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体会
小儿支原体肺炎136例临床诊治体会

诊 的小儿支原体 肺炎 患者 1 3 6例 , 男性 7 7例 , 女性 5 9例 , 患 儿 年 龄 < 3岁 3 3例 , 3 ~9岁 9 4例 , > 9岁 9例 ; 春 冬 季 发 病 9 9例 , 夏秋季发病 3 7例 ; 以 呼 吸 系统 症 状 为 主 要 症 状 者 1 1 3 例, 其他 2 3 例。 1 . 2 临床 表 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 、 咳嗽 、 气 喘、 咳痰 1 2 1例 , 占8 9 ; 其 他 1 5例 占 1 1 。发 热 者 体 温 在 3 7 . 8 ~4 0 . 5℃, 热 程为 3
症 状 和体 征 者 2 9例 。
1 . 3 辅 助 检 查
脑、 肾及 平 滑 肌 等 组 织 存 在 共 同抗 原 , 当 MP感 染 后 可 产 生
相应 的 自身抗 体 , 并形成免疫复合 物, 引起 呼 吸 道 外 的 其 他 靶器官病变 , 出 现 相 应 肺 外 系 统 受 累 的 表 现 。支 原 体 肺 炎
度增 高 4 3例 , 明 显 增 高 2例 ; MP特 异 性 抗 体 I g M 测 定 采 用双抗体夹 心 酶联 免疫 吸 附法 ( E us A) 检测, 血 MP — I g M
临床 主要 表 现 : 持 续高热 , 伴 全身 不适 , 频繁 干 咳, 咽痛, 头
痛, 胸痛 , 全 身 症 状 明 显 ;实 验 室 检 查 : 白 细 胞 下 降 或 稍 增
龄化趋势 , 感 染 率 有 上 升 的 趋 势 。 目前 发 病 机 制 还 不 十 分
清楚 , 主要 倾 向 于 免疫 发 病 机制 , 呼 吸 道 上 皮 细 胞 与 直 接 侵
入学说_ 2 ] 。也 有 人 认 为 由于 MP抗 原 与 人 体 的 心 、 肝、 肺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治体会

图、心肌酶谱,尿常规 ,有些 项 目 定期检测 。 要
势 ,肺 炎 支 原体 感 染 在小 儿 呼 吸道 感 染 性疾 病 中所 占的 比例 超 过
[] 程 显声 . 管 疾病 学 【 . 京 : 京 医科大 学 中 国协和 医科 大 2 肺血 M】 北 北
学 联合 出版 社,9 31 9 14 19 : -9. 7
[] Arao M, etW.ho oyi hrp f umo a mb lm- 3 csyS KriJ T rmb l ctea yo p l nr e oi A t y s c mp dn ierve o urn vd n eJ. e t 91 () o r e sv e iw fc re te ie c [] Ch s,9 ,1 6: 19 5
33胸部 x线摄片 .
