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配套作业:第3课 第1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3课 第1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doc

第三课第一节一、课内双基根据课内知识填空。
1.很多古老的文字都起源于________,汉字形成文字体系大约是在________之际,我国最早的有完整体系的文字是________。
【答案】图画,夏商,甲骨文2.汉字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造字方法,其中________是最主要的造字方法。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声3.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形体也在不断变化着,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_。
主要有(1)________(时代)________(2)________(时代)________(3)________(时代)________(4)________(时代)________(5)________(时代)________等五种。
【答案】由繁到简(1)甲骨文(商代)(2)金文(商至秦)(3)小篆(秦至西汉)(4)隶书(秦至汉)(5)楷书(汉魏至今)4.下列对文字起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是在人类的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产生出来的。
B.世界上的古老文明都有自己独立形成的文字,这些文字都跟图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我国目前能确定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D.文字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一旦产生,便永恒流传,如中国的汉字历经几千年传承至今。
【答案】D(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永恒流传,如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都已经消逝了。
)5.仿照下列例句中妙解汉字的用语特点,再自选一个不同的例字并对其进行妙解。
(仿式可多样化,但必须要突出“妙解”二字)例句(1)愁:秋来了,叶落了,心烦了。
旱:烈日当空照,遍地水分干。
例句(2)思:耕耘心田,收获牵挂。
谤:不当面指责,只在一旁议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懑:怨多了,气满了,心沉了;志:士来了,心定了,无悔了;冰:风起了,冬来了,水凉了;财:宝贝多,人才多,富贵来;明:日月共升,普天同照;沁:沐浴春雨,心有快意;忍:立刃于心上,卧薪尝胆;守:将尺寸之地,收藏于心房之间;诗:把古寺一样幽深的禅意说出来;6.按造字法归类,下列汉字有不同的一组是()A.象形字:日月人木门马B.指事字:二刃上本甘C.会意字:休囚尘纹孬牧D.形声字:茵闻空姿园理【答案】C(“纹”为形声字。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第三课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Word版含答案

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她是超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神秘精灵。
她根植华夏,面对世界,走向未来;她生机蓬勃,青春长葆,活力永存。
她就是棱角分明、庄重齐整的汉字。
每一个字,都是一页恢宏的历史,一串灵动的音符,一幅飞动的图画。
本课我们就一起展开汉字的魅力画卷,去发现汉字的瑰丽和神奇。
在学习中,我们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观察、思考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语言新现象、新问题,学会辨析,在应用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规范语言。
要注意平日积累。
应随时随地记下常见易错易混字,并注意分门别类地整理,加强记诵。
同时注意在写作中避免写错字、别字或结合作文辨析修改错字、别字。
篇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考点对接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的魅力;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信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第二节:《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了解我国在汉字简化和规范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树立起尊重汉字、爱护汉字的观念,并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第三节:《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了解汉字的构造理解笔画、部件、偏旁等概念;规范拆解汉字部件与汉字构造特点相关的语言应用题(字谜、图文转换)第四节:《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正确书写汉字,消灭错别字认识错别字类型,归纳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字,了解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培养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意识动态语境中考查字形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主题展示引子感悟“神”的诞生―→原始文字特点⎩⎪⎨⎪⎧ 原始汉字很像图画线条比图画抽象,类似符号汉字根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探究看“图”识字:甲骨文―→造字方法和字形演变⎩⎪⎨⎪⎧ 字形跟字意有关联象形字越来越不象形[附]1.课本中所列古文字对应今天的汉字分别是: 舟、车、册、又、其(“簸箕”的“箕”的本字)、月、川、刀;门、凤、鱼、鹿、羊、牛、犬、豕;下、亦(“腋”的本字)、龙;贝、翼、射、立;女、妇、乳、毓(同“生育”的“育”);书、从、莫(“暮”的本字)、明。
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三课第一节 字之初 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人文掌故“夫”字探源“夫”字的造型,不只表示一般的男子,它其实向人们展示男子中有志之士的风采。
