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木斯莱自然保护区围封草地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半干旱区围栏封育草场植物生态位特征研究——以宁夏盐池长期定位监测点为例

半干旱区围栏封育草场植物生态位特征研究——以宁夏盐池长期定位监测点为例

之间并不存在直接 的线性关系。封育措施是草场恢复和重建的主要措施 , 但是长期完全封育并不利于植被恢复和群落稳定。 关键词 : 围栏封育 ; 半干旱区 ; 生态位宽度 ; 生态位 重叠度
中图分类号 :98 Q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6 00 (0 11— 19 0 10— 6X 2 1)302— 5
W ANG i iZHANG e b n CHENG o g qu CHANG i, L-l , K - i, Zh n - i, Jn

P N i i Z A G Jn - e , UJ -a A G J l , H N i w n X i j -n g ai
(ol eo ol n t osrai , e'gF r t nvri, e i 0 0 3 P C l g e fS iad Wa rC nev o B on oe r U i sy B in 1 0 8, R e t n i sy e t jg
c ie s a. rmi f i (e e . H C F i . n . , e p ci l. h eu so i eo el pn n yi h n i v r ga n o a L d b) . . uw t 07 a d08 rs e t e T er sh f c v r p iga a s n s il h 7 3 vy nh a l s
n c e o el p i g o ln s i a f i e c n r s ln n Ya c i o ny o i g i r v n e we e me s r d b a s i h v ra p n fp a t n a i c a f n i g g a s d i n h u t fN n x a p o i c r a u e y me n i l a c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_史作民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_史作民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3史作民33 程瑞梅 刘世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摘要】 利用Levins 、Hurlbert 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 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宝天曼落叶阔叶林14种主要乔木和22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木层主要优势种锐齿栎和漆树的Levins 和Hurlbert 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8.527、7.488和0.889、0.680,灌木层主要优势种哥兰叶、山葡萄和胡枝子的Levins 和Hurlbert 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8.964、14.479、13.251和0.908、0.799、0.785.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 种群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宝天曼Nic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populations in deciduous broad 2leaved forest in B aotianm an.Shi Zuomin ,Cheng Ruimei and Liu Shirong (Institute of Forest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 ry ,Beijing 100091).2Chin.J.A ppl.Ecol.,1999,10(3):265~269.The niche breadths and overlaps of 14main tree populations and 22main shrub populations in deciduous broad 2leaved forest in Baotianman ,Henan Province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formulas described by Levins ,Hurlbert and Pianka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niche breadth ,niche overlap and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iche breadths of main dominant s pecies were greater.The Levins and Hurlbert ’s niche breadths of 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 and Toxicodendron vernicif lnum ,the main dominant species in tree layer ,were 18.527,7.488and 0.889,0.680res pectively ,and those of Celast rus gem m atus ,V itis am urensis and L espedez a bi 2color ,the main dominant species in shrub layer ,were 18.964,14.479,13.251and 0.908,0.799,0.785res pec 2tively.The niche overlaps among the species with the same or similar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 were great ,while those between the species with broad niche breadth and other s pecies were much greater.The more intense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was ,the larger the value of niche overlap was ,and the more intense the negative association was ,the smaller the value of niche overlap was.K ey w ords Deciduous broad 2leaved forest ,Population ,Niche breadth ,Niche overlap ,Baotianman. 3国家林业局重点资助项目(93-08-0602)和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基金联合资助. 33通讯联系人. 1998-08-10收稿,1998-09-14接受.1 引 言 由于生态位理论研究在物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演替和种群进化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和取得的成果,使生态位理论成为近20年来生态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之一.早期的研究多以动物对资源的利用为对象,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植物群落中种群生态位进行了一些研究[1,2,7,9~11],但有关我国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植物群落种群生态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该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研究了分布于该区的河南宝天曼保护区海拔1150~1500m 范围落叶阔叶林的种群生态位特征,以期探讨该区落叶阔叶林各主要植物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该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2.1 自然概况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内乡县境内,秦岭东段,伏牛山南坡,地理坐标为33°25′~33°33′N ,111°53′~112°E.山体呈东南西北走向,总面积约53.4km 2,最高峰宝天曼海拔1830m.总辐射量平均为455.34kJ ・cm -2,年均气温15.1℃,1月平均气温1.5℃,7月平均气温27.8℃.高山区无霜期160d ,低山区无霜期227d.海拔800m 以上地带,≥0℃的年活动积温小于4500℃;海拔500~800m 地带,≥0℃的年活动积温为4500~5000℃;海拔500m 以下地带,≥0℃的年活动积温在5000℃以上.年均降水量885.6mm ,年均蒸发量991.6mm ,年均相对湿度为68%.土壤垂直分布比较明显,海拔1300m 以上为山地棕壤,海拔800~1300m 为山地黄棕壤,海拔600~800m 为山地褐土.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兼有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特点[5,6,8]. 宝天曼保护区海拔1150~1500m 范围落叶阔叶林郁闭度0.70~0.85,群落高12~15m 左右,大致可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3层.乔木层主要树种为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 2serrata )、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 lnum )、椴树(Tilia tuan )和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等,伴生树种有黑椋子(Cornus po 2应用生态学报 1999年6月 第10卷 第3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J un.1999,10(3)∶265~269liophylla)、三亚乌药(L indera obtusiloba)、山杨(Populus davidi2 ana)、小叶青冈(Quercus glandulif era)、茅栗(Castanea seguini2 i)、鹅耳枥(Carpinus turcz aninow ii)、短柄木包(Quercus glan2 dulif era var.brevipetiolata)、化香(Platycarya st robilacea)、青榨槭(Acer cappadocicum)等.灌木层(含层间植物)常见有哥兰叶(Celast rus gem m atus)、山葡萄(V itis am urensis)、胡枝子(L es2 pedez a bicolor)、悬钩子(R ubus spp.)、卫矛(Euonym us alatus)、忍冬(L onicera japonica)、刺苞南蛇藤(Celast rus f lagellaris)、绣线菊(S piraea salicif olia)、连翘(Forsythia suspensa)、荚艹迷(V iburnum dilatatum)、木通(A kebia quinata)、映山红(Rhodo2 dendron m ariesii)、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大叶铁线莲(Clem atis heracleif olia)等.草本层盖度约20%~30%,主要有珍珠菜(L ysim achia clethroides)、兔儿伞(S yneilesis aconitif oli2 a)、天南星(A risaem a heterophyllum)、沙参(A denophora huna2 nensis)、桔梗(Platycodon grandif lorus)、鹿蹄草(Pyrola rotundi2 f olia subsp.chinensis)、茜草(R ubia cordif olia)、野菊(Dendran2 them a indicum)、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宽叶苔草(Carex siderosticta)、华北蒌斗菜(A quilegia yabeana)、细叶苔草(Carex stenophylla)、油茫(S podiopogon cotulif era)、苍术(A t ractylodes lancea)、红升麻(Astilbe chinensis)、黄精(Polygonatum sibir2 icum)、臭草(Melica scabrosa)、龙牙草(A grimonia pilosa)等.2.2 研究方法2.2.1样方设置 采用样方法取样,乔木样方20m×20m,每个乔木样方内设置5个2m×2m的灌木样方.