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5_2016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系统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系统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验如下:
Ⅰ.(1)海水提镁的步骤如下。请在横线上将实验步骤、
目的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
①将贝壳煅烧后制成石灰乳
②将海水进行浓缩
③________________
④向步骤③所得物质中加入 ________________,将溶液进行蒸发浓缩、 结晶、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得到金属镁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重点知识梳理
二、实验专项探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实验探究 在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中,特别是从海水中提溴、从 海带中提碘的知识的考查,主要落脚点在溴、碘的一些主 要化学性质上,以及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 (1)萃取分液:从溴水中提取溴,从碘水中提取碘, 主要利用萃取,然后再分液,得到溴或碘的有机溶液;但 海水提取溴时,常常是从浓缩的海水中把溴蒸馏出来。 (2)蒸馏:将碘的有机溶液分离开来,采用蒸馏的方 法,一般碘留在蒸馏烧瓶中,苯或四氯化碳进入锥形瓶。
氧化反应
C.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D.碘水加入 CCl4 得到 I2 的 CCl4 溶液,该操作为“萃 取”
解析:A 项,实验灼烧干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B 项, I-→I2 发生氧化反应;C 项,淀粉遇 I2 变蓝色;D 项, CCl4 能萃取碘水中的 I2。
答案:A
2.大海是一个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镁和溴的实
即时训练
1.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
干海

―灼―烧→海
带灰
―沸浸―水泡→悬
浊液―过―滤→滤液
―H―+→ H2O2

水―C―C→l4 I2 的 CCl4 溶液―蒸―馏→I2
下列关于海水制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0321256.docx

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0321256.docx

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能源问题能源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基础。

目前的世界能源结构主要由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植物燃料以及电力等常规能源所组成,其中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占据着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它对周围环境也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且化石燃料终有枯竭之日。

解决能源问题:一是要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使用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二是要积极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关键,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等。

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宜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

(2018·驻马店市期末)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 )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石油⑤煤⑥生物质能⑦氢能A.②③⑥⑦B.①②③④C.①②⑤⑥⑦D.③④⑤⑥⑦【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不属于未来新能源;所以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②③⑥⑦。

【答案】 A二、环境污染问题1.酸雨:硫和氮的氧化物以及所形成的酸随雨雪降到地面形成了酸雨。

2.工业四废:废水、废气、废渣、废热。

3.粉尘:指煤、矿石等固体物料在运输、筛选、粉碎、卸料等机械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或风扬起的灰尘等。

4.破坏臭氧层的物质:SO2、NO、NO2、氟利昂(CF2Cl2)。

5.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 x、CO、粉尘等。

6.温室效应:人口激增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

空气中CO2增加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

7.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

(教师用书) 高中化学 第4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归纳提升课件 必修2

(教师用书) 高中化学 第4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归纳提升课件 必修2

②装置图(如下图)
③注意事项: a.蒸馏烧瓶需垫石棉网加热或水浴加热。 b.蒸馏烧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 1/2。 c.需向蒸馏烧瓶中加几粒沸石或几片碎瓷片,以防液体 暴沸。 d. 温度计的量程应高于馏分的最高沸点,要使温度计的 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e.若对馏分在冷凝器里用自来水冷却,自来水要从冷凝 器的低口进、高口出。
【解析】
金属活动性等有关,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Ⅰ、Ⅱ、Ⅲ、Ⅳ发生的反应分别是: △ Ⅰ .Cu2(OH)2CO3=====2CuO+CO2↑+H2O △ C+ 2CuO=====2Cu+ CO2↑ Ⅱ .Fe+ CuSO4===FeSO4+Cu 高温 Ⅲ .2Al+ Cr2O3=====Al2O3+ 2Cr Ⅳ .先从光卤石中提取 MgCl2,再电解熔融的 MgCl2: 电解 MgCl2(熔融)=====Mg+Cl2↑。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 ( A.甲苯、酒精 C.汽油、乙酸

)
B.四氯化碳、苯 D.汽油、甘油
(3)为使海藻中 I 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 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 及必要的夹持仪器。尚缺少的仪器是 ________。
(4)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提取碘,还要经过蒸馏,指出下 列蒸馏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晶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均溶于水,但溶解度随温 度变化差别较大的固体混合物。如 NaCl 与 KNO3 的分离。 (3)过滤法: 适用于一种可溶, 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 NaCl 与 BaSO4 的分离。 (4)分液法:适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如 苯和水的分离。 (5)萃取法:适用于分离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 解度不同的混合物。如用 CCl4 提取碘水中的碘。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高中化学 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高中化学 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知识点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的存在:除了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金属冶炼的原理:。

