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医药产业链

合集下载

医药产业价值链特点及整合模式

医药产业价值链特点及整合模式

15东方企业文化Company and industry 公司与产业一、价值链及医药产业价值链构成价值链概念最早由波特提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的总和构成了产业的价值链。

” [1]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的环节上所具有特殊的优势。

随着产业内部分工的不断发展,价值创造活动通常由多个企业共同完成,这些企业相互间构成上下游关系,共同创造价值。

因而,这种围绕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上下游链条关系形成了产业价值链,表现为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外化。

医药产业是一个资本密集、知识驱动产业。

产品开发时间长、成本高、风险大,技术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并受到规制部门的严格管理。

大部分医药企业上市之初都是集中在制药领域,后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向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两端延伸,或向前至研发,成立专门的药品研发分部,或向后延伸到流通领域,涉足药品的批发与零售经营。

医药价值链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药物发现、开发、制造和销售,每个阶段包含着一系列专业化的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价值链[2]。

二、医药产业价值链特点医药产品及产业本身所具有高技术性、高投入、高风险性、高收益性、市场进入壁垒高的特点,医药产业价值链不同于其它的产业链,主要体现在产业链化的周期很长、产业关联度高和分工细化等方面。

1、产业链化的周期长据美国FD A公布的数据,一个新药从研发到药政审批,一般需要8~10年,再加上规模化生产阶段、市场商品化阶段以及产品流通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因此,其产业链化的整个过程有时需要10~15年的时间(图2)。

由于分工的深化可使产业价值链发展和市场扩大的过程,可带来的产业链的延伸。

医药产业链结构分析

医药产业链结构分析

医药产业链结构分析1.药物研发环节:包括医药研发机构、科研院所和制药企业。

医药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主要负责新药的研发和创新,而制药企业则负责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

2.药物生产环节:包括原料药生产和制剂生产。

原料药生产主要是指从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中提取或合成药物活性成分的过程,而制剂生产则是将原料药以及其他辅料配制成口服、注射或外用等各种剂型的过程。

3.药物流通环节:由批发商、零售商和药店组成。

批发商主要负责从制药企业购买药品后分销给零售商,零售商再将药品销售给医院和药店,最终供给给患者。

4.医疗服务环节:包括医院、诊所和药店等。

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通过开具处方和购买药品来满足患者的需求。

药店和诊所则提供药品的零售和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

以上是医药产业链的主要环节,下面我将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

1.药物研发环节:医药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是进行药物创新和研发的主要力量,通过进行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和新药申报等环节,最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药物产品。

制药企业则承担着将科研成果投入实际生产的责任,通过建立生产线和质量控制体系等手段,确保药物的质量和供应。

2.药物生产环节:原料药生产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环节,可分为化学合成和生物制药两大类。

化学合成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药物的活性成分,而生物制药则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和发酵等技术。

制剂生产则是将原料药和其他辅料按一定配方进行混合和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剂型和规格的药品。

总结起来,医药产业链的结构包括药物研发、生产、流通和医疗服务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只有各方紧密合作,才能促进药物的创新、生产和供应,并最终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药行业产业链分析

医药行业产业链分析

医药行业产业链分析医药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包括医药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等多个环节。

下面从产业链的角度对医药行业进行分析。

首先是医药研发环节。

医药研发是医药行业的核心环节,包括新药研发、药物临床试验等。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药物化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试验等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依赖高科技设备和仪器,如核磁共振、高性能液相色谱等。

此外,还需要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进行药物研发工作。

其次是医药生产环节。

医药生产是将新药研发成为实际的药物产品,包括原料药生产和制剂生产。

原料药生产是将原料药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发酵等方式制造出来,而制剂生产则将原料药加工成粉剂、片剂、胶囊等形式的制剂。

在医药生产环节中需要依赖生产设备、生产工人和质检人员。

再次是医药流通环节。

医药流通环节将生产好的药物产品通过不同的渠道传递给患者。

医药流通渠道包括批发、零售等,其中批发环节主要是将药物产品批量销售给医药零售商;而医药零售商则将药物产品零售给最终的患者。

在医药流通环节中,需要依赖物流配送、中间商等,以确保药物能够及时到达患者手中。

最后是医药销售环节。

医药销售环节是将药物产品销售给患者,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等。

在医药销售环节中,需要依赖销售人员进行产品推销和销售工作,以及相关的医药市场营销策略。

总体来看,医药行业的产业链包括医药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等多个环节,涉及到很多不同的产业和领域。

医药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企业和相关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调,同时还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监管。

医药行业的发展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药行业产业链描述

中国医药行业产业链描述

中国医药行业产业链描述
中国医药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料药、中间体、制剂、医疗器械、流通和零售六个主要环节。

原料药是医药行业产业链的起始环节,它是制药过程中的基础材料,包括植物提取物、化学合成物等。

原料药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中间体环节是原料药和最终制剂之间的环节,中间体是指用于制备药物的中间化合物。

