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

第27讲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最新考纲]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5年8考)1.免疫系统的组成■助学巧记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①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②监视: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

③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2016·四川卷,6C)(×)(2)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2013·课标Ⅱ,4B)(√)(3)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2014·山东高考,T25改编)(×)(4)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2014·江苏高考,T21A)(×)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版必修3 P35~37,考查角度侧重免疫系统的组成、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与过程等。

2.(教材P35问题探讨1,改编)神经系统能否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人体能否靠反射对病原体作出反应?提示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的时候。

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分析1.(2013·课标Ⅱ)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解析』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B细胞和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普遍分布于血液和淋巴液中,B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等,C正确;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D正确。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1.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在清除体内埃博拉病毒的过程中,不一定参与的是()A.记忆细胞B.吞噬细胞C.浆细胞D.效应T细胞解析若为“初次感染”则体内原来不存在“记忆细胞”。

答案A2.(2016·湖北七市协作体联考)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是一种特异性免疫B.记忆B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并产生更多的抗体C.体液免疫中能直接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D.切除胸腺的实验动物,细胞免疫能力完全丧失,体液免疫的能力减弱解析溶菌酶杀灭病原体属非特异性免疫;记忆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答案D3.(2016·广西来宾二模)下列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B.浆细胞能发生“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的变化C.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解析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备分裂能力,不能发生“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的变化,B错误。

答案B4.(2016·东北三省四市联考)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C.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D.若图中抗原为麻风杆菌,则还会引起细胞免疫解析图中E细胞为浆细胞,它依靠分泌抗体消灭抗原。

答案A5.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对于细胞1、2、3、4、5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B.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接受抗原刺激后都能增殖分化D.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细胞1、2、3、4、5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来源相同,但是成熟场所不同,A错误;物质a为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B错误;吞噬细胞和浆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C错误;所有细胞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但只有细胞4中合成物质a的基因进行表达,D正确。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易错题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易错题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易错点1对识别抗原和特异性识别抗原及不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分辨不清点拨①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②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吞噬细胞只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因而没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

③不识别抗原的细胞——浆细胞。

易错点2混淆三类免疫活性物质,误认为“溶菌酶”一定属于第二道防线点拨免疫活性物质的来源与功能易错点3混淆外毒素、抗毒素、类毒素、凝集原、凝集素点拨类毒素、外毒素、凝集原均属“抗原”,抗毒素、凝集素均属“抗体”。

易错点4对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两个生理过程界定不清点拨①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②区别:易错点5不明确疫苗与“抗原”的关系及疫苗的功能点拨(1)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的自动免疫制剂。

(2)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起抗原作用,进入体内主要是诱导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产生。

抗体存留时间短,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发挥免疫作用,记忆细胞存留时间长,保留了对相应抗原的长期免疫能力。

[规范答题]Graves病(简称GD)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或Basedow病,此病是由患者所产生的某种Z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Y激素受体结合,致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高浓度的X激素所致(如图所示)。

对患者使用寡核苷酸UDP可减弱Graves病的症状,回答以下问题:(1)Graves病是一种________。

(2)Y激素指的是________,Graves病患者体内该激素含量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相等”)(3)Graves病患者体内,在进行④过程的同时也会进行⑤过程,产生的细胞a是________。

图中①~⑨过程,错误的是________。

(4)给Graves病患者使用寡核苷酸UDP可减弱Graves病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资料4 皮肤破损后,往往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如疼痛、发红、肿胀等,一 段时间后可能还会流脓。 资料5 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但对其他传染病不起作用。 资料6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如泪液、唾液、血浆、乳汁 等液体中,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 毒等作用。
学习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 2.概述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关系。 3.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解释常见的免疫现象。
主题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基础知识•落实 1.免疫系统的组成
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2.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1)免疫器官
淋 巴 组 织
各种免疫细胞 T细胞
(5)不同的病原体不可能携带同一种抗原。( × )
(√)
(6)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都能呈递抗原。( √ )
情境探究•提升
1.当我们体内上呼吸道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腋下、腹股沟 等部位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提示 扁桃体和淋巴结都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需要大 量的免疫细胞去与病原体作斗争,而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 中分布的场所。
产生溶菌酶的细胞
①概念:由 免疫细胞 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②种类
蛋白质
特异性结合
血液循环 淋巴循环
白细胞介素
结论语句 辨一辨
(1)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 )
(2)胸腺既是免疫器官也是内分泌器官。( √ ) (3)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 ) (4)吞噬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它们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消灭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异常细胞,维护人体的免疫稳态。

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包括淋巴器官、造血系统、细胞和分子免疫。

其中,特异性免疫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过程,它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特异性免疫过程是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关键步骤,它包括抗原识别、抗原呈递、淋巴细胞活化、抗原免疫应答和记忆应答等阶段。

首先,抗原识别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的起始步骤。

人体内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各种抗原,包括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糖蛋白和糖类等。

当抗原进入体内后,它们会被特异性受体识别,并被携带在免疫细胞表面。

抗原通常被识别为外源抗原或内源抗原,外源抗原是来自病原微生物、细胞外或细胞表面的抗原,而内源抗原是人体正常细胞内的异常蛋白质。

接下来,抗原呈递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的重要环节。

经过识别的抗原被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或B淋巴细胞等捕获,它们将抗原内部化并进行加工。

