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试题整理及答案
完整版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

)密州出猎 (苏轼江城子平冈。
为/卷/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老夫/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随报/倾城/冯唐?会遣//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酒酣/胸胆/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挽/雕弓/如1075 密州出猎》是北宋文人苏轼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题解】《江城子年)冬的一首词。
选自《东坡乐府笺》。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②狂:豪情。
③尚:还。
④会:会当,将要。
⑤挽:拉。
①聊:姑且,暂且。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越过小山岗。
为了回报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当年的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那样重用我呢?到那时,我定将把雕弓拉得满满的,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主旨】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中考试题】――2005 河南省一、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
(共4分)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
(2分)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考阅读理解选择题(附答案解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阅读理解选择题(附答案解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作者将一个“狂”字贯穿全词,对“狂”字内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志得意满,此一狂也。
B.太守出猎而须“报”知百姓跟随去看,此二狂也C.出猎必须射虎,自比孙郎,英姿勃发,此三狂也。
D.词人将自己写成弯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此四狂也。
2.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将叙事、用典、言志为一体,风格豪放,超迈洒脱。
B.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D.这首词通篇押“阳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
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4.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末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5.下面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一)古诗赏析(2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犷、豪放的,充分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这首词的上片以“牵”“擎”“卷”等词展现出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词人虽然年届不惑仍“狂气”十足。
C.“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以及对朝廷的愤懑之意。
D.词末“射天狼”表达了词人企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抒发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答案:
C。
苏轼《江城子_密州出猎》2009—2018年全国中考试题及答案汇编

一、 2018 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上阙一个“ ”字,不单表现了出猎场面的浩荡壮观,并且写出了随猎者健壮的身姿和如虹的气概。
( 2 分)⑵请对下阙中“特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 4 分)答案:⑴卷⑵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委宛委宛地表达了词人希望获得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二、 2018 年广西柳州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 本词中“孙郎”指的是①。
②上阙描绘的是的场景。
( 2 分)15.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
( 2 分)答案:14.①孙权;②冬天打猎(或壮观的出猎、出猎、打猎)15.共2分。
用典 1分,感情 1分示例:“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活用典故,作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能从头获得朝廷的重用,立功报国的思想感情。
三、 2018 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本词上阕描述了如何的场面?此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4 分)1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如何的理想?( 4 分)答案:15.上阕描述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
“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怀的依照。
1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
《江城子 密州出猎》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3-2019)(45个阅读附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3-2019)(45个阅读附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005河南省(非课改区)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
(共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2分)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答:答案:2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共2分)2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共2分)2.2006年四川省眉山市(一)古诗词鉴赏7.下面这首词是苏轼38岁时(1075年)偕同僚出城打猎时而作的,请你阅读后完成(1)—(2)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词中划线的词句运用了典故,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豪情壮志?(3分)答:(2)仔细看插图,回答问题。
①从词中找出与图中A、B、C、D箭头所指的相对应的词句写在下面。
(2分)A B CD②图中有的地方同词中的某些词语或客观事实不相符,请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2分,本题为加分题,得分计入二大题。
)答:(一)古诗词鉴赏7.(1)言简而意丰,委婉而含蓄(意思相近即可),杀敌报国(或报效祖国,杀敌立功)(意思相近即可)。
此题共3分。
其中第一问2分,答出一点得1分,第二问1分。
(2)①依次为A:右擎苍,B::锦帽,C:貂裘,D:左牵黄。
(每处05分)②图中没有画出“卷”的情态,因为人物的衣饰,乘坐的姿势,马的尾巴,马奔跑的情态等都没有体现出马儿快速奔跑的情态。
中考语文古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汇编

中考语文古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汇编中考语文古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汇编2015四川宜宾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13.“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
(3分)【参考答案】:12.作者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2分,意近即可)13.(3分)①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②狂在动作(狂举),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③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胆开张;④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志向。
(1点1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
若学生没有分类概括而仅罗列原词句笼统作答给1分)2015四川南充诗词鉴赏。
(5分)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3分)(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参考答案】:12(1)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通顺写出大意2分。
)(2)(2分)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2015河南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
(共4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分)【参考答案】:19.思乡(意思对即可。
1分)20.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1分)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009—2018年全国中考试题及答案汇编

一、2018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上阙一个“”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
(2分)⑵请对下阙中“特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4分)答案:⑴卷⑵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二、2018年广西柳州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本词中“孙郎”指的是①。
②上阙描写的是的场景。
(2分)15.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
(2分)答案:14.①孙权;②冬季打猎(或壮观的出猎、出猎、狩猎)15.共2分。
用典1分,情感1分示例:“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活用典故,作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报国的思想感情。
三、2018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1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4分)答案:15.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
“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1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
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6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裳,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作者将一个“狂”字贯穿全词,对“狂”字内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志得意满,此一狂也。
B.太守出猎而须“报”知百姓跟随去看,此二狂也。
C.出猎必须射虎,自比孙郎,英姿勃发,此三狂也。
D.词人将自己写成弯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此四狂也。
16.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将叙事、用典、言志融为一体,风格豪放,超迈洒脱。
B.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D.这首词通篇押“阳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
答案:
四、15.A 16.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 省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
(2分)2、“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这是词人以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1分)――市2004年1、翻译下面的文字。
(2分)①左牵黄,右擎苍译文: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着苍鹰。
②胸胆尚开译文: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2、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江城子”为词牌名。
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C.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2007 资阳市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郎"是词人以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唐?"词人以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读下面的词,完成1—4题。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__________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1分)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1分)(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2004 )①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答:“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一问1分,)②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这首词把打猎习武与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联系起来,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2005 仙桃市1、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倾城____”。
(1分)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壮。
D.“持节云中,何日遣唐?”词人以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说明:以尚自比,希望效仿尚重新得到重用,报效国家。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豪情壮志。
(2)词中塑造了一个力挽强弓,奋力杀敌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了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酒酣胸胆尚开,鬓微霜,又何妨!(4)词是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尚,戍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唐?(5)“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这是词人以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唐赦免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6.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遣唐;射天狼这三个典故。
(2分)7.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
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5、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6、“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7、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
1.持节云中,何日遣唐?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3“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
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4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
5、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6、这是词人以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唐赦免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7、倾城8、C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2、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4、“亲射虎,看郎”是倒装句,即“”,显示抱负不凡。
5、“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之情。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人为自己勾勒了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
7、这首词用一个“”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派词篇的典。
上片表现词人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抒发了。
8、说说“遣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9、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酒酣胸胆尚开”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亲射虎,看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昂扬和兴致之高,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一句中,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10.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容。
(2分) 上阕:下阕:11.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A. 此词是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
词中下阕采用唐持节赦免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1、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2、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3、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4、看郎,亲射虎5、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6、挽弓劲射的英雄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7、狂豪放举止神态胸怀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8、词人以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9、A(这一句写的是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表达其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心情。
没有承上启下的功能。
)10. 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
下阕写报国情。
(2分,意同即可)11. C①本词上片以__叙述_为主,下片以_抒情_为主,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②词中体现“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③全词的点睛之笔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3、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这是词人以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唐赦免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6、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7、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8、“亲射虎,看郎”是倒装句,即“看郎,亲射虎”,显示抱负不凡。
9、“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
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人为自己勾勒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气概不凡的英雄形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来自西北侵扰的西夏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