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合集下载

小儿支原体肺炎136例临床诊治体会

小儿支原体肺炎136例临床诊治体会
3 讨 论
诊 的小儿支原体 肺炎 患者 1 3 6例 , 男性 7 7例 , 女性 5 9例 , 患 儿 年 龄 < 3岁 3 3例 , 3 ~9岁 9 4例 , > 9岁 9例 ; 春 冬 季 发 病 9 9例 , 夏秋季发病 3 7例 ; 以 呼 吸 系统 症 状 为 主 要 症 状 者 1 1 3 例, 其他 2 3 例。 1 . 2 临床 表 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 、 咳嗽 、 气 喘、 咳痰 1 2 1例 , 占8 9 ; 其 他 1 5例 占 1 1 。发 热 者 体 温 在 3 7 . 8 ~4 0 . 5℃, 热 程为 3
症 状 和体 征 者 2 9例 。
1 . 3 辅 助 检 查
脑、 肾及 平 滑 肌 等 组 织 存 在 共 同抗 原 , 当 MP感 染 后 可 产 生
相应 的 自身抗 体 , 并形成免疫复合 物, 引起 呼 吸 道 外 的 其 他 靶器官病变 , 出 现 相 应 肺 外 系 统 受 累 的 表 现 。支 原 体 肺 炎
度增 高 4 3例 , 明 显 增 高 2例 ; MP特 异 性 抗 体 I g M 测 定 采 用双抗体夹 心 酶联 免疫 吸 附法 ( E us A) 检测, 血 MP — I g M
临床 主要 表 现 : 持 续高热 , 伴 全身 不适 , 频繁 干 咳, 咽痛, 头
痛, 胸痛 , 全 身 症 状 明 显 ;实 验 室 检 查 : 白 细 胞 下 降 或 稍 增
龄化趋势 , 感 染 率 有 上 升 的 趋 势 。 目前 发 病 机 制 还 不 十 分
清楚 , 主要 倾 向 于 免疫 发 病 机制 , 呼 吸 道 上 皮 细 胞 与 直 接 侵
入学说_ 2 ] 。也 有 人 认 为 由于 MP抗 原 与 人 体 的 心 、 肝、 肺 、

21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21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21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赵慧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
【年(卷),期】2004(10)11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分析21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在21例MPP患儿中,X线胸片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大叶肺实变,合并中至于大量胸腔积液5例;起病急,高热,咳嗽剧烈,X线胸片表现为大叶肺实变,对阿奇霉素治疗无明显反应6例.21例MPP中出现闭塞性支气管炎.结论:肺炎支原体(MP)可引起重症肺炎,对于临床上有上述表现的重症肺炎应考虑到MPP的可能性.根据发病机制.对MPP患儿除应用大环肉酯炎抗生素外,可并用利福平、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齐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总页数】3页(P1013-1015)
【作者】赵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苏,新沂,22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
【相关文献】
1.35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J], 张青
2.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学特点分析 [J], 杨洁;付红敏;王凡;杨家武
3.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sTREM-1、MMP-9水平及临床意义 [J], 万军;党
姗姗;仇午娴;魏农;童晓
4.前清蛋白和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病情程度的关系 [J], 王艳琼;汤昱;董利利;李晓辉
5.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意义 [J], 袁晓旭;贾春梅;姜采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并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与分析。

结果:82例患儿中6~13岁学龄儿童占主体,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和刺激性咳嗽。

外周血白细胞多数正常,少数有所上高。

痰培养支原体阳性者7例。

肺片主要呈现出一侧大片絮状阴影,且右侧多于左侧。

26例患儿存在有肺外合并症,主要为渗出性胸膜炎。

所有患儿均基于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均痊愈出院。

讨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当出现持续性发热并伴有刺激性咳嗽时,可依据x胸片检查结果以及血清学检验结果进行判断,确诊后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79-02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旧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支原体(mycoplasma,mp)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程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1]。

mp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男48例,女34例,年龄0.4~13岁,其中0~1岁3例,2~3岁18例,4~6岁24例,7~13岁37例。

所有患儿中24例为春季收治,9例为夏季收治,18例为秋季收治,31例为冬季收治。

1.2诊断方法与结果。

(1)诊断方法:对所有患儿进行肺部、胸ct影像、肝肾功能、血清mp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痰细菌培养以及痰支原体培养等检测。

(2)结果:①临床表现:患儿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发热和刺激性咳嗽,其中有4例伴有胸闷、胸痛现象。