调查记录乔木的种类、数量、高度、胸径、基径、冠幅,灌木的种类、数量、高度、盖度,同时记录各样地的海拔、坡度、坡向.共设置调查了28个乔木样方,140个灌木样方,选择14个主要乔木和22个主要灌木(含层间植物)种群进行种群生态位分析.全部野外调查于1995年6~8月完成.2.2.2生态位测度方法 植物群落中种群对资源利用的生态位宽度和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的测定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对同类型资源(如光)的利用,二是对多种类型资源(如光、水、营养元素等)的综合利用.根据植物种群的特性,可以把群落调查中的每个取样地视作“资源状态”,以各个种在不同取样地中的个体数目、重要值、胸面积和等为指标,计算各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各个植物种的指标综合反映了它对多种资源的利用,同时也反映了植物种的空间关系等[7].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以设置的样方作为资源状态,以物种重要值为指标,对宝天曼落叶阔叶林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1)生态位宽度测度方法(a)Levins生态位宽度 B i=-6rj=1P ij log P ij式中,B i是种i的生态位宽度,P ij是种i对第j个资源的利用占它对全部资源利用的频度,即P ij=n ijN i,而N i=6rj=1n ij,n ij为种i在资源j上的优势度(本文即样方中物种的重要值),r为资源等级数.上述方程具有值域[0,log r][12].(b)Hurlbert生态位宽度 B a=B i-1r-1式中,B i=1/6rj=1(P2ij),B a为生态位宽度,P ij和r的含义同上式.该方程的值域为[0,1][11].2)生态位重叠测度方法 N O=6n ij3n kj/6n2ij36n2kj式中,N O为生态位重叠值,n ij和n kj为种i和k在资源j上的优势度(本文即样方中物种的重要值)[13].3 结果与分析3.1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主要乔木和灌木种群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宽度是度量植物种群对环境资源利用状况的尺度,种群生态位宽度越大,则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由表1和表2可见,Levins和Hurlbert两种生态位宽度公式的测度结果基本一致.主要乔木种群中,锐齿栎、漆树、椴树和千金榆等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LB值和HB值分别为18.572、7.488、7.369、6.710和0.889、0.680、0.592、0.604;青榨槭、茅栗、白蜡和短柄木包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其LB值和HB值分别为1.975、1.996、2.310、2.948和0.200、0.202、0.279、0.317.主要灌木种群中,哥兰叶、山葡萄、胡枝子和红毛悬钩子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LB值和HB值分别为18.964、14.479、13.251、10.901和0.908、0.799、0.785、0.723;忍冬、木通、三叶木通和多花胡枝子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其LB值和HB值分别为1.984、1.994、1.999、1.999和0.201、0.201、0.202、0.202.这种结果反映了该区落叶阔叶林中主要乔木和灌木种群的地位以及它们分布的均匀程度.事实上,锐齿栎、椴树、漆树和千金榆等是该区落叶阔叶林乔木层的主要优势种,数量多,分布广,在创造群落内部独特环境中起重要作用,生态幅度较大,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故其生态位宽度也较大.同样,哥兰叶、山葡萄、胡枝子和红毛悬钩子等是该范围落叶阔叶林灌木层的主要优势种,所以它们的生态位宽度也较大.相反,白蜡、青榨漆、茅栗和短柄木包等在乔木层的地位较低,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其中白蜡和青榨槭虽然数量不少,但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在该海拔范围分布不够均匀,分布范围较小;茅栗和短柄木包的最适分布区低于该海拔范围,它们不仅数量少,而且分布范围也较小,最终导致它们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同样,由于忍冬、木通、多花胡枝子和三叶木通等对该区的环境资源利用能力较弱,在灌木层的数量较少或分布相对比662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0卷表1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生态位宽度T able 1Niche breadths of m ain tree species in deciduous broad 2leaved for 2est in B aotianm an种号Species No.种 名Species name LB HB1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 18.5270.8892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 l num 7.4880.6803椴树Tilia t uan 7.3690.5924千金榆Carpi nus cordata 6.7100.6045山杨Popul us davi diana 6.2430.6546野核桃J uglans cathayensis 5.3980.5057小叶青冈Quercus glandulif era 4.9250.4948三亚乌药L i ndera obt usiloba 4.7480.4819黑椋子Cornus poliophylla 3.6570.43010短柄木包Quercus glandulif era var.brevipetiolata 2.9480.31711化香Platycarya st robilacea 2.7730.34312白蜡Fraxi nus chi nensis 2.3100.27913茅栗Castanea segui nii 1.9960.20214青榨槭Acer cappadocicum 1.9750.200LB :Levins 生态位宽度Levins niche breadth ,HB :Hurlbert 生态位宽度Hurlbert niche breadth.下同The same below.表2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主要灌木种群生态位宽度T able 2Niche breadths of m ain shrub species in deciduous broad -leaved forest in B aotianm an种号Species No.种 名Species nameLB HB 1哥兰叶Celast rus gem mat us 18.9640.9082山葡萄V itis am urensis 14.4790.7993胡枝子L espedez a bicolor13.2510.7854红毛悬钩子R ubus pi nf aensis 10.9010.7235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7.5090.6096卫矛Euony m us alat us7.3040.6167刺苞南蛇藤Celast rus f lagellaris 7.0850.5868高丽悬钩子R ubus coreanus 6.9890.5979山麻杆A lchornea davi dii 5.2760.50110五味子Schisandra chi nensis 4.4050.44811喜阴悬钩子R ubus mesogaeus 3.4330.40512荚迷V iburnum dilatat um 3.4050.40113野葡萄V itis f lex uosa 3.2170.36714溲疏Deutzia scabra3.1960.36715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 us 2.9510.38516杭子梢Cam pylot ropis macrocarpa 2.8180.34317多腺悬钩子R ubus phoenicolasi us 2.3820.31918苦皮藤Celast rus angulat us 2.0000.20219三叶木通A kebia t rif oliata1.9990.20220多花胡枝子L espedez a f loribunda 1.9990.20221木通A kebia qui nata 1.9940.20122忍冬L onicera japonica1.9840.201较集中,最终导致它们的生态位宽度也较小.3.2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主要乔木和灌木种群间生态位重叠 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某一资源因素(食物、营养成分、空间等)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4].生态位重叠较大的种群要么有相近的生态特性,要么对生境因子有互补性的要求,即生态位重叠是两个种在其与生态因子联系上的相似性[3].由表3和表4可见,乔木的青榨槭和三亚乌药、黑椋子和椴树以及野核桃和椴树等种群之间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其NO 值分别为0.735、0.660和0.602;灌木中的三叶木通和多花胡枝子、杭子梢和忍冬、苦皮藤和五味子以及哥兰叶和山葡萄等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其NO 值分别为1.000、0.845、0.833和0.736.事实上,上述各种对具有相似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对生境的要求比较相近,即在水平维度上有较高的重叠.乔木种对青榨槭和三亚乌药以及灌木种对三叶木通和多花胡枝子、杭子梢和忍冬等在取样海拔范围分布较窄,但比较喜欢生长在一起;椴树、漆树等乔木以及哥兰叶、五味子、山葡萄等灌木的生态幅度较大,在取样海拔范围属于广布种. 虽然对生境要求比较相近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大,但同属的种群之间由于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更为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资源需求分化,导致生态位重叠程度降低,以便使它们共存于某一小生境中,具有长期生存适应的生态学意义[9].本文研究结果与该结论基本一致,由表3和表4可知,同属的乔木种群锐齿栎、小叶青冈和短柄木包两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小,其NO 值分别为0.154、0.116和0.同属的灌木种群红毛悬钩子、高丽悬钩子、喜阴悬钩子和多腺悬钩子两两之间除红毛悬钩子和喜阴悬钩子间的NO 值0.292稍高外,红毛悬钩子和多腺悬钩子间的NO 值为表3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种序号同表1)T able 3Niche overlaps (N O)among m ain tree species in deciduous broad 2leaved forest in B aotianm an (species N o.as table 1)种号Species No.23456789101112131410.2080.1780.1890.5230.1320.1540.1130.1060.1160.1770.2420.4140.05020.0830.0720.0510.4810.5260.2870.11900.1670.0220030.3930.0720.6020.2840.0240.6600.3050.460.2540040.0190.1290.2020.4110.21700.4460.23700.513500.0710.00900.0830.0400.0740.294060.3450.1340.4610000070.1250.04200000800.21500.12700.735900.2100.05800100000110.034001200137623期 史作民等: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表4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主要灌木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种序号同表2)T able 4Niche overlaps (N O)among m ain shrub species in deciduous broad 2leaved forest in B aotianm an (species N o.as table 2)种号Species No.