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卷(2)(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最新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

最新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今年端午节我县在龙津江上举行了划龙舟比赛,漂浮在水面上的龙舟受到的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A 、江水B 、船浆C 、划浆手D 、龙舟( )2、在“地球、夸克、原子、米粒”的物质世界中,尺度是大的是( )A 、地球B 、原子C 、夸克D 、米粒3、在“神舟六号”上,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航天员的钢笔都可以飘浮在空中,这时,钢笔的质量与它在地面上的质量相比将(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4、图1是刘谦在20XX 年春晚上表演魔术时的情景,在刘谦将橙汁倒入纸杯的过程中,橙汁对杯底的压强会逐渐变大,这是因为液体的压强( )A 、与液体高度有关B 、与液体深度有关C 、与液体质量有关D 、与液体体积有关5、20XX 年4月冰岛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火山灰,严重影响了欧洲的航运,使原本计划参加在瑞士举行的第38届国际发明博览会的中国参展商被阻挡在千里之外,令人倍感遗憾。

火山灰能在空中漂浮,说明了火山灰的( )A 、重力很小B 、质量很小C 、密度很小D 、体积很小6、腌萝卜需要较长的时间萝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萝卜很快就会变咸,这是因为炒菜时( )A 、盐分子变大B 、盐分子变小C 、萝卜膨胀D 、分子热运动加快7、如图2,20XX 年冬奥会,申雪和赵宏博这对冰上伉俪终于收获了冬奥金牌,结束了中国花滑30年的漫长等待。

当申雪独自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动能、势能变化情况是( )A 、动能、势能都增大B 、动能、势能都减小C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D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8、首先测出大气压强大小的著名实验是( )A 、马德堡半球实验B 、纸片托水实验C 、托里拆利实验D 、水的沸腾实验9、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D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10、如图3所示,用左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右手的食指顶住气球,处于静止状态的气球发生了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力B 、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C 、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等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D 、气球内部的气体压强一定不变说明:本卷计算时,g 均取10N/kg 图1 A 图2B 图311、如图4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 )A 、G·OB =F·OA B 、G·OB =F·OBC 、G·OB =F·OCD 、G·OB =F·DA12、20XX 年4月26日,福厦高速铁路客运正式运营。

2024届上海市重点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4届上海市重点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4届上海市重点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如图所示,两行脚印分别是小东和小荣走过沙滩时留下的。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东对沙地的压力比小荣的小B.小东对沙地的压力和小荣的一样C.小东对沙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荣的大D.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知道,无法比较谁对沙地的压强大2.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2N的瓶子保持静止,以下方法能增大瓶子所受摩擦力的是A.增大握住瓶子的力B.向瓶子中加水C.减少手与瓶子的接触面积D.增大瓶子表面的粗糙程度3.小明把一桶纯净水(约20L)从一楼扛到四楼的教室,他对纯净水所做的功大约是()A.2J B.20J C.200J D.2000J4.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80 km/h.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设有安全线,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A.气体流速大,压强小B.气体流速大,压强大C.气体流速小,压强小D.气体流速小,压强大5.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 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则A.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小B.小球在甲中所受浮力比乙中所受浮力大C.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D.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6.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2 m /s的速度匀速运动10 m。

撤去水平拉力后。

该物体又向前运动了1.5 m后停了下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撤去拉力后,物体又向前运动了1.5 m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拉力做的功为230J7.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8.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旱冰鞋装有滑轮B.雪天轮胎绕上链条C.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D.给车轴加润滑油9.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B.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10.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1/11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1kg/m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①小球的质量是40g②小球的体积是50cm1③液体的密度是1.1×101kg/m1④小球的密度是0.9×101kg/m1.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11.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当物体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50N 拉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50NB.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50NC.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0D.物体将竖直向上运动12.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他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A.B.C.D.13.如图,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变大B.不变C.变小D.不能确定14.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A.守门员接住飞过来的足球,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B.在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公交车上的人会向后倾倒,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有惯性C.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活塞式抽水机能把水抽上来,是利用了流体压强的作用15.如图所示,浸没的潜艇甲和漂浮的渔船乙均由河里驶入海中。

