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知识体系总结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组织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感觉,并协调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包括它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身体系统的关联。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控制中心,由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丘脑等组成。

脑干负责调节呼吸、循环和消化等基本功能;小脑控制肌肉协调和平衡;大脑半球是思维、记忆和感觉的中心;丘脑参与调节体温和内分泌功能。

脊髓贯穿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脑脊液(脑脊髓液)、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脊液充当着护理和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角色,它环绕在脑脊髓空腔中,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脑神经直接从大脑和脑干发出,并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其功能范围广泛,包括呼吸、咀嚼、听力、视觉和平衡等。

脊神经则是从脊髓发出,负责传递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三、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神经细胞。

每个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其中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树突是短小的突起,负责接受其它神经细胞传来的信号;轴突是较长的突起,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而突触则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用于信号传递。

四、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号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当神经信号经过神经元的树突传入神经元细胞体时,细胞体受到刺激,产生电化学信号。

信号随后通过轴突传出,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这种传递过程依赖于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突触传递信号到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进行调控的过程。

通过神经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和协调身体的运动、感觉、内分泌、循环和消化功能等。

这种调控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实现。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2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2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2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神经和神经节。

这两个系统协同工作,控制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本文将主要探讨神经系统的构造、功能和异常情况。

神经系统构造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脑位于颅腔内,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

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别控制着人体对不同方面的感知和行为。

同时,大脑还包括丘脑、间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它们协同工作,控制着呼吸、血压、体温、内脏功能等重要生理过程。

脊髓则位于脊髓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神经信号传递、反应和控制的主要路径之一。

脊髓负责接收从身体器官、组织和皮肤传来的神经信号,并将其传递给大脑。

同时,脊髓还可以根据大脑的指令反向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的肌肉运动和生理反应。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

神经可以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两类。

感觉神经主要负责将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刺激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而运动神经则主要负责控制身体肌肉的运动和生理反应,将大脑和脊髓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个部位。

神经节则是神经元细胞体和周围神经纤维的聚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神经信号处理和调节。

神经节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是实现神经调控的重要基础。

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身体内外环境的感知、信息传递和控制。

具体而言,神经系统可以完成以下功能:•联结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感知体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接收、处理和传输神经信号,从而实现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和反应;•调节机体内部的稳态环境,维持身体内部的各种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控制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等高级神经活动,从而实现个体的精神活动和个性特征。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由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和灵敏性,神经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其中常见的疾病包括以下几类:神经损伤和疼痛神经损伤和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最为复杂的一个系统之一,它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本文将对人体解剖学的神经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常见的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等。

神经系统的组成人类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脑和脊髓内的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脊髓和脑脊液。

大脑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指挥中心,大脑被分为左右半球,各个半球之间有大脑半球间沟。

小脑主要负责平衡、协调人体的运动,脊髓是人体最主要的控制中心之一,它连接了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

而脑脊液则是脑和脊髓中的液态,它有着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和神经组织支配的器官和肌肉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两种类型: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负责向大脑传递身体上各种感觉信息,如痛感、视觉和听觉等。

而运动神经则负责控制身体的运动,从而使我们能够自由地行走、踢球或乒乓球等。

神经系统的功能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六个方面:感受、传导、分布、控制、整合和调节。

•感受:人体通过感受器感受外界信息,包括温度、压力、声音、光线、化学和机械刺激等。

•传导:感知到的信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以进行人体的内部通信。

•分布:神经系统通过周围神经系统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控制: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运动神经,调节人体的运动和生理活动。

•整合: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初步的感知与思考。

•调节:神经系统可以对人体的各种机能进行调整和影响,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状态。

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种类很多,包括脑部和神经系统的炎症、肿瘤、脑震荡、脑血管意外、运动神经障碍、神经肌肉疾病等。

其中一些疾病比较严重,例如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神经系统是人类身体内最为复杂、也是最为神奇的一个系统之一,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知识点

