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简单机械

合集下载

其他简单机械

其他简单机械

F
1 3
G
F
1 4
G
F
1 4
G
F
1 5
G
拉力移动的距离 s和物体移动的 距离 h的关系:
s =nh
注意:反映的特点、适用的条件、本质。
4.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 A,怎样绕线最
省力,画出绕线图。
F A
针对性训练
2.人站在地面上,用如图12-5-8 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提起,画出 最省力的绕法。
金中物理组
想想议议
我们先来观察一幅科学漫画
这个故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哪个部件? 你在哪里见到过吗?
以下是滑轮常见的几种应用:
图A
图B
图C
图D
认识滑轮


滑轮主要部分是能绕轴 转动的轮子。(周边有槽)
滑轮的分类 1.使用时,轴 固定不动,叫 定滑轮。 2.使用时,轴和 重物一起移动, 叫动滑轮。
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 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 合起来,使它们即省 力又方便呢?
能。把它们组合 成滑轮组。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 而成的装置。
特点:既 F 能省力又 可以改变 力的方向。
F
滑轮组的绕法
滑轮组特点: 费 ①_____距离, n s=__h。 能 ②____改变力的方向。 省 ③_____力。
针对性训练
4.一辆汽车陷入泥泞之中,请你 用最小的力将它拉出来,试画出 滑轮组的绕法。已知车重6×10 4 N, 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 1/4,如果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 擦,则需要的拉 力至少多大?
交流讨论
(b) 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_可 ( c ) (a) 省一半力,图___最费力,图__和 (d) 图____用力大小一样。

13.5其他简单机械

13.5其他简单机械

手 摇 钻


套筒扳
r
自 行 车 把
R
门把手
f F·R= f·r
F
大扳手 水笼头
盘山公路到山顶 路长省力是斜面
F G/
(b)若动滑轮重 /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 若动滑轮重G 不能忽略,
应等于多少? 力F应等于多少? 应等于多少
G 1 F= 5 (G+G/)
F T
N
.
G
f
1 F= 3 f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 的大小等于____。 如图所示,拉力 的大小等于____。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如下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 如下图(a)所示,物体B 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 (a)所示 上升时, 应等于___ 。(不计摩擦 ___N 不计摩擦) 上升时,F应等于___N。(不计摩擦) 100
13.5 其他简单机械 滑轮 轮轴 斜面) 其他简单机械(滑轮
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 1.杠杆的五个要素?什么是动力臂?什么是阻力 杠杆的五个要素?什么是动力臂? 杠杆的五个要素 怎样通过作图做出力臂? 臂?怎样通过作图做出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怎样分类?各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怎样分类? 杠杆的平衡条件 有什么特点?分别举例说明。 有什么特点?分别举例说明。
2:不计摩擦时 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 不计摩擦时,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 不计摩擦时 拉力大小等于 力大小。 = 力大小。( F=G)
F F
力 方向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____,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 不省____,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____,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
动滑轮的实质
滑轮是杠杆的变形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简单机械,它们虽小,却承载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最简单的门铃到厨房里的搅拌器,这些简单机械无处不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门铃是我们家中最简单的机械之一。

当有人来访时,只需按下按钮,门铃就会
发出清脆的声音,提醒主人有客人到来。

虽然门铃的原理很简单,但它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我们能够及时知道有人来访,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事情。

在厨房里,搅拌器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搅拌食材,制作
美味的食物。

无论是打蛋黄酱还是搅拌面糊,搅拌器都能够快速而均匀地完成工作,让我们在烹饪过程中省去了不少麻烦。

此外,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简单机械,比如开瓶器、剪刀、自行车等等,它们
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虽然它们看起来很普通,但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简单机械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

它们或许不起眼,但却在
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让我们珍惜这些简单机械,因为它们正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3.5 其他简单机械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3.5 其他简单机械

§13—5 其他简单机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会根据要求组装和使用滑轮组。

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

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教具准备: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测力计、铁架台、刻度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

分析讨论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得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

再同时应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即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时可以使用滑轮组。

了解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除了上节课学习的杠杆之外,滑轮、轮轴、斜面等也是常用的简单机械。

看课本图13.5---1中的科学漫画。

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

说明:左图说的是一个瘦子,看到一个胖子正在用定滑轮把重物拉上楼去;中图表示胖子让瘦子替自己拉着重物,自己上楼去取重物;右图表示胖子到了楼上,看到瘦子没有拉住重物,反而被重物拉上了楼。

