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传统的“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瓷器2.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3. 以下哪种气体是无色、无味、无臭,但在高浓度时对人体有害?A. 氧气B. 二氧化碳C. 一氧化碳D. 氮气4. 人类的基因组计划完成于哪一年?A. 2000年B. 2001年C. 2002年D. 2003年5.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6. 地球的自转一周大约需要多长时间?A. 24小时B. 48小时C. 7天D. 15天7. 以下哪种植物是被子植物?A. 蕨类B. 裸子植物C. 被子植物D. 藻类8. 著名的“斯巴达克方阵”是由哪个国家使用的战术?A. 希腊B. 罗马C. 波斯D. 马其顿9. 以下哪个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A. 地球B. 金星C. 水星D. 火星10. 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多瑙河D. 黄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法国C. 德国D. 英国E. 美国12. 以下哪些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锌D. 钾E. 钠13. 以下哪些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煤炭D. 地热能E. 石油14. 以下哪些是世界四大草原?A. 内蒙古草原B. 锡林郭勒草原C.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D. 非洲热带草原E. 美国大平原1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丝绸E. 瓷器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地球上的大气层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对/错)17.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对/错)18. 人类的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及其答案

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及其答案

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及其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教师的职业道德?- A. 坚持原则- B. 诚实守信- C. 购买学生礼物- D. 尊重学生答案:C2. 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确保教学内容简单易懂- B. 尽量降低教学难度- C. 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D. 依赖教辅材料进行教学答案:C3. 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 A. 丰富的专业知识- B. 良好的沟通能力- C. 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A. 记忆能力- B. 独立思考能力- C. 机械操作能力- D. 遵守纪律能力答案:B5. 教师的职业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继续研究和进修- B.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C. 参与教育研究和教改- 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1. 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而不需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 正确- 错误答案:错误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意对学生进行体罚和侮辱。

- 正确- 错误答案:错误3. 教师应当遵守学校的纪律,但不需要遵守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

- 正确- 错误答案:错误4. 教师可以向学生泄露其他同学的个人隐私。

- 正确- 错误答案:错误5.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不得进行歧视和虐待。

- 正确- 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答案: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石,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尊重学生等职业道德,这些道德要求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促进良好的教学关系的建立。

教师的职业道德还能够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2. 请列举三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答案: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得:A. 侮辱他人B. 诽谤他人C. 侵犯他人隐私D. 所有选项答案:D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计划经济体制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混合经济体制答案:A4. 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是:A. 民族平等B. 民族优先C. 民族歧视D. 民族隔离答案:A5.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C. 参加国防建设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答案:√7. 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8. 我国宪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破坏民族团结。

()答案:√9. 我国实行的是两院制。

()答案:×(我国实行的是一院制)10. 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2.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13.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答案: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维护社会秩序、依法纳税、服兵役等。

14. 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答案: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既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规定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了很多记忆性的东西,需要⼀⼤段时间来复习,⼜是教师招聘考试科⽬之⼀,因此尤为重要,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 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与学⽣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间的关系是( )。

A、成正⽐B、成反⽐C、没有关系D、有时正⽐,有时反⽐ 2、⼈的⾝⼼发展有共性也有个性,个体发展表现千差万别,教育要适应年轻⼀代⼈⾝⼼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根据⼉童的实际情况分别促进⼉童发展,做到( )。

A、循序渐进B、适时⽽教C、因材施教D、适度超前 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

A、培养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适当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量牢固的⾔语信息 4、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法有( )。

A、实验法B、实习作业法C、发现法D、练习法 5、初⼀(1)班班主任组织学⽣开了⼀个《我喜欢的名⼈名⾔》的主题班会,要求每个学⽣将事先选好的⾃⼰喜欢的名⼈名⾔向全班介绍,并说明⾃⼰为什么喜爱。

这种做法贯彻了( )。

A、正⾯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B、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C、⾔⾏⼀致的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七艺”中的三科是指( )。

A、四书B、⽂法C、修辞D、辩证法E、⼏何 7、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是实施德育的最有效途径。

