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伴性遗传(一)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的研究展望
深入探究伴性遗传机制
伴性遗传与进化生物学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可以 更深入地探究伴性遗传的分子机制和基因 表达调控机制。
伴性遗传在生物进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未 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伴性遗传与物种进 化之间的关系。
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
伴性遗传与其他生物学领域
伴性遗传疾病对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未来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伴性遗传疾病 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产前诊断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对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及早发现并干预伴性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
要点一
进化机制
伴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一种机制,有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 化和自然选择。
要点二
物种形成
伴性遗传在生物种群中可能导致生殖隔离,进而促进新物 种的形成。
06 总结与展望
伴性遗传的总结
01
03 伴性遗传的规律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总结词
当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存在时,其性状会表现出来。
详细描述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是,不论男女,只要有一个致病基因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这种遗传方式在人类中 较为少见,但确实存在,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总结词
只有当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存 在时,其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伴性遗传
总结词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罕见的伴性遗传病,主要影响骨骼发育。
详细描述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患者无法正常吸收钙质,导致骨骼发育异常。这种疾病主要 通过女性传递,男性发病率极低。女性携带者可能无症状或轻度症状,但会将异常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男性患者的症状较为严重,可能出现骨骼畸形和骨折。
高中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知识要点归纳_高中生物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知识要点归纳_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摘要:高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发现节既终了基因哪里这重要问题下面是编给带高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知识要归纳希望对你有助,、概念遗传控制基因位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多雌雄异体植物多数昆虫、些鱼类和两栖类高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发现节既终了基因哪里这重要问题下面是编给带高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知识要归纳希望对你有助高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知识要、概念遗传控制基因位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二、X型性别定方式、染色体组成(对)雄性对常染色体 + X雌性对常染色体 + XX、性比般3、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多雌雄异体植物多数昆虫、些鱼类和两栖类三、三种伴性遗传特()伴X隐性遗传特① 男女②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③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伴X显性遗传特① 女男② 连续发病③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3)伴遗传特①男病女不病②父子孙【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伴X隐色盲、血友病伴X显抗维生素佝偻病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常显多(并)指高生物学习方法回归课重要对部分学做试卷分析发现很多人觉得生物题出得很难但实际上他们错题更多是基础容长没有回顾学容很多人已忘了些很基础知识有谁还能准确地说出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还有谁能记得有氧呼吸三步骤?或者伴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病区别?如不能话孩子们回归课吧!先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再说!多想几什么生物考察另重就是通现象看质那么这就要我们复习程除了要理透彻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想想什么是这样比如说什么影响光合作用因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温等它们是怎么影响光合作用错题整理归类己分析或有验老师助分析什么会错如是基础知识不扎实那么拿起课再看遍强化下下次争取不要犯类错误如是知识系不明了那么就想想知识系人只有不断消灭己薄弱处才会更快进步调整心态世界上所谓天才实际上是勤奋人走了条正确路而已永远不要怀疑己能力如你认己不能达到00分那么你已输了起跑线上如你真认己能通努力达到这目标那么你很有可能达到90分甚至更高分数如曾跌倒了跌得很痛没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跌倒机会反思下己路走得是否正确能否换更有效方法然整理行囊用更快步伐追赶前行者脚步看了高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知识要归纳人还看了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知识梳理高二生物伴性遗传知识总结3生物必修二复制知识梳理高生物必修二知识总结5高生物必修二知识汇总6高生物必修遗传学名词知识归纳7生物必修二知识总结重。
高二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课件

04 伴Y染色体遗传
遗传特点
仅在男性中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病仅在男性中发病,女性不会发病。
