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素材-第三单元作文 部编版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习作范文:我爱你,汉字

范文一:关于街头错别字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的同学发现街头有很多错别字,所以大家想搜集街头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并思考街头出现错别字的原因,最后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
于是,我们在学校附近的街头展开了一次关于错别字的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在学校附近的街头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街头易错的错别字及总体情况。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我们行走在街头,可以看见城市广告、宣传画、招牌、标语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错别字。
有的故意使用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有的误用繁体字等。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出现的错别字,如,将“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家具”写成“家俱”……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仔细琢磨,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在调查的102张街头广告中,有48张街头广告出现了错别字,错误率达到47.1%。
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如,将“打折”写成“打拆”,“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示”,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四、研究结论(一)原因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认为街头错别字出现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写字人没有查证就随意使用汉字。
2.商家故意写错汉字,以此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3.写字人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掌握一些同音字、形近字的字形区别。
(二)建议针对上述现象,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正:1.成立一个“净化街头语言文字小卫士”志愿者活动小组,定期走上街头,宣传街头错别字的危害,提高人们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名师点评:小作者围绕街头错别字撰写了一份研究性报告,报告的格式正确。
针对街头错别字的总体情况,小作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是一份有意义的研究性报告。
范文二:关于汉字演变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但我对汉字发展演变知之甚少。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同步作文优秀例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同步作文优秀例文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美文展示那一刻,我长大了成长的道路上没有人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要经历一些磨难才能成长。
记得小时候我跟着爸爸一起出去玩,我们走到了一座天桥边。
天桥桥面是钢化玻璃,而且是透明的,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我当时就有想回家的冲动。
我胆战心惊地对爸爸说:“我想回家。
”然后掉头就向后走。
爸爸微笑着说:“来都来了,不好好玩玩,那么快回家干什么?”说罢,他拉着我向天桥走去。
我惊慌失措地向回拉,爸爸突然把手松开了,看了我一眼说:“老爸今天去打个头阵,等一会儿看你的。
”爸爸踏上天桥,平视着天桥对面,悠然自得地走着。
过了五分钟,爸爸走到了对面。
看到这番场景,我突然变得很有信心,于是我决定走一走。
我刚走十几米,眼睛的余光看到下面的万丈深渊,腿就不由自主地打战,我“扑腾”一声坐在了钢化玻璃上。
爸爸在对面高声呼喊:“儿子,加油!你一定能行!”我重新站了起来,学着爸爸的样子向前走。
豆大的汗珠滴下来打在玻璃上,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我紧张极了。
虽然内心十分恐惧,但是爸爸的呼声激励着我向前走去。
一步,两步……我的步子慢慢的,两秒顶多踏出一步。
因为桥是笔直的,所以我闭着眼向前走,等到走了十几分钟,感觉爸爸的呼喊声就在耳边时,我睁眼一看,离桥头还有几步远。
我的步伐猛地快了起来,只用了三秒就到了终点。
那一次的过桥经历让我明白,害怕是没有用的,只有勇敢地往前走,我们才能克服恐惧,战胜自己。
从过桥的那一刻起,我就在不断地成长,磨炼自己的心志;从跨越玻璃桥、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刻起,我就明白,我长大了。
总括式开头,引出下文。
交代事情的起因。
此处描写紧扣题目中的“那一刻”。
细腻的心理描写,突出了“我”过桥时的艰难。
自己思想的感悟和变化。
总括式开头引出回忆,“我”和爸爸过玻璃天桥爸爸打“头阵”“我”独走天桥,战胜恐惧磨炼心志,自己长大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
