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1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1)

1140TBq , 气 溶 胶 3.8GBq , 碘 34.2GBq , 氚 55.6TBq,除氚外放射性核素 700GBq。 26.临界安全考虑的主要因素: ①易裂变核素和可转换核素各自所占的份额; ②易裂变核素的质量; ③装易裂变材料的容器的几何条件(形状和尺 寸)和容积; ④易裂变材料在溶液中的浓度; ⑤慢化剂的性质和浓度; ⑥易裂变材料周围反射层的性质和厚度; ⑦中子毒物的性质和浓度; ⑧燃料-慢化剂-中子毒物的混合物的均匀性; ⑨两个或多个含易裂变材料容器之间的相互作 用。 27.职业照射:五年平均年有效剂量小于 20mSv, 五年中任何一年的有效剂量不超过 50mSv。 28.核安全文化:核安全基本原则设计管理责任 纵深防御及若干基本技术原则。 核安全文化是 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的总和,它建立 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站的安全问题 由于它的重要性要得到应有的重视。 29.纵深防御的概念及三道防线:纵深防御原则 要贯彻安全有关的全部活动,包括与组织、人员 行为或设计有关的方面,以保证这些活动均置于 重叠措施的防御之下,即使有一种故障发生,它 将由适当的措施探测、补偿纠正。 第一道防线: 预防事故 第二道防线:控制事故 第三道防线: 缓解事故。 30.冗余:设计中留有冗余度,即系统是双重或 多重配置的,单一部件的失效不会使整个系统失 去功能。 31.密封源的安全使用方法:放射源放在固定的 位置,放射源的清单应妥善保存。若怀疑放射源 丢失必须立刻报告主管辐射防护人员。 使用密 封源时,应按照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采用屏蔽 防护、距离防护或限制工作时间等综合的防护措
《辐射防护一级》练习题库(2016)

辐射防护一级练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 D )不属于天然辐射。
A.外层空间到达地球的宇宙射线B.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C.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D.体检时接受的医疗照射2.假设辐射控制区房间标牌上“氚浓度”栏的下面写着“5DAC”,这个数值和单位代表该房间的环境氚剂量率相当于( B )A.5μSv/hB.50μSv/hC.500μSv/hD.5mSv/h3.某工作区域的辐射水平为200μSv/h,如果你需要在此区域工作2小时,你预计需要接受的辐射剂量为( A )。
A.0.4mSvB.4mSvC.4μSvD.40μSv4.下列辐射类型中,哪种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D )。
A.α辐射B.β辐射C.γ辐射D.中子辐射5.核电厂的辐射类型中,( C )是外照射剂量的主要贡献者。
A.α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中子射线6.下列行动中,哪个既属于人工照射也属于职业照射( A )。
A. 射线探伤人员探伤期间受到的探伤源的辐射照射B. 病人接受χ光机的辐射照射C. 飞机机组人员受到的高空宇宙射线的辐射照射D. 人体受到体内钾‐40的辐射照射7.我们用( A )这个量来衡量放射性核素单位时间里发生衰变的原子核的数量。
A. 活度B. 剂量率C. 速度D. 有效剂量8.《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的职业照射个人剂量限值是: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 B ),但任何一年的有效剂量限值为50mSv。
A. 10mSvB. 20mSvC. 49mSvD. 100mSv9.有效剂量的单位是( A )。
A. mSvB.ppmC.Bq/cm2D.mSv/h10.放射性表面污染(表面活度)的单位是( C )。
A. mSvB.ppmC.Bq/cm2D.mSv/h11.在人一生中, ( C )会受到放射性的照射。
A.从事放射性工作时才B.进行放射性治疗时才C.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刻都D.进入核设施场所才12.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进行的照射称为( B )照射。
辐射防护1

笔记本电脑的辐射值:
• 显示屏前10cm处0.13μT,30cm处0.10μT • 显示屏侧面30cm处 0.13μT • 键盘上方0.19μT • 电源适配器0.22μT • 普通鼠标0.1μT, 普通键盘0.11μT • 无线鼠标 鼠标上方0.53μT,无线键盘 键盘