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0.7360.4760.3610.2530.2600.3040.3330.3530.2640.1140.2060.2360.1120.1100.0490.1820.1870.1620.1620.1130.02720.3320.3060.2710.1440.3780.4220.11900.1230.3680.08900.0410.2140.0090000.2960.14430.5600.2220.2570.1830.0600.1930.39100.2430.1130.393000.2270.470000040.5130.0670.3290.2920.0320.23700.0830.3530.286000.0970.285000.220050.2490.0650.4410.0760.0680.19200.3010.0870.1120.0160.1450000.699060.2820.1950.5470.1950.2990.0500.18400.5670.1370.05400.5650.5650.0710.10370.1700.2080.1070.1870.0920.2120.2160.3470.149000.3100.31000.29380.3280.092000.39800.0510.091000.2660.2670.6380.17990.2330.12400.22000.12900.02700.6720.67400100.08700.1130.0920.1840.0450.6860.8330.3460.39100110.2520.0810.2170.3730.087000.2520.250001200.2560.1340.1910000001300.0620000.3260.32600140.0580.0220.19700000150.0280.25400.1910.19100160.09700000.845170.339000018000019 1.000002000210.097,其它两两间的NO 值都为0;山葡萄和野葡萄间的NO 值为0.089;胡枝子和多花胡枝子间以及木通和三叶木通间的NO 值为0.3.3 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与种间联结性 由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种间联结性都是用来反映物种本身固有的特征指标,所以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分布较广,因而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1].如本研究中生态位宽度较大的锐齿栎、漆树、椴树和千金榆等乔木以及哥兰叶、山葡萄、胡枝子和红毛悬钩子等灌木与其它多数乔木种群和灌木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分布不够广泛,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小,如本研究中生态位宽度较小的青榨槭、茅栗、短柄木包等乔木和苦皮藤、木通、忍冬等灌木与多数乔木和灌木种群之间没有生态位重叠.植物种如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则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也较高[9]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具有较宽生态位的物种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不一定相同,它们对资源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从而导致它们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不一定较高.如本研究中乔木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的最大值出现在青榨漆和三亚乌药之间,但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并不大,尤其是青榨漆的生态位宽度最小,其LB 值和HB 值分别仅为0.975和0.200.灌木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的最大值出现在三叶木通和多花胡枝子之间,它们的生态位宽度也较低,列倒数第三和第四位,其LB 值和HB 值同为1.999和0.202.相反,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乔木种群锐齿栎和漆树之间的NO 值并不大,仅为0.208.虽然生态位宽度列第一和第二的灌木种群哥兰叶和山葡萄之间的NO 值较高,为0.736,但它们与生态位宽度第三的胡枝子间的NO 值并不很高,分别为0.476和0.361.1)史作民.1998.河南宝天曼保护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博士生毕业论文). 物种间的联结性与其生态位重叠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种间联结高的种对,一般有高的生态位重叠[10].种间联结性研究1)结果表明宝天曼落叶阔叶林乔木种对黑椋子和椴树、黑椋子和野核桃、青榨漆和三亚乌药间均有显著或一定的正联结,其X 2值分别为9.404、7.242和4.241,由表3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也很大,其NO 值分别为0.660、0.461和0.735;黑椋子和山杨以及野核桃和山杨之间有最强的负联结,其X 2值均为-4.075,它们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也很小,分别为0和0.132.灌木种对三叶木通和多花胡枝子、杭子梢和忍冬以及苦皮藤和五味子之间有显著或一定的正联结,其X 2值为16.65、7.336和5.477,它们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也很大,其NO 值分别为1.000、0.845和0.833;五加和胡枝子、喜阴悬钩子和胡枝子以及五味子和山葡萄之间有最强的负联结,其X 2值均为-4.84,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态位重叠,其NO 值均为0.由此可见,种群间的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就越大;反之,种间群的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862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0卷值就越小.4 结 论4.1 Levins和Hurlbert两种生态位宽度公式的测度结果基本一致,锐齿栎、漆树、椴树、千金榆等主要优势乔木种群和哥兰叶、山葡萄、胡枝子、红毛悬钩子等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青榨槭、茅栗、白蜡、短柄木包等乔木种群和忍冬、木通、三叶木通、多花胡枝子等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小.4.2 具有近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青榨槭和三亚乌药、黑椋子和椴树以及野核桃和椴树等乔木种群之间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三叶木通和多花胡枝子、杭子梢和忍冬、苦皮藤和五味子以及哥兰叶和山葡萄等灌木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4.3 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由于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分布较广而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由于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分布不够广泛而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小,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的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并不一定较高.4.4 物种间的联结性与其生态位重叠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种群间的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就越大;反之,种群间的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就越小.致谢 承蒙蒋有绪先生审阅,特此致谢.参考文献1 王仁忠.1997.放牧影响下羊草草地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1(4):304~311.2 王 刚.1984a.植物群落中生态位重叠的计测.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8(4):329~334.3 王 刚等.1984b.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生态学报,4(2):119~126.4 王伯荪、李鸣光、彭少麟著.1995.植物种群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32~148.5 史作民、刘世荣、王正用.1996.河南宝天曼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西北植物学报,16(3):329~335.6 刘玉萃、吴明作、郭宗民等.1998.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应用生态学报,9(6):569~574.7 余世孝.1985.鼎湖山厚壳桂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宽度与重叠之研究.见: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3集).北京:科学出版社.32~41.8 宋朝枢主编.1994.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9 陈 波、周兴民.1995.三种蒿草群落中若干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分析.植物生态学报,19(2):158~169.10 彭少鳞、王伯荪.1990.鼎湖山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重叠研究.见: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6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27.11 Hurlbert,S.H.1978.The measurement of niche overlap and some relatives.Ecology,59(1):67~77.12 Levins,R.1968.Evolution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Some Theo2 retical Exploration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3 Pianka,E.R.1973.The structure of Lizard communities.A nnual Review of Ecology&Systematics,4:53~74.作者简介 史作民,男,1968年生,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植被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可持续经营.发表中英文论文10余篇.E2mail:Shizm@9623期 史作民等: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