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夫”字中的“人”是象形字,即“人”的形象,当“人”把两手张开,就成了“大”,即“大人”。
但是,在人们看来,再大的事物也大不过“天”,所以造字者在“大”字上再加一横,而成为“天”字。
而人总是不甘做“天”的奴隶,拜倒在老天爷脚下,他们有敢于冲破天的气概,所以“天”字出头,成为大丈夫的“夫”字。
►名句有约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6.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素材积累关于文字的知识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①古埃及圣书字;②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③中美洲的玛雅文;④印度的梵文;④汉字。
2.汉字知多少。
汉字在其最初的殷商甲骨文时期,就已约有4500个单字;具有2000年生命的希腊字母只有24个大写字母;具有1500年历史的玛雅文的符号约有270个;巴比伦楔形文字有640个基本字;埃及圣书字早期有700多个符号,而后增至2000多个。
汉字到了小篆时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共收篆文字9353字;隋代陆法言《切韵》收12158字;宋代陈彭年、邱雍等编《广韵》收26194字;宋代丁度等编《集韵》收53525字;清代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收47035字;近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录53768字。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第三课第1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2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学情分析本课在对汉语基础知识和语音常识的讲解背景下,进一步对于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汉字起源和演变的基础上加深对汉语的理解,同时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题目,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掌握汉字的造字方法。
3、感受汉字之美,热爱汉字,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教学工具:汉字的起源、演变微课,幻灯片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2、难点:热爱汉字,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每一个汉字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对汉字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汉字,去领略神奇的汉字文化。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掌握汉字的造字方法。
3、感受汉字之美,热爱汉字,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三、自主学习,了解起源1、谁创造了汉字?仓颉造字。
中国是一个崇拜文字的国度。
仓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在神话谱系中常与女娲炼石补天、盘古开天辟地比肩并论。
鲁迅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作过精辟的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但以仓颉为杰出代表的汉文字创造者,终于终结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后世誉之为“文字初祖”,实乃当之无愧。
2、最早的汉字是什么?我们目前能确定的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
3、甲骨文是谁发现的呢?说到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
资料补充:王懿荣:散尽家财收集甲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秋天,国子监祭酒(当时最高学府官职名,主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王懿荣得了病,用了许多药都不见轻。
后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药方上有一味叫“龙骨”的中药。
2019秋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演练:第三课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印章可以说是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 B.文字的发明就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是印章 C.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文字的发明 印章可以说是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 D.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文字的发明 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是印章 解析:由语境可知,第一个横线,要说明的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是文字的发明”;第二个横线,要说明的是“印章是古印度河流域文 化的特色”。分析四个选项,A、B 两项中的第一个横线处的内容,颠 倒了表述对象的主客体;B、D 两项中的第二个横线处的内容,颠倒 了表述对象的主客体。 答案:C 5.仿照示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下列汉字的意美。 示例:明——一轮似火的红日,一弯皎洁的月,交相辉映,为人 们驱走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劣——平时如果用力少,到时就会比别人差;缺少能力的 人,其表现就可能比别人差一等。 舒——舍予是一种忘掉自己的精神,这种境界多么令人舒畅;只 有不断地舍弃和给予,才会感到舒心快乐。 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被挑选出来的人,应是 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
诚然,基于拼音字母的横写文字也有其优点:见字发音方便学习, 字母易于输入电脑,以及与数学公式兼容等。但就美感而言,汉字堪 称独步,书法已成为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艺术。反观西方,有谁见过 用拼音字母写的匾额楹联条幅扇面?