3.金属冶炼的方法: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 PtAu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到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由到主要冶炼方法还原剂或特殊措施反应方程式MgCl2(熔融)电解Al2O3(熔融)电解Fe2O3+3CO高温Fe2O3+2Al高温HgO△Ag2O△练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再利用B.提炼金属要经过矿石的富集、冶炼、精炼三步C.活泼金属的冶炼都是通过电解其盐溶液制得D.热还原法中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或活泼金属等练习2.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A. 2NaCl(熔融)电解2Na+Cl2↑B. Al2O3+3H2高温2Al+3H2OC. Fe3O4+4CO高温3Fe+4CO2↑D. 2HgO△2Hg+O2↑练习3.冶炼金属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以C、CO或H2做还原剂②热分解法③利用铝热反应原理还原④电解法。

下列金属各采用哪种方法还原最佳。

(用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1)Fe、Zn、Cu等中等活泼金属__________。

(2)Na、Mg、Al等活泼或较活泼金属_______。

(3)Hg、Ag等不活泼金属_____________。

(4)V、Cr、Mn、W等高熔点金属_________。

被含有SO 2溶液吸收 通入Cl 2②知识点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淡化的方法: 、 、 法等。

蒸馏法的原理是 。

2.海带提碘:反应原理:海带中碘元素主要以 形式存在,加 剂,将其氧化成I 2,再萃取出来。

如在海带的滤液中滴加稀H 2SO 4及H 2O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然后加入几滴 溶液,溶液变为 色,可证明 的存在。

2.海水中提溴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山东省聊城市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1节 开发利用金属 矿物和海水资源题

山东省聊城市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1节 开发利用金属 矿物和海水资源题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1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经典基础题]题组1 金属及其冶炼方法的选择1.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如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D.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3.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是世界闻名的。

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应用湿法冶金术冶炼出来的金属是( )A.FeB.CuC.AgD.Hg4.下列冶炼方法中,不能将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还原为金属单质的是( )A.加热Al2O3B.加热HgOC.电解熔融NaClD.铝粉和Fe2O3共热5.下列化工生产原理错误的是( )①可以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金属钠②可以将钠加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制取镁③用电解法冶炼铝时,原料是氯化铝 ④炼铁时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A.②③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6.金属K 与Na 金属性相近,用K 与钠盐共熔时,很难将Na 从混合物中分离。

若调整温度到一定程度,则可用Na 与KCl 反应制取金属K 。

已知四种物质的熔、沸点如下: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推知,用Na 与KCl 反应制K 的适宜温度是( )A.97.8~770 ℃B.770~774 ℃C.774~882.9 ℃D.1 413~1 500 ℃题组2 铁的冶炼7.实验室欲使1.6 g 氧化铁完全还原,事先应准备的CO 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A.672 mLB.336 mLC.大于672 mLD.小于336 mL 8.铁是地壳中含量很丰富的元素, 金属铁是在高炉中冶炼的,在冶金工业中,常用焦炭来冶炼铁。

(1)写出焦炭在高炉中所参与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知识网络构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知识网络构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7/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9
谢谢欣赏!
三、⑦有机物和无机物 ⑧隔绝空气 ⑨C(s)+H2O(g)―高―温→CO(g)+H2(g) ⑩碳氢化合物 ⑪沸点 ⑫较多 ⑬较高 ⑭裂化 ⑮甲烷 ⑯氨 ⑰塑料 ⑱合成橡胶 ⑲合成纤维 四、⑳大气 ○21 源头 ○22 100%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章末知识的开发利用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综合利用
(2)石油的综合利用 (3)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4)三大合成材料:⑰、⑱、⑲。
四、环境保护
【答案】 一、①2HgO==△===2Hg+O2↑ ②2Al+Fe2O3=高==温==Al2O3+2Fe ③2Al2O3(熔融)冰=电=晶=解=石= 4Al+3O2↑ 二、④蒸馏法 ⑤2I-+2H++H2O2===I2+2H2O ⑥Cl2+2Br-===2Cl-+Br2
2019/7/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0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山东省聊城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第4章 第2节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资料

山东省聊城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第4章 第2节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资料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学习目标】1.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及其综合利用。

2.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科技等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

3.认识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4.了解绿色化学的含义,知道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一、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从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获得基本化工原料(1)煤的组成和加工①煤的组成②煤的加工方法及产品(2)天然气的组成和利用(3)石油的组成和加工提醒煤的干馏、气化、液化,石油的裂化、裂解均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2.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1)三大合成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大合成材料,主要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

(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常见反应类型①加聚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相互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a.单体: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化合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

b.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的最小重复单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聚合度:高分子化合物中的链节数,如聚乙烯中的n。

②缩聚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通过________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高分子化合物,同时有____________(如H2O等)生成的反应。

