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午餐前后过程的护理工作知识培训
护理工作知识培训幼儿餐点前后过程

护理工作知识培训幼儿餐点前后过程一、桌面消毒工作餐厅应保持整洁、明净、舒适,餐点前的桌面消毒,使用专用抹布,先用清水毛巾擦净餐桌,再用配制好的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0分钟后再用清水毛巾擦净桌面,去除消毒液的残留。
保育员接触幼儿食物前必须先戴好三白,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
饭菜须放在备餐桌上或餐车上,根据不同的时节,准备温度适宜的饭菜,如吃干点应使用食品夹。
二、餐前准备工作1、入盥洗室这时间段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地面有水,有可能会将幼儿滑倒、幼儿玩水将衣服弄湿等,老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注意全面照顾、及时督导、仔细检查,老师必须等最后一个幼儿洗完手,指导幼儿整理好毛巾,才能从盥洗室出来。
(地面随时要保持干燥)2、合理组织餐前安静活动,有助于稳定幼儿情绪,促进食欲。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孩子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
这时候的孩子刚结束有趣而热闹的游戏活动,情绪上很难一下转变为安静状态,因此在集体有序的入厕、洗手后,我们往往会借助一些安静活动的组织来调整孩子们的情绪,如听听轻松的音乐、故事;做做益智的手指游戏等。
让孩子们的情绪稍稍趋于平静并在参加这些活动的同时变得更轻松更愉快,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午餐。
3、每日菜谱介绍,激发食欲的同时,帮助孩子拓展知识经验。
在午餐前进行菜谱。
并请他们根据闻到的香味猜猜"今天我们将吃些什么菜、喝些什么汤?通过这"闻一闻"、"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往往很容易被午餐中食物的色香味所吸引,有效地激起孩子们想吃的欲望。
在这个过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为孩子们还可以进一步知道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好处,帮助孩子们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达到营养均衡的摄取,拓展他们的知识经验。
4、坚持进行午餐中的巡回随机观察和指导帮助,培养用餐习惯。
(1)实行盛一桌吃一桌,并尽量关上门窗,以确保饭菜不凉。
幼儿进餐的护理

7、螺旋式擦洗手 腕,交替进行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 互搓擦,交换进行
4、双手指相扣, 互搓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 个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
行
三、餐前安静活动
合理组织餐前安静活动,有助于稳定幼儿情绪,促进食欲。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孩子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 的主要目的。这时候的孩子刚结束有趣而热闹的游戏活动,情绪上很难一下转 变为安静状态,因此在集体有序的入厕、洗手后,我们往往会借助一些安静活 动的组织来调整孩子们的情绪,如听听轻松的音乐、故事;做做益智的手指游 戏等。让孩子们的情绪稍稍趋于平静并在参加这些活动的同时变得更轻松更愉 快,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午餐。
四、菜谱介绍激发食欲
每日菜谱介绍,激发食欲的同时,帮助孩子拓展知识经验。 在午餐前进行菜谱。并请他们根据闻到的香味猜猜“今天我们将吃些什 么菜、喝些什么汤?通过这“闻一闻”、“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活 动,孩子们往往很容易被午餐中食物的色香味所吸引,有效地激起孩子们想吃 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为孩子们还可以进一步 知道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好处,帮助孩子们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达到 营养均衡的摄取,拓展他们的知识经验。
一、进餐护理要点(3)
1、尽量避免幼儿说笑打闹,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 2、及时解决进餐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如呕吐、打翻饭碗、牙疼、肚子疼、哭 泣等。 3、幼儿进餐时,保育员应仔细观察每一个幼儿的进餐行为,观察幼儿的进餐 情绪、进餐速度、进餐量以及对食物的偏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当发现幼儿进餐时情绪低落、食欲较差,应检查和询问幼儿是否发烧,有无牙疼、嗓子 疼、肚子疼等。对于挑食的幼儿应进行耐心的引导工作,可让幼儿少量尝试该种食物。当幼儿 吃带骨、带刺的食物时,更应密切观察,进行必要的指导,若发现骨、刺卡入喉咙,应迅速做 出处理,必要时就医。幼儿进餐时还容易出现不小心咬破舌头、咬破嘴唇、掉了门牙、打翻饭 碗等现象,老师应耐心细致地帮助解决,必要时就医。
幼儿保育老师进餐培训计划

幼儿保育老师进餐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幼儿保育老师进餐培训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老师掌握正确的进餐礼仪和技巧,提高幼儿保育环境的专业水准,提升学生的健康教育水平,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饮食环境。