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高中语文第三课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具备黔驴技穷风声谈笑风生B.求实实事求是世故人情事故C.陈规墨守成规精心漫不经心D.直接直截了当剧增与日俱增答案 B解析B项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与时具进振聋发聩夙兴夜寐引疚自责B.两全其美秣马利兵良莠不齐掉以轻心C.骨鲠在喉置若罔闻欢心鼓舞声名雀起D.风声鹤唳枉费心机改弦更张闲情逸致答案 D解析A项具—俱,疚—咎。
B项利—厉。
C项心—欣,雀—鹊。
3.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翔实词不达意冷寞颠仆不破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膏腴之地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答案 C解析C项蘖—孽。
A项寞—漠,仆—扑。
B项孪—挛,辟—僻。
D项宵—霄,溯—朔。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拖沓娇生贯养伶俐倜傥不羁B.造次索然寡味迁徙惨绝人圜C.描摹幅员辽阔惶恐法网恢恢D.窥测慷慨激昂装祯举案齐眉答案 C解析A项贯—惯。
B项圜—寰。
D项祯—帧。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追溯惊世骇俗欢跃拾人牙慧B.陷阱献愁供恨临摹成群结对C.零售衣不憋体提要栏杆拍遍D.就犯孤注一掷提炼临渊羡鱼答案 A解析B项对—队。
C项憋—蔽。
D项犯—范。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磋商穷形尽相安份守己迅雷不及掩耳B.时蔽豁然开朗既往不咎恨铁不成钢C.申张置若罔闻设身处地树倒猢狲散D.辐射目不暇接怨天尤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答案 D解析A项份—分。
B项蔽—弊。
C项申—伸。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名曾靠提炼“泔水油”获利不菲.(fēi)的老板告诉记者,炼油点提炼出“泔水油”后会中转到另外一个地方存放加工,进行钩兑、添香、加色,然后出售。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教师用书:第3课 第1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甲骨文的发现相传清末,北京城内有一位山东福山人王懿荣,因患疟疾请太医诊治。
太医诊脉后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是常用以补肾的药材“龙骨”。
王懿荣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一家老中药店达仁堂按方购药。
药买回后,王懿荣打开药包一一审视,无意间发现药包中的“龙骨”上刻有一种和篆文相似而又不太能认识的文字。
这一发现使他大为惊讶。
王懿荣是当时有名的金石学家,对古文字有很深的造诣,“龙骨”上的这些奇异文字,引起他极大的兴趣。
他寻根问底,派人到那家中药店将所有带有文字的“龙骨”全数买回,精心研究,初步断定这些“龙骨”上所刻写的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字,它们根本不是什么“龙骨”,而是商代占卜用的兽甲骨。
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是在这样偶然的机会中被发现的。
[知识·梳理]课程内容知识精要一、文字是怎么产生的1.汉字主要由图画产生。
2.汉字具体的演变过程:文字画——图画文字(文字的雏形,或可称为原始文字)——文字二、汉字有哪些造字的方法主要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1.象形:描摹实物形态而成,如“日(⊙)”“月()”。
2.指事:字由象征性的符号构成,如“上”“下”。
3.会意: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会合而成,即会意字)。
4.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如“芳”“滂”。
造字法(“六书”)中还有“转注”“假借”两种,其实这已经是用字法了,而不属于造字法的范畴三、汉字有哪些不同的样子1.甲骨文: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是我国最早的定形文字。
在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都使用该文字。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
全文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是正规字体。
其字形丰满美观,笔画有曲直、粗细的变化。
3.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大篆的基础上所规定的一种标准字体。
它形体固定,图画性减弱,线条性增强。
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4.隶书: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小篆圆弧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使得笔画直多弯少,使字从无棱角变为有棱有角。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三课 1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课后落

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嘉奖张灯结采奏效突如其来B.慰藉弱不禁风整饬推心至腹C.真谛举步为艰休憩既往不咎D.体恤提纲挈领端倪以逸待劳解析:选D。
A.采—彩;B.至—置;C.为—维。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祸起萧墙予人口实美轮美奂沽名钓誉B.越俎代疱振聋发聩明枪暗剑天翻地覆C.云烟氤氲怀瑾握瑜甘拜下风掉以轻心D.烽火兵燹销声匿迹无上光荣无事生非解析:选B。
