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2 比大小-课件 (共12张PPT)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3.2比大小21人教版共13张PPT

3.认识“<”
3 <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的运用方法:
两边数一样大用“=”, 大数在前用“>”, 小数在前用“<”。 “>”和“<”都是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的开口朝左边,“<”的开口朝右边。
练习< 3
5○> 4
2.比大小 5○> 2 3○< 5 3○< 4 5○= 5
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
人人教教版版小学小数学学一数年学级一上册年第级五单上元册第五单元
0○< 2 4○> 1
3.数一数、比一比
2
1
2 >1
2
5
2< 5
4.涂一涂,填一填。
和 同样多
比多 比 少1个
4 =4
5 >4 3< 4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和“=”, 并学会用它们来比较数的大小,“>”和“<” 都是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的开口 朝左边,“<”的开口朝右边。
情景导入:美丽花果山上,三只可爱的小猴子正 在讨论如何分水果?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一起去 帮它们分一分吧!
问题:如果每只小猴子吃1个梨、 1个桃子、 1根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
探究新知:
1.认识“=”
同样多
3= 3
等号 读作:3等于3
探究新知:
2.认识“>”
3 >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探究新知:
3 <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的运用方法:
两边数一样大用“=”, 大数在前用“>”, 小数在前用“<”。 “>”和“<”都是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的开口朝左边,“<”的开口朝右边。
练习< 3
5○> 4
2.比大小 5○> 2 3○< 5 3○< 4 5○= 5
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
人人教教版版小学小数学学一数年学级一上册年第级五单上元册第五单元
0○< 2 4○> 1
3.数一数、比一比
2
1
2 >1
2
5
2< 5
4.涂一涂,填一填。
和 同样多
比多 比 少1个
4 =4
5 >4 3< 4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和“=”, 并学会用它们来比较数的大小,“>”和“<” 都是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的开口 朝左边,“<”的开口朝右边。
情景导入:美丽花果山上,三只可爱的小猴子正 在讨论如何分水果?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一起去 帮它们分一分吧!
问题:如果每只小猴子吃1个梨、 1个桃子、 1根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
探究新知:
1.认识“=”
同样多
3= 3
等号 读作:3等于3
探究新知:
2.认识“>”
3 >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探究新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 PPT课件 图文

抵达民宿时,太阳已落下了帷幕,温馨点点的灯光在落寞的黑夜中显得无比温暖。
热情周到的女主人迎接我的到来,放下随身物品后,我在小镇上随意寻觅了些小食,就来到了后院安静坐下。
头顶上是浩瀚的星空 眼前是闪烁的灯火
心中却是平和幽静的情感
远离了呼啸而过的地铁呼啸声;远离了川流不息的车流声; 等到了一个此时此刻,用我的五官感受到了一个真正美好寂静的夜晚,属于自己的夜晚。
现在我想明白了,那些作家,之所以最后成为世人敬仰的名家,是因为他们很多人把一辈子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无论从素材的积累,还是灵活的写作手法,都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套路。
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收集素材花去3年,实际写作5年,一本书写成,他前前后后用了8年时间。《资本论》的写成,前前后后花去作者十几年的时间。罗振宇的跨年演讲,非常精彩,成为元旦之夜的一道知识大餐。但即使这样一道4个小时的大餐,通常要准备小半年才能出炉。
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就等于理解,就是温情,就是关心。 带着对自己思考后肯定的回答,我安稳的睡去。
当心平和了,睡眠也就踏实了,也就能为第二天的童话镇“漫游”提供力量了。
第二天早八点,民宿老板娘准时敲门,在简单收拾过后,就出发前往迪士尼乐园了。
迪士尼乐园,在这片最神奇而真实的土地上,总有一些属于你自己的magic moment,我们虽然知道它不是生活的避难所,但总还是想让这份美好永驻。
花大量的时间是把事情做好的前提,这完全无可厚非。就像写作,虽然我持续写作将近三年,每次朋友们打趣,问我:“什么时候出书?”,我依然会胆怯。我不确定,我写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毕竟写作的时间太短、太少。
因为整天读书,一边读名著,一边写作,却越写越感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那些名著博大精深,每一句话都像是精雕细琢。我甚至怀疑过,那些伟大的作家内心如何能装下那么多的连珠妙语、深邃的思想、以及精彩绝伦的故事?
热情周到的女主人迎接我的到来,放下随身物品后,我在小镇上随意寻觅了些小食,就来到了后院安静坐下。
头顶上是浩瀚的星空 眼前是闪烁的灯火
心中却是平和幽静的情感
远离了呼啸而过的地铁呼啸声;远离了川流不息的车流声; 等到了一个此时此刻,用我的五官感受到了一个真正美好寂静的夜晚,属于自己的夜晚。
现在我想明白了,那些作家,之所以最后成为世人敬仰的名家,是因为他们很多人把一辈子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无论从素材的积累,还是灵活的写作手法,都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套路。
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收集素材花去3年,实际写作5年,一本书写成,他前前后后用了8年时间。《资本论》的写成,前前后后花去作者十几年的时间。罗振宇的跨年演讲,非常精彩,成为元旦之夜的一道知识大餐。但即使这样一道4个小时的大餐,通常要准备小半年才能出炉。
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就等于理解,就是温情,就是关心。 带着对自己思考后肯定的回答,我安稳的睡去。
当心平和了,睡眠也就踏实了,也就能为第二天的童话镇“漫游”提供力量了。
第二天早八点,民宿老板娘准时敲门,在简单收拾过后,就出发前往迪士尼乐园了。
迪士尼乐园,在这片最神奇而真实的土地上,总有一些属于你自己的magic moment,我们虽然知道它不是生活的避难所,但总还是想让这份美好永驻。
花大量的时间是把事情做好的前提,这完全无可厚非。就像写作,虽然我持续写作将近三年,每次朋友们打趣,问我:“什么时候出书?”,我依然会胆怯。我不确定,我写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毕竟写作的时间太短、太少。
因为整天读书,一边读名著,一边写作,却越写越感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那些名著博大精深,每一句话都像是精雕细琢。我甚至怀疑过,那些伟大的作家内心如何能装下那么多的连珠妙语、深邃的思想、以及精彩绝伦的故事?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3.2比大小课件(19张PPT)

