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认识自我”活动六:批评与自我批评教学教案语文

合集下载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范文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范文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范文
《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是一种对他人行为或观点的评价和指责,而自我批评则是对自己行为或观点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这两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批评,有些是建设性的,可以帮助我们改进自己,有些是消极的,会让我们感到受伤和沮丧。

而自我批评则是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深入反省和审视,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在面对他人的批评时,我们应该学会从中吸取有益的建议,而不是一味地反驳或者受伤。

批评是他人对我们行为和思想的一种反馈,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而这些不足之处,正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动力。

因此,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批评,并对批评进行适当的反思和改进。

与他人的批评相比,自我批评更加深入和全面。

自我批评不仅包括对自己行为的反省,还包括对自己内心的深层次挖掘。

通过自我批评,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

自我批评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审视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合理的改进计划。

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批评,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的来说,批评和自我批评都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他人的批评要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并从中吸取有益的建议。

而通过自我批
评,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批评和自我批评,将它们作为自我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

《批评与自我批评》德育活动课教案

《批评与自我批评》德育活动课教案

《批评与自我批评》德育活动课教案崔福秀辉县市城北中学《批评与自我批评》德育活动课教案活动背景学生以前有毛病或犯了错误总是老师或家长对其教育,学生虽有改错现象,但往往不能持之以恒,仍然小毛病不断,因为在他们看来,老师或家长是长辈,受到他们的批评很正常,不会丢什么面子,以至往往屡教不改,甚是头疼。

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如果在同学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是对所有同学起到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的作用。

其次是能够使所有同学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不断追求自我完善。

关键是对屡教不改的同学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同学之间很看重面子,如果被同学所批,必然能触之心扉,从而使之彻底改正缺点或不良行为。

因此很有必要在学生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

活动目的针对班上个别学生自觉性差,违纪现象较多,不求上进等现象,根据同龄人相互看重这一心理现象,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小品、做贺卡……激发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进行心灵的沟通,帮助学生勇敢面对并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增进友谊,使学生深刻体会批评与自我批评重要性。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歌曲《爱的奉献》、《团结就是力量》。

3、贺卡、小品道具、有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格言。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一个人有缺点毛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以至小病拖成大病,甚至病入药荒,无可救药。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我们都知道,只有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善意地,实事求是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善举。

虚心地,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展示的是自己宽广的胸怀和知错就改的勇气,得到的也将是自己的进步和同学们的信任。

七·7德育活动课“批评与自我批评”现在开始。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1、班长率先发言,抛砖引玉。

反思自己,点评别人。

2、被批评同学坦诚认错,完善自我。

3、欣赏小品,揭发暴露不良现象。

4、针对小品所讽刺现象,分组讨论,畅所欲言。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3. 培养学生制定改进措施,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评价的概念与意义。

2. 自我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3. 自我评价的应用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2. 培养学生制定改进措施,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如何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我评价的概念、意义、方法与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我评价的经验与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文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与改进。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一个典型的事例,引发学生对自我评价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自我评价的概念、意义、方法与步骤。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我评价的经验与感悟。

5. 实践应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文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与改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自我评价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自我评价方法与步骤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评价与改进的效果。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包括案例分析、讨论题等。

2. 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与展示。

3. 准备反馈表格,用于收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改进计划。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示范。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和感悟。

4.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制定改进计划。

“认识自我”活动六:批评与自我批评..-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认识自我”活动六:批评与自我批评..-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认识自我”活动六:批评与自我批评..-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小黛一、活动分主题:惰性与动力——反思自我二、活动材料:参考阅读《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三、活动方式:阅读讨论四、活动步骤:1.阅读与反省欣赏漫画《决心》,简单叙述漫画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漫画的思想意义看看你的意志力如何,提供“意志力测试”,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意志力测试题见ppt。

2.导入本课名言引入: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雷“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 ——苏东坡人的一生将会经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

面对它,我们是退却,还是勇往直前、逆流而进?朱光潜先生的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最有益的启示和最大的力量。

3.阅读《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1)字词梳理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自认为不太会读或容易读错的字以及值得学习的词语,组内交流,代表发言。

教师明确:信笔直书一语破的渣滓(zhāzǐ) 附丽席不暇(xiá)暖恓恓惶惶(xīxīhuánghuáng)退隐躬耕夤(yín)缘因循苟且贪污淫逸(tānwūyínyì) 充类至尽暮气沉沉百恶之源蹶(jué)倒(一蹶不振)亲领身受夤(yín)缘:本指攀附上升,后喻攀附权贵,向上巴结。

