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

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

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和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营造有利于人才成才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规范我校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转专业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宏观控制、公开考核、双向选择、优生优先。

第三条转专业工作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与择优的原则,相关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都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则与程序。

第四条学校宏观控制转专业计划。

各专业(大类)转出学生的数量一般控制在该专业(大类)年级学生总数的20%以内,每年度学校根据专业布调整需要确定具体比例;各专业在教学资源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满足学生的转入志愿;对于就业率低和教学资源不足的专业,适当控制转入人数。

第二章申请条件第五条符合以下条件者可申请转专业:1.思想品德优良,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身体条件符合拟转入专业要求;2.对拟转入的专业有一定的特长和志向者;3.一年级学生;4.第一学期所有课程考核合格。

第六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申请转专业:1.经转学进入我校学习者;2.艺术类专业申请转入非艺术类专业,或非艺术类专业申请转入艺术类专业者;3.申请由低批次录取专业转入高批次录取专业者;4.作为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被录取者;5.参加文科高考的学生申请转入只招收理科考生专业,或参加理科高考的学生申请转入只招收文科考生专业者;6.经由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录取者。

第三章操作程序第七条第二学期期中,学校公布各接收专业的名额和招收条件。

接收专业名额制定的原则如下:1.按专业招生的,原则上一个专业接收人数不超过一个行政班人数(一个行政班限额30人)。

2.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原则上一个大类接收人数不超过两个行政班人数。

第八条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学院提交转专业申请。

每个学生可填写两个转入专业(大类)志愿。

第九条学生所在学院根据学生在第一学期所修核心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以专业(大类)为单位进行审核。

大学在校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大学在校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大学在校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特长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1.学生自愿原则。

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

2.双向选择原则。

学生提出申请,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情况确定接收其他专业转入学生。

3.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建立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 健全信息公开和公示制度。

二、申请对象在籍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习年限未超过3年者。

三、限制条件1.艺术、体育特殊类型专业录取的学生不得转出艺术、体育类专业。

2.申请转入艺术、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应通过艺体类专业水平考核。

3.申请转入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应参加相应外语测试。

4.申请转入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应参加相应美术测试。

5.申请转入专业学生应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关于转入专业的体检要求。

6.在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含委托培养、单独招生或学校招生章程已明确约定)的学生不允许转专业。

四、工作程序本科生转专业在每学年集中开展一次,主要工作环节包括:1.各学院根据教学资源及专业发展阶段等情况,确定当年各专业年级转入学生计划。

2.转入学生计划经学校审核后,在各学院网站公告。

3.各学院分别制定学院转专业管理办法并公布实施,明确对拟转入专业学生已学课程的认定细则和后续课程要求。

4.学生填报转专业申请表(见附件),经在读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核实登记,连同已学习课程成绩单,递交到转入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5.各学院开展转入学生考核工作,学院认定拟转入学生已学习课程,公示拟转入学生名单,公示无异议后,以公文方式报教务处。

6.教务处审批转专业学生名单。

五、学籍管理.已批准的转专业学生应完成本学期已选课程的修读和考核。

1.已批准的转专业学生按教务处通知到新专业报到,并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学校组织的下学期新专业的课程选课。

大学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

大学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

大学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为了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学习条件,根据《XXXX大学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基本原则转专业必须在学校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由学校统组织,转出转入专业实行双向选择,转入院(系)择优录取。

在操作程序上,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各院系转出或转入学生的比例原则上应控制在该专业年级学生总数的 5-10% 以内。

二、申请条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转一次专业,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必须是在读一年级本科生,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1.学生确有某种特长或对某学科 ( 专业 ) 具有浓厚学习兴趣,转专业后有利于发挥所长和个人成长成才;2.政治表现好,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3.学业成绩良好,所学课程考试全部合格,第一学年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以上。

4.身体条件符合转入专业学习的要求。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转专业:1.入学未满一学期的;2.特殊专业(艺术类或体育类)申请转入普通专业的;3.非师范类专业申请转入师范类专业的;4.跨科类(理科或文科)申请转专业的;5.拟作退学处理的;6.由预科升入本科的;7.其他无正当理由的;8.经审核认为不适合转专业的。

三、办理程序1.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结束前二周,由学生本人提交转专业申请,填写《XXXX大学学生转专业审批表》。

2.学生所在学院接受学生书面申请材料并进行审查,提供在校学习成绩表和排名表。

3.拟转入学院对要求转入的学生进行考核审查,同意后报教务处。

4. 教务处于暑假期间,对申请转专业学生的材料进行审核,核实并报主管校领导审批。

5.下学期开学前教务处将审批意见反馈回院系,由院系通知有关学生。

6.经批准转专业的学生由本人办理相关学籍变更手续。

7.当申请转入人数超过规定比例,则由接受院系按学生所学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排序按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转专业学分冲抵细则

