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语文(河南地区) 考点跟踪突破23 断句和翻译

合集下载

考点跟踪突破23名词和冠词

考点跟踪突破23名词和冠词

考点跟踪突破23名词和冠词基础巩固名词一、单项选择。

1.Please pick me up at the ________.My plane arrives at 8:00 am.A.hotel B.airport C.museum D.theater2.—Oh,dear!There isn't enough ________ for us in the lift.—No hurry.Let's wait for the next.A.floor B.seat C.room D.ground3.It's your ________ as a teacher to protect your students.A.duty B.hobby C.habit D.manner4.He was born in Italy,but he has made China his ________.(2013,河南)A.family B.address C.house D.home5.—Which room does Tom live in?(2013,大庆)—Sorry,I can't remember his room ________.A.address B.number C.size D.style6.—What ________ are those sweaters?—They are yellow.(2013,漳州)A.color B.sizeC.shape D.materials7.—It's a wise ________ to wear the white tie.It matches your shirt well.—Thank you very much.(2013,连云港)A.choice B.support C.mixture D.honour8.The food safety is a serious ________ in our country.We should try to solve it.(2013,泰安)A.subject B.program C.problem D.opinion9.—Look at my stamps.(2013,天津)—They are beautiful!You've got a wonderful .A.instruction B.descriptionC.collection D.expression10.—Someone called you just now.—I know.But I was busy at that moment.When I called back,there was no ________.(2013,黄冈)A.voice B.sound C.answer D.result11.—How far is your cousin's home from here?—It's about two ________ ride.(2013,随州)A.hour's B.hours C.hours' D.hour12.—What kind of porridge would you like,Alice?—I would like ________.(2013,贺州)A.egg porridge B.eggs porridgeC.fish porridges D.fishes porridge冠词二、单项选择。

河南专版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河南专版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考点跟踪突破3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A卷名校模拟1. (南阳模拟)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些人一遇事就__________,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__________突发事情的能力。

其实通过读书,我们可以__________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能的恐慌。

__________,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

A. 惊慌失措掌握吸取所以B. 惊慌失措驾驭汲取因此C. 手忙脚乱驾驭吸取因此D. 手忙脚乱掌握汲取所以2. (濮阳模拟)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长征路上的苦难、死亡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__________的。

__________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__________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

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__________着火热的光芒。

A. 无坚不摧如果就闪烁B. 坚不可摧宁可也不闪耀C. 坚不可摧如果就闪耀D. 无坚不摧宁可也不闪烁3. (商丘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不久前,王宝强马蓉离婚案闹得沸沸扬扬,不仅成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B. 夜晚的瘦西湖,灯光璀璨,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

C. 目前城乡上下打麻将蔚然成风....,希望各级地方政府能够出台政策加强管理,防止赌博之风蔓延。

D.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上台以来,积极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积极谋求与中俄两国改善关系,预示了要与美国分道扬镳....。

B卷仿真集训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蒲松龄尝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______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______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

聚焦中考语文(河南地区) 考点跟踪突破10 口语交际

聚焦中考语文(河南地区) 考点跟踪突破10  口语交际

考点跟踪突破10口语交际1.(2016·广州)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C)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了。

”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

”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A.献丑B.见笑C.笑纳D.光临2.(2016·南京)根据要求,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顺顺同学有一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家随笔”。

他向你介绍说:“这套书可有意思了,单是书名就很特别。

你看,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集子叫《凝动的音乐》。

建筑虽然固定不动,却有韵律之美。

”你接过其他三本看了看封面,跟着说:“______(1)______。

”顺顺又说:“文学家里我最喜欢鲁迅先生了,我想从语文课本中选几篇他的文章汇编成集,你觉得取个什么名字好?”你说:“集子就叫《________(2)________》吧,因为______(2)______。

”顺顺信服地点点头。

(1)从下面三本书中任选一本,仿照顺顺的说法,表达你对书名的看法。

书名:《穿过地平线》作者:地质学家李四光书名:《看风云舒卷》作者:气象学家竺可桢书名:《彼此的抵达》作者:桥梁学家茅以升示例: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的集子叫《彼此的抵达》,书名也很好,不仅表现出了桥梁的作用,还令人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2)在横线上填写自拟的集子名称,并说明理由。

《文字的冷与热》,因为他的作品中既有辛辣的讽刺,又有热情的赞美。

3.(2016·吉林)根据情境,完成语言表达。

到一些发达国家旅游,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只要有行人通过,来往的车辆就会自动停下,司机有礼貌地示意行人先行。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司机与行人互不相让、言语粗俗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

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说明方法与语言

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说明方法与语言

考点跟踪突破22 说明方法与语言(一)(2016·济南)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

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

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

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

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

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

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3首答案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3首答案

中考复习资料
中考复习资料第23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跟踪训练
1.答案(示例)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看时,小草似乎悄悄地藏起来了,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景物画面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在理解诗句含意的基础上,适当发挥联想与想象,也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景象描绘得更加全面。

2.答案对早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主旨情感的能力。

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来看,作者将早春景色与仲春之景进行对比,称赞早春之景,可见作者的态度。

2019聚焦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4 断句与翻译

2019聚焦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4 断句与翻译

考点跟踪突破14断句与翻译一、(2015·泰州)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

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

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蘧①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

