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图PPT教材课件

三、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 北极(N)
纬线 经线
南极(S)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1.地轴:穿过地心的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2.地球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北极(N):对着北极星,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南极(S):与北极相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3.两线:——纬线和经线
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表面积5.1亿 约相当于多少个足球场
平方千米 (7000平方米)的总面积?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5.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6.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要求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5.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重点: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课型:复习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点。
学生对照知识点看书:(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为了更方便认识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它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1、地轴:地球自转轴。
2、两极: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纬线和纬度:(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特点:①除极点外,所有的纬线都是园;②不等周长,赤道最长,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南北半球对称的两条相等);③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的划分:①最长纬线是赤道,称为零度纬线。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度数逐渐增加,至南北两极增大到最大,为90度。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用“S”表示。
②国际上把00 -300称为低纬度,300-600称为中纬度,600-900称为高纬度。
③0000S)。
第一章 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 第1课 地球及地球仪 PPT课件

C D
判断图中各 点之间是否为 最短距离: • AB • CD • EF 图中甲乙两点 间的最短距离?
甲 乙:先东北,再向东, 最后向东南
乙 甲:先西北,再向西, 最后向西南
甲 乙
• 1.具有地理意
义的几个大圆:
• 经线圈
• 赤道
• 晨昏圈
2.在以上几条线上最短 航线方向的判断
①经线圈上
A
很少考查
例1.图中ACB为晨昏线,
本初子午线
各是哪个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66.5° N
重
要
23.5 ° N
的
纬
23.5 ° S
度
66.5° S
说出 纬度 范围 及学 校所 在的 纬度 带
各是哪个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例题:
1.有关下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甲地位于东经度范围内,在西半球
B.甲地位于北半球,无太阳直射现象 C.乙地位于西经度范围内,在东半球 D.乙地位于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
考点自主梳理
一、地球和地球仪
形状: 两极稍扁 、 赤道略鼓 1.地球
大小:平均半径 6 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
2.地球仪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根据上图,可以把经线的纬线、经度和纬度对比如下: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形状
经线 半圆
图示
例题:
右图中的圆表示地球,读图回答问题。 1.若线段PR表示赤道,则线段MQ:
A、肯定是纬线 B、M、Q两点的纬度是70° C、肯定是经线 D、P点到M点的最近距离约是1110千米 2.若线段P0为0°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段QO肯定是70°E线 B、Q点肯定在西半球上 C、线段MO肯定是110°E线 D、线段RO肯定是180°线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用表演的形式模拟人类对地球外形的熟悉过程。
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培育同学的分析、比较力量。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熟悉地球外形的过程,使同学受到科学史(教育),培育同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通过观看事物和制作地球模型,熬炼同学的观看力量、动手力量和表达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证明地球外形的证据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
难点:引导同学找出前人熟悉地球外形的历程的四个关键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地球和地球仪的区分。
【教学预备】地球卫星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早上(下午)好!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惊奇的梦,在梦里,我遇见了三个不同的人,他们都分别问了老师不同的问题。
第一个人说:“我是从湖南省来的,你是哪来的?”老师回答:“我是从贵州省来的。
”其次个人说:“我是从美国来的,你是哪来的?”老师回答:“我是从中国来的。
”第三个人很特殊,他对老师说:“我是从火星来的,你是哪的啊?”老师:同学们,老师应当怎么回答他呢?同学:地球的。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们是地球的。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地方。
那么我们对地球有多少了解呢?例如:地球毕竟是什么外形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熟悉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了解地球。
板书: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外形吗?同学:圆的……老师:指着课前在黑板上预备好的地球卫星照片挂图。
老师:这是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很明显的就能知道地球的外形,可在远古时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迷,我们的祖先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熟悉过程。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其次页,看一看图1、1老师组织课堂争论:将同学分为四个大组,每一组分别代表对不同时期的探究图进行争论(1分钟),然后在各组请出一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外形的熟悉。
新课标七级上册第一章导学案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的球体。
3、说出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至少三种)
4、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千M;极半径千径千M;赤道周长约千M;表面积平方千
