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其影响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比例尺、图例、方向- 地图的种类(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二、自然地理1. 大气和气候-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河流的特征和分类- 湖泊和地下水的基本知识3. 地貌- 地壳的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 山地、平原、高原等地貌形态的形成-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城市化的过程和问题- 城市空间结构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如种植业、畜牧业等)- 农业布局的因素- 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3. 工业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类型-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 遥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和功能- GIS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GPS在交通和导航中的应用五、地理与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社会、环境2. 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等) - 地方性环境问题(如土地退化、城市污染等)3. 可持续发展策略- 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 生态农业和绿色建筑- 教育和公众参与请根据以上概要在Word文档中创建相应的文档,并按照实际文档的格式要求进行编辑和排版。
您可以添加适当的标题、小标题、列表和段落,以确保文档的清晰性和专业性。
此外,您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图表、图片和案例研究,以增强文档的信息量和可读性。
高一地理第1册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第1册知识点归纳高中地理第一册是地理学科的基础教材,主要内容涵盖了地理学的概述、地球与地理环境、自然与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该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
一、地理学的概述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特征、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
它包括两个基本领域: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空间、结构和运动规律,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等。
而人文地理学则研究人类在地表上的分布、利用和改造地球表层现象及其规律,包括经济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人口学等。
二、地球与地理环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由地壳、地幔、地核构成。
地球的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它们分别占地球表面的29%和71%。
地球上存在着大气、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重要地理要素。
水圈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称,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自然地理1. 大气和天气:大气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形成的气体包围物。
主要成分为氮气、氧气、氩气和二氧化碳等。
天气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表现,它受到高空环流、水汽含量等影响。
2. 水文地理:涉及水资源、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地理现象。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3. 地貌与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地形则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和。
常见的地貌有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等,它们的形成受到地质作用和风化、水力等因素的影响。
四、人文地理1.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个地区的居民总数。
人口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
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差异很大,城市化也是当前人口问题的重要方面。
2. 经济地理:研究地球表面上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规模和利用情况。
经济地理学关注产业分布、经济区位、交通运输等问题。
3.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人类对地表土地的各种利用方式和方式的总称。
高一地理必修1全部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1全部知识点高一地理必修1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有: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地理学科的发展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观察方法和分类;地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二、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的形状、构造和内部组成;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自转、公转、倾斜和岁差的意义;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和标准时间。
三、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四、自然地理环境介绍
包括大洲的划分、位于我国的大陆和海洋;地球上的大陆和陆地分布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和特点。
五、大气圈和气候
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气候和气候区划的概念和分类;气候影
响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我国气候的特点和主要分类。
六、水圈和水资源
水圈的组成和运动;水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利用;水资源的问
题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七、生物圈和生物资源
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生物资源的分类及其分布规律;生态环
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八、地球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分布规律;自然灾害的影响和
减灾措施。
以上是高一地理必修1的全部知识点,通过学习掌握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形态和运动,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和
规律,理解气候、水资源、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
以及地球面临的自然灾害等问题。
这些知识对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和保护环境都非常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为未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

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其能量来源。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活动的概念及其标志。 4.黑子和耀斑的产生位置。 5.太阳活动具有周期性和整体性。周 期是多少年?整体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个圈层 的主要特点。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其原理。 2.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包括内 部圈层、外部圈层) 3.岩石圈的概念。 4.组成地理环境的四大圈层是什么?
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4.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5.春分日和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6.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H=900-|纬度差| 纬度差: 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 纬度的差距(如求夏至日福州(26°N)的
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自然日界
线(24点所在经线),日期加一天;反之减一天。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交替 2. 地方时 3.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
向左偏, 赤道不偏转。地转偏向力的概念)
4. 偏转方向判断, 用左右手, 掌心向上, 四指指向运动 方向, 大拇指即为偏转方向, 南半球用左手, 北半球用 右手。“南左北右”。
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
1. 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可以通过 和
的变化来描述。为
什么?
2. 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自秋分日至次年春 分日,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二分二至日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3. 自春分日至夏至日,昼夜长短变化情况,自夏至日至秋分(角)及其分布规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后习题答
案解析
在这份文档中,我们将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课后题提供答案解析。
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
第1章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
课后题1
1. 中国的年平均气温是多少?
答案解析: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在20°C左右。
2. 请列举亚洲的五大自然地理环境。
答案解析:亚洲的五大自然地理环境包括高原、平原、山地、盆地和河流。
课后题2
1. 什么是地壳运动?
答案解析:地壳运动是指地球地壳发生的各种形式的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地震、火山活动等。
2. 请解释板块构造学说。
答案解析:板块构造学说是指地壳由若干个大块(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壳下面运动,导致地震和火山等现象。
第2章人口与城市
课后题1
1. 什么是人口迁移?
答案解析: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
现象。
2. 请解释城市化的含义。
答案解析: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增强。
课后题2
1. 城市化的推动力有哪些?
答案解析:城市化的推动力包括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口增
长等。
2. 请解释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解析: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短缺、污染物排放等问题。
这些答案解析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回答课后题,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以上是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的解析。
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地理教材习题答案新教材