二、培训对象幼儿保育老师和相关教育工作者三、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为期两天四、培训内容第一天1. 餐桌礼仪教育- 介绍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学习餐具摆放的正确方式- 学习使用餐具的正确姿势- 介绍进餐时的基本礼仪2. 饮食健康教育- 了解幼儿的饮食健康需求- 学习如何合理搭配食物- 介绍幼儿营养需求与饮食均衡- 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3. 食品安全培训- 介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学习食品储存和加工的正确方法- 掌握餐厨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 学习如何检查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第二天1. 儿童饮食心理培训- 了解幼儿的饮食偏好和习惯- 学习如何对待幼儿的挑食和偏食问题- 掌握幼儿饮食心理培养的方法2. 食品营养知识- 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功能- 学习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生长发育状态、季节等因素合理搭配食物- 介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3. 实际操作培训- 老师们进行餐具摆放、使用和清洗的实际操作- 老师们进行食物搭配和制作的实际操作- 老师们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和食品质量评估的实际操作五、培训方式本培训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专业讲师的讲解和示范,让老师们全面掌握进餐礼仪、饮食健康教育和食品安全知识,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评估方式1. 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通过考核考核合格的老师颁发结业证书2. 每位老师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由专业讲师进行评估,提供反馈意见并进行指导七、培训效果1. 提高幼儿保育老师的进餐礼仪和技巧水平2. 提高幼儿保育环境的专业水准3. 提升学生的健康教育水平4. 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饮食环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八、培训后续对于本培训的参与者,将定期跟进培训效果,并提供后续指导和支持,确保培训效果得到巩固和提升。
幼儿园用餐礼仪与健康指导

餐桌整洁
02
用餐时避免将食物洒落,吃完后应将洁
03
教育孩子爱护幼儿园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持用餐环境整洁。
04
幼儿园用餐安全
注意食物卫生
1 2
确保食物新鲜
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物,避免过期或变质的食 材。
保持清洁
餐具、厨房用具和环境应经常清洁,确保无细菌 滋生。
3
熟食与生食分开
避免嬉笑打闹
在进食过程中,应保持安静,避免嬉笑打闹,以防食物误入气管。
注意食物温度
确保食物温度适宜,避免过热导致烫伤。
THANKS
感谢观看
用餐时的注意事项
坐姿端正
吃饭时坐姿端正,不歪斜,不躺 着吃饭。
咀嚼时不说话
吃饭时不要说话,以免噎着或呛着 。
爱惜食物
不浪费食物,不挑食,尽量吃完自 己的一份饭菜。
用餐后的整理
01
02
03
清理餐桌
吃完饭后,将自己用过的 餐具和剩菜剩饭清理干净 。
漱口
饭后要漱口,保持口腔清 洁。
洗手
饭后也要洗手,清洁手部 卫生。
幼儿园用餐礼仪与健 康指导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9
目录
• 幼儿园用餐礼仪 •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 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 幼儿园用餐安全
01
幼儿园用餐礼仪
用餐前的准备
洗手
安静等待
饭前要洗手,保持清洁卫生,预防疾 病。
在取餐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
排队取餐
按照规定排队取餐,不插队,不争抢 。
02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营养均衡
保证食物的多样性
提供蔬菜、水果、谷物、蛋白质等多种类别的食物,以确保孩子 获得全面的营养。
保育员特殊婴幼儿进餐照顾培训内容

一、特殊婴幼儿进餐照顾的重要性特殊婴幼儿包括早产儿、低诞辰体重儿、患有先天性疾病或特殊健康问题的婴幼儿。
由于其生理特点和身体状况的不同,特殊婴幼儿在进餐和日常照料上需要更加细致的关注和护理。
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对特殊婴幼儿的成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因此保育员在照顾特殊婴幼儿时,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保育员特殊婴幼儿进餐照顾的培训内容1. 特殊婴幼儿进餐知识培训在特殊婴幼儿进餐照顾培训中,保育员首先需要了解特殊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进食特点。
