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法国高考作文:认知自我 思考幸福
法国高考作文

法国高考作文(2013----------2015)【2014】Série L : 文学考生卷- Les œuvres d'art éduquent-elles notre perception ?艺术作品是否锻炼我们的感知?Do art works educate our perception?- Doit-on tout faire pour être heureux ?我们应否为了快乐而不顾一切Shall we do everything in order to be happy?- 解读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1972)选段:《客观知识》豆瓣读书链接Série ES : 社会经济卷- Suffit-il d'avoir le choix pour être libre ?只要有选择自由的权利就足够了吗?Is it enough to have the choice to be free- Pourquoi chercher àse connaître soi-même ?为何要认识自己?Why seek to know yourself?- 解读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人的境况》(1958)选段《人的境况》豆瓣读书链接Série S : 理科卷- Vivons-nous pour être heureux ?我们是否为幸福快乐而活?Do we live to be happy?- L'artiste est-il maître de son œuvre ?艺术家是否为其作品之主?Is artist the master of his work ?- 解读笛卡尔(RenéDescartes)的《指导心灵的规则》(Règles pour la direction de l’esprit)(1628)技术考生卷Sujet 1 : Les échanges sont-ils toujours intéressés ?Sujet 2 : Une véritépeut-elle être définitive ?Sujet 3 : Texte extrait du Gorgias de Platon + questions sur le texte dont "Celui qui vit dans l'injustice et qui cherche àéchapper àla punition est-il le plus malheureux des hommes ?"音乐考生卷Sujet 1 : La diversitédes cultures fait-elle obstacle àl’unitédu genre humain ?Sujet 2 : Peut-on être indifférent àla vérité?Sujet 3 : explication de texte : KANT, Doctrine de la vertu, 1795.【2013】Série L( littéraire) 文学考生卷- "Le langage n’est-il qu’un outil ?"语言仅仅是个工具吗?(Is Language no more than a tool?)- "La science se limite-t-elle àconstater les faits ?"科学仅限于查找事实吗?(Is Science limited to finding the facts? )- 解读笛卡尔写给伊丽莎白的信的选段:Série ES(économique et social) 社会经济类考生卷- "Que devons-nous àl’Etat ?"我们对国家负有哪些责任义务?(What do we owe to the State?)- "Interprète-t-on àdéfaut de connaître ?"我们是否只有在缺乏认识的情况下才试图去阐释?(Do we interpret in default of knowledge?)- 评论意大利哲学家Saint-Anselme 安瑟伦的《De la concorde》(《论上帝的预知、预见、恩典同自由意志的和谐》)Série S (scientifique) 理科考生卷- "Peut-on agir moralement sans s’intéresser àla politique ?"我们能否在不关政治的情况下合乎道德地行事?(Can we act morally without political concern?)- "Le travail permet-il de prendre conscience de soi ?"工作是否使人认识自我?(Does work enable to realize the self?)- 评论柏格森《思想与运动》节选:技术考生卷:- Être libre, est-ce n'obéir àaucune loi?自由,就是不遵守任何法规吗?(Being free, is that obeying no law? )- La diversitédes cultures sépare-t-elle les hommes?文化的多样性是否使人们分隔疏远?(Does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s separate people?)- Commentaire de texte : Texte de RenéDescartes, Règles pour la direction de l’esprit。
2014年高考作文题猜想:感悟幸福尽在对岸

2014年高考作文题猜想:感悟幸福尽在对岸2014年高考作文题猜想:感悟幸福尽在对岸一、【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错觉泰戈尔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请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二、【写作导引】这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关键。
诗歌的特点是用形象说话。
而形象往往于生活,同学们在解读诗歌时只要有由此及彼的联想意识,定能激活自己的生活积累,自然地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会拥有独特的感悟,此时也就找到了写作切入点,只需言之有理便是成功之作。
具体而言,要想写好这类题目,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深入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这则小诗的诗题是错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知道其意思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应。