THANK YOU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是指大脑皮 层发出指令,通过神经元 传递到运动器官的过程。
运动传导通路包括三个部 分:大脑皮层、下行传导 束和周围神经。
大脑皮层是运动传导通路 的起点,负责发出指令和 调控运动。
周围神经是指从脊髓和脑 干发出的神经纤维,负责 连接到肌肉和腺体等运动 器官。
下行传导束是指从大脑皮 层到脊髓和脑干的下行纤 维束,负责传递指令到周 围神经。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神经系统疾病,使用相应的药物进 行治疗。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进行康 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脑血管疾 病等,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 于预防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03
脊髓能够调节躯体的自主运动和姿势,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脊髓与大脑的联系
脊髓与大脑之间通过脑脊液进 行物质交换和营养输送。
脊髓与大脑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过神经纤维束完成,包括 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等。
脊髓与大脑之间的联系对于维 持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至关重要 ,损伤或病变可能导致感觉、
运动等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 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影像学检查
利用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观察脑 部结构是否异常。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脑脊液等实验室检查,了解神经 系统的功能状态。
神经电生理检查
利用脑电图、肌电图等技术,检测神经系统 的电活动是否正常。
02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神经系统是人体中的控制中枢,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和神经纤维)。

在解剖学中,学习神经系统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神经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大脑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控制中枢,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的外表面有很多褶皱,称为大脑皮质,负责思维、记忆、情感等功能。

大脑内部包括脑室系统、灰质和白质,其中脑室系统是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的地方。

2. 小脑小脑位于大脑后方,主要负责协调运动、平衡和姿势。

小脑的表面有很多褶皱,称为小脑蚓,有助于增加表面积以提高功能。

3. 脑干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

脑干控制着呼吸、心跳和消化等生命活动,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脊髓脊髓位于脊柱内,起到传递信息和控制运动的作用。

脊髓通过脊神经与全身各部分相连,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5. 神经节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的集合神经细胞体的地方,包括背根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

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站点。

6.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通道,分为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指令传达到全身各部分。

通过了解以上神经系统解剖学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知识是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基础,对于揭示人体神经系统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愿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辽阳市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4.6.2神经系统的组成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辽阳市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4.6.2神经系统的组成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1)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 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3)脑干下部与脊髓连接。

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如果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

3. 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4.神经有两大类。

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脑和脊髓还有通向内脏器官的神经。

5.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知识点2 神经元6.概念: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结构:(1)组成:由[a] 细胞体和[b] 突起组成,前者的[c] 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后者有长有短。

(2)神经纤维:由长的突起以及套在外面的一层鞘组成。

(3)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

(4)神经: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构成一条神经。

8.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9.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除了神经元之外,还有数量庞大的神经胶质细胞,它们给神经元提供营养和支持等。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神经系统的组成1.组成人体神经系统中枢部分的是( A )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C.脊髓和脊神经D.脑神经和脊神经2.下列结构中,属于人神经系统周围部分的是( A )A.脑神经B.大脑C.小脑D.脊髓3.某患者用食指快速指鼻时,所指方向发生偏移,指不到鼻尖上,可知受伤部位是( C )A.脊髓B.脑干C.小脑D.大脑知识点2 神经元4.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C )A.细胞体B.突起C.神经元D.神经纤维5.下列对一条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一条神经纤维就是一条神经B.神经元的凸起叫神经C.神经元又叫神经D.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课后巩固提升1.当同学看到废弃的食品袋等垃圾时,将其捡起并放入分类垃圾桶中。

神经内科理论业务学习计划

神经内科理论业务学习计划

神经内科理论业务学习计划引言:神经内科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包括脑、脊髓、周围神经和肌肉疾病。

神经内科主要从事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

神经内科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才能胜任其工作。

因此,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医生,我需要制定一份系统的学习计划,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一、学习内容1. 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是神经内科医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

包括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神经元传导、突触传递、神经调节、神经细胞凋亡等内容。

此外,还需学习神经损伤和修复、神经内科疾病的病理生理等相关内容。

2. 神经解剖学:对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神经内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

需要学习脑部、脊髓和周围神经的解剖结构,掌握相关解剖学知识。

3. 神经内科疾病学:学习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包括脑血管疾病、癫痫、脑炎、神经肌肉疾病等。

