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与砂浆标养试件工作若干问题

合集下载

关于混凝土标养、同养、抗渗试块以及砂浆标养试块留置的一些要求(讨论版)(1)

关于混凝土标养、同养、抗渗试块以及砂浆标养试块留置的一些要求(讨论版)(1)

关于混凝土标养、同养、抗渗试块以及砂浆标养试块留置的一些要求(讨论版)(1)关于混凝土标养、同养、抗渗试块以及砂浆标养试块留置的一些要求(讨论版20140505)申明:本讨论版仅作参考,供大家共同学习与参考,不代表质监部门意见!讨论版未尽事宜请参考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规章制度。

一、混凝土标养试块:1、养护条件:由现场建立标养室进行标准养护,标养温度为20摄氏度±2℃,相对湿度95%以上(依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第5.2.2条)。

标养室内需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如冷暖两用空调、温湿度计等。

2、养护天数:28-35天(少于28天或多于35天需监督抽检)3、留置数量:①每次浇筑都留(含主体结构、二次构件)②每100m³1组,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每200m³1组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7.4.1条:问题:如何理解“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每200m³1组”?解释:比如连续浇筑1170m³则需留置6组,而不是连续浇筑1000m ³后余下部分每200m³1组,即11组。

问题:假如连续浇筑跨过晚上12点,如何留置?解释:根据规范的理解,应当是正常留置,与时间跨度无关,但根据本区特点以及方便监理及相关单位检查,最好以晚上12点为界线相应留置,同时按照连续浇筑时间连续留置,而不能在同一天内开始浇筑时把一天内试块全部留置好。

4、需要留置的部位:①基础、主体结构(含楼梯)②二次构件(含后浇带)③垫层、管桩填芯、人挖桩、旋挖桩、沉管灌注桩等问题:垫层、管桩填芯、人挖桩、旋挖桩、沉管灌注桩、锚杆注浆试块如何留置?解释:①垫层试块的留置:每单位工程留置1组,若有地库,且面积大适当多留置。

②管桩填芯试块的留置:每单位工程留置1组,同时留置1组同养试块在承台浇筑前提前试压,若桩数较多,适当多留置。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混凝土质量,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1.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的关键步骤,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指标不达标。

常见的问题有:水灰比过大或过小、粉砂比例不合理、骨料粒径不合适等。

2.骨料质量不合格混凝土中的骨料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骨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破坏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骨料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有:骨料含泥量过高、含石膏量过高、骨料含水率过高等。

3.施工与养护不当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是混凝土质量控制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不当的施工和养护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甚至出现开裂、龟裂等问题。

常见的问题有:施工过程中振捣不充分、养护时间不足、养护温度过低等。

4.原材料不合格混凝土中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水等。

原材料不合格,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不达标。

常见的问题有:水泥强度不足、水质不合格等。

三、解决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的方法1.配合比设计合理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必须根据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指标要求、骨料特性和水泥品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骨料质量检测骨料质量检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骨料应进行筛分、质量检测,检测项包括:粒径、含泥量、含石膏量等。

如发现骨料质量不合格,应及时更换。

3.施工与养护规范施工与养护规范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振捣充分、养护时间、养护温度等因素,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发挥其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养护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混凝土出现龟裂等问题。

4.原材料质检原材料要经过严格的质检,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混凝土材料产品标准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混凝土材料产品标准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混凝土材料产品标准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发布时间:2022-03-03T06:25:10.546Z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1年21期作者:刘兴科[导读] 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之一刘兴科身份证号码:61010219640202****摘要: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之一,高质量、高稳定性的混凝土材料,能够直接从根本上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那么从这一层面展开分析,也就能够了解到,注重建筑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检测工作极为重要。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标准1现行标准实施中的问题1.1水泥长期以来,我国水泥和混凝土分属两个行业,现行水泥产品标准的技术指标大多是根据我国水泥生产企业的平均工艺水平制定出来的,而没有从水泥的用户端——混凝土的角度提出水泥的技术指标要求。