上方 0.96μT • 无线网卡上方 0.15μT
2、防护措施 (1)、距离防护
一、防护基本原则与措施
原理:照射率与辐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实验证明:在距离某设备操作台10cm处的
电场强度是170~240V/m;在50cm处,强度
降到原来的31.2%;100cm处,降为13.6%;
2m处达到极小。
小技巧
小技巧
用AM(调幅)收音机判断 电器使用的安全距离。
通用
5、通用电器辐射防护
二、电器的防护
• 电器运行时,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电磁辐 射的能量与传播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能
量在空气中的衰减很快。我的测试:
① 海信55寸高清电视:
968V/m, 14.7mGs L<1cm
690V/m, 2.8mGs L=10cm
68V/m, 1.2mGs
L=50cm
国外对青少年使用手机的限制
• 英国:限制16岁以下儿童使用手机,除非遇到 紧急情况才能使用移动电话。
• 芬兰: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服务,违者处以 最高10万欧元的罚款。
• 意大利: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 • 日本: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上学。 • 美国:多数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 韩国:限制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手机。青少年手
常见损伤
4、微波炉辐射—防护措施
• 选用正规厂家的合格品牌。我使用的格兰仕微 波炉,贴近面板的辐射是380W/cm2。
电离辐射防护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章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一讲 电离辐射场
一、电离辐射
电离( ):从一个原子 电离(Ionization):从一个原子、分子或其他束缚态中释 ):从一个原子、 放出一个或多个电子的过程。 放出一个或多个电子的过程。 电离辐射( ):能够引起电离的带电 电离辐射(Ionization Radiation):能够引起电离的带电 ): 粒子和不带电粒子。 粒子和不带电粒子。 *从一个原子中释放出一个价电子需要的能量 ~25eV ; 从一个原子中释放出一个价电子需要的能量:4~ 从一个原子中释放出一个价电子需要的能量 *能量 能量>10eV的光子 能量 的光子
例如: 例如:
点处, 时刻的粒子注量率φ ) 辐射场 r 点处,t 时刻的粒子注量率φ(t) :
( 当 Δt → 0 时)
(t)/Δ φ(t)=ΔΦ(t)/Δt
dΦ(t)/dt
ΔΦ (t) = Φ (t +Δt)–Φ (t) +Δt)–
Φ (t)
da
dN进入小球体的粒子数。 进入小球体的粒子数。 da 小球体截面积,单位m 小球体截面积,单位 2。
P
Φ 粒子注量,单位 -2。 粒子注量,单位m
Energy fluence(能量注量)Ψ: Ψ(T,r) (能量注量) : ( , )
T时间内,进入以 r 点为球心的单位截面积小球的辐射能。 时间内, 点为球心的单位截面积小球的辐射能。 时间内
常见的电离辐射
辐射 α β n P γ X 2 protons + electron neutron proton High Energy Electromagnetic Photons Same as Gamma-Rays 组成 2 neutrons 质量 Relatively Heavy Relatively Light Middle weight Middle weight non non 电荷 Double Positive Single Negative non positive non non Slow < 3×108m/s × various various 3×108m/s × 3×108m/s × 速度
辐射防护第三章1

表3-9 2004年各国期望寿命(2006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序号 1 国 家 阿富汗 男 42 女 42 序号 44 国 家 古巴 男 75 女 80 序号 115 国 家 莫桑比克 男 44 女 46
2
3 5 9 10 14 20 23 29 31 33 35 36 37
阿尔巴尼亚
安道尔 安哥拉 澳大利亚 奥地利 孟加拉国 不丹 博茨瓦纳 柬埔寨 加拿大 中非 智利 中国 哥伦比亚
24
1.
2.
3.