隔代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病通常呈现隔代遗传的特点,即男性患者将疾病遗 传给儿子,但不会遗传给女儿。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由于伴Y染色体遗传病仅在男性中发病,因此男性患者数量通常多 于女性患者。
实例分析
人类Y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
病例二
一个家族中男性成员均患有血友病,而女性成员则正常。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该家族男性成员的X染色体上存在 血友病基因,而女性成员则没有携带该基因。这表明该家族男性成员的血友病是由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引起的。
05 总结与思考
伴性遗传的意义与价值
生物学基础
伴性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揭示了生物体的遗传规律, 为理解生物体的进化和发展提供
基因剂量效应
由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不同,女性通常有两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 个Y染色体,因此女性通常具有更高的基因剂量,表现出更强的基因表达。
基因互作
伴性遗传中的基因互作可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两个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可能导 致疾病的发生。
02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特点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了基础。
医学应用
伴性遗传在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如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以 及生殖健康等方面的指导。
科学发展
伴性遗传的研究推动了遗传学和相 关领域的发展,为人类探索生命奥 秘提供了有力支持。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伴性遗传的知识
婚育指导
了解伴性遗传规律可以帮助人们 进行科学的婚育规划,避免遗传
病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病例二一个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外祖母 都有类似的症状,这可能表明该 病是由母亲传递给儿子的伴X染色 体显性遗传病。
高二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课件

0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发病特点
01
隔代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表现为隔代遗传,即某一代不患病,但下一代
或隔一代出现患者。
02 03
男性发病率高
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若该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病基因,则容易 发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当两条X染色体上都携带致病基因 时才会发病。
隐性遗传
由于致病基因是隐性的,所以患者通常是携带者或隐性发病,不表现出 明显的症状。
拓展伴性遗传研究领域
未来可以将伴性遗传的研究拓展到更多生物种类和领域, 以揭示更广泛的性别决定和演化规律。
加强伴性遗传应用研究
未来可以加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开发更多实 用的技术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 等领域提供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罕见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表现为肌肉萎缩 、无力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其遗传规律是男性发病率高,女性携带者传递 致病基因给男性后代。
03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发病特点
疾病多表现为隔代遗 传,即患病者多为男 性,女性较少。
疾病常在一定家族内 传播,且男性患者后 代中男性发病率较高 。
Y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遗传
当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 上时,只有男性会患病, 因为Y染色体只存在于男 性中。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
伴性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即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 定律。
在伴性遗传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因此其遗传规律与常染 色体上的基因有所不同。
了解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对于预测后代患病风险、制定预防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 义。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 伴性遗传》PPT

一、伴性遗传(阅读教材P33~36) 1.概念:位于 性染色体 上的基因所控 制的性状表现出与 性别 相关联的遗传方式。 2.人类的伴性遗传病
人类伴性遗传方式
遗传特点
实例
伴 X 染色体 显性遗传
女性患者 连续遗 抗维生素 D
多于 男性
传
佝偻病
伴 X 染色体代遗传现象:从典型的红绿色盲家系系谱图可以看 出:第一代有患者,第二代没有出现患者,而在第三代又出现了 患者。
③具有交叉遗传现象: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 得到,以后又只能传给自己的女儿。
2.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1)实例:抗维生素 D 佝偻病(D、d)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型 表现型
XBXB-女性正常 XBXb-女性携带者
XBY-男性正常 XbY-男性色盲 XBXb-女性携带者 XbXb-女性色盲 XBY-男性正常 XbY-男性色盲
男性全 为色盲
男性中 有一半 为色盲
男、女中 各有一半
为色盲
男性色盲×女性色盲 (XbY) (XbXb)
男性正常×女性正常 (XBY) (XBXB)
(4)X、Y 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X 和 Y 染色体 都有一部分与对方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
二者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 X、Y 的同源区段,基因是 成对 的,存在等 位基因;在 非同源区段 ,不存在等位基因。
(5)色盲基因 b 位于 X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请填写下表:
女性
基因型 表现型
XBXB 正常
XBXb XbXb 正常(携
带者) 色盲
男性 XBY XbY 正常 色盲
2.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1)汤姆是色盲,他的妻子露丝色觉正常,但露丝的父亲 是色盲。请思考露丝婚后所生的孩子会患有色盲吗?请写出 遗传图解进行说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

7、只有男性才会患红绿色盲吗?
