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 中档题分类汇编 (教师版)
2013中考数学典型题汇编60页(含答案)

2013中考数学典型题汇编2013.01.06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题号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计算题四、实验,探究题五、综合题六、未分类七、简答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下面两个多位数1248624……、6248624……,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将第一位数字乘以2,若积为一位数,将其写在第2位上,若积为两位数,则将其个位数字写在第2位.对第2位数字再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第3位数字,后面的每一位数字都是由前一位数字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的.当第1位数字是3时,仍按如上操作得到一个多位数,则这个多位数前100位的所有数字之和是 ( )A.495 B.497 C.501 D.5032、如图,已知,是斜边的中点,过作于,连结交于;过作于,连结交于;过作于,…,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分别记…,的面积为,….则()A.=B.=C.=D.=3、如图,A、B是反比例函数上的两个点,轴于点C,轴于点D,连结AD、BC,则△ADB与△ACB的面积大小关系是()A. B.C. D.不能确定4、如图,和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B与点D重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将沿方向平移,至点与点重合时停止.设点之间的距离为x,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则准确反映与之间对应关系的图象是5、下列命题:①若,则;②若,则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③若,则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④若,则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的公共点的个数是2或3.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④D.只有②③④6、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面积为的扇形AOB,半径OA=,且OA与地面垂直.在没有滑动的情况下,将扇形向右滚动至OB与地面垂直为止,则O点移动的距离为()A. B. C. D.7、甲、乙、丙三人进行乒乓球比赛,规则是:两人比赛,另一人当裁判,输者将在下一局中担任裁判,每一局比赛没有平局.已知甲、乙各比赛了4局,丙当了3次裁判.问第2局的输者是()A.甲 B.乙 C .丙 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8、如果长方形的一条边等于3m+2n,另一条边比它小m-n,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9、若|a|=4,|b|=2,且ab<0,则a+b= 。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总汇免费打包 (40)

-为整数,ab≠0);(4)am÷an=amn(m,n为整数,a≠0).
【易错警示】易把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相混淆,如x4·x4=x8和(x4)4=x16,即(am)n和am·an混淆.
2.(2013江苏苏州,2,3分)计算-2x2+3x2的结果为( ).
A.-5x2 B.5x2 C.-x2 D.x2
【解析】A项错误,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可得a5;B项错误,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得结果为a10;C项错误,根据幂的乘方,可得结果为a9; D正确,根据积的乘方可得结
?? D.??a?336
整式与因式分解
一、选择题
1.(2013湖北黄冈,4,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x4?x4?x16 B.a
C.ab???a3224?a9 3?????ab?232??ab4 D.a6?a4?1 ????
【答案】D.
【方法指导】本题是等式性质的灵活运用,关键是将已知的等式变形,得出所求的代数式.
【易错警示】等式变形的方法不正确而出错.
4.(2013江苏扬州,2,3分)下列运算中,结果是a6( ).
A.a2?a3 B.a12?a2 C.a
【答】计算-2x2+3x2=(-2+3)x2=x2,所以应选D.
【方法指导】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时,系数相加减,相同的字母及其指数不变.
【易错警示】本题主要考查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对同类项的概念把握不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不对而出错.
