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活动——异想天开

合集下载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摘要】本文从美术教学实践出发,重点阐述了在幼儿美术教学中以创造性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培养幼儿想象力,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特别指出,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针对幼儿的特点,采取启发诱导的形式,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幼儿的奇思妙想,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培养幼儿勇于独创的个性品质。

本文材料来源于实践,是多年教学工作的切身体验和经验积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搞好幼儿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幼儿时期的思维正处于创造性思维的萌芽阶段。

虽然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辩证逻辑较差,缺乏思维的深刻性。

但他们好奇的天性,大胆的探索,丰富的想象,充满稚气的异想天开,为培养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美术活动其夸张的形象、鲜艳的色彩、优美的线条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启迪儿童心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手段之一;同时,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艺术创造潜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能给予正确引导,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自由联想、独创性、个性。

为此本文就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以创造性教学为乐趣,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注重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鼓励幼儿创作,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极大地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同时,多用商量、征徇的口吻与幼儿交谈,为幼儿创造一些自由表现的空间。

教师要重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

教师不能以我为中心,“改变”幼儿,“塑造”幼儿,把大量的技术简单孤立地传授给幼儿。

同时,不给幼儿搞统一构图及色彩设置,使幼儿的作品反映出他们各自的内心世界,让他们作品多姿多彩。

幼儿园大班艺术开发想象力教案及创意绘画活动

幼儿园大班艺术开发想象力教案及创意绘画活动

幼儿园大班艺术开发想象力教案及创意绘画活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班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开始逐渐成熟,因此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激发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份富有创意的艺术教案,结合创意绘画活动,来开发幼儿园大班的想象力。

一、教案设计 1. 主题:选择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主题,比如“外太空世界”或“神奇的动物世界”,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活动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3. 教学内容:设计多样的艺术活动,包括素描、涂鸦、拼贴等,以及相关的艺术故事、音乐和影像资源。

引导幼儿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达他们对主题的想象。

二、创意绘画活动 1. 素描绘画:让幼儿用铅笔或其他素描工具,根据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不拘泥于现实。

2. 拼贴艺术:提供各种材料,如彩纸、布料、纽扣等,让幼儿用拼贴的方式创作主题相关的艺术作品。

3. 涂鸦创作:放松空间,让幼儿自由发挥,用颜料、画笔或手指等进行涂鸦创作,表达他们对主题的独特理解。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幼儿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发挥想象力的能力。

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艺术教案和活动,可以有效地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引导幼儿从观察、表达到创作的全方位发展,让他们尽情地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以上是对幼儿园大班艺术开发想象力教案及创意绘画活动的深度探讨。

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富有创意的艺术教案,结合创意绘画活动,可以有效地开发幼儿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

希望本文对于幼儿园艺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朋友们有所启发,促进幼儿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大班艺术开发想象力教案及创意绘画活动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小精灵》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小精灵》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小精灵》含反思(通用)幼儿园大班教学方案《奇妙的小精灵》带反思泰班课《奇妙的小精灵》包含对大班美术主题教学活动的思索,让孩子们养成关爱他人的感觉,尝试依据不同动物的明显特征结合新的动物,激发孩子们的异想天开,制造性地设计新样式。

练习发音并清晰地介绍您的工作。

来看看幼儿园班《奇妙的小精灵》的几点思索。

活动目标1.尝试依据不同动物的明显特征来组合新的动物,激发孩子的异想天开,并制造性地设计新样式。

2.培育幼儿关爱他人的感觉。

3.练习牙齿,清晰地介绍工作。

4.培育幼儿的观赏力量。

5.体验以不同方式与同伴一起工作的乐趣。

活动预备1.小精灵操作5个教具和面板。

2.纸,水彩笔。

活动程序1.观看魔法精灵的变化过程,发觉其奇妙特征(1)活动的主题是以邀请鸡蛋宝宝上课的形式绘制的。

老师神奇地告知孩子孩子们,今日我们班上有个#039小客人#039。

让我们看看它是谁?#039然后从后面轻轻取出#039小精灵蛋#039。

(2)与孩子们玩魔术,转变,转变嬉戏,感受精灵的特别性。

#039这不是一个一般的鸡蛋,它是一个奇妙的精灵!只要我们一起阅读奇妙的嘴巴,小精灵就会出来与我们的孩子一起玩嬉戏。

你想尝试吗?#039老师将教具放在最前面,并与孩子们谈论奇妙的口号奇妙的精灵在变,变,变。

同时,将教具背面的魔术精灵的头,臂,腿和尾巴拉出,引导孩子观看。

魔法精灵和地球上的小动物有什么区分?``让孩子从头到脚认真观看魔法精灵并发觉其魔法特征它具有很多动物特征(例如兔子的头,猪的嘴,鸟的翅膀,松鼠的尾巴,大象的腿)。