和 同样多 比多 比少
4=4
5 >4 3<4 (答案不唯一)
2.
的
不一定对
问:(1)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小猴说得一定对吗?
拓展练习 在 里可以填哪些数? 2< 3、4、5 5> 1、2、3、4 3= 3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用“>”“<” 或“=”来表示。
2 .使用“>”或“<”时,注意:大口 朝大数,尖角朝小数。
数学一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 2 课时 比大小
比多少。… … …源自比多比少小猴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相比,谁多?谁少?
小猴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相比,谁多?谁少?
3=3 等号 和 同样多 读作:3等于3
等号的书写
小猴的只数和香蕉的个数相比,谁多?谁少?
3>2
比多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大于号的书写
小猴的只数和梨的个数相比,谁多?谁少?
比多
3<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小于号的书写
怎么区分“>”“<”?
大口朝大数,尖角朝小数。 大数 >小数 小数 < 大数
简单练习 1.
2. 5○>2 3<○5
< 4○>3
> 5○=5 4○>1
中等练习 1.涂一涂,比一比。
教材练习三第 3、7 题。
数学一年级上册(RJ) 教学课件
谢谢!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3.2比大小19人教版共13张PPT

3 =3
相同数比大小: 中间用等号。
3 >2 3 <4
不同数比大小: 开口大,朝大数, 尖头小,对小数。
看图填数和符号。
.
.
.
.
.
.
.
.
.
.
.
.
□4 ○= □4
( 3 ) ( 2)
□3 ○> □2
填数。
42
55
□2 <□4 □5 =□5
31
□3 >□1
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时,可以用 一一对应的方法来判断两数的大小, 这两个数用“>”、“<”和“=” 连接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看图回答。
5 > 4 不够吃有什么好法让他们够吃?5 =5
小猴和水果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3432
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
一样多
3 = 3 读作:3等于3
等号 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
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
比 多。
3 > 2 读作:3大于2
大于号 开口大,朝大数。
一只猴子吃一个梨,梨够分吗?
比 少。
3 < 4 读作:3小于4
小于号 尖头小,对小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3.2比大小11人教版共13张PPT