就其范围来讲有物理、生理、心理、艺术……再审读诗歌的内容:双方均以为对方过得比自己好——它们都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都处在自怨自艾之中。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追问的方式增强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1)为什么甲乙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是因为它们通过比较(攀比),均以为幸福在对岸,而不在自己身边,陷入心理误区。
以为自己不曾拥有的正是自己想要的;总以为活得不如别人快乐幸福,却不知幸福快乐的根源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寄托在别人身上;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人应该怎么正视自我的存在?(2)这种想法正确吗?这是心理不健全,不平衡的表现:谁都过得比我好——无论是金钱、地位、名誉,还是爱情、婚姻、工作、职业、成绩等。
这种人不想凭借自己努力去改变现状,却总在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中生活,久而久之,就养成悲观、懒惰、热爱空想的病态性格。
(3)怎样纠正这种心理呢?珍惜眼前、在知足中奋进……二是准确地自然地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再现生活情景。
在理解诗歌内涵之后,我们要准确而自然地由此及彼的联想到现实生活,以搜索充足的写作素材。
高考满分议论文15篇

高考满分议论文15篇高考满分议论文1法国作家让季奥诺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植树的人》,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
这位牧羊人,不知道1914年的战争,也不知道1939年的战争,他天天和树打交道,和树相依为命,他用心灵的语言和树谈心,默默地交流,过的是“淡泊生活”。
他通过亲身经历证实了孤独者“找到了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爱让生活多份阳光”。
这位牧羊人几十年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域,他每种下一棵树,就感到在人世间就又多了一个亲人。
他的事业是“堪与上帝比美的事业”。
由于充满了改造现实世界的强烈愿望和对树的极度热爱,这位牧羊人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他深深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后人造福。
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
人生充满忙碌,但人们依然可以选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琐而艰辛,但宁静的心灵和满腔热忱会弹奏出精彩的乐章!爱是人生之源,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
有了爱,纵然是满眼阴云、遍地荆棘,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恋和神往。
爱造就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动物,物质的贫缺只会导致人生的艰难,而爱的匮缺则会使人生空虚和灵魂孤独。
令人心痛的是,在这个越来越崇拜物质的年代,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物质左右着他们的心灵,其心灵世界犹如干涸的沙漠。
心不乏则身不累,有人说,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这样的人,其生命一定是阳光般灿烂炫美。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
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
”高考满分议论文2心中的天使是与生俱来,但是它不像手脚那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是暗藏在体内一个幽深的角落,其位置因人而异并且飘浮不定。
但是,它一定是存在的,并需要你用心寻找,才能雕刻出来。
雕刻家用他的手将天使复原,让世人看见了他的面貌,我们赞叹他精湛的技艺,却往将更重要的一环忽略了:他找到了心中的天使,并且抓住了它。
法国“高考作文题”更哲学

法国“高考作文题”更哲学作者:来源:《人生十六七》2016年第08期“我们是否应该为获得幸福而穷尽一切手段?”“拥有选择权是否就意味着自由?”“人活着是为了幸福吗?”“我们能否对真理漠不关心?”你以为这是我们中国的中高考作文题?错了,这是来自法国的中学毕业会考哲学题,和中国高考作文题相比,法国“高考作文题”似乎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思辨意识。
法国中学毕业会考为何如此重视哲学?这还要从它的历史渊源说起。
1808年3月17日,法兰西皇帝拿破仑颁布《帝国大学令》,创立了中学毕业会考制度。
在法语里,中学毕业会考来自中世纪拉丁语,这个词是由“见习骑士”和“戴上桂冠”两个单词组成,在中世纪本为大学颁布的文凭之一。
从词义和词源来看,中学毕业会考与其说是拿破仑的个人创造,不如说是他对法国传统制度的继承和改造。
早在中世纪,法国高等教育制度在欧洲获得领先地位,创立于12世纪的巴黎大学被称为“欧洲大学之母”。
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法国大学整体上来说实施宽进严出的政策,不存在统一的入学考试。
官员、神父和贵族子弟分别可以凭借官位、教会的推荐或血统获得录取资格。
由于旧制度时期的法国大学和教会联系紧密,在18世纪已经成为反启蒙的保守思想大本营,因此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这些大学都被关闭了。
由于从中世纪开始就主导教育事务的天主教会突然被驱逐,法国教育体系出现了混乱和分散的局面。