【解析】A选项中应为x4·x4=x4+4=x8;B选项中应为(a3)2·a4=a6·a4=a6+4=a10;C选项
--2中应为(ab2)3÷(-ab)2=a3b6÷a2b2=a32b62=ab4;D选项中(a6)÷(a4)3=a12÷a12=1.所以
(45专题全套打包)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总汇-5.doc

正多边形与圆一.选择题1.(2013山东滨州,7,3分)若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其外接圆半径与内切圆半径的大小分别为A .6,32B .32,3C .6,3D .62,32【答案】:B .【解析】∵正方形的边长为6,∴AB=3,又∵∠AOB=45°,∴OB=3,∴233322=+=AO ,故选B .【方法指导】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重点是了解有关概念并熟悉如何构造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比较重要.由正方形的边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正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从而求得它们的长度.第34章 正多边形与圆2.(2013浙江台州,9,4分)如图,已知边长为2的正三形ABC 顶点A 的坐标为(0,6),BC 的中点D 在y 轴上,且在点A 下方,点E 是边长为2,中心在原点的正六边形的一个顶点,把这个正六边形绕中心旋转一周,在此过程中DE 的最小值为( )A .3B .34-C .4D .326-【答案】:B .【解析】在正三形ABC 中,边长为2,易得AD=3;在正六边形绕中心o 旋转一周的过程中,若DE 的值最小,则E 点位于y 轴的正半轴上,在正六边形中易得OE=2,此时DE=AO-AD-OE=6-3-2=4-3。
【方法指导】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计算,在动态问题中,抓住旋转过程中DE 最小的特殊时刻解决问题。
3.(2013江西南昌,11,3分)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中,AB=2,点P 是ED 的中点,连接AP ,则AP 的长为( ).x yABC EO 第9题DA .23B .4C .13D .11【答案】C【解析】连接AE 、BE ,由正六边形的性质知,△ABE 、△APE 为直角三角形,22224212AE BE AB =-=-=, 所以2212113AP AE PE =+=+=【方法指导】本题考查了正六边形的有关计算,运用正六边形的性质将正六边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013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2013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等腰三角形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直角三角形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全等三角形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三角形的边与角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矩形菱形与正方形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圆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圆的有关性质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有理数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函数与一次函数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二次函数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反比例函数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二次根式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不等式(组)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动态问题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规律探索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2013数学中考试题汇编答案与解析

2013中考全国100份试卷分类汇编答案与解析——圆的垂径定理1、(2013年潍坊市)如图,⊙O 的直径AB=12,CD 是⊙O 的弦,CD ⊥AB ,垂足为P ,且BP :AP=1:5,则CD 的长为( ).A.24B.28C.52D.54答案:D .考点:垂径定理与勾股定理.点评:连接圆的半径,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与垂径定理解决.2、(2013年黄石)如右图,在Rt ABC 中,90ACB ∠=,3AC =,4BC =,以点C 为圆心,CA 为半径的圆与AB 交于点D ,则AD 的长为A. 95B. 245C. 185D. 52答案:C解析:由勾股定理得AB =5,则sinA =45,作CE ⊥AD 于E ,则AE =DE ,在Rt △AEC 中,sinA =CE AC ,即453CE =,所以,CE =125,AE =95,所以,AD =1853、(2013河南省)如图,CD 是☉O 的直径,弦AB CD ⊥于点G ,直线EF 与O 相切与点D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 )AG BG = (B )AB ∥EF(C )AD ∥BC (D )ABC ADC ∠=∠【解析】由垂径定理可知:(A )一定正确。
由题可知:EF CD ⊥,又因为AB CD ⊥,所以AB ∥EF ,即(B )一定正确。
因为ABC ADC ∠∠和所对的弧是劣弧AC ,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知(D )一定正确。