(3)要求孩子们在小组中操作精灵来教教具,对精灵的熟悉是无止境的。

桌子上还有一个小精灵。

我们去看看,你的小精灵会变成什么样?#039儿童自主操作小精灵来操纵教具并感受到精灵的无限变化。

玩奇妙的转变,转变,转变的嬉戏,这比一群精灵最令人惊异的?引导孩子思索。

动画片中的小精灵有许多技巧。

孩子们的精灵有什么样的技能?#0392,发挥想象力,设计奇妙珍宝(1)#039假如您是小设计师,您想设计哪种精灵?``当孩子描述自己的想象力时,老师会在黑板上画出孩子描述的动物特征,例如兔子的耳朵,大象的鼻子和其他主要特征,以便孩子可以重新分解并结合新的形象。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艺术教育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艺术教育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艺术教育》——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教学价值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艺术教育,幼儿可以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表现力,培养情感和社会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这些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和未来的学习生活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创造力;2. 通过简单的艺术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3.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艺术作品,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4. 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教学区域教室内的艺术区域和户外的环境区域。

四、教学准备1. 色彩笔、水彩笔、画笔、纸张、颜料、胶水等具体的美术材料;2. 艺术品和艺术书籍,如莫奈的《睡莲》、梵高的《星夜》等;3.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艺术作品的图片和制作方法。

五、教学介绍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艺术品、感受色彩、形状和线条的变化,引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从而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和创作,让幼儿在自由创作中享受艺术的乐趣。

六、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和色彩搭配能力;2. 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画线技巧和画笔运用;3. 通过艺术品的介绍和欣赏,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4.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创作。

七、教学方法1. 艺术品欣赏法:通过介绍艺术品的作者、创作背景、画作构图和色彩运用等方面,引导幼儿理解和欣赏艺术品,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和表现力。

2. 自由创作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自由创作画作,引导幼儿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团体合作法:组织幼儿进行团体艺术活动,如绘制大型画作、制作手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1. 导入环节:通过简短的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进入艺术创作的状态,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欣赏环节:通过幻灯片或展板展示莫奈、梵高等艺术家的作品,让幼儿感受艺术品的美感和艺术家的个性风格,引导幼儿理解和欣赏艺术品。

幼儿美术教案黄色的食物

幼儿美术教案黄色的食物

幼儿美术教案黄色的食物幼儿美术教案黄色的食物篇一:好吃的食物正式教案活动名称:大班数学:好吃的食物活动目标:1.通过简单测量、比较、操作和游戏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体积与容量的大小关系。

2.通过幼儿探讨、迁移活动,知道正确估算的简单方法。

3、培养幼儿能按规则进行游戏,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通过简单测量、比较、操作和游戏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体积与容量的大小关系。

通过幼儿探讨、迁移活动,知道正确估算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1. 幼儿操作用:托盘、一次性水杯(小号)15个;记号笔;操作记录表(人手一份);枣、板栗和花生米每组各一碗;2. 幼儿游戏用:大、中、小号杯子(每4人一组,每组一个水杯);蚂蚁仓库每组一个(2升饮料瓶减去瓶口制作);花生米每组各一小盆;场地上贴好红色、黄色、蓝色标记;各队记录单一张;红、黄、蓝记号笔3支;3. 教师展示用:托盘一个(三种食物、小纸杯一个、幼儿操作记录单一张)、画好三块格子的黑板1块;游戏统计表1张;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向全体幼儿出示三种食物,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样的食物,看一看,你们认识它们吗?2、教师出示托盘,逐一拿起托盘中的食物,问:“这是什么?这个呢?(栗子还有一个大名叫板栗)那这个呢?二、基本部分(一)通过简单测量、比较、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体积与容量的大小关系(同样大的杯子,装不同的食物数量不同。

