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之道: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谨记5条“天规”人生逆风翻盘
易经必读100条

易经必读100条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阴阳相生相克,相互依存。
3.变化是常态,顺应变化才能获得成功。
4.求得中和平衡的状态,而非过分偏向任何一方。
5.明辨是非,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
6.顺势而为,抓住机遇。
7.知行合一,将智慧付诸行动。
8.尊重自然法则,与自然和谐相处。
9.谦虚谨慎,不自负不妄自尊大。
10.善于观察,洞察事物的本质。
1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周围。
12.善于推测未来趋势,做出明智的决策。
13.顺应时势,适应社会变迁。
14.善于沟通和协调,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15.保持内心平静,不为外界干扰所动。
16.善于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17.修炼自己的品德和能力,提升自我。
18.遵循道德准则,做一个正直的人。
19.保持谦逊和谦虚的态度,虚心学习。
20.善于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从中领悟智慧。
21.善于自省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
22.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多听取不同声音。
23.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4.坚持追求真理和智慧,不断探索。
25.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接受现实。
26.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27.善于分析和判断,做出明智的选择。
28.保持平衡的生活方式,注重身心健康。
29.善于适应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30.保持谦虚和包容的态度,不自以为是。
31.善于把握机会,抓住时机。
32.保持专注和坚持,不轻易放弃。
33.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实现目标。
34.保持谨慎和审慎的态度,不冒险行事。
35.善于应对挫折和困难,不气馁。
36.保持清晰的思维和逻辑,不迷失方向。
37.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发挥团队的力量。
38.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正直的人。
39.善于思考和思辨,不盲从。
40.保持谦虚和自信的平衡,不自卑也不自负。
41.善于把握时机,抓住关键节点。
42.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情绪左右。
43.善于学习和吸收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44.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目标,不轻易动摇。
易经中最有智慧的人生哲理、名言警句

微小中蕴含着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只有“见微知
著”“知小而谋大”,才能把握事物吉凶的先兆,才能
迅速行动争取先手。
《易经》中最有智慧的人生哲理20 条 17.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易经》中最有智慧的人生哲理20 条
8.中行无咎 中行,指中正,行中道。无咎是指没有灾祸。易 经告诉我们,凡事要行得正坐得直,不要过头走极 端,也不能不及,这样人生才没有灾祸,这与孔子 的“过犹不及”和朱熹的“不偏不倚”有异曲同工 之妙。
《易经》中最有智慧的人生哲理20 条
9.与时偕行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个很平实的哲学道理:做任 何事情,我们都要顺应时机,把握规律,才能取得 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与“与时俱进”是一个道理。 如何才能与时偕行,孟子告诉我们,“天时不如地 利,地利不如人和”,要把握好最佳的时机,并能 够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助,则事业大成。
易经认为,天下的事情不是全部显露在外的,而是像
大海中的冰山一样,绝大部分是隐藏不显的。所以我们
必须掌握以明测暗以显探幽的方法,才能通晓人事,明
白生死的意义。
《易经》中最有智慧的人生哲理20 条
16.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
易经强调未雨绸缪的实践哲学。如何才能未雨绸缪从
而防患于未然?几,指的是细小的微不足道的事物,但
《易经》中最有智慧的人生哲理20
《易经》修身之道,智慧人生!

《易经》修身之道,智慧人生!《易经》修身之道,智慧人生!《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养,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易道广大,洁静精微。
其中不乏教育人修身处事的至理名言,这些修身的金科玉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1、潜龙勿用出自《易经》乾卦。
潜龙就是潜在水底的龙。
这是要告诉你,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要注重积蓄力量,韬光养晦,不要随便做出什么大动作。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的隐士,潜龙是有德行的隐士,“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人间的繁华不能搅扰他安静的心;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也不会觉得难过烦闷。
2、亢龙有悔出自《易经》乾卦。
飞的过高的龙会有悔恨。
我们常说,物极必反,日中而昃。
做事情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发生转变,好事就会开始慢慢变坏。
亢,就是穷高,只知道往高处飞,知进不知退。
这样做一定会有悔恨。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乾卦文言。
健是刚健的意思,天刚健,所以阴阳交合,万物生长,四季变化相推。
君子看到这种情况,就要效法天,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字面意思是:强大自己必须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深层次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
4、地德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易经》坤卦文言。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一个人要能承受自己能力以内,要自己权衡。
一个拥有博大胸襟与高尚品德的人,不断进取,宽厚待人,自然会得到众人的敬佩与支持,进而取得巨大成功。
5、君子以成德为行出自《易经》乾卦文言。
什么叫“以成德为行”?就是说把成就自身德性、品德作为行动的一个目的。
我们现在都说,生活就是修行。
在古人那里,也确实是这样,“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修行、修道、自我提升,这些都不需要刻意为之,都在个人的生活中。
6、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陂是坡地的意思。
易经里十大经典语句,做人要牢记

