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文章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朗诵稿6篇(经典)

国学经典朗诵稿6篇(经典)

国学朗诵稿国学经典朗诵稿6篇(经典)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朗诵稿吧,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技能。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的朗诵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经典朗诵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学经典朗诵稿篇1开场白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女:国学经典,诵读不衰。

男: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女: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

男: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女: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

男:诵读国学经典,让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女:诵读国学经典,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女: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男: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合: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

.男:城关镇一中“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城关镇一中“国学经典”结束语男:书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

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一座掘不尽的矿。

女:书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

推启的心窗外,是一片看不够的景,一腔抒不倦的情。

男:读书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女:读书吧!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合:读书吧!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男:智慧充盈,笑迎黄河东入海,我们的声音浑厚而有力。

女:品味书香,坐看云卷云舒时,我们的神情从容而淡定。

合:读书吧!让年轻而澄澈的心灵,一路书香、一生辉煌!男:城关镇一中“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合:老师们,同学们,再见!。

国学经典朗诵稿篇2尊敬老师、亲爱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篇章,这些经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精神宝藏!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全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热爱,全面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举行这次集吟诵、演唱、表演、背诵为一体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推荐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是想让国学经典滋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成为一个知书达理,合格的人。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希望对你有用!小学生国学经典篇目推荐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七、《孟子》八、《陋室铭》刘禹锡(唐)九、《劝学》荀子(战国)十、《伤仲永. 笠翁对韵二冬》十一、《岳阳楼记. 笠翁对韵三江》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第一篇: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一)经部选篇1.《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2.《礼记·中庸》选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二)史部选篇3.《史记·鹖冠子》选段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

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 4.《山海经·南山经》选段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三)子部选篇5.《孟子·公孙丑下》选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阅读一至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精选,快快收藏!

阅读一至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精选,快快收藏!

国学是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课改对小学国学教育的标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小朋友和家长们快快利用寒假学起来吧。

一年级:《三字经》节选第一部分:育人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小学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文章

小学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文章

【导语】诵读,读⾳sòng dú,汉语词语,意思是指诵读诗⽂时读出声⾳来。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章》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章 ⼈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不学,断机杼。

窦燕⼭,有义⽅。

教五⼦,名俱扬。

养不教,⽗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不学,⾮所宜。

幼不学,⽼何为。

⽟不琢,不成器。

⼈不学,不知义。

为⼈⼦,⽅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

⼀⽽⼗,⼗⽽百。

百⽽千,千⽽万。

三才者,天地⼈。

三光者,⽇⽉星。

三纲者,君⾂义。

⽗⼦亲,夫妇顺。

⽈春夏,⽈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南北,⽈西东。

此四⽅,应乎中。

⽈⽔⽕,⽊⾦⼟。

此五⾏,本乎数。

⼗⼲者,甲⾄癸。

⼗⼆⽀,⼦⾄亥。

⽈黄道,⽇所躔。

⽈⾚道,当中权。

⾚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原,左⼤海。

⽈江河,⽈淮济。

此四渎,⽔之纪。

⽈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

称⾏省,三⼗五。

⽈⼠农,⽈⼯商。

此四民,国之良。

⽈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有草⽊。

此植物,遍⽔陆。

有⾍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

稻粱菽,麦⿉稷。

此六⾕,⼈所⾷。

马⽜⽺,鸡⽝⾗。

此六畜,⼈所饲。

⽈喜怒,⽈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黄,及⿊⽩。

此五⾊,⽬所识。

酸苦⽢,及⾟咸。

此五味,⼝所含。

膻焦⾹,及腥朽。

此五臭,⿐所嗅。

匏⼟⾰,⽊⽯⾦。

丝与⽵,乃⼋⾳。

⽈平上,⽈去⼊。

此四声,宜调协。

⾼曾祖,⽗⽽⾝。

⾝⽽⼦,⼦⽽孙。

⾃⼦孙,⾄⽞曾。

乃九族,⼈之伦。

⽗⼦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则忠。

此⼗义,⼈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功。

⾄缌⿇,五服终。

国学经典诵读名篇

国学经典诵读名篇

国学经典诵读名篇国学经典诵读名篇广义国学是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

狭义国学则是指中国古代学说。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国学经典诵读名篇,欢迎大家参考!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6.咏怀(阮籍)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国学基本概念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中国古代国学包括经、史、子、集等内容。

少年儿童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少年儿童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少年儿童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在幼儿园阶段,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经典是必须诵读的。

要求孩子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他们从小就能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规范语言训练,培养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性认识和爱。

在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要有计划地诵读注音版的《弟子规》,并有序重复、循序渐进地复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规》。

此外,还要诵读古典诗词,如《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等。

诵读时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学生要能够背诵并大概理解其意义。

在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要有计划地诵读注释版的《弟子规》,并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和《笠翁对韵》的诵读。

同时,还要诵读更多的古典诗词,如《江雪》、《忆江南》、《鹿柴》、《赠汪伦》等。

在诵读过程中,要注重理解诗词的意义,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要巩固诵读成果并强化记忆基础,学生需要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诵读。

要求学生准确地读出字音,理解其含义,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和讨论。

在诵读古典诗词时,特别要注意“口诵心惟”的原则,让学生能够背诵并大致理解其意义。

同时,也要按照“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对于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诵,还要讲解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以及一些动人的故事,例如XXX的《诫子书》。

在小学五六年级阶段,学生需要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尚书》、《孝经》、《易经》等国学经典,以及《颜氏家训》中的《风操第六》和《勉学第八》。

此外,还需要诵读一系列古典诗词,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等。

在诵读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其意义,背诵并按照“口诵心惟”原则进行诵读。

对于文章中列出的具体诗词,可以进行小幅度改写,使其更符合语言惯和表达方式:1.《咏鹅》(唐 XXX)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文章
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孩子可以不只局限于类似百家姓、唐诗宋词等幼儿的内容,可以多看看一些国学经典。

下面由小编给你带来关于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1.《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 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

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

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2.《史记》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3.《汉书》
《汉书》-班固《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

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三皇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代史事的断代史。

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

从此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

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

《史通六家》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

撰成一书。

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

自古迄今,无改斯道。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4.《论衡》
《论衡》-王充《论衡》书不仅对汉儒思想进行了尖锐而猛烈的抨击(但它并不完全否定儒学),而且它还批判地吸取了先秦以来各家各派的思想,特别是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天道”、”礼和法”、”鬼神与薄葬”、”命”、”性善和性恶”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评述。

因此,后人称《论衡》书是”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古代小百科全书。

尽管《论衡》书不可能摆脱当时时代的局限,用自然主义和直观的观察来描述世界,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是唯心论的,但它产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即封建国家处于统一和强大、儒学与谶纬神学相结合,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的时期,它敢于宣布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敢于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敢于向孔孟的权威挑战,并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历史上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的。

它对今后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诸如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杨泉、南朝宋时的思想家何承天、南朝齐梁时的无神论者范缜、唐朝时期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等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5.《楚辞》
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

《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