这个故事是讽刺两个不懂得定滑轮作用的人在使用定滑轮时闹出的笑话。

那么,到底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有什么作用呢?(二)新课教学:⒈定滑轮和动滑轮: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一定注意过红旗在徐徐上升的过程中,旗手是如何拉绳子的?是向下拉绳子的,旗手向下拉绳子为什么会使旗子升上旗杆呢?是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一、简单机械:1.杠杆:杠杆是由杠杆臂、支点和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在杠杆上,力臂越大,力度越小,反之,力臂越小,力度越大。

支点处受力平衡,即力矩相等。

2.滑轮:滑轮由轮筒和轮外零件构成,用于改变施力方向。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固定滑轮用于改变施力方向,力度不变;活动滑轮可以改变施力方向,同时还能改变力的大小。

3.斜面:斜面是曲面的倾斜物体,可用于减小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斜面上物体所受的力可以分为一个与斜面平行的力和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

斜面较平时所需的力较小,斜面较陡时所需的力较大。

4.轮轴:轮轴由轴和轮组成,是一种用于减小摩擦力的简单机械装置。

通过使用轮轴,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但同时需要增加施力的距离。

5.楔子:楔子是一种用于分割或固定物体的简单机械装置。

楔子的刃部较小,施加的力较大,可以将物体分为两半。

楔子的刃部较大,施加的力较小,可以将物体固定在一起。

二、功:1. 功的定义:功是力在作用方向上的乘积。

即功=力× 距离×cosθ。

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距离的单位为米(m),角度θ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正功和负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称为正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称为负功。

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为焦耳(J)。

其他常见单位有千焦耳(kJ)和千瓦时(kWh)。

4.机械功率:机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机械功率等于力×速度,即功率=功÷时间。

机械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5.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输入功与输出功之间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

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输入功乘100%。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九年级物理《其他简单机械》

九年级物理《其他简单机械》

(a)
(b)
(c)
(d)


1.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 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
(1)使用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 (1)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但 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
达标检测:
1、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 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为1000N,而绳子最 多只能承受400N的拉力,请你帮他在图中画 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2、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 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3、如图,用动滑轮提升重物G,不计绳重及绳 与滑轮间摩擦,动滑轮重5N,弹簧秤示数30N, 重物上升0.6m,则拉力F= N,重物G= N, 绳子拉上的距离S= m。 4、如图所示,物体A重60N, 当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 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 物体A的速度为 , F的大小为 。 (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2)公式:F=G总/n=(G物+G动滑轮)/n (不计滑轮摩擦
s=nh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使用滑轮组的优点的论述,较全面的是( ) A. 一定是省力的,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B. 一定是省力的,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 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D. 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2、有一位举重运动员,他的体重为600N,他最多能举起 800N的杠铃,这位运动员运用一个定滑轮提升一个重 物时 ( ) A.最多能提起600N的重物 B.最多能提起800N的重物 C.最多能提起大于600N,小于800N的重物 D.最多能提起1400N的重物

其他简单机械

其他简单机械

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一、填空题1、使用滑轮时,若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 ,若它的轴可以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 。

2、使用定滑轮不省 ,但是能改变 ,使用动滑轮能省 ,但是手移动的高度 物体升高的距离,即 。

3、定滑轮实质是个 ,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 的杠杆。

4、除了杠杆、滑轮之外 , 、 、等也是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5、如图示,把重30N 的物体匀速向上拉,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 ,若不计摩擦,拉力F = N ,动滑轮重 N 。

6、升旗时,人站在地面向 拉绳子,旗向上运动,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 。

7、简单机械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很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例子。