正蓝旗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_饶胜

正蓝旗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_饶胜
第 29 卷 第 3 期 2015 年 3 月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 29 No. 3 Mar. 2015
文章编号:1003 - 7578( 2015) 03 - 081 - 06
doi:10. 13448 / j. cnki. jalre. 2015. 084
生物量越 低,则 防 风 固 沙 的 功 能 越 弱,其
价值越低( 图 2) 。因此,对两种生态系统
服务的权衡,实际上就是对生物量利用率
的权衡。从不 同 草 地 生 物 量 利 用 率 带 来
不同的经济价值为出发点,采用极值分析
法,找出 价 值 极 值 点,为 区 域 草 地 生 态 系 统的综 合 利 用 提 供 科 学 基 础[12]。 权 衡 模
SO = q × t × l
( 7)
式中: SO 为起沙量,q 为风蚀输沙率,t 为起沙时间,l 为起沙距离。
风蚀输沙率计算按照式( 8) 计算[12]:
q = 6. 42 × 10 - 8 ( exp( - 0. 00338c - 0. 000202c2 ) × u - 450) 3
( 8)
式中: q 为风蚀输沙率( g / cm·s) ,u 为距地表 1m 高度 处的年均风速值( cm / s) ,c 为植被覆盖度( % ) 。植被特征 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很大,风蚀率随植被盖度的增加呈指数 函数减 少[17],植 被 盖 度 对 土 壤 风 蚀 的 影 响 具 有 指 数 效 应[18]。文中通过野外调查,建立植被盖度与生物量的函数 关系,最终风蚀输沙率是生物量的函数。相关研究表明,正 蓝旗春季起沙量占全年的 57%[16],年大风日数达到 50 - 80 天[19],据此,文中估算起沙时间为 4 个月。对于起沙距 离,将不同草地类型面积之和视作一个圆形,其直径长即为 与风向垂直的区域边界长度。基于 GIS 分析,五种草地类 型的起沙距离( 表 2) 。最大输沙量则视为土地为裸地情况 下的输沙量。

(完整)草地资源学

(完整)草地资源学

草地资源学一、名词解释1。

草地:是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农学范畴)2.草地生态经济类群:不仅能反映牧草数量、质量等具体的经济属性,而且能反映出它们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和饲用价值的基本一致性的植物类群.3.植被型:为分类系统的最重要的高级分类单位。

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一级或二级)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如温带草原,热带稀树草原等。

4.典型草原:建群种由典型旱生或广旱生植物组成,其中以丛生禾草为主。

伴生不同数量的中旱生杂类草及旱生根茎苔草,有时还混生旱生灌木或小半灌木。

(中生,中旱生,根茎疏丛型禾草为主)5。

草甸草原:是草原植被中较湿润的类型,建群种为中旱生或广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经常混生大量中生或旱中生植物。