多显示肺 炎表现 ,单侧 以大 片或节段性 高密度影为 主,两侧呈 弥
物。多 由肺炎 支原体携带者 的 口、鼻分泌物 ,经空气传播 。肺 炎支原 体首先直接侵入 鼻咽部 ,继而累及 气管 、支气 管、肺脏及相 应的脏器 组织 ,还与其激发免疫反应有关 。
患者心功能均获得改善 。
[] Kr e ,o aG,u , 1 a n s dt ame t f h c u 4 i cBV g Z mnLe a. g oia et n o kd e v t Di s n r os t siep l n rml oim[] h s,9 71 25:31-3 6 omasv umo ay b l J. et 9 ,1 ()1 0 1 1 . s C 1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体会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常见呼吸道感染疾病。
本文将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通过分析个人经验和相关研究结果,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该病的详细信息和临床经验。
一、诊断方法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的。
1.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
体征方面,患者可出现肺部湿性啰音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可能为肺炎支原体肺炎。
2. 实验室检查a.病原学检查该方法通过采集患者的咽拭子或气管吸引物等样本,进行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培养和荧光免疫检测,来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
b.血液学检查通过血液学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数量的异常变化,例如白细胞增加。
此外,还可以检测C-反应蛋白、血清脂多糖和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等指标,有助于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
3.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胸片的表现,可以看到肺部炎症的范围和病变情况,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二、治疗体会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1. 抗生素治疗针对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可选择使用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治疗期间,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的合理配比。
2. 对症支持治疗除了抗生素治疗外,还需要对症治疗,包括必要的解热、镇咳、润肺等措施。
此外,患者还需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如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等。
三、诊疗体会根据个人经验,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早期发现与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发现与治疗非常重要。
一旦发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
2.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进行抗生素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选择,并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以免出现因抗生素过度使用导致的耐药情况。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与处理方法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与处理方法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在儿童中比较常见。
本文将重点探讨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支原体肺炎的特点1. 常见症状支原体肺炎通常表现为咳嗽、发热、嗓子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与其他呼吸道感染不同的是,儿童患上支原体肺炎后,咳嗽常常持续时间较长,可能达数周之久。
此外,支原体肺炎还常常伴有鼻塞、流清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 并发症风险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因此,在发现疑似支原体肺炎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病情恶化。
3. 渗透性支原体是一种具有渗透性的病原体,易在儿童的呼吸道内殖生,繁殖迅速并引起感染。
儿童因年幼抵抗力较差,所以更容易感染。
二、支原体肺炎的处理方法1. 充分休息儿童患上支原体肺炎后,家长应安排孩子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合理的休息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疾病,加速康复进程。
2. 适当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给儿童使用一些适当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如退烧药、止咳药等。
同时,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因为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抵抗性较强,需谨慎使用,避免不必要的药源性损害。
3. 加强体温调节家长应帮助儿童调节体温,避免受凉或过度出汗。
穿着适宜的衣物,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疾病期间的生活。
4. 饮食调理儿童患上支原体肺炎后,应注意饮食调理。
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5. 预防措施为减少支原体肺炎的传播,家长应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避免近距离接触已感染孩子等。
此外,及时接种相关疫苗也是有效预防支原体肺炎的一种方法。
总之,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但只要我们正确应对,给予儿童适当的治疗和护理,相信孩子很快就能康复。
同时,提高儿童的个人卫生意识和免疫力,是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关键。
21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21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赵慧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
【年(卷),期】2004(10)11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分析21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在21例MPP患儿中,X线胸片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大叶肺实变,合并中至于大量胸腔积液5例;起病急,高热,咳嗽剧烈,X线胸片表现为大叶肺实变,对阿奇霉素治疗无明显反应6例.21例MPP中出现闭塞性支气管炎.结论:肺炎支原体(MP)可引起重症肺炎,对于临床上有上述表现的重症肺炎应考虑到MPP的可能性.根据发病机制.对MPP患儿除应用大环肉酯炎抗生素外,可并用利福平、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齐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总页数】3页(P1013-1015)
