱平生。
”这就是墨家。
与儒、道并称“显学”,从儒学中我们可以学到仁、义、礼、智、信。
若将墨家的“兼爱”用实际行动来体现,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体现出价值,我们的社会将会有永不凋谢的春色,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24小时书店”的店员们从小小的善举中传递了温暖,同时也践行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友善”等等理念则尤为突出。
其实,很多事情的失败,就如《红尘客栈》中所唱的那样“无非是名和利放不下”。
很多人担心“24小时书店”无法很长时间的经营下去。
但是,哪怕只有一晚,传递了爱与善,体现了尊重与包容,将生命的价值实现,那也是成功了!⑥但行善举,莫问前程。
①标题立论准确,角度新颖。
②首段采用名言引入,既生动优美,又增强了说服力,自然引出观点“‘行善举,暖人心’,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
”③此文在关键位置大量引用名言说理,是文章的一大亮点。
④使用整句,说理深入,气势如虹。
这样的整句,文章随处可见,是其一大亮点。
⑤从儒家、墨家思想论证自己的观点,体现出作者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
⑥尾段呼应标题,重申论点,又极简洁,符合“豹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