【答案】C4、(2013•泸州)已知⊙O 的直径CD=10cm ,AB 是⊙O 的弦,AB ⊥CD ,垂足为M ,且AB=8cm ,则AC 的长为( )Bcm B cm cm或cm D cm或cm==3cm==4==25、(2013•广安)如图,已知半径OD与弦AB互相垂直,垂足为点C,若AB=8cm,CD=3cm,则圆O的半径为()cm BcmAB=4cmAB=4cmx=故半径为6、(2013•绍兴)绍兴市著名的桥乡,如图,石拱桥的桥顶到水面的距离CD为8m,桥拱半径OC为5m,则水面宽AB为()求出==4m7、(2013•温州)如图,在⊙O中,OC⊥弦AB于点C,AB=4,OC=1,则OB的长是()BABABOB==8、(2013•徐州)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P.若CD=8,OP=3,则⊙O 的半径为()==59、(2013浙江丽水)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半径OB=10,水面宽AB=16,则截面圆心O到水面的距离OC是A. 4B. 5 C 6 D. 810、(2013•宜昌)如图,DC 是⊙O直径,弦AB⊥CD于F,连接BC,D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B、,正确,故本选项错误;11、(2013•毕节地区)如图在⊙O中,弦AB=8,OC⊥AB,垂足为C,且OC=3,则⊙O的半径()OB===12、(2013年佛山)半径为3的圆中,一条弦长为4,则圆心到这条弦的距离是()A.3B.4C.5D.7分析:过点O作OD⊥AB于点D,由垂径定理可求出BD的长,在Rt△BO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OD的长.解:如图所示:过点O作OD⊥AB于点D,∵OB=3,AB=3,OD⊥AB,∴BD=AB=×4=2,在Rt△BOD中,O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D的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2013甘肃兰州4分、12)如图是一圆柱形输水管的横截面,阴影部分为有水部分,如果水面AB宽为8cm,水面最深地方的高度为2cm,则该输水管的半径为()A.3cm B.4cm C.5cm D.6cm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分析:过点O作OD⊥AB于点D,连接OA,由垂径定理可知AD=AB,设OA=r,则OD=r﹣2,在Rt△AO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r的值.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O作OD⊥AB于点D,连接OA,∵OD⊥AB,∴AD=AB=×8=4cm,设OA=r,则OD=r﹣2,在Rt△AOD中,OA2=OD2+AD2,即r2=(r﹣2)2+42,解得r=5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2013•内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过点A(13,0),直线y=kx ﹣3k+4与⊙O交于B、C两点,则弦BC的长的最小值为24.15、(2013•宁夏)如图,将半径为2cm的圆形纸片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O,则折痕AB的长为2cm.==cmcm16、(2013•株洲)如图AB是⊙O的直径,∠BAC=42°,点D是弦AC的中点,则∠DOC的度数是48度.17、(2013•黄冈)如图,M是CD的中点,EM⊥CD,若CD=4,EM=8,则所在圆的半径为.CD=2x=∴所在圆的半径为:故答案为:.18、(2013•绥化)如图,在⊙O中,弦AB垂直平分半径OC,垂足为D,若⊙O的半径为2,则弦AB的长为2.OC=1AB=2AD=2=2=2.19、(2013年广州市)如图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P在第一象限,Θ与x轴交于O,A两点,点A的坐标为(6,0),PΘ的半径为P13,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分析:过点P作PD⊥x轴于点D,连接OP,先由垂径定理求出OD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D的长,故可得出答案.解:过点P作PD⊥x轴于点D,连接OP,∵A(6,0),PD⊥OA,∴OD=OA=3,在Rt△OPD中,∵OP=,OD=3,∴PD===2,∴P(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2013年深圳市)如图5所示,该小组发现8米高旗杆DE的影子EF落在了包含一圆弧型小桥在内的路上,于是他们开展了测算小桥所在图的半径的活动。
【中考宝典】2013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数与式一、实数1、绝对值、相反数、倒数2、科学记数法3、实数的概念及其运算二、整式1.幂的运算、整式的乘除2.因式分解三、分式四、二次根式第二单元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一、一次方程(方程组)二、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三、一元二次方程四、分式方程第三单元函数及其图像一、函数及其图像二、一次函数三、反比例函数四、二次函数五、函数的应用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与三角形一、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二、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三、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第五单元四边形一、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二、矩形、菱形、正方形三、梯形第六单元圆一、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二、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三、和圆有关的计算第七单元图形与变换一、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二、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三、图形的相似与位似四.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第八单元概率与统计一、统计二、概率第二单元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一、一次方程(方程组) 1、(2013黄石)四川雅安地震期间,为了紧急安置60名地震灾民,需要搭建可容纳6人或4人的帐篷,若所搭建的帐篷恰好(既不多也不少)能容纳这60名灾民,则不同的搭建方案有( )A .1种B .11种C .6种D .9种解析:设6人的帐篷有x 顶,4人的帐篷有y 顶,依题意,有:6x+4y=60,整理得y=15-1.5x ,因为x 、y 均为非负整数,所以15-1.5x≥0,解得:0≤x≤10,从2到10的偶数共有5个,所以x 的取值共有6种可能,即共有6种搭建方案. 答案:C2.(2013广安)如果y x b a 321与12+-x y b a 使同类项,则( )A. ⎩⎨⎧=-=32y xB.⎩⎨⎧==3-2y xC.⎩⎨⎧=-=3-2y xD.⎩⎨⎧==32y x解析:y x b a 321 与12+-x y b a 是同类项,∴⎩⎨⎧+==123x y y x ,解得:⎩⎨⎧==32y x 。