大的食物装的数量少,小的食物装的数量多)。

1. 教师出示枣、板栗和花生米,提问:1)、出示小杯子,“这是一个小杯子,想一想如果在这个小纸杯里装满大枣,大约会装多少颗?”幼儿猜测。

2)、“要是在这个杯子里装满板栗呢?大约会装多少颗?”幼儿猜测。

3)、“那如果还是在这个杯子里装满花生米呢?”幼儿猜测。

2. 教师介绍记录单及操作的要求。

1)、教师交代操作要求::“刚才小朋友们都进行了猜测,那结果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在后面桌子上老师准备了一些食物,请小朋友一会自己动手去试一试。

创意无限大班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训练场的奇妙之旅

创意无限大班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训练场的奇妙之旅

创意无限大班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训练场的奇妙之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美术活动是一个极好的训练场,具有无限的创意和想象空间。

本文将带领您走进创意无限大班美术活动,探索其中的奇妙之旅。

第一章:开启奇妙之门——美术创作的基础在创意无限大班美术活动中,首先需要打开奇妙之门,引发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想象和创造力。

老师们会采用各种手段,如讲故事、观看艺术作品、欣赏音乐等,来激发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和热爱,增强他们的创作欲望。

第二章:大胆尝试——发散思维的培养在美术活动中,鼓励孩子们勇于尝试,大胆发挥想象力。

无论是画画、拼贴、雕塑还是立体构建,都可以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广阔的舞台。

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颜色、形状和材料,发散思维,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第三章:感官体验——多元艺术形式的融合创造力的训练需要以多元的方式进行。

美术活动中,通常会融合各种艺术形式,如视觉艺术、音乐、戏剧等,让孩子们进行感官体验。

通过触摸、听觉和观看等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体验艺术带来的快乐,同时也能够拓展他们的感官认知和表现能力。

第四章:合作与分享——培养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创意无限大班美术活动中,鼓励孩子们进行合作和分享。

孩子们可以一起创作,彼此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这种合作和分享不仅能够促进孩子们之间的社交交流,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第五章:展示与赞扬——激发孩子们的自信与成就感在美术活动中,展示和赞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孩子们的作品会被展示在班级或学校的艺术展中,让更多的人欣赏和赞赏。

这种展示和赞扬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能够激励他们持续参与创作,不断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六章:家庭互动——延续创意的火花创意无限大班美术活动不仅仅是在班级内进行,也需要与家庭互动结合。

老师们会将一些创意活动带回家,鼓励孩子们与家人一起参与。

这不仅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子关系,还能够延续创意的火花,让孩子们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活动——异想天开
作者:黄艳杰来源:河南开封市群英幼儿园上传时间:2013-02-08 设计意图:
我园的长廊上有许多柱子,柱子上奇妙的木纹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和联想。

“老师,你看这里很像蜘蛛。

”“老师,我找到了一只小熊。

”……不起眼的花纹在幼儿眼里成了各种各样的事物。

既然幼儿对这些花纹这么感兴趣,为什么不抓住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自由想象花纹之美,并把它表现出来呢?于是,我结合幼儿已有的美术经验,设计了根据木板上的花纹进行想象创作的活动。

该活动的主旨是借形想象并创意绘画。

我首先通过让幼儿欣赏秋季五彩缤纷的树林,唤起他们对美丽树林的审美感受和对色彩的认识,然后以“树干里面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唤起幼儿的好奇心,并自然引入对木板花纹的观察与想象。

其次,我引导幼儿对木板上的花纹进行充分的观察和想象,使幼儿明白每块木板上都有不一样的花纹,而且看这些花纹能够联想到很多事物,从而激发幼儿对想象的事物进行表现的欲望。

再次,在引导幼儿了解创作方法时,我将教师的现场示范和作画步骤的课件相结合,既帮助幼儿感受到一块有花纹的木板变成一幅美妙画作的神奇,又突破了活动的难点。

如何打开幼儿的思路,充分发挥幼儿的创作灵感呢?我设计了范画欣赏环节,将“形”作为欣赏的重点,让幼儿在音乐中边听教师讲述小故事边欣赏课件中的作画步骤及范画作品。

这样既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又进一步扩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