疱—庖,剑—箭。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网络热词记录下了我们的沉思以及时代生活的点滴,从流行的热词中,我们可以窥见时代生活的镜像,把握时代跳动的脉博,感应社会的变化。
B.普及知识、完善人们的知识结构,固然可以让更多人远离无知的陷阱,但普及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思维能力,更有助于让国民拥有理性、智慧。
C.《看看这些英国人》这本书,通过描写英国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描摹出英国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一整套独特繁琐、充满轻规戒律的“潜行为规则”。
D.纪念馆在冬日的薄雾中显得静谧而庄严,这里没有怒放的鲜花,没有飘扬的彩旗,也没有大幅的欢迎标语,有的只是一如继往的清新与满眼的苍翠。
解析:选B。
A项,“脉博”应为“脉搏”;C项,“轻规戒律”应为“清规戒律”;D 项,“一如继往”应为“一如既往”。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丁肇中所说的“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对那些欺世盗名、投机取巧的伪学者是一个提醒:学术贵在专一,应恪守学者本份。
B.处于群体中的人,应把团队利益放在首位,如果意见有分歧,要么沟通,要么忍耐,要么干脆淡出那个群体,忌反复,忌聒躁,忌内讧。
C.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人们很渴望拥有一处宁静的港湾,室内装潢高手一定能令你的房子涣然一新,但不一定能给你家带来脉脉温馨。
D.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邓丽君的歌声不经意地飘来,走在路上的中老年人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第一节一、基础知识1.下列汉字演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金文B.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C.甲骨文隶书楷书金文小篆D.甲骨文楷书隶书小篆金文【答案】B【解析】汉字的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2.下面各组汉字中,完全符合括号内所注的造字方法的一项是()A.木(象形)休(会意)江(形声)房(形声)B.座(象形)占(形声)架(会意)芳(形声)C.固(形声)攻(会意)旗(形声)本(会意)D.语(形声)究(形声)材(会意)见(象形)【答案】A【解析】B项,“座”是形声字;“占”从“卜”从“口”,是会意字;“架”是形声字,上声下形。
C项,“攻”是形声字;“本”是指事字。
D项,“材”是形声字;“见(見)”在“人(“儿”为“人”的变形)”上加“目”,是会意字。
3.下面的汉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A.目抢慢力海B.拉琶监弦羊C.饮蜻休峰地D.鹉警雾基羞【答案】D【解析】A项,“目”“力”是象形字。
B项,“监(監)”字表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是会意字;“羊”是象形字。
C项,“饮”“休”是会意字。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挟带杀戮尺椟残羹冷炙B.诙谐踌躇祭祀矫揉造作C.祈祷寒喧舒朗名闻遐迩D.惆怅喧嚣付梓计日成功【答案】B【解析】A项,椟—牍。
C项,喧—暄。
D项,成—程。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遒劲敲竹杠沸反盈天来而不往非理也B.丰腴打圆场煊赫一时识时务者为俊杰C.撕打跑龙套有条不紊言必信,行必果D.接洽挂幌子德艺双罄牵一发而动全身【答案】B【解析】A项,理—礼。
C项,撕—厮。
D项,罄—馨。
6.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山上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答案】C【解析】A项,胜—圣。
B项,故—固。
D项,箭—剑。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________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2)某公司非法占地,终于________,所建37幢别墅式建筑被主管部门勒令全部拆除。
(3)制造“1·20”京广铁路爆炸案的罪犯终于________,被逮捕归案。
(4)他不在村里安心劳动,却跑到城市来乞讨,自找苦吃,真是________。
A.玩火自焚自作自受作茧自缚自食其果B.作茧自缚自作自受玩火自焚自食其果C.玩火自焚自食其果作茧自缚自作自受D.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玩火自焚自作自受【答案】D【解析】作茧自缚: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自食其果: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
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担不好的后果。
“作茧自缚”偏重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使自己受困;“玩火自焚”则强调“玩火”,有自己做的事反过来却害了自己之意;“自食其果”多用于犯罪或犯原则性的、大的错误,常用来表示拍手称快的情绪;“自作自受”应用范围较广,也可用于做了蠢事或犯了小错误,常用来表示埋怨情绪。
8.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去年,南京地铁百万人年均发案数仅为1.2起,跟全国其他城市的地铁相比,无论是发案总数还是百万人年均发案数,均位居全国前列。