(判断题) 8、教学过程中应主要发挥教师主导作⽤,学⽣主体作⽤是有限度的。

(判断题) 9、在中华⼈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不适⽤《中华⼈民共和国教育法》(判断题) 10、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没有学⽣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

(判断题)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就整个教学过程⽽⾔,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控制,教师始终发挥着主导作⽤,学⽣的主体性经历了从弱到强,由⼩到⼤的变化发展过程。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以及答案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以及答案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以及答案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1、“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B、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备选条件C、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D、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备选条件2、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下列罪犯可以适用假释的是()。

A、李某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B、张某犯抢劫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C、陈某犯强奸罪,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D、向某犯贪污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3、道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下列属于其代表人物的是()。

A、孟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4、在一个的行政系统中,只能存在一个权利中心,否则容易出现“政出多门”的现象,带来行政客体的无所适从感,这体现了行政权力具有()的特征。

A、执行性B、扩张性C、一元性D、单向性5、按照能否恢复分类,海洋资源可分为()。

(多选题)A、再生性资源B、非再生性资源C、生物资源D、非生物资源6、2015年1月,三星,松下和LG电子等主要电视厂商与迪斯尼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好莱坞电影公司组成了“()联盟”,准备联手制定标准,推动发展。

A、蓝光B、紫光C、绿光D、超高清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C。

解析:“三个代表”是一个统一整体,其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D。

解析: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福州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福州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必备】福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根底知识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判断题1.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2.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3.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4.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方案。

()5.受教育权利是儿童享有的一项根本的权利,是一项宪法权利。

()6.按照教育法规的规定,教师对学生的评定结果不能搞排名和公示,以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7.人的片面开展是旧的劳动分工和阶级对立的产物。

()8.在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时机。

()9.学校的根本功能是引导儿童文化定向,并使文化结合为一个整体。

()10.德国梅伊曼最早提出“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

()二、单项选择题11.在影响人身心开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B、教育C、环境D、个人的主观能动性12.乌申斯基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这说明教学中应贯彻()。

A.直观性原那么B.启发性原那么C.稳固性原那么D.循序渐进原那么13.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A.比拟结课B.归纳结课C.活动结课D.悬念结课14.人的身心开展有共性也有个性,个体开展表现千差万别。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人身心开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分别促进儿童开展,做到()OA.循序渐进B.适时而教C.因材施教D.适度超前15.要学生关注历史与地理、化学与生物、数学与物理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这属于学习迁移中的()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16.“关键期”最根本的含义源于动物学家所提出的()。

A.图式B.印刻C.平衡D.开展17.学科教学要以()为本A.教科书B.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 人的全面开展D.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18. 教师王某在课堂提问中对于未答复正确的学生李某进行了挖苦和挖苦,这 种行为侵犯了李某的()A. 身心健康权B. 人格尊严权C. 人身自由权D. 名誉权19. “杀婴制”属于以下哪个时代的制度()A 、古代印度B 、古代雅典C 、古代斯巴达D 、古代埃及20. 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的思想家是()A 、苏格拉底B 、西塞罗C 、亚里士多德D 、柏拉图21. 人朝什么方向开展,怎样开展,开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A 、社会条件B 、社会C 、生产力开展水平D 、生产关系22. ()是学校文化的主体。

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答案解析

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答案解析第一章:教育学1.问题:教育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未成年人进行的社会化过程。

解析: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和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2.问题:教师的角色有哪些?答案:教师的角色包括知识传授者、引导者、榜样、组织者等。

解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榜样、组织教学等多重作用。

第二章:心理学1.问题:什么是学习动机?答案: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解析:学习动机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2.问题: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答案:可以通过增加趣味性、培养学习习惯、激发好奇心等方式。

解析: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将促进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

第三章:法律法规1.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哪些教育机构种类?答案: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机构种类包括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义务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等。

解析:教育法将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进行了清晰的分类,以保障不同阶段人群的受教育权利。

2.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答案: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权享有实施教育教学自主权,有义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履行教育教学任务。

解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合法合规开展工作,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四章:教学方法1.问题:什么是互动式教学?答案:互动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互相作用和交流的教学方法。

解析:互动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问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答案:教学评价方法应当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全面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解析:教学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了解。