答案:D3、(2013凉山州)已知方程组⎩⎨⎧=+=+5242y x y x ,则y x +的值为 ( )A .-1B .0C .2D .3 解析:利用两式相加得:9)(3=+y x ,3=+y x .答案:D4、(2013济宁)服装店销售某款服装,一件服装的标价为300元,若按标价的八折销售,仍可获利60元,则这款服装每件的标价比进价多 ( )A .60元B .80元C .120元D .180元 解析:设衣服的进价为x 元,依题意得300×80%-x=60,解得x=180.因此这款服装每件的标价比进价多300-180=120(元).答案:C5、(2013淄博)楠溪江某景点门票价格:成人票每张70元,儿童票每张35元.小明买20张门票共花了1225元,设其中有x 张成人票,y 张儿童票,根据题意,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20.35+70=1225x y A x y ⎧⎨⎩ +y=20.70+35=1225x B x y ⎧⎨⎩ +=1225.70+35=20x y C x y ⎧⎨⎩ +=1225.35+70=20x y D x y ⎧⎨⎩ 解析:确定等量关系:总票数=承认票数+儿童票数,总票钱数=成人票钱数+儿童票钱数.依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即可.答案:B6、(2013•永州)已知(x-y+3)2+y x +2=0,则x+y 的值为( ) A .0 B .-1 C .1 D .5解析:∵ 02)3(2=+++-y x y x ,∴⎩⎨⎧=+=+-0203y x y x ,解得⎩⎨⎧=-=21y x∴121=+-=+y x 答案:C7、(2013南宁)陈老师打算购买气球装扮学校“六一”儿童节活动会场,气球的种类有笑脸和爱心两种,两种气球的价格不同,但同一种气球的价格相同,由于会场布置需要,购买时以一束(4个气球)为单位,已知第一、二束气球的价格如图所示,则第三束气球的价格为( )A .19B .18C .16D .15解析:设笑脸形的气球x 元一个,爱心形的气球y 元一个,由题意,得,解得:2x+2y=16.答案:C答案:B8、(2013毕节)二元一次方程组⎩⎨⎧=-=+112312y x y x 的解是_。
(全国120套)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打包53套)-4.doc

命题1、(绵阳市2013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是等腰梯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解析]由矩形的性质可知,只有D正确。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互相平行,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故A、C错,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B也错。
2、(2013杭州)在一个圆中,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是()A.若圆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都等于圆的半径,则这两条直线不可能垂直B.若圆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都小于圆的半径,则这两条直线与圆一定有4个公共点C.若两条弦所在直线不平行,则这两条弦可能在圆内有公共点D.若两条弦平行,则这两条弦之间的距离一定小于圆的半径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圆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都等于圆的半径时,两条直线可能垂直,故本选项错误;B.当两圆经过两条直线的交点时,圆与两条直线有三个交点;C.两条平行弦所在直线没有交点,故本选项正确;D.两条平行弦之间的距离一定小于直径,但不一定小于半径,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命题与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2013凉山州)下列说法中:①邻补角是互补的角;②数据7、1、3、5、6、3的中位数是3,众数是4;③|﹣5|的算术平方根是5;④点P(1,﹣2)在第四象限,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 B.1 C.2 D.3考点:算术平方根;点的坐标;对顶角、邻补角;中位数;众数.分析:根据邻补角、算术平方根、中位数及众数的定义、点的坐标的知识,分别进行各项的判断即可.解答:解:①邻补角是互补的角,说法正确;②数据7、1、3、5、6、3的中位数是5,众数是3,原说法错误;③|﹣5|的算术平方根是,原说法错误;④点P(1,﹣2)在第四象限,说法正确;综上可得①④正确,共2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邻补角、中位数、众数及算术平方根的知识,掌握基础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的平方根是±y=的自变量8、(2013聊城)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A.三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D.正五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以及正五边形的性质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A.根据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故此命题是假命题,故此选项错误;B.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此命题是假命题,故此选项错误;C.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故此命题是真命题,故此选项正确;D.