有两条X染 色体
二、伴性遗传 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
方式总是和性别相联系,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 传。
例如:人类的红绿色盲、血友病、抗维生 素D佝偻病的遗传表现与果蝇眼色的遗传非常 相似,它们都属于伴性遗传。
2、伴性遗传的分类
伴X遗传 分类
伴X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含X的卵细胞:含Y的精子=1:1
6、下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
I
1
2
3
4
II
1
2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女性色盲
III
男性色盲
1
2
3
IV
(1) III3的基因型1 是__X_bY__,他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中__1___个体, 该个体的基因型是__X_B_X_b_____.
2、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 方式总是和性别相联系,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 传。
3、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男性多于女性
②交叉遗传(隔代遗传):
XbY(患者)→XBXb(携带者)→XbY(患者) ③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bY→XbXb→XbY
请你设计一个果蝇的杂交实验,使其子代根据眼色 就能判断雌雄个体?(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 位于性染色体上)
P
XbXb
×
XBY
配子
Xb
XB Y
F1
XBXb
红眼 雌
XbY
白眼 雄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有一对新婚夫妇,女方在3岁时被诊断为患 有血友病(伴X隐性遗传)男方正常。如果你 是医生,当他们向你进行遗传咨询时,你建 议他们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高中生物必修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2.3伴性遗传

3 XBXb x XBY 男:50% 女:0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现象
亲代
女性携带者
XBXb
男性正常
XBY
XB
Xb
XB
Y
配子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 1: 1 : 1
男女6种婚配方式
1 XBXB x XBY 2 XBXB x XbY
无色盲 无色盲
3 XBXb x XBY 4 XbXb x XBY 5 XBXb x XbY 6 XbXb x XbY
男:50% 女:0 男:100% 女:0 男:50% 女:50% 都色盲
I
XbY 1
2
II 1
2 XBXb3
III
12 3 4
5
色
盲
遗
4
传 家
系
图
6 XbY
男性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并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4)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 正常为常显。
(5)伴X显性遗传: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3.不确定的类型:
(1)代代连续为显性,不连续、隔代为 隐性。
(2)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为常 染色体遗传病。
(3)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为 伴X隐性,女多于男则为伴X显性。
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 父子无病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无病非伴性
亲代
女性色盲
XbXb
配子
Xb
男性正常
XBY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XbY
男性色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课件 (共57张PPT)

这 孩这 对 色对 夫 盲夫 妇 的妇 生 概生 一 率一 个 是个 色男 盲 男 孩 的 概 率 是
1\ 2
1\4
1 : 1: 1 : 1
㈡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图解
亲代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XbXb
XBY
母父 亲亲
色正
配请子 同学Xb 们自X己B 动Y 手
盲常 儿女
写一写该遗传图解
子儿 一一
二、伴 性 遗 传
概念: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表现与性 别相关联的现象,(某表现型在雌雄个体 中出现概率不同)
伴X遗传
伴X隐性遗传
• 分类
伴X显性遗传
伴Y遗传
㈠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图解
男
亲代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孩
XBXb
XBY
的 色
盲
基
配子
XB Xb
XB
Y
因 只
能
来
自
于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母亲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女♀ 22对(常)+XX(性) 男♂ 22对(常)+XY(性)
ZW型性别决定
雄性♂ zz(同型)
雌性♀ zw(异性)
例:鸟类、蛾蝶类昆虫等
XY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中是较为普遍的性 别决定方式.
包括所有的哺乳动物;某些种类的两栖类、鱼类; 很多种类的昆虫(果蝇); 一些雌雄异株的植物(菠菜、大麻等.)