转专业学分冲抵细则

转专业学分冲抵细则转专业学分冲抵是指将已经修完的课程学分在转入学校时抵免到新专业的相关课程,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时间消耗。

因为每个学校的转专业政策不同,所以具体的转专业学分冲抵细则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关于转专业学分冲抵的细则,供参考。

一、冲抵的学分范围1.转专业学分冲抵的范围应该是与新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具体需要由学校根据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评定。

2.通常情况下,与新专业相关的课程学分可以被冲抵,但未能完成的学分不能被冲抵,必须按照新专业的课程安排重新修读。

二、冲抵的学分标准1.转专业学分冲抵的标准应该符合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不能超出新专业的学分要求。

2.具体的学分冲抵标准应该由教务处、转专业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协助制定,并经过学院、学校教务委员会审批。

三、评定方式1.学生在转专业报名前,应该向相关部门提供申请材料,如转专业申请表、个人学籍表、成绩单等。

2.相关部门根据申请材料进行学生学分冲抵的初步评定,并告知学生冲抵的学分种类和数量。

3.学生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提供进一步的证明材料,如课程的教材、教学大纲、课程描述等。

4.相关部门根据详细的证明材料进行学分冲抵的终审,并给出最终的冲抵结果。

四、学分冲抵的限制条件1.学生转专业前必须满足学院、学校规定的转专业条件,如平均学分绩点要求、排名要求等。

2.学生转专业后,必须按照新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进行学习,不能再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和选修。

3.学生转专业后,如果在原专业中修读过的课程与新专业的课程有重叠,那么只能选择一个计入学分。

五、未能冲抵的学分处理1.如果学生转专业后仍有未能冲抵的学分,可以按照新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重新修读相关课程。

2.学生转专业后未能冲抵的学分可以计入新专业的选修学分,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课程选择。

总之,转专业学分冲抵细则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制定的,具体细则会有所不同。

学生在进行转专业学分冲抵时,应该详细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和证明材料,以便获得最大限度的学分冲抵。

各学校转专业相关细则(三篇)

各学校转专业相关细则(三篇)

各学校转专业相关细则不同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和细则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个大致的概述。

请注意,具体的细节和要求可能需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政策和规定进行确认。

1. 转专业的适用对象一般情况下,转专业的适用对象为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部分学校可能规定一定的学籍年限,例如一年以上或两年以上方可转专业。

2. 转专业的申请方式和时间大多数学校会在每学年的特定时间开放转专业申请,一般为秋季学期的开学前或者春季学期的期末。

具体的申请方式可能包括在线申请或者纸质申请,需要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交相应的材料。

3. 转专业的申请条件和要求不同学校对于转专业的条件和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普遍要求:-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业成绩和学分要求。

- 部分学校可能对特定专业的转入设置了一定的门槛要求,例如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或者通过一定的考试。

- 学生需要通过申请评审,可能包括面试、考试、审查材料等环节。

- 部分学校可能对转入专业的名额有一定限制,例如每个专业每年限定转入的人数。

4. 转专业的申请材料一般来说,转专业的申请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转专业申请表,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原专业和申请专业的具体信息、转专业的原因等。

- 学业成绩单,包括已修读的课程和取得的成绩。

- 学分清单,列明已获得的各门课程的学分情况。

- 推荐信,一般需要至少一封教师或导师的推荐信。

- 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例如个人陈述、作品集等。

5. 转专业的评审和通知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对转专业申请进行评审,并根据申请的材料和面试等环节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评审一般由学校的相关部门或者专门的转专业委员会负责。

学校会在一定的时间内通知学生是否被录取转入目标专业。

6. 转专业后的学籍情况学生成功转入目标专业后,学校会重新处理学生的学籍情况,例如重新核定学分和学年级。

转入专业后,学生需要按照目标专业的培养要求进行学习,并满足相应的毕业要求。

7. 特殊情况的处理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例如双专业、辅修专业等,转专业的政策和细则可能会有所不同。

大学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大学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XXXX大学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质潜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规范和完善学生转专业管理工作,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XXXX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科学生(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交流学生除外)。

第三条教务处主管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

第二章基本原则和要求第四条转专业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二)尊重学生专业兴趣原则;(S)学生自愿申请原则;(四)同等条件下择优选拔原则。

第五条学生转专业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新生报到后进行,第二次在一年级结束时进行,第三次在二年级结束时进行。

第六条各专业转出、转入学生总数不得超过本专业本班级人数的10%o第七条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只有一次转专业机会,如确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经所在学院和接收学院同意,方可再给一次转专业机会。