如:[议一议]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也是新型清洁能源()(2)把煤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叫煤的干馏()(3)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之一()(4)天然气的主要用途就是作燃料()(5)不能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2.问题思考: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2—CH2)的单体和链节的组成和结构都相同吗?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______________而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破坏,以及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优化方案】2016版高中化学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优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优化方案】2016版高中化学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优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目前人们已致力于研究、开发新能源,同时对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进行更有效、更合理的利用。

随之,高考在该类问题上也经常涉及。

本考点主要围绕煤和石油的化工生产进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设问,主要考查煤和石油的加工方式、产品及应用,突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3·高考山东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解析] A项,聚乙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塑料老化是发生了氧化反应。

B项,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前者主要为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CO,后者主要是以煤为原料制取液体燃料。

C项,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而碳纤维的主要成分为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项,粮食酿酒要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淀粉先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和CO2。

[答案] D(高考题汇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15·高考浙江卷,7-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B.(2015·高考浙江卷,7-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C.(2012·高考浙江卷,7-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D.(2011·高考福建卷,6-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解析] 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都是化学变化,纳米银粒子的聚集只是物质的聚集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B.注意节约用电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2.钠多以资源丰富的NaCl为原料来制备,下列方法中能够制备出金属钠的是( )A.加热NaCl晶体B.用金属钾置换NaCl溶液中的Na+C.电解NaCl溶液D.电解熔融的NaCl3.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4.下列不属于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的是( )A.海水淡化B.海水提盐C.海水提溴D.海水提碘5.下列氧化物不能跟铝粉组成铝热剂的是( )A.Cr2O3B.MnO2C.MgOD.V2O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B.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7.绿色化学概念从提出来,就明确了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

下列化工生产中体现绿色化学内涵的是( )①减少“三废”排放量②考虑有关原材料的再生利用③出现污染问题再治理④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助溶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⑤拒绝使用无法替代、无法回收、无法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有毒副作用、污染明显的原料A.①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化学工业是以石油为原料,既生产石油产品又生产化学用品的石油加工业B.石油裂化既能提高汽油产量,又能提高汽油的质量C.石油的裂解和裂化都是化学变化,但二者的目的不一样D.烷烃在裂解过程中既可发生断链裂解又可发生脱氢裂解9.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的冶炼原理,就是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B.冶炼金属时,必须加入一种物质作还原剂C.金属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是被还原D.金属单质被发现和应用的越早,其活动性越弱11.常见的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如反应2NO+O2===2NO2中,二氧化氮为二次污染物,下列三种物质:①硫化氢;②二氧化硫;③汽油,其中能生成二次污染物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全部都是12.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C.水体污染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D.CO2和氟氯代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13.工业制备铝一般是通过铝土矿制得纯净的Al2O3,然后得到铝。

而不是电解氯化铝,其主要原因是( )A.AlCl3是共价化合物,其熔融态不导电B.电解AlCl3生成的Cl2会污染大气C.用氢气还原氧化铝即可得到铝D.AlCl3不存在14.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最近,某企业利用“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让煤变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及氢气总含量≥9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②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但没有物理变化③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④该技术实现了煤的高效利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这三大合成材料,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B.煤可以直接液化,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C.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混合物,干馏时单质碳与混合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D.聚乙烯塑料的主要成分聚乙烯是由乙烯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16.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用SiO2制备高纯硅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2分)17.(10分)(1)图瓦卢是由多个珊瑚礁形成的岛国。

由于大气中CO2含量的剧增,大量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被海水侵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引起温室效应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少方法和设想。

有人根据液态CO2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CO2液化后,送入深海海底,以减小大气中CO2的浓度。

为使CO2液化,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减压、升温B.增压、升温C.减压、降温D.增压、降温(4)科学家研究发明,用“汽水”(一种能释放CO2的弱酸性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原因是它能____________。

①加强呼吸作用②加强光合作用③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 ④加强植物的蒸腾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5)快速、有效地减缓大气中CO2大量增加的生态学措施是________。

A.使用天然气等燃料B.控制全球人口的增长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D.立即减少使用煤等矿物燃料18.(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

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铝热反应”的现象为“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的熔点和沸点数据如下:(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

理由: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的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

你认为他的解释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

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最适宜采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B.稀硫酸C.稀硝酸D.氢氧化钠溶液19.(10分)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物质之间的转化:请完成下列问题:(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图中的F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E+D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得C和D都为固体,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消耗了1 mol C,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分)已知A、B、F是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F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

根据下面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⑥、操作⑦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

A.汽油B.煤油C.柴油D.重油(3)在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是________。

(填序号)(4)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F________。

(5)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为家庭中常见的物质F,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这种污染称为__________。

21.(12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Ⅱ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知:Br2的沸点为59 ℃,微溶于水,有毒并有强腐蚀性。

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画了如下装置简图:请你参与分析讨论: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______________。

④C中液体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

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 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