4. 神经影像学:学习神经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MRI、脑电图等。

了解各种检查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能够准确读片和分析影像。

5. 临床技能:学习神经内科的临床技能,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腰穿、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等。

6. 神经内科治疗:学习各种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二、学习方法1. 系统学习:按照学科和专业知识的体系编排,逐步深入,从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循序渐进地学习。

2. 多方位学习:除了阅读专业书籍和文献,还要利用网络资源、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等途径,获取最新的专业知识。

3. 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参与和观察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学会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自我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学习,主动查阅文献,了解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5. 学习评估: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及时补充和改进学习计划。

三、学习计划1. 第一阶段(半年):系统学习神经生物学和神经内科解剖学知识,包括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脑部和脊髓的解剖结构等。

神经学知识点

神经学知识点

神经学知识点神经系统是人类身体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神奇的系统,它控制着我们的感觉、运动、思维等各项生理活动。

神经学作为研究神经系统的学科,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神经学知识点。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个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控制着身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则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负责传递信息和指挥身体各部位的活动。

二、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具有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等部分。

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神经冲动,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靶器官,实现信息传递和神经调控的作用。

三、神经传导神经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外传递的过程。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部的传导是通过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进行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则通过突触实现。

神经传导的快慢和稳定性对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四、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机体内部环境和外部刺激进行调节的过程。

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系统可以调节生理活动的速度和强度,维持机体内稳定的内环境。

五、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发生的各种疾病和异常,常见的有中风、帕金森病、脑瘤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感觉、运动、认知等方面的障碍。

结语神经学知识点涉及到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传导、神经调节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多方面内容。

了解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运行机制,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预防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对神经学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知识体系总结
一、常用术语
神经节和神经核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在一起,位于周围部位称神经节;位于中枢部位则称神经核。

神经和纤维束位于中枢以外的神经纤维束称神经,而在中枢以内的则称纤维束。

灰质和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聚集在一起,呈灰色,位于大脑和小脑表面层或脊髓中央区域。

而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呈白色。

在脑的深部(称髓质),脊髓中位于外周,称白质。

由它们形成纤维束或传导束(索或脚)。

网状结构由灰质与白质相混杂而成,其中神经纤维交错成网,神经核团散在其中。

传导路是指传导神经冲动的通路。

通过大脑皮质的反射弧比较复杂,其传入通路和传出通路分别称感觉传导路和运动传导路。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横切面呈“H”形,新鲜材料色泽灰暗,故名灰质。

灰质全长呈柱状,故又称灰柱。

灰柱为节段性结构,主要成自神经细胞和纵横交错的无髓鞘纤维,有髓鞘纤维较少。

灰质的前端扩大为前角,后端狭细为后角。

在第1胸节段到第3腰节段,前后角之间有侧角,在中央管的前后有灰质连合。

灰质内含有大小不等的多极神经元,神经元的胞体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称神经核。

白质:位于灰质的外围。

主要为有髓鞘的神经纤维所组成,因含髓磷脂较多,呈现白色,故名白质。

白质以后正中沟与前正中裂分为对称的左右两半。

每半又以后外侧沟与前外侧沟分为三个神经索,即后索、侧索与前索。

而每个神经索中又含有几种神经束。

在灰连合之前神经纤维跨越正中线而形成白质前连合。

白质中的纵行纤维束组成脊髓与脑之间的上下通路。

中央管:
三、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来自躯干、四肢以及大部分内脏的各种刺激,需要通过脊髓才能传导到脑,反之脑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传递给上述各部。

2、反射功能包括有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两类。

脊髓内完成反射的结构称脊髓固有装置,包括脊髓灰质、固有束和前后根。

随着脑的发展,脊髓固有装置在功能上已处于从属地位,即在正常情况下,脊髓的反射活动总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的。

四、脑
脑位于颅腔内,由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所组成(图9-1)。

通常把中及、及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也有把间脑并入脑干的。

1、大脑半球借三沟裂分为五叶: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脑岛
大脑外侧裂、背外侧面的深裂,将大脑半球分为额叶、颞叶分隔。