上海市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受到的重力最接近2N的是()A.两个鸡蛋B.一个苹果C.一枚大头针D.一把学生用的椅子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拉车时,车只受力而不施力B.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C.不存在只给别的物体施力,而自己不受力的物体D.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较显著3.春晚,我们能欣赏到很多传统杂技表演,“顶碗”就是其中之一。

如图是一名男演员正举着一名头上顶着碗的女演员,并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碗没有惯性B.若此时碗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碗会落到地面C.男演员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男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女演员对男演员的压力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4.自行车已成为我们绿色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措施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给链条加润滑油B.车座做得宽大C.轮胎上刻有花纹D.用力捏刹车把手5.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相同烧杯中,鸡蛋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A.F1= F2,p1< p2B.F1< F2,p1= p2C.F1> F2,p1> p2D.F1= F2,p1= p26.如图所示,在轻质杆OB的中点A处,悬挂有重为G的物体M,在端点B施加方向始终跟杆垂直的拉力F,杆从虚线位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至图示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拉力F跟它力臂的乘积不变GB.拉力F始终小于12C.拉力F逐渐变大D.重物M对杠杆拉力的力臂逐渐变大7.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8.如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次木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C.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则物体G的重力为___________N,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___________N。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上海沪教版)(考试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上海沪教版)(考试版)

物理试题 第1页(共12页) 物理试题 第2页(共12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初二物理(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第二学期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冷热B .80℃的水比80℃的铁冷C .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D .以上说法都不准确2.质量相同的两个金属块,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2,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3:4B .4:3C .1:3D .3:13.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辆相同小车的s ﹣t 图像,关于这两辆小车的动能,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的动能相等B .甲车的动能大C .乙车的动能大D .缺乏条件,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是四个实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个实例不同的是( )A . 烧煮食物B . 锯条发烫C . 屁股“冒烟”D . 搓手取暖5.下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 .甲、乙、丙、丁B .甲、丙、乙、丁C .丁、丙、乙、甲D .丁、丙、甲、乙6.利用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提升重物G ,支点是O ,动力作用在A 点,那么使用它( )A .一定是省力杠杆B .一定是费力杠杆C .不可能是等臂杠杆D .可能是等臂杠杆7.如图所示,m A >m B >m C ,三个物体在同样大小的力F 的作用下,都沿着力F 的方向移动距离s ,比较F 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结论是( )A .三次做功一样多B .对A 做的功多C .对B 做的功多D .对C 做的功多物理试题第3页(共12页)物理试题第4页(共12页)……○………………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外………………○………………装………………○………………订………………○………………线………………○………………8.如图所示,拉力F的功率为3.6W,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A重力的0.3倍,不计滑轮处摩擦和绳重,则()A.1s内重力做功3.6J B.A的重力为120NC.拉力F=36N D.摩擦力为18N9.小明将长木板端垫高做成斜面,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半径为10cm的球,沿斜面向下,由A处运动到B 处的过程。

上海市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上海市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上海市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兰生复旦)自行车沿斜坡匀速驶下的过程中,它具有的----------------( )。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2.(立达中学)如图1所示,是汽油机汽缸工作时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吸气冲程的是------( )。

3.(上外附中)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

A .滴在地砖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净B .水往低处流C .风吹时,风车转动D .烟从烟囱里冒出来4.(西南位育)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C.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D.与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均无关5.(世界外国语)如图2中所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图--------------( ) 。

6.(行知二中)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人,沿同一路线登上一个小山头,甲是快速跑上去的,乙是慢慢走上去的,则两人登山的功率 ------------------------------------------------------( )。

A.甲的功率大 B.乙的功率大 C. 一样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风华中学)在100牛的拉力作用下,重200牛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前进2米时,拉力对物体做功---( )。

A.一定是200焦B.一定是400焦C.可能是200焦D.以上说法均不对 8.(华育中学)关于物体的体积、质量、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小的物体,质量一定小B .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C .质量相等的物体,它们的密度一定相等D .质量相等的物体,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大 9.(市西中学)如图3所示为等刻度轻质杠杆,A 处挂2牛的物体,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B 处施加的力( )。