6.荒漠:是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其特点是干旱.(无全年生长的多年生草本)7。

草地分类学:以草地植被为对象,研究草地发生发展的原理,研究草地类型特征分布,分布演替规律,确定划分草地的原则、系统、标准、命名原则的理论方法的科学.8。

类:成因一致,反映以水热条件为中心的气候和植被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带性或反映大范围内生态环境条件的隐域性特征,类与类之间具有质的差异。

9.组:以植物群落的建群终或共建种的生态经济类群为依据进行划分。

10草地型:具有一定的自然条件与经济特征的地段.11。

载畜量:指一定草地的面积,一定的利用时间内,草地所承载饲养的家畜头数。

12.家畜单位(牛):1头健康的体重454kg的成年母牛携带一头犊牛,一天采食优质牧草的量。

12kg(DM)13.畜产品单位(APU):1头家畜在中等营养条件下生产1kg肉,叫1个畜产品单位。

14。

草地区划:就是对草地生产空间分布的一种科学的划分工作。

15.生态系统服务:草地生态系统及物种能够满足维持人类生产活动的条件和过程。

《草地学》第四章 草地类型与草地分类-课件ppt

《草地学》第四章 草地类型与草地分类-课件ppt

中国草地分类原则和系统 温性草甸草原类
草地植物主要为中旱生和旱生多年生禾草,并混生 有大量中生和旱生杂类草、小莎草。代表性植物有: 羊茅、细叶针茅、红针茅、鹅冠草、草地早熟禾、细 叶异燕麦;豆科有:黄花苜蓿、红豆草、岩黄芪;杂 类草有千叶蓍、老鹳草、糙苏、草莓、蓬子菜、鸢尾 等。植物种类多,密度大,草层较高,产草量中等。 草层高一般在30—40cm,覆盖度60—70%,最高达 100%。亩产鲜草234—304kg,最高达535kg。分布 在北疆各大山中低山带,处在山地针叶林下缘区。是 优良冬牧场或为天然割草地。
属极端干旱气候。是在大陆性极端干旱气候条件 下发生形成的典型地带性草地。年降水量在 200mm 以 下 , 蒸 发 量 超 过 降 水 量 十 倍 以 上 , ≥ 10℃ 年 积 温 3500—4500℃ , 干 燥 度 4—16 以 上 ,
干燥度=0.16×≥10℃年积温 / 同期降水量
Hale Waihona Puke 国草地分类原则和系统 温性荒漠类第四章
草地类型与 草 地 分类
草地类型、分类及分布
➢草地类型分类方法
❖ 基本概念 ❖ 我国草地分类方法
➢中国草地分类原则和系统
❖ 原则 ❖ 分类系统和标准 ❖ 类、组、型三级分类及排序实例 ❖ 各草地类型概述
草地类型分类方法
基本概念
草地类型
是不同草地群落单元的总称。
是存在于一定空间的具有特定自然与经济特 征的具体草地地段,是草地的组成单元。
上马崖 山前洪积扇上段 合头草
砾沙质荒漠亚类
柴窝铺 山前洪积平原戈壁 短叶假木贼、绢蒿 荒漠类草地
中国草地分类原则和系统 温性荒漠类
C.砾石质温性荒漠亚类
分布在强石质化低山,以天山南坡面积较大。 草地植被稀,覆盖度5—25%,主要是木本猪 毛菜、尖叶盐爪爪、合头草等。

阜新那木斯莱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阜新那木斯莱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期摘要在介绍那木斯莱湿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湿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那木斯莱湿地;资源现状;保护对策;辽宁阜新中图分类号P9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1-0158-02阜新那木斯莱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张艳秋(辽宁省彰武县林业局,辽宁彰武123200)1基本情况阜新那木斯莱湿地是辽宁省重要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阜新市彰武县东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北与东界和沈阳市康平县接壤,南接彰武县后新秋镇,西与彰武县四合城乡相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22°44′44″~122°46′29″,北纬42°40′34″~42°37′14″。

东西长2403,南北宽1875m ,总面积292.8hm 2。

2湿地成因及演替过程那木斯莱湿地形成于中生代晚期白垩纪,距今有300万年历史,这里的沙地主要是由风和水2个基本因素作用而形成的古代河流冲积沙地。

中国科学院原林业土壤研究所宋达泉教授认为该区沙地的起源是第四纪冰期后,西辽河及其支流泛滥沉积的沙层,而后因西辽河下切泛滥面缩小而形成的沙质阶地。

3湿地特点那木斯莱湿地是辽宁省的内陆天然湿地,可分为时令河、湖泊与草本沼泽3种类型。

流域总面积为7240hm 2,最大库容量620万m 3,最高水位169.2m ,正常水位167.8m ,相应库容量为320万m 3,常年积水面面积保持在36.3hm 2左右。

湿地是天然的自然湖泊,无任何人工雕琢,保持了湿地及周边区域的景观自然性,是我国北方沙地边缘保存较好的一个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草甸、沼泽、滩涂、河流、水面等生境类型丰富。

4主要资源4.1自然资源那木斯莱湿地是我国北方沙地边缘保存较好的一个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是多种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取食地,同时也是纬度最北的野生荷花分布地及黑龙江林蛙在辽宁省的唯一自然分布区,湿地类型以湖泊、沼泽、滩涂、草甸、灌丛、疏林为主,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栖息有各类生物物种828种。

