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短篇)
朱自清短篇写景散文

朱自清短篇写景散文1、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精选6篇)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精选6篇)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篇1《荷》文之所以美,就在于作品营造出了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
散文的意境有三个必备的要素,即语言的真切,景物的真实,情感的真挚。
本文正是以真切的语言描绘一幅真实的景物,抒发出了长期郁积于内心深处的真挚的情感。
赏析本文也就必须从这“三真”入手,而在这“三真”中,对语言的真切的分析又当为揭示其他“二真”的必由门径。
一以真言写真景《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
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
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
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
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
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
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
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经典散文:航船中的文明

朱自清经典散文:航船中的文明朱自清经典散文:航船中的文明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太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朱自清的散文,欢迎大家阅读!航船中的文明第一次乘夜航船,从绍兴府桥到西兴渡口。
绍兴到西兴本有汽油船。
我因急于来杭,又因年来逐逐于火车轮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里,领略先代生活的异样的趣味;所以不顾亲戚们的坚留和劝说(他们说航船里是很苦的),毅然决然的于下午六时左右下了船。
有了物质文明的汽油船,却又有精神文明的航船,使我们徘徊其间,左右顾而乐之,真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的幸福了!航船中的乘客大都是小商人;两个军弁是例外。
满船没有一个士大夫;我区区或者可充个数儿,--因为我曾读过几年书,又忝为大夫之后--但也是例外之例外!真的,那班士大夫到哪里去了呢?这不消说得,都到了轮船里去了!士大夫虽也擎着大旗拥护精神文明,但千虑不免一失,竟为那物质文明的孙儿,满身洋油气的小顽意儿骗得定定的,忍心害理的撇了那老相好。
于是航船虽然照常行驶,而光彩已减少许多!这确是一件可以慨叹的事;而国粹将亡的呼声,似也不是徒然的了。
呜呼,是谁之咎欤?既然来到这精神文明的航船里,正可将船里的精神文明考察一番,才不虚此一行。
但从那里下手呢?这可有些为难,踌躇之间,恰好来了一个女人。
--我说来了,仿佛亲眼看见,而孰知不然;我知道她来了,是在听见她尖锐的语音的时候。
至于她的面貌,我至今还没有看见呢。
这第一要怪我的近视眼,第二要怪那袭人的暮色,第三要怪--哼--要怪那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了。
女人坐在前面,男人坐在后面;那女人离我至少有两丈远,所以便不可见其脸了。
且慢,这样左怪右怪,其词若有憾焉,你们或者猜想那女人怎样美呢。
而孰知又大大的不然!我也曾约略的看来,都是乡下的黄面婆而已。
至于尖锐的语音,那是少年的妇女所常有的,倒也不足为奇。
然而这一次,那来了的女人的尖锐的语音竟致劳动区区的执笔者,却又另有缘故。
在那语音里,表示出对于航船里精神文明的抗议;她说,男人女人都是人!她要坐到后面来,(因前面太挤,实无他故,合并声明,)而航船里的规矩是不许的。
[朱自清散文歌声]优美散文摘抄短篇:在我的歌声里
![[朱自清散文歌声]优美散文摘抄短篇:在我的歌声里](https://img.taocdn.com/s3/m/90a1d24aaa00b52acfc7caf9.png)
[朱自清散文歌声]优美散文摘抄短篇:在我的歌声里生活,是一本书,每一页都是一个新的故事。
回首,是温习往日的甘苦,激发明日的斗志,不是为了守定一份成功,得意洋洋唱老调;也不是囿于一份失败,忧心忡忡马不前;下面是有优美散文摘抄短篇,欢迎参阅。
优美散文摘抄短篇:在我的歌声里时光如水,总是无言,我想剪断时光,将你最初的模样镌刻在生命里。
夜晚的风有些凉,有些微微的发冷,这样的夜更会让人想起很多事,聆听夜的声音。
闭上眼睛,对夜空许个心愿,又一个秘密燃烧着相思不息的神经中枢。
今夜,我只想轻轻的为你吟唱,埋藏在心底的爱。
即使你听不到,可是我还是要吟唱,哪怕最后我已泣不成声。
从相见之初,一路上浸满了相思,也写满了幸福。
一朵小花,一瓣心语都是爱恋;一份牵挂,一声祝福都是真情。
轻轻地拉上窗帘,让它将尘世暂时隔开,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舒伯特小夜曲》这天籁般的声音。
我感觉到了这是天地间最真最纯的声音,我再次感悟到生活是美丽的。
在这样的夜晚,聆听着音乐,思绪飞扬,静静地敲打着文字,何不是一种自我享受,一种自我陶醉?往事如浮动光影的画卷,你便是那画中的人;你是朝霞中的那抹阳光,带着希望而来,璀璨我的生命。
山水相依,云雾相绕,你是我此生最美的风景。
我喜欢安静的守着那份对你的喜欢,偶尔用一点心情文字记录着这份感情,安静时我可以听到你对我的呼唤,所以我还是要安静的聆听你的声音。
用心聆听,花开的清脆、小草的拨节、星星的呢喃、孩子的梦语……你一直存在我的歌声里,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我的吟唱中落满心间,每次我的歌声总是充满一丝幸福也伴随着一丝忧伤。
想你念你是寂寞里的歌声,在夜里,漫出的一朵幽莲,清冷而孤寂。
你存在我安静的歌声里,出现在我甜美的梦里,就如歌词一样,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走过的流年,纵然路上的风景有曼妙无数,可没你的风景,我心依然不屑一顾。
也许,我是你茫茫人海的过客,但你却是我如斯年华的点缀,是我流离的终点。
冬天朱自清散文

