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主要作品_作文素材
朱自清写过的散文

朱自清写过的散文
朱自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散文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以下是朱自清写过的一些著名的散文:
1. 《春》
这篇散文写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祝福。
朱自清用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憧憬。
2. 《背影》
这篇散文写了一个儿子和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朱自清通过细腻的叙述和真挚的情感,表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这篇散文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3. 《荷塘月色》
这篇散文写了作者在荷塘里漫步时的所见所感。
朱自清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比喻,描绘了荷花和月光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4. 《匆匆》
这篇散文写了作者在列车上看到的一些场景和感受。
朱自清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观察,描述了列车上的繁忙和人们的心情,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匆忙和焦虑。
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篇散文写了作者在北京大学教书育人的经历和感受。
朱自清用真实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心,展现了一个优秀教育家的风范。
以上是朱自清写过的一些著名的散文,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对读者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朱自清名篇

朱自清名篇1. 《背影》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2. 《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3. 《绿》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
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
4. 《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散文摘抄。

朱自清散文摘抄。
摘要:
1.朱自清简介
2.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3.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品
4.朱自清散文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朱自清,原名朱鸿钧,字佩弦,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民主战士。
他的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
朱自清的散文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他的散文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以真挚的情感描绘故乡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其次,他的散文选材广泛,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荷塘月色》、《春》,也有讲述日常生活的《背影》、《匆匆》等。
再次,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简练优美,文字清新自然,既具有古典文学的优美韵律,又有现代文学的简洁明了。
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品有《荷塘月色》、《春》、《背影》、《匆匆》等。
这些作品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文字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其中,《荷塘月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荷塘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春》则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的力量。
朱自清的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作品不仅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也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他的散文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朱自清散文集主要内容

朱自清散文集主要内容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字清绩,号梅坡,浙江绍兴人。
他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现代散文鼻祖”。
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淡雅、含蓄、平实著称,对中国现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自清散文集主要包括《背影》、《春》、《荷塘月色》、《绿》、《春暖花开》等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背影》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
全文以回忆的方式展开,通过对父亲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父爱的怀念和对成长的思考,情感真挚动人。
文章朴实无华,却触动人心,让人在平淡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春》是朱自清笔下的一篇散文名篇,以春天为题材,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文章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又一力作,文章以夜晚的荷塘为背景,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叶和池水,展现了一幅宁静清雅的画面。
文章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绿》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佳作,文章以绿色为主题,描绘了大自然中绿色的美丽和生机。
通过对绿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春暖花开》是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之一,文章以春天为题材,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文章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受。
朱自清散文集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精品,更是人们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通过他的文字,人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感受到美好的追求,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
朱自清散文集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朱自清散文名篇

朱自清散文名篇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风格清新淡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以下是他的一些代表作:
1.《背影》:这是朱自清最著名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他与父亲在火车站的离别,通过对父子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父爱的敬仰和对亲情的珍视。
2.《春》:这是朱自清的另一篇代表作,以春天为主题,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人们的喜悦心情,展现了作者清新淡雅的写作风格。
3.《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以荷塘和月色为背景,描绘了荷塘中的种种景象,从而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描写技巧和对自然的热爱。
4.《胡杨的故事》:这篇散文以胡杨为主题,通过对胡杨的生长环境和历史背景的描述,讲述了胡杨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生命力,寓意了中国民族精神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品质。
5.《匆匆》:这篇散文以时间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呼唤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1/ 1。
朱自清散文诗

朱自清散文诗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作品充满了深情和思索。
以下是他的一些代表作品:
1.《背影》:这是朱自清最为著名的散文之一,表达了对父爱
的赞颂和思念。
文中,他回忆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离别时父亲背影深深地留在他脑海中的情景。
2.《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以描绘荷塘夜景为主题,通过细腻
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朱自清在文章中写道:“我不由吟出古诗一首,便是对这景物
的最好的称奇的词句了。
”
3.《春》:这篇散文是朱自清的一首春天赞美诗。
他以思春之
情为主线,以细腻的描写和感悟,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祝福。
4.《南京印象》:这是朱自清在南京工作期间写的一篇回忆性
散文。
文章中,他流畅而富有感情地描绘了一些南京的景点和文化古迹,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和故事,展示了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
5.《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散文以秦淮河为背景,通过
描绘夜晚的灯影和船桨的声音,表达了对古老城市和文化的思念。
他写道:“那河的两岸,就如两条巨龙蜿蜒在城市的怀抱里,河上的轮船,宛如海市蜃楼,让我永远无法忘记。
”。
朱自清的文章有哪些

