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乡土常绿地被植物——怀柔禾叶山麦冬引种与栽培技术
麦冬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麦冬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麦冬(学名:Ophiopogon japonicus)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麦冬属。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园艺价值,被广泛种植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麦冬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帮助种植者了解如何科学种植和管理麦冬。
一、选择适宜的种植场地麦冬喜欢生长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在选择种植场地时,应尽量避免低洼、积水和盐碱地,以免影响麦冬的正常生长。
二、适时进行播种或移栽麦冬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种子繁殖时,适宜的播种时间为春季或秋季。
播种前,可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12小时,促进发芽。
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
分株繁殖时,可选择生长良好的麦冬株进行分株,每株保留2-3个健壮的分株,移栽到新的种植孔中。
三、科学施肥和灌溉麦冬生长期较长,对养分需求较高。
在种植初期,可施入适量的基肥,如有机肥或复合肥。
在生长期,每隔20-30天追施一次追肥,以保证麦冬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灌溉方面,麦冬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耐水渍。
应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情况进行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四、及时除草和病虫害防治麦冬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除草,保持周围环境整洁。
同时,要定期检查麦冬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
常见的麦冬病虫害有麦冬叶螨、白粉病等,可使用环境友好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五、适时修剪和整形麦冬生长期较长,容易形成杂乱的枝叶。
为了保持植株的良好形态和促进分枝,可以适时进行修剪和整形。
修剪时,应选择生长健壮的主枝保留,去除病虫害或虚弱的枝条。
整形时,可根据个人喜好和园艺要求,将麦冬修剪成不同的形状,如球形、圆锥形等。
六、注意冬季保护措施麦冬属于耐寒植物,但在寒冷的冬季,仍需要做好保护工作。
在冬季来临前,可在麦冬植株周围堆积一些保温材料,如稻草、落叶等。
同时,要保持适量的灌溉,防止土壤过于干燥。
麦冬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种植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操作。
麦冬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麦冬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引言麦冬(学名:Ophiopogon japonicus)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麦冬属。
它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
麦冬的栽培技术与管理对于保证其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麦冬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帮助种植者了解如何提高麦冬的产量和品质。
1. 地理环境选择与土壤要求1.1 地理环境选择麦冬适应性广,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对光照要求不高,但不能长时间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适宜生长的地区一般年均温在15-20摄氏度之间。
1.2 土壤要求麦冬对土壤要求较为严格,适宜生长的土壤应为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土或黄土。
麦冬对土壤的pH值要求在6-7之间,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不适合生长。
2. 种植技术2.1 种子处理麦冬种子较小,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苗期生长。