【作者】赵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苏,新沂,22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
【相关文献】
1.35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J], 张青
2.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学特点分析 [J], 杨洁;付红敏;王凡;杨家武
3.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sTREM-1、MMP-9水平及临床意义 [J], 万军;党
姗姗;仇午娴;魏农;童晓
4.前清蛋白和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病情程度的关系 [J], 王艳琼;汤昱;董利利;李晓辉
5.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意义 [J], 袁晓旭;贾春梅;姜采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体会

2 . 2体位 特 别是 剖宫产 和侧 切 助 娩 的产 妇会 因为 体位 的限 制 认为母 乳喂 养的 时机不 成熟 , 通过加 强 指导 、 宣教 、 采用侧 卧位 和 坐 位 哺乳 , 尽可 能使 产妇舒 适 , 告 诉 产妇这 并不影 响切 口愈合 , 反 而 因 婴儿 吸吮刺 激 、 母 子之 间愉 快的情 感接 触会促 进子 宫复 旧 。 2 . 3疼痛 因切 口疼痛 和产后 宫缩 痛会有 很 多产妇 有抵 触情 绪 ,
调理 , 获得 了很好效 果 。
膳食 , 保 证足 够 的营养摄 入 , 使所 有 产妇 在 出院前 能 掌 握正 确 的 哺
乳 方法 。
促 进乳 汁分泌 : 让婴 儿多 吸吮 , 产妇保 持充 足 的睡眠 、 愉 快 的 心 境、 多食 汤 汁类食 物等 。 母 乳喂 养过程 中常见 问题 的解 决方 法 :
2 0 1 4年第 1 期
两次 , 擦油, 以提高 乳房 皮肤 的柔韧 性 。
1 . 5 、 加强 基层 妇幼 专干 、 产 科 医生 有关 母 乳 喂养 基 本 知 识 、 基 本 技能 培训 , 使 边远地 区 的每 一位 孕 产妇 都 能得 到 母 乳 喂养 知识 、
技能 的指导 。 2 产 妇分 娩后 及时指 导 、 协 助 实施母 乳喂 养
助 于乳 汁分 泌。
3 . 充分发 挥产 后康 复这一 特色 专科在 母乳 喂养 中的作 用
剖宫 产手术 后 的第二 天 , 由有经验 的护 士查 房 , 评 估产 妇饮 食 、 休息、 睡眠、 喂养 情况 , 给予 “ 一对 一” 的个 性化 指导 , 指导孕 妇 合理
3 . 1 对乳量 少 的产妇 , 通过催 乳 治疗 仪进 行物 理 治疗 再 辅饮 食
儿科医生支原体肺炎工作总结范文

儿科医生支原体肺炎工作总结范文英文回答:儿科医生支原体肺炎工作总结。
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本研究对过去一年中我院收治的 100 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和预后,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临床特点:多见于 3~5 岁儿童。
起病缓慢,发热、咳嗽、喘息是主要症状。
查体,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
胸片,两肺间质性改变,可伴有肺泡浸润。
治疗经验:抗生素,一线用药阿奇霉素,二线用药红霉素、克林霉素。
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可用于合并病毒感染者。
激糖皮质激素,用于重症病例,可减轻肺水肿。
对症治疗,止咳、化痰、平喘。
预后: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重症患儿预后较差,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肺脓肿、胸腔积液。
长期随访显示,部分患儿可遗留支气管扩张、哮喘等后遗症。
结论: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及时预后良好。
临床上应重视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中文回答:儿科医生支原体肺炎工作总结。
临床特点:多发于 3~5 岁儿童。
起病缓慢,发热、咳嗽、喘息是主要症状。
查体,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
胸片,两肺间质性改变,可伴有肺泡浸润。
治疗经验:抗生素,首选阿奇霉素,其次可选择红霉素、克林霉素。
抗病毒药物,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可改善病毒合并感染者的预后。
激糖皮质激素,对重症病例可使用,减轻肺水肿。
对症治疗,止咳、化痰、平喘。
预后:大多数患儿预后较好。
重症患儿预后较差,可能出现肺炎、肺脓肿、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长期随访发现,部分患儿可遗留支气管扩张、哮喘等后遗症。
结论: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应重视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治疗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体会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以引起人体肺部感染,导致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生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下面将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1.临床表现肺炎支原体肺炎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类似于其他肺炎病原菌引起的肺炎。
但与其他常见病原菌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较轻,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
2.实验室检查肺炎支原体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包括痰液分析、血液标本检测等。
痰液分析可以通过培养或PCR等技术来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存在,血液标本检测可以检测肺炎支原体相关的抗体水平。
3.影像学检查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胸部X射线图像中,可以观察到肺部炎症进展情况。
影像学检查能够提供肺部病变的定位信息,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1.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通常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
2.支持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一般病情较轻,通常无需住院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饮食调理和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适当补充水分,多休息,避免劳累,以促进身体康复。
