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地]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练习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 (共17张PPT)

答案:C
农为天下之本务 ,而工贾皆 其末也。
重农抑商政策
——雍正帝
1、产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 战国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相矛盾。
2.“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这是中国 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
答案:B
4.唐代时,来唐外商只要完成了“纳舶脚(即交船税)、收市(由
市使收购部分商品)、进奉(进贡)”,任何“重加税率”的做
法都政府
()
A.对外商给予了国民待遇 B.对外贸的管理规范有序
C.奉行平等自主的对外政策 D.旨在保护本国的工商业 解析:“来唐外商只要完成了‘纳舶脚(即交船税)、收市(由
C.海外贸易刺激沿海瓷业迅速发展
D.瓷器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解析:材料描述沿海瓷器生产状况而不是沿海与内陆瓷器生产 的对比,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家财政收入来源,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外贸海港广州、泉州遍布多种名窑……更是 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可知外贸港口制瓷业发达,说明海 外贸易刺激沿海瓷业迅速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仅仅描述沿 海瓷器生产并没有描述其他海外贸易商品,故 D 项错误。
商部族的人善于经商,周灭商后,统治者 又让殷商遗民继承祖业,贩运物产,后人因此将 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工商食官”制度:“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
“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食官”
指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菲薄的生活资料。
他们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
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农为天下之本务 ,而工贾皆 其末也。
重农抑商政策
——雍正帝
1、产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 战国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相矛盾。
2.“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这是中国 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
答案:B
4.唐代时,来唐外商只要完成了“纳舶脚(即交船税)、收市(由
市使收购部分商品)、进奉(进贡)”,任何“重加税率”的做
法都政府
()
A.对外商给予了国民待遇 B.对外贸的管理规范有序
C.奉行平等自主的对外政策 D.旨在保护本国的工商业 解析:“来唐外商只要完成了‘纳舶脚(即交船税)、收市(由
C.海外贸易刺激沿海瓷业迅速发展
D.瓷器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解析:材料描述沿海瓷器生产状况而不是沿海与内陆瓷器生产 的对比,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家财政收入来源,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外贸海港广州、泉州遍布多种名窑……更是 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可知外贸港口制瓷业发达,说明海 外贸易刺激沿海瓷业迅速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仅仅描述沿 海瓷器生产并没有描述其他海外贸易商品,故 D 项错误。
商部族的人善于经商,周灭商后,统治者 又让殷商遗民继承祖业,贩运物产,后人因此将 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工商食官”制度:“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
“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食官”
指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菲薄的生活资料。
他们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
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高一政史地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课件

农具发展
木/石/骨制农具——青铜农具——铁农具
耕作方式
简单模仿——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课堂总结
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只有以农 业为生,而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的补充。 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 在长时期内保证了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稳定。 但随着重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
3、地位和影响: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 建经济中占据_主__导__地位;自然经济的牢 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_缓__慢__和长 期_延__续_的重要原因。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 先进的耕作方式——_垄__作__法__,一些农田开始
实行精耕细作。汉代农具的改进有:发明播 种工具_耧__车__,耕犁安装碎土翻土的_犁__壁__; 耕作技术的改进有赵过推广的大型_铁__铧__犁_,
商”已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明清以后我 国农业文明开始落后于西方工业文明的重要原因。
学思之窗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 何发展变化的?
最初采用刀耕火种,使用耒耜等工具生 产;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春秋战 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铁 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 成。
生活:小农经济 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1、小农经济的概念 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形成条件
⑴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⑵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特点:
⑴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性
⑵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 换——封闭性
• 3、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 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 爆发。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 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 新的轮回。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人教版) PPT

西汉 耦梨牛耕
• 两头牛牵引,三个人 驾驭
隋唐
曲辕犁
直辕犁与曲辕犁比较图
三大改进:
1、把长直辕改成短曲 辕
2、增加了犁评,使犁 箭可上可下,可以适 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 需要
3、改进了犁壁,将翻 起的土推到一旁,并 能翻覆土块,断绝草 根生长。
2、耕作技术的改进
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
西汉
时期:代田法
阅读书P5-P6, 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的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取代石制工具和
耒耜,牛耕逐渐推广。 两汉时期:西汉时期赵过推广耦梨牛耕,东
汉时期逐渐推广到珠江流域。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逐渐成为我国传统农业
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曲辕犁
牛耕是一次生产力革命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金文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小篆
小篆
金文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小篆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
地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文要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起源与特点
————原始农业的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本特征
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耕作制度:
两汉时期一年一熟
宋朝时期一年两熟及后来的一年三熟
西汉代田法
• 代田法是垄作法的发展。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 的栽培方法。
3、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 (1)水利工程 战国: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课件及复习课件