混凝土开裂及耐久性问题的产生,水泥质量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之一。

现行水泥产品标准的主要问题有:(1)过分强调强度,尤其是强调早期强度,标准中仅提出了强度的下限值而没有上限值。

(2)为满足早强高强的需求,水泥生产企业必然增加水泥细度,提高熟料矿物中C3S、C3A和碱含量,而标准中对这些技术指标的要求不合理或者甚至缺乏对某些技术指标的要求,由此导致水泥早期水化速率加快、收缩增大、开裂敏感性提高、需水量大等诸多问题,影响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及耐久性。

(3)缺乏反映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缺乏交付水泥的温度上限值等影响水泥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相关要求。

1.2掺合料通过科学合理地掺入掺合料,可达到改善和易性、提高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目的。

目前,现行掺合料产品标准方面存在主要问题有:(1)部分地区传统矿物掺合料劣质化现象严重,现行产品标准难以鉴别。

例如,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GB/T 1596-2017中未提出氨含量的测试方法及指标要求,导致经常发生由于误用脱硝灰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

一些不法厂家在矿渣中掺其他混合材料,由于现阶段缺乏高精度的混合材掺量测试方法,因此,无法对矿渣掺其他材料做出定性定量分析,造成安全隐患。

浅谈混凝土试块制作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

浅谈混凝土试块制作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

浅谈混凝土试块制作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要】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施工单位在制作混凝土试块和评定混凝土强度时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试块;质量混凝土是一种用量大,历史悠久而又正在蓬勃发展的建筑工程材料,其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而原材料的质量,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计量的准确程度,混凝土的搅拌与成型的质量以及养护质量等因素决定着混凝土的质量。

其中有任何一项不规范,所测得的混凝土强度值都是不准确的,都不能完全代表混凝土的强度。

1 施工中混凝土试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1 混凝土试模不规范jg 3019《混凝土试模》第4.3.4和4.3.5条规定: 试模组装后其相邻侧面和各侧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应为直角,直角误差不应大于0.3,试模侧板、端板、隔板的内表面和底板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mm 不应大于0.04mm,定位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应大于0.06mm。

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在其内壁涂上一层矿物油脂或其它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而现实中混凝土试模常存在内部尺寸及垂直度和平面度不标准等问题,使得制作的混凝土试件尺寸不符合标准规定,甚至缺棱掉角。

造成混凝土试模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是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和经济规模,利用木板钉成大致规格的木模使用,使得制作的试件不符合规范要求。

在试模已经变形的情况下,还继续使用,制作的试块成为平行四边形。

有的在试件制作前试模内部不擦脱模剂,造成拆模困难,尺寸缺损,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评定。

1.2 混凝土试块制作操作不规范这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的取样,试件制作上。

gb/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第4.1.2和4.1.3条规定了混凝土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每100盘但不超过100 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另外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和100m3时的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混凝土与砂浆标养试块工作问题

混凝土与砂浆标养试块工作问题

混凝土与砂浆标养试块工作问题根据《商品混凝土强度检查评定标准》(GBJ107)之规定,检查商品混凝土质量应做抗压强度试验,当有特殊要求时还需做商品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等试验;检查砂浆质量需做砂浆立方体的抗压强度试验。

据此规定,就标养试块制作、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1原料不合格许多试块使用的原材料并不是实际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如一般工程中使用32.5级水泥,而为了做试块,许多工地特地购买42.5级或更高级别的水泥,石子采用较大规格的石子。

当然这样做出来的试块肯定超强,但现场实体绝不可能用这样的材料。

2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为了提高商品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技术人员往往采用加大水泥和石子用量的方法。

还有的工程施工中使用了外加剂,而试块中并未加外加剂。

如微沫剂的使用会降低砂浆强度,而在试块中并不加入微沫剂,实际施工中为施工方便多数加微沫剂。

因此试块配合比并不是实体工程中的施工配合比,导致有的试块超强达100%。

3商品混凝土的取样不规范规范规定,商品混凝土、砂浆试样应在浇筑、使用地点随机抽取。

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施工单位提前几十天制作好“吃小灶”的试块,到期送到标准养护室养护,由于龄期长,商品混凝土、砂浆的强度自然而然就变大了。