中间体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中间体的生产和销售。

制剂环节是将原料药和中间体进行加工配制成最终的药物产品,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等。

制剂生产企业主要负责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医疗器械环节是指各种医疗器械的生产和销售,包括医用仪器、医用设备等。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流通环节是指将生产完成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给医院、药店等终端用户的过程。

流通环节主要包括批发商、零售商、医药代理等环节。

零售环节是指将药品和医疗器械直接销售给患者或消费者的过程,主要由药店、医院等进行。

零售环节主要从事药品的销售、咨询和服务等工作。

整个医药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依赖。

原料药、中间体、制剂是医药生产的核心环节,医疗器械、流通和零售是医药产品的销售和分发环节。

各环节的企业通过合作和竞争,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医药产业链。

医药行业上下游产业链

医药行业上下游产业链

医药行业上下游产业链
医药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上游产业链:
1. 化学原料和药品中间体:包括合成原料和中间体的生产商,如有机合成化学品厂商,提供医药生产所需的化学物质。

2. 制药原料商:提供医药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如药材、植物提取物等。

3. 包装材料供应商:提供医药包装所需的各类材料,如药用纸张、玻璃瓶、药用塑料瓶等。

4. 医疗设备供应商:提供医疗设备,如医用器械、手术器械等。

中游产业链:
1. 制剂生产商:将化学原料和制药原料转化为成品药品,并进行包装,如制药厂商、制剂厂商等。

2. 医药分销商:负责将药品分发给各级医疗机构和药店,如医药经销商、批发商等。

下游产业链:
1. 医药零售商:包括药店、药房等,负责销售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给患者。

2. 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等,负责开展临床医疗服务,使用药品进行治疗。

3. 患者群体: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最终的使用者。

值得一提的是,医药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还需要依赖于相关的政府监管机构、科研机构和医学院校等环节的支持与配合。

医药巨头布局全产业链

医药巨头布局全产业链

中 7 %一 0 进入 医院进行销 售,进入零售药店渠道 的 0 8%
公开发行不超过摊薄后总股本 2 % 的 H股 ,预计募资不 5
很少。 因此 ,在 医药流通领域 ,零售 药店的地位远远不
在 零
药 从
将 会
应 链 不 可


药 店
自 己


药 品 到 及
wwh be 2 1 13 w ntt o 年1 01 c a n_ 1 月 i o
支持专业性或其他 有特色的 中小 药品批 发企业充分发挥
其优势做精 、做细 、做 强,从 而逐步形成全 国性集 团企
业为龙头 ,区域性企 业为主体 ,地市级企 业为基础 的遍
及 城 乡 的药 品流 通 网 络 。 向欣 表 示 。 ”
此外, 规划 》的出台将对连锁药店是一大利好消息。 《 《 规划 》中明确 表示 : 赋予所有 符合 G P 药 品经营质量 S( 管理规范 ) 标准药店医保定点资格和处方药销售资格 ,方
门店 。 中心 ,同时 在全 国范 围 内 完成 主要 市 场 的 战略 布 局 。
“ 这反映 出国有背景的大型医药企业打造全产业链 的
国有 医药加速扩张
在 国药控股加速全 国布点的 同时 ,中国医药三 大巨 头的另外两家, 华润医药 、 新上药亦动作频频。4月 2日, 华 润医药 “ 拿下”北 药股份 ,从 而超过新 上药 ,稳 坐第 二把交椅。今年 3月 ,上药集 团重组福建华侨 实业 集团 下 属福 建省医药公 司,加快对福 建省医药流通市场 的整 合 ; 9月 8日,上海 医药宣布 ,公司拟 向境外投 资者首次
企业 占不到整个行业 2 % 的份额 ,商务部希望将这比例 0 提高到 5 %” 九州通医药集团技术总监谷春光告诉记者。 0 , 在此前召开的 “ 0 0中国药 品零售业态信息发布会” 21 上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 司长 向欣表示 ,将用市场机 制和

医药行业产业链和格局分析

医药行业产业链和格局分析

医药行业产业链和格局分析医药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药物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对医药行业的产业链和格局进行分析。

首先,医药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环节:药物研发、生产和流通。

药物研发是医药行业的核心环节,其目标是通过研究和创新开发新的药物,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药物研发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其中包括药物筛选、开发、临床试验、注册等环节。

药物生产是医药行业的第二个环节,主要包括药物的制造和包装。

药物生产环节的目标是将研发出的药物批量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药物生产通常需要符合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药物流通是医药行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包括药物的销售和配送。

药物流通环节的目标是将生产好的药物送达到临床使用的地方,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药物流通通常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系统,确保药物的及时供应和安全配送。

在医药行业的格局分析中,有几个核心要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研发能力。

研发能力是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具备强大研发能力的企业可以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新药物,获得市场份额的增长。

