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东海之大乐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3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3含解析

《庄子.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积累实词:时、泾流、望洋、少、轻、殆、穷等。

3.积累虚词:之、以、则、见、于等。

4.掌握文言句式:被动句与宾语前置句。

5.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目标1.训练结合语境、借助工具书推断文言词语的含义与用法的能力。

2.培养把握作品思路,熟读成诵的能力。

3.训练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探究河伯对海神的感叹中引用两则材料的作用并感悟寓意。

【解决办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指导学生做文言知识卡片,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两则材料的作用,引导学生鉴赏庄子运用形象说理的艺术风格,把握文章观点。

【教学步骤】一、导语:第一步导入: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力。

(板书课题)第二步以望洋兴叹成语导入。

二、教学过程:先展示教学思路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展一展理一理谁望洋兴叹为什么读一读:1、教师范读(带感情)、正音:泾jìng sì渚zhǔ殆 dài2、学生齐读,初步感知(教师利用这段时间在黑板上文言知识点)3、参照注释,疏通文章的大意。

(3-5分钟)做一做:知识积累(完成学习卡片内容整理)1、古今异义:百川灌河至于北海始旋其面目大方之家2、词类活用:秋水时至顺流而东行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3、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4、特殊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

【精品提分练习】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 东海之大乐 教案4

【精品提分练习】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 东海之大乐 教案4

《庄子.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积累实词:时、泾流、望洋、少、轻、殆、穷等。

3.积累虚词:之、以、则、见、于等。

4.掌握文言句式:被动句与宾语前置句。

5.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目标1.训练结合语境、借助工具书推断文言词语的含义与用法的能力。

2.培养把握作品思路,熟读成诵的能力。

3.训练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探究河伯对海神的感叹中引用两则材料的作用并感悟寓意。

【解决办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指导学生做文言知识卡片,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两则材料的作用,引导学生鉴赏庄子运用形象说理的艺术风格,把握文章观点。

【教学步骤】一、导语:第一步导入: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力。

(板书课题)第二步以望洋兴叹成语导入。

二、教学过程:先展示教学思路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展一展理一理谁望洋兴叹为什么读一读:1、教师范读(带感情)、正音:泾jìng sì渚zhǔ殆 dài2、学生齐读,初步感知(教师利用这段时间在黑板上文言知识点)3、参照注释,疏通文章的大意。

(3-5分钟)做一做:知识积累(完成学习卡片内容整理)1、古今异义:百川灌河至于北海始旋其面目大方之家2、词类活用:秋水时至顺流而东行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3、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4、特殊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4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4Word版含解析

《庄子.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积累实词:时、泾流、望洋、少、轻、殆、穷等。

3.积累虚词:之、以、则、见、于等。

4.掌握文言句式:被动句与宾语前置句。

5.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目标1.训练结合语境、借助工具书推断文言词语的含义与用法的能力。

2.培养把握作品思路,熟读成诵的能力。

3.训练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探究河伯对海神的感叹中引用两则材料的作用并感悟寓意。

【解决办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指导学生做文言知识卡片,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两则材料的作用,引导学生鉴赏庄子运用形象说理的艺术风格,把握文章观点。

【教学步骤】一、导语:第一步导入: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力。

(板书课题)第二步以望洋兴叹成语导入。

二、教学过程:先展示教学思路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展一展理一理谁望洋兴叹为什么读一读:1、教师范读(带感情)、正音:泾jìng sì渚zhǔ殆 dài2、学生齐读,初步感知(教师利用这段时间在黑板上文言知识点)3、参照注释,疏通文章的大意。

(3-5分钟)做一做:知识积累(完成学习卡片内容整理)1、古今异义:百川灌河至于北海始旋其面目大方之家2、词类活用:秋水时至顺流而东行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3、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4、特殊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3课东海之大乐教案(系列一)可编辑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3课东海之大乐教案(系列一)可编辑

第三课《东海之大乐》教学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2、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课时安排:一课时内容与步骤一、导入: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河伯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整体感知:(一)朗读课文(分组朗读)(二)梳理内容:要求: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组内交流,请一位同学讲解第1节:时:按时灌:流入尽:全旋:转过,调转少、轻:形容词做意动,认为……很少,认为……很轻难穷:难以穷尽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句,见……于:被……第2节:拘:局限于:被虚:所处环境盈:溢出虚:减少过:超过为:用数:计算自多:自夸不似:不就像……卒:聚集又奚以自多:宾语前置句(三)探究1、河伯和海神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河伯:知错能改,善于纠正自身不足的人。

海神若:谦虚不自满的人。

2、海神若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明确: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满,而是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去认识未知的领域,去见识未知的世界,这样才能够达到人生新的境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词类活用:(1)秋水时至(名词用作状语,“按季节”)(2)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向东”)(3)东面而视(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面向东面”)(4)我常闻少仲尼之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少”—“小看”)(5)而轻伯夷之义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轻”—把…看轻—“轻视”)第一段作者写得很有层次,请将这一段划分层次,体会庄子行文清晰的思路。