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命题是假命题,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以及正五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定理是解题关键.10、(2013•包头)已知下列命题:①若a>b,则c﹣a<c﹣b;②若a>0,则=a;③对角线互相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④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a;逆命题:若15、(2013•鄂州)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①若代数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x≤1且x≠0.②我市生态旅游初步形成规模,2012年全年生态旅游收入为302 600 000元,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03×108元.③若反比例函数(m为常数),当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2x+m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一象限.④若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函数称为偶函数,下列三个函数:y=3,y=2x+1,y=x2中有意义,则(17、(2013年深圳市)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⑤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87个专题整理汇编

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87个专题整理汇编2013中考全国100份试卷分类汇编一次函数1、(2013陕西)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不同象限的两点A (2,m),B(n,3),那么一定有()A.m>0,n>0B.m>0,n0D.m考点:一般考查的是一次函数或者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解析:因为A,B是不同象限的点,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要不在一、三象限或在二、四象限,由点A与点B的横纵坐标可以知:点A与点B 在一、三象限时:横纵坐标的符号应一致,显然此题不可能,点A与点B在二、四象限:点A在四象限得m2、(2013陕西)根据下表中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可得p的值为()x-201y3p0A.1B.-1C.3D.-3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由自变量的值确定对应的函数值。
解析:设y=kx+b,将表格中的对应的x,y的值代入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得k,b的值,回代x=0时,对应的y的值即可。
设y=kx+b,解得:k=-1,b=1,所以所以y=-x+1,当x=0时,得y=1,故选A.3、(2013•舟山)对于点A(x1,y1),B(x2,y2),定义一种运算:A⊕B=(x1+x2)+(y1+y2).例如,A(﹣5,4),B(2,﹣3),A⊕B=(﹣5+2)+(4﹣3)=﹣2.若互不重合的四点C,D,E,F,满足C⊕D=D⊕E=E⊕F=F⊕D,则C,D,E,F四点()A.在同一条直线上B.在同一条抛物线上C.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D.是同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新定义.分析:如果设C(x3,y3),D(x4,y4),E(x5,y5),F(x6,y6),先根据新定义运算得出(x3+x4)+(y3+y4)=(x4+x5)+(y4+y5)=(x5+x6)+(y5+y6)=(x4+x6)+(y4+y6),则x3+y3=x4+y4=x5+y5=x6+y6,若令x3+y3=x4+y4=x5+y5=x6+y6=k,则C(x3,y3),D(x4,y4),E(x5,y5),F(x6,y6)都在直线y=﹣x+k上.解答:解:∵对于点A(x1,y1),B(x2,y2),A⊕B=(x1+x2)+(y1+y2),如果设C(x3,y3),D(x4,y4),E(x5,y5),F(x6,y6),那么C⊕D=(x3+x4)+(y3+y4),D⊕E=(x4+x5)+(y4+y5),E⊕F=(x5+x6)+(y5+y6),F⊕D=(x4+x6)+(y4+y6),又∵C⊕D=D⊕E=E⊕F=F⊕D,∴(x3+x4)+(y3+y4)=(x4+x5)+(y4+y5)=(x5+x6)+(y5+y6)=(x4+x6)+(y4+y6),∴x3+y3=x4+y4=x5+y5=x6+y6,令x3+y3=x4+y4=x5+y5=x6+y6=k,则C(x3,y3),D(x4,y4),E(x5,y5),F(x6,y6)都在直线y=﹣x+k上,∴互不重合的四点C,D,E,F在同一条直线上.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4、(2013泰安)把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与直线y=2x+4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1<m<7B.3<m<4C.m>1D.m<4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可得:y=﹣x+3+m,求出直线y=﹣x+3+m与直线y=2x+4的交点,再由此点在第一象限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可得:y=﹣x+3+m,联立两直线解析式得:,解得:,即交点坐标为(,),∵交点在第一象限,∴,解得:m>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注意第一象限的点的横、纵坐标均大于0.5、(2013菏泽)一条直线y=kx+b,其中k+b=﹣5、kb=6,那么该直线经过()A.第二、四象限B.第一、二、三象限C.第一、三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首先根据k+b=﹣5、kb=6得到k、b的符号,再根据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确定直线经过的象限即可.