如图示,吊桥上安装的定滑轮的作用是 ,吊桥相当于一个 ,其中它的支点是 。

8、盘山公路相当于 ,汽车沿盘山公路上山所走的路程大于直通山顶的路程,因此走盘山公路更 一些。

二、选择题9、在旗杆顶上装滑轮,是为了( ) A 缩短手移动的距离 B 省力 C 省力且改变动力方向 D 改变拉力的方向10、如图示,用动滑轮拉重30N 的物体向上运动,物体匀速上升1m ,则拉力F 的大小与拉力作用点上移动的距离分别是( )A15N ,1m B30N ,2mC15N ,2mD30N ,1m11、如图示,是一种有把手的门锁,则门锁的把手实质是一个( ) A 动滑轮 B 定滑轮 C 轮轴 D 斜面12、关于滑轮与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使用定滑轮既可以省力,双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②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③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省距离;④使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省一半力A ②③B ①③C ③④D ①④13、一名体重为500N 的举重运动员,最多可举起1200N 的物体,这个人站在地面上,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油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则他能提起最重的物体是( )A500N B1000N C1200N D1700N14、要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200N 的物体,而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 拉力为300N ,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则所用滑轮组中至少使用( )A 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B 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C 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D 动定滑轮各两个 三、作图题15、一根绳子最多能承受300N 的拉力,现在要用它吊起820N 的物体,请你据此条件,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简单机械,它们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在我
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最常见的简单机械之一——杠杆。

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装置,它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举起重物。

比如,我们在搬运家具的时候,常常会利用杠杆原理,通过一个长杆和一个支点,来轻松地将家具举起。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将家具搬到需要的地方,而不用费力气。

另外,滑轮也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滑轮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比如,我们在使用绳索拉动重物的时候,如果没有滑轮,我们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来拉动重物。

但是有了滑轮,我们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从而轻松地拉动重物。

除此之外,斜面也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斜面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将重物移
动到高处。

比如,我们在搬运货物的时候,如果没有斜面,我们需要费很大的力气将货物抬上高处。

但是有了斜面,我们可以轻松地将货物推上高处,而不用费力气。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举起重物,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及将重物移动到高处。

让我们珍惜这些简单机械,因为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G甲>G乙>G丙)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
(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操作和测力计示数归纳得出结论
⑴比较(a)与(b)【或】两图可知
。⑵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知。拓展延伸:10()如图所示滑轮组牵引重物
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所用拉力
F=80N,不计绳重与滑轮重,则物
【课堂小结】你通过本节课学习有何收获?
【学生课后反思】
《其它简单机械》【限时检测】
基础达标:
1、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____滑轮,它能改变,但_____(填“能”或“不能”)省力。
2、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使用滑轮的三种不同的方法,滑轮质量及绳子与滑轮间摩擦不计,其中最省力的使用方法是()F2
动滑轮总重的一半?若存在误差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
⑵本实验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答:

⑶本实验若倾斜拉动弹簧测力计则结果还成立吗?分析原因
答:
甲乙
6归纳总结:⑴使用动滑轮特点是:的力,但不能。
⑵动滑轮支点在,也是变形杠杆,其实质是
⑶匀速拉升速度。
【思考】1、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起的是相同的钩码,拉力相同吗?答:。省力吗?省距离吗?答:。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答:使用定滑轮_______________,使用动滑轮
若存在误差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F3

5、归纳总结:⑴在右图中标出定滑轮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F2
阻力臂。⑵使用定滑轮特点是:,但能改变,
给工作带来方便。⑶定滑轮的支点在,是变形的杠杆,F1
其实质是。⑷重物匀速上升速度。
知识点(二):动滑轮
1、动滑轮定义:滑轮的________,这种滑轮叫动滑轮。
课题《其它简单机械》主备人:崔志华审核人:
年级班第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的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
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细绳、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
【合作探究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定滑轮
研究“定滑轮与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
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使用定滑轮测力计
示数F1/N
使用动滑轮测力计
示数F2/N
1
1.00
0.60
0.65
2
1.50
1.10
0.90
3
2.00
1.60
1.15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结论有较大的偏差,
你一定也做过该实验,回想你得实验经历,回答下列
8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右图所示,某人用绳子沿着倾斜方向通过定滑轮拉
住钩码,已知人的拉力为F,钩码重为G。⑴请在图中标出这只“杠杆”的支点O,
并画出拉力F、钩码重力G示意图及对应力臂。(保留作图痕迹)⑵若不计摩擦
滑轮重及绳重请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推证:F=G
解:
9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使用特点,他们先用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
答:
甲乙
6归纳总结:⑴使用动滑轮特点是:的力,但不能。
⑵动滑轮支点在,也是变形杠杆,其实质是
⑶匀速拉升速度。
【思考】1、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起的是相同的钩码,拉力相同吗?答:。省力吗?省距离吗?答:。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答:使用定滑轮_______________,使用动滑轮
其实质是。⑷重物匀速上升速度。
知识点(二):动滑轮(第四组)
2、动滑轮定义:滑轮的________,这种滑轮叫动滑轮。
2、实验探究《定滑轮特点》(根据课本第70页图13.5—3丙)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二:使用动滑轮使重物匀速上升,拉力的方向________。
实验次数
钩码及动滑轮重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拉力移动距离S与重物移动距离h关系
1
2
3
4在右图甲乙中标出动滑轮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及阻力臂
5、思考:⑴分析实验数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总等于钩码及F1F2
动滑轮总重的一半?若存在误差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
⑵本实验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答:

⑶本实验若倾斜拉动弹簧测力计则结果还成立吗?分析原因
1、定滑轮定义:使用时_______的滑轮。
2、实验探究《定滑轮特点》(根据课本第70页图13.5—3甲乙)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一:使用定滑轮使重物匀速上升,拉力的方向________。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拉力移动距离S与重物移动距离h关系
1
2
3
4、思考:分析实验数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总与钩码重相等?
2、实验探究《定滑轮特点》(根据课本第70页图13.5—3丙)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二:使用动滑轮使重物匀速上升,拉力的方向________。
实验次数
钩码及动滑轮重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拉力移动距离S与重物移动距离h关系
1
2
3
4在右图甲乙中标出动滑轮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及阻力臂
5、思考:⑴分析实验数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总等于钩码及F1F2
2、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组成滑轮组,是否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呢?
知识点(三)滑轮组
1、讨论并完成组装滑轮组:
2、根据组装的滑轮组,数
一数钩码及动滑轮被几段绳
子承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又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
进一步分析得出:滑轮组用
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
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看视频)二各小组交流展示
知识点(一):定滑轮(第二组)
1、定滑轮定义:使用时_______的滑轮。
2、实验探究《定滑轮特点》(根据课本第70页图13.5—3甲乙)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一:使用定滑轮使重物匀速上升,拉力的方向________。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2、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组成滑轮组,是否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呢?
知识点(三)滑轮组(第一组)
1、讨论并完成组装滑轮组:
2、根据组装的滑轮组,数
一数钩码及动滑轮被几段绳
子承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又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
进一步分析得出:滑轮组用
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
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
A、甲图B、乙图C、丙图D、一样大F3
3()用15N的力刚好提起重20N的物体F1
应用下列哪种机械?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
C杠杆D滑轮组
甲乙丙
4()如图物体A重G,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为f,则拉力F应为A2f.Bf/2.C2G。DG/2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的是A起重机的起重臂是一个费力杠杆。B省力的机械一定费距离。C定滑轮、动滑轮、轮轴都是变形杠杆。D使用动滑轮或滑轮组一定能省力。
问题⑴该实验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

⑵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案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答:

课题
主备人:崔志华审核人:备课组长签字授课时间年月日
【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的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
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重点难点】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和滑轮组的组装。
表格(三)①②③④⑤
实验次数
钩码及动滑轮重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拉力移动距离S与重物移动距离h关系





4思考:分析实验数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总等于钩码及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若存在误差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
5归纳总结:⑴使用滑轮组的好处是。⑵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⑶匀速拉升速度
知识点(四):阅读“想想议议”并讨论完成以及“科学世界”并完成下列问题:(第六组)
1、对于杠杆、滑轮及滑轮组有的省力、有的不省力,你认为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之间有何关系?答:
2、轮轴实质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杠杆.如
3、斜面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省力。4、盘山公路总是修得弯弯曲曲的,而不是从山下直通山顶,这是为了( )A、美观B、省距离C、省力D、经济
【课堂小结】你通过本节课学习有何收获?
【限时检测】第三组(第1—3题、7—8题、10—11题)。第五组(第4—6题、9题、12题)
【布置作业】
【教师课后教学反思】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拉力移动距离S与重物移动距离h关系
1
2
3
4、思考:分析实验数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总与钩码重相等?
若存在误差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F3

5、归纳总结:⑴在右图中标出定滑轮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F2
阻力臂。⑵使用定滑轮特点是:,但能改变,
给工作带来方便。⑶定滑轮的支点在,是变形的杠杆,F1
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是A160NB150NC80ND60N
11想用滑轮组匀速提起800N的重物,如果绳子
最多只能承受250N的力⑴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滑
轮组且向下拉绳子,在方框内画出示意图。⑵
这是要把物体拉高两米,应把绳子拉下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