辽宁省那木斯莱湿地植物组成调查初报

辽宁省那木斯莱湿地植物组成调查初报

2016年6月防 护 林 科 技J u n e ,2016第6期(总153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6(S u m N o .153)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6-0089-02收稿日期:2016-04-11作者简介:吴晓文(1966-),女(蒙古族),大专,助理工程师,从事防护林研究.辽宁省那木斯莱湿地植物组成调查初报吴晓文(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阜新123200)摘 要 通过调查那木斯莱湿地植物组成认为:那木斯莱湿地有高等植物49科110属183种,主要植物群落包括沉水㊁浮水㊁挺水㊁水生㊁湿地㊁草甸和灌草丛植物群落㊂那木斯莱湿地植物群落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瑰宝,构成辽宁省保持较好的沙地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㊂那木斯莱湿地植物组成调查结果将为深入研究湿地植被演替变化㊁生物多样性奠定实践基础,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㊂关键词 那木斯莱;湿地;植物组成;调查中图分类号:Q 948.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6.06.0341 概况辽宁那木斯莱湿地位于彰武县四合城乡马连侵村东部(122ʎ44ᶄ43ᵡ 122ʎ45ᶄ08ᵡE ㊁42ʎ39ᶄ27ᵡ 42ʎ41ᶄ07ᵡN ),东西长3.7k m ㊁南北长2.9k m ,总面积502.1h m 2㊂位于我国典型的农牧交错生态敏感带,属于亚湿润干旱区森林-草原气候㊂年平均气温为5.7ħ,年平均降水量为512mm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20h ,ȡ10ħ积温为3299ħ㊂无霜期约154d,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西南风,平均风速约为3.6m s -1㊂土壤主要有风沙土和草甸土等,pH 值呈中性㊂有较多的植物群落类型,生物资源丰富,是该地区鸟类和兽类丰富的食物与良好的栖息场所㊂那木斯莱湿地对改善当地环境条件㊁维护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㊂2 植物及群落2.1 植物科㊁属㊁种比例那木斯莱湿地植物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兼有蒙古植物区系成分㊂现有高等植物49科110属183种,植物多样性丰富㊂其中蕨类植物1种㊁约占总组成的1%;裸子植物4种㊁约占总组成的3%;被子植物178种㊁约占总组成的97%㊂科㊁属比例,详见表1㊂表1 湿地植物科㊁属㊁种比例分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合计科124649%2494100属13106110%1396100种14178183%1397100 高等植物有49科:禾本科㊁菊科㊁豆科㊁莎草科㊁蔷薇科㊁蓼科㊁菱科㊁紫草科㊁香蒲科㊁藜科㊁杨柳科㊁毛茛科㊁十字花科㊁泽泻科㊁眼子菜科㊁茨藻科㊁车前科㊁茜草科㊁金鱼藻科㊁睡莲科㊁松科㊁萝藦科㊁睡菜科㊁旋花科㊁牻牛儿苗科㊁堇菜科㊁水鳖科㊁远志科㊁灯芯草科㊁小二仙草科㊁浮萍科㊁黑三棱科㊁槐叶苹科㊁木贼科㊁柏科㊁榆科㊁桑科㊁罂粟科㊁锦葵科㊁苦木科㊁唇形科㊁千屈菜科㊁鸢尾科㊁杉叶藻科㊁狸藻科㊁伞形科㊁大戟科㊁百合科和天南星科㊂2.2 植物群落调查7个3mˑ3m 的样方主要包括沉水㊁浮水㊁挺水㊁水生㊁湿地㊁草甸和灌草丛㊂2.2.1 沉水植物群落 由穗状狐尾藻㊁茨藻㊁小茨藻㊁细叶茨藻和丝叶茨藻组成,穗状狐尾藻长达80~100c m ,在水中形成密集的群体㊂沉水植物作为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在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㊂2.2.2 浮水植物群落 浮水植物包括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㊂由浮萍㊁紫萍和槐叶萍等漂浮植物形成面积较大的群落,为了适应环境,有些浮水植物叶柄或叶背的部分会膨大形成气室,用来储存空气㊂在水面上漂浮并随着风在水面上移动㊂同时,也有由菱角(细果野菱,耳菱,格菱㊁东北菱㊁丘角菱等)㊁睡莲㊁芡实㊁眼子菜(竹叶眼子菜㊁菹草眼子菜㊁篦齿眼子菜)等组成的浮叶植物群落㊂2.2.3挺水植物群落由香蒲属㊁芦苇㊁莲㊁菖蒲等组成群落,其中香蒲属植物为建群种㊂香蒲属植物群落为浅水沼泽型湿地植物群落,也是最重要的湿地植物群落之一㊂湿地内有宽叶香蒲㊁狭叶香蒲等,在各种植物群落中所占的面积最大,植株高约2.0 ~2.5m,中上部一般高出水面1~1.5m㊂一般与芦苇㊁菖蒲㊁水葱㊁慈姑㊁泽泻及蓼属植物等混生㊂湿地内芦苇群落是最重要的植物群落之一,植株成体高1.5~2.0m,植株中上部高出水面0.5~1m㊂莲群落是典型的湿地美景观,植株成体高1.5~2.0 m,中上部高出水面0.5m左右,此外,还混生有格菱㊁浮萍㊁槐叶萍等㊂2.2.4水生植物群落水生植物群落包括紧穗三棱草植物群落㊁萤蔺植物群落㊁槽杆荸荠群落3种㊂其中:紧穗三棱草群落中紧穗三棱草高35~40c m,占总盖度的一半,下层优势种为圆叶碱毛茛,高3~ 4c m,群落中混生少量生于深3~4c m积水的本氏蓼㊁槽杆荸荠等;萤蔺植物群落的萤蔺高30~40 c m,盖度30%~40%,下层以圆叶碱毛茛为主,槽杆荸荠㊁芦苇为辅;槽杆荸荠群落的槽杆荸荠高35~ 40c m㊁盖度达60%,群落中还有少量高25~30c m 的荩草㊁圆叶碱毛茛和两栖蓼㊂2.2.5湿地植物群落那木斯莱湿地有鹅绒委陵菜和野大麦两种群落,其中鹅绒委陵菜群落的鹅绒委陵菜高4.5c m㊁盖度80%㊂群落中还混生有大量的鹤甫碱茅㊁高约4c m,以及少量的羽毛荸荠㊁芦苇㊁藨草和灯芯草等;野大麦群落高50~60c m,在稍高的甸子上盖度可达40%,其下层为高20c m的鹤甫碱茅㊁盖度约30%,群落中还混生有鹅绒委陵菜㊁长叶碱毛茛㊁小花鬼针草㊁旋覆花㊁剪股颖㊁冰草㊁拂子茅㊁羊草和草木樨等㊂2.2.6草甸植物群落那木斯莱湿地主要为中生草本羊草群落,高约20~30c m㊁盖度40%~50%㊂分布在保护区的堤坝(坡度15ʎ~20ʎ)顶部和斜坡上,分布不连续㊂群落中混生有小远志㊁糙隐子草㊁黄花蒿㊁欧李㊁细叶胡枝子(高10c m㊁盖度20%~ 30%)和万年蒿等㊂2.2.7灌草丛植物群落主要包括细叶胡枝子灌草丛㊁欧李灌丛㊁杠柳灌丛㊁叶底珠灌丛㊁山杏灌丛和万年蒿草丛㊂(1)细叶胡枝子灌丛分布在湿地东侧,建群种为细叶胡枝子,一般高40c m㊁盖度约40%,灌木丛中混生有欧李㊁兴安胡枝子等㊂灌木丛中草本植物以羊草为主,高25c m㊁盖度15%~20%,还混生着万年蒿㊁野艾蒿㊁火绒草㊁细叶柴胡㊁草木樨状黄芪㊁草木樨㊁鹅观草㊁黄花蒿和知母等;(2)欧李灌草丛分布在坡度20ʎ~25ʎ的坡面上,优势种欧李高35c m㊁盖度30%~40%,其中混生有兴安胡枝子㊁细叶胡枝子和叶底珠等㊂灌木丛中草本植物以中华隐子草为主,高15c m㊁盖度30%~40%,混有万年蒿㊁羊草㊁鹅观草㊁委陵菜㊁黄耆㊁棉团铁线莲㊁糙隐子草㊁草木樨㊁小远志㊁狭叶米口袋和知母等㊂欧李灌草丛有少量的贝加尔针茅和线叶菊等中旱生植物,指示生态环境有旱生化趋势;(3)杠柳灌丛主要成小片生长在湿地的斜坡上㊂杠柳高60c m,盖度30% -40%,灌丛中有少量欧李㊁兴安胡枝子和细叶胡枝子等㊂灌丛草本植物优势种为高40c m的羊草,分布均匀㊂羊草中混有草木樨㊁远志㊁鬼针草㊁狗尾草㊁黄花蒿㊁万年蒿和老鹳草等;(4)叶底珠灌丛分布在坡度为25ʎ~35ʎ湿地的坡地上,叶底珠高130~140 c m,盖度70%~80%,灌丛中混生榆树幼树㊁欧李㊁细叶胡枝子等㊂叶底珠灌丛中草本植物主要是鬼针草㊁黄花蒿㊁野大麻㊁棉团铁线莲㊁野艾蒿㊁狗尾草㊁抱茎苦荬菜和茜草等,没有明显的优势种,总盖度< 30%;(5)山杏灌丛分布在坡度为15ʎ~20ʎ的斜坡上,山杏高1.5m,盖度60%㊂共有山杏12丛,混生有少量榆树幼苗㊁欧李和兴安胡枝子等㊂灌丛中草本植物有羊草㊁细叶胡枝子㊁柴胡㊁草木樨㊁野艾蒿㊁棉团铁线莲㊁老鹳草㊁火绒草㊁黄蒿㊁委陵菜㊁中华隐子草和糙隐子草(草高约10c m);(6)万年蒿草丛分布在湿地的坡地上,万年蒿高40~50c m,盖度达30%以上,其中混生有细叶胡枝子㊁兴安胡枝子㊁苦参和欧李等,灌草丛总盖度50%~60%㊂草丛中植物的总盖度约40%,贝加尔针茅为优势种,高为40 c m,盖度达30%以上,其次有线叶菊㊁羊草㊁中华隐子草㊁柴胡㊁远志㊁知母等㊂同上,万年蒿草丛中也有贝加尔针茅和线叶菊等中旱生植物,指示生态环境有旱生化趋势㊂3小结那木斯莱湿地有高等植物49科110属183种,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体,兼有蒙古区系成分,主要包括沉水㊁浮水㊁挺水㊁水生㊁湿地㊁草甸和灌草丛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较丰富㊂摸清这些植物资源将为深入研究湿地植被演替变化㊁生物多样性奠定实践基础,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㊂可以说,那木斯莱湿地是保持较好的沙地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㊂同时,通过湿地研究,普及湿地植物与人类生存等知识,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从而更好地提高湿地的科学管理水平㊂09防护林科技2016年。