以下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
别的一组是( )
B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伴性遗传(一)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学习目标】
1、知道性别决定的主要方式
2、概述伴性遗传。
3、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要点梳理】
要点一:性别决定
1、性别决定的概念及类型
性别决定—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主要由染色体来控制。细胞中的染色体分为两类:一类
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另一类是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主要方式【伴性遗传(一)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369184 性别决定】
⑴ XY型性别决定方式
XY型性别决定是所有哺乳类动物、多数雌雄异株植物、昆虫、某些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此
方式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个体是雌性、为XY的个体是雄性。由于雌性个体只能产生性染色体为X的卵细胞,
雄性个体可以产生含X或Y的精子,因而后代的性别取决于卵细胞(X)与什么的精子(含X或Y)受精。
雄性(♂)有1对异型性染色体 XY,雌性(♀)有1对同型性染色体 XX:
(2)ZW型性别决定
与XY型相反,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此时,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
常染色体:多对,与性别无关
性染色体:一般为一对,决定性别
染色体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的性染色体只有一种——含Z染色体,雌性个体可以产生含Z或W的两种卵子,因而后代的性别取决于精子(Z)
与什么样的卵细胞(含Z,还是含W)结合。这种方式普遍存在于鳞翅目昆虫、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之中。
雄性(♂)有1对同型性染色体 ZZ
雌性(♀)有1对异型性染色体 ZW
3、性别决定的其他方式
(1)昆虫XO型
蝗虫、蟑螂等的性别决定为XO型,雄性只有一个X性染色体而没有Y染色体,所以形成带X和不带X的
两种精子,雌性有一对X染色体形成一种带X的卵细胞,受精后的XX合于发育为雌性,XO合子发育为雄性,它
们的理论比例是1:1。这种性别决定叫XO型性别决定,它可以看作是XY型的一种变种。
(2)二倍体——单倍体类型
这是在蜜蜂、蚂蚁等膜翅目昆虫中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如雌蜂由受精卵发育产生,染色体数2n=32;
雄蜂由未受精的卵孤雌生殖发育而成,只有单倍体n=16的染色体数。也就是说雄配子形成过程是由初级精母细
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是单倍体n的精子,另一个退化。由于营养条件的差异决定雌峰
发育为可育的蜂王或不育的工蜂。
要点二:伴性遗传
1、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红绿色盲遗传分析
(1)男女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表现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2)婚配组合方式
双亲的基因型 子女可能出现的基因型及比例 后代色盲的比值
XBXB×XBY XBXB∶XBY=1∶1 无色盲
XBXB×XbY XBXb∶XBY=1∶1 无色盲
XBXb×XBY XBXB∶XBXb∶XBY∶XbY=1∶1∶1∶1 男性中1/2为色盲
XBXb×XbY XBXb∶XbXb∶XBY∶XbY=1∶1∶1∶1 男、女各1/2为色盲
XbXb×XBY XBXb∶XbY=1∶1 男性全为色盲
XbXb×XbY XbXb∶XbY=1∶1 全是色盲
(3)红绿色盲的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3)色盲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只传给他的女儿,而女性的色盲基因既可传给她的儿子,又可传给她的女儿。女患者
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②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原因是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
③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色盲患者:原因是男性的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这条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
即为患者(约为7%);女性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才是患者(约为7%×7%
=0.5%)。所以,色盲这种病一般是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外孙的。
3、抗维生素D佝偻病
(1)病因: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一种显性伴性遗传病。
(2)有关人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现型 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 正常 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 正常
(3)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
【典型例题】
类型一:性别决定及性染色体
例1、(2015哈九中期中考)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遗传病为X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某家庭系谱图如右图,判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答案】B
【解析】7号患病男性,其基因型为XaY,致病基因应该来自母亲5号,5号正常,基因型应为XAXa,是致病基因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的携带者,由于1号正常,不含有致病基因,所以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所以7号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2
号,B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举一反三】:
【变式】
猴的下列各级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 )
A.受精卵和次级卵母细胞 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 D.精子和雄猴的肠上皮细胞
【答案】C
类型二: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例2、(2014北京海淀)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随机被调查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相差不大
B.患病家系的系谱图中—定能观察到隔代遗传现象
C.该病不符合孟德尔遗传且发病率存在种族差异
D.患病家系中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定是患者
【答案】D
【解析】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人数多于女性患者,故A错误;患病家系中不—定隔代遗
传,故B错误;该病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病率与种族无关,故C错误;女性患者的两个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
基因,故至少有—个来自其父亲,至少有—个传给其儿子,故其父亲和儿子—定患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举一反三】:
【变式】
已知人类某种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孩子,由此可知( )
A.该病孩的祖父母一定是正常的
B.该病孩可能是女孩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病孩的几率是1/2
D.该病孩的母亲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