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婴幼儿,培训内容包括早产儿的喂养技巧、低诞辰体重儿的哺育方法、患有特殊疾病的婴幼儿的饮食调理等方面的知识。
2. 进餐技能培训保育员在特殊婴幼儿的进餐照顾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包括正确的哺乳姿势、喂奶的方法、固体食物的喂养技巧等。
培训内容将重点围绕如何正确使用吸奶器、奶瓶和奶嘴,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等方面展开。
3. 饮食调理培训针对特殊婴幼儿的饮食特点,保育员需要了解不同芳龄段婴幼儿的饮食需求和营养供给。
培训内容包括特殊婴幼儿的饮食调理原则、食物选择和搭配、进食环境的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4. 特殊婴幼儿喂养的安全培训保育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学习如何预防特殊婴幼儿在进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窒息、呕吐等意外情况,掌握急救措施和处理方法。
5. 专业知识培训保育员在接受特殊婴幼儿进餐照顾培训时,还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如常见的婴幼儿疾病识别和处理、日常保健技巧等。
三、保育员特殊婴幼儿进餐照顾的必要性1. 提高保育员专业素养通过特殊婴幼儿进餐照顾培训,保育员将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对特殊婴幼儿的照顾能力,更好地满足特殊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和生活照顾的需求。
2. 保障特殊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保育员接受特殊婴幼儿进餐照顾培训后,能够更加专业地进行喂养和护理工作,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特殊婴幼儿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确保其健康成长。
3. 降低特殊婴幼儿饮食相关风险由于特殊婴幼儿存在生理特点和健康问题,其在饮食过程中容易出现窒息、呕吐等风险。
幼儿园饮食进餐安全培训

先进先出
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先入库的食材先 使用,避免长时间储存导致变质。
培训与教育
加强对食材采购、储存和使用人员的培训与 教育,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
03 加工制作过程中的卫生规范
炊事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01
02
03
04
炊事人员需持有健康证,确保 无传染性疾病。
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需 置于帽内,不得留长指甲、涂
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具应 定期清洗和消毒,保持 清洁和卫生。
04
垃圾和废弃物应及时清 理,存放于密闭的垃圾 桶内,避免污染食品。
烹饪过程中防止交叉污染
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和加工,避免交 叉污染。
烹饪过程中应保持食物的中心温度达 到70℃以上,确保食物熟透。
加工生食品的工具和容器应与加工熟 食品的工具和容器分开使用,并有明 显标识。
幼儿园饮食进餐安全培训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饮食安全重要性 • 食材采购与储存要求
• 加工制作过程中未的卫找生规到范bdjson
• 进餐环境与安全设施配置 • 幼儿进餐管理与教育引导 •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流程
01 饮食安全重要性
幼儿健康成长基石
提供全面均衡营养
幼儿园饮食应确保提供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全 面均衡的营养,以满足幼儿生长发育 的需求。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进餐姿势 和咀嚼方法。
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偏食,尝 试多种食物。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如 不说话、不玩闹。引导幼儿节约粮食,珍惜食物
01 教育幼儿认识食物的来之不易,学会感恩 。
02
鼓励幼儿按需取餐,避免浪费。
03
引导幼儿将剩余食物妥善处理,培养环保 意识。
幼儿园进餐流程培训

幼儿园进餐流程培训一、进餐流程中的常规要求和培训要点:幼儿园进餐活动主要包括进餐前准备、幼儿餐前盥洗;进餐过程中幼儿进餐技能的掌握、进餐习惯的养成;进餐结束后的整理、盥洗等。
一日三餐中,多数幼儿在园要吃两餐、两点,即早餐、午餐和上午点心、下午点心。
因此,幼儿的营养摄人、进餐技能的提高、习惯的养成等与在幼儿园进餐息息相关。
因此,进餐中对幼儿有明确的常规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流程一:为幼儿准备早餐1、保育老师提前10分钟做消毒餐桌桌面,采用清一消一清方法。
保育老师操作完餐桌消毒的动作后提前5分钟到厨房备餐间取餐。
消毒期间幼儿不可再饭桌旁。
2、保育老师取餐要求,身穿分餐服。
做取餐工作注意前手部清洁。
按前一天晚上就餐人数取当天早餐量。
取餐时要求所有的餐具、餐点都要带盖,不能将食物暴露。
3、过敏幼儿食品检查。
清楚班级食品过敏特殊需求的幼儿的姓名及过敏的食物。
将幼儿食品过敏的记录张贴在班级的墙上,并存放在幼儿班级档案中。
4、用形象有趣的语言,向幼儿介绍饭菜营养,激发幼儿进餐飲望。