所以绝大多数工地试块不是随机抽取材料做的。

4试块的制作不标准由于制作的试块是加大水泥用量,加大石子用量,又是人工振捣,因此很有可能出现一组试块中三个数值离差太大,造成试块无效。

另外振捣的密实度与现场肯定不一样(现场多数是机械振捣的),因此得出的强度数值并不反映实体的情况。

5试块的成型试模不标准制作试件用的试模要求有一定的刚度,且内表面的不平度要求每100mm不超过0.05mm,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失直不应超过±0.5度,而实际上有的施工单位为了省钱,购买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试模,导致制作的试块棱角,上下两表面不平整、不平行,检测得出的数据又不能反映实体的情况。

6试块的养护环境差商品混凝土标养试块的环境为(20±3)℃,湿度为90%以上,水泥混合砂浆标养的环境为(20±3)℃,相对湿度为60%~80%,水泥砂浆和微沫砂浆应为温度(20±3)℃,湿度为90%以上。

关于混凝土标养、同养、抗渗试块以及砂浆标养试块留置的一些要求(讨论版)(1)

关于混凝土标养、同养、抗渗试块以及砂浆标养试块留置的一些要求(讨论版)(1)

关于混凝土标养、同养、抗渗试块以及砂浆标养试块留置的一些要求(讨论版)(1)关于混凝土标养、同养、抗渗试块以及砂浆标养试块留置的一些要求(讨论版20140505)申明:本讨论版仅作参考,供大家共同学习与参考,不代表质监部门意见!讨论版未尽事宜请参考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规章制度。

一、混凝土标养试块:1、养护条件:由现场建立标养室进行标准养护,标养温度为20摄氏度±2℃,相对湿度95%以上(依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第5.2.2条)。

标养室内需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如冷暖两用空调、温湿度计等。

2、养护天数:28-35天(少于28天或多于35天需监督抽检)3、留置数量:①每次浇筑都留(含主体结构、二次构件)②每100m³1组,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每200m³1组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7.4.1条:问题:如何理解“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每200m³1组”?解释:比如连续浇筑1170m³则需留置6组,而不是连续浇筑1000m ³后余下部分每200m³1组,即11组。

问题:假如连续浇筑跨过晚上12点,如何留置?解释:根据规范的理解,应当是正常留置,与时间跨度无关,但根据本区特点以及方便监理及相关单位检查,最好以晚上12点为界线相应留置,同时按照连续浇筑时间连续留置,而不能在同一天内开始浇筑时把一天内试块全部留置好。

4、需要留置的部位:①基础、主体结构(含楼梯)②二次构件(含后浇带)③垫层、管桩填芯、人挖桩、旋挖桩、沉管灌注桩等问题:垫层、管桩填芯、人挖桩、旋挖桩、沉管灌注桩、锚杆注浆试块如何留置?解释:①垫层试块的留置:每单位工程留置1组,若有地库,且面积大适当多留置。

②管桩填芯试块的留置:每单位工程留置1组,同时留置1组同养试块在承台浇筑前提前试压,若桩数较多,适当多留置。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水泥砂浆标准养护室管理规定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水泥砂浆标准养护室管理规定


建设、监理单位负责督促检查,质量监督站负责监督 抽查。 • 第五条(标准养护室的技术要求) 标准养护室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一)房屋要求保温隔热,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确定 标准养护室的面积,最小少于5平方米; (二)配置冷暖空调、电热棒等恒温装置,使室内温 度控制在20±3℃范围; • (三) 3 条件的大型工程应配置喷淋装置,使室内 湿度大于百分之九十。一般中小型工程可砌水池养护,但 须设立体积相仿的另一预养水泥(或水桶)作为置换水用 。为节约面积,预养水池(或水桶)可设置在养护水池的 上方,水温须与室温相同; • (四) 标准养护室室内应设立水泥混合砂浆 块立柜,立 柜内宜衬海绵等保湿材料,以控制温度为百分之六十至百
• 养护室是一种具备特定温度和湿度,用于存放混凝土试块、 水泥试块、砂浆、保温材料、涂料、结构胶等一切建筑材 料的房间。 • 为与国际接轨,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81— 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新标准对 原标准中标准养护室的温度和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 原来的温度20±3℃,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修 订为与ISO试验方法一致的温度20±2℃,湿度为95%以 上的标准养护室。
• 分之八十; (五)标准养护室中须配置温度计、湿度计,温、湿 度应由专人每天记录二次(上、下午各一次),同时必须 建立标准养护室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六条 (试块制作要求) 砂浆、砼试块应按规范标准制作,试块制作后应在终 凝前用铁钉刻上制作日期、工程部位、设计强度等,不允 许试块在终凝后用毛笔等书写。 第七条(评选条件) 工程施工现场设置标准养护室作为本市文明工地及标 准化工地评选的必备条件。 第八条(审批规定) 个别特殊工程不宜在施工现场设立标准养护室的,由 施工企业向工程质量监督站提出书面申请,应经质量监督 站批准。 第九条 (施行日期) 本规定于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及砂浆试块管理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及砂浆试块管理