拿破仑时期确立中央集权式教育体制1799年,拿破仑借助雾月政变上台,他迎合了当时法国人对革命的厌倦和对秩序的向往,开始一系列旨在加强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拿破仑本人高度重视教育,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不从儿童时代就开始学习他要做共和派还是保王党、天主教徒还是无神论者,国将不国,国家会长期暴露在无序和变动的风险下”。
由此可见,拿破仑将教育视为有关政治和道德的大事,组织良好的教育有助于巩固法国社会。
在此信念下,拿破仑建立起一整套由各级政府出资的公立教育体系,1802年,他下令各级政府出资兴办小学和中学。
法国历年高考哲学作文

法国历年高考哲学作文2012-06-07 18:58:31法国可以说是最重视中学的哲学教育的国家之一,从柏拉图到现当代的哲学思想都会有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人类的思想史;并且,这个过程中是不带有价值评断的,法国中学教育要求教师们能尽可能客观地讲述内容,如果想要批驳一个作家或哲学家A的思想,老师不能自己随意发表意见,而是必须有理有据地引用另外一个作家或者哲学家B在某处针对A的批判言论才行,这样一来,学生的个人观点、个人思考能力才不会被老师的话语和个人政治、哲学倾向所影响,而且,这也算是为学术伦理打下了基础。
回顾我自己在国内高中时候上过的政治课里的哲学内容(第一册是道德法律基础、第二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册是国家和政体),教材内很少有客观完整地介绍一个思想,更多的则是粗线条地介绍某个思想中的一隅,然后大篇幅地下价值判断:“这是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看问题”……在法国的高考(会考)中,哲学自然是一个大科目,法国的分科主要分为文学方向、理科方向、社会经济方向三大类。
无论你选择哪个方向,无论你未来想要读综合大学还是高等商学院,考试中必有的一个科目就是哲学。
每年考试的哲学论文也成为整个社会探讨的话题,热度不亚于中国高考的语文作文题。
法国哲学作文大致要求在1800-2000字左右。
以下是2006至今的作文题目,2012年的法国高考尚未进行(6月末),我会在考试后及时更新。
为了避免法汉翻译中产生的歧义,我配上英文翻译,以方便理解。
【2011】文学考生卷:- "Peut-on prouver une hypothèse scientifique ?"我们能否证明科学假说(Can we prove a scientific hypothesis?)- "L'homme est-il condamné à se faire des illusions sur lui-même ?"人(类)以自己为中心制造幻象、对自己充满幻想,是否应当受到指责(Is Man condemned to make illusions about himself? )- Expliquer un extrait du "Gai savoir" de Nietzsche解读尼采的《快乐的知识》的一段节选(节选部分略)理科考生卷:- "La culture dénature-t-elle l'homme ?"文化是否扭曲了人本身(Does Culture distort Man ?)- "Peut-on avoir raison contre les faits ?"我们是否有理由否决事实(Can we be right against the facts? )- Expliquer un extrait des "Pensées" de Pascal解读帕斯卡尔《思想录》的一段节选社会经济考生卷:- "La liberté est-elle menacée par l'égalité ?"自由是否被平等所威胁(Is Freedom threatened by equality? )- "L'art est-il moins nécessaire que la science ?"相比科学,艺术是否是次要的(Is Art less necessary than Science? )- Expliquer un extrait de "Les bienfaits" de Sénèque解读赛涅卡(古罗马政治家)《论善行》的一段节选艺术生卷- "La maîtrise de soi dépend-elle de la connaissance de soi ?"自我克制是否取决于自我认知(Self-control depends upon self-knowledge?)- "Ressentir l'injustice m'apprend-il ce qui est juste ?"体验不公是否能让人明白正义的内涵(Is it by perceiving the injustice that I shall learn what is right?)- Expliquer un texte de Nietzsche解读尼采的一个选段【2010】文学考生卷:La recherche de la vérité peut-elle être désintéressée ?对真理的追寻是出于无私之心吗(Can the search for truth be disinterested?)Faut-il oublier le passé pour se donner un avenir ?该不该忘记过去以便给自己一个未来?(Should we forget the past in order to have a future?) Un commentaire d'un extrait de la Somme théologique, de Thomas d'Aquin评论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的一个选段理科生考卷:L'art peut-il se passer de règles ?艺术可否无视规则(Can the art do without rules?)Dépend-il de nous d'être heureux ?快乐是否取决于我们自身(Does it depend on us to be happy?)Un commentaire d'un extrait du Léviathan de Thomas Hobbes.评论霍布斯的《利维坦》的一个选段社会经济考生卷:Une vérité scientifique peut-elle être dangereuse ?科学真理会不会是有危险性的(Can a scientific truth be dangerous?)Le rôle de l'historien est-il de juger ?历史学家的角色(身份)是做论断用的吗(Does the role of the historian consist in judging?) Un commentaire d'un extrait de L'Education morale, d'Emile Durkheim评论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的一个选段【2009】文学考生卷:Le langage trahit-il la pensée ?