朱自清的文章有哪些朱自清是我国二十世纪前期著名诗人、学者、散文家,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既是教育理论家,又是教育实践家。
朱自清的文章有哪些?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朱自清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朱自清的文章一:航船中的文明第一次乘夜航船,从绍兴府桥到西兴渡口。
绍兴到西兴本有汽油船。
我因急于来杭,又因年来逐逐于火车轮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里,领略先代生活的异样的趣味;所以不顾亲戚们的坚留和劝说(他们说航船里是很苦的),毅然决然的于下午六时左右下了船。
有了“物质文明”的汽油船,却又有“精神文明”的航船,使我们徘徊其间,左右顾而乐之,真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的幸福了!航船中的乘客大都是小商人;两个军弁是例外。
满船没有一个士大夫;我区区或者可充个数儿,——因为我曾读过几年书,又忝为大夫之后——但也是例外之例外!真的,那班士大夫到哪里去了呢?这不消说得,都到了轮船里去了!士大夫虽也擎着大旗拥护精神文明,但千虑不免一失,竟为那物质文明的孙儿,满身洋油气的小顽意儿骗得定定的,忍心害理的撇了那老相好。
于是航船虽然照常行驶,而光彩已减少许多!这确是一件可以慨叹的事;而“国粹将亡”的呼声,似也不是徒然的了。
呜呼,是谁之咎欤?既然来到这“精神文明”的航船里,正可将船里的精神文明考察一番,才不虚此一行。
但从那里下手呢?这可有些为难,踌躇之间,恰好来了一个女人。
——我说“来了”,仿佛亲眼看见,而孰知不然;我知道她“来了”,是在听见她尖锐的语音的时候。
至于她的面貌,我至今还没有看见呢。
这第一要怪我的近视眼,第二要怪那袭人的暮色,第三要怪——哼——要怪那“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了。
女人坐在前面,男人坐在后面;那女人离我至少有两丈远,所以便不可见其脸了。
且慢,这样左怪右怪,“其词若有憾焉”,你们或者猜想那女人怎样美呢。
而孰知又大大的不然!我也曾“约略的”看来,都是乡下的黄面婆而已。
至于尖锐的语音,那是少年的妇女所常有的,倒也不足为奇。
朱自清的文章有哪些

朱自清的文章有哪些
1.《背影》
2.《春》
3.《荷塘月色》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绿》
6.《荷塘小景》
7.《春暖花开》
8.《绿》
9.《荷塘月色》
10.《背影》
《背影》
父亲去世后,我回到了故乡,整理他的遗物。
在一堆旧书中,
我发现了一本日记,上面写着“背影”。
我翻开日记,发现这是父
亲写的,他在日记中描述了自己的一生,以及他对我的爱和关心。
父亲是一个很朴实的人,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个普通的
农民,一生都在田间劳作,但我对我的儿子有着无比的爱。
”他在
日记中描述了他对我的关心和教导,以及他为了我能够上学而辛苦
劳作的经历。
在日记的最后,父亲写道:“我知道,儿子长大后会有自己的
生活和事业,我只希望他能记得我曾经为他付出过。
”读完这段话,我不禁泪流满面。
我从小就和父亲相依为命,但却从未意识到他对
我的爱和付出。
父亲总是默默地为我付出,从不求回报。
在我读完父亲的日记后,我决定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工作,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我将永远怀念父亲,他的背影将永远在我
的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的主要作品
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朱自清的主要作品,感谢您的阅读!
关于主要散文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
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是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后者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清秀隽永到质朴腴厚再到激进深邃,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
”应该说,这是对朱自清散文艺术的一个很精到的评价。
《雪朝》(1922年;文学研究会的成员的合集)
《毁灭》(1923年;长诗)
《踪迹》(1924年;朱自清首本诗与散文集)
《背影》(1928年)(被选入上海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语文教科书第五课、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教科书)
《春》(1930年)(被选入人教版初一上语文教科书第11课、浙教版六年级下语文教科书、上海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语文教科书、鄂教版七年级下教科书第六课、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科书第十四课)
《欧游杂记》(1934年)
《你我》(1936年)
《伦敦杂记》(1943年)
《匆匆》(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人教版’六年级教科书第2课鄂教版六年级教科书)
语文论述
《新诗杂话》《经典常谈》《诗言辨志研究》《标准和尺度》《语文零拾》《论雅俗共赏》《书评与议文》《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出版、开明《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年出版、古籍《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出版
著作书目
《雪朝》(诗集)1922,
商务《踪迹》(诗与散文)1924,
亚东图书馆《背影》(散文集)1928,
开明《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
开明《你我》(散文集)1936,
商务《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
开明《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
开明《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
文光《诗言志辨》(诗论)1947,
开明《新诗杂话》(诗论)1947,
作家书屋《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
文光《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
名山书屋《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
观察社《朱自清文集》(1—4卷)1953,
开明《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
三联《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
百花《朱自清全集》(1-3卷)
百花《朱自清散文选集》1996,
江苏教育出版社《朱自清散文全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