苜蓿草的种群生态学与群体动力学研究

苜蓿草的种群生态学与群体动力学研究

苜蓿草的种群生态学与群体动力学研究引言:苜蓿草(Trifolium pratense)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广泛种植用作饲料和土壤改良剂。

对苜蓿草的种群生态学和群体动力学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该物种的生态特征、适应能力和生存策略,为其有效种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苜蓿草的种群生态学和群体动力学研究。

一、种群分布与生态特征1. 种群分布:苜蓿草广泛分布于温带地区,但对不同的生境有不同的适应性。

它可以生长在草原、草甸、河岸和湿地等不同生境中。

2. 生长习性:苜蓿草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常以匍匐茎蔓延繁殖,形成较大的编号群体。

它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可以快速生长并占据生境,对一些其他植物造成竞争压力。

3. 适应性:苜蓿草能适应不同的土壤类型,但在瘠薄土壤和高盐度土壤中的生长速度可能较慢。

它对阳光的需求较高,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

二、种群密度与结构1. 种群密度:苜蓿草的种群密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生境条件、种子扩散、竞争关系等。

一般来说,较理想的生境条件和充足的资源供应有助于种群的稳定和增长。

2. 种群结构:苜蓿草的种群结构主要由不同年龄和大小的个体组成。

根据研究发现,种群中的较年轻个体数量相对较多,而较老年个体数量相对较少。

这与其生长习性和匍匐茎的繁殖方式有关。

三、种群动态与繁殖策略1. 种群动态:苜蓿草的种群动态取决于种群密度、植物数量和资源供应等因素。

研究发现,当种群密度较低时,苜蓿草的增长速度较快;而当种群密度较高时,其增长速度会减缓甚至停滞。

2. 群体繁殖策略:苜蓿草的繁殖方式主要通过种子和匍匐茎两种方式进行。

种子通过风或动物传播,可以远距离传播,增加了种群的扩散能力。

匍匐茎则利用植株之间的连通性,通过克隆繁殖方式,扩大了种群的规模。

四、种群与生境互动1. 气候因素:苜蓿草的生长和生殖受到气温、降水和光照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有利于苜蓿草的生长和繁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生态位宽度明显 高于其他种群 , 形成 了群落共优种。其 中兴安胡枝子的 生态位宽度指数最 大是 0 . 9 5 , 其他 的分别
0 . 8 、 0 . 7 5 、 0 . 7 5 、 0 . 6 5 、 o . 6 3和 0 . 6 。生 态位 宽度 小于 0 1的种群 有 2 7种 , 占总种数 的 4 6 . 6 %。 生态位 重叠值大部分在
I V= ( 相对 盖度 +相对 频 度 ) / 2 1 . 2 . 3 生 态位宽 度与生态 位重叠 的测 度选用  ̄v i n s ( 1 9 6 8 )
是半干旱地 区植 被恢复 的典范 。保护 区草地群 落结构与 特
征, 对 沙化草地植被恢复 目标 的确定具有指 导意义。本文以
那木斯莱 自然保 护区内的天然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 , 分析了
摘 要 :采 用 L e v i n s 生态位 宽度公 式和 P i a n k a生态位重 叠公 式测 定了辽 西北那木斯 莱 自然保护 区围封草地主要种 群 的生态位 宽度 与生 态位重叠。 结果表 明 : 兴安胡枝子、 糙隐子草 、 差 不嘎 蒿、 冰草 、 获、 冷 蒿和展枝唐松草等 7种物种
在6 O个样 方里共 出现
1 . 2 . 1 植被 调查方法
了5 8个物种。5 8个物种 的生态位宽度值在 0 . 0 1 ~ 0 . 9 5之间。 ( 表1 ) 中列 出了生态宽度指数大于 0 . 1的物种 和它们 的生态
位宽度测定值 , 不 同物种 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有 明显差异 。其 中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大 的是兴安胡枝子 0 . 9 5 , 它几乎整个资
式 中, O i k为物种 i 对物种 k的生 态位重叠 值 ; P i i 、 P k i 分别为物种 i 和物种 k在资源序列 中第 j 资源状态下 的重要 值 占该 物种在所有 资源水 平上的重 要值总和 的比例 ,即 = n i j t , N t = ∑n ; r 为资源水平数 , 即样方数。
总面积 7 1 0 3 h m , 海拔 2 5 0 m左右。 始建 当初是裸沙覆盖 的沙 丘丘陵 。据彰武县的气象资料 , 该区年均气温 6 . 2 ℃, 年均降 水量 5 0 1 . 8 m m, 年蒸发量 1 3 0 0 — 1 8 0 0 mm, 植物生 长期( > 5 ℃)
为 1 8 0 d , 属于半干旱区( 孙宝杰 , 2 0 0 6 ) 。土 壤 类 型 为 风 沙 土 ,
牧 草 饲 料
那木斯莱 自然保护 区围封草地 主要 种 群 生态 位特 征研 究
姚 凤 军 , 白 龙 , 齐凤 林
( 1 . 辽 宁省 彰武县 草原 监理 站 ,彰武 1 2 3 2 0 0 ;2 . 沈 阳农 业 大学草 业科 学 系 ,沈 阳 1 1 0 8 6 6 ; 3 . 辽 宁省 彰武 县草 原监 理站 ,彰 武 1 2 3 2 0 0)
2 结果 与 分 析
地貌类型为风沙土覆盖的丘陵地带 。 该区属 于蒙古植物 区系 西辽河小 区, 植 被类 型以蒿类 灌丛 和禾草为主沙地灌丛草原
( 赵兴粱 , 1 9 6 3 ) 。
1 . 2 研究方法
2 . 1 主要植 物种群 的生 态位 宽度
在保护 区中选 取湿地 、 林地、 耕地 以
O i k =∑ P i i P k i /( i 2 ∑P k 2 ) 1 , 2
彰武县东北部的 四合城镇 范围 内, 处 于科 尔沁沙地南东缘和 辽河平原的交界处 , 建于 1 9 8 7年 , 属县 级 自然保护区。地理
坐 标 为 N: 4 2 。0 7 一4 2 。5 1 , E: 1 2 1 。5 3 ~1 2 2 。5 8 ,
0 . 3 — 0 . 6之 间 , 占总种 对 的 7 1 %, 7个 生 态位 宽度 较 大 的 种群 之 间 的 生 态位 重 叠指 数 在 0 . 5 7  ̄ 0 . 8 8 之 间, 形 成 了几 个 生 态 位 宽度 较 大 的物 种 有 着较 高 生 态位 重 叠 的格 局 。 关键 词 : 围封 草 地 ; 那木 斯 莱 自然 保 护 区 ; 生 态位 宽 度 ; 生 态位 重 叠 DO 1 : 1 0 . 3 9 6 9 / J , I SSN. 1 6 71 - 6 0 2 7 . 2 0 1 3 . 0 5. 1 1 3
种群生态位宽度和重 叠情况 , 揭示不 同种群 对群 落中的作用 及资源利用程度 , 旨在为今后 的定期 监测与退化生态系统功 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1 研 究 区 概 况 与 研 究 方 法
生态位宽度指数 , 其公式为 :
B i = l/ ( r X∑ 2 )j = 1 , …, r
式中, B i 表示物种 i 的  ̄v i n s 生态 位宽度 , P i i 表示 第 i
1 . 1 研 究区概 况
那木斯莱 自然保 护 区位于辽 宁省 阜新市
物 种在第 j 个 资源水平下 的重要值 占该种在所 有资 源水平
上 的重要值 总和的 比例 ,即 P O = n  ̄ / N t ,N t =∑n i i , r 表示资源 水平数 , 即样方数 。 生 态位 重叠用 P i a n k a 生 态位 重叠 指数 ( P i a n k a , 1 9斯莱 自然保护 区位于科尔 沁沙地东南缘 , 科 尔沁 沙
地和辽河平原交 界处 的草 甸草原区 , 经过二 十余 年的恢 复演 替 ,始建当初的流动 沙丘 已变成植 被覆盖较高的天然草地 ,
分别记录各样方 出现 的物种 、 盖度 、 高度 。 盖度为种群分 盖度 ; 高度为 随机测 定 6株植物 的绝 对高度 , 后取平均值 作 为种群高度 ; 频度 由物种在各样方数 出现的次数 占总样方数 比值得 出。 1 . 2 . 2 重要值计算 物种 的重要值用以下公式计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