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上海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温度值中,属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是( )A 35℃B 37℃C 39℃D 42℃2、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A 质量B 热量C 温度D 密度3、沿海地区水份充足,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的主要原因是水具有较大的( )A 热量B 密度C 比热容D 质量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来”的原因是( )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C 分子是很小的D 分子间存在间隙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 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C 没有被举高的物体没有内能D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6、运动员投向篮框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 )A 只具有动能B 只具有重力势能C 既有动能,也有重力势能D 既无动能,也无重力势能7、下列过程中,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 跳高运动员过杆后下落B 拉满弦的弓把箭射出C 击起的排球向上运动D 出站的列车加速前进8、关于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结成冰,密度不会变B 带入太空的笔记本,密度会变小C 牛奶喝掉一半,密度会变小D 给打足气的篮球再充气,球内气体密度会变大9、下列对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在赛道上疾驶的F1赛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B 冉冉上升的氢气球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C 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D 紧握在手中静止的瓶子所受重力和手对瓶向上的摩擦力10、学习物理时会用到许多科学方法。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研究方法与下面几种方法相同的是( )A 学习滑轮时,不考虑滑轮的重力及任何摩擦B 学习分子动理论时,用扩散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学习比热时,使相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等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的热量D 学习内能时,把分子动能、分子势能与物体的动能、势能相类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023上海市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3上海市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3上海市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2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NB .期间,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CC .飞沫的传播速度约为100m/sD .病毒的直径为0.6mm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马拉车时,车只受力而不施力B .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C .不存在只给别的物体施力,而自己不受力的物体D .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较显著3.一竖直向上抛出的硬币,若在最高点时失去一切外力作用,则硬币将( )A .保持静止B .向上匀速运动C .向下匀速运动D .向下加速运动4.如图所示的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书包肩带做的很宽B .坦克使用的是两条很宽的履带C .铁轨铺在枕木上D .用细线切割煮熟的鸡蛋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减小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B .风筝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空气的浮力C .活塞式抽水机利用大气压可以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D .接种疫苗时给注射器施力推药液是利用了大气压强6.如图所示,有轻质木板(质量可忽略不计)长为 L ,右端放一重为 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 F 拉着,左端可绕 O点转动。

当物块向左做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

则拉力 F与物块运动时间 t 的关系图像是( )A .B .C .D .7.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t 3310N/kg 110kg/m g ρ==⨯水,A .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500NB .石料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先增大后不变C .石料排开水的最大质量为50kgD .若把石料全部没入海水中,钢绳中的拉力将小于900N8.如图所示,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点匀速直线运动到点,段拉力为,做的功为,功率为;段拉力为200牛,做的功为,功率为,则( )A .,B .,C .,D .,9.如图所示,体能测试中小明用2000N 的力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已知从b 到d 的水平距离为7.5m ,c 为实心球的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实心球做功15000JB .实心球在c 点处于平衡状态C .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从b 到d 过程中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D .从a 到d 的过程中实心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10.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400N ,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 ,用力F 拉动木箱使它在5s 内匀速直线运动了3m (不计滑轮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F 的大小为200NB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C .绳自由端移动了6mD .拉力F 的功率为60WOQ O Q OP 1F 300N 1F 1W 1P PQ 2F 2F 2W 2P 12:1:1W W =12:1:1P P =12:3:2W W =12:3:2P P =12:2:3W W =12:3:2P P =12:1:1W W =12:3:2P P=11.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上海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上海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上海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彩虹B. 镜子中的倒影C. 日食D. 月食2. 下列哪个不是能量转换的形式?A. 电能转换为热能B.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C. 化学能转换为光能D. 速度转换为能量3. 下列哪种物质状态变化伴随着吸热?A. 融化B. 凝固C. 汽化D. 冷凝4. 下列哪种力不是摩擦力的一种?A. 滑动摩擦力B. 静止摩擦力C. 空气摩擦力D. 重力摩擦力5. 下列哪种声音特性与频率有关?A. 音调B. 音量C. 音色D. 音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的质量与重量是相同的概念。

()2.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3.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4.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5.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的单位是______。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3. 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4. 声音的高低称为______。

5.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什么是光的折射?3. 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4. 简述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5. 什么是电路的串联和并联?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质量为5kg,以10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能。