•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1.耕作方式 牛耕 开始 •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________ 使用并逐渐推广。 • (2)两汉时期 •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出现犁壁。 • ②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 曲辕犁 • (3)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___________ , 安装犁评。
• • • • • • •
• 巧思妙记:
课 堂 探 究
一、探究问题:个体小农经济的特点有哪些? 【探究素材】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 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 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 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 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 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 穿。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夜 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日上 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张养浩的《山坡羊》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 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 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 饿莩耳。 • ——董煟《救荒活民书》
【探究思路】 由材料一中“机梭声札 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得出结论(1)(2);由材料二中“一个犁牛半 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谁是神仙, 我是神仙”得出结论(3);由材料三中“狼 狈无策”“流离饿莩”得出结论(4)。
那么,在古代的中国,农业的发展经 历了怎样的过程呢?古代农业经济又有什么 特点呢?本课我们将一起来了解我国古代农 业的发展及相关知识。
目 标 导 航
• 课标要求 •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 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高中历史必修二ppt1(课件+教案)-人民版2全篇

一五计划最佳方案
实际完成数
煤(万吨)
3550
6800
7500
6440
石油(万吨)
1160
1900
2200
2140
生铁(万吨)
338
800
1000
616
钢(万吨)
430
830
1040
592
棉织品(亿米)
26.78
57
62
26.94
材料: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指标完成情况
存在的问题:
重工业发展较快,轻工业发展缓慢,农、轻、重比例失调
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2、形成标志:
1936年颁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 颁布(即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3、形成过程:
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
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⑴所有制: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⑵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价值规律作用,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⑶分配体制: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⑷经济结构: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农业制度
农、轻、重协调发展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工业化道路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斯大林模式
西方模式(英国)
(2013江苏学测).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实际完成数
煤(万吨)
3550
6800
7500
6440
石油(万吨)
1160
1900
2200
2140
生铁(万吨)
338
800
1000
616
钢(万吨)
430
830
1040
592
棉织品(亿米)
26.78
57
62
26.94
材料: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指标完成情况
存在的问题:
重工业发展较快,轻工业发展缓慢,农、轻、重比例失调
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2、形成标志:
1936年颁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 颁布(即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3、形成过程:
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
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⑴所有制: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⑵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价值规律作用,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⑶分配体制: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⑷经济结构: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农业制度
农、轻、重协调发展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工业化道路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斯大林模式
西方模式(英国)
(2013江苏学测).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35-36、新航路开辟使 贸易中心由原来的____ 区域转移到_____沿岸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35-36、新航路开辟使 贸易中心由原来的____ 区域转移到_____沿岸 37、清朝实行“闭关锁
国”的原因是为了对付 东南沿海的___斗争
5-6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 原因是西欧________发 展,出现了_______萌
芽 7、春秋时期,井田以 外的荒地被开垦为____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7、春秋时期,井田以 外的荒地被开垦为____ 8、鲁国规定不论公田 私田,都要按__收税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17、汉朝以后,______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 要耕作方式 18、隋唐时期,江东地 区出现____地 区出现_____ 19、汉__帝推行了一系 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 贾的势力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19、汉__帝推行了一系 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 贾的势力 20、春秋战国时期的耕 作方法是____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15、北魏时期的土地制 度是_____ 16、首倡“重农抑商”的 是____(人物)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16、首倡“重农抑商”的 是____(人物) 17、汉朝以后,______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 要耕作方式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22-23、新航路开辟的 客观条件是____技术和 ___技术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22-23、新航路开辟的
客观条件是____技术和
___技术的发展
35-36、新航路开辟使 贸易中心由原来的____ 区域转移到_____沿岸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35-36、新航路开辟使 贸易中心由原来的____ 区域转移到_____沿岸 37、清朝实行“闭关锁
国”的原因是为了对付 东南沿海的___斗争
5-6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 原因是西欧________发 展,出现了_______萌
芽 7、春秋时期,井田以 外的荒地被开垦为____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7、春秋时期,井田以 外的荒地被开垦为____ 8、鲁国规定不论公田 私田,都要按__收税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17、汉朝以后,______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 要耕作方式 18、隋唐时期,江东地 区出现____地 区出现_____ 19、汉__帝推行了一系 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 贾的势力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19、汉__帝推行了一系 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 贾的势力 20、春秋战国时期的耕 作方法是____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15、北魏时期的土地制 度是_____ 16、首倡“重农抑商”的 是____(人物)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16、首倡“重农抑商”的 是____(人物) 17、汉朝以后,______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 要耕作方式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22-23、新航路开辟的 客观条件是____技术和 ___技术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基础知识 练习题
22-23、新航路开辟的
客观条件是____技术和
___技术的发展
必修二,历史,第一课,,ppt课件