“乔松孤立,萝茑夤缘,柔附凌云,岂曰能贤。

”《旧唐书•令孤楚牛僧孺传赞》夤缘得官夤缘钻刺(巴结奉承,投机钻营)席不暇暖:连坐位也来不及坐暖,形容事务繁忙。

“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恓惶,席不暇暖。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暮气:黄昏时的雾霭。

比喻意志衰退、不求进取的精神状态2)整体感知、把握文意A.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事例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a.事例论证:事例结论自己填词作诗的失败要有大成就,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冬天留恋热被窝,但如果下决心,也就一耸身起来了即使日常小事也需要意志力懒惰不学习,到了社会巴结讨好,敷衍工作,只能堕落中国社会腐败的根源就在于懒b.类比论证a)物理中“动”:靠来自外界的力量克服抵抗力,朝抵抗力最低的走,不能永动b)人类的“动”:靠来自人自身的意志力克服抵抗力,可以朝抵抗力高的路径走c.引用论证孔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批评和自我批评》教学设计

《批评和自我批评》教学设计

《批评和自我批评》教学设计
一、前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的第五节。

论述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意义。

作者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层次组织文章,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运用比喻、格言等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

2、学习需求分析:
本文政论性较强,学生不太感兴趣,但作为议论文非常典范,是需要认真分析阅读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体会比喻、格言和反诘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思想与情感:理解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

三、学习重点: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四、学习难点:准确把握课文站在党的性质的高度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五、课时安排:共一课时。

六、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体会比喻、格言和反诘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准确把握课文站在党的性质的高度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总结:
全文自成一个整体,紧扣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中心,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述。

但学生对政论文不太感兴趣。

分析清楚结构即可。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案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案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案教案:《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一、教学目标:1.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自我评价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2.学习并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重点:1.科学合理地评价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

2.掌握自我评价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我评价的准确度。

三、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

2.学生如何找到自身语文学习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语文学习对你来说重要吗?为什么?请用一两句话表达你的观点。

Step 2:导入知识点(10分钟)教师给出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自我评价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的解释和说明。

Step 3:介绍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外在观察法和内在反思法等自我评价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方法和技巧运用到自己的语文学习中。

Step 4:分组实践和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利用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技巧,相互评价各自的语文学习情况,并就各自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讨论,提出改进方案。

Step 5:总结提升(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讨论的结果,每个小组代表汇报讨论中的成果和改进方案。

Step 6:写作实践(1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和改进方案,撰写一篇1200字以上的《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明确了自我评价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并教授了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分组实践和讨论,学生能够运用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技巧,找到自身语文学习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最后,通过写作实践,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并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2.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语文学习的重要性2. 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3. 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步骤4.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5. 实践与反思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 实践: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进行实践操作。

4. 交流: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改进措施。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2. 准备自我评价表,用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 准备学习计划模板,用于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 实践: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进行实践操作。

4. 交流: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改进措施。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我评价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语文学习。

关于认识自我评价的教案

关于认识自我评价的教案

关于认识自我评价的教案认识自我评价的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自我评价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自我评价?2. 自我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3. 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引入本课的主题,并与学生分享一个个人成长的故事。

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个故事中的自我评价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讲解:1. 什么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估。

通过自我评价,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找到改进的方向,促使个人成长和进步。

2. 自我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 增强自信心:通过了解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可以增强自信心,勇敢面对挑战。

- 发现问题并改进:通过自我评价,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 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自我评价有助于了解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效果,从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 建立合理目标:自我评价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合理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努力。

3. 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 真实客观:在自我评价中,应该尽量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避免自夸或自贬。

- 积极向上:在评价自己时,要将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一面,鼓励自己并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 足够具体:评价时,要尽量提供具体的事例和证据,以支持自己评价的准确性。

- 客观指标:评价时,可以参考具体的标准或目标,以提供更客观的评价。

四、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练习。

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自我评价表格,对自己在学业、品德、社交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形成书面报告。

2. 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小组分享自己的自我评价报告,并讨论如何通过改进来提高自己。