小作者以倒叙的方法,回忆了自己和爸爸过玻璃天桥的独特经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写研究报告》写作指导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我们行走在街头,可以看见城市广告、宣传画、招牌、标语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有的故意使用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有的误用繁体字等。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出现的错别字,如,将“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家具”写成“家俱”……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仔细琢磨,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1.书籍、报刊汉字起源及演变汉字最早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汉字的演变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网络汉字的自然流变包括结构、读音、字义、数量等方面的变化。
四、研究结论
1.中国汉字历史悠久,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等,历史上还流传着仓颉造字的说法。实际上,文字是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复杂的交际的需要,在原始的画画记事的基础上,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字一般起源于图画。
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姓陈,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从课本上看到了《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觉得这份研究报告很有意思,所以我也对“陈”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报刊,了解“陈”姓的起源和“陈”姓历史名人。
2.上网浏览,了解“陈”姓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3、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作文第3单元 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1)

同学们,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在使用 着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我们中华民族通用的文字是 汉字。汉字的形体已经经历了三四千年的演变过程, 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 为典型。你一定想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吧!下面就让 我们一起进入汉字世界,遨游汉字王国,了解汉字文 化,并学会选择一个话题,来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汉字的谐音很有趣味,那么它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为了进一步了解汉字谐音现象,我决定进行一次调查。
二、研究方法
1.请教老师,了解汉字谐音现象指的是什么。 2.查阅书籍、报刊,了解歇后语、古诗、对联中 的汉字谐音现象。 3.上网查询,了解现代广告语中的汉字谐音现象。
三、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请教老师 汉字谐音现象的实质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 而来的。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 粗细基本一致。
——选自《汉字字体的演变》 文字第一句介绍小篆的历史起源, 第二句介绍小篆的字体特征。用语精简, 意思明确。
多种渠道,搜集整理材料。 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研 究报告,不同于我们平时写人、 记事、状物的作文,更不同于 想象作文,它要求我们在充分
查阅书籍、歇后语、古诗、对联
报刊
中的谐音现象
上网查询
现代广告语中的谐音 现象
具体内容 用同音或近音字代替 本字引发联想或想象
孔夫子搬家——净是 输(书)等
骑乐无穷(某摩托车 广告语)等
四、研究结论
1.汉字谐音是常见现象,就是指利用文字上同音或近音 的关系引发联想或想象。在字谜、歇后语、古诗、对联、现 代广告中,谐音运用得比较广泛。
调查的基础上,在广泛搜集材料的前提下, 以事实为依据,再来进行研究,最终形成自 己的研究结论。也就是说,写研究报告的根 本是调查和研究。同学们可以围绕自己感兴 趣的话题,通过上网查询、查阅书籍报刊、 到实地调查、到有关部门咨询、求助身边的 人等方法,广泛搜集与研究话题有密切关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研究报告”模板范文(附点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作文“研究报告”模板范文(附点评)
关于小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提出:(家长的建议老师的要求教室里的气味同学们的态度)
二、调查方法:
1、走访超市及小卖店。
2、调查核实小食品成分。
3、找专业人士请教。
4、上网查资料。
三、资料整理:
四、研究结论:
1、小食品很多是垃圾食品,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危害身体健康,我们要尽量少吃。
如甜味剂、防腐剂:大多存在于:蜜饯、果脯、茶饮料、易拉罐装碳酸饮料中。
危害:有可能致癌。
色素:大多存在于灌肠类制品、肉干制品、五彩糖等食品中。
危害:长期食入含有着色剂的食品后,人体健康会受到影响,过量的污染物还会对人体主要脏器造成损害。
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会有一定的危害。
塑化剂: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性征不明显。
2、既然添加剂对人有危害,生产厂及为什么要加入(),我们为什么喜欢吃呢?首先厂家要大幅度地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其次,工业上使用添加剂,不但不会增加成本,反而能降低成本。
比如用甜蜜素代替白糖,甜蜜素的甜度是
白砂糖的数倍,而且价格也比白糖便宜,所以用途很广。
第三,满足人们食品色、香、味的需求。
3、建议食品安全部门(),家长和老师应对学生()。
说明:
1、第三部分调查结果也可以是图表,也可以是文字。
2、在生活中随时观察,发现问题,都可进行研究。
比如“关于小学生近视原因的研究”,“关于小区环境问题的研究”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量问题的研究”等等。
五年级部编版第三单元作文(5篇)

五年级部编版第三单元作文(5篇)印象中有很多人帮助过我,深爱过我,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母亲,她给了我最大的爱和关怀,也是我最喜欢的人。
她给了我生命,她努力让我成长,让我成长。
记得小时候的一个晚上,已经是12点多了。
突然觉得想吐,胸闷,发烧,时不时咳嗽一声又一声。
我妈看到我这样痛苦的样子,就说带我去医院检查。
我说我不去。
当时我最怕去医院,因为我知道去医院可能会打针。
妈妈说,你不去,先躺床上。
当时下着倾盆大雨,我妈冒着雨出去给我买药。
大概过了20分钟,我妈买完药回来了,浑身被雨水打湿了。
她不在乎换衣服脱鞋,就立马把药洗了喂我。
她忙了一晚上,一会给我量体温,一会吃药,一会给我盖被子。
在妈妈的照顾下,第二天病就好了。
我真的很感谢我的母亲,她在深夜的雨中给我买药,百般呵护我,用这温暖的爱和动人的一幕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她不知疲倦地为我工作,给了我很多母爱。
我认为只有现在努力学习,我妈妈才能在未来过上美好的生活。
你可能想不到,作为一个中学生,唯一吸引我的剧是鲁剧,让人觉得很诧异。
然而,这没什么不寻常的。
我喜欢鲁剧,因为我们村里有很多鲁剧迷,他们每年都唱歌。
时间主要在正月初五到初十六之间,地点在我们村的老校。
舞台后面是教室,现在变成了更衣室。
我上小学的时候,总是跑去看。
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同样的剧。
当时虽然看不懂表演是什么,但被豪华的场景和鲜艳的服装深深吸引。
好像每次去都是主要看衣服和头饰去看热闹,而不是去看歌剧。
现在我是一名中学生,去剧院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看场景和衣服,主要还是为了去看歌剧。
你看,窗帘一拉开,我就看到一个女孩轻盈地走着,绕着她的丁咚转圈。
这个时候,我会睁大眼睛。
经常演出的鲁剧有《李二嫂改嫁》《王二小追脚》《墙头记》《龙凤面》《双蝶》等。
在我的印象中,剧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又帅又美的,形象都是动人的。
记得有个剧作家曾经说过,民间艺术是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
【同步作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有趣的汉字 课件

之后我们又了解了字谜的起源。说是在古代,大臣们喜欢说一 些隐语来让君王接受自己的意见,这就演变成了谜语:后来喜好汉 字的文人雅士又为字编了谜语。一开始,字谜在宫廷中极受喜爱, 慢慢地就传播到了民间。
此外,我们还收集了一些猜字谜的方法,只是这对于中华汉字 源远流长的文化来说,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以后我们还要多多了解 汉字,传播汉字,让祖先智慧的结晶继续流传下去!
02
技法点拨
一、了解汉字的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上写写自己的感悟 或收获。
汉字是一种奇妙的语言艺术。字谜、古诗、歇后语、对联,以 及在汉字字体基础上形成的书法,都让我们惊叹汉字的神奇。若 你热爱古诗,那就摘一摘名篇佳句,讲一讲诗人的故事,发表自 己的感悟吧!若你喜欢对联,可以搜一搜有趣的对联,揣摩断句 的妙处,写写自己的收获。你还可以探求姓氏起源,了解自己姓 氏的祖先;研究造字方式,研究笔画的由来:欣赏书法作品……。
如一位同学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的使用越来越广,但 不规范用字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于是针对这一现象,写了《关于 社会用字的研究报告》。
关于社会用字的研究报告 提出问题 汉字使用的不规范 研究方法 查阅资料、实地调查
电视字幕、图书报刊、学校黑板报、宣传栏用字比较规范, 研究情况 但是网络、市场、街头广告中不规范用字的情况比较普遍。
嵇喜看着门上的“鳳”字,仔细端详了很久,渐渐 面露喜色。他认为凤凰是百鸟之王,象征着祥瑞,吕安 在门上题“凤”,显然是在恭维他,称他是人中之凤。 这时,一旁的书童小声提醒道:“大人,吕安这是在讽 刺您啊。‘鳳’字拆开其实是‘凡’和‘鸟’。”
嵇喜听完恍然大悟,急忙让人擦掉了门上的字。
吕安巧用拆字法,讥讽嵇喜是只“凡鸟”,平庸 无比,俗不可耐。同时也是一语双关,称赞嵇康才 是真正的凤凰。嵇喜不仅没看出其中的讥讽之意, 还沾沾自喜,以为吕安在夸他,从这点来看,他也 确实是一只“凡鸟”。而“凤凰”之所以能变成 “凡鸟”,原因就在于古人写的是繁体字,“鳳” 字正好由“凡”和“鳥”组成。如果用现在的简体 字“凤”来解释这个故事,就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至八单元作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至八单元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至八单元作文篇1一天下午,我和我哥一起去学画画,走着走着,忽然背后有一个男子拿着包,后面有一位女士边追边喊:"快来捉小偷呀!"后面还有几个人也追.哥哥说:"反正我们的时间还早着呢!走,看热闹去."我说:“好吧!走。
”人们追着追着,小偷好像被东西绊倒了,顿时,小偷的四周都变成了一堵“人墙”。
我和哥哥一看一个身穿黑色西服,扎着领带的一位男子,大约30多岁,1米85高的个子。
小偷生气极了,从身上拿出一把匕首,全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位叔叔临危不惧向小偷跑去。
小偷拿起匕首向那位叔叔的胳膊上划去。
顿时,鲜血四溅。
那位叔叔咬住牙,向小偷身上跑去,叔叔一把把小偷按在地上,从小偷手里夺过匕首。
又把那位女士的包还给了那位女士。
这时有人把小偷押到了公安局,有人去带那位叔叔去医院进行包扎。
这时,我对哥哥说:“你看,这位叔叔多勇敢呀!我们要像他一样。
”这件事使我感动终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至八单元作文篇2赵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周星期一竞选班干部。
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我要当学习委员,记得投我票!”“我要竞选……”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