系辐 中射 的剂 决量 定: 因剂 素量 。- 效 应 关
25
物理因素总结(一)
(1)辐射类型 外照射: 内照射 :
g>b>a (危害程度) a>b>g (危害程度)
(2)剂量率、受照时间间隔 剂量率 生物效应 时间间隔 生物效应
26
物理因素总结辐射效应
植入前期(0—8天)
孕体发育:
主要器官发生时期 (9—60天)
胎儿发育时期(60—270天)
自受精卵至孕龄8周前称为胚胎,
8周以后称 为胎儿。
14
胚胎不同发育阶段,2Gy X射线照射下死胎或畸形的发生率
15
(2) 辐射的敏感性
表3-5 不同生物种系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29
北京晨报报导
2006年8月15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 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报告显示,至2005年年底,北京 市居民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80.09岁,比2001年提高 了4.24岁,其中女性为81.76岁。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 寿命是71.4岁,2004年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1.8岁。平 均每年提高0.1岁,而北京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近年来增 速则是每年1岁,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分析认为,目前日本、 瑞典等国家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84岁到85常岁之间, 属于世界上的最高水平。北京的平均寿命虽然比这个最 高水平低,但已经接近一般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放射性与辐射防护

放射性与辐射防护
放射性是指物质内部存在放射性核素并释放能量的属性。
放射性物
质可以通过放射性衰变或核反应释放辐射能量,包括α、β、γ 射线、
中子等。
而辐射防护是一系列措施,旨在降低人体或环境受到放射性
材料辐射的风险。
辐射防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人员免受辐射伤害,确保放射性材料的
使用和处理不会对公众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一些辐射防护措施包括:
1. 时间:最简单且有效的措施是减少接触辐射源的时间,尽量减少
暴露时间。
2. 距离:与辐射源保持适当的距离,减少辐射强度。
3. 屏蔽:使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铅等,来减少辐射的穿透。
4. 个人防护装备: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面具、
护目镜等。
5. 辐射监测:对辐射源和工作环境进行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
范围内。
6. 控制源的使用:限制放射性材料的使用和储存,并确保按照合适
的方法处理废弃物。
7. 培训和教育:对从事与放射性材料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
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实践技能。
辐射防护的重要性不仅适用于核能、医疗和工业等行业,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设备,如手机、微波炉等。
正确的辐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人们暴露于放射性材料所带来的风险。
核辐射防护知识1

•
β射线: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空气中射 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γ射线、x射线强。
– 防护方法:一铅板阻挡,或离他远一点
•
γ射线(伽马射线):γ射线是原子衰变裂解时放出的射线之一。此种电磁波波长很短,穿 透力很强,又携带高能量,容易造成生物体细胞内的DNA断裂进而引起细胞突变、造血 功能缺失、癌症等疾病。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 长很短(0.001-0.0001nm),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剂量比较 均匀,危险性大,必须屏蔽。
• •
福岛一厂的一个反应堆爆炸,冒出浓烟。居然说是氢气爆炸。 按照一般季风,吹到中国的可能性不大,会向北吹到俄罗斯库页岛,勘察加去了。 但是经过的日本土地,就被沾染了。----哎,麻烦大了。
• • •
日本东北部福岛设施的核电厂的反应堆压力上升,可能已经失控。(爆炸前) 福岛核电厂的疏散半径,已经扩大到10公里,4万5千人需要被疏散。 本社记者13日在福岛县注意到,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40公里的田村市也有近1万人被转 移,虽然政府公告说转移半径为20公里以内,但实际上转移半径已扩展得更广。