(二)学习任务二:地球的模型五、达标测试
1、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57千M
B、6378千M
C、6371千M
D、4万千M
3、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
B、坐地日行八万里
三点的经、纬度: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位
五、达标测试
1、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
教学案例(246)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三、经线和纬线
经 线
纬 线
概 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地球仪上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弧状况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
圆,每条纬线可以自成一圈
长 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
赤道最长,向两侧递减,到极点为零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六、【当堂反馈】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
2.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主备人
洛中地理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
2.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3.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知道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方法,记住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的划分方法。
2.培养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形状的认识。
2.地球的大小。
3. 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线和纬线的比较。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教案1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构造:内容要点:1.地球的大小如左图所示,明确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外表积等方面的有关数据和形状。
2.地球仪由于地球太大,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我们称为地球仪。
它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相貌,理解地球外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观察简化地球仪〔如左图〕,明确地轴、两极〔北极和南极〕、纬线、经线等概念。
注意:地球上并不是真的有地轴,外表也没有画出经线和纬线。
3.经线和纬线经线〔子午线〕纬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圆弧状况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完好的圆圈长度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度一样的纬度长度相等;纬度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零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4.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总结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方法: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西排列,东经是向东度数增加或向西度数减小;西经是向西度数增加或向东度数减小。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南排列,北纬的度数向北加大,南纬的度数向南加大。
5.东西半球的划分。
从上图可以看出,东经度、西经度是根据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东半球、西半球是根据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
因此,0°经线以及0°~20°W之间的经线位于东半球;180°经线以及160°E~180°之间的经线位于西半球。
6.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外表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
由于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弧线,将它转给在地图上的投影方法不同,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纬网。
七年级初一地理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⑵了解地球仪基本构造,记住地球最大的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
⑶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极半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
通过学习经纬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一、自主学习:(一)导入部分:利用2009年7月24日的日全食引出月亮、太阳都是圆的,那么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二)导学部分:1、地球的形状是个。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万千米。
2、地球仪是地球的,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和来表示陆地、海洋、河湖、国家河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3、地轴是地球的。
纬线是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纬线,经线是连接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经线,北极是。
南极是。
二、合作、探究、展示:1、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你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实例么?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阅读P2图1.1)3、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4、观察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5、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或书P6图1.10、图1.11)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成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3)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呢?小结:完成下列表格三、当堂检测: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得远C水往低处流D日全食2.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
班级 第 小组 姓名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鼓励课外制作简易小地球仪,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3、运用地球仪,比较、归纳经、纬线(度)的特点。
4、认识人类了解地球的过程,感受并学习前人勇于探索、不畏艰苦的精神。
【重点、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知识梳理】认真阅读课文P2—5页,自主学习后小组内互相核对答案。