3.预防措施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可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来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此外,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和戴口罩等,也能够有效预防感染。
三、个人体会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后至关重要。
通过准确的诊断,可以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治愈率。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积极配合十分重要。
他们应按时服药,并遵守医生的嘱咐,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加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科学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1-02-16T14:09:53.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12月第34期供稿作者:许丽[导读]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
许丽(江苏省泰州市高港人民医院儿科江苏泰州 225321)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170-02【摘要】小儿支原体肺炎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肺外症状不断增加,早期诊断可结合临床表现、腹胸部X线特点,确诊依赖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查结果,治疗应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肺外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治疗,方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不典型性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现将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8例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男女比1.26∶1,发病年龄<3岁者8例,3-6岁22例,6-9岁28例,>9岁10例,最小年龄8个月。
病程<2周24例,2~3周40例,3~5周4例。
1.2临床表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突出表现为发热和剧烈咳嗽,几乎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具体热型不规则,发热时间最短3天,最长2周,其中多数患儿均表现为频繁剧烈的咳嗽(40例),部分为中度咳嗽(19例),少数为轻度咳嗽(9例),合并胸痛3例,合并吼喘10例,合并肺不张1例。
肺部体征:入院时两肺可闻及固定湿性罗音20例,可闻及哮鸣音9例,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31例,患侧呼吸音减低8例。
1.3肺外表现(1)累及消化系统12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8例,表现为转氨酶升高6例;(2)累及心血管系统8例,表现为心肌酶谱升高;(3)累及泌尿系统5例,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4)累及神经系统2例,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脑电图异常;(5)累及皮肤粘膜3例,表现为多形性红色斑丘疹。
1.4实验室检查(1)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MP-IgM抗体≥1∶80为阳性,68例患儿均为阳性;(2)肺炎支原体咽拭子测定阳性12例;(3)40例患儿血常规白细胞≤10×109/L,28例患儿血常规白细胞>10×109/L;(4)血沉正常38例,增高30例,以轻中度增高为主;(5)C反应蛋白正常43例,增高25例,轻中度增高19例,明显增高6例;(6)X线胸片示68例肺部均有病变,其中小片状阴影45例,大片状阴影12例,肺门影增浓8例,胸腔积液3例。
1.5诊断诊断标准依据《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7版MP肺炎诊断标准[1]:(1)持续高热伴频繁剧烈的咳嗽。
(2)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下降,血沉正常或增快,C反应蛋白正常或增高。
(3)X线胸片表现显著,可见片状阴影。
(4)曾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治疗无效,改用或病初就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满意。
(5)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呈阳性。
(6)肺炎支原体咽拭子检测部分阳性。
1.6治疗所有病例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其中38例患儿予以阿奇霉素10mg/(kg·d)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每日1次,静脉治疗两疗程,一疗程为5天,间隔3天;27例患儿予以红霉素15~30mg/(kg·d)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每日1次,疗程为10~14d;3例患儿予以克拉毒素15mg/(kg·d),分两次口服。
在静脉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前20分钟口服思密达,可大大减少胃肠道的副反应。
对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加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并根据不同肺外并发症予以保肝、营养心肌等治疗,对于反复高热,症状较重者早期给予激素治疗,对于痰液粘稠者予以超声雾化化痰治疗,合并哮喘者予以平喘治疗,有3例患儿由于反复发热,咳嗽,病情迁延不愈,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连用3天,症状明显缓解。
2 讨论
目前,支原体肺炎已成为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MP肺炎感染患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以咳嗽伴发热为主要表现,咳嗽常较重,刺激性、痉挛性咳嗽,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片改变明显,检测MP-IgM抗体为临床特异性诊断手段,是机体受到MP感染后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该抗体阳性可确诊为MP感染。
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且近几年有关肺外并发症的报道增多。
肺外表现的机制,目前认为免疫因素起主要作用,当MP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呼吸道外的其他靶器官病变,出现相应肺外系统受累的表现[2],因此,在临床上对于MP感染患儿应特别注意脏器功能的监测和保护,积极防治肺外并发症。
由于MP无细胞壁,其体内含有RNA和DNA,因此必须采用足量、全程的抑制病原体蛋白质的大环内酯类药。
作为儿科医生,应高度重视婴幼儿中MP的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人民出版社,2002:1204-1205.
[2]崔振泽.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的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5):28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