易经⾥⼗⼤经典语句,做⼈要牢记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所创⽴的民族智慧悠久⽽弥新,成为了世界各个国家所瞻仰的存在。
这些民族智慧构成了我们华夏的传统,也给了⼈们前进的⽅向。
易经就是集中华⼈民智慧集⼤成者,我们能够从这⾥⾯吸收到很多的⽣存之道。
哪怕是在如此⼀个浮动的社会中,学会易经我们也会更加适⽤这个社会。
以下就是关于易经⾥⾯的⼀些经典语句堪称天机,希望各位能够牢记于⼼。
第⼀,⼤喜易失⾔意思就是哪怕是当你处在⾮常兴奋的时候,哪怕你⾮常希望和别⼈分享你的喜悦,你也不要多说话。
要知道⾔多必失,你可以⾼兴,但是内⼼必须要稳重。
第⼆,⼤怒易失礼如果你⾮常愤怒,你的情绪就难以控制,从⽽进⼀步影响到你肢体的动作,导致你没有办法顾及礼节。
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喜怒不形于⾊。
第三,⼤惊易失态当⼈们听到⼀些感到惊讶的消息的时候往往都会惊慌失措。
就⽐如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候,当曹操提到了刘备的名字,刘备的筷⼦便掉到地上。
连刘备都是这样的,常⼈想要做到⾯不改⾊则更是难上加难。
第四,⼤哀易失颜⼈的⼀⽣不可能只是欢欢喜喜的,总有可能⾯临⽣离死别。
当我们肆意地发泄过⼼中的苦闷和痛苦之后,我们也要学会有节制和向前看,不要过于颓废⾃⼰。
第五,⼤乐意易失察⼈处在⼤喜⼤乐的时候往往觉得什么事情都是好的,这个时候⼈由于过于⾼兴丧失了辨别危险的能⼒,这个时候危险就容易趁虚⽽⼊。
第六,⼤惧易失节只要是⼈就有令他畏惧的东西,可能是⼀件事情,也可能是⼀个东西。
当⼀个⼈⾯临恐惧威胁的时候往往就会丧失底线和原则。
但是也就只有真正的勇⼠才能够直⾯风险。
第七,⼤思易失爱这句话似乎就是对现在的都市男⼥说的,年轻⼈有想法是个好事情,顾虑多也是⼀个好事情,但是对于谈恋爱⼀定不要瞻前顾后,该爱的就⼀定要去爱,全⼼付出也就好了。
第⼋,⼤醉易失德古⼈有云酒后吐真⾔,⼀个⼈喝醉了说出来的话往往难以控制,⾔⾏都会出格。
因为你的神经已经被酒精⿇痹,所以酒后常常会犯错误。
易经中的经典名句

易经中的经典名句易经是中国的古代经典之一,被誉为“五经之首”,其内容涉及哲学、卜筮、文学等多个方面。
易经中的经典名句,至今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具启迪性和哲理性,和大家在一起分享这些经典名句。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易经中的一个经典名句。
这个名句的意思是说,在生活中,一个人必须不断地自我修正,才能不断地前行;同时,一个人的品德、道德这种资质才能够胜任一些重要的任务。
这个名句告诫人们,只有自己靠强大,才能够负载更多地责任,只有自己拥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够做出更多地贡献。
同时,这个名句也很好地引导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以德求进,以德取胜。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一种经典名句,意思是说人的命运就像是天空中的云路,谁也不能预测它的方向和轨迹,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自己的强大和不懈的努力。
这个名句告诫人们,生活中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困难,我们必须立足于自我调适,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突如其来的挑战。
只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在生活中有所作为,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精髓的治学思想。
这个名句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先从自己做起,发展出一个团结和谐的家庭,以至于政治上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的、题目的国家,整个社会平和稳定,一切物质文化的发展就能够在一个和谐的基石上,获得更高的成就。
这个名句告诫人们,要从源头上解决各种问题,家庭和谐才能造就一个稳定的国家,全民幸福与繁荣才会延伸到时间的每个角落。
只有人人献身,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才能推动社会的根本变革。
4.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是一句易经中著名的名句。
这个名句的意思是说,即使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或错过了一些东西,我们也有机会修复和弥补。
只要我们采取措施,就不会因为过去的遗憾而追悔莫及。
这个名句告诫人们,面对困境不能放弃,必须要在失败后再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人生的道路上或许会有挫折,但是千万不要灰心丧气,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天道忌满,人道忌全,盘点《易经》里面最经典的十句话!