语言背叛了思想?(Does the language betray the thought?)L’objectivité de l’histoire suppose-t-elle l’impartialité de l’historien?历史的客观性是否期望历史学家的中立性?(Does the objectivity of history presuppose the impartiality of the historian?)un extrait d’un texte de Schopenhauer评论叔本华的一个选段理科考生卷:Est-il absurde de désirer l’impossible ?对于不可能(的事物)的渴望,是荒谬的吗(Is it absurd to desire the impossible?)Y-a-t-il des questions auxquelles aucune science ne répond ?存在不存在任何科学都不回答的问题(注:不是“无法”回答--pouvoir/can,是不回答)(Are there any questions that no science answers?)un texte de Tocqueville extrait de “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评论托克维尔的《美国的民主》的一段节选社会经济考生卷:Le développement technique transforme-t-il les hommes ?技术发展使人们自身也发生了改变?(Technical development transforms men)Que gagne-t-on à échanger ?交换(兑换、交流)中,我们得到了什么?(What do we gain in exchanging ?)un extrait d’ un texte de John Locke评论洛克的一个选段【2008】文学考生卷- La perception peut-elle s’éduquer ?感知力是自发培养起来的吗(Can perception be educated by itself? )- Une connaissance scientifique du vivant est-elle possible ?对于活者(活人)的科学性认识是可能的吗(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living, is it possible?)- Expliquer un extrait des « Cahiers pour une morale » de Sartre.萨特《伦理学笔记》选段的解读理科考生卷:- L’art transforme-t-il notre conscience du réel ?艺术改造了我们对于真实的意识?(Does Art transform our consciousness of reality?) - Y a-t-il d’autres moyens que la démonstration pour établir une vérité ?除了论证之外,是否存在其他方式以建立一个真理?(Is there any other way than demonstrat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truth?)- Expliquer un extrait de « Le monde comme volonté et comme représentation »de Schopenhauer.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选段的解读社会科学考生卷:- Peut-on désirer sans souffrir ?我们能否渴求但不受罪(Can we desire without suffering?)- Est-il plus facile de connaître autrui que de se connaître soi-même ?认识他者是否比认识自我容易?(Is it easier to know others than to know oneself?)- Expliquer un extrait de « 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 de Alexis de Tocqueville评论托克维尔的《美国的民主》的一段节选【2007】文学考生卷- Toute prise de conscience est-elle libératrice ?所有的察觉都有解放性吗?(Is any awareness liberating?)- Les oeuvres d'art sont-elles des réalités comme les autres ?艺术品是否是像其他物品一样的现实体(Are the works of art like other realities ?)- Expliquer un extrait de "Ethique à Nicomaque" d'Aristote sur le thème de la responsabilité. 解读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一段节选,围绕“责任”这一主题理科考生卷- Le désir peut-il se satisfaire de la réalité ?欲望能由现实来满足吗(Can the desire be satisfied with reality?)- Que vaut l'opposition du travail manuel et du travail intellectuel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划分有什么用?- Expliquer un texte de Hume extrait d'"Enquête sur les principes de la morale" sur le thème de la justice.休谟《道德原理研究》节选,“正义”主题社会经济考生卷- Peut-on en finir avec les préjugés ?我们可否不带偏见?(Can we do away with prejudices?)- Que gagnons-nous à travailler ?工作为我们带来什么?(What do we gain by working?)- Expliquer un texte de Nietzsche extrait de "Humain, trop humain" sur la morale.