”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

至“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初云“胡椒亦安用,乃贮八百斛”,若如初语,未免后人疵议。

又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

(选自《春渚纪闻》)【注释】①即本文的作者何蘧。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至有一字穷.岁月__穷尽,用尽___(2)及.见今人所藏遗稿__到,等到__(3)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__已经__(4)得东坡先生数.诗稿__数篇,几篇_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蘧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A.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C.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D.何有于我哉(《论语》)3.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疑/皆冲口而成(标在动宾之间)(2)渊明/为小邑(标在主谓之间)4.翻译下列句子。

(1)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欧阳修)改正得极好后,方才拿出来给人看。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情雅致的人罢了。

标题:__示例:作文不惮屡改___。

5.请你根据选文主要内容为其编写一个文言..[点拨:本文以白居易、欧阳修、苏轼三大名家为例,说明“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围绕这一中心来添加标题即可)(用原句或自己语言都可]二、(2015·邵阳)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2023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根据了解,有关2023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已经出炉了,那么需要了解的同学们可以看过来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3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3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中考语文如何拿高分1、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考语文考试的内容大多是基础知识,因此考生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

2、多做题多练习:注重积累的同时,中考语文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考生可以通过做模拟题、真题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答题效率与解题能力。

3、阅读理解要提高:阅读理解是中考语文中的重要部分,可以通过阅读课本、报纸、杂志等各种文字资料,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4、作文要有中心思想:写作是中考语文的重点,也是得分点,因此,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要围绕着中心思想,理清作文结构和脉络。

5、利用碎片时间复习:考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复习知识点和重难点。

可以将课本、笔记、试卷等资料整理成小卡片或笔记,随时随地拿出来复习。

6、注意答题技巧:在考试时,考生需要注意答题技巧。

如在作文题目中规定了写作范围,考生就应该按照范围来写,不要超出范围;又如答论述题时,应该先回答问题的主旨,再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中考志愿应该怎样填报第一步:了解孩子的成绩,预估中考成绩因为中考志愿在中考前就要填报,所以为了更好的填报志愿,家长和孩子们需要在填报志愿前进行预估中考分。

这一环节相当重要,但是也比较困难。

虽然预估分不可能十分正确,但大家还是能够预估出一个大概范围,为填报志愿做参考。

第二步:选择学校在择校时,建议大家采用三步定位法:首先自身水平定位,综合分析初中阶段成绩及自己所获得相关奖项做自身定位排名;其次合理预测初三一年的成长空间,中考时可以提升到什么档次。

最后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情况及规则,结合自身目前综合实力确定几所目标院校。

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3文言翻译与断句

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3文言翻译与断句

考点跟踪突破13 文言翻译与断句(一)(2016·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萧颖士风节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

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

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

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

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

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

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

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

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

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

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1.下列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颖士阴.语柳并曰阴:暗中B.胡人负.宠而骄负:依仗C.往客.金陵客:旅居D.则过.之焉过:责备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A.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C.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D.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萧颖士对宰相李林甫、永王李璘的召见均辞而不去。

B.萧颖士预言了安禄山即将叛乱且东京将会陷落。

C.郭纳、封常清没有采纳萧颖士的守城计策。

D.节度使源洧听从了萧颖士坚守襄阳的劝说。

4.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当官的以儿童的游戏方式来抵御厉害的叛军,(想取胜)太难了!(二)(2016·宁波)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跟踪突破23 断句和翻译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二)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
岭南之弊,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
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
不易。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有仙则名. 名:出名

B.惟吾德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C.可以调.素琴 调:动词,调理
D.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使身体劳累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3.语段(一)中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用它们作类比,表达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
4.请结合语段(一),谈谈你对语段(二)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刘禹锡品德高尚,所以感觉陋室不陋;吴隐之内心坚定,不受外界诱惑,饮贪泉而不贪。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二)祁奚请老,晋侯问嗣①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②也
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③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
军尉,羊舌亦佐之。
【注】①嗣:指接替职位的人。②午:祁午,中军尉祁奚之子。③赤:羊舌赤,羊舌职
之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祇:只是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
C.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
D.执策而临.之 临:来到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鞭策千里马不按(驱使千里马)正确方法,喂养(千里马)却不能充分施展出它日行千里的
才能。
3.语段(一)中伯乐、食马者、千里马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伯乐寓意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寓意浅薄愚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千
里马寓意人才。
4.在对待人才方面,食马者与祁奚各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食马者不辨人才,不能发现千里马的不凡之处,反而使千里马被埋没;而祁奚则能够知
人善任,而且举贤不避亲、不避仇,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吴既赦越,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
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

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
吴。二岁而吴归蠡。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②填,通“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起,指被任用

B.百里奚举于市. 市:集市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
D.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错误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
位相等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外患,就常常会灭亡。
3.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
“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我认为一
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但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知错、改错就很可贵。只有勇于认错、改错,
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
4.请你用语段(一)中的观点简要评价勾践这一人物。
勾践的行为正体现了孟子“生于忧患”的观点。勾践回到越国后,时刻不忘曾经的耻辱,
每天品尝苦胆,最终报仇复国。勾践终能复国的原因是他具有不惧艰苦、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2016·宁波)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
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
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
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
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
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
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
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④帝:指唐高祖。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D)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周、隋两朝的晚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
(一言会让一个国家灭亡)。
4.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用原文语句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