常建〔2013〕123号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及砂浆试块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为进一步提高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意见》(苏建质〔2004〕31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对加强我市建筑工程混凝土及砂浆试块(以下简称试块)管理工作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规范试块制作管理1.施工企业应重视施工现场的试块制作工作。

试模等制作工具应符合标准及规范要求;试块标注应按照有关规定标明清晰;试块制作人应经专业培训且应相对固定。

试块制作及送样全过程应在监理见证下进行,确保混凝土及砂浆试块能真实反应工程实体质量情况。

2.施工和监理企业应加强试块制作和养护过程监管,监理企业应加强对试块见证员的培训,督促试块制作人规范操作,不得弄虚作假。

二、加强试块检测管理1.检测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执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2.检测单位应规范试块检测行为,试验人员应持证上岗,严禁违规操作影响检测数据,不得出具虚假报告。

3.检测单位发现试块检测结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应建立专用台账并按规定在24小时内上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三、试块检测结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实体检测管理1.从2013年6月15日起,所有在建建筑工程出现试块检测结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由建设单位负责重新委托另一家检测单位进行实体检测,不得由原试块检测单位进行实体检测。

2.承接此类实体检测业务的检测单位应为上一年度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用等级为A、B级的单位(见附件1),对A级及B级单位参与此类业务的频率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实行差别化管理。

3.建设单位委托实体检测单位应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利用随机取号器随机抽取,质监人员对随机抽取过程进行监督,参加抽号人员及监督人员必须在随机抽取记录上签字。

(见附件2)4.实体检测单位确定后,由建设单位负责会同施工、监理及检测等单位共同编制检测方案,并及时报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机构备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与砂浆标养试件工作若干问题
作者:张莹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第03期
摘要:混凝土和砂浆试件是检验混凝土质量的方法之一。

要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冻性、抗渗性等性能,可以通过制作混凝土试件,检测试件的质量来完成。

砂浆的强度也是通过检测砂浆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来实现。

由此可见混凝土和砂浆试件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文章就目前建筑行业标养试件的制作、检测等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论述,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望广纳之。

关键词:混凝土;砂浆;标养试件;建议
混凝土试件和砂浆试件需要在标准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经过一定龄期的养护才能进行试验。

因此试件质量能否真正反映工程实体的质量,试件使用的材料,试件所用模具,试件的整个制作过程和方法,以及试件的养护条件和龄期都是关键因素。

试验室经常检测出超强试件或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试件,这不一定是因为混凝土的不合格导致,也很有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

1 制作试件原材料不符合配合比的材料要求
许多试件在制作过程中不是按照规范要求从拌合站和浇筑地随机取样,而是使用特殊的原材料单独制作的。

为了试件强度能达标,有的工地特意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水泥来代替低强度水泥,如42.5级代替32.5级。

碎石也选用较大规格的,导致做出来的试件超过设计强度很多,有的甚至达到200%。

2 不按配合比规定的材料比例制作试件
为了提高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制件人员有时候会加大水泥用量或石子用量方法,还有就是在制件过程中故意减少水的用量,或不加外加剂,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水灰比改变原有的配比比例来提高强度。