2.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度,求折射角。

3. 一个电灯泡的功率是100W,正常工作1小时,求消耗的电能。

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力作用,摩擦力为5N,求物体的加速度。

5. 一个电路由一个电源和两个电阻组成,其中一个电阻为10Ω,另一个电阻为20Ω,求总电阻。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受力情况,并说明物体最终会处于什么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二)试卷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冷热B .80℃的水比 80℃的铁冷C .0℃的水与 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D .以上说法都不准确2. 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冬天晒太阳取暖B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C .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降温D. 古人钻木取火3. 如图 1 所示,分别表示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四个冲程,其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B图 1C D4. 甲乙两只质量不同的实心铁球,已知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现将它们投入同一沸水中, 一段时间后取出.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A.热量一定由甲传递给乙 B. 热量一定由乙传递给甲C. 热量可能由甲传递给乙D. 没有发生热传递5. 由c =Qmt得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比热,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物质的比热,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成反比C.物质的比热,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成反比D.物质的比热,与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均无关6.一根粗细均匀的杠杆AB,在两端A、B 处分别作用竖直向下的力F1、F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若使力F1、F2同时各增加2 牛,则杠杆失去平衡,且A 端下降,由此可以判断杠杆AB 的支点位置()A.不在杠杆中点,且靠近A 端B.不在杠杆中点,且靠近B 端C.杠杆的中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距离越大,做的功一定越多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一定越多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通过的距离也越大,做的功一定越多D.以上说法均不对8.两个金属块,甲的体积是乙体积的二分之一,乙的质量是甲质量的3 倍,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A.3:2 B .2:3 C. 6:1 D. 1:69.中空的铁球、木球、铝球、铅球,形状完全相同,质量和外观体积都相等,则其中空心部分最大的是(ρ铅>ρ铁>ρ铝>ρ木)()A.铁球B.铅球C.铝球D.木球10.如图2 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其中a、b 两点距水面的深度相同,a、c 两点距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ρ水>ρ 酒)()A.在a、c 两点水平面以上,水的质量比酒精大B.在a、b 两点水平面以下,水的质量比酒精大C.若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没有抽完),图 2则瓶中剩余部分水的质量比酒精多D.若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没有抽完),则瓶中剩余部分水的质量比酒精少二、填空题(每格1 分,共30 分)1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用温度计测量罗布泊沙漠中某一天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如图3 所示,则当天的温度差为。

图312.常温下将磨得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放置几年后可以发现它们相互渗入,这个现象说明;如图4 所示,将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让它们紧密接触,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

将半杯水和半杯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说图4 明。

13.比热容是物质的之一。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焦/(千克·℃),表示。

用水作为汽车的发动机及发电站中汽轮机的冷却剂,它们都是利用了水的的特点。

14.骑自行车下陡坡,尽管停止用力蹬车,速度却不断加大,这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在,动能在_, (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拉紧的弓将箭射出,这时能转化成能。

15.一个质量为250 克的玻璃瓶,装满水时测得总质量为1.5 千克,它最多能装千克的酒精。

若再将一金属块投入装满酒精的瓶中,溢出24 克的酒精,则金属块的体积为米3。

(ρ 酒精=0.8×l03 千克/米3)16.冰的密度为0.9×l03 千克/米3,质量为18 千克的冰块,体积为米3。

若冰块吸热后,有4 分米3的冰熔化成水,则水的质量为千克。

一定质量的冰与它完全熔化成水的体积之比为。

17.一个质量为540 克,体积为360 厘米3的空心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厘米3;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克。

该空心部分装下与水质量相等的酒精。

(选填“能”或“不能”)(ρ铝=2.7×l03 千克/米3,ρ水>ρ酒精)图7F A和F B都为200 牛滑,轮重10 牛则,G A=图718.如图5所示不,计滑轮的摩擦,牛;G B=牛。

若物体A 在4 秒内被匀速提高了2 米,则力F A做功的功率为瓦。

19.一瓶某种气体的密度为5 千克/米3,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为克/厘米3;一瓶煤油,瓶内煤油的密度为0.9×l03 千克/米3,将煤油倒去一半,则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为克/厘米3。

如图6(a)所示为一瓶矿泉水,小刚将它放在冰箱冷冻降温,矿泉水结成冰块,同时发现饮料瓶“变胖”了,如图6(b)所示。

饮料瓶“变胖”的原因是。

(ρ水>ρ冰、)(a)冷藏前(b)冷藏后图 5图620.为了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对初温均为20℃,质量均为100 克的水和煤油进行加热(设两液体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同),实验过程如图7 所示,请观察实验操作及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7(1)实验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图(a)与(b)可得:。