解读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节选【2006】文学考生卷:- N'avons-nous de devoirs qu'envers autrui ?我们只对他人负有责任吗?(Do we have duties only for others?)- Cela a-t-il un sens de vouloir échapper au temps ?想要逃避时光,这有意义吗?(Does it have a sense of willing to escape time?)-(评论著作节选,略)理科考生卷- Peut-on juger objectivement la valeur d'une culture ?我们能客观地评论一个文化的价值吗?(Can we objectively judge the value of a culture?)- L'expérience peut-elle démontrer quelque chose ?经验能证明什么?(Can experience demonstrate something?)社会经济考生卷- Faut-il préférer le bonheur à la vérité?应该为幸福而舍真理吗(Should we prefer happiness to truth?)- Une culture peut-elle être porteuse de valeurs universelles ?一种文化会具有普世价值吗?(Can a culture be the bearer of universal values?)艺术考生卷:- L'expression "c'est ma vérité" a-t-elle un sens?“这是我的真理” 这句话有意义吗?(Does Tte phrase "this is my truth" have a meaning?)- Le sentiment de la justice est-il naturel?正义感是天性吗?(Is the sense of justice natural?)技术考生卷:- Quel besoin avons-nous de chercher la vérité?寻找真理是源于我们的哪种需求?(Which need do we have to seek the truth?)- L'intérêt de l'histoire, est-ce d'abord de lutter contre l'oubli?历史的重要性,首先在于抵抗遗忘?(Is the interest of history to fight against forgetting firstly?)。
高考满分议论文片段13篇(高考作文优秀议论文片段)

高考满分议论文片段13 篇(高考作文优秀议论文片段)下面是我整理的高考满分议论文片段 13 篇(高考作文优秀议论文片段),供大家参阅。
高考满分议论文片段 1法国作家让季奥诺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植树的人》,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
这位牧羊人,不知道 19 的战争,也不知道 1939 年的战争,他天天和树打交道,和树相依为命,他用心灵的语言和树谈心,默默地交流,过的是“淡泊生活”。
他通过亲身经历证实了孤独者“找到了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爱让生活多份阳光”。
这位牧羊人几十年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域,他每种下一棵树,就感到在人世间就又多了一个亲人。
他的事业是“堪与上帝比美的事业”。
由于充满了改造现实世界的强烈愿望和对树的极度热爱,这位牧羊人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他深深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后人造福。
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
人生充满忙碌,但人们依然可以选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琐而艰辛,但宁静的心灵和满腔热忱会弹奏出精彩的乐章!爱是人生之源,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
有了爱,纵然是满眼阴云、遍地荆棘,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恋和神往。
爱造就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动物,物质的贫缺只会导致人生的艰难,而爱的匮缺则会使人生空虚和灵魂孤独。
令人心痛的是,在这个越来越崇拜物质的年代,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物质左右着他们的心灵,其心灵世界犹如干涸的沙漠。
心不乏则身不累,有人说,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这样的人,其生命一定是阳光般灿烂炫美。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
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
”高考满分议论文片段 2将他人的成就归功于幸运或外力,又对他人的失意添油加醋地落井下石,是当今人们心理的常态。
法国高考作文题

法国的中学会考是中学生毕业升学前的惟一考试,相当于将中国的高中毕业考试和高考合二为一,所以也可以算是“高考”。
BAC成绩是申请大学的依据,也是基础教育体制中的重要一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6月17日法国高考第一天,68.5万法国学生参加了高考。
上午8点12点,第一门哲学考试开考。
10:00以后考题公布,作文题目具体如下,三选一:文科类:1.Respecter tout vivant est-ce un devoir moral?尊重所有生命是一种道德义务吗?2. Suis-je ce que mon passéa fait de moi ?我是由我的过去所塑造的吗?3.Explication d'un texte extrait de "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d'Alexis de Tocqueville对法国政治哲学家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的一段文本作出解读。