•
• •
美国推测的核污染区,都飘到美国西岸了
西岸只有一周时间,从波音,微软所在的西雅图开始,一直到洛杉矶,甚至拉斯维加 斯,可以进世界前五大的经济区域,大家呆着还是闪人? 2011年03月14日16:12 新浪科技 美国直升机发现核幅射,航空母舰终止救援活动。
• 若风向不变,上海无忧
• 3.14冷空气到达北京,等到日本应该是2天 以后,新疆的冷空气目前还没有到,估计 需要3-4天。今年还没有沙尘暴的预警,现 在真是盼着它来了。 北方的春季大约是20天,过后就会迅速进 入夏季,南风就来了。 • 切尔诺贝利爆炸引发的死亡是10万人,扩 散2000公里,30万人被沾染。
辐射防护培训1

承办部门:
培训目录
一、放射性相关概念 二、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三、辐射防护 四、辐射对人体影响 五、辐射安全事故案例 六、核技术应用 七、辐射防护法律法规 八、辐射防护安全文化
精选ppt
2
放射性相关概念
1、放射性:是指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
2、射线种类:α射线为氦原子核,带正电,穿透能力差,一张纸或 者7公分空气足以屏蔽。
权在不同许可证持有者之间的转移。
辐射事故,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
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者有环境污染后果。
精选ppt
23
辐射防护安全文化
1、背景
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厂发生事故
1986年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认识:核电厂发生的任何问题某种程度上都源于人为的 错误 ,人的
。
5各种放射性标志:
精选ppt
5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6、放射性活度:国际单位:贝克,符号:Bq表示
1Bq=1次衰变/秒
1Ci=3.7E10次衰变/秒
7、吸收剂量:受照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多少,国际单位Gy
1Gy=1J/Kg
8、当量剂量:用于表示人体某个组织器官接受的剂量,以符号“H” 表示,国际单位是“希弗” ,符号:Sv 表示
位置。之后不久就出现恶心呕吐,单位马上送至就近医院,后又转 至北京307专业医院救治,但由于吸收剂量过大(病例A受照剂量在 20~25Gy,病例B受照剂量在9~15Gy),2人分别于受照射后33和75 天救治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1,该辐照装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光电,联锁等系
设施失效。
2,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没有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辐射防护7.1辐射量的定义、单位和标准描述X和Y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
前者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
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
所谓“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
7.1.1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1、照射量(1)照射量的定义和单位照射量是用来表征X射线或Y射线对空气电离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定义:所谓照射量是指X射线或Y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释放出来的所有次级电子(负电子或正电子),当它们被空气完全阻止时,在空气中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的(带正电或负电的)离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
其定义为dQ除以dm的所得的商,即:P二dQdm式中dQ――当光子产生的全部电子被阻止于空气中时,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体积球的空气质量用图表示1立方厘米的干燥空气,其质量为0.001293克,这些次级电子是光子从0.001293克空气中打出来的,它们在0.001293克空气中的里面和外面都形成离子,所有这些离子都计算在内,而在0.001293克外产生的次级电子发射形成的离子则不计算在内照射量(P )的SI 单位为库仑/千克,用符号 CKg J 表示,沿用 的专用单位为伦琴,用字母 R 表示。