(一)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指定医院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者;(二)学校因专业停招,休学、保留学籍期满的复学学生或保留入学资格一年的新生,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S)退役后复学的学生,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手续后,可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但艺术类专业学生须在同类艺术专业之间申请转专业;(四)在原专业学习确有困难且难以完成学业者,由所在学院和转入学院综合评估,教务处审核后同意者。

第八条学生(不包括新生)在同一门类下的各专业间转专业时,可编入同一年级学习,跨门类转专业一般应编入下一年级学习。

第九条申请转专业的新生,高考成绩不得低于学校在生源省(市、自治区)拟转入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及单科成绩要求。

第十条面试和体能测评不合格的公安、司法类专业新生,根据本人意愿和其他专业转入要求,由学校调配到其他专业;符合面试和体能测评要求且志愿学习公安、司法类专业的学生(女生应执行15%的规定),允许转入公安、司法类相关专业。

学院普通本专科学生转专业实施细则

学院普通本专科学生转专业实施细则

学院普通本专科学生转专业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院普通本专科学生的转专业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和专业发展能力,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学院普通本专科学生转专业是指由一个专业转入另一个专业,包括同一学科内的专业转移和不同学科之间的专业转移。

第三条学院普通本专科学生转专业实行申请、审核、调剂和录取等程序。

第四条学院设立专门的转专业工作组,负责转专业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实施。

第五条学院普通本专科学生转专业需符合以下条件:(一)学生正常注册,学业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转专业条件;(二)具备申请转专业所需的学术基础和专业基础;(三)已完成第一学年学业的学生,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位列该专业前二分之一;已完成第二学年学业的学生,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位列该专业前三分之一;已完成第三学年学业的学生,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位列该专业前四分之一;已完成第四学年学业的学生,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位列该专业前五分之一第二章申请与审核第六条学院普通本专科学生转专业的申请时间定为每年的6月份,具体时间由学院转专业工作组确定并向全体学生公布。

第七条学生必须填写学院提供的转专业申请表,并附上以下材料:个人简历、学习成绩单、专业推荐信等。

第八条学院转专业工作组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评定学生是否符合转专业条件。

第九条学院转专业工作组将审核结果及时通知学生,并告知学生评定未通过的原因。

第十条学生如对审核结果有异议,可以向学院转专业工作组申请复核。

学院转专业工作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并告知学生。

第三章调剂与录取第十一条学院转专业工作组通过调剂的形式安排学生转入其他专业。

第十二条学院转专业工作组根据学生的综合评定结果、专业需求和调剂计划进行调剂安排。

第十三条学院转专业工作组将调剂结果及时通知学生,并告知学生所调剂专业的相关事项。

第十四条学生应当在收到调剂通知的三个工作日内确认是否接受调剂,如不接受调剂,应书面说明原因。

第十五条学院转专业工作组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调剂计划最终确定录取名单,并及时向学生公布。

各学校转专业相关细则

各学校转专业相关细则

各学校转专业相关细则一、申请转专业的条件和要求1. 转专业的学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a. 已完成至少一学年的学业;b. 拥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成绩不低于学院规定的转专业最低标准;c. 对所要转入的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和适应能力;d. 无不良学术记录或违纪行为。

2. 转专业的学生须提前向学院申请,并提交必要的材料:a. 转专业申请表;b. 简要的转专业理由陈述;c. 学生个人简历;d. 相关学习成绩单;e. 推荐信(如有)。

二、转专业的程序和流程1. 学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转专业申请材料;2. 学院将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并根据专业情况和学生个人素质进行综合考量;3. 审核结果将在规定时间内通知申请人,包括通过、不通过以及需要补充材料等情况;4. 通过转专业审核的学生,可以按照学校规定的程序进行专业变更;5. 未通过转专业审核的学生,可以就审批结果进行申诉,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转专业需求。

三、转专业的原则与要求1. 学校转专业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遵循科学选择的原则;2. 学院将根据招生计划、专业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专业调配,尽量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意愿;3. 转专业后,学生要重新调整学习计划,恢复学习进度,并按照新专业的要求完成相关课程;4. 学生需遵守学校对转专业学生的管理规定,包括学分转换、学籍档案调整等事项;5. 学生在转专业后要努力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专业要求,确保顺利完成学业。

四、转专业相关注意事项1. 学生转专业前要充分了解目标专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确保做出明智的选择;2. 在转专业前,学生可以与目标专业的学生或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专业的特点和要求,为转专业做好充分准备;3. 学生在转专业时要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转入的专业能够适合自己的发展需求;4. 学生转专业后要及时与新专业的班主任或导员进行联系,了解专业的学习计划和相关事宜,确保顺利过渡;5. 学生转专业后要积极参与新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与新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