发热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3周,同时多数发热程度为中等,驰张高热共15例;27例患儿干咳、痉咳,16例伴有黄绿色或白色黏痰。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体会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体会
定期检测。 。
儿 16 , 3 例 均符合本病诊 断标 准 , 中男 7 , 5 , 其 7例 女 9例 年龄
8 月 ~ 4岁 , 个 1 有肺外 并发症 2 (98 %)治愈率 10 7例 1. 5 , 0 %。 现把我 院对该病 的诊 治情况总结如下。
1 加 强 对 该 病 的 认 识
素 严 重 的 胃肠 道 反应 和血 管 的刺 激 性 , 采 取 以下 措 施 。 应
目前认为免疫因素起 主要作用 ,但也不除外肺炎支原 体直接 感染所致。 见于胸闷 、 多 心悸 、 窦性心律不齐等心肌损害症状 , 腹泻 、 呕吐 、 腹痛 等消化道症状 , 头痛 、 嗜睡 、 昏迷甚至抽搐 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不同程度的血尿等泌尿系受 累情况 。 不同
形状的皮疹 , 不同程度关节痛 、 肉痛和血液系统改变 。伴有 肌
肺外并发症的病 人 , 病情重 , 易误诊 , 值得重 视。
3 辅助 检 查

31 用 E IA法测定 血清抗支原体 IM, . LS g 药盒 由 日本 富 士生物公司提供。病 程 7天 ~ 4天查支原体抗体 。 1
33 胸部 x线摄片 _
多显示肺 炎表现 ,单侧 以大片或节段
性高密度影为主 , 两侧呈弥漫性网状结节样 阴影 , 肺部大 面积受
累者可合并胸腔积液灶 , 个别病情重的可有肺不张影像 。肺 部阴 影表现特异 , 临床症状 不一致 , 与I 完全吸收迟 于I 临床症状消失 1
周~ 2周 , 至 还 要 长 。 甚
21 起病 多缓慢 , . 病程长 , 别起病 急骤 , 个 病初症状类似 上感 ,经 2天 ~ 3天开 始发 高热 ,热 型不定 ,可持续 1 ~ 周 2 周, 多有 咳嗽 , 初为干咳, 后转为顽固性 剧咳或百 日咳样阵咳 , 痰液黏稠 , 量少 。 婴幼 儿由于肺组织发育特点 , 感染后喘憋 、 呼 吸 困难明显 , 可闻及哮呜音。年长儿肺 部体征不 明显 , 多数仅 表现为呼吸音粗或减低 , 少数可闻及干 、 湿性罗音 , 但消失快 , 故体征与剧咳及高热 等I 临床表 现不一致 , 为本病特点之一 。

儿童肺炎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儿童肺炎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儿童肺炎的培训,通过此次培训,我对儿童肺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培训中专家详细介绍了儿童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我了解到,儿童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其中细菌和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

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

在诊断方面,除了临床表现,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

治疗方面,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同时加强支持治疗,如补液、吸氧等。

其次,培训中专家强调了儿童肺炎的预防措施。

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

其次,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再次,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免疫力,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此外,针对易感人群,如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可接种肺炎疫苗,以降低发病率。

在培训过程中,我还学习了儿童肺炎的护理要点。

护理要点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开窗通风;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咳嗽、呼吸困难等,并及时向医生汇报;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患儿充足的能量摄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预防和治疗儿童肺炎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

以下是我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1.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掌握儿童肺炎的诊疗技术,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肺炎的认识,使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关注儿童肺炎的预防工作,从源头上降低发病率。

4. 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确保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总之,此次儿童肺炎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儿童肺炎的预防和治疗贡献自己的力量。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8例诊治体会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8例诊治体会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8例诊治体会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和青少年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可导致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MP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儿童MPP的首选药物。

近几年,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MP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不敏感、耐药及与细菌、病毒的混合感染等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上的困难渐有报道。

笔者对我院8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住院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8岁,平均(5.0±1.3)岁。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断符合以下标准[1]:一些支原体肺炎患儿即使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仍高热不退,影像学表现加重,合并肺外损害,易遗留肺部后遗症,称“难治性”或“重症”支原体肺炎。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有以下临床表现:① 经规范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仍持续高热超过10 d以上,剧烈咳嗽影响睡眠。

② 影像学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大叶高密度肺实变,合并有中-大量胸腔积液,甚至出现坏死性肺炎表现。

③ 合并肝脏、心肌等肺外脏器损害,可发生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④ 炎性指标升高。

C反应蛋白(CRP)升高超过40 mg/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超过年龄组正常高限。

本组8例患者均以发热、咳嗽起病,发热呈稽留热,体温在39.5℃~40.0℃之间波动,咳嗽剧烈,无痰或少量白色黏液样痰,患侧肺部呼吸音减低2例,在病程的12~15 d出现湿罗音、哮鸣音,病程15~22 d。