= 相同数间用等于;
大大嘴巴朝大数, 尖尖嘴巴朝小数。
课堂练习
2 =2
2 <3
5 >4
课堂练习
数一数,比一比。
课堂练习
2
1
2>1
2
5
2<5
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时,可以用 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用“>”、 “<”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描述它们的大小。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探究二: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
3 >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探究三:一只猴子吃一个梨,梨够分吗?
3<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3 32 4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2
大于号
2024/7/6
3<4
小于号
﹥
数学儿歌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大数在前用大于,
小数在前用小于,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比多少》
难点名称:正确使用“>”“<”和“=”。学会使用 “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 号感。
参赛教师: 时间:
1
目录
CONTENTS
导入
知识讲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堂练习
小结
2
导入
3 32 4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探究一: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
3=3
等号
读作:3等于3
大大嘴巴朝大数, 尖尖嘴巴朝小数。
课堂练习
2 =2
2 <3
5 >4
课堂练习
数一数,比一比。
课堂练习
2
1
2>1
2
5
2<5
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时,可以用 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用“>”、 “<”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描述它们的大小。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探究二: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
3 >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探究三:一只猴子吃一个梨,梨够分吗?
3<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3 32 4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2
大于号
2024/7/6
3<4
小于号
﹥
数学儿歌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大数在前用大于,
小数在前用小于,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比多少》
难点名称:正确使用“>”“<”和“=”。学会使用 “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 号感。
参赛教师: 时间:
1
目录
CONTENTS
导入
知识讲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堂练习
小结
2
导入
3 32 4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探究一: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
3=3
等号
读作:3等于3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3.2比大小12-人教版(12张PPT)

尖头对小数
一
写
写
><=
开口朝左大于号, 开口朝右小于号, 两条横线等于号。
>
大于号
<
小于号
=
等于号
大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左右相等用等号
小练习
2 =2
2 <3
(4)
5 >4
小结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 系符号“>” “<” 和“=”来表示。 2.大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左右相 等用等号。
=只有两只小猴子能吃上香蕉,香蕉少一根,小猴的只数与香蕉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等于号
观3 察图片2,数数小猴4 们分别吃了几个桃、几根香蕉和几个梨
3人教版 小3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
大于号
大口对大数
读作:3大于2
3 <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每只小猴子能吃上一个梨, 梨多一个,小猴的只数与 梨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人教版 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
第 3 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 2 课时 比 大 小
1.你知道这里有几种水果吗? 2.每只小猴子吃1个梨、 1个桃、 1根香蕉,这些水 果够分吗?怎样才能一眼看出来?
每种水果各有几个?
3
2
4
水果够分吗
观察图片,数数小猴们分别吃了几 个桃、几根香蕉和几个梨
3 =3
<3
3
>3
4
观每察只图 小片猴,子数吃数1个小梨猴、们1分个别桃吃、了1根几香个蕉桃,、这几些根水香果蕉够和分几吗个?梨怎样才能一眼看出来?
比3 较两个3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 “<” 和“=”来表示。
> 大= 口对大数,尖头对3小数,左右相等2用等号
一
写
写
><=
开口朝左大于号, 开口朝右小于号, 两条横线等于号。
>
大于号
<
小于号
=
等于号
大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左右相等用等号
小练习
2 =2
2 <3
(4)
5 >4
小结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 系符号“>” “<” 和“=”来表示。 2.大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左右相 等用等号。
=只有两只小猴子能吃上香蕉,香蕉少一根,小猴的只数与香蕉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等于号
观3 察图片2,数数小猴4 们分别吃了几个桃、几根香蕉和几个梨
3人教版 小3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
大于号
大口对大数
读作:3大于2
3 <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每只小猴子能吃上一个梨, 梨多一个,小猴的只数与 梨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人教版 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
第 3 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 2 课时 比 大 小
1.你知道这里有几种水果吗? 2.每只小猴子吃1个梨、 1个桃、 1根香蕉,这些水 果够分吗?怎样才能一眼看出来?
每种水果各有几个?
3
2
4
水果够分吗
观察图片,数数小猴们分别吃了几 个桃、几根香蕉和几个梨
3 =3
<3
3
>3
4
观每察只图 小片猴,子数吃数1个小梨猴、们1分个别桃吃、了1根几香个蕉桃,、这几些根水香果蕉够和分几吗个?梨怎样才能一眼看出来?
比3 较两个3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 “<” 和“=”来表示。
> 大= 口对大数,尖头对3小数,左右相等2用等号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3.2比大小5-人教版(共13张PPT)

难点巩固
5 >2 4 >3 4 >1
3 <5 5 =5
小结
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2
课题:比大小
难点名称:认识符号“〉”、“〈”、“=”,知道 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1
目录
CONTENTS
导入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小节
2
导入
每只小猴子吃1 个梨、 1 个桃、 1 根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和 同样多
3= 3
等号 读作:3等于3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比多 3>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比少 3< 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 填一填,比一比。
4=4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2. 填一填,比一比。
(1)
2>1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2)
3<5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3)
2 =2
2 <3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
5 >4
巩固新知
5 >2 4 >3 4 >1
3 <5 5 =5
小结
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2
课题:比大小
难点名称:认识符号“〉”、“〈”、“=”,知道 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1
目录
CONTENTS
导入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小节
2
导入
每只小猴子吃1 个梨、 1 个桃、 1 根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和 同样多
3= 3
等号 读作:3等于3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比多 3>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比少 3< 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 填一填,比一比。
4=4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2. 填一填,比一比。
(1)
2>1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2)
3<5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3)
2 =2
2 <3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
5 >4
巩固新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2 比大小

