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地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上地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上地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3.1自然资源概况

▲概念:存在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

1、主要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2、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然资源概念不是一成不变。数量巨大,但有限。

3、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

4、非可再生资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应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5、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特点: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等。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6、中国的土地资源

▲人多地少

1、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及世界的1/3。

一、类型齐全

1、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图)

2、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3、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

荒漠等。

二、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

1、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2、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天然林)、和东南山区(人工林和次生林)。

3、草地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三、珍惜每一寸土地

1、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矿与建筑用地占用及乱占耕地,使耕

地面积减少——对策:提高耕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力,滥伐现象严重—对策:营林、护林、造林、采育结合,永

续利用

3、草地存在的问题:超载,管理不力,造成退化——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防灾。

4、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中国的水资源

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

1、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却占全国总流量80%以上。

2、黄、淮、海流域面积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但水资源只占6%。

3、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五个带:P73;图3-20

我国水资源供需情况对应地区

二、时间分配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中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2、对生产的影响——易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

三、节约每一滴水

1、地区分布不均——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最大规模)。把长江流域富余

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2、时间分布不均——兴建水库。

3、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上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是目前长江干流上最

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1.我国各大水系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水系是长江水系,其次是珠江水系。

6、污染和浪费——节约和防治

7、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节水型社会”。

8、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路线:P76图3-24.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

(1)地跨多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大陆架面积宽广。

(3)海水温度适中。

2、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3、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最大)、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2.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1/3以上。

3.我国海水养殖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4.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我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

矿产资源有锆石、钛铁矿、石英砂等

5.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二、巨量的化学资源

1、长芦盐场(最大)、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三、保护“蓝色国土”

6.海洋资源存在的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如

过度捕捞、石油污染、赤潮。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

成因:沿海工厂和城市向海洋排污、石油污染处于严重、赤潮的频频出现。

治理: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