中央沟、前部为额叶,后部为顶叶。

顶枕裂,在顶叶和枕叶之间。

2、脑干的组成:
1)延髓为脊髓伸入颅腔的延续部分。

下界平齐枕骨大孔,上界邻接脑桥下缘。

延髓前面的结构与脊髓相近似,有前正中裂、前外侧沟。

前正中裂两侧有纵行隆起为锥体,是皮质下行的锥体不构成。

在延髓的下半部,锥体束形成若干小束,左右互相交叉,称锥体交叉。

2)脑桥前面为基底部,表面纤维横行,可与中脑及延髓相区别。

在正中线处有浅阔的基底沟,为基底动脉的压迹。

脑桥臂为连接小脑的横行纤维,附近有三叉神经根。

脑桥后面大半为小脑所遮盖。

两侧为结合臂,是小脑与中脑相连的纤维束,在前端有滑车神经。

3)中脑前面两侧粗大纵行纤维形成的隆起,称大脑脚,其间有凹窝。

动眼神经由大脑脚之内侧面发出。

中脑后面最显著的为四叠体(顶盖)。

前上方的一对称上丘,为皮质下视反射中枢。

后下方的一对称下丘,为皮质下反射中枢。

4)第四脑室及其底部脊髓中央管延伸至延髓、脑桥、小脑之间扩大而为第四脑室,向上与中脑水管相续。

3、侧脑室:是大脑半球内深面的腔隙。

4、半球内的白质:
1)连合纤维:连合左、右两大脑半球的纤维。

①胼胝体是大脑半球中最大的连合纤维,它在两半球中间形成一个弧形板,
其纤维向四面投射到大脑皮质。

②前连合为前后两个弓形的纤维束组成,主要连合两侧颞叶。

③穹窿是嗅脑的连合纤维,它起自海马,纤维先向后再弓形向上贴附在胼
胝体的下面,终于丘脑下部的乳头体。

2)联络纤维:是同侧半球皮质之间的联合纤维。

3)投射纤维:进出大脑半球的神经纤维束。

五、小脑
小脑表面有许多大致平行的浅沟,沟间即为一个叶片,表面的灰质为小脑皮质,深面是白质,称髓质。

小脑可分三叶:
1)绒球小结叶包括蚓部的小结和半球上的绒球,两者以绒球脚相连。


接受前庭神经和前庭核来的纤维。

绒球小结叶是小脑最古老的部分,称古小脑。

2)前叶 在小脑上面,包括首裂(小脑上面的第一个较深的裂)以前的部分,主要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来的纤维,传导深部感觉冲动。

3)后叶 包括首裂以后的部分,其中蚓锥体、蚓垂的纤维连系与前叶相同,因此,这部分与前叶合称旧小脑。

后叶的其余部分是新发生的结构,称新小脑。

六、皮质的分区与功能定位
Brodmann (1990)把大脑皮质分为52区。

第1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4、6区。

功能:管理对侧肢体骨骼肌的运动。

第1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的后部(3、1、2区)
功能:接受对侧半身的感觉。

七、脊神经
脊神经共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

第一躯体运动区 第一躯体感觉区
听觉性语
视觉性
视觉区
运动性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 听觉区
每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前根为运动性,后根为感觉性。

八、植物性神经
内脏神经:分布内脏器官、心血管及腺体。

⑴内脏感觉神经
⑵内脏运动神经即植物性神经或自主神经,它是支配内脏、心血管及腺体运
动的神经。

植物性神经也受脑的各级中枢控制。

植物性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器官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心脏心跳加快、加强心跳减弱、减慢
血管冠状动脉舒张收缩多数血管收缩无
支气管舒张收缩
消化
腺体分泌粘稠唾液,唾液腺分泌稀薄唾液,平滑肌降低平滑肌紧张度,升高平滑肌紧张度,膀胱储尿排尿
眼球瞳孔开大瞳孔缩小
皮肤汗腺分泌、立毛肌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