我一回家,便想:虽然我当音乐委员非常有经验,但我现在更喜欢体育,应该竞选体育委员。
好!就这么定了!星期一,竞选班干部大会开始了。
竞选体育委员了,我整了一下衣服,理了一下头发,昂首挺胸走上了讲台,我自信而激情地演讲着。
我从自身缺点讲起,讲怎样克服自身缺点,发挥自身特长,怎样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克服学习中困难,迈向新高度。
演讲到一半时,我突然有些忘词,便看了看手中讲稿。
但不知为什么,有个同学笑了起来,引得大家都哈哈大笑,我心里顿时十分紧张,感到绝望种子渐渐地在我心中发芽,并迅速长了起来。
到投票了,我票比较低。
我有些灰心了,又有点伤心,但我还是强装镇定,心想:老师呀!您让我实现自己愿望吧!老师缓缓地走上台,看了我一眼,似乎看出了我心思,犹豫了一下,慢慢地说:“曹蓓蓓和范千当体育委员!”老师话音刚落,我心像小兔子一样蹿了一下,别提有多高兴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作文《写研究报告》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应用文书。
二、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3、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2、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3、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四、写作点拨。 1、选好研究的选题。研究报告的选题,可以选取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选取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总之要做到切实可行。
2、材料真实,语言准确。写作时所选材料一定要真实、可信,尽量少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来夸大事实或抒发感情。如果涉及到数据说明,数据一定要准确。
3、结构清楚,详略得当。文章主体部分要做到结构清楚,根据写作重点做到有详有略。
五、写作格式 研究报告包括标题和正文两大部分。正文又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前言部分一般是先提出问题,也就是写清楚研究的目的。主体部分写清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把步骤写清楚。结尾写出研究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 标题的基本格式: 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
正文的基本格式: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方法 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4、研究结论
习作例文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姓王。他们常开玩笑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听老师说我国四大姓氏为张、王、李、赵,很有研究价值。于是我们班几个同学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王氏的祖谱,了解王氏的发源地。 2、寻问老人,了解历史上的王氏名人。 3、通过网络,了解王人口的主要分布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查阅祖谱 王氏的 发源地 据记载王氏先祖为旦公,第十三世孙为王天德。第一居住地为河南新密市来集村。之后迁徙宛车赊店杜庄一脉。自天德公迁徙来至已有二百余年,王氏也是中国四大姓氏之一。
寻问家人、网络 历史上的 王姓名人 王 诩、王 翦、王实甫、王 充、王昭君、王羲之、王 勃、王安石、王震、王阳明、王夫之、王维……
网络 王氏人口主要分布情况 我王氏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地域 …… …… …… 四、总结 1、二百多年来,由于时代变迁、世事局限,加之吾祖传家谱于一九四二年除夕因失火被焚,吾王氏一脉虽有知情人士时有传抄,但多已散乱流失,支离破碎,无系统、完整之谱本。近多年来,吾一脉中众多仁人智士追念先祖之功德,欲修完谱留于后世,但因门户众多,迁徙时有,居域分散而未能如愿,后本人于工作之余召集各门代表,共聚赊店古镇,同商修谱大计。长门家选、振敏、清霖,三门清峰,四门家维、振武、振文、五门振庚、振太、振广等人餐风饮露、四处奔走,挨门查访,逐家登记,又经张静、学昌集中电脑整理,排版复印,才得以修成此谱。 2、我王氏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史考太子晋之后之王姓,宰相、太守、知州、县令、进士不计其数,而我杜庄王氏家族亦不辱祖上,现近两千人中,科级以上干部27人,其中副厅级一名、正处六名,副团级以上6名,其中副军级一名,正师级一名,正团2名;获大专以上文凭者76人,其中研究生六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9人;即在家耕种者也多忠厚善良,勤劳勤俭,通晓礼仪而乐善好施。 3、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的同学发现街头有很多错别字,所以大家想搜集街头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并思考街头出现错别字的原因,最后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于是,我们在学校附近的街头展开了一次关于错别字的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在学校附近的街头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街头易错的错别字及总体情况。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我们行走在街头,可以看见城市广告、宣传画、招牌、标语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有的故意使用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有的误用繁体字等。