2020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0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答案:(1)到达 (2)脸朝东 (3)仅指黄河 (4)脸色 (5)尽 (6)赞许,称赞 (7)奔跑 (8)离开 (9)懂得大道理的人
3.一词多义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1)端锦端.瑟章无甫端,.五愿十为弦小相焉 端.居耻圣明
尔理.将实可如与兄语言大 理.矣
(2)理上 依下乎肃天然理.,,称批为大政卻理.
(1)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译文:_____________
(3)以为莫己若者(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规律 整理 梳理 (3)听说 闻名,有名 知识,见闻 听
到 使……听到 (4)语气词 疑问代词,怎么 兼词,于之 形
容词词尾,“……的样子” (5)连词,相当于“就” 副词,
相当于“就是” 连词,相当于“如果”
4.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①秋水时.至(
)
②顺流而东.行(
)
③东面.而视(
)
(2)形容词活用
(6)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____通____,____________ (7)公子牟隐机大息____通____,____________ (8)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____通____,____________ (9)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____通____,____________ (10)始于玄冥,反于大通____通____,____________ (11)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然异之____通____,____________
(4)顺流而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 东海之大乐 教案6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 东海之大乐 教案6 Word版含解析

《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能力目标在诵读学习中体会河伯这个形象的可爱之处.。

德育目标让学生明白个人的知识见解是很有限的,不能骄傲自满。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习过程]一、导入我们学过庄子的好几篇文章,有许多成语即出自于《庄子》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解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逍遥游》扶摇直上、鹏程万里;《无端崖之辞》涸辙之鲋、运斤成风。

还有井底之蛙、邯郸学步、以管窥天••每个都堪称经典,今天我们学习《东海之大乐》的第一则故事中,其中也形成了几个有意思的成语,我们一起学习吧••二、走进庄子及《庄子》(板书:东海之大乐庄子)问: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庄子及《庄子》一书的了解。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分内篇、外篇、杂篇,共三十三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三、正音以后,齐读。

径(jīng)涘(sì)殆(dài)闾( lǘ) 礨(lěi ) 稊( tí) 比(b ì)四、课文分析思考讨论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2.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3.河伯的叹包括哪些内容?4.你如何看待河伯这个人物形象?分组讨论5分钟五、在思考中明确以下文言知识1、重要实词百川:众多。

泾流:直流的水波。

泾:同“径”,直。

两涘:两岸。

旋:掉转。

面目:偏义复词,指面部。

野语:俗语。

闻道百:听说的道理很多。

闻少仲尼之闻:听说子之难穷:穷尽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2、活用词语百川灌河古:黄河今:河流古今异义至于北海古:到今:表示另起话题于是焉古:在这时今:连词,表结果不辩牛马。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5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5含解析

《东海之大乐》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巧用寓言,善用比喻,生动活泼的特点。

4、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内容。

2、参考注释疏通文意,概括文段主旨,能对作者的思想观点加以评述。

3、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导学案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王安石“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苏东坡苏东坡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

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苏东坡觉得很得意。

后来被贬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

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

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

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

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很羞愧。

二、关于庄子及《庄子》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高中语文 《东海之大乐》《尊生》的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 《东海之大乐》《尊生》的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课题:《无端崖之辞》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庄子在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呢?板书课题:《无端崖之辞》二、整体感知:(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组讲解(三)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第1则: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选段妙趣横生。

第3则: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第4则: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小结:四、作业:自读练习二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品读先文:探讨: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

3、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做为?明确: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拓展延伸思考:从第3则选文中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四、总结: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评价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东海之大乐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学习目标】
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
2、根据故事内容探讨寓意。
3、理解庄子的思想并联系现实体会庄子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理清文意。
2、联系现实理解庄子的思想意义。
【预习案】
【知识链接】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
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
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
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
《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
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
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自主学习】
1、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组内交流,请一位同学讲解,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两涘( )渚( )崖之间 不似礨( ) 空
2、实词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东面而视。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叹曰。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3、一词多义
之:
野语有之曰
我之谓也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于: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拘于虚也
今尔出于崖涘
莫大于海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4、判断句式
莫己若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又奚以自多。
【探究案】
1、河伯和海神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海神若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3、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则寓言故事含义的理解,

【训练案】
一、名句默写。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傦
傦然.①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
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

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

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②不定;神生不定者,
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注】 ①傦傦然:用力的样子。②生,通“性”。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挈.水若抽 挈:提。
B.数.如泆汤 数:频繁,引申为快速。
C.则纯白不备. 备:全,完整。
D.道之所不载.也 载:记载。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有械于.此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傦傦然.用力甚多 河伯欣然.自喜
C.抱瓮而.出灌 仰天而.笑曰
D.挈水若.抽 以为莫己若.者
3.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贡向汉阳丈人推荐用机械技术来打水浇灌,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B.汉阳丈人认为使用机械技术,会使人道德水平下降,变得投机取巧。
C.这位种菜老人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人,拒绝社会的进步。
D.庄子在本文中是借汉阳丈人之口反对机巧之事和机巧之心,提倡素朴和返归本真。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1分)
(1)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高考热点
1.将下面的句子转化为若干个短句,使其表意明确
去年8月,来自全国56个家庭的家长和网瘾青少年参加了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北京
举办的运用心理学、医学等手段,团队训练、同伴互动、亲子互动等方式,综合矫治青
少年网瘾的公益训练营。
2.一家报纸将开设“作品”栏目,下面是一段广告词,请你根据上下文,在空白处填上
恰当的句子。
;《作品》是一块绣毯,编织着生活百
花; ;《作品》是一管长笛,传递着妙语慧音
窗、毯、土、笛都不大,天、地、人、心在其中,读者朋友,敬请每周一关注《作品》
副刊
3.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
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仿句1:

仿句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