注意夏季散热,冬季保温,保证幼儿食物温度适中。
取来的饭菜放在餐桌安全处,避免发生烫伤。
流程二:幼儿餐前准备1、幼儿知道进餐前按7步洗手法洗手。
需要注意饭前15分钟幼儿不做剧烈活动。
培养幼儿自己将餐垫摆放好。
2根据幼儿年龄使用餐具。
(原则上托小班幼儿用勺子,中大班用筷子),幼儿做到自主独立进餐。
流程三:餐桌礼仪1、用餐时,保教人员与幼儿之间就需求和服务互动,都须使用礼貌语言,直到形成习惯为止。
2、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做到细嚼慢咽,吃饭不发出较大声音,不掉饭菜,保持桌面、地面干净。
保教人员训练之初,要为幼儿亲自示范(如有必要,可多次示范),直到所有幼儿都能做到并养成习惯为止。
激发幼儿食欲,随时提醒幼儿进餐时要干稀搭配,一口饭一口菜地吃,使幼儿逐步学会细嚼慢咽,不挑食,不浪费粮食。
3、用餐之前为幼儿发放餐巾纸,训练幼儿用餐中对沾到嘴外面和脸上的食物擦抹,不能用一块布或餐巾纸擦抹多个幼儿。
保育员进餐护理培训计划

保育员进餐护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培训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培训,让保育员掌握进餐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专业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幼儿进餐安全和健康。
二、培训内容1、进餐护理基础知识:包括饮食营养要点、幼儿饮食习惯分析2、幼儿进餐行为管理:包括引导幼儿端坐、用餐礼仪培养等3、幼儿食物摄入量把控:包括幼儿食量分析、食物种类搭配等4、幼儿进餐姿势培养:包括幼儿进餐姿势纠正、正确喂食方法等5、安全意识培养:包括食物安全知识、突发情况处理等三、培训方法1、课堂讲授:由专业讲师进行相关知识的系统讲解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保育员分析解决问题3、模拟演练:模拟幼儿进餐场景,让保育员实践操作4、视频教学:播放相关视频,让保育员直观感受并学习四、培训周期培训周期为一个月,每周安排两次课程学习,每次课程学习时间为2小时。
五、培训流程第一周:进餐护理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学习第二周:幼儿进餐行为管理和食物摄入量把控的讲授和学习第三周:幼儿进餐姿势培养和安全意识培养的讲授和学习第四周:模拟演练和总结反思六、培训评估1、学习效果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知识技能测试和考核2、个人总结评估:每位保育员进行个人总结和提升点反馈七、培训考核1、课程考核:结束时进行课程知识技能考核2、实际操作考核:结合实际场景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八、培训后续培训后进行跟进辅导,及时解答保育员遇到的问题,保障培训效果。
定期总结交流,持续提升保育员的能力和水平。
以上即是保育员进餐护理培训计划,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保育员将更加深入的了解幼儿进餐,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餐点前后过程的护理工作知识培训
进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很重要的环节,这也是孩子们健康的起点。
为了保证这项集体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孩子们的午餐质量,面对午餐,我们决不可能放任自流,而是要有一定的组织流程和常规要求的。
一、桌面消毒工作:
餐厅应保持整洁、明净、舒适,餐点前的桌面消毒,使用专用抹布,先用清水毛巾擦净餐桌,再用配制好的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0分钟后再用清水毛巾擦净桌面,去除消毒液的残留。
保育员接触幼儿食物前必须先戴好三白,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
饭菜须放在备餐桌上或餐车上,根据不同的时节,准备温度适宜的饭菜,如吃干点应使用食品夹。
二、餐前准备工作
1、入盥洗室这时间段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地面有水,有可能会将幼儿滑倒、幼儿玩水将衣服弄湿等,老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注意全面照顾、及时督导、仔细检查,老师必须等最后一个幼儿洗完手,指导幼儿整理好毛巾,才能从盥洗室出来。
(地面随时要保持干燥)
2、合理组织餐前安静活动,有助于稳定幼儿情绪,促进食欲。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孩子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
这时候的孩子刚结束有趣而热闹的游戏活动,情绪上很难一下转变为安静状态,因此在集体有序的入厕、洗手后,我们往往会借助一些安静活动的组织来调整孩子们的情绪,如听听轻松的音乐、故事;做做益智的手指游戏等。
让孩子们的情绪稍稍趋于平静并在参加这些活动的同时变得更轻松更愉快,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午餐。
3、每日菜谱介绍,激发食欲的同时,帮助孩子拓展知识经验。
在午餐前进行菜谱。
并请他们根据闻到的香味猜猜“今天我们将吃些什么菜、喝些什么汤?通过这“闻一闻”、“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往往很容易被午餐中食物的色香味所吸引,有效地激起孩子们想吃的欲望。
在这个过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为孩子们还可以进一步知道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好处,帮助孩子们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达到营养均衡的摄取,拓展他们的知识经验。