冬天朱自清散文冬天朱自清散文冬天朱自清散文1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
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
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
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
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
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
”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
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
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
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
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
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
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
”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
我渐渐地快睡着了。
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
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
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
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
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
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
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
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
我们住在山脚下。
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
朱自清散文摘抄100字

朱自清散文摘抄100字
朱自清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激发了读者对于生活和情感的思考。
以下是我给你摘抄的朱自清散文片段,希望你会喜欢:
1. “这些年轻的苗儿,已经不再是春天的花芽,而是夏天的枝叶了。
”(《背影》)
2. “仰想,人总是不长大的。
仰想时,多少个读书日子被像横亘在半空中穿撇过的高铁送走了。
”(《荷塘月色》)
3. “好久不见,你还好吗?我和我的哥们们,把你深深忘记了。
”(《别开生面的终结》)
4. “我闭上眼,你就在我的眼前;我睁开眼,你就在我的某个角落。
”(《春愁》)
5. “我走近他时,他正在椅子上靠背上高高地躺着。
”(《荷花淀》)
以上是我为你摘抄的朱自清散文片段,每一段都有着独特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其赏析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其赏析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其赏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其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解答一: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解答二:
《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作者以秀丽、隽永、细腻的笔法,着意描写了光影交映、浓淡相宜、疏密相间、和谐无比的月下荷塘的美丽图画,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宁静优美的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偶的向往。
表达了大革命失败后,作者既不愿群居,又难于独处,既不满于现实,又不能从个人小天地里突破的彷徨、苦闷心情。
在如此复杂的心情下,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下此篇名著。
解答三:
《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描写清华荷塘月色之美,抒发沉郁的心情。
此文文笔优美、想象丰富,因收入中国大陆地区及香港的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
但也有人质疑此文的价值。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事件之时。
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就是一篇既有内在美又有形式美的美文。
其实十分司空见惯的荷塘上的淡淡月色和月色下淡淡的荷景,经朱自清先生的大笔渲染,便寓意深刻,竟成了人们心中一道
挥之不去的忧伤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散文(短篇)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
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object Object]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
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
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
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
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
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
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
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
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
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
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
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
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
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
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
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
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
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
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
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
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
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
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
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
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
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
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
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
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
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
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
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
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
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
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
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
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
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
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
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
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
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
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925年10月在北京。
【拓展延伸】
朱自清散文特点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分为三个种类,这三个种类各有各的特点:
第一种散文是关于当时的社会的一些黑暗和抨击当时社会的一些不好的现象,
这一类文章的得主要特点就是既有叙述性的文字又有议论性的文字,两者并存,这
让他的文章更加有吸引力。
他其余的作品就是主要描写风景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是描写的一些关于他去
过的或者是希望去的地方的描写。他这一类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文笔清秀,用词
高雅秀丽,让人读完就有一种想要到这个地方去感受一番的冲动。这些就是朱自清
散文的主要特点。
朱自清妻子是谁
在人们的意识中文人就应该一心搞创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是这样,朱自
清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不仅文章写的好,而且在家庭上也是经营的非常圆
满的,只是他这一生因为一直与国民*进行抵抗,直到死去都没有好好享受妻子的
爱意,朱自清妻子是谁呢?
他这一生实际上是有两个妻子的,朱自清妻子第一个名字叫做武仲谦,她为朱
自清生了五个孩子,但是因为身体原因去世了,他的第二个妻子名字叫做陈竹隐,
在她和朱自清结婚之后一夕之间就成了五个失去母亲疼爱的妈妈。但是她没有退
却,而是非常努力的做好一名妻子和一位妈妈。
朱自清的第一个妻子虽然不是什么名门贵族但是在家里也是娇生惯养着的,但
是和朱自清结婚之后就没有过一天的舒坦日子,她在搬家之后身体很不好,但是因
为朱自清很不喜欢听见别人说生病,所以一直瞒着他,一直到朱自清发现不对劲,
才发现她已经病的不成样子,在她的一生中除了她的孩子们就是朱自清了,她是典
型的中国妻子的形象,而朱自清的第二个妻子原本是一个大学的高材生,但是为了
能和朱自清在一起,她决定放弃学业,一心一意的服侍朱自清和他的五个孩子,让
他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搞创作。说实在的朱自清的一生中能够有这么两个女人在他
的生命中出现已经是非常珍贵的了,还不说最后两个都成为了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