1.2 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血清支原体抗体(MP- IgM)≥1∶160,其中2例在病程第7天测MP-IgM阴性,1周后复查为1∶640、1∶1280(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采用颗粒凝集法,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实验室诊断标准,支原体抗体滴度≥1∶160为实验室阳性诊断标准[2])。

胸片示左下肺大片阴影4例,右上肺大片阴影2例,小叶性肺炎2例,伴胸腔积液2例;血常规及分类正常5例,白细胞升高2例,CRP升高4例(40~78 mg/L);PPD试验均阴性,痰培养阳性2例,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心电图异常2例,1例表现为T波低平,2例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酶谱同功酶CK-MB升高3例,肌钙蛋白均正常。

小儿支原体肺炎112例治疗体会

小儿支原体肺炎112例治疗体会
1 治疗 和 转 归 . 4
1 一般 资料 12例均经胸 部 x线摄 片提示肺部病变 征象 , . 1 1 做冷凝集试 验滴度 1 4 ( : 标准 为 1 2 6 : )以上 ( : 0以上 8 3 14 6 4 例) 。男性 6 ,女性 4 4例 8例 ( :. ) 1 2 。年 龄 1 ~ 3岁 ,平 0 7 . 1 5 均 75岁 。其 中 1 ~ . . 3岁 1 5 8例 ,3 6岁 3 — O例 ,6 1 - 3岁 6 4 例 。春 ( — m ) 7 1 3 o 0例 ,夏 ( ~ m )4例 ,秋 (  ̄ mo 46 o 7 9 )6 例 ,冬 (0 1m )3 例 。 1 ~2 o 2
【 】目的 :进一步提 高对小儿支原 体肺 炎的临床认识和诊 治水平。方法 :对 12 小儿 支原体肺 炎资料进行 分析探讨 。 摘要 1例
结果 :小儿支原体肺 炎以发热吹嗽 起病 ,多为持 续剧 烈干咳,x线检查有一定特征 ,出现早 ,可与体征 不相 一致 。不 同程度存 在延误 诊治 .对大环 内酯类 药物均敏感 。结论 :要 对小儿支原体 肺 炎给予足够 重视 ,胸 部 x线 片检 查和血清冷凝 集试脸诊 断 是 减 少延 误 诊 治 的重 要 手段 。
1 临床 资料
3 6例 :血 、尿 、便 常规无特别变化 。其 中血 白细脸正 常或增 高 、血沉 正常成增快 。肝 、肾功 、心 电图 、心肌 曲学检查未 发现特异改变 。
1 延误 诊 治 情 况 . 3
本组 病例 因病 因不 清 ,全部均有应 用多种杭感染 药物治 疗的情况 。运用抗 痨 、抗疟药 物 ,或二或三 四种 联用 ;疗程 或长或短 不一 。有 8 8例病程在 1 w以上经各种 治疗无效 和戚 胸片提示肺部感染 而住院 。大 多周 折 3 w,甚则 6 、4 w转入 。 12例初 期均考虑 一般细 菌或病毒 引起的呼 吸道 感染 ,以后 1 考 虑结核感染 又不能 确诊者 2 4例 .肺 实变肺不 张 困惑者 2 6 例 ,肺肿瘤待诊者 8例 ,也有曾一度 考虑 伤寒 、疟疾 、E B病 毒感染等情况 。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及随访分析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及随访分析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及随访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10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以及随访情况,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认识。

方法:总结3年来我院108例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x线表现、血清学抗体检测、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

本组资料中该病以寒冷季节(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3岁20例(19%);4~7岁51例(47%);8~14岁37例(34%)。

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

胸部x线及胸部ct检查以斑片状病灶及大片状肺实变为主,可为单侧或双侧,大片状肺实变及肺叶实变占75%(81例),11例(10%)合并胸腔积液,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全部阳性(病程均大于7天时采血),早期该抗体阳性率为62%。

所有病例均使用阿奇霉素静脉缓慢输注2~3疗程,出院后改为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或阿奇霉素片巩固治疗。

结果:出院后2月复查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仍呈阳性48例(44%),90例(83%)在6月后肺部病灶完全吸收。

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以高热及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灶以斑片状、大片状病灶及肺实变居多。

大环内酯类类抗生素效果佳,疗程较长。

远期随访效果理想,诊断上应重视对该病的影像学检查及支原体抗体检查。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阿奇霉素;随访【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22—01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1],近年来由于支原体实验室检查手段的进一步普及,发现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比例逐年增多。

笔者收集近3年来临床诊断为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共108例,并作了近期随访,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08例患儿均符合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其中男50(46%)例;女58(54%)例。