一般的处理方法包括浸泡、热水处理和草木灰熏蒸等。
2.2 播种与定植麦冬一般采用播种繁殖方式,播种前需要将土壤整理平坦,并进行基肥施用。
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150-200克。
播种后覆盖薄层覆土,保持适宜的湿度。
定植时选择苗龄为1-2年的健壮苗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定植行距和株距。
通常行距为30-40厘米,株距为10-15厘米。
2.3 灌溉与排水麦冬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能过度浇水。
灌溉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来调整,避免积水导致根部烂根。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土壤过湿。
2.4 施肥与追肥麦冬生长期需要适量施肥,一般每年分为基肥和追肥两次。
基肥可选用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追肥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为主。
2.5 病虫害防治常见的麦冬病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
定期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剪除受害部位等。
3. 栽培管理3.1 地面杂草控制麦冬生长期容易受到地面杂草的竞争,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除草工作。
可以选择人工除草或使用除草剂进行喷洒。
3.2 支架搭设与整形修剪麦冬生长较为蔓延,容易倒伏,因此需要在生长期适时搭设支架,并进行整形修剪。
北京地区常用地被简介

北京地区冷地型草坪草之外的常用优良地被植物简介园林地被植物是指适用于园林绿化的一些能覆盖地表面的低矮植物,不仅包括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还包括一些适应性较强的苔藓、蕨类植物、常绿和落叶木本地被、攀缘藤本植物和宿根花卉。
地被植物都容易生长、定居成为群落,可在大块地面种植成为单一的群体,或进行恰当的混植。
目前国内外利用的地被植物很多,约有200多种,其中在北京地区种植或应用过的有90多种,除去我们常见的冷地型草坪草外,主要的地被植物有以下几种:1.荚果蕨(Matleuc cia struthi opteri s/M. pensylv anica)为蕨类植物,观叶,耐荫能力极强,可植于林下或散植于草坪绿地中作点缀。
2.平枝栒子(Cotonea ster horizon talisDecne.)为蔷薇科落叶或半常绿匐枝灌木,5月开花,花粉白色,9月结球形鲜红色的果实,经冬不落。
耐旱耐瘠薄,抗病虫害能力强,适于护坡和遮挡不良环境,也能用于疏林草坪做装饰地被。
3.砂地柏(Sabina vulgari s Ant.)为柏科匍匐常绿灌木,极耐干旱,耐寒,稍耐荫。
生长势旺,适宜于在坡地、河堤和林缘作地被成片栽植,或在建筑物的周围作基础种植,亦可在岩石园中与山石配置。
由于极耐干旱,故也是屋顶绿化的极好材料。
4.迎春花(Jasminu m nudiflo rum Lindl.)为木樨科落叶灌木,春节前后开花,花鲜黄色。
耐旱、耐碱、适应性强,适于栽植在庭院、绿地之中或草坪的边缘,在宅旁、池旁与假山石配置,十分雅致美观;由于其根蘖萌发能力很强,作为堤岸护坡材料也非常理想。
5.常春藤(Hedera nepalen sis K. Koch var.sinensi s (Tobl.) Rehd.)为五加科常绿藤本,叶型美观,花淡黄色或淡绿白色,果实球形,成熟时红色或黄色。
北京地区常用地被简介

北京地区冷地型草坪草之外的常用优良地被植物简介园林地被植物是指适用于园林绿化的一些能覆盖地表面的低矮植物,不仅包括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还包括一些适应性较强的苔藓、蕨类植物、常绿和落叶木本地被、攀缘藤本植物和宿根花卉。
地被植物都容易生长、定居成为群落,可在大块地面种植成为单一的群体,或进行恰当的混植。
目前国内外利用的地被植物很多,约有200多种,其中在北京地区种植或应用过的有90多种,除去我们常见的冷地型草坪草外,主要的地被植物有以下几种:1.荚果蕨(Matleuccia struthiopteris/M. pensylvanica)为蕨类植物,观叶,耐荫能力极强,可植于林下或散植于草坪绿地中作点缀。
2.平枝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为蔷薇科落叶或半常绿匐枝灌木,5月开花,花粉白色,9月结球形鲜红色的果实,经冬不落。
耐旱耐瘠薄,抗病虫害能力强,适于护坡和遮挡不良环境,也能用于疏林草坪做装饰地被。
3.砂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为柏科匍匐常绿灌木,极耐干旱,耐寒,稍耐荫。
生长势旺,适宜于在坡地、河堤和林缘作地被成片栽植,或在建筑物的周围作基础种植,亦可在岩石园中与山石配置。
由于极耐干旱,故也是屋顶绿化的极好材料。
4.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为木樨科落叶灌木,春节前后开花,花鲜黄色。