B.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C.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D.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答案】B【解析】A项,“位居全国前列”表意不明。
C项,成分残缺,应在“学风建设”后加“等议题”。
D项,句式杂糅,应去掉“组成”或者将“分”改为“由”。
二、语言表达9.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不超过26个字)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画竹名家。
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
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比例都很强劲。
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
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
明代竹画家蜂起。
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叶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
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
”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
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
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答案】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且各家风格独特,技法高超。
10.以下是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的部分面试题目,阅读后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老年人越来越多,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你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香港电影短期内为什么发展得如此繁荣?甲型流感暴发,香港不少孩子停课回家,但他们的家长却因为要上班不能照顾他们,是否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保障孩子利益?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贡献?你怎样看待器官捐赠?如何引导国人接受器官捐赠?(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试题特点。
(用对称句,写出两点即可)【答案】关注社会热点、彰显人文关怀、关注思维能力。
(2)你对这样的试题有何看法?请简要地分点作答,不超过60个字。
【答案】①这样的试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体现。
②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尼泊尔人发明了自己的“楔形文字”。
这些文字①____________________,少许几笔即可完成。
泥板是尼泊尔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除此之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木板文书不易保存,所以现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便有些存留下来,也是破损严重;坚固的石料在当地又极为稀少,几乎成为神庙或皇室专用。
相比之下,泥板成了最好的选择。
【答案】①写法简单②木板和石料也曾充当过书写材料③它们基本已消踪灭迹12.仔细观察漫画《刚出壳的鸡》,说明漫画的画面内容及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案】画面左下方,有一个裂为两半的边缘不齐的蛋壳;右上方是一只刚出壳的小鸡,小鸡张嘴振翅大叫着,嘴巴斜上方写着“破玩意儿!”。
(或:画面由一个裂为两半的边缘不齐的蛋壳和一只刚出壳的小鸡组成,小鸡张嘴振翅大叫着,嘴巴斜上方写着“破玩意儿!”。
)漫画讽刺了那些羽翼未丰就忘本(或:忘记出身、忘恩负义、不懂得感恩……)的人或现象。
13.仿照示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下列汉字由形美引发出的意美。
示例:明——一轮似火的红日,一弯皎洁的月,交相辉映,为人们驱走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劣——平时如果用力少,到时就会比别人差;缺少能力的人,其表现就可能比别人差一等。
舒——舍予是一种忘掉自己的精神,这种境界多么令人舒畅;只有不断地舍弃和给予,才会感到舒心快乐。
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被挑选出来的人,应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
14.有人赞叹,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
请你从下面的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一个画面来解说字义。
不超过100个字。
川采苗牧友【答案】①川——那蜿蜒的河为什么在这里转了个弯儿?是为了伫望对岸迷蒙的风景,想在这里驻足?还是为了聆听潺潺的流水声,想要洗濯喧嚣的心灵?这一川东逝的流水啊,停不下奔腾到海的脚步。
看,那点点滴滴,可是它淡淡的脚印?②友——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们轻轻一握,便定格了千古知音的荡气回肠。
还记得吗?你拨动心的琴弦,奏响那巍巍高山的雄奇,和着那流水的柔美;我拍打桃花潭水的涟漪,见证一段纯真的友情,给盛唐留下了动人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