抗原加工后,其片段会结合到MHC分子上,然后被携带到免疫细胞表面,以供其它免疫细胞进行识别。

随后,在淋巴器官中,特异性免疫过程的下一步是淋巴细胞活化。

根据抗原的性质,它可以激活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

对于T淋巴细胞来说,它们会与树突状细胞或其他抗原呈递细胞相互作用,在杀伤细胞或调节免疫应答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而B淋巴细胞则可以通过抗原结合造成活化,接着分化成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从而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抗原免疫应答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经过活化的淋巴细胞会分化并扩增,从而产生大量的效应细胞来清除体内的抗原。

对于T淋巴细胞,它们可以杀伤感染的细胞或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

而B淋巴细胞则可以分化成具有抗原结合能力的浆细胞,产生抗体来中和病原微生物、清除抗原。

此外,抗原免疫应答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记忆淋巴细胞,并存活在人体中,以备下一次相同抗原的再次暴露。

总之,免疫系统通过特异性免疫过程来保护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和异常细胞的侵害。

第26讲 免疫调节-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26讲 免疫调节-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6.汗液、胃酸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

7.机体的特异性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
×
考向1 免疫系统的组成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和 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B.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C.浆细胞、效应 细胞、记忆细胞、 细胞、 细胞均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只有免疫细胞才能产生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
1.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非特异)识别、摄取、处理、暴露并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记忆细胞
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 细胞、记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浆细胞
(3) 图2中 、 两个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效应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靶细胞裂解死亡
[解析] 过程表示效应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过程表示靶细胞裂解死亡。
1.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 (1)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2)对组织细胞而言,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发生的免疫反应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3)吞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细胞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4)只要涉及抗体、记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等均属于特异性免疫。

免疫

免疫

免疫调节【课标要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考向瞭望】特异性免疫的相关过程。

【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骨髓、胸腺、淋巴结等。

(二)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后者又可分为B 细胞和T细胞。

(三)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以及溶菌酶等。

(一)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二)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清除。

(三)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思考感悟】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的时候,并不能靠反射对其作出反应。

【基础训练】1、在下列细胞及其所对应的产物中,错误..的是(A)A、浆细胞——单克隆抗体B、效应T细胞——干扰素C、胰岛B细胞——胰岛素D、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2、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C)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⑦3、某男子接触过某种禽流感的家禽,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该男子终身具有抵抗该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B、该男子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感染这种流感病毒的患者C、该男子获得的对这种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该男子具有抵抗各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高考模拟】4、(2007广东生物12)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B)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5、(2008川延考理综3)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C)A、B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B、T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浆细胞分泌抗体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效应B细胞攻击靶细胞免疫失调【课标要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023届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8单元 稳态与调节 第26讲 免疫调节

2023届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8单元 稳态与调节 第26讲 免疫调节

特异性
来源
①外来物质; ②自身癌变细胞
浆细胞
3.免疫系统的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项目 来源
非特异性免疫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
先天性免疫
对象 对 多种病原体 起作用
基础
①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
;
②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
溶菌酶 )和吞噬细胞
(如 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
2.基于对免疫学的应用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疫苗必须包含完整的病原体。( × ) (2)利用免疫治疗时只能使用免疫增强法。( × ) (3)异体移植的器官难以成活,主要是因为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 ) (4)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 ) (5)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某些抗生素或者接受大剂量的放射治疗,也可能 造成免疫功能缺陷。( √ )
分 人体细胞或病原体带有的分子标签

受体
,来辨认区
(2)体液免疫的过程:
抗原 呈递
辅助 性T
细胞因子
①B细胞活化的条件:
病原体 辅助性T
辅助性T
②特点: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 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 ③呈递过程:抗原呈递过程的实现与细胞膜上的 糖蛋白 有关。 ④进一步变化: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 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⑤记忆细胞:可以长时间存活,当再次接触 相同抗原 时,会迅速增殖分化, 产生大量抗体。
3.关注HIV (1)HIV感染人体后,血液中辅助性T细胞和HIV的数量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的变化
(2)HIV在辅助性T细胞中的增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讲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1.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在清除体内埃博拉病毒的过程中,不一定参与的是()A.记忆细胞B.吞噬细胞C.浆细胞D.效应T细胞解析若为“初次感染”则体内原来不存在“记忆细胞”。

答案 A2.(2016·湖北七市协作体联考)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是一种特异性免疫B.记忆B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并产生更多的抗体C.体液免疫中能直接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D.切除胸腺的实验动物,细胞免疫能力完全丧失,体液免疫的能力减弱解析溶菌酶杀灭病原体属非特异性免疫;记忆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答案 D3.(2016·广西来宾二模)下列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B.浆细胞能发生“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的变化C.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解析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备分裂能力,不能发生“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的变化,B错误。

答案 B4.(2016·东北三省四市联考)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C.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D.若图中抗原为麻风杆菌,则还会引起细胞免疫解析图中E细胞为浆细胞,它依靠分泌抗体消灭抗原。