天道忌满,人道忌全,盘点《易经》里面最经典的十句话!本文导读:一、亢龙,有悔乾卦上九爻的爻辞是“亢龙,有悔”。
亢,是高的意思,亢龙就是飞得过高的龙。
有悔,意味着有悔恨,表示前面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不好。
按照字面的意思来说,一条乘云升高的龙,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极端的地方,四顾茫然,既无再上进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反而忧郁悔闷了。
人做事,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去考虑最终的结局与后果,以及种种可能与变化,所导致的失败与悲剧或是惨祸。
“亢龙,有悔”启示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知进知退,既要前进,又要为自己找好退路,否则就会有凶险。
刘邦曾经问韩信:“你认为我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
”刘邦说:“你怎么样?”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
韩信最终惨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功高震主、不知进退。
所以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过,倨傲者势必招祸。
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这是坤卦的第二爻的爻辞。
厚德载物,首先要我们拥有直、方、大这三种德行。
直。
《论语·雍也》中说,“人之生也直。
”人性出于自然,本皆相近朴实,受后天种种习气熏染才偏离。
人的先天本性真实自然,没有雕饰。
方。
《易经》坤卦文言说,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直是就内在而言的,方是就外在而言的。
大。
《孟子》中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
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矣。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则德业至盛而不可加矣。
一个人如果能正直仁信,原则处世,宏大包容,依此处世,君子顺其自然本性,无往而不利。
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大有卦的上九爻辞讲:“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很多书里面说,“自天佑之”就是来自于上天的保佑,其实这是不对的。
上天不会保佑任何人。
孔子在解读《易经》的时候说:“佑着,助也。
天之所助着,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
孔子讲,佑就是帮助的意思。
主宰人生的10个“天道法则”