耐旱、耐碱、适应性强,适于栽植在庭院、绿地之中或草坪的边缘,在宅旁、池旁与假山石配置,十分雅致美观;由于其根蘖萌发能力很强,作为堤岸护坡材料也非常理想。
5.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Koch var.sinensis (Tobl.) Rehd.)为五加科常绿藤本,叶型美观,花淡黄色或淡绿白色,果实球形,成熟时红色或黄色。
耐荫、耐旱,适于作庭园中的立体绿化材料,也可作立交桥、墙壁、岩石以及斜坡等的覆盖地被。
麦冬种植技术

麦冬种植技术文章导读:麦冬为常绿植物,耐寒冷,冬季-10℃植株不会受冻害。
一年四季均可生长。
春季栽后15天抽叶返青,25天生长出营养根,9~10月为生长块根盛期,栽后3个月开始分蘖,开花时地下块根开始形成,11月为块根膨大期,1~2月膨大缓慢,第二年3~4月随气温升高迅速膨大。
【概述】麦冬别名:麦门冬、寸冬、沿阶草等。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的块根经干燥供药用。
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功效。
主治热病伤津、心烦不安、肺热燥咳、虚痨肺瘘等症。
主要生长栽培区域:主产于浙江、四川等省,华中、华东地区有栽培。
【植物形态】麦冬是多年生草本,高15~40cm。
地下具细长匍匐枝,节上被膜质苞片,须根常有部分膨大成肉质的块根。
叶丛生,窄线形,长15~40cm,宽1~4ram,先端钝或锐尖,基部狭窄,叶柄鞘状,两侧有薄膜。
花茎长6.5~14cm;总状花序顶生;苞片膜质,每苞腋生1~3朵花;花淡紫色,偶为白色,形小,略下垂;花被6片,开展,卵圆形;雄蕊6,花丝不明显,较短于花药,花药先端尖。
浆果球状,成熟时深绿色或黑蓝色,直径5~7ram。
花期7月,果期11月。
【生物学特性】麦冬喜温暖湿润气候,炎热夏季,温度高于35℃生长受到抑制。
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中生长,过砂、过黏或酸性土壤生长不良。
麦冬为常绿植物,耐寒冷,冬季-10℃植株不会受冻害。
一年四季均可生长。
春季栽后15天抽叶返青,25天生长出营养根,9~10月为生长块根盛期,栽后3个月开始分蘖,开花时地下块根开始形成,11月为块根膨大期,1~2月膨大缓慢,第二年3~4月随气温升高迅速膨大。
【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麦冬须根发达,选择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具有排灌条件、前茬为禾本科植物的砂质壤土地块。
亩施300-500kg卢大哥有机菌肥,10Okg过磷酸钙。
深耕25cm,反复细耙,使表土细碎,整平后做成1~1.5m 宽平畦,南方做成宽高畦,畦间沟宽30~40cm,使流水通畅。
麦冬的栽培养护及其园林应用

麦冬的栽培养护及其园林应用作者:马金萍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12期摘要简要介绍了麦冬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总结其栽培养护技术,并阐述了麦冬在园林中的应用,以为麦冬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麦冬;栽培养护;园林应用中图分类号 S68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200-01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草本,成丛生长,高30 cm左右。
叶丛生,细长,深绿色,长势强健,耐阴性强,植株低矮,根系发达,覆盖效果较快,几乎不用修剪,具有耐旱、耐贫瘠、抗寒、抗病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地被植物。
1 麦冬的国内外应用概况麦冬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除东北外,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主产于四川、浙江。
麦冬在国外主要用作地被植物和镶边植物,如韩国、美国等,他们培育的麦冬品种抗逆性强,同时极具观赏价值,麦冬类植物已成为美国主要的园林绿化植物。
麦冬在我国推广应用较晚,南方地区多用作耐阴的草坪地被植物(如在杭州地区,麦冬的应用面积占西湖南线总面积的26%),而在北方应用极少[1]。
2 麦冬的栽培养护2.1 土壤、施肥麦冬适宜栽植于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质壤土,过砂和过黏的土壤均不适于栽培麦冬。
麦冬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范围比较广,pH值在6.7~7.5均可栽植,其在pH值为中性的土壤中最适宜生长。
一般绿化地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紧实,孔隙度小,且碱性偏高。
因此,栽植前最好换土,或施基肥以中和土壤酸碱度。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可配合施用化肥[2-4]。
2.2 栽植麦冬栽植在春季新叶长出之前的4月中旬和秋季8—9月进行比较适宜。