解答:解:∵k+b=﹣5、kb=6,∴k<0,b<0∴直线y=kx+b经过二、三、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k、b之间的关系确定其符号.6、(2013•徐州)下列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少的函数是()A.y=2x+8B.y=﹣2+4xC.y=﹣2x+8D.y=4x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k<0,y随x的增大而减少,找出各选项中k值小于0的选项即可.解答:解:A、B、D选项中的函数解析式k值都是整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C选项y=﹣2x+8中,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少.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主要利用了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7、(2013•娄底)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A.x<0B.x>0C.x<2D.x>2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可直接解答.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0的解集,就是图象在x轴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解答:解:因为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由函数的图象可知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x<2.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运用观察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常是从交点观察两边得解.8、(2013•湖州)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为()A.B.-2C.D.2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把点(1,2)代入已知函数解析式,借助于方程可以求得k的值.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2),∴2=k,解得,k=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经过函数的某点一定在函数的图象上.9、(2013•益阳)已知一次函数y=x﹣2,当函数值y>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由已知条件知x﹣2>0,通过解不等式可以求得x>2.然后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y=x﹣2,∴函数值y>0时,x﹣2>0,解得,x>2,表示在数轴上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1月各区 初三期末试题 中档题分类汇编 (教师版)一. 动点问题与函数图象1.(燕山8).如图(1)所示,E 为矩形ABC D 的边AD 上一点,动点P 、Q 同时从点B 出发,点P 沿折线BE ﹣ED ﹣D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点Q 沿B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设P 、Q 同时出发t 秒时,△BPQ 的面积为y cm 2.已知y 与t 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曲线OM 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B ) A .AD =BE =5㎝ B .cos ∠ABE =53C .当0<t ≤5时,252t y =D .当429=t 秒时,△ABE ∽△QBP2(石景山8) .如图,矩形ABCD 中,BC =4,AB =3,E 为边AD 上一点,DE =1,动点P 、Q 同时从点C 出发,点P沿CB 运动到点B 时停止,点Q 沿折线CD —DE —EB 运 动到点B 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设P 、Q 同时出发t 秒时,△CPQ 的面积为y cm 2.则y 与t 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8.如图,矩形ABCD 中,BC =4, AB =3,E 为边AD 上一点,DE =1,动点P 、Q 同时从点C 出发,点P 沿CB 运动到点B 时停止,点Q 沿折线CD —DE —EB 运动到点B 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 秒.设P 、Q 同时出发t 秒时,△CPQ 的面积为y cm 2.则y 与t 的函数关系图象大 致是 B3(门头沟8). 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向B 点运动,同时动点Q 从B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 度的速度沿BC →CD 方向运动,当P 运动到B 点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 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APQ 的面积为S ,则表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 致是 AA .B .C .D .A BCEDQ P 图⑴A B C DCA QB D4(顺义8).如图,等腰Rt ABC ∆(90ACB ∠=︒)的直角边与正方形DEFG 的边长均为2,且AC 与DE 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点C 与点D 重合,让ABC ∆沿这条直线向右平移,直到点A 与点E 重合为止.设CD 的长为x ,ABC ∆与正方形DEFG 重合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5(延庆8).已知: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 =5,BC =3,点E 在AD 上,且AE =1,点P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折叠纸片,使点P 与点E 重合,展开纸片得折痕MN ,过点P 作PQ ⊥AB ,交MN 所在的直线于点Q . 