主宰人生的10个“天道法则”1、生老病死,自然规律。
只要是碳基生物,就逃不过“生老病死”的命运。
而人类,则是碳基生物当中最高级的存在。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每个人都会随着时间而老去。
在老去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病痛就会出现。
受到衰老、生病的影响,人体终究有油尽灯枯的那一天。
在生老病死面前,众生平等。
2、枯荣成败,四季轮转。
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没有人可以一辈子好到底,也没有人会一辈子倒霉到底。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枯荣兴衰的经历,就跟四季轮转一样。
有春天的万物复苏,有夏天的生命活力,有秋天的悲凉萧瑟,有冬天的万物寂灭。
人这一生,如此而已。
3、代代更替,皆一场空。
杨慎在《临江仙》中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长江滚滚流动,见证了无数历史人物。
所有的成败,都是一场空。
青山还是那座青山,而人早已不是那些人了。
每一代的人类,都会随着时间而归去,一场空,同时也会有新一代人出现,代代更替,永不停息。
4、历史循环,一直存在。
1历史,就是一个循环。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你我每一天所看到的事,其实以前都发生过,也都差不多,只是主人公换了名字罢了。
每一代的人类,都在循环的圈子中打转。
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所言,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5、内卷淘汰,自然选择。
很多人都讨厌内卷,可很多人都不得不参与到内卷当中。
为什么?因为人们需要物质,需要生存,需要满足衣食住行。
资源就那么多,而人类的数量无穷无尽,如此下去,内卷只会更加严重。
严重内卷的背后,就是残酷的自然淘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不适应环境的人,都会被环境淘汰。
有的淘汰,是职场的淘汰。
有的淘汰,是肉身的淘汰。
6、穷者越穷,富者越富。
道家的老子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意思是,天道追求平衡,会减损多余的部分,补全不足的部分。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易经》里有很多的处事哲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一阴一阳之谓道。
世界万物都有阴阳二气,人的身体也一样,阴阳平衡,身体就健康;一旦失去平衡,身体就会生病。
一个家庭,阴阳平衡家庭和睦,所谓阴阳平衡,就是男人要守男人之道,女人要守女人之道。
男人如天,要有阳刚之气,能够承担起责任,心胸开阔,能忍辱负重;女人的性情要柔顺,女人如地,能承载万物。
2、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
一个真正有良好品德的人,才能拥有他的财富与地位;如果一个人不修德行,哪怕是一时走运,也终将失去自己所拥有的。
一个人要积德行善,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无论是谁,都要绷住善恶那根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怀揣善良,心存善念,多做善事,才能免受祸患,享受幸福人生。
3 、《易经》:“天垂象,见吉凶。
”天地有自己的规矩,万物有自己的法则。
人必须要敬畏天地,敬畏父母,敬畏生命。
人只有懂得敬畏,人生才没有祸患。
没有一点敬畏之心的人是很危险的。
很多人之所以无恶不作,就是没有一点敬畏之心,天不怕,地不怕,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做正直的事,走正见的路,心怀光明,敬畏天地,一切美好,都将如约而至。
4 、《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凶有吉,唯独谦卦,没有凶,只有吉,是最好的一卦。
《易经·谦卦》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以谦卑自守,以谦卑的姿态守住低处,才能没有祸患。
曾国藩说:人生大部分的失败都源于两个字,一个是懒,另一个就是傲。
骄傲的人,眼界偏狭,不知天高地厚。
看似张牙舞爪,在别人眼里,其实不过是不堪一击的纸老虎。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到底有多强悍,所以真正见过世面的人,都懂得谦卑自处。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发奋努力。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点活力。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愿意付出努力的人,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终究可以抵达幸福的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经典著作,它广大精微,包含宇宙万象的一切道理,被称为“大道之源”“群经之始”。
《易经》曾被认为是关于一本算命的书,但是人们发现,这本书里将人的修养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阶段怎么处事都讲到了极致,也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
在《易经》的智慧中,有这样5个道理,如果能领悟,最容易掌握自己的命运,也会最好命。
易经之道: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谨记5条“天规”人生逆风翻盘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出自《易经•系辞上》。
把"自"放在"天"的前面,就在告诉我们:“自己先努力,上天就会依照自然规律保护我们。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天助自助者"。
行天道,按照自然律走的人,从来不需要求神拜佛,如果自己不好好努力,求神拜佛就能心想事成,那也就没有天道了。
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真理,它早已被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无数人的经验所证实。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照自然规律去为人做事,这样老天就自会保佑你。
自然规律也是人生的规律,人生的规律原本就是自作自受,自己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起完全的责任,承担所有的后果。
老子也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善人就是有德之人,一个人有道德,老天就跟他在一起,照顾他,帮助他,自然大吉大利。
厚德载物
《易经》里讲:厚德载物。
一个人真正有良好的品德,才能真正拥有他的财富与地位。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一个人如果不修德行,哪怕是一时走远,也终将失去自己所拥有的。
如果我们把厚德载物反过来看,思是说当一人没有德行甚至很缺德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当一个德行很差的时候:如果有坏的事物降临在他身上的时候,恐怕会因自己的不厚重而承受不了忽如其来的压力,会把自己压垮从而转化为为“祸患”;
如果有好的事物降临在他身上的时候,也会承受不起忽如其来的“福气”,“无福”之人也许就是这样子的吧!
受人之辱,不动于色
人都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生活中很多人受不了对方的言语不敬,稍有不悦就立刻翻脸,一把嗔火烧了自己的前程。
苏东坡曾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大,而其志甚远也”。
吞得下委屈,才能有大的格局。
一个人遇到一点冒犯,就要起身和人争斗,不是真正的勇敢。
苏轼被贬黄州,曾在闹市游玩,有个醉汉一身酒气出来撞倒了他。
然后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苏轼却不恼怒,反而说:自喜渐不为人识。
一个人一旦太拿自己当回事,就容易出问题。
别人的冒犯,没必要计较,懂得低头,才是明智。
低头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豁达和宽厚。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易经》的最高指导原则,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多做好事,积累善行的人家,一定有充裕的喜庆;常做坏事积累恶行的人家,一定会留祸殃给后代子孙。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易经·系辞下》,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易经》中有一个革卦,告诉我们,当东西用久了,当事情演变得越来越差,当人越走越歪时,就要革新求变,在变通中求发展精进。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境,遇到压力,有些人在压力面前喊苦叫屈,抱怨牢骚,可他们喊破喉咙也无能为力,最终被压垮了,失败了;有些人遇到困境和压力时,却能化险为夷,将困难转化为动力,让事情顺利进行下去。
所以,任何人都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寻求新的发展,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易经》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对人们的影响都很大。
孔子、老子同生于春秋末期,都有共同的爱好——尊崇《易经》。
有人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周易》。
《周易》这部特殊的经典,在我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
儒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的五经之首;道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三玄之冠。
冯友兰教授之所说:“《周易》是宇宙的代数学。
”。