• 2.右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 A.春秋战国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 3.下列属于不属于灌溉工具的是 • A.翻车 B.筒车 C.耧车 D.风力水车
• 4.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助耕 D.铁犁牛耕
5.《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 无所匿其力也。”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 • A.春秋时采用铁器和牛耕技术 B.私田主人的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 C.私田数量急剧增加 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6.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 本原因是 •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C. 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 D.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东汉· 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51年于河南辉县出 土)
铁犁铧冠
汉代的犁和犁壁
发达的古代农业
代田法是战国时期垄作法的发展, 第一年种在沟里,第二年在垄上开 沟,垄和沟轮换耕种。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都江堰建于公元 前三世纪,是中 国战国时期秦国 蜀郡太守李冰及 其子率众修建的 一座大型水利工 程,是全世界至 今为止,年代最 久、唯一留存、 以无坝引水为特 征的宏大水利工 程。2200多年来, 至今仍发挥巨大 效益,
5、评价: 积极方面:
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
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 政权的安危。
消极方面:
承担沉重的赋役;抗灾能力差;(脆弱性) 自己自足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很难扩大再生产,近代 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落后性)
高中历史必修二ppt1(课件+教案) 人民版13

我们不是没有我们的文化, 而是我们丧失了太多太多的自信!
一个没有自己节日的民族, 是一个浅薄无知的民族!
一个放弃自己文化的民族, 是一个走向堕落的民族!
1.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
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
表明
D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如今时代变了,你别老拿过去的眼光看我们。” 看见丫头及腰的长发不见了,我那个火从心里烧呀: “都是你们该死的爹!我原来说不让你们上什么莫名其 妙的学堂,这下好了,一个个搞成了现在这个易服、放足等习俗变化是历史发展趋势, 反映社会变迁中人们思想的解放
展厅三 ——社会习俗大变化
新 式 婚 礼
人们婚俗的变化有什么特征?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删繁就简
跪拜作揖
握手点头
爷爷的“控诉”
我,本来是清代的进士,原本是个小知县,辛亥革命 后,丢了官,只好回乡下种田。……只可惜儿子不孝, 只生了 几个女儿,断了我家的香火。唉!这让我如何向 列祖列宗交代呀!唉,大孙女回来了,这些个丫头越来 越不像话了,前些日子要给老三缠脚,她们竟联合起来 反抗……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真是反了!也不想想 以后怎么嫁出去呀。
火葬,在商代,一些边远民族已经有火葬习俗。 后来,受佛教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火葬慢慢盛行。
树葬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1)见面: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2)称谓:大人、老爷—先生、君
(3)婚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
(4)葬礼:厚葬—文明、卫生、简洁
展厅二—衣 近代中国服饰变革(女装)
改良后 的旗袍
一个没有自己节日的民族, 是一个浅薄无知的民族!
一个放弃自己文化的民族, 是一个走向堕落的民族!
1.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
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
表明
D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如今时代变了,你别老拿过去的眼光看我们。” 看见丫头及腰的长发不见了,我那个火从心里烧呀: “都是你们该死的爹!我原来说不让你们上什么莫名其 妙的学堂,这下好了,一个个搞成了现在这个易服、放足等习俗变化是历史发展趋势, 反映社会变迁中人们思想的解放
展厅三 ——社会习俗大变化
新 式 婚 礼
人们婚俗的变化有什么特征?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删繁就简
跪拜作揖
握手点头
爷爷的“控诉”
我,本来是清代的进士,原本是个小知县,辛亥革命 后,丢了官,只好回乡下种田。……只可惜儿子不孝, 只生了 几个女儿,断了我家的香火。唉!这让我如何向 列祖列宗交代呀!唉,大孙女回来了,这些个丫头越来 越不像话了,前些日子要给老三缠脚,她们竟联合起来 反抗……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真是反了!也不想想 以后怎么嫁出去呀。
火葬,在商代,一些边远民族已经有火葬习俗。 后来,受佛教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火葬慢慢盛行。
树葬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1)见面: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2)称谓:大人、老爷—先生、君
(3)婚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
(4)葬礼:厚葬—文明、卫生、简洁
展厅二—衣 近代中国服饰变革(女装)