1伦的照射量相当于在标准的状 况下(即0C, 1大气压)1立方厘米的干燥空气产生 1静电位(或2.083 x 109对离子)的照射量叫1伦琴。
1静电单位=3.33 x 10-10库伦1cm 3干燥空气质量为 0.001293克=1.293 x 10-6千克 」01 伦=3.33 10 上=2.58 x 10-4库伦/ 千克1.293x10一个正(负)离子所带的电量为 4.8 x 10-10静电单位,1伦是在干燥空气中产生 1静电单位的电量,所以产生的电子对数为1/4.8 x10-10=2.083 x 109对离子。
照射量只适用于 x 、Y 射线对空气的效应, 而只适用于能量大约在几千伏到3MV 之间。
(2)照射量率的定义和单位照射量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的照射量也就是 dp 除以dt 所得的商照射量率(P )的SI 单位为库伦/千克时,用符号 伦/ 时(Rh")、伦/ 秒(RS") 2、比释动能比释动能是指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在单位质量的物质中 释放出来的所有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dE tK =dm式中dE t ——不带电粒子在质量为 dm 的某一物质内释放出来的全 部带电粒子的即:p 二 dpdtCKg 廿或初始动能的总和。
比释动能只适用于不带电粒子和、Y射线,但适用于各种物质。
单位:焦耳/千克(J • kg-1 )其单位“戈瑞” (Gy) 1Gy=1Kg受照射的物质吸收1J的辐射能量即:1Gy = 1J Kg'1。
毫戈瑞mGy、微戈瑞j Gy , 1Gy 二10 mG^ 10 1Gy_2沿用单位拉德rad : 1rad = 10 Gy比释动能率'■-的定义和单位d瓷单位时间内的比释动能'dt单位:戈瑞/秒Gy s J3、吸收剂量(1)吸收剂量的定义和单位吸收剂量是用来表征受照物体吸收电离辐射能量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定义:任何电离辐射,授予质量为dm的物质的平均能量d〒除以dm 的所得的商,即:D = d;dm式中「为平均授予能,或者说: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
它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质。
吸收剂量(D)的单位和比释动能相同,SI单位是焦耳千克-1表示,其特定名称为戈瑞(Gy)沿用单位为拉德(rad)1戈瑞=1焦耳/千克1戈瑞=100拉德(2)吸收剂量率的定义和单位吸收剂量率(D )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剂量的增量,严格定义为:某一时间间隔dt 内吸收剂量的增量dD除以该时间间隔dt所得的商即:dD/dt,吸收剂量率的单位:戈瑞/时、毫戈瑞/时(mGy/h)4、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的联系和区别(1)照射量和比释动能的关系:X和Y射线照射空气时,如果忽略次级电子能量转移成热能和辐射能的部分即认为在单位质量空气中所产生的次级电子能量全部用于使空气分子电离,贝V空气中某点的照射量P和比释动能K在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的关系为:K =33.72 P公式中照射量P的单位库仑/千克C Kg -1、比释动能K的单位为戈瑞(Gy)例:已知空气中某点X射线的照射量P为1.29 X 10^0 Kg-1,求空气中该点的比释动能K是多少?解:-33.72 1.29 10^ - 4.35 10_3Gy(2)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的关系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分别反映物质吸收电离辐射的二个阶段。
对于一定质量dm的物质,不带电粒子转移给次级电子的平均能量d〒d「与物质吸收能量d〒相等,贝吐匕释动能K和吸收剂量D相等。
即:上述成立必须满足二个条件:首先要求是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其次带电粒子产生的辐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3)照射量和吸收剂量的关系:A、将空气中某点的照射量换算成该点空气的吸收剂量。
1)D 空=33.72-空D空一一吸收剂量(戈瑞)P空一一空气的照射量(库仑/千克)2)D空二8.69 1O‘m空D 空――空气的吸收剂量(戈瑞)P空一一空气的照射量(仑)B、将空气中某点的照射量换算成该点被照射物质的吸收剂量D物质二fPD物质受照物质的吸收剂量GyP――空气的照射量, C Kg Jf――转换因子7.1.2描述辐射防护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照射量、比释动能及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1、当量剂量和单位(1)当量剂量H T吸收剂量只反映被照射物质吸收了多少电离辐射的能量,吸收能量越多产生的生物效应就厉害。
同样的吸收剂量由于射线的种类不同,和能量不同,引起的生物效应就不同,改变这一因素,应该有一个与辐射种类和能量有关的因子对吸收剂量进行修正。
这个因子叫做辐射权重因子W R O (用于对不同种类和能量的辐射进行修正)。