设x =AP , y =PQ ,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DA B C D 6(朝阳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4cm ,AD =2cm , ∠A =60°,动点E 自A 点出发沿折线AD —DC 以1cm/s 的速度运动,设点E 的运动时间为x (s ),0<x <6, 点B 与射线BE 与射线AD 交点的距离为y (cm ),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D7(房山8). 如图,MN 是⊙O 的直径,弦BC⊥MN于点E ,6BC =. 点A 、D 分别为线段EF 、BC 上的动点. 连接AB 、AD ,设BD x =,22AB AD y -=,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CAB CDB(第8题图A. B. C. D.8(丰台9).如图,A点在半径为2的⊙O上,过线段OA上的一点P作直线l,与过A点的切线交于点B,且∠APB=60°,设A B C二.找规律1(东城12).如图所示,在△ABC中,BC=6,E,F分别是AB,AC的中点,点P在射线EF上,BP交CE于D,点Q在CE上且BQ平分∠CBP,设BP=y,PE=x.当CQ=21CE时,y与x之间的函数式是y= –x+6;当CQ=n1CE(n为不小于2的常数)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 –x+6(n–1).2(通州16).图中各圆的三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据此规律,第n个圆中,m =291n-(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丰台15).如图,菱形ABCD中,AB=2 ,∠C=60°,我们把菱形ABCD的对称中心O称作菱形的中心.菱形ABCD在直线l上向右作无滑动的翻滚,每绕着一个顶点旋转60°叫一次操作,则经过1次这样的操作菱形中心O;经过3n(n为正整数)次这样的操作菱形中心O所经过的路径总长为13nπ.(结果都保留π)l第16题图∙∙∙∙m2nn803586342213(燕山12).如图,在△ABC 中,∠ACB =90º,∠B =30º,AC =1,AC 在直线l 上.将△ABC 在直线l 上顺时针滚动一周,滚动过程中,三个顶点B ,C ,A 依次落在P 1,P 2,P 3处,此时AP 3按此规律继续旋转,直到得点P 2012,则AP 2012=4(房山1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0,4),对△OAB 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三角形①、②、③、④、…,则三角形⑩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36,0).三. 函数图象相关问题1.(西城 12).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与x 轴交于(1,0)和(1x ,0),其中121x -<<-,与y 轴交于正半轴上一点.下列结论:①0>b ;②241b ac <;③a b >;④a c a 2-<<-.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②④.2.(东城8).(0,2),B (2,0),点C 在2y x =的图象上,若△ABC 的面积为2,则这样的C 点有 D A .1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石景山12).已知,在x 轴上有两点A (a ,0),B (b , 0)(其中b <a <0),分别过点A ,点B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23x y =于点C ,点D .直线OC 交直线BD 于点E ,直线OD 交直线AC 于点F .若将点E ,点F 的纵坐标分别记为E y ,F y ,则E y = F y (用―>‖、 ―<‖ 或―=‖连接). 4(海淀 12).小聪用描点法画出了函数y =F ,如图所示.结合旋转的知识,他尝试着将图象F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象1F ,再将图象1F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象2F ,如此继续下去,得到图象n F .在尝试的过程中,他发现点P (4,2)--在图象2F (答案不唯一)上(写出一个正确的即可);若点P (a ,b )在图象127F 上,则a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 .第12题图231四. 弧长、面积、线段长的计算1(海淀8). 如图,以(0,1)G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 轴交于C、D两点,点E为⊙G上一动点,CF AE⊥于F.当点E从点B出发顺时针运动到点D时,点F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B )A.2B.3C.4D.62(门头沟12).如图,△ABC与△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和∠E都是直角,点C在AD边上,BCABC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 度后恰好与△ADE重合,则n的值是45 ,点C,线段BC在上述旋转过程中所扫过部分的面积是14π.3(通州10). 如图,⊙O的半径为3厘米,B为⊙O外一点,OB交⊙O于点A,AB=OA.动点P从点A出发,以π厘米/秒的速度在⊙O上按逆时针方向运动一周回到点A立即停止.当点P运动的时间为( D )秒时,BP与⊙O相切.A.1B.5 C.0.5或5.5 D.1或5 4(怀柔1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BC=2cm,F是弦BC的中点,∠ABC=60°.若动点E以2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0≤t<3),连结EF,当t值为_1或1.75或2.25_秒时,△BEF是直角三角形.5(大兴12).现有直径为2的半圆O和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1)将三角板如图1放置,锐角顶点P在圆上,斜边经过点B,一条直角边交圆于点Q,则BQ的长为;(2)将三角板如图2放置,锐角顶点P在圆上,斜边经过点B,一条直角边的延长线交圆于Q,则BQ的长为.