改良后 的旗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1
22-23、新航路开辟的 客观条件是____技术和 ___技术的发展
-
22
22-23、新航路开辟的
客观条件是____技术和
___技术的发展
24、明清固守重农抑商
的政策,继续实行___
制度
-
23
24、明清固守重农抑商
的政策,继续实行___
制度
25、明朝实行“海禁”
原因是东南沿海____严
重
类更加丰富,有粟、稻、
黍、稷、麦、桑、麻等
-
9
10、___时期,农作物种
类更加丰富,有粟、稻、
黍、稷、麦、桑、麻等
11-12、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开始使用并推广___
和___
-
10
11-12、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开始使用并推广 ___和___
-
11
11-12、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开始使用并推广
___和___
-
37
38、小农经济的单位是 _______ 39、小农经济的分工是 _______
-
38
39、小农经济的分工是 _______ 40、小农经济下农产品 的用途是_______
-
39
40、小农经济下农产品 的用途是_______ 41、《________行纪》 诱导人们到东方“寻金”
-
40
41、《________行纪》 诱导人们到东方“寻金” 42、小农经济提高了农 民的______
13-14、新航路开辟,
_____和_____分别组织
了东西两条路线的探险
-
12
13-14、新航路开辟, _____和_____分别组织 了东西两条路线的探险
-
13
13-14、新航路开辟, _____和_____分别组织 了东西两条路线的探险 15、北魏时期的土地制 度是_____
-
14
15、北魏时期的土地制 度是_____ 16、首倡“重农抑商” 的是____(人物)
-
24
25、明朝实行“海禁” 原因是东南沿海____严 重 26、都江堰是____时期 的著名水利工程
-
25
26、都江堰是____时期 的著名水利工程 27-29、汉朝的著名水 利工程包括___、___和 ______等
-
26
27-29、汉朝的著名水 利工程包括___、___和 ______等
1、原始社会,土地属 于________所有 2、夏商周时期,土地 属于____
-
1
2、夏商周时期,土地 属于____ 3、夏商周时期的土地 国有制度被称为“____”
-
2
3、夏商周时期的土地 国有制度被称为“____” 4、原始农业的主要耕 作方法是_______
-
3
4、原始农业的主要耕
作方法是_______
-
27
27-29、汉朝的著名水 利工程包括___、___和 ______等
-
28
27-29、汉朝的著名水 利工程包括___、___和 ______等 30、曹魏时期的灌溉工 具是经过改制的___
-
29
30、曹魏时期的灌溉工 具是经过改制的___ 31、筒车创制于__朝
-
30
31、筒车创制于__朝 32-33、宋朝时候出现 利用____的灌溉工具即 _____
-
18
19、汉__帝推行了一系 列经济政策抑制富
20、春秋战国时期的耕 作方法是____ 21、西汉时期的耕作方 法是____
-
20
21、西汉时期的耕作方 法是____ 22-23、新航路开辟的 客观条件是____技术和 ___技术的发展
-
34
35-36、新航路开辟使 贸易中心由原来的____ 区域转移到_____沿岸
-
35
35-36、新航路开辟使
贸易中心由原来的____
区域转移到_____沿岸
37、清朝实行“闭关锁
国”的原因是为了对付
东南沿海的___斗争
-
36
37、清朝实行“闭关锁 国”的原因是为了对付 东南沿海的___斗争 38、小农经济的单位是 _______
-
15
16、首倡“重农抑商” 的是____(人物) 17、汉朝以后,______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 要耕作方式
-
16
17、汉朝以后,______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 要耕作方式 18、隋唐时期,江东地 区出现_____
-
17
18、隋唐时期,江东地 区出现_____ 19、汉__帝推行了一系 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 贾的势力
-
6
7、春秋时期,井田以 外的荒地被开垦为____ 8、鲁国规定不论公田 私田,都要按__收税
-
7
8、鲁国规定不论公田 私田,都要按__收税
9、秦国的______,废除 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 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8
9、秦国的______,废除
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
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10、___时期,农作物种
实力上升
-
47
48-49、新航路开辟使 _____地位下降,_____ 实力上升
-
41
42、小农经济提高了农 民的______ 43、小农经济经营规模 小,便于农民在有限的 土地上实现_______
-
42
43、小农经济经营规模 小,便于农民在有限的 土地上实现_______ 44、小农经济下农民需 要承担沉重的____
-
43
44、小农经济下农民需 要承担沉重的____ 45、小农经济十分___ 所以每遇灾荒瘟疫,农 民就会贫困甚至破产
-
31
32-33、宋朝时候出现 利用____的灌溉工具即 _____
-
32
32-33、宋朝时候出现 利用____的灌溉工具即 _____ 34、明清时期的灌溉工 具是_______
-
33
34、明清时期的灌溉工 具是_______ 35-36、新航路开辟使 贸易中心由原来的____ 区域转移到_____沿岸
-
44
45、小农经济十分___
所以每遇灾荒瘟疫,农
民就会贫困甚至破产
46-47、新航路开辟引
发的欧洲的___革命和
____革命
-
45
46-47、新航路开辟引 发的欧洲的___革命和 ____革命
-
46
46-47、新航路开辟引
发的欧洲的___革命和
____革命
48-49、新航路开辟使
_____地位下降,_____
5-6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
原因是西欧________发
展,出现了_______萌
芽
-
4
5-6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 原因是西欧________发 展,出现了_______萌 芽
-
5
5-6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
原因是西欧________发
展,出现了_______萌
芽
7、春秋时期,井田以
外的荒地被开垦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