1、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__。
2 、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漫长过程 _____ → 地球的“概念” → 麦 哲伦的环球航行
→ 地区卫星照片.。
3、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__ ,地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 ,最大周长约_______
。
4、地球的模型是_______ 。
5 、地球仪能拨动是因为有假想的_______,地球上最北点是________,最南点是
________。
【小组合作】
学习活动一: 找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 P4活动题 )
①地球的表面积约相当于______个足球场(7000平方米)面积。(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
米)
②最大周长约相当于 个400米跑道的总长。(1千米=1000米)
③如果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那么环绕地球一圈需要大约 小时
学习活动二 看模型──研究地球 (对比地球仪和地球卫星照片,找异同。)
1.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
2.我能在地球仪上找到: (也可以画简图表示)
学习活动三 动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 (参考P5活动,课外完成,收集作品参赛)
【课堂收获】
1、人类的家园是指( )A.每个人的家庭 B.自己的家乡 C.我们的祖国 D.地
球
2、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C.太阳、月亮是球体的,所以地球也是球体的。
D.直到有了地球卫星照片,人们才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6357千米 D.4万千米
4、地球的表面积是( )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
5、我们看远方驶来的船出现的过程是( )
A.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B.先看到船身,后看到船帆
C.同时看到 D.以上说法都错
6、关于地球的形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D.地球是一个圆的
7、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后制成B.用不同的颜色、文字、符号表示地理事物
C.地球仪能真实的反映地球形状 D.地球仪是地球模型
8、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
食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
班级 第 小组 姓名______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地球仪或经纬线图,说明经纬线的概念、特点。
2、学会阅读经纬线图,理解经纬度的划分。
3、能说明东西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并进行判断。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学习重点、难点】:
1、描述经纬线的特点,运用经纬线图判断经纬度及书写。
2、能判断东西和南北半球。
【知识梳理1】:认真阅读课文P6-7,自主学习后小组内互相核对答案。
1.在地球仪上,与南北级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 ,也是地球最大的周长 千米。
2.纬线是指在地球仪上,所有与 平行的 ,所以纬线的形状是 。
3.沿着纬线走,可以向 方向,也可以向 方向,所以纬线指示 方向。
4.纬度数值的大小排列规律是赤道为 度,从赤道向北向南增大到 度,分别称为
、 。
5.根据不同的纬度范围,划分了 地区、 地区和 地区。( 我会用
红笔在P6图中描画出0°、30°、60°三条纬线)
6.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纬线)。
【知识梳理2】:认真阅读课文P7-8,自主学习后小组内互相核对答案。
1.经线是连接 并垂直于 的线,也叫 ,经线可以有多少条?
2.经线形状是 ,长度都 。
3.沿着经线走,可以向 方向,也可以向 方向,所以经线指示 方向。
4.0°经线也叫 ,由此向西向东各增大到 度,分别称为 、
。
5.0°和180°两条经线,刚好构成 形状, 20°W和_________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6.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和 (经线圈)。
【小组合作】
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经纬线
1、图1中画出的线a、b、c线是 (经线/纬线), 图2中画出的a、b、c线是
(经线/纬线)。
2、图3中画出的e、f线是 (经线/纬线), 图4中画出的g、e线是 (经线
/纬线)
学习活动二:经纬度的划分“看谁找得快”:
我会在地球仪上找出特殊的经线:0°和180°经线 , 20°W和160°E经线 ,
纬线: 赤 道,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 南极圈
。
小结:观察地球仪,我们发现经纬线、经纬度有以下特点:
纬线经线
形状
指示方向
0°线的名称
划分半球的界限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4
【课堂检测】
1、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 A. 赤道 B.北极 C. 66.5°S D. 23.5°N
2、下列关于纬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度不相等 B.指示南北方向 C.除南北两极外形状都是圆 D.长度相等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南回归线 B.赤道 C.北回归线 D.本初子午线
4、南极点的纬度是( )A. 90°N B. 0° C. 90°S D. 90°
5、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 A.180° B.0° C.160°E D.20°W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赤道 B. 160° E,20°W B.经度180°,纬度0°
C.东经160°,纬度0° D.西经0°,纬度0°
7、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A.90 °E B. 60 °W C.150°W D. 0 °
8、以下关于经纬线的正确说法是(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圆
C.纬线长度都相等 D.地球上有360条经线
9、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A.极圈 B.赤道 C.回归线 D.本初子午线
10、下列纬线最长的是( )。A.10°S B.20°N C.45°N D.60°N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点 B.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穿过
C.全球所有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外,相同度数的经纬线都有两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
班级 第 小组 姓名______
第3课时
【学习重点、难点】:
1、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经纬度地理位置。
2、会判断经纬网上各点所在的东西、南北半球位置。
【知识梳理】:认真阅读课文P9-10,自主学习后小组内互相核对答案。
1.在地球仪上, 和 互相交织,形成 。
2. 在经纬网上,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线指示 方向
3.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都可以用 表示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用 定
位。
【小组合作】: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
2、我们的教室课桌安排是6行8列,你能模拟经纬网定位,标出自己所在的经纬度位置和
半球吗?
【课堂检测】
1、写出图中直线型经纬网中A、B、C、D、各点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