第五章:教师职业道德1.问题:教师职业操守包括哪些内容?答案:教师职业操守包括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的自律精神等。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遵守是维护教育教学秩序和规范的重要保障。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答案:C2.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哪个国家?A. 加拿大B. 中国C. 美国D. 俄罗斯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望远镜答案:D4. 哪个国家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A. 苏联B. 朝鲜C. 蒙古D. 越南答案:A5. 以下哪个是世界文化遗产?A. 长城B. 大堡礁C. 埃菲尔铁塔D. 自由女神像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中秋节D. 端午节答案:A, C, D7. 以下哪些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A. 卢浮宫B. 大英博物馆C. 梵蒂冈博物馆D.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答案:A, B, C, D8. 以下哪些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A. 埃及金字塔B. 巴比伦空中花园C. 亚历山大灯塔D. 罗马斗兽场答案:A, B, C三、判断题9.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答案:错误10. 国际劳动节是每年的5月1日。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请简述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答案: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保存,加速了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指南针的发明,为航海探索提供了方向,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贸易。

火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战争的形式,也促进了矿业和建筑业的发展。

12. 请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平衡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它确保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长期保护,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以下哪项行为违反了这一规定?A. 公安机关在必要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B. 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进行审判C. 任何公民在未经法律许可的情况下被限制人身自由D. 检察机关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答案:C2.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表述,正确的是:A.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市、县三级B. 直辖市直接由国务院管理C.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是民族自治地方D. 所有选项均正确答案:D3.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抢劫行为,对侵害者使用武器进行反击B. 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C. 防卫行为与侵害行为相适应D.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对正在进行的破坏行为进行阻止答案:B4. 以下哪项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A. 自由B. 公平C. 效率D. 创新答案:A5. 我国《民法典》规定,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几种?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D. 受教育权答案:ABCD2.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是禁止的?A. 随意排放污染物B. 非法狩猎野生动物C. 滥用水资源D. 非法占用耕地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正确)2. 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错误)3.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错误)4.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正确)5.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享有对其作品的修改权和出租权。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答: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和社会公德,依法纳税,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义务。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不仅仅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的内容, 希望大家喜欢!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一) 1、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和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2、德育价值的发挥需要选择正确的德育方法, 下列不应作为德育方法选择依据的是( )。

A、德育目标B、学生的生活习惯C、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D、德育内容3、家庭德育对于中小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下列不符合家庭德育特点的是( )。

A、寓教于养, 养教结合B、寓情于理, 情理结合C、缺乏正规性和科学性D、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4、遗传在人的发展中( )。

A、起决定作用B、不起作用C、起物质前提的作用D起提供可能性的作用5、蔡元培提出的教育宗旨中包括( )。

A、军国民教育B、实利教育C、美感教育D新文化教育6、质性评价在当今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下列属于质性评价要求的是( )。

A、情境的自然性与真实性B、评价标准的严格统一性C、结论的特殊性与主观性D、过程的临床性与建构性7、和小学生交流, 交谈时要蹲下来保持平等, 这体现了师生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

(判断题)8、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所应遵循的规范和行为准则。

(判断题)9、道德两难问题只能用于测量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判断题)10、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客观判断。

(判断题)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正确答案及解析1、【答案】C。

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 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 其中, 6~12岁是学龄期, 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和自卑感, 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克服自卑感。

2、【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1、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源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出于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说文解字》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3、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礼记》
4、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决定的
A、政治
B、生产力
C、文化
D、军事
5、“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6、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7、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8、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9、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由此可知,中学生所面临的危机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0、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在有的年龄相等,在有的年龄则不相等
11、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12、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学记》
B、《大教学论》
C、《论语》
D、《普通教育学》
13、少年期性意识发展到阶段
A、两小无猜
B、接近异性
C、疏远异性
D、理智恋爱
14、智力就是
A、观察能力
B、思维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15、在我国,最早把“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16、群体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个体社会化所必须的
A、教育条件
B、社会条件
C、客观条件
D、物质条件
17、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分散注意
18、培养创造力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话题,创造力是知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智力因素中的一般性能力包括。

①观察力②毅力③实际操作力④洞察力顿悟⑤信息检索力
A、①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⑤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