3.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合理使用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五、巩固与拓展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持续进行自我评价,并记录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2. 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将自我评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学习计划、目标设定和提高方法选择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自我”活动六:批评与自我批评教学教案
一、活动分主题:惰性与动力——反思自我
二、活动材料:参考阅读《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三、活动方式:阅读讨论
四、活动步骤:
1.阅读与反省
欣赏漫画《决心》,简单叙述漫画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漫画的思想意义
看看你的意志力如何,提供“意志力测试”,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意志力测试题见ppt。

2.导入本课
名言引入: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雷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 ——苏东坡
人的一生将会经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

面对它,我们是退却,还是勇往直前、逆流而进?朱光潜先生的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最有益的启示和最大的力量。

3.阅读《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1)字词梳理
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自认为不太会读或容易读错的字以及值得学习的词语,组内交流,代表发言。

教师明确:
信笔直书一语破的渣滓(zhāzǐ) 附丽
席不暇(xiá)暖恓恓惶惶(xīxīhuánghuáng)退隐躬耕夤(yín)缘因循苟且贪污淫逸(tānwūyínyì) 充类至尽
暮气沉沉百恶之源蹶(jué)倒(一蹶不振)亲领身受
夤(yín)缘:本指攀附上升,后喻攀附权贵,向上巴结。

“乔松孤立,萝茑夤缘,柔附凌云,岂曰能贤。

”《旧唐书?令孤楚牛僧孺传赞》
夤缘得官夤缘钻刺(巴结奉承,投机钻营)
席不暇暖:连坐位也来不及坐暖,形容事务繁忙。

“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恓惶,席不暇暖。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暮气:黄昏时的雾霭。

比喻意志衰退、不求进取的精神状态
2)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A.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事例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a.事例论证:
事例结论
自己填词作诗的失败要有大成就,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冬天留恋热被窝,但如果下决心,也就一耸身起来了即使日常小事也需要意志力
懒惰不学习,到了社会巴结讨好,敷衍工作,只能堕落中国社会腐败的根源就在于懒
b.类比论证
a)物理中“动”:靠来自外界的力量克服抵抗力,朝抵抗力最低的走,不能永动
b)人类的“动”:靠来自人自身的意志力克服抵抗力,可以朝抵抗力高的路径走
c.引用论证
孔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细察深思、把握要点
B. 课文第三段最后一句“物的动必为抵抗力所阻止,而人的动可以不为抵抗力所阻止。

”,为什么前一句用“必”,后一句用“可以”?
参考答案:这就体现了人与物在“动”上的区别。

一般物质的动都是被动的,使它动的动力是外来的,而且动不能自动地随抵抗力之增加而增加,所以物永远似乎朝抵抗力最低的
路径走,它的动也就必终为抵抗立所阻止。

而人的动有时可以是主动的,意志力可以自动地随抵抗力之增加而增加,所以人可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可以不为抵抗力所阻止。

关键看个人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意志力的强弱。

C. 我们如果要测量一个人有多少人性,最好的标准就是他对于抵抗力所拿出的抵抗力,换句话说,就是他对于环境困难所表现出的意志力。

前一个“抵抗力”和后一个“抵抗力”相同吗?分别指什么?
D. 作者认为,人的“最高生命的特征”是什么?
4)课文难点分析:
E. 福楼拜说“写作需要有超人的毅力,而我却只是一个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F. “人生来是精神所附丽的物质,免不掉物质所常有的惰性。

”如何理解这句话?
5)思考与扩展:
清代郑燮《竹石》中写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本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们在困难面前应该有坚韧的毅力和刚强的品质,要敢于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但是不是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直行不能转弯呢?对比阅读课外资料《人生何处不快乐》,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在面对困难时最全面的处理方式是什
么。

参考:两种观点并不矛盾。

面对困难,人首先要有战胜它的勇气,要敢于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这是态度的问题,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

在处理问题时,人又要学会全面的想问题,这是方法的问题。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只有坚定的态度,没有正确的方法,只会被撞得头破血流;只有方法和技巧,没有克服困难的坚定的态度,又容易懈怠一事无成。

教学后记:
意志力测试有点过长且偏离语文教学内容。

同学虽然反映激烈,但我担心本课变成思想教育课。

在讨论本文使用的三种论证方法时同学表示出较大的热情,他们参与性很高,积极主动发言。

如果能将此方法同议论文的写作结合在一起,估计效果也会好。

但由于本单元学习重点不在议论文上,所以此处关于议论文的论证,可能只是作为同学写作时的参考与借鉴,可在周记本上进行练笔。

思考与扩展目的是引导同学们正确面对困难,不少同学在周记本中谈了自己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