用辐射权重因子修正吸收剂量叫当量剂量。
在辐射防护中,我们关心的往往不是受照体某点的吸收剂量,而是某个器官或组织吸收剂量的平均值。
辐射权重因子正是用来对某组织或器官的平均吸收剂量进行修正的。
用辐射权重因子修正的平均吸收剂量即为当量剂量对于某种辐射R在某个组织或器官T中的当量剂量H「R可由下式给出:H T,R=D T ,R W R式中:W R――辐射R的辐射权重因子D T,R ――辐射R在器官或组织T内产生吸收剂量如果某一器官或组织受到几种不同种类和能量的辐射的照射,则应分别将吸收剂量用不同的 W R所对应的辐射种类进行修正,而后相加即可得出总的当量剂量。
对于受到多种辐射的组织或器官其当量剂量应表示为:H T 八W R D T,RR辐射权重因子的数值的大小是由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选定的。
其数值的大小表示特定种类和能量的辐射在小剂量时诱发生物效应的机率大小。
X、Y射线不论其能量大小其辐射权重因子WR= 1(2)当量剂量的单位由于W R是无量纲的,当量剂量的SI单位为J Kg-1,专用名称为希沃特(S V),因此,1SV =1J Kg_1o此外还有毫希沃特(mS)和微希沃特(卩S V)1S V= 103mS v = 10p2、当量剂量率及单位H T是单位时间内的当量剂量。
SI单位为希沃特•秒-1(S V S-1)3、有效剂量(1)组织权重因子:辐射防护中通常遇到的情况是小剂量慢性照射,在这种情况下引起的辐射效应主要是随机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发生机率与受照器官与组织有关,也就是不同的器官或组织虽然吸收相同当量剂量的射线,但发生随机性效应的机率可能不一样。
为了考虑不同器官或组织对发生辐射随机性效应的不同敏感性,引入一个新的权重因子对当量剂量进行修正,使其修正后的当量剂量能够正确的反映出受照组织或器官吸收射线后所受的危险程度。
这个对组织或器官T的当量剂量进行修正的因子称为组织权重因子,用W表示。
每个W均小于1,对射线越敏感的组织,W 越大,所有组织的权重因子的总和为1。
(2)有效剂量及单位:经过组织权重因子W加权修正后的当量剂量称为有效剂量,用字母E表示。
由于W为无量纲,所以E的单位与当量剂量H T单位相同为J Kg ',专用单位S V通常在接受照射中,会同时涉及几个器官或组织,所以应该有不同组织或器官的W分别对相应的器官或组织的剂量当量进行修正,所以有效剂量E是对所有组织或器官加权修正的当量剂量的总和。
用公式表示如下:E 八W T H TT由当量剂量定义可得到:H T八W R D TRRE 八WT W R D TRT R式中:H T组织或器官T所受的当量剂量W T——组织或器官T的组织权重因子――辐射R的辐射权重因子――组织或器官T内的平均剂量E--- 有效剂量,单位:j Kg J,称为希沃特(S)4、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60号出版物的一些新规定(1)以“确定性效应”取代“非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是指发生机率与剂量成正比而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辐射效应。
一般认为在辐射防护感兴趣的低剂量范围内这种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阈值。
确定性效应:是指通常情况下存在剂量阈值的一种辐射效应,超过阈值时,剂量愈高则效应的严重程度愈大。
(2)进一步明确吸收剂量定义:吸收剂量均指某一组织或器官的平均吸收剂量(D T )单位专用名称:戈瑞(Gy )对于随机性效应的概率,可以用平均剂量来指示:这主要基于这样一种关系:即诱发某一个效应的概率与剂量的关系是线性的,这在有限的范围内是合理的近似。
对确定性效应:剂量与效应的关系不是线性的,所以除非剂量在整个器官或组织内分布是相当均匀的,把平均吸收剂量直接用于确定性效应是不贴切的。
(3)新定义的放射防护剂量单位当量剂量新:H TR = D TR W R旧:剂量当量H = DQND 吸收剂量Q 品质因素N――其它修正因素7.2剂量测定方法和仪器721 辐射监测的内容及分类:1、工作场所监测(1)透照室内辐射场测定(2)周围环境剂量场分布测定(3)控制区和监督区剂量场分布测定控制区是指辐射工作场所划分的一种区域,在该区域内要求采取专门的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以便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有效控制照射剂量和防止潜在照射。
监督(管理)区:是指控制区以外通常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但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区域。
现行标准规定:对控制区的规定是:以空气比释动能率低于40l Gyh J作为控制区边界。
对管理区的规定是:射线照相: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在QGyh—1 以上的范围划为管理区。
射线照相: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在 2.59yhJ以上的范围划为监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