4、坚持进行午餐中的巡回随机观察和指导帮助,培养用餐习惯。
(1)实行盛一桌吃一桌,并尽量关上门窗,以确保饭菜不凉。
(2)鼓励孩子们愉快、安静、独立用餐,不打闹,不边玩边吃。
(3)坚持少盛多添,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很自豪,增加了孩子的信心。
(4)多给予孩子鼓励,今天能吃一小口,就给予表扬。
明天争取能再多吃一口,以此循序渐进的努力,帮助个别挑食的孩子逐渐的克服不良习惯。
(5)指导边吃饭菜,边喝汤,不吃汤泡饭、菜拌饭,帮助消化。
(6)保持正确的使用碗筷的方法及坐姿,不把饭菜掉在地面和桌上。
三、餐中的护理工作
1、体弱儿童的护理工作:
(1)肥胖儿童:让肥胖的幼儿先喝汤、再吃蔬菜、然后吃饭和荤菜,并随时提醒和督促肥胖幼儿进餐速度,鼓励教育幼儿细嚼慢咽,保证进餐速度控制在
20—30分钟,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
(2)营养不良儿童:做到少盛多添,经常提醒和督促幼儿进餐速度,告知幼儿用两边牙齿咀嚼,并给进餐速度慢的幼儿喂上几口。
(把肥胖儿童和营养不良儿童安排在同一桌上进餐,以起到相互督促作用),让每个幼儿都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督促每位幼儿均咽下最后一口饭才能离开桌子,再进行漱口。
然后安排先吃好饭的幼儿进行安静活动,直到最后一名幼儿用餐完毕。
四、餐后管理及收整工作
1、保育员要事先准备好餐后擦嘴的毛巾,可放在餐前准备桌上。
幼儿吃干净饭菜后让其将餐具放到餐前准备桌上的盆里或桶里,但不要用筐,以免汤汁流出来。
幼儿儿放餐具时告诉其轻轻摆放、分类摆放,然后拿一块毛巾擦干净嘴巴和小手,将擦过的毛巾放在一边待洗。
2、幼儿用餐全部完毕后清理桌面,收拾餐具送至营养室,用洗洁精擦洗桌面,再用清水擦干净,清扫地面,再用湿拖把拖干净。
五、两点的护理
早点和下午点心都属于自助点心,创设温馨环境,关注个别幼儿,耐心、得当地指导。
保育员早上在拿牛奶时要注意看清日期、是否胀袋、外包装是否有霉点,要做到一闻二看三尝,牛奶为每名幼儿100—150ml,饼干是5g,给幼儿分发点心时也要定时定量,否则会影响午餐的进食量。
六、家园沟通,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
小班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又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午餐时有的幼儿常常坐在餐桌旁不知所措,看着旁边的同伴吃饭,自己不肯动手,有的幼儿边吃边说话,有的幼儿玩勺子,有的幼儿挑食、剩饭现象严重。
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改掉这些陋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家园沟通,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小班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又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午餐时有的幼儿常常坐在餐桌旁不知所措,看着旁边的同伴吃饭,自己不肯动手,有的幼儿边吃边说话,有的幼儿玩勺子,有的幼儿挑食、剩饭现象严重。
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改掉这些陋习?是我们各位老师和保育员的责任
1、利用榜样法激励孩子。
2、运用童话故事,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习惯。
3、通过实际事例,引导孩子多吃饭。
4、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幼儿不挑食。
5、家园沟通,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仅靠幼儿园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家长的力量,我通过家长活动、校信通等方式与家长积极沟通,做到家园一致,反复练习和巩固。
提醒家长,在家尽量让孩子自己用餐,不过分迁就,满足幼儿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如:午餐时边玩边吃,边吃边看电视,一旦幼儿有了些许进步,教师和家长都要相互沟通,及时有效地给以积极肯定和赞扬。
七、适当为孩子创设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的机会。
大班的孩子生活经验已经相对与中小班孩子比较强了,他们愿意独立的来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因此我们在此时就给予一定的支持,让孩子来为自己和集体服务,比如餐后各自收拾自己的餐具,以值日生的形式轮流帮保育老师收残渣盘等,从而使孩子养成不依赖成人、爱劳动、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的这些进餐教育,其实都是从小班开始教育引导,在中班则是巩固练习,而到了大班时,就转化到自觉的行为了,从而逐渐形成相应的午餐常规的。
但我们衷心的希望每一个常规不是孩子的束缚,而是孩子在集体环
境中形成的自觉行为,最终为孩子的一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每日进行午餐组织管理的几点最基本最主要的做法,当然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班也有每个班的特殊情况,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还要不断的总结、反思和探索。
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