目标:
1.根据木板自然花纹的独特性大胆展开想象,尝试运用不同的颜色将想象的事物表现出来。

2.体验想象和美术创作带来的乐趣。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画水粉画的基本技能。

2.材料准备:PPT(其中有彩色的树林、带花纹的木板、不同绘画作品),有花纹的木板、水桶、水粉笔幼儿人手一份,水粉颜料每组一套。

过程:
一、欣赏树林图片,萌发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树林图片,感受秋季树林的色彩美。

师(出示课件):这是树林,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树?有什么感觉?
2.教师通过树林引出作画材料“木板”。

师:大树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颜色、清新的空气。

那么大树的树干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二、观察木板上的花纹,进行联想
1.幼儿观察一块木板并想象。

师(出示一块木板):请你们仔细看看这块木板。

木板上有什么?你们看到上面的花纹想到了什么?你们能指出来吗?(幼儿边用手指木板的花纹,边表达自己对于花纹的想象。

)
师(小结):原来树里面有很多奇妙的花纹,看到花纹,我们会想到很多东西。

2.同时观察几块不同的木板,感受木纹的奇妙并想象。

师(同时出示多块木板):木板上的花纹都一样吗?你最喜欢哪一块木板?它看起来像什么呢?
师(小结):木板上的花纹真奇妙。

虽然大家看到的是同样的花纹,但是想到的画面却可能不一样。

三、幼儿观看教师示范及课件,感知木板上的花纹从形到画的过程
1.教师示范作画步骤。

师:怎样才能把我们看花纹想到的东西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呢?
师:好,现在我就按有些小朋友的说法,把想象的东西画出来。

(教师选择其中一块木板作画。

)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这块木板上的花纹像鳄鱼。

鳄鱼在哪里?谁来指出来?
师:好,现在我沿着这里的花纹把它涂上颜色。

瞧,鳄鱼出现了。

师:鳄鱼生活在哪里呢?(水里。

)再来看看,这下面的花纹是不是可以画成水纹?
师:我把这里的花纹涂上不同的蓝色,就像水纹一样。

瞧,鳄鱼游在水里了。

2.教师演示添画方法。

师:为了让画面更好看还可以添上一些其他花纹和图案,比如小鱼、石头、水草。

师:添画完了。

瞧,一只饥饿的鳄鱼正在水面上游着寻找食物呢!
师(小结):看着木板上的花纹进行想象,按照木纹的形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再添画一点东西,一幅美丽的图画就创作出来了。

四、在音乐声中边听教师讲述小故事边欣赏课件中部分作品的成形过程,进一步感知作画步骤,产生创作欲望
●小花狗
师:这块木板上的花纹,老师把它想象成了一只小狗。

按照木板上的花纹涂上黄色,在小狗的身边再画上高高的草丛。

看呀,一只小狗正在暖洋洋的太阳底下自由自在地玩耍呢!
●蝴蝶起舞
师:大家看一看这块木板上的花纹像什么呢?我觉得这里的花纹很像一只蝴蝶的翅膀。

我沿着这里的花纹把它涂上喜欢的颜色,再添上花纹。

瞧,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草丛中快乐地飞舞。

●夜晚的树林
师:看到这一条条直直的花纹,你会想到什么?我想到了一棵棵大树。

我按照花纹涂上了白色和黑色,一片夜晚的树林就出现了。

我又用绿色点上了一些树叶,两只萤火虫在树林间捉迷藏呢。

多美的夜晚啊!
五、想象创作
1.明确任务。

师:我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不同花纹的木板,一会儿你们可以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看一看,想一想,也可以和小朋友说一说上面的花纹像什么。

想好了就可以动手了。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点提示:
(1)先想一想木板上的花纹像什么,它旁边的花纹又像什么,想好了再进行创作。

(2)注意沿着花纹先把主要的部分涂出来,再进行添画。

(3)注意遵守运用水粉笔作画的常规。

六、分析与交流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装饰好的画架上,请幼儿相互欣赏,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

师:小朋友们都在木板的花纹上创作出了不同的作品。

你们真棒!老师这里准备了许多小花,每个小朋友可以选出5幅喜欢的作品,将小花贴在作品的周围,快快行动吧。

师:谁选了这幅作品?为什么选它?这是谁的作品?能告诉大家你画的是什么吗?(引导幼儿从构图想象与花纹的关系及用色、美感上进行欣赏。

)
编辑:cic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