答案 A5.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对于细胞1、2、3、4、5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B.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接受抗原刺激后都能增殖分化D.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细胞1、2、3、4、5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来源相同,但是成熟场所不同,A错误;物质a为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B错误;吞噬细胞和浆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C错误;所有细胞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但只有细胞4中合成物质a的基因进行表达,D正确。

答案 D6.(2017·衡水中学摸底考试)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B.T细胞会识别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C.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脾脏、骨髓、扁桃体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解析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A正确;T细胞会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但不能裂解靶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裂解靶细胞,B错误;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正确;脾脏、骨髓、扁桃体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D正确。

答案 B7.(经典题)下列关于免疫细胞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T细胞分泌的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B.抗体可以进入细胞内消灭寄生在其中的麻风杆菌C.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D.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B细胞能产生记忆细胞解析浆细胞能产生并分泌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而T细胞不能,A不正确;抗体不能作用于寄生在人体细胞内的病原体,B不正确;人体免疫系统有监控、清除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感染HIV导致T细胞被大量破坏而发生免疫功能缺陷,因此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比正常人群要高,C正确;T细胞和B细胞均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D不正确。

答案 C8.(2017·衡水中学摸底考试)注射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疫苗可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B.疫苗可刺激T细胞产生抗体C.疫苗可刺激浆细胞转变为记忆B细胞D.第二次接种乙肝疫苗时,记忆细胞能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解析注射疫苗后可引起人体发生免疫反应,所以疫苗可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A正确;疫苗可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抗体,B错误;浆细胞不能转变为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可以分化为浆细胞,C错误;第二次接种乙肝疫苗时,记忆细胞能快速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抗体,D错误。

答案 A9.(2016·辽宁省沈阳市高三质监)疟疾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导致的疾病。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疟原虫可侵入人的红细胞和肝细胞,其代谢产物和红细胞碎片等被________细胞摄取,然后该细胞会产生内源性致热原等物质,这些物质会作用于下丘脑的________,最终由于________收缩导致面色苍白;________收缩,引起寒战。

(2)疟原虫侵入机体后,可促使T细胞分泌________,该物质作用于________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________,此物质与疟原虫结合并凝集,阻断其传播扩散。

此外,疟原虫的一些抗原作用于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进而特异性地杀伤________细胞。

(3)用青蒿素治疗疟疾,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1)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和红细胞碎片作为异物可以被吞噬细胞摄取,从而使吞噬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等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最终由于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面色苍白;同时由于骨骼肌收缩而引起寒战。

(2)疟原虫作为抗原侵入机体后可被T细胞识别,促使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可以作用于B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抗体。

疟原虫侵入机体细胞后可引发机体进行细胞免疫,使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进而特异性地杀伤被疟原虫侵染的靶细胞。

(3)青蒿素是植物代谢产物,不是人体的免疫物质,故用青蒿素治疗疟疾不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吞噬体温调节中枢毛细血管骨骼肌(肌肉)(2)淋巴因子B 抗体靶(宿主)(3)不属于1.(2016·福建福州期末)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传递C.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D.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抗原形成的沉积解析吞噬细胞能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即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吞噬细胞可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是效应T细胞的功能。

答案 C2.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下图是它们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Ⅰ具有促进细胞D增殖分化的作用B.细胞A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C.物质Ⅰ和物质Ⅱ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细胞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解析物质Ⅰ是淋巴因子,细胞C是B细胞,淋巴因子具有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故A错误;细胞A是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故B 错误;物质Ⅱ是抗体,淋巴因子与抗体均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故C正确;细胞B 是T细胞,细胞C是B细胞,B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但不参与细胞免疫,故D错误。

答案 C3.(2017·四川遂宁期末)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细胞接受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子细胞大部分为记忆细胞B.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细胞免疫C.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解析B细胞接受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子细胞大部分为浆细胞,A错误;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体液免疫,B错误;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发生在细胞免疫过程中,C错误;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都有T细胞参与,因此,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D正确。

答案 D4.(2016·河南八校联考)如图表示的是某病的发病原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病是抗体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导致的,所以该病是自身免疫病,A正确;激素A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垂体细胞的代谢,但是甲状腺激素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激素B,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抗体和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相同受体,故推断抗体可能和激素B一样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甲分泌抗体,使该病的病情得到缓解,D正确。

答案 B5.如图1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的过程图解,据图回答:(1)图1中细胞①为________,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________。

(2)靶细胞裂解后,抗原要靠________进一步清除。

(3)图2细胞为________细胞,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________。

答案(1)效应T细胞细胞免疫(2)抗体(3)浆体液免疫6.(2016·广东七校联考一模,31)如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简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运动导致大量出汗时,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刺激了图一中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促进垂体释放________,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当足量饮水1 h后,通过图一中a所示的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该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协调的结果。

(2)图二是免疫调节的部分过程。

图中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肺结核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属细胞内寄生菌,当它初次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挥主要作用的免疫过程是________(填图中数字)。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侵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系统的功能瓦解。

请写出艾滋病患者体内缺少抗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