Les croyances dogmatiques sont plus ou moins nombreuses, suivant les temps. Elles naissent de différentes manières et peuvent changer de forme et d’objet ; mais on ne saurait faire qu’il n’y ait pas de croyances dogmatiques, c’est-à-dire d’opinions que les hommes reçoivent de confiance et sans les discuter...无论什么时代,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着专断的信仰。
法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法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法国高中生在第一年和第二年结束时需要参加一次国家考试,即法国高考。
这个考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对考生申请高等院校,还对进入某些职业领域有影响。
其中,作文是高考的一部分,为法国高中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写作能力的机会。
本文将在解析法国高考作文题目时,结合法国高考的特点和要求,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法国高考作文题目类型法国高考的作文题目类型是固定的,考生需要掌握各类题目的要求,灵活应对。
常见的作文题目包括:•议论文(Le commentaire composé)•文艺评论(La dissertation littéraire)•情境作文(L’écriture d’invention)议论文议论文是法国高考作文中的必修题型,考生需要根据题目提供的文章、小说或者诗歌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此类作文题目现场发放素材,考生需要在两小时内完成作文。
议论文题目往往比较开放,着重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表达能力。
文艺评论文艺评论是针对一件文学作品展开阐述的,此类作文需要包含三个要素:作品简介、作品评析和个人观点。
这种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需要考生对文学作品有敏锐的触觉和深度的理解,同时也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境作文情境作文是法国高考中常见的一种作文,它需要考生在题目及提供的素材基础上进行创作。
情境作文题目通常设置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其涉及领域包括社会、科技、文化、艺术、教育、哲学等多个领域。
情境作文考察考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类题型的作文更注重考生的实际表现能力。
法国高考作文考试评分标准法国高考的作文考试评分标准除了语言表达、语言水平、逻辑思维、主题内容外,近年来也注重了考生的创新和旁征博引的能力。
对于不同类型的作文,评分标准也略有不同。
议论文的评分标准•对题目进行全面分析,深刻而充分阐述靠谱的观念,论证准确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法国高考作文:认知自我思考幸福
法国时间6月16日上午8点,法国考生克服了法国国家铁路公司罢工的不利影响,走进考场开始了他们的“法国高考”之旅。
考试时间为期一周,今年预计共有约68万考生参加,年龄最长的考生92岁,年龄最小的考生13岁。
第一天的第一门考试,依旧是哲学,也是经常被拿来和我们的高考语文作文相比较的那部分题目。
小编第一时间整理了今天的法国高考作文题目,与大家分享。
不过,在解读具体题目之前,还是要先明确2个概念:第一,Baccalauréat,简称BAC,翻译过来是法国高中毕业会考证书,其实不仅仅是一项考试,也是一个文凭,拿到它后,学生就拥有了报考高等教育的资格,所以更接近我们的高中毕业证书+高考成绩的作用。
第二,首个考试科目是哲学,不是语文。
法国哲学考试的形式通常类似于命题论文,所以总被我们拿来和国内高考作文相比较,其实并不是一回事。
接下来,就让小编来带领大家一起研究下今年“法国高考”的“作文”题目吧!跟往年一样,这些题目都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
其实在法国,有关“让哲学考试滚出BAC”的讨论一直也没有停歇。
日前,有关方面还在探讨,在只重效率、生产率
和速度的现实面前,教授高中生哲学是否还有必要。
对此,凡尔赛市长助理、毕业于巴黎高师的哲学预科教师弗朗索瓦-沙维尔·贝拉米认为,学习哲学在现今的社会可能“前所未有地有益”。
不知看完题目大家会作何感想?
1、”Les oeuvres éduquent-elles notre perception?” 劳作能否锻炼我们的感知?
2、”Doit-on tout faire pour être heureux?” 人们是否应该为了幸福不惜一切?
3、Le commentaire de texte porte sur un extrait de La connaissance objective de Karl Popper。
针对引自卡尔·波普尔著作《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的文章节选进行评述。
1、”L’artiste est-il ma?tre de son oeuvre?” 艺术家是他们的作品的主人么?
2、”Vivons-nous pour être heureux?” 我们活着是为了幸福么?
3、Réfléchir sur un texte de Descartes, tiré de Règles pour la direction de l’esprit。
针对从笛卡尔著作《指导哲理之原则》中节选的文章进行思考,并做出解读。
1、”Suffit-il d’avoir le choix pour être libre?” 选择自由是否足够?
2、”Pourquoi chercher à se conna?tre soi-même?” 为何要
追寻对自我的了解认知?
3、le commentaire de texte porte sur un extrait de Condition de l’Homme moderne d’Hannah Arendt。
针对引自汉娜·阿伦特著作《人的境况》的文章节选进行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