图16. (朝阳12). 如图,抛物线y=4-9x2通过平移得到抛物线m,抛物线m经过点B(6,0)和O(0,0),它的顶点为A,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在第四象限内与抛物线y=4-9x2交于点C,连接A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5122π-五. 图形操作问题1(海淀23). 小明利用等距平行线解决了二等分线段的问题. 作法:(1)在e上任取一点C,以点C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c于点D,交d于点E;F E OACB 第10题图EDC B(2)以点A 为圆心,CE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M ; ∴点M 为线段AB 的二等分点.图1解决下列问题:(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仿照小明的作法,在图2中作出线段AB 的三等分点;图2(2)点P 是∠AOB 内部一点,过点P 作PM ⊥OA 于M ,PN ⊥OB 于N ,请找出一个满足下列条件的点P . (可以利用图1中的等距平行线)①在图3中作出点P ,使得PM PN =; ②在图4中作出点P ,使得2PM PN =.图3 图423. 解:(1)……………………2分(注:直接等分不给分,在等距平行线上有正确痕迹的给分,作出一个给1分.) (2)① ②C'B'……………………4分 ……………………7分 2(平谷22). 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小明同学作△A’B’C’∽△ABC ,且''1.2B C BC =小明的作法是: (1) 作1''2B C BC =; (2) 过点'B 作'B D ∥AB ,过点'C 作'C E ∥AC ,它们相交于点'A ;'''A B C ∆就是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如图1).解答下列问题:①若△ABC 的周长为10,根据小明的作法,'''A B C ∆的周长为-------------;②已知四边形ABCD ,请你在图2的右侧作一个四边形''''A B C D ,使四边形''''A B C D ∽四边形ABCD ,且满足''12A B AB =(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1)5………………….2分 (2)画图.…………..5分3(怀柔22). 操作与实践:(1)在图①中,以线段m 为一边画菱形,要求菱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菱形)(4分)(2)在图②中,平移a 、b 、c 中的两条线段,使它们与线段n 构成以n 为一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画一个即可)(1分)解:注:(1)小题画对6个4分,5个3分,4个2分,2个1分4(燕山22).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OB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4,4)、 (-6,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⑴ 把△AOB 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A 1OB 1,则点A 1、B 1的坐标分别是 ;⑵ 将△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 2OB 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AO 所扫过的面积为 ; ⑶ 点P 1,P 2,P 3,P 4,P 5是△AOB 边上的5个格点,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个顶点为P 1,P 2,P 3,P 4,P 5中的3个格点并且与△AOB 相似.解:22.⑴ A 1(-4,8)、B 1(-6,6) .⑵ 如图:线段AO 所扫过的面积为2)24(41⋅⋅π=8π.⑶ 如图.5(西城2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原点O 是正三角形ABC外接圆的圆心,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ABC 的边长为6.以原点O 为旋转中心将△ABC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α角,得到△A B C ''',点A '、B '、C '分别为点A 、B 、C 的对应点. (1)当α=60°时,①请在图1中画出△A B C ''';②若AB 分别与C A ''、B A ''交于点D 、E ,则DE 的长为_______;(2)如图2,当C A ''⊥AB 时,B A ''分别与AB 、BC 交于点F 、G ,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FBG 的周长为_______,△ABC 与△A B 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21.解:(1)①如图7所示. ……………………………………1分②DE 的长为 2 ; ………………………………2分 (2)点A '的坐标为(,△FBG 的周长为 6 , △ABC 与△A B 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7-.…………………………………5分111N6(石景山)20.已知:△ABC 中,102=AB ,4=AC ,26=BC .(1)如图1,点M 为AC 的中点,在线段BC 上取点N ,使△CMN 与△ABC 相似,求线段MN 的长; (2)如图2,,是由81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9×9正方形网格,设顶点在这些小正方形顶点的三角形为格点三角形,试直接写出在所给的网格中与△ABC 相似且面积最大的格点三角形的个数,并在图2中画出其中的一个(不需证明).20.解:(1)如图:①当N 为BC 中点,AB MN // 此时△CMN ∽△CAB ,有21==AB MN CA CM ∵102=AB∴10=MN ; ………2分 ②当△1CMN ∽△CBA 时,有B CMN ∠=∠1∴AB MN BC CM 1=, 又 26=BC∴352=MN .………4分∴MN 的长为10或352(2)8个,如图(答案不唯一). ………5分7(大兴) 22. 操作:如图①,点O 为线段MN 的中点,直线PQ 与MN 相交于点O ,请利用图①画出一对以点O 为对称中心的全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