教材 P24 活动
1.提示 略( 读自然景观照片ꎬ一一找出即可) ꎮ
2.提示 分类如下:
大气圈:云ꎻ水圈:山顶积雪、河流ꎻ生物圈:草、树木ꎻ岩石
圈:山ꎮ
3.提示 各事物分属四个圈层ꎬ体现了四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ꎬ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ꎬ共同构成人类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ꎮ
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减小ꎮ
教材 P39 思考
提示 由高压指向低压斜穿等压线ꎬ其方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
度力向左偏ꎮ
教材 P40 活动
1.提示 甲处气压梯度大于乙处ꎮ 因为甲处等压线密集ꎬ说明
气压差异 大ꎬ 故 气 压 梯 度 大ꎻ 乙 处 等 压 线 稀 疏ꎬ 说 明 气 压 梯
地的地形特点和海拔ꎮ
3.提示 表 2.1 所列的榆中、多巴、海埂、兴隆和呈贡五大高原训
练基地的海拔均在 1 800—2 400 米范围内ꎮ 结合表 2.2 可知ꎬ
海拔越高ꎬ与海平面的含氧量比越低ꎬ说明含氧量越低ꎬ会危
及运动员的身体健康ꎬ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ꎮ
教材 P31 思考
1.提示 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ꎬ不易形成对流ꎬ主要以
问题研究
教材 P25 知识拓展 资料 1
1.提示 火星上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ꎮ 火星的大气成分、表
面温度、水三个条件均不适合人类生存ꎮ
2.提示 需要改造的条件如下:
(1) 减 小 昼 夜 温 差ꎮ 火 星 表 面 温 度 变 化 剧 烈ꎬ 昼 夜 温
差大ꎮ
(2) 创造合适的大气环境ꎬ提高大气密度ꎬ提高氧气含量ꎬ
教材习题答案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总结地理一二章知识点

总结地理一二章知识点第一章: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学科,是一门具有广泛学科性和综合性的科学,是认识和了解地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包括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地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自然现象,主要包括地貌学、气候学、生态学和地质学等;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及其对地球表面的影响,主要有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
第二章:地球的构造和形态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是一个球体,因自转略呈扁球状,其赤道略大一些。
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公里,是直径约为12742公里。
地球的构造主要包括地球的基本成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的外部形态。
地球的基本成分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部分,由内核和外核组成。
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幔是介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一层地球内部结构,主要由铁、镁、铝、硅等构成。
地壳是地球外部的一个单独层次元部分,主要由硅和氧元素组成。
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部分,由内核和外核组成。
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幔是介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一层地球内部结构,主要由铁、镁、铝、硅等构成。
地壳是地球外部的一个单独层次元部分,主要由硅和氧元素组成。
地球的外部形态主要包括地球的地表主要地形特征、地球的水资源和地球的气候资源。
地球的地表主要地形特征包括陆地地形特征和海洋地形特征。
陆地地形特征主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等;海洋地形特征主要包括大洋和海湾等。
地球的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沼泽、冰川、海洋和地下水等。
地球的气候资源主要包括热带气候、辐热气候、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结语:地理学是一门具有广泛学科性和综合性的科学,对地球的构造和形态有着深刻的研究和认识。
高中地理必修 第1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带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科考船从悉尼出发沿最短航线航行前往N地途中的航行方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解析 球面两点间最短航线为过两点的大圆劣弧。据图可知,N所在地区为南
极洲大陆,可判断右侧为南极点俯视图,地球顺时针自转,悉尼位于N地东北
1.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 离为2 553千米。那么M地的纬度为
A.66°N
√B.67°N
C.23°N
D.24°N
解析 因N、M、P位于同一条经线上,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因此 两地纬度相差23°,又因N为北极点,则M地的纬度为67°N。
经线(度)和纬线(度)的判读
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第2题。
2.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A.120°E,60°S
√B.120°E,60°N
C.120°W,60°S
D.120°W,60°N
解析 根据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图中经纬度间隔均 为30度,故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20°E,60°N)。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地图上的方向
1.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指示牌在 图(b)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地图上的方向 读“两袖珍国(甲国为莱索托、乙国为安道尔)区域图”,回答第2题。
2.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
√A.东南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星学校学案教学设计页
1、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
A.200万平方千米
B.300万平方千米
C.400万平方千米
D.500
2、与我国陆地相邻,并且均为内陆国的有 ( )
A.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
B.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
C.蒙古、阿富汗、老挝
D.朝鲜、尼泊尔、老挝
3、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 )
A.曾母暗沙
B.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C.内蒙古高原
4、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也位于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海陆兼备,陆上邻国15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
D.领土跨纬度近50度,寒带、温带、热带都有
5、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 ( )
A. 10海里
B. 20海里
C. 6海里
D.12
6、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朝鲜、蒙古、塔吉克斯坦 D.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