第三单元
比大小
在多的后面画“√”。
√
旧知回顾:比较两种事物的多少,可以看两种事物能否一一对 应。若能一一对应,则两种事物同样多;若其中一 种有多余的,就说这一种的数量比另一种多,也可 以说另一种的数量比这一种的数量少。
3只小猴正在分水果,比一比 小猴的只数和每种水果的数 量谁多谁少。
分类整理小猴 和水果的数量。
(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大小。
看看有几种方法 来比较谁多谁少。
每只小猴分1个桃,桃没有剩余,说明小 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同样多,也就是3和3同 样多。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连 接,即3=3,读作3等于3。
3只小猴分2根香蕉,1只小猴没分到,说明小猴的 只数比香蕉的根数多,也就是3比2大。前面的数大于后 面的数,用“>”连接,即3>2,读作3大于2。
1.名称及读法。
“>”叫做“大于号”,读作“大于”;“<”叫做“小于 号”,读作“小于”;“=”叫做“等号”,读作“等于”。
2.写法。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使用关系符号“>”“<” 或“=”来表示。当两个数相等时,用“=”连接;当两 个数不相等时,用“>”或“<”连接,符号的开口对着 较大的数。
小试牛刀
把数填在□里。
(1) (2)
54 31
45 13
1.
<
>
2. 5>2
5= 5
3< 5 4> 1
4>3
3.数一数,比一比。
2
1
2 >1涂,比一比。
同学们在课本中将它涂上颜色吧,要 有耐心哦。
5.填一填。
4
2
4>2
2>4
4
5
4>5
5>4
3
1
1>3
3>1
比大小
在多的后面画“√”。
√
旧知回顾:比较两种事物的多少,可以看两种事物能否一一对 应。若能一一对应,则两种事物同样多;若其中一 种有多余的,就说这一种的数量比另一种多,也可 以说另一种的数量比这一种的数量少。
3只小猴正在分水果,比一比 小猴的只数和每种水果的数 量谁多谁少。
分类整理小猴 和水果的数量。
(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大小。
看看有几种方法 来比较谁多谁少。
每只小猴分1个桃,桃没有剩余,说明小 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同样多,也就是3和3同 样多。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连 接,即3=3,读作3等于3。
3只小猴分2根香蕉,1只小猴没分到,说明小猴的 只数比香蕉的根数多,也就是3比2大。前面的数大于后 面的数,用“>”连接,即3>2,读作3大于2。
1.名称及读法。
“>”叫做“大于号”,读作“大于”;“<”叫做“小于 号”,读作“小于”;“=”叫做“等号”,读作“等于”。
2.写法。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使用关系符号“>”“<” 或“=”来表示。当两个数相等时,用“=”连接;当两 个数不相等时,用“>”或“<”连接,符号的开口对着 较大的数。
小试牛刀
把数填在□里。
(1) (2)
54 31
45 13
1.
<
>
2. 5>2
5= 5
3< 5 4> 1
4>3
3.数一数,比一比。
2
1
2 >1涂,比一比。
同学们在课本中将它涂上颜色吧,要 有耐心哦。
5.填一填。
4
2
4>2
2>4
4
5
4>5
5>4
3
1
1>3
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观察交流,学习新知 3〈 4
小于号
比
少
3小于4
指导“>”“<”和“=”书写
三、练习提升
数一数,比一比。
2
1
2
5
<
2
>
1
2
5
四、知识小结 区分“〈 ” 、 “〉 ” 、 “ = ” 区别:开口向左,大于号。开口 向右,小于号。等于号,左右相 等 相同点:大于号,小于号,开 口都像大数
五、作业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
比大小
课前准备:复习旧知
只
只Leabharlann 只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观察交流,学习新知。
摆一摆: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二、观察交流,学习新知
3 = 3 等号
3等于3
和 同样多
二、观察交流,学习新知
3 〉2
大于号
比 多 3大于2
作业:第17页,做一做。 第19页练习三,第 6题、第7题、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