(3)分析比较图(b)与(c)可得:。

三、作图题(共7 分)21.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在图 8 中做出力F2的示意图,以及力F1的力臂L1。

22.如图 9 所示,某同学用一根硬棒撬动一块大石块,棒的上端 A 是动力作用点。

请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块的最小动力F,并在图上标出支点的位置 O。

23.用一个动滑轮,向上匀速提升重物,若把动滑轮看作是变形的杠杆,请在图10 中标出支点 O、动力臂L1、阻力F2。

LO F图 8 图 9 图 10四、计算题(共 22 分)24. 一家大型焚烧生活垃圾的发电厂,每天通过焚烧垃圾可生产出 4.2×1012 焦耳电能。

(1) 如果这些能量用来加热生活用水,能把多少千克水温度升高 50℃?(2) 若冬天每户每天用热水 500 千克,则这些热水能供 100 户人家用多少天?水的比热容为 4.2x103 焦/(千克·℃)25. 如图 11 所示,一把杆秤自重不计,已处于平衡状态,已知 CO=4 厘米,OD=36厘米,秤砣的质量为 0.4 千克,求:(1) 被称物体的质量;(2) 若这把秤所能测物体的最大质量为 5.6 千克,求 OB 的长度。

甲乙 图 1126. 桑塔纳轿车的质量是 1.5 吨,它以 108 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20 分钟, 轿车受阻力是车重 0.1 倍。

求(1)求发动机的牵引力 F ; (2)求发动机所做的功 W ; (3)求发动机的功率 P 。

27. 如图 12 所示,正方体甲的边长为 0.1 米,密度为 8.9×103 千克/米 3,正方体乙的边长为 0.2 米,质量为 16 千克。

(1) 求甲的质量;(2) 求正方体乙的密度;(3) 若沿正方体乙的上表面挖去一底面积为 0.01 米 2、图 12高为h 的长方体,并在挖去部分中倒满水,是否有可能使乙物体的质量和甲物体相等?请通过计算做出判断。

五、实验题(每格1 分,共21 分)28.小明同学做“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时,在研究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1)实验中多次改变 A 物质的质量,其目的是:。

(2)分析比较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接下来,他换用其它物质继续实验,其目的是:。

表一 A 物质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1 8 102 16 203 24 3029.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13 所示。

此时杠杆(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2)在调节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3)开始实验前,某小组同学准备了砝码、弹簧夹、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带刻度的杠杆,其中多余的器材是,缺少的器材是。

(4)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是为了研究时,杠杆的平衡条件。

(5)某小组的同学采用两边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当杠杆平衡时,测得的数据如表二所示。

经过对表格中数据的比较,可得到的结论是:。

表二30.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 14 所示,让同一小球两次分别从同一滑轨的 A 处和B 处自由滚下:(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2)此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3)通过比较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结论:。

纸盒纸盒B31.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 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都不能使天平平衡,指针仍然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 , 这 时 应该。

(2) 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A图 14杯, 按图 所 示方 法 进行 测 量, 则 矿石的体积是cm 3图 15(3) 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 175g ,则矿石的密度是千克/米 3;从图 A 到图 B 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2.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

实验时,他们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乙的体积及质量, 记录数据如表三、 表四所示。

表三 甲物质(液态)表四 乙物质(液态)(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与 3(或 4、5 与 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小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小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体积与质量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同种物质,体积与质量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请判断: 的结论是合理的(选填”小明”、“小华”或“小明和小华”)。

(4) 小明为了进一步研究同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如表五所示。

请在表三的空格处填上栏目。

表五 甲物质(液态)物理期终末试卷答案解:(1) m1=ρ v=8.9×103 千克/米3×(0.1 米)3=8.9 千克(2) m=16 千克/(0.2 米)3 V=2000 千克/米3(3) m1=m2 △m=ρv=ρsh8.9 千克=16 千克+1000 千克/米3×0.01 米2×h-2000 千克/米3×0.01 米2×hh =0.71 米0.71 米>0.2 米,不可能“”“”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