一些大型医药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进入研发领域,建立了独立的研发机构,通过自主创新提升研发能力。

其次是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的提升可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数量。

一些大型医药企业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和高效的生产线,提高了药物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并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三是销售和渠道管理能力。

医药企业需要建立强大而高效的销售网络,以便将产品成功推向市场。

一些大型医药企业通过与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扩大了药物的市场渗透率,提升了销售业绩。

最后是监管和政策环境。

医药行业是一个高度监管的行业,政府监管部门对医药行业的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政府的监管政策和环境会对医药行业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医药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与监管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与沟通。

总之,医药行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涵盖了药物研发、生产和流通等多个环节。

医药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模式研究

医药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模式研究

医药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模式研究一、引言医药行业产业链涉及到从原料药生产到制剂生产再到分销和终端消费等一系列环节,其中生产制药的公司、代理商、物流公司以及各级终端企业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十分复杂,任何一个站位皆不可或缺,对于此行业来说,上下游之间需要加强协同共同发展,这是不二之选。

如何加强协同、优化产业链、提升效益,是医药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同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上下游的角度入手,探讨医药行业上下游合作模式的优化。

二、医药行业上下游合作的概念医药行业上下游合作,简单地说,就是医药生产企业与经销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

医药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模式,包括上游原料药制造、中游制剂生产和下游药品流通,全过程共同构成了医药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模式就是通过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最终调和各自的矛盾,共同推进产业链的发展。

三、医药行业上下游合作存在的问题1、上游医药生产企业与下游经销企业的信息不对称。

双方信息秘密性较高,缺乏共享信息的平台,老板们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与众不同,甚至不惜隐瞒关键信息,导致合作难以达成;2、上游药品生产企业产品比较单一、依赖性较高,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下游经销企业对于上游企业同质的产品需求会逐渐降低,生产企业面临现实的市场压力;3、上游生产企业的制药技术条件还很有限,难以满足下游药品制成的要求,且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工艺流程的共同规范,生产企业之间没有足够的统一标准,而且缺少产品质量安全性的保障;4、上游生产企业与下游经销企业合作关系要素缺失,比如重要合同、资费收费等要素,对于小型企业而言,资源缺乏,导致合作无法展开,除非收费条件高,这一点是严重限制合作发展的瓶颈。

四、优化医药行业上下游合作模式1、增加上下游合作的透明度。

建立起平衡和公正的透明书面规则,使得信息不再失衡,这可以通过颁布法律程序、公交赠言、股份安排等各种方式来解决问题;2、提高上游生产企业竞争力。

增加上游生产企业对于中游制药市场以及下游药品流通市场的竞争和生产能力,这需要通过引老师创新药品研制,完全消化国际最新技术革新,从而把自己的产品生产能力和质量可靠性优势发挥出来;3、建立统一标准和安全生产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Medical o Surgical o Manipulative
o Mind-Body (and Spirit?) o Nutritional Medicine/Functional Medicine o Herbal Medicine o Modalities from other cultures:
Physician, Heal Thyself
o Most of the chronic diseases we are treating are lifestyle diseases
o We cannot be good lifestyle coaches to our patients if our lifestyles are not healthy
Integrative Medicine
What is it? Why do we care?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 .
“Alternative Medicine”
o Implies this is being used instead of traditional/allopathic approaches
The same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hat we use for evaluating any intervention applies to these
Caveat: there may only be small or older studies because of research funding priorities/profit motives
o Medical training promotes a toxic lifestyle
⁂ Resident wellness will be a part of the curriculum we offer
o The Consortium of Academic Health Centers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
“Integrative” Medicine = Good Medicine
o Focus on wellness as well as disease management
Some Teaching Points for Discussing Integrative Medicine
with Residents. . .
Keep your mind open, but not so open that all your brains fall out. . . .
i.e. addressing the whole patient in their social and family context.
And using an expanded lkit
o Allopathic and osteopathic approaches
o It is “sexy” – attractive to patients and to prospective residents
o It is the reality of what our patients are doing and we might as well offer them some guidance
o Implies it is secondary, of less importance or effectiveness
“Integrative Medicine”
o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that reaffirm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ctitioner and patient, focuses on the whole person, is informed by evidence, and makes use of all appropriate therapeutic approaches,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disciplines to achieve optimal health and healing.
preferences/provide patient-centered care
o A little comment on my own journey. . .
So What Do You Integrate?
o The Classic Biopsychosocial Model that Family Medicine adheres to. . .
o Potential for harm, if potentially effective treatment is not considere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o Implies it is used to “complement” traditional/allopathic approaches
o Acupuncture o Ayurveda
o And More?. . . .
Why here and now?
o My own opinion: it is the face of medicine to come because it works.
o Mainstream medicine is failing in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o Integrates the best of all the available modalities
o More options for effectiveness o More options to minimize toxicity o More options to meet pati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