还有虽然工程施工时为了方便在砂浆中加入了微沫剂,但是为了不影响强度,在砂浆时间制作时却没有加入微沫剂。

因此试件的配合比并不是实体工程真正的配合比,检测结果也不能代表工程实体。

3 取样不规范,不具代表性
施工规范中明确规定,无论是砂浆还是混凝土,取样的地点应该在浇筑地或施工地点随机抽取。

而实际施工中,试件的制作多在拌合站或室内单独制作完成,有的还可能提前几天就做
好当天的试件送入标养室养护,还有就是取高标号的混凝土或砂浆混合料去制作低标号混合料的试件。

由于这些原因,混凝土或砂浆的试件的强度自然要比实际偏大,试件的取样也就失去了意义。

4 试件制作过程不标准
试件的制作方法也会影响试件的强度,尤其是在混凝土试件成型过程中,试件的装模层数和振捣方法都是有规定的。

制作试件时要注意:首先要将取来的混合料拌合均匀,避免做出的试件试验数值离差过大造成试件无效。

其次要注意装模层数、振捣次数和方法:坍落度小于70mm的混凝土宜采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当使用振动台或振捣棒振实时,混凝土拌合物应一次装入试模,如果是人工插捣应分两次装模,每层插捣次数每万平方毫米不少于12次。

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5 试件成型所用试模不规范或已经变形
制作试件用的试模要求有一定的刚度,内表面的不平度应不大于0.05mm,承压面与相邻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度,且应该每三个月自校一次,将不合格的试模废掉。

实际上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会购买一些廉价试模,而且是一次性投资,一套试模从工程开始一直用到结束,使用过程中也不注意保护,更不做检查,即使有变形的试模依然在用,导致做出来的试件尺寸不达标,检测出了数据当然也不会准确。

6 试件养护条件不规范
标准养护室条件是温度(20±2)℃,湿度在95%以上,而现场混凝土、砂浆的养护随意性很大,有的根本不建立养护室,也不将试件送往试验室养护,有的甚至直接将试件放入水中养护,或在太阳底下暴晒。

即使送往养护室,但是温湿度达不到要求,直接将试件放在地上,而没有配备试件架,导致试件养护不均匀。

7 取样和见证人员不负责
规范的取样应该有取样员和见证人员同时进行,但是有些不负责任的见证人员为了省事,自己不到现场,而是电话指挥或是交给取样员自己完成,缺少了监督的过程,为取样工作真实性埋下隐患。

8 检测市场混乱
由于检测市场开放,各检测单位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不管工程实体质量,只对样品负责,并不管样品的取样过程和养护过程,出现了不合格或超强现象也会为施工单位做合格资料。

打着“只对来样负责”这个幌子,随意更改数据,工程质量无法得到真正的判断。

9 意见和建议
分析了以上一些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为了实现混凝土试件制作的真正意义,必须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共同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自己单位的职责。

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首先,施工单位要重视混凝土和砂浆的取样工作,加大投入力度,配备专门的取样员、试验员和必要的试验工具等,按照规范规定,严格试件制作程序和养护程序,不得在试件制作过程中弄虚作假,本着对工程负责的态度施工。

其次,监理单位要约束见证人员的行为,使其严格履行见证取样程序,不得偷懒或从中谋取私利,对取样过程及送样过程还有实验过程全程旁站监督,确实起到监督施工单位的作用,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再次,检测单位也不能只顾一己私利,应该适当指导施工单位的取样方法和送样程序,对检出不合格样品除了报告给施工单位外,也应该通知监理单位,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必要时要对现场实体进行检测,确实掌握工程实体的真实质量,做到数据真实可靠。

10 结束语
虽然通过以上手段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免不了工程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真正出现试件超强或不合格现象,我们还是要谨慎处理,分析原因,不能盲目作出判断,有必要的情况下要采取其他检测手段来辅助判断。

虽然评定标准要求工程竣工时混凝土强度评定是按标养试件强度来计算的,但是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只注重标养试件质量,而忽视的实体本身的质量,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不定期进行抽检,通过抽检,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的手段来真正达到控制实体强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BT_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S].
[2]王进光.浅谈现场混凝土试件制作与养护[J].工程建筑,20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