分株时,将老的须根剪去,只留2 cm左右的须根,每穴2~3株。
栽植株行距不能过密,也不要过大,以不超过20 cm为宜,通常按15 cm×15 cm栽植,以缩短成坪时间,提高与杂草的竞争力,为栽后管理打好基础。
麦冬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麦冬营养调节抗重茬栽培麦冬是应用广泛的园林地被植物,还是常用的中药材,需求量增大,产不济销,近年来成为紧俏中药材之一。
种植麦冬具有广泛的前景。
麦冬(原名麦门冬),为百合科多年生植物,别名:麦门冬、沿阶草,麦冬的块根,主产四川、湖北、浙江、湖南、江苏、安徽、福建、广西等省。
麦冬为药食两用品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
1995年版的药典中,麦冬包括浙、川麦冬,山麦冬则包括湖北麦冬及短葶山麦冬。
麦冬为多年生草本,茎短,高12~40cm ,须根的中部或先端常有膨大部分,形成纺锤状肉质小块根。
叶丛生,窄长线形,基部有多数纤维状的老叶残基;叶长15~40cm ,宽1. 5~4mm ,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绿白色并稍扩大,并在边缘具膜质透明的叶鞘。
花葶比叶短得多,长7~15cm ,总状花序穗状,顶生,长3~8cm ,小苞片膜质,每苞片腋生1~3 朵花;花梗长3~4mm ,关节位于中部以上或近中部;花被片6 ,不展开,披针形,长约5mm ,淡紫色或白色;雄芯6 ,差生在花被片的基部,花药三角状披针形;子房半下位,3 室,花柱长约4mm ,因基部宽阔而略呈圆锥形。
果实浆果状,球形,直径5~7mm ,花期5~8 月,果期7~9 月。
生于海拨2000m 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或栽培。
麦冬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 5~3cm ,直径0. 3~0. 6cm。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
气微香,味甘,微苦。
山麦冬的花直立,子房上位。
而且花葶通常长于或等于叶,仅少数短于叶。
主产于浙江余姚、萧山、浒山的称之为浙麦冬,川麦冬主产于四川绵阳、三台。
短葶山麦冬主产于福建泉州。
(1)湖北麦冬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 2~3cm ,直径0. 4~0. 7cm ,表面淡黄色至棕黄色,具不规则纵皱纹。
质柔韧,干后质硬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至棕黄色,角质样,中柱细小。
麦冬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2023
《麦冬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CATALOGUE
目录
麦冬的基本概述麦冬的种植技术麦冬的栽培管理麦冬的采收与加工麦冬种植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麦冬的基本概述
1
麦冬的植物学特性
2
3
麦冬属于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系较深,根状茎粗短,有纺锤形肉质小块根。
麦冬的叶子丛生,剑形,长15-30厘米,宽2-4厘米,有明显的中脉。
机械化与自动化
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应积极推广麦冬机械化与自动化种植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当前麦冬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链不完善的问题,影响了产业的整体效益。应加强产业链整合,实现产销对接,提高产业效益。
市场上存在不少假冒伪劣产品,影响了消费者对麦冬产品的信任度。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消费者对麦冬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养分管理
施肥种类
根据麦冬生长需求,选用适当的肥料种类,如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等,以满足麦冬的营养需求。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常见病虫害
如根腐病、叶斑病、蚜虫、红蜘蛛等,针对不同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用药选择
产业链不完善
品牌建设不足
产业发展的瓶颈与解决方案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麦冬的花期在5-8月,总状花序,花被片6片,淡紫色或白色。
麦冬的分布与生长环境
麦冬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等病症。
麦冬被广泛用于中草药配方和临床治疗。
麦冬还可用于治疗肠燥便秘、小儿疳积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