无性别差异。

年龄<3岁20例(19%);4~7岁例51(47%),8~14岁37例(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提高对小儿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确诊为MP肺炎的162例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

结果①162例患儿均有呼吸道表现,有肺外并发症46例(28%),所有病例均用红霉素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治疗,严重者加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良好。

②血MP-IgM均≥180,X线检查肺部均有改变。

结论小儿MP肺炎检测MP-IgM和胸片阳性率高,利于早期诊断,及早治疗。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与成人感染相比差异很大,MP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常有多系统肺外并发症,病情重,病程迁延,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因此对本病的认识,及时诊治是非常重要的,现对本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确诊为MP肺炎的162例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确诊为MP肺炎的患儿162例,男92例,女70例,0~1岁6例,2~3岁28例,4~6岁57例,7~15岁71例,诊断标准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MP肺炎诊断标准[1]。

1.2 检测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检测162例患儿血MP-IgM均≥1∶80,并做血常规、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胸片、心肌酶、肝功、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2 结果
2.1 162例MP肺炎主要症状、体征、胸片及实验室检查见表1,患儿大多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伴咳嗽,咳嗽呈刺激性干咳,痉咳,部分患儿咳白色或黄绿色粘痰,肺部出现干、湿性啰音86例(53%),X线胸片右侧大片状影76例(右下57例),占46.9%,左侧52例(左下38例),占32%,双侧大片影8例,占4.9%,肺门增浓影12例,占7.4%,胸腔积液6例,占
3.7%,其中46例有肺外并发症,占28%,消化系统26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肝功损害3例;泌尿系统19例,表现为尿常规异常,临床无症状,肾功正常,心血管系统8例,心肌酶CK-MB 升高8例,其中心电图异常者5例;血液系统9例,粒细胞减少症6例,血小板减少3例;皮肤受累12例,表现为反复荨麻疹4例,斑丘疹3例,猩红热样皮疹3例,过敏性紫癜2例。

2.2 治疗与转归所有病例确诊后给予红霉素25~30 mg/(kg·d)静脉滴注,疗程2~3周左右,对于体温持续不退,合并细菌感染者51例加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对于全身中毒症状重,合并严重肺外并发症的13例患儿早期使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3~5 d。

141例在治疗3~5 d左右体温下降,咳嗽减轻,21例在治疗7 d左右体温下降,咳嗽减轻,治疗2周拍胸片,吸收好转后出院门诊随访,对合并有胸腔积液等并发症者住院治疗时间延长至3~4周,病情无反复,预后良好。

3 讨论
MP肺炎已成为儿童肺炎常见病原体之一,且发病年龄有低龄化趋势,可引起多系统肺外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由于MP抗原与人体的心、肝、肺、脑、肾及平滑肌等组织存在共同抗原,当MP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呼吸道外的其它靶器官病变,出现相应肺外系统受累的表现[2]。

MP肺炎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伴刺激性干咳,本组占92%,早期查体大部分无明显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方面,本组大部分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正常(占62.3%),但血沉和C-反应蛋白大多都升高。

目前主要采用检查MP-IgM做为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最好方法,此方法简单可行,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省时快速,费用低廉。

本组所有病例发病4~6 d内肺部X线检查结果发现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改变,X线表现多种多样,大部分为节段型、均质型、混合型3种。

笔者认为,儿童如有发热、咳嗽,合并其他器官受累,血沉增快而中毒症状不重者,应早期摄胸片和检测MP-IgM及早诊断。

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由于MP无细胞壁,其体内含有RNA 和DNA,因此仅能阻碍病原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对MP无效。

应选择影响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一类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为首选药,剂量为20~30 mg/(kg·d),疗程2~3周,应用此药时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红霉素可使卡马西平、地高辛、氨茶碱、息斯敏等血药浓度升高,如同时使用要减少上述几种药的剂量以防中毒。

对于体温持续不退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头孢类抗生素1周左右,疗效显著。

对于重症MP肺炎及有多系统肺外并发症者早期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有减轻免疫反应、封闭抗体、控制病情发展有一定作用,在用激素治疗时要注意除外结核病[3]。

对于其他系统肺外并发症如心血管、肾脏、消化、血液等系统受累者给予相应处置。

总之,因为MP肺炎特点是病程长,肺外脏器受累比例高,故应根据病情变化决定治疗时间的长短,本组患儿经及时对因对症处理,预后良好,无任何后遗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出版社,2002:1204-1205.
[2] 崔振泽,蔡栩栩,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的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5):287-289.
[3] 赵淑琴.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药物治疗新进展.辽宁药物与临床,2003,6(1);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