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出现的错别字,如,将“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家具”写成“家俱”……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仔细琢磨,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在调查的102张街头广告中,有48张街头广告出现了错别字,错误率达到47.1%。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如,将“打折”写成“打拆”,“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示”,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四、研究结论 (一)原因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认为街头错别字出现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写字人没有查证就随意使用汉字。2.商家故意写错汉字,以此来吸引顾客的眼球。3.写字人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掌握一些同音字、形近字的字形区别。 (二)建议针对上述现象,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正:1.成立一个“净化街头语言文字小卫士”志愿者活动小组,定期走上街头,宣传街头错别字的危害,提高人们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关于汉字演变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但我对汉字发展演变知之甚少。汉字到底是怎么来的?汉字的演变过程又是怎样的?我对此十分好奇,所以我对汉字的演变作了一次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1. 查阅有关汉字演变过程的书籍,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汉字字体的演变。 2. 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汉字的自然流变。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1.书籍、报刊汉字起源及演变汉字最早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汉字的演变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网络汉字的自然流变包括结构、读音、字义、数量等方面的变化。 四、研究结论 1.中国汉字历史悠久,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等,历史上还流传着仓颉造字的说法。实际上,文字是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复杂的交际的需要,在原始的画画记事的基础上,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字一般起源于图画。 2.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汉字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两者都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秦朝统一六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魏晋以后有了楷书,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3.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也发生了自然流变。汉字的自然流变有时间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多样化,造成异体字越来越多、字音读法不同和字义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应以《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字表为标准,规范使用汉字。
关于“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姓陈,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从课本上看到了《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觉得这份研究报告很有意思,所以我也对“陈”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1. 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报刊,了解“陈”姓的起源和“陈”姓历史名人。 2. 上网浏览,了解“陈”姓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3.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陈”姓名人的历史故事。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1. 书籍、报刊来源,据说“陈”姓出自陈胡公的后裔,帝王赐姓也是来源之一。 2. 老师的讲述名人陈胜、陈叔宝、陈独秀…… 3.网络人口数量,据统计,目前全国“陈”姓人口数量大约有7000万。 四、研究结论 1.我国的“陈”姓历史源远流长,据说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前代圣主的后裔,找到了舜的后裔妫满,武王封他为陈侯,奉守舜的宗祠。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他的后代就姓“陈”。从资料中还发现,隋朝及明朝的部分将领,因立功被帝王赐予“陈”姓,还有部分少数民族改为“陈”姓,这些都是“陈”姓的起源。 2.“陈”姓历史名人有很多。秦朝农民起义将领陈胜、西晋史学家陈寿、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唐代文学家陈子昂、近现代伟大的革命家陈独秀……“陈”姓在历史上真可谓是人才辈出。 3.“陈”姓是当代中国的第五大姓,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据统计,全国“陈”姓人口总数约有7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